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春秋五霸」 中第一個稱霸的是 齊國 ?

春秋五霸 第一位出現在山東,除了西周給予 姜齊 豐富的政治資源+姜姓本身強大的實力,是否還有別的原因,比如地緣、經濟、文化?


事實上,題主已經指出了幾個方向,只不過對具體的情況有點不熟。題主指出的地緣、經濟、文化,都極為關鍵。
1.地緣。這方面有兩個極好的反面教材,春秋最早期的鄭國和戰國最早期的魏國。事實上,進入東周時代,最早崛起的、牛逼哄哄的,是鄭國,連爆幾國菊花,連周天子都被艹了。但他那地理位置,中原腹地,四戰之所,不可能沒把都贏,一旦敗個幾仗,很快就瞎了。魏國也是一樣,戰國初期憑藉李悝、吳起、龐涓等人的政治、軍事、經濟改革,牛氣了好一段日子,但經不起東西南北齊秦楚趙幾大流氓連著搞。
相比之下,齊國的位置不錯,東邊靠海,鄰國軍事又都一般,戰敗個一兩回還能緩過來,不至於被連吃。所以有這個因素。
2.經濟。這個就沒啥好說的了,「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最早富起來。以至於直到戰國中期,還有人認為,統一的重任有可能歸於齊國,理由就是「當是時也,齊國最富,楚國最大,秦國最強」。
3.文化或者叫做宣傳。平王東遷以後,各諸侯國都越來越看不起周王室,這時候,強大的齊國卻提出了「尊王攘夷」,在春秋時代,這個口號還是很有市場的,那是貴族時代(戰國當然就不行了)。提溜著這個口號,可以團結一批小弟,誰不服打誰。
4.人才。當時齊桓公手底下有一批能人,而且心比較齊。(寫到這突然想到了袁紹,手底下謀士一個比一個精,也不乏田豐、審配這樣的忠臣,但一個人一個想法,沒辦法)管仲,這就不說了,對後來政治思想有非常大的影響,絕對是思想史上被低估的一位人才。其他的鮑叔牙、隰朋等人,也都是人傑。
最後貼一段《史記》原文,姜太公剛到齊國時的政策和齊桓公得了管仲以後的政策,齊國的政策其實前後是一貫的,所以太史公已經把齊國強盛的原因講的很清楚了: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征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說。」
最後,還是以太史公的話收尾:
太史公曰: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其民闊達多匿知,其天性也。以太公之聖,建國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為諸侯會盟,稱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國之風也!


說到春秋,便是平王東遷開始(周幽王之後),封建中心衰弱,而封國取代了周王室,登上了時代的舞台。這裡有一點要特別說明,便是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實際上是子虛烏有(錢穆民國時便否定了這個故事,而後來在2012年清華簡中也記載了當時具體經過,可為佐證,ps:我還是信清華簡的),應該是後人附會的傳說故事。

實際上,當時周幽王和兒子周平王不合,周平王老舅家申國以及一部分附庸在平王身邊的國家(申國,後為楚所滅,還有鄭國,晉國,秦國之類,都是自有野心)就想搞事(當時周王朝中央的力量已經無法壓制諸侯,這件事情只是總體形勢的一個外在表現罷了——離心的諸侯實際上利用這件事打開了局面)。幽王征討申國(動機顯然···或許也有殺雞儆猴的意思,可惜這些猴們不是普通猴,更像是銀背大猩猩),結果申國外通犬戎,攻破了鎬京,周幽王只能gg了。像烽火召諸侯這種事顯然不真實——各諸侯地理位置不同怎麼可能正好一起來了讓褒姒在城樓上看到(而且幽王也不是sb,用烽火搞笑這要怎樣的腦洞)···

但這件事產生了很嚴重的後果(幽王gg)——首先周王朝失去了實力(首都都被攻破了),其次周平王失去了大義。後者非常嚴重,當時貴族文化佔主流,講究仁義禮制勝過攻堅征伐(一直持續到春秋末尾),一個背負了「外通犬戎」「弒父篡逆」的王怎麼可能再靠威望統治諸國(尤其還東遷了,手上沒兵沒根基)。有野心的諸侯們從此卸下背上的大山,成為政治舞台的主角。

接下來,開始進入了「霸政時代」。

我們常常聽說齊恆公聽從管仲的「尊王攘夷」主張,而後會盟諸侯,成為春秋第一霸——聽起來是那麼回事,但實際上很難理解。其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才能梳理清楚背後的脈絡。

失去了在上頭鎮壓的共主,諸侯們發現出現了很多問題(舊秩序的崩塌,新秩序未建立,混亂自然到來,而在此時能把握時代潮流者,自然可以制霸),「無壓迫」的世界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美好——這裡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列國內亂(各種下克上,公子流亡之類,西周是沒有的),第二是諸侯兼并(本來按左傳有一百七十餘國,結果到了後來剩幾個大家都知道)。本來大家都是二級封國,「上頭有人」,下面的人位置坐的還是很穩的——有人想篡位,哪怕成功了,很遺憾,「國際社會」不會支持,而且共主不會允許,邏輯如下:「那些東西是我給他用的,本質上是我的,你以為搶了他的就是你的了?」至於諸侯兼并也是一個道理;更加上犬戎之類老是搞事,沒有共主來主持正義,很多中小國發現日子沒法過了。

這裡有一點要特別提及,不要用後世的眼光看當時的故事——此時的中國的華夷之辨已經過了靠血緣,靠地理的階段,靠的是文化,禮制(秩序)。什麼蠻夷,犬戎並不是在大草原之類的,而是與諸夏雜居(當時各國的國土並沒有完全覆蓋「中國」,並且互相無縫連接)。實際上當時分辨蠻夷還很大程度上是看兼并性,侵略性強不強(是否守禮)——楚國當時就是蠻夷,因為楚國不守規矩,並沒有融入諸夏主流國際社會(秦國什麼的就不用說了,秦孝公之前都是夷狄)。這裡有個很有名的故事:楚國攻打隨國,隨國說「我沒罪,你怎麼能打我?」,楚武王說「因為老子是蠻夷啊!」是不是有種「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的感覺······所以公羊傳有「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的說法。

好了,局面已經介紹清楚了,再來看「尊王攘夷」「會盟諸侯」的政策為什麼讓齊國制霸。首先尊王就是正名,重新建立秩序(雖然這只是名頭,秩序實質上不由周王室維護,而由霸主維護),大家互相重新建立圈子,互相承認,這樣就給篡奪製造了障礙(「那東西是我哥們的,我們大家互相挺的,你以為你搶了就是你的啊?」);其次攘夷是維護外部秩序,哪個國家被犬戎或者蠻子打了,我大齊國組織聯軍來出頭。問題解決了,小國們立馬開心了,齊國這威望蹭蹭的漲,而且諸侯會盟是要給盟主貢賦的——這齊國實力也是蹭蹭的漲啊(頗有點二戰後老美,美元與能源掛鉤,作為貿易中介,向各國抽鑄幣稅外加獲得作為儲備貨幣的紅利,然後搞個北約專干「蠻夷(這裡不聽話的就是蠻夷)」維持秩序,這就是歷史啊)。齊國攜大勢,果斷吊打犬戎,還有「南蠻」楚國,共主衰微之後,新中心出現了,新秩序一下就建立起來了。管仲此計順應大勢,符合需求,效果拔群。所以後來孔子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已」(沒有當年老管,我們現在都被蠻夷征服了,可見當時狄患非常嚴重,局面一度非常糟糕)。

齊稱霸之後晉稱霸,而後楚國慢慢也「開化」了。成為諸夏一員,當然有很多好處——被國際社會承認嘛——但是同時也要守規矩,不能自認「我沒素質」,就理直氣壯的「插隊」。

當時大勢,是諸夏結盟對抗夷狄,保存城市文化,同時也是與文化後進侵略性強的國家對抗(先是楚,後是秦)。總體大勢是諸夏之國慢慢結合,而文化後進之國或者被消滅或者驅逐,要麼征服文化先進之國,並在之後被其文化同化(晉代齊,楚代晉,吳、越代楚,最後一統於秦)(冷兵器時代,文明不見得一定能用野蠻戰勝野蠻,但是野蠻最終會被文明所文明,故而中國綿延幾千年,不斷文化同化,民族同化直至現在,文化的強大競爭力同化力是核心啊)。

春秋後期由霸政時期轉向大夫執政時期。

這也是有跡可循的,讓我們梳理大勢:隨著霸政秩序的建立,共主的衰微,外交的力量開始變得很重要(每當有了秩序,規則內的技術活就開始興起了)——很多時候一句精彩的辭令就能改變一場戰爭的走向。所以當時縱橫學派開始興起,各種說客登上舞台——這是其一(這在春秋初期就開始體現,但是後來外交力量開始轉移)。同時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國土的擴大,宗族無法完全依靠自己治理國家,所以士大夫登上舞台,獲得分封,這是第二(當初地方小,國民少,王族以及和自己沾親帶故的族人一起足夠統治)。貴族文化發展到了巔峰(傳承多年),講文化,有禮貌,極度優雅精緻,連打仗都有規矩,大家約好了出來打一場,連半渡而擊之都顯得有損風範(宋襄公大哥···),這是第三。但是長久平穩的貴族傳承使得貴族開始墮落,沒辦法,很多東西天生就擁有就會顯得不重要。很快,諸侯會盟開始讓士大夫去——貴族只要享受就好了嘛。這就是外交權的旁落,而各國的士大夫開始可以互相交往,互相支持。

接下里的發展大家都能想到——士大夫互相挺,並且能很大程度上左右政局,導致各種篡逆產生,而同時也在文化上傷害了禮制(所以孔子整天長吁短嘆,政不在天子,怎地怎地,政不在諸侯,怎地怎地。季孫氏,陽貨之類也就是出於這個時代)。

發展到後來,三家分晉(三個士大夫分了晉國),田氏篡奪了齊國(戰國與春秋的齊國王族已經不同了),三家把持魯國,禮制完全破碎。

春秋結束,戰國到來。

後來,國際秩序開始混亂,軍國主義開始盛行,諸國國主野心也開始膨脹(齊宣王對孟子說:吾有大欲,欲一統諸國)······

後來,生產力進一步提升,統治者為了戰爭需要更多的自耕農來收賦稅組軍隊,所以奴隸制註定要開始退出歷史舞台,先一步完成的國家開始吊打其他國家(戰國初期,吳起變法的魏國最屌)(商鞅變法本質上也是使秦國突破奴隸制,而且使得秦國的集權更加徹底,貴族們的特權被剝奪,開始了秦國吊打各國的時代,也開始了法家興起的時代)。

看,生產力,生產制度,文化總是相互適應,當它們到了該變化來互相適應的時候,就是所謂歷史的車輪了。


其實第一個小霸的是鄭莊公,只不過他死了之後鄭國就陷入內亂。當時晉國經歷曲沃小宗和晉侯大宗的百年爭霸之後又陷入獻公內亂,無暇他顧,楚國是南蠻子不受中原諸國待見,秦國人還在為生存與戎狄各國死磕,數來數去,矬子里拔大個也只剩齊國了。


前期海岸線是安全的後方,所以佔據半島的齊國可以避免四面受敵

後期海岸線限制了擴張,所以齊國在和大國的競爭中越來越力不從心


管仲


山海漁鹽
其實春秋這麼多國家,只有齊國和晉國是真正意義上的霸主。楚國地方卑濕,丈夫早夭,那年頭可不是好去處。秦國不過是夷狄的地方,物產也不發達。宋國鄭國這些所謂的霸主和小霸都是四戰之地,前途太小,吳越條件某種程度上還不如楚國,燕國的位置也是哪怕到戰國七雄里都是最差的幾個國家了。齊國有山海漁鹽之利,晉國表裡山河,所以最先興起,而齊國管仲又比晉國優先發揮了國家的潛力


第一個是鄭國,不是齊國。
不過鄭國是虛胖。最牛的時候是鄭莊公
那時候春秋,其他國家還沒牛起來
鄭國最屌的時候還打過周天子
三晉最弱的韓國打不贏別人,但一仗把鄭國滅了


最早升二本,趁別人還沒升二本的時候科技佔優勢而已,就是這樣的情況下,都不敢跟楚國懟
等人家晉楚也二本了,礦比他多,齊國就不行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春秋戰國最終統一,不像歐洲一樣各國相對保持和平呢?
如何理解王國維所說「中國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春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想拜孔子為師?
晉國有可能不分裂嗎?
諸子百家為什麼編了很多鄭國、宋國的段子?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山東 | 中國古代歷史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