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和壞人為什麼說「母嬰童裝等品類是個大坑」?

http://weibo.com/1644190454/y073Hys8V
有些大坑不跳進去是不知道是個大坑的,而且已經跳進去的人不是shi了,就是出來絕口不說那是大坑。。。


應邀回答一下。
為什麼是個坑。

1,看上去很美。
a 母嬰童高客單
b 母嬰童高利潤
c 關聯購買強大
d 利潤率高
e 市場巨大 寡頭少

2,做起來很苦。
a 電商苦逼的推廣成本運營流量這些就不說了。(基本上可以幹掉一半的電商或者企業了。)
b 一次性買賣(紅孩子做全品類的悲劇。)
c 購買群體的對價格的敏感程度(當然也有優質客戶)
d 母嬰童商品本身的屬性(重點:生產保值周期,飲食風險,葯檢測健康,保存周期,,玩具安全,環保有毒等)任何一個小事故都是致命的。
e 資金盤活,成本庫存資金,周轉
f 物流成本。(床,兒童車,洗衣液等,賺的錢還有物流費用高)
g 等等更多的苦逼的事情

3,結果未必美麗。
結果來源於2方面,完美,無風險,順利,流暢。。。。。

你說是坑不?


你穿過百家衣嗎?

小時候長的快,一年一個新高度,越小的時候越明顯,今年的衣服明年就穿不上了,所以不得不接二連三地買新的。搖籃、兒童床、玩具這些也不例外。有時父母和親戚就會把自己孩子用不上的、八九成新的衣服送人,在人口多、條件不好家裡,哥哥姐姐穿過的衣服,弟弟妹妹會再接著穿。

也就是說,母嬰童裝等雖然看起來市場不小,但商品本身的時令性、局限性很大,目標人群如果按年齡一分,數量就沒那麼多了,再說了,我國現在的人口出生率下降了,等到下一個生育高潮還得再過相當長的時間,你賣不完的貨總不能在倉庫里積壓十幾年吧?


母嬰童裝是朝陽產業—單品毛利高,重複購買率高,單個用戶維護成本低。但是目前在國內做垂直電商的人基本上都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看看紅孩兒,維棉吧)。原因有很多,大家可以看看相關的文章,例如這篇:李樹斌:垂直電商真正難做在哪(http://www.huxiu.com/article/3294/1.html)

有趣的是,有一家叫Quidsi的公司專註做垂直電商,而且在Amazon的陰影下還活得不錯(已被Amazon收購 http://techcrunch.com/2010/11/08/confirmed-amazon-spends-545-million-on-diapers-com-parent-quidsi/)。

A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e-commerce companies in the country, Quidsi owns and operates http://Diapers.com (baby care), http://Soap.com (health, beauty and household essentials), http://BeautyBar.com (prestige beauty), http://Wag.com (pet products), http://YoYo.com (toys) and http://Casa.com (Home and houseware essentials). Quidsi has a fixed focu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Our customers enjoy a broad selection, free 1-2 day shipping, easy-to-navigate sites and award-winning service. At Quidsi (Latin for "what if"), we dare to think big and explore possibilities.

商業周刊:Quidsi和亞馬遜的紙尿布之戰

作為一個每年50萬紙尿布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感覺如何?至少有一點,你可以在125萬平方英尺的倉庫里開著電瓶車,在幫寶適等一系列紙尿布貨架中飛馳。「這裡大約有20個橄欖球場那麼大」馬克?羅爾(Marc Lore)說。羅爾現在是Quidsi的首席執行官,其旗下有一個年銷售量50萬的紙尿布零售網站http://Diapers.com。羅爾身邊還坐著Quidsi的共同創立者維尼特?布哈拉拉(Vinit Bharara),他和羅爾都是來自新澤西州。

http://Diapers.com的倉庫約有53條通道,卡車從這裡把紙尿布運輸到美國的20個州,貨架的整理全都通過260個機器人完成。此外,庫房還留有400萬平方公尺的空地以支持公司未來的發展。作為大眾消費品零售商來說,規模是一個必要的優勢。因為不管你在賣什麼,是否在網上售賣,你總是在和亞馬遜競爭。

羅爾和布哈拉拉在2009年創造了1.8億美元的收入,2010年預計收入將達到3億美元。雖然創立僅有五年,Quidsi把一類本不在網上售賣的商品推上了網路銷售:需要快速運輸、低利潤率的商品。但是,羅爾和布哈拉拉並非依靠紙尿布來盈利,網上銷售紙尿布只是用來吸引一批忠誠的顧客。利潤來源於一些網上售賣的高利潤率的商品,比如嬰兒沐浴液、濕紙巾等。根據兩位創始人介紹,這些顧客具有非常高的忠誠度,不但多次重複購買,還向周圍的朋友推薦這個網站。他們的目標客戶非常清晰:那些沒時間開車去超市購買尿布的媽媽們,她們寧願多花錢來節省自己的時間。

公司的前身是http://1800diapers.com。在2005年創立之前,羅爾和布哈拉拉就琢磨著怎麼讓公司的網頁看起來專業和可靠。最開始羅爾和布哈拉拉嘗試從寶潔公司直接訂購幫寶適,但是寶潔公司不向經營時間兩年以下的小企業提供批發銷售。萬般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採取一個實際的解決方案,如果顧客在網站上下了訂單,公司的僱員馬上跑去當地的批發商處購買並發貨。在網站推出之後訂單數量十分可觀,一個晚上的訂單數量在20至30之間。雖然羅爾和布哈拉拉從中盈利不多,每一包紙尿布的毛利率只有4%,但是他們證實紙尿布確實在網路市場上有需求。

隨著經營規模的增長,寶潔公司看到了這一商機,並開始向他們提供批發銷售紙尿布。2005年,他們收入約200萬美元,沒有盈利。2006年,他們投入400萬美元的投資,獲得了1100萬美元的收入,並在弗吉尼亞州租賃了一個倉庫。2007年,他們購買了http://Diapers.com的域名。現在,公司的總部位於俯瞰曼哈頓的新澤西城,已經550名僱員。

自從羅爾和布哈拉拉創立了http://Diapers.com,亞馬遜及其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就受到了兩人的關注。「我們對亞馬遜非常痴迷,我們很瘋狂的學習它」羅爾說。羅爾最近剛讀了2007年哈佛商業評論對貝索斯的採訪:「他每個周二都舉行高級團隊會議,我們也一樣。他講了很多有關市場的事情,他帶領亞馬遜坐上零售業首把交椅的能力毋庸置疑」。

羅爾和布哈拉拉在管理銷售上各有專長。羅爾擅長於管理存貨,為訂貨時間和數量開發了一套演算法。他認為何時訂貨取決於「聯合概率」,不僅考慮了每一時刻紙尿布被預訂的概率,還考慮到上游供貨商運輸超時的概率。布哈拉拉和羅爾不同,他對物流方面更感興趣:「物流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這個問題」。他們會考慮怎樣在一小時內把貨物送給住在曼哈頓的顧客,在哪些地方設置庫房,是否保證送貨時間等事宜。

物流對於Quidsi來說是一個競爭優勢,因為Quidsi對於價值49美元以上的訂單都提供免費送貨,並在兩天內送達。亞馬遜在送達時間上不及Quidsi,雖然亞馬遜提供更多的商品,但是Quidsi集中在紙尿布上也使得它的物流工作非常出色。據業內認識分析,Quidsi有實力和亞馬遜競爭。雖然Quidsi不是一個公開上市的公司,但是已經得到了業內人士的關注,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變成了Quidsi的顧客。「自http://pets.com以來我就緊密關注每一個瘋狂的零售想法」網路零售分析師羅翰(Rohan,)說,「一開始你會想,這個點子能做成多大的生意呢?然後你就會發現,他們開始獲得了數百萬美元的營業收入。現在Quidsi是一個在美國頗具知名度的網站,也很有可能發展為收入上百億的企業」。

和Quidsi類似的一個例子是http://Zappos.com,它專註在網路上銷售鞋子,在2009年被亞馬遜以10億美元多的價格收購。「對某個產品類別的集中會創造亞馬遜難以模仿的效率」羅翰說,「我認為專業化是電子商務零售業未來十幾年發展的趨勢」。專業化對http://Zappos.com和Quidsi這樣的公司非常有利,因為它們通過專業化能夠和顧客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同時在經營上也具有更高的效率。比如,Quidsi針對一些熱門的商品在城市裡建有倉庫,所以訂購尿布的顧客甚至可以在幾個小時內收到貨物,這對於亞馬遜來說是難以模仿的。

亞馬遜的高管們對Quidsi不予評論,但是很顯然他們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公司。在http://Diapers.com營業一年之內,亞馬遜也開始在網路上銷售尿布。Quidsi在七月創立了http://Soap.com,新增了2.5萬個新的商品,亞馬遜很快就開始關注Quidsi對新產品的定價。羅爾和布哈拉拉對此早有準備:「如果我們新增了一個新產品,我們知道亞馬遜在幾個小時內就會有所反應。亞馬遜會在價格上有所調整。布哈拉拉說:「如果亞馬遜想來一場紙尿布商戰,並試圖以低價和送貨時間來壓倒我們的話,我們絕對會接受這個挑戰」。而且,這個紙尿布之戰已經拉開了序幕,九月份亞馬遜創立了亞馬遜媽媽模塊,為顧客提供完善紙尿布預訂以及其他一些嬰兒用品,還模仿http://Diapers.com提供免費送貨。http://Diapers.com也不甘下風,推出在曼哈頓地區當日送貨到家的服務,並預計上線一個提供2.5萬多種玩具的http://yoyo.com。這場紙尿布之戰還將繼續上演。


母嬰和童裝與另外一個巨坑的「品類」很相似——玩具


以下是我自己寫的,如果要使用請註明出處和超鏈。大家都在看衰先下,我在勇往直前
不喜歡只見過豬跑,沒養過豬的大V的觀點

上次有在我的(QQ 2339281043)說說
發起了一個調查,數據顯示:想做童裝的人數多於想做女裝,也多於想做保健品的。但是其實從投入資金、人力來說,童裝是投入最多的。為什麼呢?
童裝最大的問題是庫存問題,童裝的碼數太多了,從100-150碼,6碼數,斷碼的就成了你的庫存。投入資金也是從這方面來說,童裝店不僅碼數多,還有男童女童,沒有隻賣女童的店鋪的。所以備貨不少。

國內童裝銷售情況&>&>

國內目前童裝銷售情況,在各大城市的商場最為糟糕,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商場,童裝都在頂樓,冷冷清清,這三個城市的商場童裝我都去考察過,慘不忍睹,一是因為商場租金及其的高,品牌方為了確保還有利可賺不得不把價格定的很高,孩子長得那麼快,一件單衣服要400元,即便是白領也要掂量值得不值得。二是外部環境的刺激比如淘寶、比如特賣網站、返利網站等,媽媽們可選擇的地方比過去幾年多多了。而且很多時候不是媽媽們主動選擇,鋪天蓋地的廣告,你不買都不行。三是很多品牌也選擇入住淘寶天貓店鋪,吸引了很多它的分析轉戰到淘寶。四是地理位置因素,童裝店一般都是在男裝的上一樓,人流越到上面越少。

在商場銷售慘淡的時候,沿街的店鋪卻還能存活的不錯,尤其是三線城市或縣城或地級市,人們生活相對散漫,喜歡吃飽就出來溜溜馬路。

賣的不錯的店鋪包含品牌的、和外貿這兩類。

綜上,如果你要開童裝實體店鋪,那麼沿街店鋪是你的選擇。切不可選擇商場,我不僅調查過大城市的商場,我還去過比如宜春、蘭州等地的市場。

國內品牌市場情況&>&>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品牌有巴拉巴拉、傑米熊、小豬班納、安奈爾。滴滴答、派克蘭帝、叮噹貓、博士蛙、巴布豆、迪士尼、鉛筆、paw in paw

其實這些品牌都是休閑風格的。而巴拉巴拉為什麼是一隻獨苗在各地都銷售火爆,關鍵在於巴拉巴拉的廣告做得多,幾年都連續在央視做廣告。

小豬班納是廣州那邊的品牌,性價比還不錯。通常生意也不錯,但是拿去和巴拉巴拉比那還是競爭不過的,因為品類比較單一,沒有它款式那麼多。

安奈爾是我個人比較偏好的一個品牌,走的是簡潔大牌風格,在城市會比較受歡迎,在縣城銷量不怎麼好,過去安奈爾是不做縣城這類市場的,縣城的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也就放開市場了。在城市裡的媽媽可以考慮。

巴布豆是還不錯的,可惜的是這幾年他們開始注重網路市場,先下加盟接近關閉

派克蘭帝是北京的,風格有點偏向運動

Pawinpaw 是上海的品牌,定價很高 在天貓也有店鋪,款式市場,但是價格很低。

所以,不要指望找到一個款式很好看,價格又漂亮的,是很難得,就看你自己的取捨。相對來說價格高你利潤就越高。

如果你不做品牌,那就要找一個外貿貨源來做也是可以嘚。

開童裝店的進貨

品牌進貨:0加盟費,所有店鋪都不要加盟費。

品牌拿貨價格一般是4折-6折,看到這句話,千萬不要認為好賺錢,你可知道店租金有多貴,你可知道轉讓費和人力成本和裝修費有多貴,還有庫存有多少擠壓。。

品牌政策:基本是不允許退貨的非質量問題,換貨率是在15%,且只能換當季的衣服,而且有些強勢的品牌只允許是連碼換貨,就是比如你拿了100-150的碼,如果你賣出去了120-130,那麼你換不了,你就只有清創倉處理了吧。

外貿進貨:外貿的進貨相對來說比較低折扣,一般都是4折一下拿貨,甚至如果是去年的款式都可以3折拿貨,但是相同的是外貿沒有退換貨。

開童裝店的預算:

開品牌店主要費用在:轉讓費+租金+首批進貨費+裝修費

假設60平米的店鋪,轉讓費15萬,租金一年10萬;首批進貨這麼大面積要6萬才可以鋪滿,裝修費貨架要3萬,燈光要5000,人工費、油漆費,開業宣傳費用。

加起來你得準備36

如果你開外貿店,那麼地段不需要那麼貴的租金和轉讓費,貨架也只要1萬差不多,成本會降低很多。

如果你是一個帶著孩子的寶媽媽的話,那還是先推薦開外貿店,品牌店鋪在後期的管理和運營商都需要花很大心思。

開童裝店的注意事項:

1、 在簽署店鋪轉讓合同的時候租金一定要仔細看清楚,現在所有街鋪的租金都是逐年累加的,比如你今年是10萬一年,到明年就是11萬,按照10%增加,你不要被文字遊戲繞進去了、

2、 第一次進貨到底拿多少,很多人說越少越好,其實不是的,很多品牌為了避免他們自己的庫存,到後期都備貨不足,所以第一期拿貨不要擔心,一般你新開業品牌會給你100%的換貨率作為開業支持

3、 從想做童裝開業要多久? 我告訴你 要一個月。裝修一般要10天,裝修完要散毒氣,做貨櫃7天

4、 貨品選擇:一般一年都有2次訂貨會,不要錯過,每個品牌都是如此的,秋冬和春夏。

5、 碼數問題:一般碼數是120-140好賣,但是首次開業還是要碼數拿齊全


母嬰和童裝是很好的品類,因為這兩個品類的細分非常多。只不過現在普遍的打法不對,不知道我這樣說有沒有人能一看就明白。


我覺得經驗的分享和知識的交流很重要,大家都說母嬰這塊是大坑,這個我贊同,但是看問題的角度需要轉變,我們只看到母嬰行業的時效性與權威性,或者說媽咪們都很忙,哪有時間上網站,有任何事情只要問問婆婆或者身邊的人,但是有許多知識我們需要去學習,比如關於科學育兒的方法,有蒙氏教育和西爾斯親密育兒方法和環境模擬法等等,如果幾種運用過的媽咪寫下這種方法運用之後的各種結果與心得,那麼對於後來媽咪的參考性是很有利的。根據媽咪的不同問題調整不同的戰略方式,比如,需要當時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問身邊的人,或者在qq群發問交流即可,而有的問題需要針對性的解決,比如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對於兩歲的孩子容易發脾氣,打人該怎麼辦?就有過來人進行分析,總結,提出建議。
我的思路很亂,因為最近一直在研究琢磨這一塊,無法做到條理清晰的回答,等緩幾天再寫一篇完整的文章。
對於母嬰創業這一塊,需要有個正確的態度,是做好的內容,能實質性的幫助到媽咪寶貝們的具體內容,而國內的創業團隊只看到母嬰行業的高需求,高利潤,而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好東西永遠最值錢,你的為啥不值錢,因為你沒有做出好東西。怎麼叫好東西,比如拿小孩教育方法來說,創業團隊是否將國內外主流教育方法進行對比歸納,做出優缺點總結,是否將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進行模擬結合,是否查證有關資料,如果真正認認真真踏踏實實靜下來做分析研究,我想想做好一個母嬰社區不難,它難就難在如何做出對媽咪寶貝有幫助的內容輸出。那麼大家都會說,說的好聽,好的內容誰不知道,可是究竟該在哪裡找,就這樣的伸手黨還想成功?除非是各種二代組建的團隊,沒有內容自己死磕研究學習輸出內容呀,沒有用戶自己到處談心拉人呀,有問題不可怕,就怕不去執行,做一件事,還沒開始就各種不行,那啥事都不行。
我自己也在母嬰這條路上摸索,何況我就一個人單打獨鬥,一邊上班,一邊學習,一邊做這個,技術不會,我就去學,設計不會,自己去學,不懂媽咪寶貝這塊的知識,自己翻牆出去對照翻譯學習,將國內有名的寶寶教育的書籍一本一本做讀書筆記,跟身邊的年輕媽咪做採訪記錄,在各大母嬰社區總結分析。創業呀,哪一行看過去都是死路,可是為啥就有人創過去了,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看起來很努力,你早上五六點還在夢裡的時候,那些非人的創業者還在努力,不是說非要五六點起來,意思是自己的事自己心裡要有譜,誰都幫不了你,創業一定要基於身體健康的前提,我每天空閑時間基本為零,可是我還要健身。
說了這麼多,仔細看來都是廢話,哈哈,貼上我的網站:http://www.mengmazhidao.com 也是新站,3月1日上線,歡迎大家探討交流。


同問,母嬰孕童市場是大坑么?
是個人都知道女人小孩的錢好賺,母嬰孕童的錢就更好賺啦。為什麼,現在市場上缺乏響亮的品牌?以貝親、強生為代表的洗護用品品牌卻甚少介入孕嬰服裝領域。孕嬰服裝領域雜牌叢生,大多數顧客購買選擇因素在於「款式、價值、質量」,而非品牌。
可見這塊市場仍是藍海市場,競爭遠遠不夠激烈。產品創新、品牌競爭的餘地還非常大。
從產品創新看,對孕婦、嬰兒的人性化商品研究遠遠不夠,例如孕婦防輻射服利潤奇高,但防輻射的方式只有一種,且實效值得懷疑。再例如,一歲前的嬰兒在洗澡換衣時容易受冷,但一歲前嬰兒服裝仍就只是傳統的保暖、款式,並沒有更為方便的穿戴設計。

論產品,消費者需要更創新和人性化的產品
論品牌,消費者需要更有口碑和可信賴的品牌
論渠道,縣鄉市場需要更有品質保障的貨源
所以,母嬰孕童市場真是大坑么?又或是經營者自己的問題。


有人看著是寶貝、有人看著是大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盲目樂觀,但也不必過分悲觀。已入行的堅持做,想入行的慎重考慮清楚了再說。我們感覺還是很樂觀的。


國內母嬰市場有很大的需求量,問題是國內的企業並不能滿足用戶需求。許多相關產業在一個野蠻生長擴張的狀態。產品品質、服務水平堪憂。於是消費者只能轉向進口產品、海淘等。


坑不坑,我不知道。但是如果童裝童鞋這類品類能做真正做起來絕對是賺錢的,無敵的。奶粉紙尿褲畢竟價格透明,市場競爭這麼大。。。都是燒錢的玩意兒。
家裡寶寶2歲大,衣服主要在兩個平台購買,一個是天貓旗艦店,一個是貝貝網。馬雲是賺錢賺到手軟就不說了,貝貝網貌似據說今年底要盈利,可見,這個坑要是能夠扛起來,都是賺錢的主兒啊!


服裝要做好確實不容易。不管成人裝還是童裝。


是不是坑只有自己入了才知道。小孩永遠是一家人的寶貝和核心,周圍人都是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所以做童裝必定在有收入的同時也會帶來風險,兩者兼具,同時競爭激烈,狹路相逢勇者勝。


利潤高嗎? 在這信息爆炸的時代,電商不知道用的什麼材料,什麼做工, 嬰兒服飾類,價格根本沒利潤


因為國內母嬰市場空白很大:
例如媽媽用的這塊,Zara在歐洲稍大點兒的店面必然有Maternity(專門做給孕婦穿的)的一小塊區域,其他大型連鎖品牌也是一樣,從低檔到高檔
再例如寶寶用的這塊,嬰幼兒對產品安全性的要求高,很多國外的產品又有各種獨到且好處多多的設計
這些國內都是沒有的。
純土產的第一設計跟不上,第二大家不敢買。
偶爾幾家專營進口貨又爆貴。

之前的人嘛,就看上了這塊空白,想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坑中產階級和富裕階級的錢。

實際上網購群體的兩大主要心理是
1.貪便宜
2.圖新鮮:買來試試嘛,不行就換一個

而對於現在的年輕媽媽還有小寶寶……爹媽都是獨生子女了,這懷孕的媽跟新生兒,那可不都是真真正正的心肝寶貝?
1.不差錢
2.這可絕對不能出差錯哇

另外,信息溝通正在逐漸地同步(大家都會上網了好嗎),smzdm上就老有amazon的母嬰產品的優惠信息。更有錢的一點的,為了家裡的寶貝兒跑一趟香港又算什麼。

就跟奶粉一樣,無數人寧可代購,也不買國內品牌所謂高端引進產品線的帳。

所以這個金礦就變成坑了……


國內媽媽懷疑能力太強了,能不做母嬰盡量不要做


我有一個理論:在中國,三類人的錢最好賺:
女人。
小孩。
老人。

排名分先後。


推薦閱讀:

TAG:B2C | 母嬰 | 大熊 | 童裝類B2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