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方美術史最好的著作有哪些?
推薦一點偏的。匈牙利史學家 Arnold Hauser 的社會學視角是我近幾年比較感興趣的藝術史寫法。國內出了一本《藝術社會學》(Soziologie der Kunst) [1],好像是編譯,沒看過。在看四卷本《藝術社會史》(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的英譯本,是他的核心著作。
另外,近兩年江蘇美術出版社出了一套「西方當代視覺文化藝術精品譯叢 」[2],書目和完成質量都很高,對了解藝術史新動向很有幫助。
[2] http://book.douban.com/series/5704
正在看貢布里希的The Story of Art ,挺不錯。一定要三聯的精裝版
我的藝術史必讀書: 丹納《藝術哲學》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高居翰「中國晚期美術史系列」 沃爾夫林《古典藝術》與《美術史的基本原理》,此外,雖不專屬藝術範圍,但很值得推薦 瑪格麗特.金《歐洲文藝復興》
看見俺的友鄰@Raymond Wang 關注了這個問題,我就回答一下。
入門類:由淺入深排序
1. 劍橋藝術史
2. Barron"s AP Art History及相關推薦參考書,如Kleiner, Fred S., and Christin J. Mamiya.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請參考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public/repository/ap_arthistory_teachers_guide.pdf
3. E.H.Gombrich的The Story of Art及其他。
4. Heinrich Wolfflin的書,如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
5. TASCHEN出版社的書。
其中強烈推薦5(緊跟時代,配圖出彩),其次2(緊跟時代,循序漸進)和4(角度特別),最後是1(for dummies)和3(因為出版年頭比較久遠,些許地方有點兒過時).
另外,如果對某個藝術家比較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拍賣行官網,如Sotheby"s和Christie"s的Lot Notes,其中有幾個還是我參與編寫的。樓主提問似乎是只針對美術的
非專業入門閱讀推薦:
1.蔣勛 :寫給大家的西洋美術史
2.劍橋藝術史系列
3.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4.藝術家的傳奇-一次史學上的嘗試
5.加德納世界藝術史(教材型,但是涵蓋全面)
再往下就是稍微專業的著作,超出本人水準就不推薦了。
我來挖個墳…楊琪先生的《你能讀懂的西方美術史》,比較起來的話,蔣勛是當之無愧的美學引路人,但楊琪是史論大家,蔣勛的書(比如美的沉思)讀起來會有明顯散文的偏向,而楊琪先生的書,尤其是兩本美術史入門的書,讀起來很輕鬆,但作為一美術學專業的學生,讀起來都會有收穫,楊琪先生的書說理通達,文筆流暢,系統性強,有助於初學者或者對美術史喜好者閱讀(楊琪先生原是研究哲學出身)
另,還有一個方法,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推薦配合范景中先生的《藝術的故事閥注》閱讀,會有大收穫,也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
《牛津西方藝術史》 作者: [英] 馬丁?坎普 著 余君珉 譯
出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 (E.H. Gombrich) (作者), 楊成凱 (注釋 解說詞), 范景中 (譯者)
《西方現代藝術史》作者:阿納森 著 巴竹師,鄒德儂,劉珽 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詹森藝術史》作 者:H. W. 詹森【美】朱青生主持翻譯 出 版 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這幾本書都是很好的書,很是推薦!《詹森美術史》不錯。
推薦豐子愷先生的《西洋美術史》
連著幾年告誡自己要多讀書,今年這個念頭總算堅定起來。因為這幾年開始塗鴉,所以新年裡的第一本抓過來、花了些時間認真讀的是豐子愷先生的《西洋美術史》。
先向先生行個禮
豐子愷先生大家應不陌生。最近過年,朋友圈又有不少人在轉先生的過年漫畫。寥寥數筆,淡淡色彩,勾勒一種意境;三五好友,清茶几杯,成就十分心情。
作為學貫中西的大家,著作等身這個詞兒,對於豐子愷先生,那就是字面意思了。他一生著作一百八十多種,一本一厘米的話,摞起來真有一米八了不是。恰如朱光潛先生所說:「(豐子愷)從頂至踵,渾身都是個藝術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動笑貌,全都是藝術的。」
豐子愷先生於1898年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豐子愷出生時,家裡已有六個姐姐,這唯一的男丁毫無疑問地成了豐家延續香火的希望,從奶奶姑姑到媽媽姐姐都對他格外關愛,甚至起名「慈玉「。大約這幼時的所受的關愛使得豐子愷先生一直有一顆仁愛淡定的心,即便在後來的顛沛流離中,依然保持了一種溫柔悲憫的胸懷。
豐子愷先生的父親豐璜本長於詩文,是中國史上最後一年及第的舉人,廢除科舉取仕後,就在家開設私塾,教授孩子們讀書。豐子愷大約就在父親的私塾里培養了對書畫的興趣。
1914年,豐子愷先生就考進了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院,在這裡,豐子愷遇到了對他一生影響重大的兩位老師——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引領他進入音樂與繪畫的藝術殿堂,後者則鼓勵他使用生動活潑卻平實的白話文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和主張。於是,在這裡,豐子愷先生也找到了他一生的好朋友:文章、繪畫和音樂,也逐漸成就了自己平易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
豐子愷先生後來的人生路徑和那個時代大多數的文學大家差不多,1921年到日本游過洋,在開明書店做過編輯,在上海浙江的各類學校教過書也自己創辦過立達學園;看看他們的朋友圈,朱自清、朱光潛、葉聖陶、鄭振鐸,那都是一起做學問的好夥伴兒。七七事變之後,出一本《漫畫日本侵華史;抗戰期間,輾轉西南各地,不忘辛勤執教。1946年,返回上海,繼續文藝教育工作。
這樣的學術大家自然也逃不過文革的荼毒。在「牛棚」的日子,豐子愷先生依然可以「泰然處之」,即使被紅衛兵剪掉了飄飄長髯,依然可以笑稱:「文化大革命是我年輕。」可見,成就大家的不僅僅是他們的作品,也是他們的心胸。又或者說,沒有這份心胸的人,怕也成不了大家。
長期的勞作和身心的折磨導致豐子愷先生患了肺癌,並於1975年9月辭世。後世評說,常用「含恨長逝」。我倒覺得,對於生性悲憫、淡泊,晚年深入佛法的豐子愷先生而言,人生不過是一行修行;離開,也不過是換個地方修行罷了。
書籍也有版本號
1925-1928年間,豐子愷先生在立達學園西洋畫系任教。當時,西洋畫系一年級開設藝術概論,二年級開設現代藝術十二講,三年級開設西洋美術史。而《西洋美術史》正是豐子愷先生根據日本人一氏義良的《西洋美術的知識》基礎上編譯而成講義的。 想想當年那六個學生,真是幸福。
1928年4月,開明書店出版了這本講義,惠及更多藝術愛好者。全文約二十萬字,分為古代美術、近代美術、現代美術三大部分,涵蓋了繪畫、建築、雕刻等多種藝術形式,堪稱第一批系統論述西方藝術史的中文著作之一。這時的豐子愷先生,也不過剛屆而立。1930年,二年級的講義《西洋美術十二講》也由開明書店結集出版。
我手頭這本則是嶽麓出版社2010年,對上述兩本著作重新校訂整理出版的合集。出版社在校訂整理過程做了繁改簡、豎改橫、改正排印誤刻者、標點符號遵循現代漢語規範,並增加了後記介紹各種版本,給讀者提供閱讀指南。由於原稿無法辨認,其中很多插圖缺失,是為憾事。
消除遺憾的辦法,就是去看原版。發現上圖還有1928版之後,興沖沖地跑過去,滿心期待著帶上手套翻閱發黃的書頁。誰知管理員指著窗邊的電腦說,去電腦上看吧。也對,現在全都電子化了,這樣也利於古籍保存。於是乖乖坐在電腦前,「點」閱這本老書。
這本書當時精裝本賣兩塊大洋。按照1928年的物價,兩塊大洋可以買30斤米或者10斤豬肉或者10斤油。這麼算來,這本書放現在要賣至少兩百塊人民幣啊。可見當年讀書的,真的是有錢人。
雖說是電腦上看,能看到也已滿心歡喜。畢竟,從這本書里,讀者不僅可以領略到豐子愷先生對美術的獨特見解,還可以品味先生的生花妙筆。這本書不僅有作為藝術理論著作的價值,今時看來,也具有史料價值,讓人得以一窺當時的語言特色,遙想那時的文人生活。
另外,我雖看不到1928年4月版的印刷量是多少,但是當年12月就已再版,可見當時是大受歡迎的。
西窗微光
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大家們正處在中西文化對撞和交融的時代,他們大多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古典文化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他們的留學經歷又使他們對西方文化和藝術有著切身的感受和體驗,並促使他們中的一些人積極吸收西方文化和藝術中的精華,最終成為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大家,並成為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的啟蒙之師。豐子愷先生也是這其中一位。
知識和藝術是指引人生向上的一道光。如果說我們今日的知識獲取,彷彿是在一個四面落地地窗的大房子,雖有陰影雖有遮擋,但是陽光充沛;那麼,民國時期大概就是一座黑屋子,正是這些學貫中西的大家們,在這黑屋子上鑿了一扇向西的窗,讓西方的的科學和藝術之光照耀進來。可是,正因那整個屋子都是黑的,這一縷光就顯得格外的明亮而誘人。
想像一下,一個從未走出上海的學生,跟著豐子愷先生遙想法老出遊的情景:「埃及的晴天,朝陽閃閃滴流動的時候,大帝(法老)盛裝出宮,從映著陽光的尼羅河乘舟赴神殿。殿門的外側,有象徵著門衛的數百隻巨大的羊身史芬克斯儼然地蹲著。棕櫚的綠蔭落在它們上面。忽然有高數十丈的如山的石門當面突立...
...門前左右分立兩座摩天的大方尖塔,和一對大帝的肖像,一對巨大的史芬克斯。方尖塔上用象形文字刻著大帝一代的偉跡,施以色彩,且尖端裝有白金,使映射太陽的光...
...」
突然想起大學時一位年輕老師。這位物理系的碩士生因為酷愛歷史,考了我繫世界史上古史專業的博士。上古史因為很少史料,所以難搞;加之對現代社會借鑒意義不大,所以大家一般不愛學。可是,他每次講到克里特的寶藏和腓尼基的商船總是煥發出異樣神采,大家也聽得津津有味。雖然期末考試的時候,大家發現聽了一堆故事,考題有點無從下手,這門課依然是大家最喜歡的一堂課,課堂後面也常常有外系的同學來蹭課。好的老師不需要讓學生背誦歷史年表,好的老師,是為學生打開一扇門,引領他們進入知識的殿堂;若不是一扇門,至少是一扇窗,讓學生的人生帶來一縷光。
從這生動活潑的講義來看,豐子愷先生深諳為師之道。
這書好看嗎
書好看與否從來都是件見仁見智的事情。看書是個自娛自樂,自己尋寶的過程;若你能發現這本書的妙處,這本書自是好看的。
這本書出版於1928年,文字趨於白話,卻還是有些文白夾雜,讀之不難,缺又蘊含古意,一趣也。
既是第一批文藝理論的著作,以及在日人著作基礎上編譯而來,此書很多英文或保留原文(以及偶有拼錯的英文),中英夾雜,頗有外企對話的風格嘛。一邊翻書一邊學單詞,一邊想著這翻譯咋來的 (比如法國的Fountainbleau,豐子愷先生譯作豐登勃羅,朱自清先生譯作楓丹白露,徐志摩先生則譯作芳丹薄羅),二趣也。
文字成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所以當書中的「距今約五十年」其實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了;又比如提到文藝復興三傑的時候,我們常說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豐子愷先生卻寫作:李奧納多、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仔細看看,這三個都是名,而達芬奇則是姓。如此看來,豐子愷先生的說法更嚴謹,只是未流傳;再比如,文中多處所提北歐,起於法國北部至比利時、荷蘭、德意志,於今天的北歐大不相同。對比考證,三趣也。
豐子愷先生是藝術大家,同時也是哲學家。書中多有言簡意賅卻深邃的論述。正如結語所言:「凡歷史,沒有始端與結末,一切皆在時間中,從無限流向無限。昨日的新在今日是舊;今日的真又可以為明日的偽。拜讀這種大智慧,四趣也。
而時間,恰恰是最好的檢驗師,去蕪存菁,那些流傳下來的,才是真正偉大的作品,恰如這本《西洋美術史》。
寫完了。
本科選修課的教材用的是Laurie Adams的《Art Across Time》
貢布里希的
《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AP考試的參考教材,入門學習適合。
貢布里希
果斷推薦貢布里希 藝術的故事
歷史和理論分不開,黑格爾<美學>就是很好的藝術史,但是他的框架比較抽象,比較大,角度高,有助於思考。
其次貢布里希的比較適合閱讀,他梳理得很清晰,沒有概念上的糾纏。
深入閱讀就不勝枚舉了。畢竟還有個個人好惡摻雜,船到橋頭自然直,希望您多獲得知識一起分享!
劍橋藝術史
推薦劍橋藝術史和貢布里希的《藝術的故事》,前者較淺一些。
我能推薦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嗎
推薦閱讀:
※有那些優秀的西方美術史紀錄片?
※如何自學美術史? ?
※什麼是大師?大師是依賴他的作品成為大師嗎?畫出了被所有藝術評論家公認為大師之作的畫家是不是大師?米格侖與維米爾一樣偉大嗎?
※美術史上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如何系統的讀《西方美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