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閱讀價值在哪裡?你為什麼讀散文?為什麼寫散文?


愛看散文,因為它不正式,不承載多少偉大思想、跌宕故事,像一場下午的談天。在散文里作者自覺不自覺都要透露出生活中的他怎樣行事,有什麼愛好,在什麼地方生氣,又在何時惆悵,他所遇見的人與事,是怎樣的狀態,而這些人與事又怎樣參與進他的人生。

這是私人化的域場,是最貼近生活本身的狀態,是人人都可親近的文體。散文是自戀的,也是平等的。它不要求你有多少深厚的知識,也不強求你有怎樣離奇的經歷,你可以寫的很瑣碎,很細緻,也可以寫的結構完整,滴水不漏,每一個人,即使寫不好一篇小說,但都可以提筆去寫一篇散文。

散文真正的好處,是在它抓住時間,那些放在記憶里會被吹散熄滅的故事、情緒,被文字定格下來,從時間的河流中提取保存,脫離控制,對自己是一種滿足和交待,對他人,更是一處別樣的風景。人與人,生活與生活,相同又不相同,散文提供了這些微妙的差別,並且永無止境的持續下去。

朱天文說,「生活當中,不知有多少這樣一刻,想留留不住,像京戲裡緊鼓密鑼碰鏘一停、亮相,像抽刀斷水——水更流。我非常悲哀地發現,稍縱即逝,除了提筆,幾乎沒有任何方式可以留住。若有所謂寫作動機,或者我為的就是這個。」


下引出自台灣異數文字很美很瑰麗的散文家簡嫃女士。引文都是出自《夢遊書》

「活著就是為了活下去,好也一日,歹也一日,總得過到舊土攏新塚的吉時,才敢謙卑地劃個句號。青苔早就原諒了天氣。
「」昨晚的月光叫七月半,亮得冒冷煙,跟鬼一樣,沒有瑕疵。歸程中,一脈流雲以掃墨筆法通過月,正好嵌著,如一頭飛行中的白鷹。黑夜中的白鷹,我想什麼話都嫌軟弱。生命中也有森冷到連自己都可殺的地步。」

為什麼喜歡散文。因為美。因為乾淨地純粹的喜歡與欣賞。
喜歡上散文正是因為簡嫃的文字。

具體說說原因。(表面篇

1.散文的用詞,修飾之類種種,因是靜心雕刻,有出奇之處。

」我坐在書房,他站在老地方,偶爾目遇,好像一個在看下輩子,一個在看上輩子。「
」花瓣落在素凈的桌布上,緩緩流血,一灘藍的,一灘紅的,一灘黃的,溶在一起變成黑煙。「
」燈罩的枝椏上只剩下兩隻小鳳蝶,一藍一紅,訂過親似的。「
」遲歸的車拐彎,濺了水,他還是乾的。 「
這也是時間最血腥的刀法,把人按在砧板上,切蔥似的大切八段,哪一段喊痛再切八段,直到你習慣了死亡。「
」燈罩上的風景,蝴蝶被吹走了,傘沿的墨點卻吹不掉,當作燈的痣吧。「
」青苔成朵成塊地翠,這是我在雨季發現唯一耐讀的句子。「
」都是孤獨的世界,無法探險。所有冗長的陳述就像此刻的雷雨敲打玻璃窗要求對話,而我卻睥睨它過於潮濕的長舌!」
我生怕當我以全部的音量念出土地二字時,會有一萬頭驚慌的梅花鹿從口中奔蹄而出。」
把老家的竹子謝籃帶在身邊,裡頭放滿各式各樣的針線,幻想有一天,縫出桃花江楊柳岸小鴨三兩雙。總是少了針

其實很多名字就已經很美了。
如目錄:
夢遊書。 胭脂盆地。掌燈刻骨。花誥。野蔓之誓。一瓢清淺。兩朵童稚。我來釀。幻航。
..........

2.(道理篇)簡嫃女士的很多散文,不是純意象或者風景的描寫,亦有接地氣的台灣當地人民的風貌描寫,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散文因為篇幅不長,哲理性或者結論性的文字比較多,而個中的個人經歷,還是去讀小說吧。

「如果你的過去經驗破壞了你對愛的信任能力,以此投影我,則你對我不敬;如果你在外聽到關於我的揣測、編派(也包含你對我過往重新閱卷,產生微醋)因此而動搖,則你對自己不敬。此二者,我都不必負責」
「流言又讓你低迷了嗎?人給的不公平,不值得你為我爭取。我怎麼沒聽到半句?若非耳聾,就是流言姿勢太低,穿過腳趾頭而已。」
「如果,連這一天也沒,最後離開草舍的,記得放火。」
我以為暴風雨也不過是替安靜說幾句公道話而已。」
」美之所以成立,因在愛情里包含德性與浪漫的完整實踐——雙向行動、單一對象。貞誠、信任、尊敬是德性的條目;猶如「性」只是浪漫系列之一款。我無法想像靈魂不曾纏綿、慾望單獨行動的事情。愛的定力來自於德性定力。」
「「人生苦短」,年逾三十後,對這四字驚心。人人手上一本經,誰不是自家情帳自家算,各人生死各人了?贊你的,不能替你念那本經;眨你的,也削不了靈台方寸。我們老老實實相待,把美麗的記憶累起來,將來老衰了,想一次甜一次,那才是真正的本份,也總算在泡影人生里,嚐到一口甜頭。至於胡謅的話,有些是藉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有的是無意間涼拌別人隱私下飯,這也是人之常情。離了譜的,或許說的人心情不佳,若掰幾句閑話能出出他的氣,也是功德一件。 」

」困惑通常踩著黑貓的步子,埋伏在人生道路旁的草叢裡,等待暗夜行路的人,猛然抓住人背,引起一陣尖叫。

水銀燈照不落貓軀,風刮不掉貓腥;被附體的人仍然白日花花中走路,可是影子重了、背脊駝了。平日害怕聞到鼠騷,偶爾與狼犬錯身,背貓人也會打莫名的寒顫。提不動慧劍,理不出亂麻,這是背貓人的通病,就算一球好端端事理交在手上,也會玩得亂絲纏身,只好趁夜下無人喵喵地乾嚎。「

」背起一隻黑貓,或三兩隻。其他的小貓咪都是乖巧的、被我仍回草叢還呼睡的笨貓。如果有朝一日,它們又回到背上窩成大貓,我打算用伯婆的方式,在敘述它們之前先吐一口痰。「

..........................

還有一些極為簡練凝縮的小故事之類。

可能很多人不喜歡散文,是因為現在的散文寫手。如(白落梅)恩。這裡無不敬之意,只覺得,那般散文不能讓人覺得驚艷,覺得」好美。「

簡嫃女士的文字,可能對那時候高中的我來說,理解起來有困難,但可以是一眼就覺得」美得不可思議的。「

或許散文不能給讀者帶來」如跟著角色主人公一起探險旅行的感覺「,但不妨在讀過很多小說後,偶爾看看散文,純粹為了欣賞這種美,讓自己的業餘生活更有情調,有何不可?

或者在小說中體會了主人公的心路,所得到的感悟,再經過散文總結性的文字得以升華,有何不可?

但是,現在的散文,寫的越來越不好了。

在一些青年作家可以明顯看到簡嫃女士寫作的風格和影子。沒有原創性,再去看看那些讓人覺得心一顫的形容,感覺美得醉人的文字,感覺都能到簡嫃女士的書中找到影子。

其餘因為自己不是特別了解,也沒有做過相關調查,不發表任何意見。

2我為什麼寫散文。

從初中開始接觸散文。初中的考試對文體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每次考試必寫散文。高中議論文橫行的時候,我寫的是散文式議論文。被高屆列印掛在高年級的牆上。當然,不同的老師態度不同,也得過低分。

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喜歡。


下面放我瞎寫的東西,隨便看看唔...有簡嫃女士的影子,我純粹是愛好。


(下文寫的是...荊州的妖風,純粹的吐槽文,吐槽荊州的妖風太大了TT)


等她熄滅最後一盞靈燈,有七隻蝶從胸腔傾出。夜在吐納迷霧。辰星負荷不住她的思念。再多一抹寒氣,整片森林即將封凍。

她是妖風。人多嗔怪她清寒魅惑。她的內核,有七千螢火蠢蠢欲動。一襲幽綠的長紗裙。所到之處,凝結晶瑩的光暈。你猜她是黑色的冰清,你怨她是墨綠的滄印。你怪她在你的每一寸肌膚划過淚痕。你怒她撩起的髮絲,再次將恩怨情仇全部糾纏。

可當你的靈魂在她的霓衣尾戰慄。你沉默了。

你用一往的英勇去砥勵。你用堅韌的碰撞去撕扯。可是你卻難以抵制那袖口的花香。七隻蝶破袖而出。

時間還有多少人事是以勢不可擋的姿勢,一下子俘獲你的。你卻把那碎成三瓣的靈魂,重新粘貼。

她不是妖風。她是你的夢。

她是轉瞬即逝的。她是近在咫尺的。她是天畔雲翳的。她是池澗倒影的。她以清醒而殘酷的姿勢。擁抱你。推開你。

她是硬朗堅毅的。她是媚若星雲的。她是觸手可及的。她是遙在深海的。你以為你能抓住。卻被絆了一個趔趄。

於是你收斂那顆與她一樣的內核。火熱的。不安的心。

你學會了踏實。不期盼。不奢望。歸於冷靜。

你站在轉口夜燈斑斕的街角。看著她一盞一盞熄滅。看著七隻即逝的孤蝶隕落。沒有清淚。沒有強顏。

來日夜晚。再與她敘舊。

唉。哪有那麼多為什麼,無非是喜歡。覺得美就好了。
幹嘛一定要有價值。如果給自己帶來美的欣賞,不就是一種價值嗎?
新人。第一次回答問題。覺得自己無所特長。對散文感興趣。水平有限。好多都是手打的,有錯字見諒。


樓上說的可真好。

因為本人剛剛高三畢業,所以閱讀的」功利性「過於強烈。但也是因為高一語文老師的那句話——」目的是功利的,過程可以不是。」

我讀散文有三種「目的」,第一種是為了讓目前的生活更好地繼續,從散文里了解到那些或是強大或是脆弱的人,竟然都與我一同倔強生存著,真的會不禁感嘆,啊,說白了,就是在覺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慫爆了銼爆了的時候,發現有人比自己更銼,比自己厲害的人也是認為自己銼的——這樣一種自我安慰。就像梁文道說的,讀書到最後,是為了讓自己更寬容地理解,這個世界有多複雜。
第二種是找到共鳴感,特別是那些觀點鮮明的作者的書,你看到了他們用寥寥數語精闢犀利地寫出你心中的千般所想,真的會有種「穿越時空我們在一起吧」的中二感覺,也能夠對自己的、也許並不是多好多正派的三觀起到鞏固作用,咳咳。
第三種是獵奇感,這和第二種恰恰相反,當你讀到與你觀點背道而馳甚至你的觀點被列在作者的批判範圍之內時,這種莫名愉悅的抖M心態,應該不止我有吧……至少從我來看,會深深覺得,世界之大,我竟然能借著作者的眼睛瞧見更遠更寬更不同的地兒,多好。

這些是我的「為什麼要看散文 」的觀點,其實若命題是」為什麼要閱讀「,似乎這個回答也能成立。很不完善,僅供消遣。
至於「為什麼要寫散文」,實在抱歉,本人太過愚鈍,高考議論文倒是在百般操練下越發八股正派行雲流水,而其它文體,卻越來越不敢嘗試了,今天寫下這些回答,也是刪刪改改,鼓足勇氣。


優美散文,尤其是那些名家散文,是有史以來的思想精華

讀美麗的散文,會感受到情感的共鳴

裝逼點說

可以讀,可以抄

實用點說

可以撩妹撩漢

分分鐘撩到血槽清空


從大方向看來,散文培養的是行文的功底,而小說培養的是敘事的技巧。

很多網路小說作者一味的找梗,編橋段,設劇情反轉,理人物關係,唯獨文字上沒有任何打磨。學學古龍體獨句成行,抖一兩條金句,就以為自己匠心獨運。如果工匠精神真這麼簡單,這世上的作家早就遍地爬了(不過事實好像也是如此......)

圖裡的五本散文,是我中學時代最先買來放在書架上的五本書。所以我的意思是,想寫好小說,不是讀讀網站上TOP10的男女頻網文就行的。先讀幾部散文集子培養下文字敏感性。大部分網文的文字水平,你看看那些網站的UI和封面設計就知道......算了,我還是當個文明人。

我認為散文的閱讀價值和詩歌類似,在於能提升你的氣質和審美(但詩歌限制較多,不利於鍛煉長篇幅文字的結構和節奏)。再比照相關文體的前輩經驗,寫個三五載,如果你不笨,基本就能出師了。


這算是我在知乎中的第一次回答吧,以前從來沒有在知乎上回答過任何問題。雖然我本人的專業和散文八輩子都扯不上一點關係,不過這也不妨礙我對她的喜愛。散文,我沒辦法準確的說她到底是什麼,術業有專攻,我畢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胡亂的說實在是不太好。但是現在有一種現象,不知道是不是一種普遍現象,至少在我的周圍是這樣的,有些人對散文是深惡痛絕,總覺得她矯情,做作,對於此,我也不多說什麼,總有人不喜歡的,總不能要求人人都喜歡吧。不過,我倒是想要為那些人辯護一下,我覺得他們很有可能本來是不喜歡,也不討厭,只是被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題給迫害了,誠然作為一種考試的項目,他本身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他所謂的參考實在是害人不淺,縱然他只是參考答案,但是現實是基本上就是標準答案了,不少同學在這類題目上總是得分慘淡,用個自己造的詞,恨屋及烏,不喜歡甚至深惡痛絕我覺得也可以理解了。說到這裡,我也就說說讀散文到底有什麼意義,當然這僅僅是一家之言,不同意也是正常的,允許批評,但是勿噴。好像又扯遠了,好吧,繼續,在我的想法里,你讀散文並不是帶著一定要從裡面得到些什麼,這句話有點說的不太好,因為被人反駁過,你如果不想得到點什麼去讀,為什麼一定要去讀呢,我承認,我確實沒法反駁,也許我的邏輯思維不怎麼強,不過我想換句話,意思也許會表達的清楚一點,就是你不要帶著一顆功利的心去讀散文,這個樣子肯定讀不好。散文,讀起來就和談話一樣,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東西,不教條,很容易就讀下去了。就這樣讀者就讀下去了,也許讀完你沒有發現作者想要表達些什麼,但是你覺得作者寫的很好,好在哪裡你也說不出來,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硬是要自己去弄明白到底好在哪,但是有一點你肯定會發現,讀之前和讀之後,你的心境肯定發生了變化了吧,是不是平靜了一點,那我覺得這就夠了。還有的是,沒有必要非要要求自己一定要讀多少多少的,純粹為了量而去讀是沒有意義的。像我,有時候讀一本散文集就幾天,有時會有個把月,只在於你想讀,像讀點什麼,就好像是調味料一樣,有了它滋味更勝罷了。最後,再說點我自己,因為我也大三了,各方面壓力都大了,在面對嚴峻的形式下,我也進入了浩浩蕩蕩的考公大軍,每次看的心煩意亂,群魔叢生的時候,我就會去讀一點我喜歡的散文,不說有多大作用,至少有點作用吧,我想,意義不就是這樣嗎?以上是我的胡言亂語,說的不好的地方,錯別字什麼的,敬請諒解。就這些了吧。


散文像一個人「隨性」的生活,體現著對生活最本真的熱愛和自由。


每一個文字,都會在不同人筆下,有不同的性格。


我讀散文,也寫散文。

散文於我,有一種凈化心靈,豐富人生的作用。

散文應該是真實的,抒寫作者真實的人生體驗與感悟,我不認為虛構的散文是散文。

讀散文,就是閱讀他人的人生,並從中尋找共鳴。

我是一個敏感的人,讀散文也可以讀得淚流滿面。

一段日子不讀散文,我就會有一種心裡空落落的感覺。

寫散文,就是記錄自己的人生,當然這與寫日記還是有些區別,有藝術上的要求。

自己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化為文字,可以留作紀念,也可以與他人共享。

總之,我喜歡散文。


隨手寫心情


相比於正餐,散文更似餐後甜點,味道不至於厚重,或是苦澀難嚼,但讀起來確有陣陣清香,淡淡的似有若無。如同風和日麗的下午,坐在椅上,配三兩杯茶,和老友在小院里雜談敘舊,從古至今,橫埂千年。
又如帶上虛擬現實的眼鏡,插入文者的視角,觀其所觀,聞其所聞,借文字將精神從嘈雜的世界剝離出來,讓虛擬的自己,穿越時空,站到真實的文者身邊,一起探索,一起感悟。


因為親近。

和其他文體相比,讀散文所感受到的我與作者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的。
其實挺難描述的,小說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火紅嫁衣、火紅蓋頭的新娘,想要接近首先要揭開蓋頭;詩歌...大約是可愛的白骨精姐姐?我需要用自己的經歷和理解去豐滿她們;而散文,像是自家正在卸妝的姐妹,很真、很近。

我是個菜雞,不敢大言不慚的說會寫散文,只是和其他有形有骨的文學體裁相比,散文是最親近的一種。
我每日的日記、偶爾的隨筆大概能稱作是散文吧。

想想自己寫它們時的放鬆赤誠的狀態,就更覺得散文是讀者與作者最親近的文體了。


看散文主要是想知道別人對事情的看法,和生活中的感受。如果有共鳴的話,會感覺自己原來不孤單。


散文呢,這種東西他沒有固定的形式,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我可以寫心情,可以寫故事,可以感傷,可以留戀,散文於我就是朋友一般,我每天有時間就寫那麼一會,哪怕就幾句,好像是一個習慣一樣。我喜歡散文,是沒有理由的,閱讀散文在我看來,是一種享受,我可以什麼都不想,就只是為了看而看,這就是散文最大的價值 。


只是喜歡,那樣的意境很美,猶如秋風拂面


下班的時候頭昏昏沉沉,坐在公車后座尾氣就從窗戶飄進來,周圍的人興高采烈的閑聊,聲音或大或小都顯得吵雜,緊皺眉頭捂住耳朵就無法捂住口鼻,我想今天真是糟糕透了。倚在杆子上閉目養神,當車子開動的時候,一股晚風吹在我的臉上,灌進我的身體,忽然就著這一陣涼風靈魂飛出去透了會氣,像是緊貼著濕潤的土地,夢見泥土辛辣的味道,鼻尖碰到一星雨點,滿腔的青草氣息濕漉漉的,繼而是花香,起初淡淡的,之後變得濃郁,最後完全消失。睜開眼睛,再聞,只是晚風而已。才開始有心思打量同行的人,發覺聊天的聲音也並不那麼吵雜,疲憊會有鬆弛代替,熱鬧可以打敗孤獨。城市的燈光在臉上流轉,於是笑起來,覺得現在的世界挺可愛的。


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吧,(我是理工科)
首先,散文形式比較「散」,記得有個對散文這種文體的評價是「形散神不散」,它可長可短,像法國學者蒙田的散文就短小精悍,當然也有很多長篇大論。其次,它的內容五花八門,生活的一些瑣事,一次旅遊,一些想法等等都可以寫成散文。不過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散文的核心思想——寫「我」自己,所有的散文基本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表達「我」的想法、心情、事情,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我都覺得有點像日記(^_^),如余光中的《思台北,念台北》,抒發思鄉情,《肖邦的故園》,抒發對這位偉大音樂家的懷念,等等等等,都是作者一些感性的思考與情感,很真摯,讓人有共鳴!
讀,一方面相當於傾聽那些作家的心聲,經常還會有共鳴,因為很多情感是共通的;而且有些作家語言非常優美,像詩一樣,讀起來很有意境;另一反面就是提高自己的審美,順便偷學一點技巧啦!(在這裡我推薦中國華僑出版社的《精美散文》,選了國內外很多名家的散文,各種風格都有,我最喜歡的一本散文集,第一眼就愛上它了!)
至於為什麼想寫?每個人心裡都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尤其是對於文青和敏感的人,會有一種傾吐的慾望,而從上可知,散文最適合抒發這些情感了。有些想法總是一瞬而逝,用筆把它們留下來不是特別有意思嗎,還可以順帶裝裝逼,裝文藝青年(≧▽≦)。


在虛偽反覆的社會裡,閱讀最真實的文字,體會最錯綜的情感,尋覓最遙遠的自由,我想這就是我們熱愛散文的意義。


喜歡啊~


散文閱讀和寫作門檻低,名著大部頭太沉重,搞基詩歌又難懂。散文我們小學的時候就能欣賞。我常寫散文,但認為散文不能算一種文體吧,托爾斯泰一不小心就能說出一篇散文名篇。當然也有遺珠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蘭波的「眼裡一片海,我卻不肯藍。」?
如果知乎放在《三國演義》的世界裡會有什麼提問?
如何評價木心?
《紅樓夢》中賈母說四個女孩兒是指誰?
想問問三毛的文章《寂地》表達了什麼?

TAG:閱讀 | 文學 | 隨筆 | 文學鑒賞 | 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