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畫幅相機古典鏡頭的選擇建議?

題主剛剛入了台810機器,FSRN頭擼了不少,想了解一下古典鏡頭的選擇與分類,類似protar,dagor之類的結構各有什麼特點,不同廠家之間同結構的差異,具體到器材交易有哪些噱頭和坑,畢竟網上的樣張比較少又不能所有頭買來對比評測,也沒有啥經驗,還希望各位高人給予解答。在此抱拳感謝(抱拳)


其實寫開了弄一本書都行,不過從簡吧…我盡量寫的簡單。特別聲明一句,本文中肯定有錯誤,有些是我疏忽,有些是原本資料就有誤(沒空勘誤)。不過作為入門足矣

順帶一提千萬不要相信《 那些雋永的傳世名作都是用什麼相機拍的?》這篇文章,全扯淡。作者雖然提到了許多大畫幅鏡頭,但毫無根據的對各種鏡頭進行了評說,一派胡言。另外色影無忌里有不少對於大畫幅鏡頭的討論,資料本身是沒問題的,因為是抄書,但…那些評價和稱頌實在是…總之,資料可以看看,評價千萬要相信自己實拍。

---------------------

雖然題主對古典鏡頭沒定義,不過既然dagor和protar都歸入古典鏡頭範疇,那就比較寬了。不論是古典外觀的銅鏡和桶鏡(barrel lens),還是一戰之前的老古董,或者具有典型古典結構的鏡頭,還是真古典鏡頭如Petzval和Rapid Rectilinear(不過各種wollaston lens, 火石-冕玻璃的doublet應該不在題主關注的範圍之內),甚至是長相老氣的鏡頭,姑且都提一筆。


鏡頭的結構

其實常見的古典鏡頭種類並不是很多,兩隻手絕對數的過來:

1、Rapid Rectilinear/Aplanat,2-2對稱結構鏡頭,只使用當時能獲得的flint和crown兩種玻璃,解決不了象散,不過好歹能將光圈推到3.5,畸變控制不錯,拍人像可。同時有各種廣角版本。切記,沒解決象散之前的廣角鏡頭成像質量都是笑話,只是每個人笑點不同。

(廣角的Aplanat,早期在法蘭圈上寫鏡頭參數似乎是Steinheil的固執做法,這圈萬一掉了就…)


2、Protar Series,常見Series V的F/18大廣角,其他系列除VII/VIII外不多見。光圈小,像場大,標稱6x8的能覆蓋8x10。Ross,E.Krauss,BauschLomb都有授權生產

E.Krauss生產的Protar V


3、Cooke Triplet,指T.T.H生產的1-1-1結構的鏡頭和它的朋友,有大光圈人像版本(F/3.1來著…)也有廣角版本,但流通少。其他廠家也有生產。注意 Series XV從生產日期上來說挺新的,結構倒是頗復古。

4、Dagor/Collinear/各種dopple Anastigmat/部分Convertible Lens,利用新型鋇冕玻璃製作的能克服象散的鏡頭,Schneider Symmar的最初版本也是基於此結構,Angulon則是調換了鏡片順序。泛用性好,性價比高(有一當三:正常,拆開,縮光圈分別當成標頭、長焦、廣角)。最大光圈一般是f/6.8(5.5)。有製版版本。

(注1)

Voigtlander Collinear。沒有證據表明Kollinear(本土銷售)和Collinear(出口)有實質性成像差異


5、Protarlinse,4-4結構的經典之經典,Ross/Zeiss/Bausch Lomb/E.Krauss等廠家都有生產,部分廠家的類似鏡頭通過調換凹凸透鏡的排列順序來規避專利,但原理大同小異。可以拆開來單獨使用前組或後組,光圈縮小一半,焦距增倍。

(這只是我的)


6、太古的對稱廣角。比如Goerz出的1-1超廣角,Pantoscope和類似大麴率鏡片2-2結構。你竟然敢玩這些?

傳奇的Hypergon,蓮花型氣動中心灰鏡,曝光完成一半後將灰鏡蓋上從圖中2點鐘方向用氣吹吹氣,驅動葉輪轉動,平衡曝光。


7、 Dialyte 系列,1-1-1-1的四片四組結構,最大光圈4.5,少數能做到3.5,包括但不限於很多Kodak Lens(No.33),Schneider和Goerz的某些通用鏡頭(Syntor,Celor等),部分Euryxxx等。有用於製版的F/9版本,如Goerz Artar。

8、Aristostigmat,使用四片新月透鏡 (Meniscus)的雙高斯結構鏡頭,1-1-1-1,不同於dialyte,反而接近topogon。典型的如Meyer (wide angle) Aristostigmat,BL早期也有類似鏡頭,但相當不成功。

9、Plasmat (Satz/Sets),同作為八片鏡片的結構(2-1-1-2),最大的亮點在於實現了組合使用時的F/4.5(最初)的大光圈,Hugo Meyer居多,有 Dr. Paul Rudolph,光環加持。Schneider 新Symmar是此結構。

(注2)

10、組合鏡頭。protarlinse和collinear等本就可以不同焦距組合,但這裡特指Emil Busch等腦子比較活絡的廠家投其所好生產的多焦距組合鏡套裝,如Busch Vademecum Satz(貌似不消象散,注意)和Satz Anastigmat

以上鏡頭都是(近似)對稱結構,天然能能搞定lateral color 、coma、distortion,就算不是嚴格對稱,略微偏離也總好過設計完全不對稱的鏡頭。同樣,對於古典鏡頭而言,大多數對稱結構的鏡頭的像場比同焦距不對稱結構的大(廣角鏡頭不談),然而光圈會較小。不過像場大這一點不能套用在現代鏡頭設計。


非對稱結構也有,比如Tessar,Heliar,Petzval,都是聲名在外。

1、Tessar出現的很早,而且經典。不過由於威名太盛,反而很多人不覺得這是個古典鏡頭,大畫幅上最大可達F/3.5,Ross的Xpres算是此結構的改進

2、Petzval,按下不表,有興趣可以參閱:Petzval(匹茲瓦)鏡頭史(1)_valenr-原銀鐵工社_新浪博客

3、Heliar的聲譽並非浪得虛名,。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這鏡頭雖然比Tessar多一片鏡片,但抗炫光的能力有過之無不及。


製版鏡頭,系指各類光圈不大於F9的APO鏡頭,如果不是很窮(沒貶義,我都買破爛的)或者畫幅很大,沒什麼必要。搞不清某些到底是不是矯正了無窮遠的像差,再有光圈實在小。除了Goerz Artar,其他並不是很流行(有沒有紅點其實對無窮遠成像影像有限)


其他鏡頭不單獨做說明,畢竟這不是百科全書。


注1:根據Kingslake的說法,Dagor結構中單組(+,-,+)使用並不能矯正慧差。另,Rversed Dagor系指-,+,-排列的三膠合透鏡,如Angulon。而Collinear,Steinheil Orthostigmat則是+,+,- ┑( ̄Д  ̄)┍

注2:Ibid,Symmar和Plasmat都是Airspaced Dagor,即前組最後一片和後組第一片分離出來形成2-1-1-2。不過需要說明的是這指新Symmar,最早的Symmar確實的是3-3(1934年手冊上如是說)

-------------

鏡頭的廠商

以前的廠家需要好好認識一下,這樣碰到了好歹能清楚大體素質。很多今日默默無聞的名字當年可是如雷貫耳。法國方面不太熟。

Astro-Berlin,大炮廠,喜好超規格鏡頭,4x5用的240mm F/1.4鏡頭問你怕不怕

Bausch Lomb ,時至今日博士倫的存在感確實很低,但請記住,Rochester這個美國的光學產業中心的開創,非博士倫莫屬。整個Rochester最初仰仗的不是Kodak,而是博士倫,包括但不限於建立玻璃工廠、培養(出走)了Wollensak、Gundlach、Ilex等美國光學企業的創始人。這幾家當時就是美國最大的一批光學企業了。

Boyer,法國老廠,素質不差,但千萬不要相信無忌上的吹噓。 名稱不一定只對應一種結構

Burke James作為經銷商,在賣垃圾之餘也不得不承認其轉賣的鏡頭都還過得去。Carl Meyer就是他們弄出來的,鏡頭界的勞斯丹頓

C.C.Harrison,歷史上少數小廠鏡頭素質完爆二線大廠的例證,高質量的代表。

Cooke,應該稱作Taylor-Taylor-Hobson Cooke(即tth cooke),老Cooke搞望遠鏡上癮,不聽屬下Taylor的建議做攝影鏡頭,就委託給另一家Taylor Hobson製作,現在電影的cooke鏡是TTH這一脈。

Dallmeyer,作為老Ross的女婿,從Ross公司里分出來。撇開價格被炒的很高的super-six以外,其他鏡頭同樣素質不錯。Dallmeyer F/2.9的鏡頭要當心,據說不是本廠製作。

Darlot,鏡頭鼻祖,骨灰級。夠膽你就買

Emil Busch,有不少規格的鏡頭,且腦洞大,套裝鏡頭很好玩。

E.Krauss,代工過Protar和Triplet這些經典結構,問問你法國風味的Zeiss鏡頭喜歡不喜歡?本身質量不錯

Goerz,但Goerz A.M.作為美國公司是獨立的企業,和德國本土鏡頭質量差異沒看出來,Dagor(Dopple. Anastigmat III ,同一個東西)一招鮮吃遍天,另有Artar作為超大畫幅的備選。

Gundlach,現在默默無聞,當年Turner Reich triple convertible的5-5結構可是技驚四座,不容易。也曾設計、生產過許多怪異結構的鏡頭,這點上比Wollensak要好——後者腦洞還是小了點。

Hugo Meyer , Dr. Rudolph 曾待過,所設計的光學鏡頭可圈可點,前文所述Plasmat、Aristostigmat即此公司傑作。

Rodenstock,百年以上的光學企業,素質優秀, 當年Eurynar系列(1-1-1-1)和dopple-anastigmat玩的風生水起。

Ross,英國最古老的光學企業之一,質量一流。其Xpres和 Combinable Lens 為了壓過Zeiss,光圈大半檔(3.8和5.5 ),後者流通少。

Schneider,其實很年輕,20世紀初建立,說到古典就Symmar和Angulon,無他。

Steinheil,曾經在光學創造上有所成就,後來有點悶聲發小財的感覺,素質不差。

Voigtlander,存世最久的光學企業,Heliar老本吃一輩子。喜歡古典去買Collinear,炒的厲害

Wollensak,美國曾經僅次於BL和Kodak的光學廠,Velostigmat和Vitax(Royal Portrait)過硬

Wray,正宗英國老牌,和Zeiss差不多古老,低調不代表素質差。

Zeiss,無需多言,但需要指出的是,流通的古典Zeiss鏡頭很多都是Ross,E.Krauss和BL生產的,權當成英蔡、法蔡和美蔡。哪家最好?我看差別不大,除非拿來倒賣。

另外還有Aldis,Beck(R J Beck),Ernemann,Laack,Plaubel,Isco等若干企業也比較常見,不一一列舉了

-------------

關於鏡頭系列的說明

古典時代,一般來說,企業的主打結構會推出一系列結構相近最大光圈不同的鏡頭,或者同一名稱下細分多個系列,分別對應不同的價格與用途。比如Protar 在最初有Series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幾個產品線,然後又將光圈相同的增補為Ia, Ib,IIa,IIb…

而Cooke Series I=f/3.1,IIa=f/3.5,III=f/6.5,O=f/2,X=f/2.5…

甚至也有不同結構鏡頭頂著同一個系列名稱的,比如Rodenstock Eurynar在1910s是1-1-1-1對稱雙高斯結構,到了1940s就成了1-1-1-1 Dailyte(+,-,-+)。這類情況非常常見

具體一定看產品目錄

-----------------

最後,推薦你去買一份 Lens Collector"s Vade Mecum ,通稱Lens VM(當你看到有人引用的時候提到lens vm,就是這個)。不要搜免費的,花錢買一份,為這個一己之力編纂鏡頭大詞典(涵蓋所有當時他知曉的公司和鏡頭)的愛好者的家人做一點貢獻,這是對他的崇高敬意。

部分資料引用自Kingslake的《A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ic Lens》,也值得一買


1,別信講故事,別信歷史,別信血統,別信不太有名的廠商。 除非是為了收藏。
2,盡量看樣片。 沒什麼樣片 說明沒什麼交易,保有量少,或者東西爛,收了鏡頭的人不好意思曬。都不是好選擇。

老鏡頭水比較深,謹慎第一


破塔,大狗,寇里尼亞,海里亞,痞子閥等,確實有好頭,成色好的,價格也昂貴。拍黑白細節比較好,過度細膩。
想玩老頭,要懂鏡頭結構,而且國內奸商很厲害,會受騙的。
810相機,我覺得沒必要弄老頭,施耐德羅頓斯德都比較好。


我也打算買個相機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Timothy Wang 在 Live 里提出的膠片數碼的區別在於膠片感光乳劑更立體的觀點?
膠片 IMAX 和 數字 IMAX,孰優孰劣?
我想了解深入的了解照相機(攝像機)應該看什麼書呢?
為什麼派拉蒙停止膠片拷貝發行?

TAG:攝影 | 大畫幅相機 | 膠片 | 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