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蒙克?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複製匠。偉大的挪威畫家,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是具有世界聲譽的挪威藝術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加索、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其然君牆裂推薦:
奇嵐推薦|蒙克的吶喊:你天天用到的這個emoji,原來是一個藝術大師無盡的愛之嘆息
要評價蒙克,就要透過他的畫面去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創作動機,這篇文章里有比較簡練的介紹;
蒙克是一個無比深情的人,其然君也是他的迷妹~


蒙克成長於印象派、後期印象派、「新藝術」運動崛起的年代裡。 他的藝術,飽含著個人的思想情緒, 而不是無主題性的感覺表現。他的作品主題和體裁廣泛涉及人物肖像、風景、動物、版畫、油畫、裝飾壁畫和文學性主題等多方面領域。他的藝術風格是經過長期的反覆的實踐和摸索而漸臻完善的,在當世,他的藝術備受推崇。他對現代德國和北歐畫派的貢獻,也享有象塞尚對於法國藝術同樣的地位。

蒙克的苦難童年和家庭悲劇,使他的心靈深受傷害,在他5歲那年,母親因患肺結核而去世,母親去世後,父親抑鬱的神經強烈地感染了失去母親的蒙克。蒙克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從我的誕生的那一刻起,焦躁、不安和死亡三位天使便站在了我的身邊。在我玩耍的時候他們自始至終跟著我,在春天的陽光下和燦爛的夏日裡一直尾隨我。當晚上我閉上眼睛,他們就站在我的旁邊,並且以死亡、地獄, 和永恆的詛咒來威逼我。我常常會在晚上驚醒,朝屋子裡四下張望:我是在地獄嗎?」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他創作的《吶喊》早已成為「神」一樣的存在,被印在各色T恤、馬克杯上,為後世所熟知。

蒙克是一位異常高產的畫家。去世前,蒙克將自己的大量作品捐贈給挪威奧斯陸市,其中包括約1200件繪畫、7500件速寫和水彩、18000件版畫和13件雕塑。他藝術中的理想主義和非原型的主觀表現,給後來的表現主義以決定性的影響。


我來談談愛德華·蒙克的生活和歷史影響

愛德華·蒙克是畫家雅各布·愛德華·蒙克和歷史學家彼得·安德烈·愛德華·蒙克的親戚。母親勞拉在1868年死於肺結核,母親死後小愛德華·蒙克由父親克里斯蒂安·愛德華·蒙克單獨撫養。父親是位醫生,篤信基督教。幼年喪母,姐姐被肺病奪去生命,妹妹患精神病,童年時代的不幸對其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響。

吶喊系列

在當時哲學和美學思潮影響下,他努力發掘人類心靈中的各種狀況,表現疾病、死亡、絕望、情愛等主題。因此,他的創作有「心靈的現實主義」的稱號。由於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很快被封閉,但對德國青年畫家以很大的刺激,推動了表現主義運動的產生。

吶喊系列

愛德華·蒙克通過主題來表現他切身經歷的對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每一幅畫都無與倫比地強烈地傳達著畫家的感覺和情緒,被描繪的具體對象的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誇張,對象本身成為一種所要表現的情緒的載體,雖然它們依然還是具象的。這些畫具有永恆的震懾心靈的力量。在這一切的背後,我們還可以看見那個「世紀末」的景象,那種迷途的慾望深淵和無法逃脫的死亡陰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無奈交織在一起。愛德華·蒙克作品的驚人表現力量來自於對藝術家內心世界的不加掩飾的忠實表達,愛德華·蒙克的畫是用整個心靈來創作的。

吶喊系列素材參考:蒙克-詞條-artvoi-藝術百科 興趣社交


蒙克,小時候見多了生離死別的一位藝術家

他的敏感和傷痛 幫助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待愛情、女人、死亡、風景

過得很糾結,但是很豐富

死後變成了表情包,天堂的蒙克爺爺應該會因此而反思當今人的性格慾望變遷吧


一生都過於坎坷無助,一個人的成名只需要一幅畫。他的《吶喊》令人感到真誠、憐愛~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繪畫 | 挪威 | 表現主義 | 蒙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