李定國能在短時間內「兩蹶名王,震動天下」,而後期卻逐漸敗退,最終兵敗磨盤山,僅僅是孫可望叛變這麼簡單?


攤上一個軟弱無能卻又愛挑動內鬥的皇帝,一群只會賭錢還經常給你添堵的王公大臣。不說明軍和闖營,西營內部李定國和馮雙禮已經在相互提防了。

每次想起南明心情都不好了,有好幾次翻盤的機會,卻因為內部撕逼讓滿清撿了便宜。你們是豬嗎?!你們是豬嗎?!明明滿清都不想打了啊,洪承疇雖主戰,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盼著你們內訌,為什麼就不能吸取一次教訓?

還我華夏衣冠啊…


李定國的軍事實力是經常被高估的,因為兩蹶明王的戰績太響亮了。說他的軍事實力被高估,並不是說他的指揮能力不行,而是說他的部隊的實力沒有那麼強,主要原因就是兵力。

李定國出湖廣,兵力是步騎八萬。這樣雖然在具體作戰中會有分兵,但由於總兵力佔優勢,一出動就勢不可擋。三月下沅州,五月在靖州擊潰張國柱,殲滅五千餘人,導致續順公沈永忠放棄寶慶逃跑。

此後就是殲滅孔有德,但其實這次戰役有點「不得已」之處。當時李定國駐軍武岡,馮雙禮駐軍寶慶,此時應繼續南下,擴大戰果。但由於他沒有足夠兵力留下與孔有德對峙,所以如果他直接南下,則後背有可能被孔有德威脅。因此他必須先解除孔有德的威脅,而不能直接南下衡州、郴州,繼而威脅廣東。

為了消滅孔有德,李定國向全州推進,其中前軍馮雙禮兵力四萬。剛到驛湖就遇到清軍一萬多人,擊敗他們後,包圍全州。李定國很擔心清軍的兵力,所以要求馮雙禮一定要全殲全州清軍有生力量,不要因攻城而放跑城內清軍去匯合孔有德。全州攻克後,李定國與馮雙禮合兵,繼續向桂林進發。很明顯,李定國還是很忌憚孔有德的兵力,希望乘勝擊潰他,不能給他反應時間。

不過孔有德策略有誤,其兵力雖雄厚,但分兵各處,導致或被李定國各個擊破,或未能馳援桂林。外加孔有德手下的王允成與明軍的馬進忠有舊,在桂林當了「帶路黨」,所以桂林被成功拿下。

桂林之戰,雖然展現了李定國的軍事指揮能力,也體現了西軍的戰鬥力,但戰役的勝利也得益於一些偶然因素(孔有德策略失當、王允成內心思漢),所以掩蓋了此次戰役的驚險,特別是李定國的兵力問題。若孔有德策略不出大問題(甚至不用多麼完美),李定國則會打得很艱苦。若是再有廣東的清軍來襲,則事情更複雜。幸好尚可喜是等孔有德已經戰敗,廣西只剩梧州堅守的時候才出偏師相救。出兵即遭遇李定國,自知此時已無法抵擋,則沒有繼續增兵,梧州被李定國拿下,光復廣西。

消滅孔有德,逼走沈永忠,嚇住尚可喜,李定國得以繼續在湖南方向作戰,光復了常德、長沙、岳州,偏師進入江西。值得慶幸的就是尚可喜一時摸不清明軍的兵力,也不敢貿然進入湖廣。清朝朝廷也摸不著頭腦,還告訴尚可喜別進廣西。

之後尼堪和洪承疇超過十萬兵力來壓,李定國又是因為兵力問題不得不保守應對,採用誘敵深入的策略。其實這樣風險是很大的,放棄的領土可能再也無法收復,因為除非能夠殲滅敵人大部,否則如果只是擊潰敵人前鋒,那麼已經放棄的領土還是會被敵人佔據。

這時狗血的事情發生了。李定國計劃放棄岳州、長沙,誘敵深入後在衡山縣附近與清軍決戰,消滅敵主力。但馮雙禮是孫可望的部將,受其命令直接往寶慶跑了。馬進忠是曾經投降了左良玉的前農民軍,偽隨左良玉降清後又逃回南明,也不是李定國嫡系,見馮雙禮不打招呼就跑了,嚇得也跟著跑了。李定國無奈,只能改變策略,因為李定國出發的時候本人只有八萬兵力,其餘的是馮雙禮和馬進忠的友軍兵力,以及潛伏在孔有德佔領區的一些明軍。此時友軍跑了,只憑李定國本部兵力不可能對抗十萬清軍。在與尼堪前鋒一段相互殺傷後,戰至演武坪,李定國又是誘敵深入,終於陣斬尼堪。但是很遺憾,只是擊潰了清軍前鋒,已經放棄的領土沒有能力收回;沒有孫可望的配合,也無法擴大戰果。李定國只得返回武岡。

此次戰役又是兵力問題,導致結果不理想。若是李定國兵力充足,或者孫可望能夠配合,則明軍可以殲滅湖廣清軍。這樣,可以放心地開展對廣東、江西和海南的作戰。如果順利,中國第三次南北朝的局勢將基本成形。

此後孫李交惡,李定國兵力只有五萬了。孫李二人都沒有能力獨自對抗清軍,衡州、永州、靖州等地又被清軍佔領。李定國損失半數精銳。後來李定國全軍出動又光復永州,但一個月不到又被清軍奪回。


南明和南宋有很多相似點:
一:北方異族進入都城,中原王朝衣冠士族南下。
二:長江以南都建立了政權,有相當存量的軍隊在。
三:民間抵抗組織存在。北方佔領區民心可用。
那為何南明與南宋結局完全相反?南宋成功偏安,南明被追到了緬甸?
一:南宋只有一個政權,大家緊密團結在趙構同志的周圍,沒有另立山頭。南明有多少個政權?弘光、隆武、魯王、永曆等不一而足。(這也是當時明末東林黨爭的遺毒吧)
二:南宋草創之初,內部雖有勾心鬥角,但未釀成大禍。而南明在還爭國本,討論到底是由誰來繼位合適呢?
三:南宋的抗爭一直是有組織的,統一的鬥爭。南明的?自發的,一小波接著一小波的鬥爭,未能形成合力。要知道,多爾袞入關時大約總兵力約為12萬,八旗約只有7萬,剩下的都是邊打邊收,那明朝將領投降的速度確實是快。
綜上所述,南宋存而南明亡,關鍵的原因是在於未能迅速形成一個統一的政府,,有組織,有目的的進行反清鬥爭,最終導致覆亡。


看看顧誠的書就明白了。因為內耗削減了實力,永曆小朝廷動不動就想逃,官員除了貪污就是自己保命。當時的李定國的所佔據的地理位置已經無法堅持長期抗清,覆滅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李定國忠心耿耿,一直堅持。兵敗磨盤山後,清朝進軍湖南貴州雲南基本沒怎麼打仗,後期李定國的策略有些失誤,更重要的是大家對抗清已經失去了信心,之所還堅持,主要還靠李定國的威望。李定國一死,他所領導的抗清勢力,很快就散了。
其實兩蹶名王的戰役打的雖然精彩,但未能達到更大的戰略目標,這是一個漏洞,而正是這個漏洞,導致了以後的事情發生。
我不禁想到了瞿式耜。瞿式耜獨守桂林城,明知守不住,可還是寧願與桂林城共存亡。不為別的,只為死在南明小朝廷滅亡之前。他不願看到南明小朝廷滅亡,對於一個具有愛國情懷的理想主義來說,夢想的破滅要比活著更難過。從容赴死也是一種情懷。


嚴格地來說,李定國兩次勝利,雖然擊斃了滿清的親王,名震天下。但是這兩場勝利都屬於戰術上的勝利。本來李定國約鄭成功東西同時發起進攻,一舉克複中原。但是鄭成功因為私利,拒不發兵,導致李定國孤軍作戰。雖然獲得輝煌的勝利,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乘勝追擊,直搗武昌,失去了大好的戰略反攻的時機。其原因為就在於鄭成功的失信。
另外一方面,孫可望投敵之後,永曆政府的軍事實力已經基本衰退,與東南方面的抗清實力失去聯繫,大勢已去,李定國孤掌難鳴。如果說李定國有用兵之道,但是卻依然缺乏戰略思維。同時,永曆政權內部,並非所有人都歸附李定國,一些遺臣依然視其為「賊」,不停地上疏彈劾,這些導致李定國出現剛愎自用的傾向。
永曆政府在全局和自身發展方向上,沒有更好的思路。李定國也沒有,所以,他只能隨著歷史的進程,顛沛流離,一步步走向敗亡,只留下清名。


其實有很多人都以為,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大捷後,如果此時南明君臣能夠擰成一股繩,則南明北伐有望,最不濟也能形成劃江對峙的局面,保住漢人的半壁江山。
  但是實際上要注意,桂林衡陽大捷,雖然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但這更多的只是提升了士氣,打破了清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並未重創清軍主力。
  當時的形勢是,清軍已經控制了整個黃河流域,控制了最富庶的長江下游地區,同時佔有整個廣東;而南明只佔據云南一個省,與清軍在四川湖南廣西一線對峙。實力差距之大,遠遠超過三國時期曹魏對蜀吳的優勢。
  後來李定國兩攻新會均告失利,正說明清軍主力猶存,實力遠遠強於南明軍隊。永曆君臣將領之間的互相拆台,加上孫可望的降清,更加速了南明朝廷的滅亡。


此正所謂「大勢已去」之內涵也。簡單的說,天下大勢,不因局部的翻轉而改變。大西軍出滇抗清,從歷史地理來看,坐擁西南一隅,川蜀尚且難定,遑論關中——早已是難有勝算的了-_-||,後來的吳某人也是一樣。國姓對兩廣得失不甚熱衷,蓋醉心於金陵,然即便佔據東南,北上之路依然艱難險阻不絕,大事難濟。
當然,不那麼神棍的具體的分析還是可以有的。一表一里。
表觀主要原因依然是晚明以降延續不絕的黨爭矛盾貫穿始終,只要「加盟」了那個朝廷,那個制度便難以倖免。
內里原因愚以為是晚明後社會環境發展變化造成的整個民眾群體(最主要的是士紳階層及其附屬)的思想變化。趨於自由,舊的體系瓦解,新的體系遲遲得不到引導——一遇巨大變故,迅成一片散沙。

以上太過於概括。針對本問題回答的話其實很簡單——因為晉王畢竟能力有限。
包括兩個階段,其一是前期孫當政時期的一系列軍事活動。主要在湖南南下後,兩次擁優勢兵力(名義上的)入粵而不克,均敗退而還(不好怪到別人身上 -_-),後方經營不善以致兩廣漸失。另一階段是勤王后到敗亡前,此時其負責整個西南明統區的部署與經營,卻最終既不能出兵復土,眼睜睜坐視時間流逝,給清廷喘息反省之機,被動等待與接受清軍的三路會剿。這一點在《南明史》中也多有論及。

唉,能力只能是天賦所予,不可強求——李之死於荒檄、鄭之南京沉沙、張之孤島懸命,三人能力皆有限——然而並不妨礙他們仍能列名於min zu英雄之位資後世敬仰。


看了大家的回答,想再補充幾點。
首先「兩蹶名王」的輝煌戰績,並不是偶然的,除了李定國個人確實是軍事天才,還有當地的各種或明或暗的抗清力量的支援,當桂林大捷擊斃孔有德時,廣西全境幾乎全部光復,剩下的清軍逃入廣東尚可喜的控制範圍,形勢的確很好,可惜最後孫可望的戰略決策出現失誤,將李定國大部調入湖南對付尼堪大軍,沒能繼續乘勝進攻廣東,進一步打開局面,雖然成就了李定國的衡陽大捷,戰術上打勝了,但是戰略上不能說就是勝利的,因為後來清軍乘機又把廣西很多地方奪了回來(有點像三國諸葛亮北伐,戰術上取得不少勝利,但是始終無法達到戰略上的翻盤目標)。
同時,孫可望後來的降清客觀造成了南明最後根據地的崩潰,但是孫可望降清,因為極其倉促和狼狽,所帶不過數十人,在政治上影響極大(孫可望為當時南明實際掌權者),但是並沒有帶走多少軍隊(很多將領大體上還是注重大局的)。因此,兵力上沒有多少損失,但是後來李定國在孫可望降清後,所做的一系列善後事宜上,出現了失誤,將自己的隊伍稱為「晉軍」,將孫可望余部稱為「秦兵」,造成了歧視,這對團結內部是很不利的,又猜忌劉文秀,將劉文秀調回雲南昆明,對前線各個防區守將進行調防。這些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失誤,為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最後的磨盤山之戰之所以沒有全殲吳三桂軍,還是因為臨陣時有叛徒向吳三桂告密,清軍沒能全部進入李定國的埋伏圈,導致了後方埋伏圈內的明軍只能提前出戰,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儘管如此,磨盤山之戰打的也是很漂亮的,當然李定國部也傷亡極大,這是李定國最後一次對清軍進行的殲滅戰。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南明的最後失敗是個很沉重的歷史教訓。它給後世的漢人很多的懷念,也有很多的遺憾,千古遺恨哪......


不僅僅如此
南明小朝廷並不信任他
闖營並不信任他
孫可望叛變後,西營內部分裂

可以說他能堅持下去,就已經很厲害了...


一直在想,如果李定國東征,最終與國姓爺在南京城下順利會師,會發生什麼?

依照兩人剷除異己時的心態和手段,百分之百先打起來,不死不休,然後讓清軍在南京城頭看熱鬧……


關鍵在於南明始終沒有建立一個穩固的政權,而一直是一個流亡政權。也沒有固定的疆域(八旗的持續威脅),自然沒能建立有效的基層統治,所以就缺乏持續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即使偶然獲得兩次小勝(對滿清來說),也與基本控制全國大部分疆土的滿清實力相差太大。而李定國的傷亡也不少。
外部原因:鄭成功出於私心一直未如約夾攻。


根本核心是李定國的政治路線錯誤了。當時,永曆朝廷上下腐敗,並無多少抗清的實際實力。南明朝廷擁有的只是號召力,是號召一切漢人團結起來反對異族殘害、壓迫的旗幟作用。如果李定國能做到,學習日本或曹操的方式:尊永曆而自令天下,才有可能力挽狂瀾。像他哪樣,把政府主導權交由腐朽且黨爭內鬥的南明朝廷掌控,南明朝廷根本無法協調、統和雲貴、兩廣、川湖的人力、物力。且其主流,不是叛徒,就是腐化享樂分子。依靠這些人為領導力量,怎麼可能取得勝利?

磨盤山戰役就是明證。軍事機密,於大理寺何干?大理寺卿居然知道,這人居然當了大叛徒。在哪個歷史階段,這樣的永曆朝臣,通敵賣國,如過江之鯽,比比皆是。

李定國完全放棄鬥爭的自主獨立權,對真正的抗清力量是右傾投降錯誤。焉能不敗?

李定國內政和戰略上不如孫可望。當然,孫可望因為私心過重,又犯了另一種重大錯誤。

總之,哪個時代,天不佑漢人,缺乏劉邦、曹操、李世民、柴榮、哪樣的天縱英雄。

從當時的實際來看,孫可望的戰略和內政是沒錯的:尊永曆而自令天下。利用南明的正統旗號,團結抗清力量,構建一個廉潔清明的政府、建立一支軍紀嚴明的軍隊,打造一個軍民融合的根據地。要完成這些戰略目標,就必須摒棄掉永曆朝廷的實際領導權和行政權。這也是前期李定國能兩厥名王的政治、軍事基礎。 問題是,孫可望的野心,人人皆知。他有當曹操的野望。

而李定國的政治主張是:奉永曆帝為主,輔佐永曆平定天下。 而實際永曆是一個比劉禪更為無能和荒唐的帝王,永曆身邊聚集的,不是腐儒偽君子,就是首鼠兩端的叛徒小人。這樣政治集團,你怎麼輔助?怎麼輔佐都是錯誤的!

李定國的才華主要在軍事上,晉王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惜無漢高祖、魏武帝、蜀先主、這類的大政治家統御之。


說一件事情發生的因果,肯定不會只有一兩個原因那麼簡單,南明的滅亡也不是一瞬間的事情,是一個長期的,各個因素互相作用的過程,而孫可望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與皇帝的關係就是一個大問題,和西營舊部的敵視又是一個大問題,吳三桂那邊不用說也是一個問題。這些因素彙集起來,終究逼得李定國去了磨盤山。
話說孫可望這人還真是,和洪承疇一個德性的,在明朝這邊都不見得又那麼賣力氣,叛過去了反而是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


李定國內政和戰略上不如孫可望。兵力不足,特別是兩次攻取廣州失敗後,兵力更是捉襟見肘。而且在內鬥完後沒有時間消化整合整個大西軍。只能說,歷史並沒有偏向於他。
如果孫可望是可以信賴的兄長,
如果孫李劉如劉關張般的團結,
如果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內鬥比較嚴重


感覺下棋時,你比人家少了車馬炮,別人疏忽一下,被你白吃一個炮,但人家開始認真下,水平又不太差的話,你還是下不贏的


搞專制也是需要水平的。很難說明清易代戰爭到底是農民軍幫了清朝還是清朝幫了農民軍。1616年清太祖黃衣稱朕,建立後金,之後襲擊撫順清河得手,之後薩爾滸大戰,擊敗明軍。此時明朝內部還算平穩。一直打了幾十年,一直到關外土地幾乎喪盡,蒙古部落被清朝攏絡,明朝北方邊防一塌糊塗的時候,清朝清太宗本來開始想簽和平協議,以雙方實際控制線為界限,建立對等的國家關係,明朝末帝不和談也沒有抵抗好方法。結果清朝方面進攻中原劫掠的行為也有了一層以戰迫和的道德油彩。最終結果明朝自己的首都被農民軍打下來了,硬生生讓清朝有了弔民伐罪的口實,李自成的農民軍也是不堪一擊。清軍進駐了已經不設防的北京以後,全軍上下還在考慮要不要在關內建立政權,攝政睿親王雖然希望建都北京,但是也只是覺得能多控制一點土地控制一點土地,不確定能統一中國,結果李自成余部,大西軍,和南明許多小政權一個賽著一個不禁打,左良玉余部在左夢庚帶領下投降,四鎮也是稍加抵抗就投降,清軍實力迅速膨脹,以八旗軍為核心,以關內降軍為主體,迅速控制了局面,基本上佔據了主動。舊宗室建立的政權也大多不堪一擊。很多降將在做明朝將軍的時代,打仗非常糟糕,但是搖身一變,成為清軍將領之後戰鬥力提升不少。第一次攻克廣州的李成棟的關內降軍,平西王,智順王,懷順王,恭順王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帶兵歸命的左夢庚也被清朝封了爵位。農民軍余部抵抗了很久,但是也只是做著幾乎無望的抵抗。而且明朝殘餘勢力之間也內鬥不止,舊政權的殘餘也對農民軍派系的軍隊有些成見。明朝殘餘勢力在危機時刻也經常做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事情,相反清朝內部雖然有矛盾,親王貴胄們也大多以大局為重,團結一心進行統一戰爭。對知識界依靠科舉制度,攏絡人才,雖然戰爭時代財政開支巨大,無法切實免稅,但是依舊廢除三餉,做出與民休息的姿態。如此一來,新收的北方領土成為了清朝比較穩固的後方,得以支援前線戰場。軍事方面,清朝
對降將也大多不吝封賞,不惜裂土分茅。整個軍隊富有戰鬥力。有了更強大的友軍軍隊支持,很多降將在清朝軍隊系統中的戰功比在明朝軍隊中要高很多。李成棟帶領自己的軍隊,替清朝攻克廣州的過程異常順利,但是反正之後,卻是一出擊潰。皇清功德日盛天人屬心。聖主御宇,良臣勇將紛紛歸命,天下經歷了大喪亂,又重歸一統。


推薦閱讀: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陸家原型是怎樣的??
劉秀與隕石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
抗日戰爭中,國軍戰鬥力如何?
面對六國正規軍戰無不勝的秦軍在陳勝,項羽劉邦起事之時為什麼幾乎消失?
苻堅為什麼一意孤行要伐晉?

TAG:明朝 | 中國歷史 | 歷史 | 南明 | 李定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