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和氏璧(傳國玉璽)為線索紀錄歷史?
近世的話,用這個宋以後一個能長期存世的版本都沒有的東西來記錄歷史,還是挺難的,記錄歷史發明史還可以。
唐以後在歷史中被稱為傳國璽的玉印,大約有這幾個版本:
1、唐末宮廷版:這個版本是朱全忠受唐朝禪讓時所使用的。後梁滅亡前夕,梁宮侍臣帶著傳國璽投奔後唐。
2、後唐魏州版:917年後唐庄宗李存勖在魏州當晉王、尚書令的時候,手裡還沒有傳國璽。這時來了一個叫傳真的和尚,說他師父在三十多年前黃巢進長安的時候得到了傳國璽,現在獻給晉王。魏州版的印文是「受命於天,子孫寶之」,這是和之前的版本都不一樣的創新之處。
3、前蜀成都版:據說,唐末大宦官田令孜晚年入蜀避難時,曾經盜取唐朝的傳國璽,埋在自己屋子裡。到了軍閥王建建立蜀國,田令孜的房子歸了新朝宦官,玉璽被挖出獻上,成了蜀國的祥瑞。弔詭的是,王建本人隨唐僖宗去漢中時曾負責保管傳國璽,還背過它。此後不見記載。前蜀被後唐攻滅時,此璽若還在蜀宮,應歸於後唐了。
936年,後唐被石敬瑭攻滅,末帝李從珂自焚,據說就帶著傳國璽。後唐所搜集的這些版本此後都消失了。
4、後晉受命寶版:這個版本最初不是作為偽傳國璽而製作的,而是模仿唐初新造的「受命寶」而自製的。契丹滅後晉後把它拿走,長期當成真的傳國璽來宣揚,給北宋看了一個大笑話……遼朝末年,遺失於桑乾河上。
5、北宋咸陽版:與遼相反,北宋王朝不再追求傳國璽,各帝即位後都新造屬於自己的受命寶,死後陪葬。這個版本是宋哲宗紹聖年間一個咸陽人造房子的時候從地理挖出來的。當時蔡京、邢恕等人力主為真,朝廷也舉行受寶大典,改元元符。但徽宗即位後,就棄而不用,又製作了自己的受命寶,這個版本也消失了。可以看到宋人雖然仍重視印璽的政治含義,但對傳國璽神話已經退燒了。
6、元大都版:元世祖死後,雖然故太子真金之子鐵穆耳已封為皇太孫,但繼嗣一事仍存疑問。在外帶兵的鐵穆耳從和林趕回上都的途中,一個漢官向太子妃報告,木華黎後裔家道中落,準備把他們家之前得到的玉璽賣掉,這個玉璽被鑒定為傳國璽……於是這個傳國璽就在鐵穆耳的登基儀式上露了一次臉兒,之後又不見記載了。這裡要驚嘆一下蒙古人的「樸質」,試想一下,開國元勛在家裡私藏傳國玉璽一百年……細思恐極。
7、明初草原版:成宗鐵穆耳所得的這枚「傳國璽」,雖然只在正式場合出場一次,但在蒙古人的政治文化里留下了一定的影響,把中原的玉璽崇拜感染給他們了。在蒙古史著中,奸臣朱哥謀朝篡位,元順帝逃出大都時就帶著玉璽。此後朱元璋惦記著傳國璽,蒙古酋長如馬哈木、孛來等人也常用傳國璽來調戲明廷,也先甚至宣布自己得了傳國璽,要繼承大元正統了。在明朝的官書實錄里,明廷對北元方面「我們要獻上傳國璽」的示好都是冷淡表示興趣不大,不過實際可能不是這樣。李賢《天順日錄》云:天順初,虜酋孛來近邊求食,傳聞寶璽在其處,石亨欲領兵巡邊,乘機取之。上曰:「何如?」賢曰:「景泰以來,連年水旱災傷,府庫空虛,軍民疲睏已極。陛下初複位,正宜與之休息。況酋虜雖近邊,不曾侵犯,今無故舉兵伐之,恐不可。若寶璽乃秦皇所造、李斯所篆,亡國之物,不足為貴。」上曰:「卿所見極是,莫若只遣通事賚賞賜以與之。」賢曰:「聖慮如此,庶幾允當。」明日,召亨曰:「且未可舉兵,先遣通事探其逆順,俟其回報處置。」亨意方止。
皇帝和武將對傳國璽還頗感興趣,而服膺理學的士大夫則將傳國璽視為短命秦朝的不祥之物。固然此事關乎對蒙政策,並非對一物的態度那麼簡單,但從中透露出的政治文化信息也很可玩味。草原上的這塊傳國璽,在它從1360-1460年代活躍的一百年間,其具體形制和印文始終沒留下什麼可靠的記載,就又消失於歷史中了。到了晚明,拒絕蒙古人來兜售傳國璽,已經成了士大夫中傳揚的談資:
梅少司馬國楨制閫三鎮。虜酋或言於沙中得傳國璽,以黃絹印其文,頂之於首,詣轅門獻之,乞公題請。公曰:「璽未知真假,俟取來,吾閱之,當犒汝。」酋謂:「累世受命之符,今為聖朝而出,此非常之瑞,若奏聞上獻,宜有封賞,所望非犒也。」公笑曰:「寶源局自有國寶,此璽即真,無所用之,吾亦不敢輕瀆上聽。念汝美意,命以一金為犒,並黃絹還之。」酋大失望,號哭而去。
當然這多半只是個笑話,真算得是個「酋」的蒙古台吉,也不至於自己跑到明朝總督衙門那裡去賣東西。對了,寶源局的「國寶」,是通寶,也就是銅錢……
8、明弘治戶縣版:弘治年間,文物大省陝西繼北宋咸陽版後,又貢獻傳國璽一份兒。這次的說法是,當地人從河邊撿的。陝西巡撫按真的上報,結果禮部鑒定為「後世模仿秦璽而刻之者」,順便把傳國璽崇拜批判一番:自秦始皇得藍田玉刻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轉相因襲,巧爭力取,意謂得此璽者乃足以受天之命,否則歉然愧恥,以為天命去之。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為輕重也,故求之不得則,私刻偽造,務以欺人。一或得之,輒譁然以為秦璽,君臣色喜,交慶徧祀,以誇示於天下,貽笑取譏,千載一律!
朝廷扔給發現者五兩銀子打發掉了。那位巡撫後來被評為「粗鄙庸劣」,或許也和此事有關。
9、明天啟臨漳版:到了明末,河南也貢獻了一塊傳國璽,據說是農民耕地耕出來的。這次河南巡撫十分乖覺,自己就說「應是數百年內物」。或許是為了振奮人心,朝廷倒是討論準備慶祝一番,後來也不了了之。乾隆年間,清宮中有一塊假傳國璽,或許就是弘治版或天啟版其中之一。
10、土默特卜失兔版:這個版本是傳國璽系列的絕唱了。這回的說法是有蒙古牧民在放羊的時候,發現一隻羊三天不吃不喝,用蹄兒拚命刨地,才發現的。玉璽最初歸於土默特部的末代順義王卜失兔(其實用清代譯法博碩克圖好些,然而卜失兔太萌),後被末代蒙古大汗虎蹲兔(就是呼圖克圖汗林丹)搶走。1635年金國攻滅察哈爾部,玉璽又被多爾袞拿到。當時金國對此大肆宣傳,結果拿到手一看,印文是「制誥之寶」——在傳世文獻中,只有明朝才有這樣印文的玉璽,是用來蓋在給官員封贈待遇的誥命上的。不過這個傳國璽還是被皇太極用在他的稱帝大典上,用了一段時間後,又消失了,後來清朝的正式璽印製度里也沒有傳國璽。大概誥命文書是蒙古王公最容易得到的明朝詔令,於是上面的「制誥之寶」印文就成了他們的仿製對象。在清宮舊藏之中,還有一塊印文兼有漢文「制誥之寶」、梵文和八思巴文的金璽,或許也是明代蒙古王公的手筆。
總的來看,傳國璽神話從宋代以後就開始退燒,除遼朝以外,沒有國家願意長期維持傳國璽的存在,多數是因一時政治形勢而被發明出來利用一下,很快就消失了。士大夫更是宣揚儒學中受命以德的合法性觀念,對源自秦朝的傳國璽賦予負面意義,不允許這件與政治倫理無關的器物再起承載政權正統的作用。如果說要以傳國璽的發明來記錄什麼歷史的話,那就是主流政治文化逐漸理性化的歷史。當然,歷史是「復調」的,士大夫的思想雖然有主流之名,人數上卻不佔多數。藉助通俗小說的威力,傳國璽的神話也流傳至今,仍舊在今人想像的大雜燴「古代」中發揮著無比巨大的作用。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和氏璧和傳國玉璽沒關係。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玉璧是啥樣子的?
(戰國谷紋玉璧,藏於國家博物館,直徑15.6厘米, 孔徑5.9厘米, 厚0.8厘米)
這是典型的戰國玉璧,厚度不到1厘米。其實看戰國玉璧,厚度都是在1厘米左右,沒有哪個跟烙餅一樣厚的。和氏璧想來也差不多。
印璽是啥樣子的?
(漢代皇后璽,藏於陝西博物館,推測可能是呂后之璽。
高2厘米,邊長2.8厘米)
高2厘米,邊長2.8厘米,這應該是秦漢時印璽的普遍尺寸,因為史料記載,當時印璽皆「方寸」,也就是說都是一寸大小,秦漢時1寸相當於現在2.3厘米。
而傳國玉璽肯定要比一般的印璽大,據《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吳書》記載,傳國璽「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那麼4寸就相當於現在9.2厘米,將近10厘米。(嗯,評論中有同學說的對,方圓應該是周長,那麼如此一來,傳國璽也應該是方寸的了。)
那麼,現在你告訴我,一個厚度只有零點幾厘米的玉璧,是如何變成厚度起碼也在2厘米以上的印璽的?
事實上,對於傳國玉璽,最可靠的說法,就是說這個印璽是用陝西本地的藍田玉製成的。成書於南北朝時期的《宋書》記載:「初,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唐初在編寫《晉書》的時候也指出:「又有秦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漢高祖佩之,後世名曰傳國璽」。
其實,在歷代正史、嚴肅的史學著作如《漢舊儀》、《唐六典》中,都明確說明傳國璽是藍田玉。只有在一些八卦著作中才說它是和氏璧改造的。
和氏璧改傳國璽這個說法之所以流傳甚廣,主要是唐朝張守節在注釋《史記》時,聽信了北魏的崔浩的話,崔浩曾經說「李斯磨和氏璧做成了傳國璽」,這顯然是一個八卦,沒有根據。但張守節信以為真,居然寫進了《史記正義》,從此才流毒深遠。
事實上,想一想玉璧的樣子和尺寸,再看一看印璽的樣子和尺寸,就知道玉璧怎麼可能改成玉璽。
================補充答案==================
評論里好多人說我是猜測,其實不然,這這是可以通過史料考證的。
傳國璽為藍田玉,見於《晉書》、《宋書》、《明史》等正史,同時見於《漢舊儀》、《唐六典》等專著,其權威性極高。同時,《宋書》作於南朝,《晉書》、《唐六典》作於唐朝,當時傳國璽尚存,這些書的作者如沈約、魏徵、李林甫,都是能親眼見到傳國璽的高官,他們的記述必然
更加可信。尤其是《唐六典》,本身就是唐代行政法典,是極其嚴肅的法律著作,其考證當更加嚴密。
漢末就遺失了吧,我有點想不起來了,似乎孫策獻給袁術後袁術死了就搞丟了
翁仲豈可作仲翁?
想是筆下欠夫功。
璧懷奇居夫匹罪,
何必薄淺續流風。
反對以上所有答案,不懂就別胡說八道是一個基本素質!傳國玉璽很大可能是用和氏璧做的。
第一,首先,傳國玉璽是和氏璧,是很多史料記載的,漢唐人南北朝都有,當時玉璽還在!玉璽還在!你憑什麼說當時人對當時國家玉璽敢胡說?
第二,說和氏璧不能做玉璽的,你見過幾個先秦玉璧?先秦玉璧和漢代玉壁不同!不同!先秦玉璧一般都在幾厘米到十幾厘米,形制特別的,有二十多厘米的,最大了厚從0.5厘米到3厘米都有,中心孔小,漢代呢,最大有三五十厘米的!漢代分薄厚兩種,30厘米大的都是薄的,漢代中心孔更大。玉璽多大呢?秦漢玉璽大多見方,比如之前答案列舉的呂后璽,高二厘米,漢代厚的玉璧2厘米以上的多的是,而先秦玉壁,厚4厘米的都有,二十幾厘米直徑的玉壁,厚3厘米,做傳國玉璽長寬四寸(8-10厘米左右)高2厘米不行?上面加個漓紐不行?也有說傳國玉璽也是方寸的,那更容易做了不是?
第三,記載傳國玉璽是藍田玉的很多?胡說,大多數是記載用藍田玉做璽,沒說是傳國玉璽!秦始皇六璽,傳國玉璽只有一個!
第四,傳國玉璽是什麼玉,這個爭議極大,論文說,綠松石的,還有說月光石的,也有說和田玉的,都有道理都有瑕疵,我個人覺得可能性都不大,我推崇南陽玉,就是古獨山玉,(新獨山玉在新疆)產玉地屬於楚國範圍離首都也不遠。
李斯《諫逐客書》「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的句子,「隨和之寶」即指「隨侯珠」與「和氏璧」兩個玩意。
可以得知,和氏璧最終一定是落入贏胖子手裡,這東西並沒有遺失。
杜光庭《錄異記》說:歲月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卞和得之獻其玉,後入趙、獻秦、始皇統一天下琢為受命璽。
杜光庭是個道士,年代離秦也略遠,參考價值表較低,但他這個說法未必沒有可信度,指的是和氏璧應該不是一塊外圓中孔的薄片,至少在他的認知中可以不是,多少也代表了他那個年代的認知,要知道當時傳國玉璽還沒開始斷代呢。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
那個故事大家都聽老師講過吧。
楚國人有個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獲得了一塊他認為是玉石的石頭,把它獻給厲王,厲王,一聽這個名字就是到是個易怒的人。厲王讓刻玉的人鑒定,刻玉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很生氣,覺得有人耍他,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腳。
等到厲王死掉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尼妹,你自己留著不行嗎…)
武王又讓當時那個刻玉的人鑒定…,刻玉的又一次很篤定的說:「這是石頭。」
武王覺得也上當了,下令把他的右腳剁了。
武王死了…,文王即位。
卞和抱住他認為是玉璧的石頭上訪…,(不,是哭…)。三天三夜,眼淚都流盡了,流幹了都開始流血了。
文王聽說後,派信訪值班領導(天哪,我在說什麼)去問:「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
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好人被看作騙子而流淚。」(劃重點啊!可惡的上訪戶!)
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所以和氏璧最多是一塊經過粗略加工的玉石,而非掛在腰上的那種環形佩。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戰國策》:「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和璞就是和氏璧,璞玉是什麼意思大家都知道吧。
很多人在提《文獻通考》(元)中的這麼一句話:「高祖入咸陽,秦王子嬰以璽降,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紐,在六璽之外。」
我覺得用和氏璧來製作「傳國玉璽」和這句話不衝突。你在藍田製作打磨的,也可以稱作藍田玉璽啊。
藍田產玉,這個地方有許多世代相傳的雕刻師傅,在這雕刻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晉之前就沒有一部文獻確切說,藍田玉璽,為藍田玉所制。
(另外,藍田玉自古以來…就不是罕見的東西…商周時期就開始被打磨成各種物件了。直到現代,街上100%真品藍田玉手鐲就100多塊錢,造傳國玉璽怎麼也不能用藍田玉吧…。)
很多人很確信的說,傳國玉璽是藍田水蒼玉製成,我覺得可信度不高。
「宋代」《太平御覽》引《玉璽譜》載:「秦傳國璽,以藍田水蒼玉為之,刻魚、蟲、鶴、蟮、蛟龍,皆水族物。大略取此義,以扶水德。秦得藍田玉,製為璽,八面正方,螭紐。命李斯篆文,以魚鳥刻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或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李公磷傳》(宋)
《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明)
《韻石齋筆談·中州玉璽》(清)
這些文獻典籍引用了秦始皇傳國璽為藍田玉製成這一說法。
從史料來說,最開始用這一說法的權威是宋朝,然後是元明清。還不如杜道長離得近呢…
對待歷史,我一直認為,哪怕是正史也未必是真史,傳國玉璽是否由和氏璧而制,我的觀點是,不一定是,也不一定不是,因為存在製造的可能。
但圍繞和氏璧乃至傳國玉璽的故事足夠傳奇。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天和昌…日日天啊…這是庫里總冠軍的意思嗎…
可是
只能記錄到宋吧
後面再也沒人看到過這個玩意兒了
和氏璧玉璽原材料產自我的老家-湖北保康縣。我覺得樓主說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但是只是推測。玉餅是是薄餅形狀,不是說所有的都是。可能還有一些關於介紹這個的古迹還在陪葬品中未被發現而已。
從上古玉文化的玉器物,尤其是樸拙而美的玉禮器開始,寫到和氏璧的發現和改造成傳國玉璽的傳奇性與重要性,把傳國玉璽在秦始皇手中的幾個神話故事講述的動人一點,襯托出後來劉邦得之的幸運和珍貴,然後就是玉璽的流傳歷史順序,特別介紹玉璽缺角補金事件,以引出三國孫策袁術得到玉璽的故事。
後來玉璽起起伏伏,始終讓後世皇帝念念不忘,玉璽失落後,真假玉璽交替出現,每次出現所預示的王朝交替和朝廷紛爭,總結出玉璽是人心的信念,是權力的代表和神化。
最後點明我天朝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已經不需要玉璽證明自己的光輝,若是今天傳國玉璽重見天日,一定會是何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必然引起兩岸甚至整個東亞何等的軒然大波。
整個紀錄片必須不時展示所在朝代的精美玉器和文獻,吸引觀眾的同時增加知識性和歷史感,尤其比較突出的歷史典故,不惜成本也要描述清楚,遠赴日本與歐洲訪問漢學家和博物館,對傳國璽感興趣的不止是中國。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始制。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帝嬴政。
——公元前206年十月,漢高祖劉邦率軍入咸陽,得始皇帝璽。號曰傳國璽。
——西漢末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權,逼孝元太后取璽,太后怒,以璽投地,其角小缺。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全。
——公元23年十月,王莽兵敗被殺,校尉公賓就得傳國璽,趕至宛,獻於漢更始帝劉玄。——公元25年,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東漢光武帝劉秀。
——公元189年八月,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北宮避難,玉璽失蹤。
——公元191年,孫堅率軍攻入洛陽,於宮中井內,得傳國璽,後為袁術所奪。袁術死,歸曹操。
——公元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稱帝,建立魏國,於傳國璽肩部刻下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公元265年,司馬炎篡魏,稱晉武帝,傳國璽歸晉。
——公元311年,前趙劉聰虜晉懷帝司馬熾,璽歸前趙。
——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公元350年,冉閔殺後趙皇帝石鑒,得傳國璽,建立冉魏政權;後被東晉趁危詐得。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
——公元420年,劉裕廢東晉恭帝自立為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
——公元589年,陳朝滅亡,隋一統中國,傳國璽入隋。
——公元618年三月,隋煬帝楊廣被殺,蕭後與遺腹子楊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號為隋王。
——公元630年,唐朝李靖率軍討伐突厥;蕭後與楊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公元907年,唐末,天下大亂,朱全忠廢唐哀帝李祝,奪傳國璽,建後梁。
——公元923年,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之歸於後唐。
——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塘帶契丹軍攻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也有說法認為,此後出現的傳國璽已非真品。)
——公元1096年,宋哲宗紹聖三年,傳國璽為咸陽縣民段義掘地得之,歸於宋朝。
——公元1126年,靖康之亂,徽欽二帝被掠,傳國璽也被金國掠走,再次失蹤。
——公元1294年,蒙元世祖忽必烈去世,在京城大都,傳國璽忽現出現,被人拿著沿街叫賣。御史中丞崔彧命人購得,傳國璽歸入蒙元。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蒙元朝廷逃往蒙古草原。傳國璽第三次失蹤,也是最後一次失蹤。朱元璋曾遣徐達深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元朝廷,以期得到傳國璽,結果空手而返。
——此後,明清兩代多有獻玉璽者,然而皆為贗品。真正的傳國璽已不知所蹤。
你這塊玉,粗看有個大裂紋,細看您內龍有蟲牙,雕工和設計。。。您這龍是喝酒喝多了?
以和氏璧為線索記錄歷史倒不如以周易記錄歷史拉的戰線長
和氏璧也不是不可以打磨成傳國玉璽,只是體積大約跟我家磨盤差不多大。。
同樣你看邯鄲趙苑北門同樣有個和氏璧的復原想像圖,這個體量嘛。。。你說要幾十個來著?我藺相如一定是個大力士!
拿到傳國玉璽能改朝換代 ——elementary S05E02
括弧外面的字,括弧裡面的字,圖片,這三個是什麼關係?
記載傳國璽的《錄異記》是唐朝末年至五代的文字,作者服侍過皇帝,可能見到了傳國璽,彼時有說法認為:和氏璧與傳國玉璽是相同材料,特徵在於正而視之色碧,側視色白(可能是多色性,也可能是側面與正面顏色不同),夜晚有磷光,自然界中外表有風化層,產於湖北。如果只討論傳國璽,且假設傳國璽與和氏璧是相同材料,這樣的材料我認為是含藍鐵礦的磷塊岩結核。首先,藍鐵礦多色性顯著,當結核黃鐵礦多時夜間可以發出藍色磷光,當結核含較多白雲石時或結核被氧化後,磷光是紅色的,其次,磷塊岩中的結核多是隱晶質的,外觀似玉,其中的礦物受到壓應力重結晶定向排列時,可以看到多色性。另外,古楚國治內的今湖北、貴州、湖南、廣西省存在磷塊岩或富磷酸鹽岩石,且含藍鐵礦磷塊岩結核外表確實有像灰岩一樣的「皮」。
另外順便說,更早的文獻如《史記》中並沒有說傳國玉璽由和氏璧琢成,《晉書》也說傳國璽是藍田玉造的,藍田玉是蛇紋石透閃石大理岩,側視色碧可能指其存在碧綠色的一個面,而不一定指多色性。而且古人的玉璧是璧羨度尺,中間有個二寸的孔,這個規格一般不會改變。傳國璽是四寸見方高三寸。除非把璧做成琮那麼厚,否則扁平的璧是琢不成璽的。據完璧歸趙的情節,和氏璧可以被藺相如輕易奪到手裡持璧卻立倚柱,以及被化裝平民者藏在懷裡帶走而不被發現,顯然是正常的玉璧尺寸,沒有做更大,不能切成四寸見方高三寸的玉料。
所以我認為,和氏璧不能切成傳國玉璽,即和氏璧與傳國璽是兩件不同的寶物,沒有繼承關係。
謝邀
和氏璧是否被用作製成傳國玉璽現在不得而知,至少正史里沒有明確記載。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楚人卞和所發現的可能是南陽獨山玉亦或者是其他玉種,但是藍田白玉的可能性不大。
以一個物品為線索記錄歷史,這不就是編小說么
最後被寇仲徐子陵吸入體內,獲得了預知時空的能力
答主這個主意,我以前還真曾經想過,但是,傳國璽究竟是什麼時候消失在歷史中的呢,有說是唐代,有說是後唐,我沒弄清。
我家鄉有一位老師在八十年代時出過一本書,叫《和氏璧傳奇》。雖然野史正史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小時候讀起來像是故事一樣,頗有趣味。但是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題主如果有機會看到就知道這玉璽和歷史真是讓人看的驚嘆
嗯···和氏璧要是出現在國內,那專家肯定一致論斷是真的,出現在海外肯定一致論斷是假的。而且這東西沒法估值。
推薦閱讀:
※垓下之戰的時候項羽面對韓信的時候會想些什麼?
※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為什麼能勞師襲遠征服比自己強大的花拉子模?
※為什麼有中國人把鐵木真當成中國的英雄?
※蒙古黃金家族現在主要分布在哪裡?是否還在蒙古族內具有特殊地位?
※穿越秦朝,而你就是「嬴政」,在你有生之年,可將「秦」發展到何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