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平台上電影評分,外國電影普遍比國產電影評分高得多嗎?

是因為中國觀眾更容易理解外國文化併產生共鳴嗎,還是因為外國導演更了解中國觀眾的需求?


外語片的產量大,基數大,能讓中國觀眾看到的只是其中(相比之下)最優秀的一部分,就像美國觀眾看不到《楊善洲》。而這個強大基數下的「好片」,已經足夠讓我們覺得很多,甚至多過國產片了。不可否認,好萊塢、英國、印度、日本、韓國這些電影主產地的電影工業水平都比中國內地不同程度地要高;但總體來講,爛片和好片的比例大致是一致的,只是因為你所能看到的片子裡好片更多而已。


爛片到處都會有,外國也不例外,只不過很可能因為太濫了,都沒有能力傳播出去,不為人知。
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傳播並被人打分的影片,基本上已經是被篩選過一次,把最濫的那一批排除掉的結果了。
另外,「外國電影普遍比國產電影評分高得多」這個結論,有什麼數據支持么?


簡單來說分兩點:
1,國外電影在評分網站的曝光率要遠遠高於華語片,而在國外的評分體系中,像中國這樣涉及到「水軍」「公知」「腦殘粉刷分」等元素的現象少之又少,評分機制也較為健康,所以整體來說會刷分的影迷只是迷某一部電影的人,而這些人恰恰頂起的是口碑票房皆豐收的「風頭片」,客觀來講,這不會起到多好的作用,但也絕對起不到壞作用(具體例子參考08年黑暗騎士影迷在IMDB大規模刷分將《教父》落下馬的反斗新聞)。
2,涉及到一個基數的問題,華語片進入國外評分榜單的大部分都是中庸甚至低劣的主旋律和粉絲電影(為了彰顯影響力片方會把自己的電影申請編入國外榜單以便宣傳),而在國外網站能夠自由給這些華語片評分的大部分都是品位偏高思想成熟的中國影評人及少數留學生(很少見國外觀眾給華語片評分),這樣的一個客觀評分群體勢必會對上述類型華語片帶來不小的災難,在一個普遍理性的評分環境下,優劣立判。


拋開國內外製片水準客觀差異不談,大多數國內觀眾達不到「鑒賞」電影的段位,只是簡單圍觀,對電影的評分受「大眾審美最大公約數」影響巨大,而在國內,這個公約數值很低。而世界流行文化又是以歐美(電影尤以好萊塢)大眾流行文化為主體,對大多數國內觀眾來說更是追逐的方向與趨勢,故面對兩部製片水平相差無幾的國產/歐美電影時,本身就傾向於西片。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文化認同感上還是對國人的作品比較認同。畢竟外語片無論在創作上還是藝術上都與我們的傳統文化有一定隔閡。但是在引進外語片的時候,我們的國內翻譯們總能用我們國人易懂的詞語解決的理解上的障礙,當然對於那些有些語言基礎能看懂原版外語片的同志們,槽點還是太多。再加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世界各國文化了解的增多,所以從文化的角度完全不存在問題。
在文化溝通上不存問題的時候,我覺得人與人之間可能觀點不同,但是從人性本質上也是相同的,所以導演再拍一些表現人物內心世界的片子的時候,很容易就能被所有人理解。
所以評價一部好片子的主要依據變成了影片本身的素質。
1.立意 無論你看imdb還是豆瓣的評分,排名靠前很多都是探討人性的片子,譬如描述英雄心路歷程的蝙蝠俠三部曲,譬如top1的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講究人性。反觀我們自己的電影,賣點很多,但是大都流於表面。大製作流於場面,小製作很多成了各種各樣賣點的集中地地方。沒有太多人物心靈的刻畫,即使有,要麼不夠立體,要麼不夠豐滿,要麼缺少應有的戲劇性,即使是難得一件的佳作也總有些讓人無法釋懷的缺點。
2.編劇 我覺得好劇本對於電影實在重要,說實話。國內的編劇和歐美的編劇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在美國,一個編劇是一個專業的拼裝工,每個模塊都有現成的模板,而國內呢,有天分的不少,但是都是野路子。這就像是美國大兵和土八路,無論從戰術還是戰略上都明顯不如。一旦打正面,我們只有失敗的命運。當然我們從不否認鬼才的存在。但是不得不承認總體上還是有很大不如的。
3.導演 咱們國家能拿的出手的導演不多,在國際上獲得獎項的更少。
4.製作經費 我就不說一季權利的遊戲的製作經費高達5000w美元。只還不算宣傳的費用。更一些電影製作成本更是高達3億美元。而國內的製作成本還是太低。。
5.票房 國人的消費能力在急劇增強。從這兩年的泰囧,致青春,西遊降魔,都可以看出來國人的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但是和北美比還是差距很大。。我們的最高票房的泰囧,也就是12.6億人民幣。。而阿凡達的總票房高達27億美元。。。。可以說票房的保證。是一部電影投資的前提。。市場越大,競爭才會越大,投資才會越大,片子才會越好。


差片沒機會漂到中國,我們有機會看到的一般都是不錯的


我也基本不看國產電影 去年看了200來部電影 90%是國外的 。國外的電影也有很多爛片, 國產的也有挺好的片 但是總是翻來覆去古裝 警匪 愛情 抗日題材,味同嚼蠟


你提到這個,我不得不吐槽下國產電影。我們常說好萊塢盛產精品但也不乏爆米花電影,但再看看國產,外國的爆米花電影普遍比國產來的夠誠意:你要場面,狠狠給你來一頓火藥、飛車、特效。你要煽情,連不入眼的韓劇都普遍比國產來的夠味。至於其他的就不多提了,大家都是觀眾,你進進出齣電影院都可以感受得到,連嫖客都知道對方賣不賣力,你在影院2個小時足以看齣電影是不是糊弄你,一看國產電影普遍就無力。整個電影圈的氛圍都在圈錢,反正人多,沒人管以後的發展,填滿腰包先。總的來說有以下幾個問題:1.國產電影劇本不好。老編劇沒創意,又排擠編劇,劇本收入跟要飯一樣。製作公司寧可多砸幾百萬都不捨得多花幾萬給劇作者。2:製作時間不夠。 卡梅隆能花8年拍一部電影,李安的少年派也花了一年。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對電影來說,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足以說明誠意。3:一般評分的都是電影愛好者,作為多年的電影愛好者,你去豆瓣看有些影評兼職是種享受。而一般偶爾去看看電影的,不追求那麼多,花錢買個笑,看小時代他、她也覺得挺好的。 至於其他的,我知識和認識淺薄,只能提這麼多了。


國外電影細節做的很細膩,國產的都是電腦特技吖什麼的,我更喜歡香港電影


因為國外片就算再難看 至少還可以看個顏啊!


國產電影跟國產轎車一個樣,一個沒技術,一個沒藝術


感覺主要有以下幾點吧
1、國內的電影投入的成本雖然大,但是效率較低,而且更重視的是渠道銷售,在目前這個國內爛片能取得大票房是因為電影院大擴張,渠道寬,廣告投資大的問題;
2、國內的電影製作技術,這個是硬傷;
3、主題、審查,這方面容易形成的是題材內容方面的匱乏和拍攝的約束過大;
4、評分這個不解釋,水分什麼的還是比較大,不過其實比較能看的評分也就豆瓣 imdb這些~~~~
隨便說點 歡迎繼續補充


因為外國電影在特技方面做的特別好,編劇的很到位。整個故事特別有韻味!


推薦閱讀:

《驚天危機》和《白宮陷落》同題材電影同檔上映,是否失誤?
你看過哪些細思恐極的短片?
如何評價王力宏的《火力全開》勵志音樂電影?
《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里變胖的麥考夫是通過什麼技術實現的?
如何評價《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TAG:電影 | 豆瓣電影 | 電影評分 | 外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