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骨折為什麼會導致關節活動受限?


對於骨折導致關節受限的原因,一定要分辨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不同的部位以及粘連的性質是不同的,康復解決方法也是不同的。

很多骨折尤其關節周圍的骨折,由於術後得不到及時和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往往遺留骨折部位臨近關節的功能障礙,導致關節粘連或僵硬,使生活各方面的受到影響,帶來終身的不便和痛苦。臨床上常見的以肘關節和膝關節的周圍骨折。

尤其傷病和手術之後,最為影響功能的,可能要算是關節粘連了。只是肌肉萎縮,肌力下降,只要不是力量差得太多,總還可以勉強有一些活動能力。

但如果骨折真的是關節粘連,也就是關節僵直,俗話說的關節「長死了」不能活動,就很難恢復什麼功能了。

比如是肘關節粘連不能彎曲,穿衣、穿鞋不行,洗臉和吃飯就摸不到臉,夠不著嘴;要是膝關節粘連不能彎曲,就蹲不下,上不了廁所,不能上下樓梯台階;或者是膝關節不能伸直,那就連站立都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走路肯定一瘸一拐;再或者是髖關節粘連不能屈曲就更痛苦,只能躺著站著,不能坐著(正常坐姿,身體坐直,髖關節是要屈曲90°的),總之是非常影響功能,痛苦不堪。

經常在關節鏡下粘連松解手術中可見:白色的是粘連帶,需要金屬器械才能「咬」斷。

所以關節粘連、關節活動受限、關節僵直導致的關節功能障礙,是傷病和手術後常見,同時嚴重影響人體各種運動功能的併發症之一。

骨折的關節粘連還是有分型的,每一種活動受限嚴重程度都是不同的。下面就一膝關節活動範圍為例。

[關節粘連分為4型]:

1型:屈曲正常,伸直受限&<10°

2型:屈曲正常,伸直受限&>10°

3型:屈曲受限&>25°伴伸直受限&>10°

4型:屈曲受限&>30°伴伸直受限&>10°,並伴有髕骨低位

[嚴重程度分級]:

輕度:伸膝受限&<5°屈曲>110°

中度:伸膝受限5°-10°,屈曲90°-110°

重度:伸膝受限&>10°,屈曲&<90°

那麼問題來了關節為什麼會粘連,會失去活動的功能呢?

在正常狀態下,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就維持了關節和周圍軟組織的運動功能。

但是在手術和傷病之後,不可能馬上活蹦亂跳,想怎麼動就怎麼動,必須要有一定的制動保護,組織才能癒合生長。

這就需要打石膏,戴夾板,使用支具,用拐,戴三角巾懸吊保護,卧床休息等等。於是肢體關節的活動就減少了,甚至是停止了(石膏固定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制動,或者是部分制動。

當關節制動之後,關節囊、關節周圍的韌帶、相關的肌肉、肌腱沒有了正常的牽伸。

就使得關節周圍纖維組織基質中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使組織的彈性下降;同時降低了纖維之間的潤滑作用;纖維之間的距離縮小,產生化學橫鍵,造成纖維之間的粘連。

這種橫鍵增多增密又更加妨礙了纖維之間的滑動和在應力之下正常的拉長變形,於是就產生了粘連和攣縮(簡單地說,攣縮就是原來有彈性的組織整體長度變短了,同時缺乏彈性不容易被拉長了)。

同時,組織要癒合修復就要產生瘢痕(就是俗話說的疤痕)。因為人體里除了骨骼以外,其它所有組織都是靠瘢痕生長的方式癒合的,沒有瘢痕形成,組織就根本長不到一起。

這些瘢痕會把原來能夠相對滑動的組織粘合生長在一起,還可能填充組織之間的間隙,讓關節腔的空間變小,本來能夠運動的組織結構逐漸喪失運動的空間。

所有上面說的原因,造成了制動之後的關節就會形成關節內粘連,關節腔狹窄,關節外的相關組織攣縮變短。

這樣的「內憂外患」「內外夾擊」之下,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關節僵直,失去了活動的功能。(所以要破除「養病」「養傷」的簡單觀念)

一般癒合產生的瘢痕在手術之後24小時就開始生長了,大約在表面的傷口癒合之後的3-6個月里是瘢痕形成的高峰期,然後瘢痕才會逐漸成熟軟化(有臨床研究認為通常可能需要6-24個月,甚至會更長)。

半年後雖然瘢痕成熟軟化了,但上面說的那些關節粘連和相關組織的攣縮是不會隨著時間而改善的。

而且更大的可能性是時間拖得越久就越嚴重(當然,關節徹底僵直就不會再變化了,也就沒有通過康復訓練改善的可能性了。

這時通常需要進行粘連松解手術,通過手術去除過多的瘢痕,才可能再有機會康復功能)。

所以臨床上的關節活動度的康復練習,不但要在組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早開始,(在臨床研究表明,在膝關節術後1月內開始康復,膝關節屈曲可以達到148°左右,術後5-6個月才開始,只能達到100°,如果6-10個月才練習就只能有47°左右了!)。

同時還必須要堅持練習,直到關節活動功能完全恢復。任何拖延和鬆懈都有可能遺留嚴重的功能障礙,會需要更長的時間彌補,承受更多的痛苦,嚴重的時候就需要再次手術之後才可能練習恢復。

那麼對於術後骨折的關節活動度如何做康復訓練,以常見的是膝關節為例。

1. 膝關節術部位的肌肉手法松解:

患者平卧位,足跟置於約30cm的軟墊上,治療師用手先從千層到深層的肌肉以及軟組織松解,手法不僅僅能能松解肌肉放在粘連同時也可以緩解腫脹。

2. 膝關節屈曲的練習:

坐位屈膝練習:坐在床邊,雙腿自然下垂,屈肌群收縮使膝關節逐漸屈曲。

爬牆練習:可以臀部對向床頭,患肢上舉,利用肢體的重量或足在牆壁上爬行

幫助膝關節屈曲。

3.主動直腿抬高:

可以在膝關節主動伸直時下肢抬高至足跟離床面約兩拳高,同樣每次維持10秒鐘。如能輕鬆完成每天5組練習(完成後肌肉無酸漲疼痛感),也可在踝部加沙袋以加強肌肉力量,沙袋的具體重量可根據各人的承受能力逐漸增加,至三斤時停止增加重量。

4. 股四頭肌等張收縮練習:

使用自身條件允許可以使用康復儀器CPM訓練或者自己坐在床邊,行膝關節主動屈伸練習,注意伸膝時將關節儘可能完全伸直。

20次為一組,每天練習3-5組,輕鬆完成每天練習組數,可在踝部捆綁沙袋加強肌肉力量,方法同上。

其他肌肉等長或等張收縮練習每次收縮維持時間、每組次數、每天組數均與此相同。

此處需要高度注意過多的,過度的練習同樣是有害的!不光是練習過度可能影響組織的癒合;更重要的是,過度的練習造成局部炎症劇烈,炎症會產生更多的新生纖維,引發更重的粘連和瘢痕增生!

不只是在傷病和手術之後,其它各種關節、軟組織、骨骼的病變都可能導致關節功能的障礙。

此外疼痛和各種原因的肌肉痙攣;制動;長期的保護性痙攣;肌力不平衡;慢性的不良姿勢;各種病損造成的癱瘓或者嚴重的肌肉無力等等因素,都會造成軟組織的攣縮,甚至是關節內和關節周圍組織的瘢痕增生及粘連!

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如果有不理解或者不懂的可以私信我。

參考書籍《3Dbody圖譜》,《運動療法治療技術》,《骨科術後康復指南》,《關機鬆動技術》。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於小編聯繫。


主要原因可能如下三點:

(1)急性期(剛骨折時),斷端周圍軟組織損傷、腫脹,此時骨端會發生一系列變化。詳見骨折後50天內,骨頭斷端是如何變化的? - 運動醫學 - 知乎專欄
(2)在骨折治療階段,無論是手術還是非手術(石膏、支具制動等),免不了需要術後短期避免負重,此時若不加強功能鍛煉、保持關節及肌肉功能,很容易發生肌肉、關節等結構的廢用性萎縮,也能導致之後的關節活動情況。下肢損傷部分參考下肢運動損傷後如何進行康復鍛煉? - 運動醫學 - 知乎專欄。
(3)若骨折為關節內骨折(可伴有軟骨受損、關節面不平等)或骨折癒合不好(畸形癒合或不癒合),相應的關節活動均可能受限。關於軟骨損傷可參考【專題問答】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 - 運動醫學 - 知乎專欄。


因為骨折除了會造成骨質損傷外,骨折面的軟組織也會造成炎症水腫,血管破裂滲出,造成明顯的腫脹疼痛,而如果處理不當,局部軟組織出現鈣化粘連,的確會影響關節活動受限


骨折會引起畸形,斷端移位可使患肢發生縮短、成角或旋轉等畸形改變;異常活動又稱假關節活動,在肢體無關節的部位,骨折後出現類似關節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時產生的聲音或感覺。因此骨折後會引起關節活動受限


推薦閱讀:

如何抑制打鼾?怎麼能不打鼾?
順產生孩子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吃速食麵的可以喝湯嗎?是否會造成健康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繼續健身嗎?
為什麼我硬拉的時候屁股是朝下的?看別人都是翹起來的呀!?

TAG:健康 | 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