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沒有拼音這種東西?
如果有,那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沒有,那古人認字都是強行記住發音嗎?而且詩詞歌賦里的押韻是如何押的?
在古代,拼音也是有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元代國師八思巴創製的「八思巴文」,可以用來拼寫漢文、蒙文、藏文等。另一種是「消經」,或稱「小兒經」,「小兒錦」,用阿拉伯-波斯字母來拼寫漢語,主要用於回族的相關文獻。
秦漢之前,還沒有反切法,發音都是口耳相傳的(現在香港的中小學仍舊如此,漢字的讀音都是跟著老師念的,也就是強行記住發音的);魏晉之後,隨著佛教傳入,受到梵文啟發,產生了反切法,反切上字決定聲母,反切下字決定韻母和聲調。如「東,德紅切」,「德」的聲母為[t],紅的韻母為[u?],聲調為平聲(中古時期四聲沒有陰陽的區別),所以「東」的(中古)讀音為[tu?1]。
隋唐代以前,一般根據口語讀音押韻。隋陸法言《切韻》成書之後,幾經改版,成為科舉用韻,因而近體詩多採用切韻音系來押韻,並漸漸與口語產生了較大的距離。當然沒有,漢語拼音於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時被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是從拉丁文改過來 的。古代的話,應該是用的反切法吧,比如看,為苦寒切。
我國古代的注音方法有:直音法,讀若法,叶音法,反切法四種。民國的時候出現了注音法。
「拼音」是一個動作,急促地以聲母、介母、韻母與聲調拼合音節;也是一種方法,即用這種拼合音節的方法,表示字音;再是這種表音方法使用的具體方案,如,我們可以說,「漢語注音方案」、「漢語拼音方案」是兩種不同的拼音。
對於具體方案,如果它特指,像漢語拼音方案那樣,使用一套與文字相區別的符號,用拼合的方法,來表示字音,先後有(主要由穆斯林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拼寫、(由傳教士如利瑪竇等開始使用的)拉丁字母拼寫。例如著名的常凱申——Chiang Kai-shek,即出自同治年間創造的韋氏拼音。
如果不要求與文字相異(——事實上,古人又要從哪裡去尋找一套既與漢字相異、又能被廣泛使用的表音符號呢?也許,唯有師夷長技的時期,開始使用拉丁字母拼寫,能夠被接受——),可以使用與文字同形的符號,則當推漢末魏晉年間開始流行的「反切法」。在反切法中,可用「苦哀切」來表示「開」的讀音,簡單來說,反切上字(苦)提供聲母,反切下字(哀)提供韻部。因為韻部包括了韻母和聲調在內,也可以說反切下字提供韻母和聲調。我們可以把成熟的反切法,理解為,①符號是漢字而非拼音文字字母的、②同一聲母或韻母可用多個符號等價表示的,一種拼音方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