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秀才難考嗎?

翻閱近代史,
吳佩孚22歲中秀才
陳獨秀也是秀才
楊度也是秀才
虛心求教古時秀才的含金量,如可類比,是否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排名第一的答案中有一句是這個問題的來源。就是我看蔣夢麟的傳記,上面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我貼出來。
蔣夢麟在回憶文章中寫道:有一次陳獨秀問我:「唉!你這個秀才是什麼秀才?」「我這個秀才是策論秀才。」他說:「那你這個秀才不值錢,我是考八股時進的八股秀才。」我就向他作了一個揖,說:「失敬,失敬。你是前輩老先生,的確你這個八股秀才比我這個策論秀才值錢。」

所以我覺得秀才確實難考,畢竟這倆都是當時的大人物了,還比較這個。


看了豆子的答案,基本上寫的太浮了。科舉這類制度史資料挺多,真要看政書,很容易講,但是政書上講的只是基本對,大部分活的內容根本沒讀過。想搞明白活的制度史,還得看筆記,特別是晚清經歷過科舉的人,入民國以後有大量筆記留下來。

明代筆記看的少,我就講清代。至於秀才能不難考,分地域,分時代。

一、家鄉越富越好考

明清兩代秀才學額是按縣錄取,按賦稅、文風歸為三檔,大州縣50、中等30、小規模的15人。但這也就是書面上,具體學額是有變化的。比如是乾隆三十和泰州與其下屬的東台縣的學額分配,泰州由13人變成15人,東台縣由12人,變成10人,看似對泰州極有利吧。但泰州應考人數是東台縣的三多倍這是因為泰州很每年的總賦稅是8,906兩,其中東台交的稅是3,067兩。拿學額與考生做下粗步計劃,東台的錄取率是泰州的兩倍

在這類背景下,基本上是,越富裕的地方學額越多,考生也越容易考上。考上的人數越多,中舉的比例越高,而且越富的地方,能捐的起監的越多。不少考秀才時倒霉的,考舉人時則運氣極佳。比如左宗棠,他的監生就是捐的,然後直接中了舉。所以文風也是經常是地方富裕程度的代名詞。

因為秀才是分州縣錄取,拿考211、985與其相比不太合適。更直觀的就是在90年代以前,各縣裡的學生考中專,當時中專畢業就是公務員,那時代最為激烈的就是這些地區中專。

二、讀書不貴考試難

清朝是一個農業社會,大部分人是住在村裡。讀書不貴,全村集體找個開蒙的先生,一年用不了多少錢,因為這類先生自己本身也沒中過秀才,而且都是本村農民。這類半耕半讀的先生,一年用不了一兩銀子,學費給的就是糧食,靈活性很大。像洪秀全當年就是教書先生,孫中山當年的開蒙先生也是本村人,所以認字成本不高。因為考秀才不考策論,只要會寫八股和詩就可以,所以學了韻之後,就可以大量的背八股集子。

當時這類的書籍有不少,歸有光就是這方面的高手,《儒林外史》中的馬二先生的職業就是八股選家,裡面的匡超人就是靠背八股集子,最後背成了八股能手。因為這類書籍的印量大,價格相對便宜,甚至可以到租書鋪子租來自己抄。具體價格我沒查到過,但按清朝江南地區留下的抄書資料可以算一下。當時抄書工,每頁的工價是一文錢,一本八股冊子,當年我在網上看到的是總共500多頁,請人抄的話,要500文錢,如果買的話,不會超過300文,要是自己動手話,這就不用錢了。

各類中式的卷子,在書院、祠堂中有大量的保存。清朝特別流行將自己中式的文章的朱卷印出來,印完後就是為了送人。現在存式的朱卷里,上至進士,下到秀才,種類繁多,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會送幾份留在老家這邊存著,真想讀書,這部分的資料是免費的。

因為識字成本極低,前清時,男性識字率在一半左右。如果說統計可能失誤,就看看前清的政令吧。秀才考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場。入關之初,順治九年的規定是「縣、府試取額有定,照入學名數,縣考取二倍、府考取一倍,以送院考。」當時院考的性質是復考,因為府考過了,就已經等於中了秀才。而後因為考生日漸增加,到了康熙三十九年,規定為「令府、州、縣考取童生不必限數,倘濫送由學政參覆。」 院試也就由此變成了決定性考試。府試的主考為了顯示愛才,只要沒違禁,沒犯規的卷子就試其通過府試,最後這讓學政主持的院試工作量極大。到了乾隆八年,清政府關於府試的規定便改成了:「府試童生,錄取之數,向無定額,惟就其丈風之高下,酌量錄遞.若不論文理優絀一概申送,不特學臣閱卷,多費心力,且恐頂冒代倩諸弊叢生。嗣後,文童入額一名府取五十名,有濫送者,照數截去。」每個學秀才名額,府試放50人參加院試。如果識字率太低,就不可能出現這類情況。

三、考試費用是大頭

因為現在都享受慣了我朝各類低價考試,而且考點大部分都設在本市或省會,沒幾個人知道古代考試占的費用要超過讀書。

縣試在縣裡舉行,考生就必須從家裡出來到縣裡考試,交通、吃飯、住店,都得不少錢。當時一畝地的地租是一錢銀子,這一次考試吃飯住店的錢,就可能吃掉幾畝地的收入。府試、院試也是同樣的問題。

近代以前都沒有現在的身份系統,在縣試時,要搞聯保與認保。聯保即是五個童生相互擔保,一人做弊,另外四人要受處份。認保是為了證明他們有考試的資格,這就必須找本縣的廩生進行認保,如果出現問題,廩生也要受處份,最起碼廩生升貢的資格沒了。想讓廩生作保,就不能不給些意思,否則那就太沒意思了。這個沒什麼明確價碼,一般是按家庭情況適當給予好處。我看到的資料上是,家窮的10個大錢,富裕的500大錢。而且縣試之後,也要給封卷錢,朝廷規定是每人三分銀子,但現具體操作時,又要給一錢到三錢不等。到了府試,保人又得加一名,這位也要給錢,考過後,降要交封卷錢。

如果縣試與府試就考上了,就要提前給謝師禮,這筆錢一時一變。最少要500錢,最多不會超過2兩。考場之中可以帶吃的,但不能帶水,所以需要買熱水,那裡面一壺熱水40文,而在外面只要兩文。

基本上這一次考下來,少說也要三、四兩銀子。許多人考到五十歲才考上秀才,原因無它,是在存錢,他不可能次次都參加考試。

四、文無第一

不少書上,包括講科舉的書上講縣考就一次,其實不確切。參加過科舉的齊如山、周作人回憶錄中,縣試要考五次。每次考完之後出一榜,只要榜上有名的人,就能去參加府試。如果沒趕上縣試,那就考一次複試,這個也容易過。不少人考縣試,就是為了要個文童資格。清代只要考過一次縣試,在官府中的登記就是文童,到一定歲數有部分秀才特權,一般是55或60歲以後可以見官不跪。60歲以上應考,會開恩給個秀才。

縣試五場卻相當講究,只要第五場名字在榜首,考了第一名,那就直接被錄為秀才。因為這關係到學官、知縣等全縣大小官員的臉面。所以第五場的評卷是最嚴的。縣試主考是知縣和地方上的學官,他們衙屬里的師爺會在第五場認真評卷。所以前四場都是第一,只要第五場沒第一,也是白搭。當年洪秀全就考過一次縣試的第一名,最後一場沒排在卷首,與秀才失之交臂。

府試考三場,考試由知府及學官主持,與縣試一樣,最後一場第一名直接成為秀才。通過之後參加院試,這次是在省里舉行。

因為考試極嚴格,而且評卷由多方參與,所以清代的何剛德在《春明夢錄》中說道,秀才最見真學問。因為鄉試、會試為了保密,只由考官參與閱卷,所以經常會有意外,但因為文無第一,只要沒有大問題,真是其餘人也挑不出來毛病。這也是為什麼,清代的學者中,有的人因為運氣不佳沒中過舉人、進士,但鮮有未中過秀才的原因。就是蒲松齡本人就是秀才中的尖子——廩生。

五、鄙視鏈

不管哪一行都有一套完整的鄙視鏈,秀才一直有鄙視鏈。大部分人中不了舉人或貢生,一輩子就是個秀才。秀才里身份最高的廩生,因為有國家給的補助,又可以在考試時給人做保,假如本地典禮時,沒有貢生,學官之下就是廩生,廩生到了一定的年限就可以升為貢生——貢生就有資格當官。所以成為廩生一直是許多人自誇的資本。清代捐官,最便宜的就是學官,之所以如此,這也是因為只有廩生及舉貢以上才有資格捐學官。

晚清更有意思,整個地方上秀才這級士紳開始激增。原來120兩一個的監生,可以45兩買到減成的(如果中舉,要補齊銀兩),甚至還有15兩買個按揭的。又因為從軍之人過多,當時監照由各個大帥發售,他們就把監照當成遣散費給退伍士兵,上面填誰的名字都可以,一般就填自己的兒子。晚清各種攤派也多,為了表示政府不是強買強賣,大量向各個鋪子攤派減成監照,每張照的金額各省不一。在晚清日記研究上,就引過一位士紳的日記,那上面就有他自己與人商量如何買照的內容。晚清戰爭極多,清朝規定,陣亡官員的子弟,會被賜與「恩騎尉」的爵位,這個爵位正七品,如果不想到營里當差,就可以以秀才的身份直接去參加鄉試,這部分人也是秀才,而且還是世襲的。

由此鄙視鏈就是:廩生——一般秀才——恩騎尉——監生。1901年最後一次科舉時,八股被廢,只考策論。因為八股有一定的模式,又需要代聖人立言,需要極大的技巧,策論則不然,基本上就是現在的議論文,所以錄取的隨機性更大。特別是晚清的崇洋風尚,策論里講洋務就容易被人看中,甚至被當成知洋的人才。晚清時候這類洋相極多,所以策論秀才又成了八股秀才的笑談。

附記:一堆人和我 前清識字率的問題,真以為古代遍地文盲。要是我朝古代那麼多文盲,那還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小說流傳,為什麼會有租書鋪子這類地方。

先看看前清念書的成本:

張作霖可以不花錢念書,按張大帥家醫生家後人講,大帥能認全三字經上的字

——引自周大文回憶

再看看孫中山村裡找的開蒙先生,當時香山縣還管著澳門,不算是窮地方:

——《三十歲前的孫中山》(黃宇和)

這老師用多少錢呢?但這水平的夠開蒙認字了。

再看看請秀才的費用:一但請秀才,就不是開蒙,是為了科舉。最簡單的例子,念書與念補習班,哪個花錢多?特殊地方除外

——引自《中國的科名》(齊如山)

以上就是開蒙先生和找和股先生的區別……

再看看我們可愛的民國時代:

——《革命與反革命》(王奇生),保甲長在前清的要求是識文字的平民,到了民國,10個甲長9個文盲,總不至於識字的都不願意干這個吧。當保甲長的,家裡少交稅不說,還不用被抽丁。

再來看看劉志丹的事迹

——《劉志丹傳》(白黎版)

路登高自己就是個文盲,找來給自己投票的也是一堆文盲,這件事《鳳凰大視野》有一期上有親歷人的講述,比書上寫的更為精彩。但有人相信文盲是士紳代表,這服什麼呢?清朝士紳最要有秀才以上的有功名,出現文盲可以充士紳代表,這說明了當時文盲士紳已經是一種社會常態……

至於為什麼民國時代文盲多,研究著述相當多,這裡不引了。大體就是小學、中學的學費太貴,而且學的東西於實際無用,使得家裡根本不願意把孩子送到那裡去念。而過去農村中的私塾,因為知識分子進城和戰亂等原因,業已破敗,鄉村也就此成了文化的荒野。

解放後的掃盲是補民國時代教育的窟窿。


古時候考中秀才並不容易。

何以見得?

容筆者將本末一一道來。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古時候有志於讓自己的孩子走科舉道路的人家,往往早在孩子五六歲就要讓他開始接受啟蒙教育了。

小孩子剛開始接受啟蒙教育,除非詩書傳家的人家有父兄長輩來傳授之外,一般人家往往需要上私塾。私塾常見的有鄉里以及宗族集資或者受捐贈設立來免費教育貧家子弟的,稱之為村塾、族塾、義塾(譬如《白鹿原》里的私塾便是族塾)。

除了這類,更高級一點的是優秀塾師私人開設收費來教授學生,這就稱之為教館、門館、學館(譬如魯迅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里求學的便屬於此類門館),不僅僅富裕人家就讀於此,累世公侯的家族往往也會讓孩子來此讀書。

當然更有權勢,抑或自命不凡的權貴膏粱子弟是不屑於上這些地方去讀書的,他們會自己聘請老師在家教讀子弟,這在西方貴族家庭被稱為家庭教師,而於我國則被稱之為坐館或家塾(比如《紅樓夢》里賈寶玉等接受教育的情況即屬於家塾)。

一般人家的小孩子第一天上學,往往被稱為「破蒙」之日,這時候家長要帶著孩子去見老師,並向孔子的牌位三叩首,拜完孔子再拜老師。然後家長要奉上紅包贄敬,準備好酒好菜,準備好硃筆詩書,請先生點破童蒙,是為開啟智慧。於是先生用硃筆在書籍上點讀「子曰:學而時習之句」(四書《論語》首句);先生讀,孩童隨著讀,讀完此句,意味著孩童有了讀書的智慧。於是全家拜謝先生,感激非常,這就是「破蒙」。

至於史書上所言「江浙之地,人物淵藪」的筆者家鄉,「破蒙」之前往往還約定俗成了禮儀。由於文風甚盛,故而江浙不僅僅在孩童周歲之時有筆墨「抓周」之事,在「破蒙」的日子,也大有說法。「破蒙」的日子,要由家中僕人挑一擔東西來到孩童上學的私塾。這一擔東西相當有講究,擔子一頭是小書箱,放有一部綢緞包起的四書,文房四寶等文具;另一頭則是狀元糕(筆者家鄉溫州此類狀元糕已有近千年歷史,至今仍能購買到,至於在江蘇等地,狀元糕則被稱為定勝糕)和一盤粽子,傳統社會喜歡討個吉利,這一頭糕粽諧音「高中」。

首日讀書,先生在於立德,而並非急於教導孩童。頗為有意思的是,「破蒙」之日放學時,先生會叫住孩童,將小孩子的「書包翻轉過來,意為「鯉躍龍門,一朝翻身」,這寄予著先生對學生的深深期望。

入了學,一個孩童便正式開始求學生涯。

由於學力有高低之分,故而除了一些耕讀傳家的學生大抵可以直接上手四書五經,其餘一般家庭子弟則要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學起,此是為識字,兼復了解人情世故(筆者按:雖戲稱讀書人為書獃子,其實這不過是不讀書之人的戲謔,猶如如今不讀書而豪富之人所說「讀書無用論」,這類《三字經》、《千字文》精妙其甚,如若以譬喻蓋之,筆者以為這算是提綱挈領,是今後科舉事業的「書單」或綱要)。

(圖片出處:筆者手書《三字經》)

當然除了這些普世性的教材之外,古人常言立德為先,做人以德為要,所以私塾也是要教授《孝經》、《家訓》之類的,只不過此類書目大抵是科舉不考,故而也就是補足德育的手段了。

值得提到的是,明清時代科舉往往也會有類似於毛概類的教材。大抵是需要應試科舉的讀書人思想過硬、不能反動,故而此類教材往往在科舉的各層級考試中都被列為必考項目。在清代,這種教材便是康熙欽定的《聖諭廣訓》,而在以後的科舉各層級考試中,考生需要一字不差地默寫這本書的內容(如果誤寫,不僅考生要受罰,主考官員也要背鍋)。參加過科舉的北大校長蔣夢麟便在《西潮·新潮》中提到1903年他在紹興參加第三場院試的時候,就要默寫《聖諭廣訓》。

古時候讀書,在十幾歲之前先生並不講解,學生的任務在於記憶背誦,讀一本書就必須全本背下來,最低要求是五萬左右字數的《四書》要全部會背才行。不過這也僅僅是參加科舉最基礎的要求了,有的文風鼎盛之地,還鼓勵拿下詩書經史,甚至還要求背誦書籍里的小字注釋。這便是如今我們所詬病的死記硬背,間或「填鴨式」讀書,然而大家光詬病那時候讀書之苦,如今鼓吹素質教育而往往背不出一句《芄蘭》,卻未曾想到古人張口引經據典,動輒「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能力都來源於此。馮友蘭在《三松堂自序》便稱之為「包本」,民國安徽大學校長楊亮功則在其《早期三十年的教書生活》里懷念背誦之功。

求學私塾的階段,學生除了誦讀書籍,還需要寫得一手好字。如今考試只要求字跡清楚即可,古代科舉可是要求甚為嚴格。各級考試中不得用草書行書等,只能用楷書,而這楷書又非一般性的保底要求,要想考中秀才,得練習如同印刷字體的「館閣體」才行(無獨有偶,在西方貴族階層亦有類似要求,是為花體字等)。我們隨手拿一篇清代文童考秀才的試卷就會發現,其文章本身就是書法作品。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在私塾讀書,是沒有如今學生的寒暑假的,也沒有如今所說的周末。俗話說「臘月二十三,先生放了假,學生出了監」,古時候讀書,一年大抵也就春節幾天可以休息一下。而一天之內,從明清文獻來看,大多數學生是早晨背誦,上午聽先生講授,中午練字,下午溫故知新,毫無玩樂時間,甚至有懸樑刺股的讀書人。

讀了幾年書,待到四書五經背誦地滾瓜爛熟,字練得如同印刷體,先生就要開始教授寫八股文了。不過在寫八股文之前,學生需要辨明四聲,分清平仄,故而也總是要費一段時間來練習對對子,這也就是魯迅、太祖所經歷過的階段。說起來雖容易,但要對好對子,可是需要厚積薄發才行,這也就考驗學生腹中墨水如何了,博聞強識者自然笑傲,不讀詩書者自然被淘汰。

說到八股文,倒並非如現今大多數人所認為的殭屍文章。此類文章若可以類比,則似乎如變體的格律詩歌。七律者八句講求格律和對仗,八股者也是如此,所以會要求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是為結構嚴謹、法度森嚴、環環相扣(筆者按:八股不是指這個八個名詞,而是指的「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裡面每一部分都有對偶的兩股,合起來就是八股。)

有人會說作詩容易,的確,作八股文也不難。不過須知道古往今來,傑出的詩人也就那麼多,考中秀才可不僅僅是會作八股文就行,而是要在鐐銬中寫得好才行。這是什麼概念呢,文章人人會寫,不過要考中秀才,文章得至少有火候才行。

學者錢基博說:「語言文章之工,合於邏輯者,無有逾於八股文者也。」這寫好八股文,便需要極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在知乎便是俗稱的「邏輯自洽」,否則便是不知所云,如同被點評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樣。

清康熙十二年狀元韓菼則說八股文寫作「 八股之格,雖若小道,而命題必主《四書》《五經》。《四書》《五經》非孰復於其胸中,無以言也。」這說的便是寫八股要四書五經爛熟於心,因為作文命題題目是不給出處的,所以前面四書五經要是不全背下來,那麼連作文題目都看不懂,就很容易出現「力拔山兮氣蓋世,何況拿破崙」的笑話了。同時他又談到寫好八股文需要「必旁而浸淫於古。自晚周、秦、漢以來,如左氏、公羊、谷粱、屈原、莊周、揚雄、司馬遷、班固之文章,以迄於韓、柳諸家,皆能往複出入,變化於其行文之所以然,以養吾氣,以達吾才。夫然後俛而為科舉之文,皆彬彬可觀也。」這說的便是八股文需要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和史學功底才能上乘。

一般的讀書人等到大抵十六七歲的時候,經過了背誦大量書籍的折磨,浸淫書法訓練十幾年,八股文能夠完篇,便可以去角逐秀才的名位了。

在考秀才之前,無論耄耋或是總角,老少讀書人都被稱為童生,即使是鬢髮蒼白的老人也不例外。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一個童生要成為秀才,必須經過三次考試,即縣試、府試、院試,統稱為童試,亦稱小考。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別小看這「小考」,從時間上便令人十分煎熬。童試三年考兩次,逢丑、未、辰、戊年叫歲考,其他年份叫科考。筆者按:科考這一說法來自於明代,正統九年 甲子(1444)七月,奏准各處鄉試應試生儒人等從提學官考取。(《明會典》卷七七《禮部三十五·貢舉·科舉·鄉試》,p450)

這走向秀才之路的第一步,縣試往往是在農曆二月,考期往往會提前一個月張榜文公示,而主考官則是本縣知縣。

考生到縣衙報名的時候需要領取一個報名表,填寫個人姓名、籍貫、年齡,以及家庭關係。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同時要交付同考五人相互擔保的條約還有本鄉廩生(有工資編製的秀才)做擔保的證明書等文件。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還需要保證不是替考,身世清白,不是娼優皂隸的子孫,不是父母去世的27個月內來參加考試,這類似於今天的考試承諾,只不過一旦被發現事實不符,就要接受刑律條文的嚴厲處罰。

這第一次考試--縣試的地點在縣衙大堂,考試時用的桌椅需要自備,考試時要按官方指定穿固定正式的衣帽。試卷則來自於縣衙,十幾頁的紅格子宣紙,每頁十四行,每行十八字,附帶草稿紙數張。

這考試要分為五場,前四場都會考察八股文,最後一場則考察古文或者古詩賦。

縣試正場需要作八股文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每場都是天還沒亮就要進考場點名,考生用專門的考籃裝好考試用品進考場,並且要自帶食物(當然縣衙里也有食品銷售,只不過價格極為高昂,魯迅兄弟曾回憶,泡茶的白開水外面一二文,到考場里就要四十文了)。

這每場一考就要考一天,等到天黑的時候必須交卷。

考完就是一段時間的煎熬等待了。接下來這個縣試會按成績發榜,形式很特別,名為「輪榜」,就像車輪子一樣一圈圈寫出來,至於縣試第一名被叫做「案首」,在這個榜文的最上方正中。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這裡有一個潛規則,縣試和接下來的府試的「案首」不出意外都是會成為秀才的,這關乎官場文化,畢竟要考慮知縣和知府的面子問題。

由於縣試是最低級的考試,故而總會出現一些雷人的考生。據《清稗類鈔》記載,一次縣試中,有考生引用《尚書·秦誓》里的「昧昧我思之」,卻誤寫成「妹妹我思之」,結果知縣批卷子的時候備註「哥哥你錯了」。此是為科舉軼事。

縣試之後兩個月便是府試了,這府試時間一般在農曆四月,地點在府城內專門修建的考場,主考官是知府。府試的考察形式和內容與縣試大同小異,只不過是換了考場和主考官而已。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待到通過了這場府試,才算真正有了考秀才的資格,這也就是正式的童生資格,是為官方認證的「文童」。從此,訴訟時有權自稱「童生」,不用跪拜,且有座位可坐;婚喪典禮時,有權和官員同桌而食,農商則無權。

這些文童,接下來就要面臨能否考中秀才的關鍵考試--人生第一場大考「院試」了。

這次考試的地點在和府試一樣,考場不變,只不過主考官換成了一省的學政,俗稱大宗師(類似於現今的省教育廳長)。

這正式決定秀才資格的院試特別嚴格,從身份核驗角度,每一名考生除了自己要找一名廩生當擔保人之外,還要由所在縣的教諭再派一名擔保人。等到考試日點名的時候,要由學政和這兩名擔保人共同確認自己的身份。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點完名後,考生就需要拿專門的票據到派卷的地方領卷了,試卷右上角會糊住名字加蓋印章。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卷面寫有考生的名字浮簽,交卷時考生自行揭掉。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時,考生參加這次考試是要帶准考證的,上面會詳細記載個人隱私信息。

從考試內容來說,就要難度很大了,因為一方面這次院試的考官是一省的學政,學識淵博(往往是翰林出身);另一方面屬於自主命題,不會像鄉試、會試有嚴格的命題規則。故而主考官會顯示自己的水平,出一些偏題、怪題,其中最為令人苦惱的是截搭題(這種題目就是將四書五經原文某一段文章的上下句各截取幾個字湊成一道作文題,往往斷章取義,給考生挖坑)。

舉幾個例子:

彌子之妻與子路;

魚鱉不可勝食也材木;

君夫人陽貨欲;

王速出令反;

試卷則如下: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當然這場考試類似於研究生考試,也是有初試和複試的。

至於大家關心的錄取名額問題,明清秀才錄取是有規定的額度的,名額根據各地經濟文化發展程度分成大中小縣,大抵是大縣二十多名,中縣十幾名,小縣六七名,而府學和州學也不過是三十幾個。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因而,秀才考中的概率可想而知。許多人考到白髮蒼蒼還是一無所獲,而這,也僅僅是帝國科舉事業最基礎的一次考試了。

(圖片出處:清代科舉圖鑑)

(圖片出處:筆者家中書房,系筆者曾祖所書之著作)

參考文獻:

潘劍冰:《瘋狂的科舉》,廣東出版集團,2013年;

郭培貴:《明代科舉史事編年考證》,科學出版社,2008年;

郭培貴:《明代選舉志考論》,中華書局,2006年;

《明史·選舉志》;

吳宣德:《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明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鄧嗣禹:《中國考試製度》,吉林出版集團,2011年;

筆者按:本來想寫明代秀才制度的,不過資料倉促,先寫這一篇,以後有空再寫。茲將記載明代科舉制度的史料附列於此,明俞憲《皇明進士登科考》,記事上起洪武四年(1371),下至嘉靖二十九年(1550);明王世貞《科試考》;明《皇明貢舉考》;清初《明史紀事本末補編·科舉開設》。


作者| 詩睿 @Three詩睿

*本文由作者原創寫就,謝絕無授權轉載*


根據我的個人閱讀的經驗,明清時期考秀才的難度約等於考一本。我在古時候進京趕考的書生需要在考試前多久出發?真的是一去三五年嗎?如果一個雲南考生進京,大概的路線是怎麼走?需要多長的時間? - 知乎 中說過, 書生得先參加預選賽的童生試,童生試是在家鄉舉行的,要經過縣、府、院三重考核,方能中個秀才。

梁啟超說,「邑聚千數百童生,擢十數人為生員」,錄取率1%,完全不是誇張。注意這是從讀過書的童生中錄取的,不是有人想像的那樣,說古代人不識字,文盲率高,所以考秀才很容易。同時要注意的是,童生是什麼年齡段都有,多數是青少年,是所有年齡階段沒考上的都叫童生,因此也不能單純按照高考類比,不是同年齡的,多數是青少年,所以難度要降低一些。我說的難度約等於考一本,是同最難省份考一本(5%以下)相比,其實真夠難的。

所謂「秀才」,木秀於林,與眾不同之材也。

圖為明代秀才呂輕侯,他的知識硬度是毋庸置疑的

考舉人的難度,高於考上top2。

舉人老爺的威風,在《武訓傳》和《儒林外史》中有所體現。而縣內縣令如果要商議一件事,譬如編纂縣誌,就要同本縣多年下來考上舉人的幾位商量一下修纂的事。舉人的錄取率大約在1%左右,有的年景好,能達到3%~4%,不過這是從秀才堆里選出來的,不是誰都有資格考。多數縣,明清五百多年,整個加起來,舉人數目就是數百而已,有幾十個的,有一百多兩百多個的,還有三四百個的。也就是說,一個縣裡一次鄉試能出一兩個舉人算不錯了,這個我們從范進同學中舉後的表現就可以看出。

進士由舉人進京趕考產生,難度是……一個普通的府(大於現在的市),每三年能攤上一個,也有一個都攤不上的,有的府出得多一些。進士非常珍貴,諸如蘇軾、張居正、王陽明、紀昀、李鴻章,都是其中傑出人物。考試的話,也看個人的天分和機遇。有十幾歲就考上進士的,比如朱熹,19歲就考上了,也的確是非常厲害的。有四十歲才考上的,比如孟郊。五六十歲還是童生的也有,比如說周進和范進。當然更多的是一輩子都考不上的,也不能說真的是水平有問題,譬如有個江蘇考生懂詩詞不懂制文,那也考不上,於是想作弊和同鄉換卷,請的小偷在貢院傳卷子,結果被抓了。


至於說什麼現在學生的學識分分鐘吊打古代生員,這就是典型的腦部有缺陷了。你孫子未來學個現在沒有的學科,跳出來說隨便他們班上的一個學生的學識,都能吊打我們現在清北的學生,你會不會覺得他很傻比?


明、清時,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徭役,見知縣時不用跪拜、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還有生活津貼。

秀才


現在哪個研究生能直接有事去找縣長?


難又不難,簡單又不簡單。

秀才一職發跡於兩漢時期,這時期想做秀才得靠薦舉,也有策問,不過很少。就是說你關係到位,就你了。你名望到位,自薦也是可以的。基本就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剩下的九十分就全靠人脈資源,有就是有,沒有就沒有。

隋朝時期,煬帝開創科舉制度,但考試極為嚴格,整個隋朝考取秀才者總共不過十餘人。其中,杜正倫、杜正玄、杜正藏三兄弟都考上了秀才,而杜正玄就因為第一個考試成功被稱為「海內一人」,牛逼閃閃到楊素都自愧,直到初唐,杜正倫仍被魏徵力薦為官。古人有詩曰「信春哥,不掛科。拜三杜,高分數。」

唐朝初年,科舉製得以完善,秀才科依然是科第最高的,從唐高祖武德至貞觀年間30多年裡,每年僅有一、二人得中。
在貞觀後期,因為秀才科在各種科目中「最高」地位太過燦爛,導致長官不敢舉送考試,士子也就越不敢應舉考試,長此以往,形同虛設,後期直接出現漸絕的情況。甚至在《登科記》中出現了「永徽元年猶有秀才劉崟一人。二年始停秀才科」這種說法,只是官方沒有承認就是了。

宋朝時期,凡是各地進京參加會試的,無論及第與否,全部統稱為秀才,逼格大跌。《水滸傳》白衣秀士王倫設定的不第秀才就是這麼來的。

明朝時期,秀才逼格再降一個檔次,凡是通過省里舉行的院試的過關者均為秀才,權益也直線下降,相比唐代秀才動輒享受正八品的待遇,明朝秀才待遇就比較慘,可以見到知縣不跪、地方不能隨意對其用刑等等,參考《九品芝麻官》的方唐鏡,我是認真的。

晚清民國,前期的秀才和後期的秀才地位又不盡相同。慈溪廢除八股後改為考策論,比如陳獨秀是八股秀才,而蔣夢麟是廢八股之後的策論秀才。陳獨秀曾問蔣夢麟考的是什麼秀才,蔣夢麟回答是策論秀才,陳獨秀非常得意,哈哈大笑,說自己考的是八股秀才,蔣夢麟連忙作揖跪舔。
還有顧炎武、金聖嘆、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這些個能耐滔天的主兒也全都是不第秀才。
吳佩孚是在登州考取的秀才,如題主所說的22歲,也因為這點他與段祺瑞衝突之時,段祺瑞嗷的一聲叫道「秀才造反啦!」

直到蘇局仙1906年考試成功後成為中國最後一位考取的秀才,秀才徹底成為歷史。

以上


秀才,一疊一疊金子堆出來。殷實人家,請得起先生,藏得了圖書,承受得起長年閑置一個青壯年勞動力,才有餘力去培養一個讀書人。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個田舍郎,也是鄉間大地主的郎吧。
科舉確實是階層流動的通道,但是,不適合絕大多數的出身過差者。沒有義務教育,沒有獎助學金,一個功名背後,通常需要一大家子人幾代的努力。
另外全體女性不參加。
在這個高富帥的競技場,秀才應該不算對個人天資和努力要求特別高的一項成就。


具體的情況,最高票答案說得挺清楚的。
秀才只能算是入了讀書人的門檻,還遠沒到境界,若是考不到舉人,一般就只能從事師爺或者訟棍這類職業了。
這裡再舉個范進的例子,中舉之前是個人人鄙視的酸丁秀才,中了舉人就立即翻身成了老爺,雖然小說有所誇張,卻也有些現實依據的。
具體難不難呢,跟現在的文憑不好相互比較,只能自己評估了。

在說到題主的具體問題。
清末亂世的功名意義不大。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眼看大清朝都快完蛋了,很多人已經放棄科考這條路子了。
比如題主說到的陳獨秀,他考上秀才後,就開始接觸西學,參與反清活動,自然不可能再去考舉人進士了。
又如題主提到的另一人蔣夢麟,他年紀更小几歲,秀才功名還沒捂熱,大清朝就完蛋了,科舉成了歷史辭彙。
所以這兩人比功名,只能到秀才為止。
若是此二君生在幾百年前,一心進學考取功名,會考到什麼程度?這誰也沒法預料。

至於為什麼「八股秀才」比「策論秀才」值錢,引用《儒林外史》一句話:
「八股文章做得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另外小挑個刺,題主提到的那些人里,楊度可是中過舉人的!


清代漢地有1549縣
共出152100舉人、25363進士。

科舉自1645至1904,共260年,112次鄉試及會試殿試,平均2.32年一輪。

平均每輪科舉產生1358舉人、226.5進士。

平均每年585.3舉人、97.6進士。

平均每年每縣獲得0.38舉人、0.06進士。

考慮到我們的人口較清中期提高了5倍,那麼假設現在還有科舉制,我們簡單粗暴的直接把錄取人數提高5倍,理論上,每年鄉試全國的前2926.5名能夠中舉,每年會試殿試的全國前488名能夠成為進士。

哦對了,清北一年招生人數約6500人。

計算很粗略,且因為「鄉試是省內考試省內排名」、「每個縣因其稅賦不同導致分配到的科舉名額不同」、「每個縣因其經濟狀況不同導致童生監生數量不同」等具體因素,我的這個簡單粗暴、依託算術平均數的模型肯定有巨大的問題。

但是我認為依舊可以從一個側面看到能夠在科舉獲得一個功名是多麼不容易。

不要用什麼「現代允許女人參考」、「現代知識結構不同」等因素來辯駁,因為不管參賽人員性別、基數、比賽內容有何變化,你想在13億人口裡獲得當年舉人or進士那種受人高看的地位,那你就必須在這場比賽里成為每年全國所有參賽玩家裡最最厲害的那2926 or 488個人,另外肯定還會有人說「古代有錢才能養一個脫產童生去考功名」,然而這也算是考試內容之一好吧,要是一個家族或宗族在和平年代連養一個脫產學霸的錢糧都掙不出來,那我想這個家族or宗族的平均智力、運氣、自律可能並不具備參加科舉遊戲的資格。

很多人今天說讀書無用階層固化,我認為讀書今天依舊是衝破固化的一條細弱遊絲的水管,那些擴招後的大學生,就比例而言,放到清代連可能童生都算不上,出國純鍍金的紈絝子弟或許能捐個監生?他們當然認為讀書改變不了什麼,因為放到以前他們充其量只能算是能識字啊!

而那些在數十萬童生秀才的血腥搏殺脫穎而出的進士、舉人呢?去年cpa考試報考人數接近100萬人,一次過6科的也就30多人,我個人覺得,憑這30多個人的智力和努力,放到清朝差不多能穩拿舉人了,甚至還可以試試看能不能考個進士了。學霸在任何時候都會發光的,那些說讀書無用的人,到底還是沒把書讀穿,你倒是把CPACFA司考等等紫色品質資格考下來啊!你倒是把保薦人之類的橙色資格考下來啊!然後再看看讀的這些書到底有沒有用。

-------------------
修改於2017.06.09,針對 劉峰 的回復,劉峰的回復大意是「清代95%的人口無法讀書,因此競爭不如今天激烈」

1.我認為這可以算作是一種篩選方式。參與科舉的門票就是家庭能夠以其智慧、體力、自律、運氣等因素養至少1個脫產男勞動力,這可以算是初步篩選。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這是在經歷過屠殺、戰亂、移民後業已社會原子化地區(包括整個華北、江淮北部、巴蜀)的科舉門票,以「該家族是否有能力培養1個脫產男勞動力」作為初篩,我認為作為一種競爭來看,還算是公允的。

2.在宗族尚未被摧毀的嶺南地區,又是另一種玩法了,太平天國席捲嶺南之前,嶺南的宗族實力相當龐大,就教育而言實施的是計劃經濟,各個村社內部通常能請到年老的童生甚至秀才作為私塾教師,並對宗族中的適齡兒童進行識字培訓與初步篩選(事實上,在那些社會原子化的農村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後,依舊可以以村為單位,通過每家出一點糧食眾籌出質量相對低劣的老師)。通常來說,除開孩子家長在宗族內部的發言權所產生的影響,多數孩子都會被篩掉,較為聰明的孩子可以進一步培養為宗族在鎮和縣的商業機構組成部分,而最頂尖的孩子才有我們所認為的「讀書」的機會,即走上 系統化的訓練-童生-秀才-舉人-會員(進士)的道路。

我認為以上兩種方式都是一種篩選,當然,這比高考不公平,因為一個孩子需要家庭和宗族的力量作為支撐,所以參賽玩家事實上不是一個個個體,而是一個個家庭、家族、宗族。所以這種競爭依舊是很激烈的,參賽人數絕對不止那紙面上的5%。


別朝老朽不太清楚 我就重點說說我大唐吧

在唐代的一個時期,秀才是最高的榮譽。據顧亭林在其有名的《日知錄》中指出:「初,秀才科第最高,試方略策五條,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

唐玄宗在他所撰的《六典》中指出:「凡供舉人,有博識高才、強學待問,無失俊選者,為秀

才。通二經已(以)上者,為明經。明閑(嫻)事務、精熟一經者,為進士。」所以「秀才之

名,乃舉進士者不敢當也」。惟其如此,一般的生員是不能頂著「秀才」的名稱的,還因為當時這

段時間的人認為:「文藝小善,進士之能;訪對不休,秀才之目。」

可見秀才的「學位」在當時是多麼的高了

我朝初年,科舉製得以發揚光大,開科取士完全取代了舉薦制,秀才科成為科第最高的等級,

從太宗皇帝武德至貞觀年間30多年裡,每年僅有一、二人得中。看來,考秀才比考公務員都難。

《杜氏通典》說:「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條,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

後,秀才科一度廢止。

所以說在科舉考試誕生的1000多年中,狀元並不總是第一名的稱呼。 秀才原本指稱才能

秀異之士,與《禮記》所稱「秀士」相近,是一種泛稱,並不限於飽讀經書。及至漢晉南北

朝,秀才變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科舉考試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廢。

與此同時,秀才也習慣地成了讀書人的通稱。宋代各府向朝廷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沿用唐代

後期之法,先進行選拔考試,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的,都稱為秀才


我朝科舉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

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我朝初期要求很高,後來漸

廢。

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再往後 秀才就成為讀書人的統稱了 唐宋

間凡應舉者皆稱秀才 類似你們所說的考生。

哦 老朽早年考中明經科,出任汴州判佐,後在閻立本前輩的推薦下,擔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這裡的明經就是屬於科舉考試中考試的一種


哦對 忘了說 謝邀

( ′?灬?`)


連上帝的二兒子洪秀全都考不上秀才,可見秀才不是那麼容易考上的。


秀才非常難考,甚至在某些古人的觀念里比舉人和進士更難考。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周進和范進的故事,周進是山東人,一直考不過秀才,但是因為北地文風不盛所以他雖然還不是秀才但也還能給人教教書。後來跟人做生意出門看到貢院鬱悶的昏了過去,別人就給他捐了個身份讓他直接考舉人,沒想到一考就中,後來又中了進士去廣東當學政,就遇到了范進。

范進就沒那麼幸運了,廣東讀書人太多,過不去秀才就啥都不是。所以范進剛中秀才的時候他丈人才說你直接去教書算了,也別考舉人了。但周進跟范進講,秀才這一關過了之後,他的文章考舉人反而是十拿九穩,所以他才敢放著家裡人餓兩三天斷糧也要去考舉人,才有了范進中舉的故事。後來范進中進士也是很順利。


我家祖上從我爺爺那代往上數六代都是秀才,我爺爺是地主所以我爸讀到高中因為家庭成分沒有讀大學。我家是地地道道書香世家沒有出做大官的,最多的時候是個舉人做了個相當於市委書記秘書的官。我太爺爺他跟末代皇帝溥儀是同一個老師朱溢潘。如果清朝沒滅亡的話他還是能中個舉人~~~
秀才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會識幾個字的人,後來在臨川讀書更覺得沒什麼。在臨川舉人進士滿地跑家裡沒人中舉都不好意思跟人招呼~
後來在大學裡慢慢接觸了這些知識。在以前家裡要出一個讀書的成本太高了,沒有錢的人家是不可能讓勞動力去讀書的。童生-秀才-舉人-進士 並不是我們想像里對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秀才擱現在就是本科生,貢生就是現在的211,985。


說簡單點,秀才就是全縣的前幾名。
樓主想想高考的時候的你們縣前幾名的風光樣子再乘上幾倍就是秀才了,因為和高考不同,考秀才是兩三年才一次,而且是有很多人考到五六十歲了還在和兒子孫子一起考的,嚴重增加了應屆考生的壓力。
當然這麼難考,考上了特權也是不少的,看到縣長都不用跪,在地方上很受尊重,還不用徭役,穿上秀才才能穿的靴子長衫出門散步都風光得很。


建議看《蒼穹之昴》,全書講清代末年的事情,有一小部分部分講的就是主人公梁文秀科舉考試最後成為狀元的故事。 特別有意思。
節選兩段:
「返回號舍,拆下帷帳,陽光透射進來,然後就開始慢慢研墨。翌日傍晚才需交卷,時間還很寬裕。
文秀念起了觀音經,聊以平復內心的緊張。
不久,負責各號舍的考官開始巡視。推開帷帳,驗明正身後,在答題紙上蓋了一個「對」字。
文秀大致瀏覽了一下大大的試卷。第一天出的題是四書中的三道問答題,每一道題要在七百字之內作答。接下來是一道指定主題和音韻的詩作題。答題紙有七張草稿紙,十四張謄寫紙。每一種都被裝訂成一冊。謄寫用的封面繪有華麗的龍形圖案,上面還寫有「會試墨卷 欽定四書題」的字樣。」

「…………靜海少爺梁文秀卻得到了參加盛大的順天會試的舉人資格。這完全否定了眾人之前的所有猜測,本事天上星宿下凡的舉人老爺就這樣誕生了。」

反正我看完這一部分感覺自己是考不上的呵呵呵呵( ;?;)
噢這書講的是清代的考試,其他朝代的不清楚。


首先要說,網路上一些人用落第秀才安慰落榜考生,是極其不合適的。

秀才是一種功名,一種政治光環,有點類似X二代。

1.錄取率

每年由當地縣官主持考一次本地讀書人的「俊秀」,如被錄取,就是「童生」,站到了特權階級的門檻前,但還不是特權階級。還要進一步通過由省的「學政」主持的「院試」,才能進入官學,成為「秀才」。要通過這種考試極其困難,一般的州縣在每三年兩次的院試中,每次能夠考取的生員名額只有十幾名(按照《學政全書》統計,清嘉慶末年二百一十五個州,平均每州十五名,一千二百八十一個縣,平均每縣不足十四名),而每縣參加考試的童生卻往往要多達幾百人。

2.特權

一旦考上了秀才,馬上就可以享受種種特權:除了自己還可以免除家裡兩個人的「徭役」(每年定期為政府無償勞動一段時間,到了明清時往往都是改換為出某筆代役錢);見了地方長官只需拱手叫老師,不必像普通民眾那樣跪下來叩頭喊青天大老爺——當大家都跪著而你能站著,那就是莫大的特權了;可以穿盤領長衫,頭戴「方巾」(秀才所戴的一種腦後有兩翅的帽子),腳蹬長靴,這是一般老百姓不得穿著的打扮;有了糾紛不必到衙門起訴、應訴,可以派家人代理出庭;即使被控有罪,也不能隨便抓來審問,尤其是不能動用刑訊,必須要報省的學政批准,確實犯罪也不受體罰,不挨板子,所謂「例難的決」,只要拿錢贖罪就行;平時可以求見長官,遞兩指寬的「治生」帖子進去,即使見不到長官,至少也和長官有個聯繫通道。

3.考取難度

從1.錄取率中可以看出,秀才的錄取率是極低的,從經濟角度,由於過去生產力低下,要脫產讀書,需要比較殷實的家底作為支撐。

總結:

如果僅僅從錄取率來考慮難度,那相當於考上現在的211.

如果綜合錄取率和當時的生產力來考慮,相當於及其貧困的山區的孩子考上211.

如果從享受的政治權利來看,個人認為,現在社會很少有學校畢業的學生能享受這個權利。

我們之所以覺得秀才很水,是因為我們開啟了上帝視角。覺得秀才不過爾爾。秀才可以作為縣衙文書,我們覺得這是渣渣,但是一個縣衙文書,相當於現在縣委書記的貼身秘書啊!!!各位朋友,你們大學畢業可以直接做公務員嗎?並且秀才作為老師(官方認可),很受人尊重,可以理解為縣市級中學的名師。


不進翰林院,當不了大學士。每次科考前三甲,加上二甲的前六名左右,這幾個能進翰林院的人,地位等同於考進了團中央,考慮到團中央還有醬油黨,所以難度還要更大。

考上進士就等於做官,最多也就是位置實在太少,所以要多等一等。如果直接外放就是個七品縣令,類比本朝,相當於博士生考公務員的待遇。如果不外放,直接到部里去學習,那就厲害了,博士生考進了各部委,封疆大吏也有希望。(本朝有些不予顯示的人物先工作後博士,不管這順序對沒對,也算是帶了個頭。)

舉人當官,那是一眼看得到天花板的。除非你在辮子朝裡面當官,又是誰誰的家奴。正常舉人做官,大致上可以類比現在的省公務員考試。不是官職,可以類比,而是那種一旦考進去,你立刻就能看得到自己的天花板,這種情形是絕對可以對比的。

至於秀才毫無疑問就是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後該幹嘛幹嘛去。本科生少的時候包分配,本科生多了自己找工作。秀才少的時候給錢給糧食,秀才多了,自己要飯去。


從尋烏調查截的圖,截止到調查報告寫完,全縣活著的秀才四百人,舉人只有一人。

從表中數據推算,當時尋烏人口大致在十萬左右,那麼400秀才大致上是總人口的千分之四,識字人口的百分之一。

文中提及年齡最老的秀才70歲,且有子孫數人中秀才,而該調查寫於1930年,1905年廢科舉,即該老人55歲以後不可能有人參加鄉試。

那麼假設老人15歲到30歲中秀才,三年一次院試,易得平均每次鄉試30到50人中秀才,平均到每年中秀才人數在10到17人。

這還是沒考慮到開恩的情況。如高齡應考或高齡童生,會給個秀才的名號。

那麼從這個比例來看,應該是極難的。


題主這個問題,其實歷年來提問的和回答的都不少了。

在新中國建國後的一段時期,雖然中國的科舉制度已經被廢除了幾十年了,但是卻出現了和科舉制極其近似的制度--也就是把文憑和公民的身份掛鉤的教育制度。在那個時期,大學出身的人的身份,叫做國家幹部(對應的是群眾)。而且,博士文憑直接對應的就是縣處級。也就是說,基本上博士學位基本可以等同於明清時期的進士出身(授七品官職)。而作為官僚階層的草根,秀才基本可以等同於80年代左右的大學本科生。

至於說秀才難不難考,其實科舉最大的麻煩不是才學,而是財富。沒錢的家族,想供養一個讀書人完成科舉,是非常困難的(讀書,遠行去參加考試等都是需要不少費用的。)能讀上書的,再百里挑一,考中秀才。前面的答主有提到洪秀全的。據說洪秀全縣試成績都很好(排名很高),只是府試總是不順利。這點很奇怪,因為只要看過洪秀全在位時期發布的文字資料的,都會發現洪秀全的詩詞爛得一塌糊塗,很難讓人相信他居然能在縣試裡面名列前茅。(當然,,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整個廣東地區當時的讀書水平不高。)


教科書上說科舉是提供了中小地主階級上升的通道。
古代的識字率,有說2%的有說20%的,無論如何,識文斷字又能寫詩作詞,本身就已經是社會前10%的winner了。


表示異議:「范進的例子,中舉之前是個人人鄙視的酸丁秀才,中了舉人就立即翻身成了老爺」,范進備受鄙視,並不是因為他是秀才,而是童聲,一直考不上秀才,他的秀才也不是考上的,是主考官看他可憐給他的,而且這時他年齡太大了,中舉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受鄙視,等一中舉裡面炙手可熱了,。


推薦閱讀:

中唐以後的幾次中興(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等)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中興嗎?
如何以和氏璧(傳國玉璽)為線索紀錄歷史?
垓下之戰的時候項羽面對韓信的時候會想些什麼?
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為什麼能勞師襲遠征服比自己強大的花拉子模?
為什麼有中國人把鐵木真當成中國的英雄?

TAG:歷史 | 知識 | 公務員 | 考研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