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很難做到知行合一?人在認知到行動之間經歷了哪些過程?
12-18
有沒有可能通過改善人從認知到行動之間的某些過程,來縮小知與行之間的差距?
認知距離理論。在積極心理學中,認知距離是指信念與行為之間的距離或者衝突。
人在認知上接受某事物時,如果沒有做出相應的行動,那麼就產生了認知距離;或者人在行為上做了一件事是自己的認知和價值不能接受的,這是也會產生認知距離。就是知與行的不一致。
要縮小知與行之間的距離,就是讓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行為接近一致。
(我們的大腦不能接受內在和外在不一致的情況,如果這樣,我們會產生愧疚、自責、自我厭惡等感情,最終達到另一種內外一致的較平衡狀態。)
要麼改變觀念,要麼改變行為。
認知可以影響行為。但是改變觀念不容易,認知中知道某一觀念,並不等於真正接受。你上一個心理培訓班,希望改善自己的心態,課堂上老師講的你覺得很正確,說得很好。可是第一,你並不一定真的發自內心認同這適合自己;第二,即使你認同,如果你沒有做出行動上的改變,你大腦的認知一致性會把你的認知拉低,拉回到基本與行為一致的水平,否則你會受內心的自我譴責(罵自己明知道那樣是好的還不去做)。
行為也可以影響認知(觀念)。改變行動是可以改變你對事物的認知的。並且,行動永遠比想法或者語言有力。行為對認知的影響遠大於認知對行為的影響。去做,按照你覺得有益的先去做,那麼行為會反過來影響你的思維,你的大腦要求的一致性會把你的認知水平抬高,抬高到與你的行為一致的水平。
謝邀,以下屬個人觀點,如對你產生不良後果,可以畫圈詛咒,反正我有魔免光環。
正如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從唯心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再加上人自身屬性從出生開始就有「我思故我在」的懷疑探索精神,只是在對於不同人到不同年齡階段選擇不同,有人妥協於生活而失去無限可能,有人一直堅持自我不斷實踐經歷。可以肯定的是前者會留有許多遺憾,而後者相對少點,正如那話「也是曾經奮鬥過,為世界留下少許不同的人」。同時,事物發展規律又涵蓋唯心和唯物兩個方面,所以從理論到實際,從知到行,知行合一,是一個不斷自我經歷,自我提煉和融匯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運氣好,你或許因為一個特定點就能頓悟真知,知道什麼是真正要的,而不流於俗;也有可能需要三年、五年或者更久才得以頓悟。
關於經歷那些過程,個人以為有以下幾點共性的問題
1 不斷的豐富自我,認識自我
2 不斷的在豐富自我以後有目的的嘗試
3 不斷在一次次遇「坎」後毅然堅定前行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知行合一中,知和行是一個整體。
知行不可分離,有知方有行,有行便有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以為知。
至於怎麼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本體便是良知,那麼知行合一的功夫便是致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不外乎是仁義禮智,忠孝悌信等道德規範。致良知就是通過主體的自我道德修養,從而合乎天理,體認良知。
心學是一個整的體系,希望考慮知行合一時,要結合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等觀點。心即理是人生論,知行合一是認識論,致良知是修養。
謝邀!
「真知即是行」。知到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到明覺精察處即是知!(補充一點:行不僅指視聽言動之行,微念之發亦是行)
感覺題主想表達的意思其實是執行力的問題:我知道某些事要做,但我就是懶得做,做不了,不想做。可參考如何解決嚴重的拖延症?
阻礙行的是私慾
首先你的這個提問就不符合知行合一的理念,知和行之間沒有什麼過程。簡單一點,就是你想做什麼,你就去做.
推薦閱讀: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和馬克思的實踐論有何異同?
※「知行合一」一開始就包括了「善」的含義么?
※什麼是知行合一?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