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所有人都追求美好的愛情,但最受追崇的愛情故事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等這類悲劇?

換而言之,如何評價有關痛苦和悲劇的理論?
蘇珊·桑塔格的理論是「由於旁觀他人痛苦才能更凸顯我們身在痛苦外,視覺上會得到快感」,文學理論中如何評價「悲劇文學」的價值?
如果旁觀痛苦可以獲得快感,海明威的《印第安人營地》又出現了受不了妻子的分娩聲而自殺的人,他被別人的苦痛毀滅了。


人們之所以對凄美的愛情故事念念不忘,其實不是嚮往痛苦的結局,而是渴求其間生死相許的感情。這種悲劇的本質,乃是人的自由意志與無可避免的命運必然性之間的激烈衝突,自知最終結果躲不過一個頹唐落敗仍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人們並不希望悲劇落在自己身上,但這不妨礙人們對為信念垂死掙扎的情侶肅然起敬。一個故事越曲折動人,越富有戲劇性,越能展現故事主人公之間真摯的愛情,高尚的品質,堅強的意志,以及必有迴響的尾音,自然越發讓人著迷。就算再天性涼薄的人,心底某個柔軟的角落也潛藏著對純粹愛情的一絲希冀,以及對苦命情侶堅持的敬佩。


人類滾滾紅塵當中所演繹的種種悲劇,這是最顯見的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悲劇,亞里士多德早有揭示:所謂的悲劇,乃是品性高貴的主人公,因為並非自己所造就的過錯而無辜受難,我們可以援引莎劇中最耳熟能詳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之間的愛情作為見證,這是善與惡界限分明的二元對立,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的情人直面沉重的家族恩怨所帶來的非難、誤解與反對,善被惡所抹去,但在消亡之前燃燒自己,在黑夜當中朝向天堂綻放。

但話又說回來,還有一種悲劇其實更加沉重也更加常見,只是人們普遍沒有在意,這一種悲劇乃是主人公之間為自己信念的對抗,衝突的悲劇性在於:這種衝突中對立的雙方各有它那辯護的理由,而同時每一方拿來作為自己所堅持的那種目的和性格的真正內容卻只能是把同樣有辯護理由的對方否定掉或破壞掉。這是善與善之間的衝突,導致的卻是善面目模糊,黑格爾以為這最終能夠體現高於一切現象的絕對倫理,我卻以為這最終走向的卻是毫無意義的虛無。情侶之間因為性格的不合,由於缺乏寬容與體諒,基於各自的愛與恨而勞燕分飛,形同陌路。直到晚年回首過往,才會對自己的錯過而感到無比悔恨。


被外力摧毀的悲劇最為顯眼,但發生最多的卻是情人之間親手釀就的悲痛,但當人們醒悟過來的時候,早已為時晚矣,只能像敗家之犬草草收場,無比彷徨。


花捲稀飯大學 陳毓秀


我感覺設問有問題。
首先美好的愛情和悲劇之間不是衝突的。如果美好的意思不是感情的結局而是感情的純潔堅貞等品質的話。那麼人們追求美好的愛情就包括了對一些純美悲劇愛情的欣賞。

再者人們對待現實愛情的態度和愛情故事尤其是愛情悲劇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美感的產生一部分是來自審美距離亦或是一種遠離實際功利的欣賞。如同人們在戲院里看戲一樣。被故事感動的死去活來,甚至有身臨其境的衝動。但是並不意味著希望自己在現實中也成為悲劇的主角。

第三點便是中西美學中對待悲劇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西方有著很深厚的以悲為美的審美心理和創作基礎。這是從古希臘悲劇開始的傳統。但是反觀中國古代小說戲曲乃至民間傳說都有著大團圓的結局趨勢,王國維在《宋元戲劇考》中就指出中國人這種特定的審美心理對傳統文學的影響。

總而言之不可用西方文學理論亂套中國古代文學的情況。這種設問犯了前提條件的錯誤。建議提問的人把自己的思路理清。


人們對悲劇的關注最根本的原因是,悲劇是讓人體驗痛苦的同時,又保持了和痛苦的距離。

而悲劇能激發人們的同情心。

神經學家在試著找出人類同情心的大腦機制過程中發現這種情感不只會啟動與情感有關的大腦區域,也會啟動與動作表現有關的區域。

也就是當看到別人痛苦的時候,我們大腦會假設我們也會受到相同的遭遇,激活大腦相應的腦區,模擬出類似的痛苦感。

當大腦受到痛苦的時候會分泌類似阿片(opium)的物質,阿片類物質的主要功能是抑制痛覺信號的傳遞、發揮鎮痛作用。

如上所說,悲劇會激發痛苦感,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壓抑已久的大腦自身會分泌阿片類物質。

但同時,悲劇激發痛苦感是可以通過觀看者脫離情景而迅速得到釋放的。

而身體中分泌的一定量的阿片會讓人事後感到愉悅。

我認為這種愉悅感的體驗就是人們追求悲劇的根本原因。


-------------------------------------

資料:

【1】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渡邊雅彥等專家研究了合成內源性阿片類物質的蛋白質在大腦內的分布情況,發現合成阿片類物質的蛋白質位於神經突觸後方的神經細胞中間。而通常的神經信號傳遞物質由神經細胞交界處的神經突觸所分泌。

【2】南加州大學職業分支科學和職業療法的助理教授莉莎.阿齊茲.扎德在電子報《大腦皮層》中解釋了大腦如何產生同情心,即使是對於那些生理上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他們做過一個實驗,就是給受試者進行一些負面反饋,同時觀察受試者的腦區的變化。發現我們的大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體會生理同情心的能力,我們依靠直覺,大腦的感官活動讓我們對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感同身受併產生同情心。然而,通過大腦的理性部分,我們也可以對我們不可能經歷的事情產生同情心。


我猜道理等同於:韓劇是女人的A片。


悲劇更易於表達愛情至死不渝、情如磐石,更加讓人記得,也更能夠起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雖然是悲劇,但是大多數其悲劇的背後都隱含了一段真正炙熱的愛情,也或許這也是在現實殘酷中的一種解脫。如梁祝,雖最後跳墳黃泉相聚,但是後面卻有了化蝶雙飛的段子,或許對於梁祝二人,現實世界還不如雙雙成蝶那樣好,這是不是從另一方面也算是大圓滿呢。

當然,大圓滿是我們所想要的,但是從故事性、傳唱性來考慮,悲劇更加能夠引起人深思,更容易讓人記得。
其實道理很簡單,比如你自己需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很容易做到,一路順風順水的,沒有太多阻礙,最後很成功,你會一時很高興;與之對比的是你做這件事情歷經坎坷,艱難困阻遍地,付出了巨大代價和努力之後卻依舊沒有得到收穫,你會一時很悲傷。但是放在一段時間之後回頭看,肯定是後者記憶更加清晰,相比於前者,也更容易從後者學到一些東西。

除了梁祝,自己知道的幾個悲劇色彩的愛情故事有:

  • 白蛇與許仙。兩人最終也未在一起,但是最後似乎都成為了神仙?
  • 牛郎織女。最後,硬被拆開,但是至少每年也能有一次鵲橋相見。
  • 董永和七仙女。被王母拆開。

哈哈,我覺得人們覺得美好的部分不是整個的悲劇,而是兩人死後浪漫的化蝶的部分,表示真愛甚至可以不受時空、禮教、形體的限制,讓人們真正感動的是這種高純度的耀眼的愛吧。
試問有什麼物質形式可以跨越時空,死後重生還要在一起呢,至少現在的科技無法辦到呀。


我覺得幸福的人都去幸福了~~~
只有不幸的人才去記載傳頌這些故事~~~


推薦閱讀:

誰應該對麥克白的悲劇負責?
如何評價游坦之的一生?
三國演義是悲劇嗎?
怎麼理解王寶釧一生的遭遇?
窮人乍富和富人乍窮,哪個更有悲劇感?

TAG:文學 | 愛情 | 悲劇 | 文學理論 | 戀愛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