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時的條件和大背景下,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麼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解決當時中國的人口問題?

最近看到開放二胎有感而發,看到絕大部分人批評計劃生育是一項惡政,毀掉中國勞動力的增長,毀掉了中國經濟的未來,現在開放二胎也不過是在亡羊補牢而已,那麼,如果在當時鄧公接手中國的那個攤子的大背景下下,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麼怎樣做,或者說應該執行怎麼樣的政策才會使得情況要優於現在呢?


謝謝邀請,看完問題和一些答案,感覺有必要澄清幾個對計劃生育的常見誤解。

(題目有一個限定詞「鄧公接手中國的那個攤子」,因此答案主要討論1980年之後的生育政策。)

誤解一,計劃生育是從80年代開始的,開始的標誌是《中共中央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

錯誤。參考這個答案:中國人口激增是由於毛澤東時期鼓勵生育造成的么? - chenqin 的回答
雖然1954年中國就提出要計劃生育,但真正有效的計劃生育是從70年代開始的,其形式是「晚、稀、少」,通常的做法是晚婚晚育(農村男25、女23歲,城市男27、女25歲),規定生育間隔四到五年,避免三孩。

「晚、稀、少」時期的計劃生育相對溫和,主要方式是免費上門提供避孕藥具以及避孕服務,計劃生育教育落實到人。由於全國高度組織化,因此超生者仍然會有壓力,但基本沒有罰款、開除黨籍等成文的處罰規定。

雖然「晚、稀、少」的實施相對溫和,但正是在這段時期,中國的生育率從5.7迅速下降到2.6,是中國生育率下降最快的時期。

誤解二,計劃生育是造成性別比例差異的罪魁禍首,因為隨著80年一胎化政策的施行,中國的出生性別比例快速上升。

錯誤,參考這個答案計劃生育真的導致性別失衡了嗎? - chenqin 的回答。計劃生育在邊際上的確加劇了性別比例失衡,但並不是造成性別比例失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中國在傳統上就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家,即使沒有計劃生育,中國的性別比例仍然會很可怕,就連中國人到了美國成了華人,他們的子女還是會性別比例失衡。

那麼為什麼中國在建國初期到一胎政策之前,性別比例都比較正常呢?因為人民公社打破了傳統的勞動激勵和繼承模式。在聯產承包之後,農民重新需要用生兒子的方式來獲得更多土地以及從事重體力勞動,之前被打破的激勵又重新回來了,性別比例自然回到了「正常水平」。而計劃生育只是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參考這篇文獻,關於土地改革和性別選擇。(http://spot.colorado.edu/~shzh6533/Missinggirls_ALZ.pdf)


誤解三,8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對降低我國生育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計生委自稱我國30年計劃生育工作使全國少生4億多人,所以如果沒有計劃生育現在的中國會有近18億人。

錯誤。參考這個答案: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在此之前有過哪些價值和意義?這些價值和意義是否有值得商榷之處? - chenqin 的回答,這個答案做了一些文獻梳理。80年之後的計劃生育,雖然在區域、城鄉、民族上有差異,在時間上有反覆,但為了方便起見,後文簡稱為一胎化政策。


一般認為,一胎化政策30多年來對中國人口的影響約為1億人,作為參考,從1980年到研究截至的2011年,中國一共出生了6.2億人。這因一胎政策少生的1億人包括第一代與第二代,即A沒有出生,A可能的子女B、C也沒有出生,這些少出生的人口全部加起來在1億人左右,且70%以上本來會出生在1990年之後。

研究80年代後的計劃生育對人口的影響,是通過研究對照組和控制組的生育率差異來進行的,原理上很簡單。控制組可能是漢族,對照組就是一些不受計劃生育影響的少數民族;控制組若是高罰款地區,對照組就是低罰款地區。通過這樣的方法,控制住其他經濟社會個人層面的因素,將計劃生育的影響計算出來,這樣的方法已經十分成熟了。最新的文獻是南加大(現在中國人大)的王非寫的這篇文章(http://wangf.weebly.com/uploads/2/6/1/1/26112274/wang_new_measures.pdf),文章中下圖最下方兩條線(實線和長段虛線)的差異代表了80年代後的嚴格計劃生育對每個年份出生的女性的生育影響。

當然,學術論文不太容易讀懂,我在這裡用幾張直觀的圖表來看一下一胎政策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首先看生育率的變化,根據世界銀行數據計算。很明顯,70年代「晚稀少」政策確實伴隨著生育率快速下降,但1980年之後的一胎化政策則不然。1980年的生育率是2.613,而十年後的1990年,生育率仍然有2.428,每年下降0.7%。

其次,看獨生子女概率的變化,即每年出生的人口有多大的概率是獨生子女。用2005年人口小普查數據計算。下圖橫軸為出生年份,縱軸表示在該年度出生的人口是獨生子女的概率。1980年是出生的人是17%,一個1990年出生的人則有20%的概率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概率提高了3%。

最後看國際比較。下圖的淺藍色粗虛線是中國從1980年至2010年的生育率下降歷程,其他每一個國家(地區)的線條由一個特定的起點開始,該國家(地區)在這個起點的生育率與中國在1980年的生育率一致。我選擇了4個發達亞洲國家(地區)以及5個欠發達亞洲國家作為一個簡單的對照組。

可以看到,從中國在1980年的這個生育率起點開始,無論是70年代的香港、新加坡、台灣,80年代的韓國、泰國,還是90年代甚至是21世紀的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各個國家(地區)的生育率都開始快速下降。與他們從該生育率起點的變化相比,實施了一胎政策的中國在1980年代的生育率變動在初期簡直可以忽略不計,進入90年代才開始加速下降。

仔細看上圖,我們還能發現一個事實——除了越南之外,所有國家(地區)從2.6開始的生育率變動曲線的末端,全部位於中國生育率變動曲線的下方。就連印度、孟加拉之類的著名高生育率國家,從2.6開始的生育率下降速度也快於實施了最嚴格政策的中國80年代。

所以,80年代開始的計劃生育,作用體現在哪裡了?

體現在整整十年獨生子女率從17%到20%,提高了3%?想想看80後城市學生在上大學時被破除的第一個世界觀——據說計劃生育是國策,實施了那麼多年,可為什麼每個農村同學都有兄弟姐妹?

體現在整整十年後生育率從2.61下降到2.43,平均每年降低0.7%?印度、孟加拉,常常被用來當作沒有計劃生育下中國的未來,這兩個國家的生育率從2.6這個水平往後10年間,平均每年下降2.2%。

體現在一胎化施行30年後生育率從2.6下降到1.5?除了中國之外的所有亞洲國家(地區),對,是所有的,如果從他們達到生育率2.6的那一年往後可以數30年,那麼在第30年,這些國家(地區)的平均生育率是1.2。

所以,計劃生育的作用,遠沒有計生委自稱的那樣大,也不是那麼立竿見影。

把這些誤解全部澄清之後,回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上來:什麼樣的生育政策會對生育行為有影響?參考這個回答無法給子女提供合格生活條件的貧困父母,生孩子的行為是否不道德? - chenqin 的回答。

我們知道,影響生育率的兩個根本因素,一是母親的教育,更高的教育提高了母親生育的成本;二是兒童死亡率(在參考回答中我使用了出生時期望壽命來代理這個變數),更低的兒童死亡率提高了每個出生子女的期望收益,使得人們沒必要生太多的孩子來達到一個保留效用水平。

這兩個因素的背後,體現的是給定框約束條件下生育決策的高度穩定性,以及強行改變生育決策需要付出的巨大成本。

從上文給出的獨生子女率變化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獨生子女率在80年代初是上升的,隨後84年開始又下降了。這背後的原因,就是一胎政策初期在農村強行推廣帶來的強烈反彈,這樣的反抗成本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一胎政策在1984年就被放鬆了,得到了農村的一胎半政策。這樣的政策放鬆,實際上是將一種強行從根本上改變生育決策的政策,變成一種在邊際上改變生育決策的政策。在1984年之後的幾年,真正受到計劃生育影響的,是那些本來就在兩種生育決策上搖擺不定的人群,而不是那些清楚知道自身最優生育數量的人群——想像一下,你如果是一個堅定的丁克族,現在有人出錢強迫你生孩子,出到多少錢你才會願意?這就是強行改變生育決策所要付出的代價,讓那些原本堅決要生3個甚至更多的人群只生1個好,你需要付出的成本不會更少。比如以1981年《光明日報》的新聞為例:

福建省有64個縣,每個縣都有7、8個人專門干為婦女私取節育環的事。由於不懂科學、不講衛生,經常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有的婦女為取環被人將子宮、腸壁刺穿,引起腹膜炎死亡。湖北省利川縣有的公社私取避孕環的婦女達3、400人,有一個大隊上環80多人,其中80%的人取了環。四川省情況更嚴重,有些地方出現專以取環騙錢的「鉤鉤匠」,取出一個環收幾十元至上百元,其中彭水縣62個公社有2/3的公社發現有非法取環的情況;秀山縣鍾靈公社有幾個大隊育齡婦女中所安放的節育環全部被私取。由於某些人非法私自取環,牟取暴利,殘害人命的情況,在各地屢有發生。

想一想,1981年取環就能花上百元,甚至可能會因為手術事故要命,人們卻仍然趨之若鶩,甚至整個區域全部冒著生命危險取環。這還是取環呢,如果想用一些更嚴苛的方式把人們的生育率強行降低,政府打算付出什麼?他付得起嗎?

所以,在進行「到底是人多好還是人少好」的價值觀大討論之前,能否先搞清楚,假如計劃生育減少了出生人口,那究竟減少了多少?如果少一個人也是少,也屬於「部分解決了中國人口問題」,那是不是得有一個成本和收益的討論,否則還有什麼意義?

很簡單,計劃生育從1980到1990年每年的計劃生育事業經費加總,全部按照1990年價格計算,大約200億元,再包括約為總經費3倍,同樣用在了計劃生育事業上的的多子女費和罰款,總支出約為800億元。乘以其中的手術費用佔比50%,除以80年代因計劃生育而少生的大約2500萬人口(1980-1990年總出生人口2.5億,減少了十分之一),相當於是1600元少生一個人。1600元,比當年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還要高一些。作為參考,在1990年,中國中學生的生均教育撥款是248元,小學生均教育撥款108元。

也就是說,不考慮人口年幼時的凈消費和長大後的凈產出,那麼在1990年的價格上,每少生1個人的計劃生育花費,大概可以提供7個中學生撥款上一年學,或者15個小學生撥款上一年學,或者讓1個人從小學讀到初中畢業,順便留級幾年。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簡短地回答「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麼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解決當時中國的人口問題?」

答:生育數量並不是一個能輕鬆被政策改變的選擇。正因為如此,計劃生育並沒有怎樣「解決」人口問題(相對地,當前的人口老齡化和計劃生育的關係也不大),卻也花了很多錢。就我個人來說,這個錢花得不值。


推薦去看《One Child》這本書,作者是專業記者,而且還是華裔,採訪了很多人最後整理成一本探討計劃生育歷史和影像的書。Amazon Kindle 鏈接:https://www.amazon.com/dp/B00QPHNV4E/

裡面很多關於計劃生育政策歷史的故事,讓人覺得其實歷史上曾經可以有第二個選擇,但是迫於中國當時的國情不可能作出第二個選擇:

首先,推動計劃生育的是火箭科學家。為什麼不是人口學家呢?因為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大學裡的學者都被打倒了,只剩下軍隊保留有充足的科學家。因為他們不是人口學家,所以你不要跟他們講人情。他們也不了解社會科學,認為社會科學跟物理學一樣,如果模型是那樣子的,那做出來的結果就一定是對的,按這個按鈕就一定會得到這個按鈕背後設計的功能。他們沒有考慮過執行計劃生育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後果,只要模型算出來是對的那就執行吧,跟火箭彈道一樣簡單。(當時也有人口學家站出來反對,但得到的結果只是保留好想翼城這樣的小城市做實驗。翼城的實驗儘管是成功的,性別更加平衡,違法生育比例更低,但中央不敢推廣。)

其次,鄧小平設了一個 2000 年人均 GDP 的目標,按照當時的模型一算,允許生兩個的話達不到目標,因此必須只允許生一個。

此外,計劃生育在地方的執行如此極端甚至違法是有原因的。最初計劃生育是中央執行的,後來中央發現自己沒資源來做這件事情,就下放給各個省自己做,而且還不給錢,說各個省自己想辦法獲得資源來執行計劃生育。作為交換,中央可以對計劃生育的實際執行過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結果就是通過罰款來執行計劃生育咯,否則哪裡來的錢啊?既然中央說了可以當做看不見,那地方喜歡怎麼罰就怎麼罰,總之超生了就任人宰割。即將超生的,就想進辦法阻止,否則地方的人口數字超過上述模型允許值領導就會受到影響。再後來引入一票否決制,也就是只要計劃生育不達標,一個領導無論成就有多大都不能升遷,那就更加猖狂了。

最後,其實計劃生育和一胎政策是兩個概念,很多答案之間的爭吵來源自不區分這兩者,因為在中國這兩者確實指代同一事物。問題是,這個提問本身就沒有區分這兩者。問題把計劃生育和二胎政策作對比,實際上就暗示了計劃生育只是狹隘的指代一胎。總的來說,生育要有計劃,但強行限制一胎是有問題的。


我先說結論啊。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是必要的也是最合乎邏輯的;在自由市場經濟下,是不必要的,也是錯誤的。如果不考慮時代背景單純的說,計劃生育到底好還是不好使沒有意義的。你會發現「計劃生育」這個詞語里是有個「計劃」在其中的,其實「計劃生育」正是計劃經濟體系中的一部分,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下面我們分析下原因,本答案僅供參考,不喜勿噴。我們分幾個環節來說明:
1、人口為什麼會暴漲
2、自由的環境下,市場是怎麼調節的
3、人口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4、計劃生育產生的原因

一、人口為什麼會暴漲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除去王朝興替帶來的影響,中國人口暴漲有3次。第一次在春秋和戰國之交,第二次是明清兩季,第三次就是建國之後(其實2、3次還是可以算一次的)

這三次人口暴漲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生產力進步的結果。第一次,是由於鐵器的廣泛使用,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從集體耕作向小農耕作轉化。第二次,是因為高產作物的引入,明末清初,紅薯、玉米等產於南美洲的作物進入中國,這些作物抗災害能力強,產量高又好養活,這使得糧食產量在短期內大幅提升。第三次,一方面農業技術的發展,醫學進步等原因,人口也一直在增長。

可以說,從戰國之後到明代,中國人口是十分平穩的。

二、、自由的環境下,市場是怎麼調節的


我們可以想像,當糧食產量大幅增長,社會就會多出很多富裕的糧食,這些糧食一方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刺激人口的增長,直到人口和糧食產量從新回到平衡狀態。

但是有一個問題,糧食產量在相同技術條件下,不取決於人的需求,單純取決於土地面積和質量。技術的進步使得耕種的人力需求減少,同時總人口又在快速增加,所以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問題——大量多餘的人口如何處理。

我們以春秋到戰國這次為例,因為這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足以約束經濟的強大政府。

翻翻歷史書就會發現,春秋到戰國這段時間出現了三種人——手工業者,商人,說客。在此之前,可以說中國不存在商人和自由手工業者。所以,市場應對人口增長的辦法就是——產生新的行業。

道理很簡單,當多餘的人口全部擠到農業中時,由於農業產量不隨農民的數量而變化,所以必然導致每個人的收益下降,農業變成非常不適合的行業。這時就會產生工商業這樣的新興行業,新興的行業相對農業收入高,不費力。《商君書》記錄了一些蛛絲馬跡:

夫民之不可用也,見言談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賈之可以富家也、技藝之足以口也。民見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則必避農。避農,則民輕其居。輕其居,則必不為上守戰也。

這段講的非常明白,商鞅同志告訴我們,當時普遍產生了「避農」的現象,大量人口離開農業轉入工商業。(是不是發現和開放之後農民工進城很像?)

到了明清之際,同樣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民間各種幫會非常興旺,不過政府主要還是重農抑商的,所以發展也是有限。

三、人口問題是怎麼產生的


其實,這個問題其實上文已經回答了。在人口增長的情況下,市場會自發的產生新的行業,把人口勞動力引向新生的,收入更高的工商業中去。但是,如果這個時候政府有意識的阻止和壓制這一變化,社會就會出現很多社會問題:

1、農村新產生的大量勞動力被壓制在土地上,農業產生的財富分配給了過多的人口,使得生產力進步帶來的財富被攤薄,人民窮困。

2、同時,城市中的工商業,卻大量壟斷在官僚貴族的手中,由於貧富差距拉大。從直觀的感覺上就是,人多地少,社會矛盾尖銳,都是人口太多惹的禍。

四、計劃生育產生的原因

我國在建國後實際上實行計劃經濟,要集中力量發展工業,發展工業需要資金,而新中國沒有錢,因此很自然想到,利用農業來供養工業。怎麼做到呢?工業要想發展無非開源節流,也就是工業品有銷路價格
高,工人工資低。怎麼降低工人工資?一定是有一個最低限,也就是工資必須能購買足夠的糧食,因此糧食價格越低,工資就可以更低。所以,問題就清楚了:通過統購統銷,低價收購農民糧食,保證低糧價低工資;同時把工業品用高價格賣給農民,這樣農村的財富就會流向城市

後來的集體化也有這個作用,我們看到城鄉待遇在那個時代非常不平衡。比如農業私有化的時候,幾乎沒有遇到阻力,而城市工業私有化的時候卻遭到抵制,究其原因就是農村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了,私有化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城市私有化動了職工的乳酪,工人有很多福利都取消了,自然就會抵制

當農村的財富不斷向城市轉移時,這個過程顯然對農村是不利的,相對城市來說農村非常艱苦,故而農村人嚮往城市就成了自然的事。然而如果農民可以自由到城市定居,那就意味著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城市需要供養的人多,對政府來說意味著糧食生產減少而糧食
開支增大。所以農業集體化的下一步必然就是限制農民進城

如何限制農民進城?戶籍制度是最好的保障,農村戶口就在農村住,
互相監督。保證了農民與工人無法互相轉化。

這就產生了一個邏輯鏈條:

發展工業——汲取農業——限制農業人口進城——人口過多——計劃生育

所以總結一下,在計劃經濟中,計劃生育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環節,通過調節人口可以達道調節經濟的作用,這一點上其積極意義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隨後,我國進入市場經濟,一切的背景邏輯都改變了,所以也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更新一些總結性的東西,覺得太長不看的可以只看前面。

評價計劃生育主要有三個問題:

該不該控制人口?

控制人口該不該搞一胎化?

一胎化搞的有沒有效果?

現在對計生的爭論主要集中於前兩個,大多數人對第三個問題沒有什麼異議:三十五年一胎化搞出了這麼多雞飛狗跳甚至慘絕人寰的事,要是說沒有效果,那就太扯淡了。

但現實就是這麼扯淡。這篇回答不涉及前兩個問題,只討論第三個問題,即:1980開始的一胎化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是否有效?不論你是否認可控制人口,也不論你是否認可一胎化的策略,實際情況就是,從統計角度來看,計生委執行的一胎化政策在控制人口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

如果在當時鄧公接手中國的那個攤子的大背景下下,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麼怎樣做,或者說應該執行怎麼樣的政策才會使得情況要優於現在呢?

我的回答是,什麼都不要做。無論你是否認同「中國需要控制人口」這個主張,什麼都不做都不會讓中國有比現在更多的人口。

鄧公接手中國的1978年,中國已經實行了建議性的、非強制的、提倡晚婚晚育優生優育的生育政策,後來的獨生子女政策,完全是畫蛇添足,毫無效果,反而養出了計生委這個五十萬人的官僚利益集團。

1980年人口學家田雪原寫了一本《新時期人口論》,裡面討論了不同生育政策對中國人口的影響,截圖如下:

看好了,假設從1980年開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維持在1978年的水準,那麼到了2000年全國人口是12.9億。如果生育率維持在全面二胎化的2.0水準,那麼2000年全國人口是12.2億。那麼,現實位面中2000年中國人口是多少呢?

12.4億

這就很尷尬了。

更尷尬的是,上面這個12.9億實際上是嚴重偏高的。經濟發展對生育率的壓製作用是非常可怕的。北歐國家為了鼓勵生育,每生一個孩子給很多補貼,還有各項配套的服務,結果是北歐的國家沒有一個生育率超過1.88的,不僅沒有到達世代更替標準,甚至跟強制一胎化的效果差不多(計生部門宣稱中國2010年生育率1.8)。經濟發展壓制生育率的規律是相當普世的,不要以為中國人就能例外。事實上,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東亞黃種人屬於相當不熱愛生育的一群。以美國中情局的估計,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生育率倒數前五名分別是:新加坡,澳門,台灣,香港,韓國。

也就是說,如果從1980年開始什麼都不管,到了2000年,中國人口也不會高於12.9億。如果考慮經濟發展對生育的壓製作用,這個數字應該比12.9億低不少。對比本位面12.4億的真實數字,計生政策起了多大作用,各位應該有自己的估計了吧。

更搞笑的是,從1980年至今中國的人口學家一直把生育率當作自來水龍頭,想關就能關,想開就能讓水嘩嘩嘩流出來。2015年人口學家對放開二胎影響的估計已經淪為笑柄(參見https://zhuanlan.zhihu.com/chenqin/19799400),1980年的人口學家也是如此,在他們看來把生育率像彈簧一樣從2.3壓到1再回彈至2.16完全就是正常操作:

有個高贊答案是這麼反駁「生育率降低不可逆」的

  對於中國歷史熟悉的朋友都應該清楚,整個中國歷史的人口生育率和人口數量自古就是一個正弦函數的曲線。在人口數量超過耕地產出的時候,就會產生王朝更迭,隨著戰爭/新王朝建立/人口增長/人口超過耕地/戰爭/的無限循環,人口數量和生育率從來都是起伏不定,在三國時期更是降到了區區幾百萬人口。即使有人拿二戰之後的發達國家說事,美國在二戰和越戰後兩次嬰兒潮都是典型的生育率高速回升。所以所謂生育率降低之後過程就不可逆?我書讀的少,不要騙我哦

看好,生育率回升的兩個例子,一個是王朝更替人口大規模死亡,另一個是戰爭,而且是慘烈的戰爭(越南戰爭後並沒有所謂的嬰兒潮,美國的生育率從1964年起基本就是穩定降低,參見The Decline in U.S. Fertility)。中國能靠發動戰爭死一批人來提高生育率嗎?

總結一下就是,1980年開始,維持1978年的人口政策不變,別的都不做,情況不會比今天更差,而且中國還不會有五十萬人規模的官僚利益集團。

最後貼一個文章《新時期人口論》讀書筆記。


國情,自古都是我國小知識分子所不屑面對的現實。他們往往拿著發達國家在二戰後短暫的歷史數據,以一種海外精英王者歸來的姿態來告訴我們,土共的政策是多麼傻逼,國外都xxx, 只要我們xxxx,我們也可以xxxx。將自己的理論建立在一個人口素質+國家實力=歐美日發達國家的條件之上,完全不顧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傳統和實際國情。

   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面 對人人得見的事實,擺出無從查證的數據高談闊論就是欲蓋彌彰。

我們來看下本題答案中,日本早稻田大學保險專業費寒冬博士的觀點,我一一駁斥:

1.人口多是問題嗎?
  地鐵人多是問題嗎?路上堵車是問題嗎?重點小學頭擠破是問題嗎?只要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問題是不是問題,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桿秤。某人的理論是,這不是問題。因為有人就有人口紅利,有人口紅利就有社會資源。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於是很多小朋友就大腦就被帶走了。實際情況呢?

人口數量≠人口紅利。 

人口紅利=良性的人口結構+優質的教育基礎+完善的社會基礎設施+醫療保障體系+......。 

即使這樣,請不要忘記一個事實,對於自然不可再生資源來說,大量的人口資源消耗,對於全人類就是一個生態災難。費寒冬博士,拍著胸脯跟大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因為高生育率產生嚴重問題,所有看似人口的問題是分配不公的問題。事實是這樣嗎?現在全球但凡地區動蕩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高生育率。敘利亞和埃及就是典型,當大量的人口在出生後得不到足夠的就業崗位,這些人就會在在極端宗教中尋找寄託。我國古有白蓮教,今有輪子功,本質和中東的綠教是一個套路。有人說這是綠教的問題,那美國的大量拉丁裔在高生育率下的混亂大家有目共睹吧,槍殺、吸毒這些都是老墨在美國的標誌。那麼人口多是問題嗎?費博士說這些都是分配不公,言外之意,只要平均主義了大家就都過上好日子了,說的好有道理,你不讀書,我讀完掙錢了帶你花,你家生十個兒子養不起,我幫你養,你看,這就分配公平了,人口問題迎刃而解。

2.任何一個國家,在生育率降低之後,這個過程就是不可逆的?
  對於中國歷史熟悉的朋友都應該清楚,整個中國歷史的人口生育率和人口數量自古就是一個正弦函數的曲線。在人口數量超過耕地產出的時候,就會產生王朝更迭,隨著戰爭/新王朝建立/人口增長/人口超過耕地/戰爭/的無限循環,人口數量和生育率從來都是起伏不定,在三國時期更是降到了區區幾百萬人口。即使有人拿二戰之後的發達國家說事,美國在二戰和越戰後兩次嬰兒潮都是典型的生育率高速回升。所以所謂生育率降低之後過程就不可逆?我書讀的少,不要騙我哦。

3.計劃生育導致男女比例失衡?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重男輕女不就是對男孩好點,對女孩差點唄,最多去做個B超把女嬰流掉唄?事實是,重男輕女在計劃生育之前不僅僅是觀念,而是可怕的殺女嬰傳統。在中國傳統的農耕社會,只有男性才是勞動力,女性往往被視為一種可以換錢的財產,也就是說是一種資本投資,有能力將女孩養大女孩就是未來家庭換取大量彩禮錢的資本和進行家族聯姻的橋樑,如果家庭負擔不起,呵呵對不起,直接扔茅坑殺掉。而自古中國就是一個男女比例失衡的國家,尤其是在王朝末年當兵打仗的往往都是性饑渴男丁。

4.中國人口密度低,中國不需要計劃生育?
中國地理中有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領土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無人區,這樣的情況同樣適用於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人口問題從來就沒有個哪個國家哪個正牌博士會拿人口數量/領土面積來計算,而是計算人口數量/耕地面積和可飲用淡水量來計算,在這個公式下我國人均是位於世界排名末端,要不然就不會有南水北調工程。

5.有人拿日本來說事,說日本可以養活高密度人口來論證中國也可以?
日本為什麼就可以養活高密度的人口,憑什麼中國就不可以?這就如同在反問王思聰為什麼就可以開大奔,憑什麼俺們村的孩子就不可以一樣幼稚可笑。我們暫且把這麼幼稚的邏輯放到一邊。我們首先來對比一下中日兩個在上世紀80年代的實力。

人均GDP    
1980年 
中國311美元  
日本9220美元。

高等教育普及率 
1980年 
中國不到1%  
日本42%

文盲率    
1980年 
中國22%   
日本0%

知乎作為一個211都可以隨便鄙視的地方,麻煩你們在吹逼的時候認清一個現實,直到今天,我國大專以上文憑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12.43%。

6.日本糧食自給自足,我們也可以?
日本糧食自給自足,如果真是一個日本留學生的話,我實在不知道這是裝瞎還是真瞎。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就因為糧食不足,一直對外輸出農業人口,幹嘛?讓這些農民在海外種糧養活本國人口,其中有三個重要人口輸入地南美洲的巴西秘魯,還有就是我國東三省。二戰之前的滿蒙開拓團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二戰之後,日本在東北繼續進行技術輸出進口東北糧食,而在另一端的南美洲日裔作為第一大少數民族幾乎壟斷了食糧市場,糧食資源源源不斷進入日本國。然後你告訴我們說日本靠自己養活龐大人口,中國也可以的,我想知道中國人均1.6畝,低機械化的小水田裡怎麼就可以再來20億人口還能自給自足了?

我們在把鏡頭拉回日本國內,日本水稻的插秧和收割機械化程度各為99%;穀物乾燥機械化程度為98%。中國多少呢?農村的同學們舉起你們的雙手讓我看到你的吶喊聲。請說出你們家有哪個家庭有大型機械的,某些象牙塔里孩子需要你們的現身說法。

7.糧食=大米產量?
日本引以為豪的31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居然被一個留日學生給選擇性忽視了,龐大的日本漁民都完全視而不見,哦~~~ 我的三文魚的,我的刺身你們在日本都是哆啦A夢變出來的嗎?

一群對於社會現實完全不顧的人,以為在google上扒點數據,放點圖片,學著微博上的公知喊幾句人權不可侵犯,就可以指點江山。說什麼經濟上去了,生育率自然就下來了。問題是經濟要是上不去呢?多出來的人口你們家養?才過了十幾年好日子,下崗潮這麼大的事情就都忘乾淨了?

直到有一天農民起義軍的刀刃架在他們的脖子上時,才會明白為什麼窮酸秀才始終在中國政治體制內毫無存在感的原因。

黑TG有無數種黑法,唯獨拿計生黑TG恰恰黑錯了地方。要知道計劃生育當時所要解決的不是什麼單純的人口問題,而是將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傳統大家族轉變為現代化家庭的重要歷史決策。

在傳統中國大家族裡,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重男輕女,全家只供男孩讀書,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些你們現在看似落後的觀念,在計劃生育之前不是什麼觀念,而是社會規矩。全社會都是這麼過來的。

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國家基本國策是一整套嚴謹的政策體系,難道就是知乎描述的簡單地去田間地頭抓孕婦打胎?我想就算是村婦聯主任級別的文化人也不會相信吧。在整個計劃生育的政策中,具有中國社會跨時代意義的措施有全民普及避孕套,普及生育知識,斷絕中國幾千年表兄妹結婚陋習,用九年義務教育強迫農村家庭讓女孩接受教育,推廣現代化小家庭觀念,打破傳統大家族制度對於青年一代的枷鎖,推廣晚婚晚育和優生優育,中國農村社會徹底斷絕16、17歲早婚現象,讓女性第一次真正成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並擁有遺產繼承權利。同時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普及社會保險概念。這些是之前整個中國社會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在知乎上面裝大V,最重要的還是多看書,多向比自己年長的前輩請教一下當時的社會國情。要不然搞點網路圖表、數據包裝得跟專家一樣,除了騙騙學生黨給自己微信公眾號拉點人氣,在真正的權力決策層眼裡不過就是一群網路跳樑小丑而已。
-----------------------------------

回答部分網友的提問:
1.你別扯了,提高人口的素質就一定要靠減少人口?政府不能拿錢投教育?

對於95後生人可能你們都已經習慣了政府的財大氣粗,你們可能不知道在中國的80,90年代土共是名副其實的土共,公務員工資經常拖欠,國企分分鐘倒閉,96年台海危機連軍費都不如對面的台灣島,軍工企業的員工在外面兼職修摩托車,為什麼美國航母來了我們就慫了?哪來的登陸艦,連登陸的船還是找漁民借的漁船。上海肇嘉浜路上的中石化在98年靠賣公司大樓給員工發工資。我家那位堂堂法院民事庭庭長由於單位實在太窮,白天審案子晚上出來開三蹦子拉活。你們今天崇拜的柳傳志、馬雲都是在機關單位混不下去才出來創業的。衙門都沒米了,哪來的錢投資教育。當年張藝謀有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是反映當時那個年代真實的農村教育,建議你們看看。

2.TG泯滅人性,製造百日無孩。
有關於這個謠言,別人不敢面對,我在諮詢聊城衛生局退休張局長及諮詢冠縣朋友後正面回答諸位,這個謠言起源於1991年的山東聊城東昌府區,莘縣,冠縣當時由於這三個地區因為超生嚴重,市領導被點名批評,在聊城的一次計劃生育動員會上,一位發言人當著台下幾百號群眾的面,說要狠抓計生,大幹100天,要求這三個地方這100天內不得再上報一起超生案例。在當時的信息閉塞下,以訛傳訛堪比今日朋友圈不轉不是中國人,就變成了要100天殺光胎兒,殺羊羔。大哥們,你用腳趾頭想想這玩意你能信么?

3.人多資源少,大不了不就窮點還能怎樣?人家窮人越窮越生是人家的人權,你政府有什麼資格管?
人多資源少的時候,往往人性中最醜惡的一面就會暴露出來,到了一個極端狀態時,便是人類的自相殘殺。說一個真實的故事,1949年我家那位拋妻棄子三年的曾祖父,帶著他一個營的國民黨部隊被共產黨攆到了廈門。在去港口之前他跟弟兄們發誓終有一天會帶弟兄們打回老家。但是到了碼頭的時候發現船根本不夠,金門島就在眼前而共軍的炮彈正在飛過來。所有的士兵跟瘋子一樣往船上擠,擠不上船的人就雙手扒在船沿上,為了不讓船沉掉,他下令開槍,戰友殺戰友,兄弟把兄弟推下海。一時間海上浮屍一片。

4.計劃生育導致今天的開放二胎生育意願不高?
在生育意願問題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高到離譜的房價,把黑鍋都扔給了計生。我一直懷疑知乎是不是和我屬於一個世界中。你現在給我上海一套房,我立馬跟我媳婦回家造人。

5.我們家那誰誰都快生了,被計生委拖去打了打胎針。
 這個問題涉及到極其噁心的醫學手術描述,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我一直忍著不回答。但是謠言傳的太久我這個非醫專業的還是出來闢謠吧。首先我國禁止6個月以上胎兒做終止妊娠手術,別說計生委拉你去,你自己帶著你媳婦去,沒有醫院出具的畸形兒證明,沒有哪家醫院會給你做這個手術,看到沒有我說的是手術,打胎針對於6個月以上的胎兒是沒有用的。為什麼?【以下文字極其噁心,不適者請勿瀏覽】6個月胎兒已經成型,強行打胎頭部會卡在yindao內部,首先要用針管插入嬰兒頭部吸出腦漿,待頭部扁平後,醫生用剪刀由yinhu塞入將嬰兒屍體剪成碎片依次拿出,由於手術極其殘忍,在產婦不配合情況下非常容易造成人命,即使是畸形兒也很少有醫院醫生願意做此類手術。計生委的大媽們看到誰家媳婦懷孕了,3個月以內就把你盯上了,誰會讓你耗到半年拖你去打胎?就算遇到個二逼計生委大媽,醫生那關還得過吧?你是院長你敢接這單生意?醫生不是人?他們不怕醫鬧?本來就不是自己的鍋,醫生會自己把鍋抗上?知乎裡面醫生成堆,你隨便喊一個出來,看看他們醫院的婦產科有沒有遇到過知乎大V們描述的場景,說句不好聽的,婦產科那些排隊打胎計生委倒是見不著,約完炮不戴套的學生倒是成堆的。

6.如果放任人口無序增長的後果是什麼?
首先就是貧富差距的拉大,大家可以通過身邊的生活可以發現,當年家庭體制內的獨生女的生活條件要明顯好於超生家庭女生。無論是受教育水平還是結婚後住房壓力。而大批的超生子女除少部分優秀子女,大部分都淪為中國底層勞動力的炮灰。有人說這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啊,國家發展就得有這幫沒本事的人出苦力啊。事實上,在中國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下,這些人不會乖乖地給諸位做苦工,做房奴。在國家矛盾到達一個閾值時,他們當中就會產生陳勝吳廣。最次地也會形成中國古代的漕幫,哥老會等結社組織,從而加劇社會不穩定。

後記:
知乎常常被外界冠以何不食肉糜的典型論壇。因為知乎的大部分用戶都來自中產階級以上家庭,年齡段偏低。當中的大部分的收入和學歷都可以在自身出國的時候面對發達國家可以做到不卑不亢。但是這並非是中國社會的現實。且不用說1949年之前90%的文盲率和幾乎忽略不計的工業產值讓我們差點做了亡國奴,即使在上世紀90年代大量的下崗工人才在飢餓的生存線上掙扎過來。同時,知乎上面也存在大量既得利益家庭的子女,這些家庭依靠房地產行業發家致富,面對廉價房奴的持續減少,比誰都慌張。面對直接的利益威脅,近些年來對於反對計劃生育持續搖旗吶喊,即使被人拆穿,也要強撐喊道房價崩盤了,你個窮鬼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

  對於那些希望在知乎上找到真理的同學,我個人建議還是多去讀讀書吧,這裡真不是學知識的地方,即使讀不下去書看一看《1942》,《霸王別姬》,《一個都不能少》這樣反應真實國情的電影也是不錯的選擇,社會學科絕不等同與統計學,它涉及到政治學,歷史,國情,地理等諸多傳統文科類學科,我國歷代統治者的培養往往都是需要有幾十年的基層經驗,絕非簡單地吹空調談數據。一些知乎大V用一種不可辯駁的姿態居高臨下的教育你的時候,年輕人,你就應該警惕這是洗腦還是真理。


感謝一再邀請,我只能說幾句片湯話。

前年我爺爺過世,葬在老家的墳地,也算是哀榮之至。
原因無他,他在當地的村子,當了快二十年的大隊書記。出殯那天,來幫忙還是送葬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下葬以後我匆忙上了台車,往酒席處趕,開車的司機是個四十齣頭的本村人,不認識我,向副駕上坐的大嬸打聽我是哪家的,我趕忙回答,「去世的是我爺爺。」

司機非常感慨,說原來這是李書記的孫子,然後說了一堆節哀保重之類的客套話,我都一一應和。然後司機突然冒出了句,「李書記好啊,我記得李書記在位的時候,從來沒抓過婦女超生的事情,不像後來的X書記……」

原來作為大隊書記,別的事情可以不被人所知,在鄉民心中,唯獨「不抓超生婦女」這件事,就可以被記住二十年,成為一個「德政」,不管怎麼說,這算是一個讓孫兒面上有光的遺德了。

所以我很難評價這個政策的好與壞,因為尺度上不統一,從家庭、到鄉鎮再到國家,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尺度。


中國古代兩千年,皇權不下縣,王朝更迭大多影響不了最底層的百姓。一個個村落里,百姓豐年多生孩子,災年鬧饑荒,進而流民作亂,最終改朝換代,這樣的事情周而復始。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士大夫們對百姓的一種定義,可以這麼說,管不住褲襠的百姓,在農耕文明作為一個整體,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事實上,很多交通比較閉塞的村落,在古代都進行過自發的殺嬰行為,而且是按比例的控制自己的人口滋長,與其討論這種做法道不道德,不如說這種做法確實有效。

新中國是農耕文明走向工業化的第一個政權,熟讀史書的領導者們無法迴避中國數千年來的事實,人口的壓力足以讓最富庶的大國在一代人的時間變成人間地獄。以往難以約束基層的皇權,如今政府可以下縣,下鄉,下村,對每一個大隊都能有力管轄,這在過去的千年,是絕難以想像的。對生育的管控,可以說是超越稅收,是政府對個體進行的最有力的管束,不管結果如何,這樣的做法,在世界範圍里,都將是史無前例的雷霆手段。


五千年文明史看似長遠,但一個人活一百年,首尾相接只要五十個人。質詢這段五千年文明,五十個就夠了,這才是文明的真相。
醫療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增加,一個人活在當今社會,佔用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是難以計數的,把計劃生育的人均投資拿來和學費做比較是很欠考慮的,甚至是很幼稚的。
假如人類文明擴張到宇宙,每一個地球人的天賦都寶貴,就業率百分之百,那麼生多少又有什麼關係。

誰都不想降生在一個赤貧家庭里,這個有自我意識的人來到這個世界,很可能得了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很可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懷疑自己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這個時候宗教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


在網上,每當有人買車、旅遊、就有人噴說為什麼不把錢省下來捐希望小學,說得好像有了希望小學,就有了一切的希望一樣。

培養一個完備的小學教師隊伍,教育山村裡的愚父愚母把孩子送到小學裡上課的這筆投入,夠建一百個希望小學。有調查顯示很多地方的希望小學人去樓空,接近廢棄。不是教學樓漂亮就有學生,就有老師,就能誕生科學家、醫生、大文豪的。


既然降低人口生育率的最有效手段在於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那麼怎麼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
我想最開始的辦法是從每一個家庭入手,首先讓家庭的下一代受教育的機會盡量均衡,不要讓男性擠占女性的受教育機會。不然增加再多的教育資源,都是傾斜的教育資源。

計劃生育和義務教育是互相捆綁的,目的是社會上盡量少出現低素質的青壯年人口,避免社會動蕩。我們只能這麼去理解,計劃生育降低的人口數量,個個都威脅到了同時期女性的受教育權利。多一個男孩,就多了一個輟學回家帶弟弟的女孩。

計劃生育無非就是鬆了油門,真正踩下剎車的是義務教育。

我不想再和誰打嘴仗了,畢竟能在知乎上你來我往的都是基礎教育的受益者。在我看來只有宗教有反對計劃生育的權利,因為在宗教的意識形態里,殺人是最大的罪孽,即便是嬰兒也擁有人的天賦。

但在負責任的政府和社會的意識形態里,一個人生下來卻沒有接受教育,才是最大的罪。
因為他可能拐賣別人家的小孩,成為盜竊者的幫凶,傷害逮捕他的警察。
不是每個文盲都是天生的犯罪者,但每一個低素質者的出現,都是對這個既有社會模型的某種損害,這種損害到一定程度,埋單的是所有人。

人對計劃生育的某種支持或者反對,更多基於自己的生物學屬性,我們既知道有些天資平平的父母,生出來天才兒童,我們也知道孩子營養充足能長得高,長期海外留學能外語好。

我們無法權衡到底是基因作用大,還是後天環境的作用大,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在優生優育的道路上有所捨棄。

事實證明控制生育很可能滑向種族主義或者法西斯,生育成了高階人種的權利。但東亞地區的低生育率確實反應出某種群體自覺,可能有一大部分人覺得,自己的社會經驗,基因和家庭,是沒有一定要繁衍下去的必要的。

當人一旦有著這種想法,很可能就沒有生育的意願了。與其說是計劃生育在起作用,不如說是人類的動物性還沒有更高階的科技加持,讓生育這種撞大運的事情,從原始中解脫出來。

活到二十多歲的人,往往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自我覺醒,花特別大的時間和精力,在根除原生家庭中帶給自己的陰影或者煩惱。

不管怎麼說,低生育率還將長期低下去,至於某些專家開始替國家操心,什麼苦果啦,老齡化啊,人口紅利消失啊,這種人就忽略他們的聲音就好了。
有些人總想讓窮人玩命生孩子,然後富士康裡面一個月掙三兩千,他再給給自己孩子買台五六千的手機當期末考試獎勵,順便有空就對自己孩子說,看看,不好好學習就是這樣的下場。


一開始我是不想掛人的。但是非要跟我認真,我就跟你認真一下。我今天啊,算就得罪了你一下。

第一條,拋開環境保護因素,你咋不拋開土地素質因素呢,拋開土地本身因素,畝打萬斤糧也是可以的嘛。

我國目前的耕地是160萬平方公里,160萬平方公里多大呢,大概相當於黑龍江、河南、山東、吉林、江蘇、四川加起來的總面積。憑空變出160萬平方公里的耕地,要是能變出來,還用得著給耕地劃紅線么。

看一下我國糧食作物的耕種面積,比建國初期多了么。

開荒丘陵山地,大概評論是這個意思。把無法實施機械農業、灌溉施肥都極為困難的地方,開墾成良田,這種想法無異於天方夜譚。

再看一看第二條,先不說前後兩句有沒有邏輯關係。說這個新生兒性別比例問題。在無法進行性別鑒定的情況下,新生兒的性別比例當然就是在1:1左右。我回答的第一條就是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評論是不是仔細看了。

這種全部都是在胡扯的評論,我實在不想在反駁了。對於裝睡的人,又怎麼叫的醒呢。對於這滿滿的唯心主義的言論,我只能說 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並且我誓死捍衛罵你是XX的權力。

不考慮事物的真實聯繫,只要抓住相似之處,主觀任意的聯繫。在知乎,這種做法,也是能行走的相當開的。評論卻連這個都做不到,更不要指望其尊重事物之間普遍的聯繫性。現在看來,把我們這種人的邏輯加上雙引號,評論真是用心良苦啊。

能說出這句話來,不僅淺薄,而且無知。

這是1978年以來糧食作物、農作物的播種面積還有糧食單位產量的變化圖。

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比起1978年來,還少了,總播種面積的增加及時微乎其微。

糧食不夠開墾荒地,聽著合乎邏輯。但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努力被你吃啦。開墾荒地從古至今都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1978年後糧食作物面積就沒有增長過,為什麼,可以開墾的荒地早就開墾完了,難道要去把南海填平了去種菜?我要說,你這麼能,你咋不上天呢?


提高糧食產量,是這個國家幾十年來一直都在做的。但是糧食產量能憑空增長么,不能!提高糧食產量從來都不是一件輕巧的事情,畢竟中國沒有金坷垃。人口多,糧食產量就能多,這不僅僅是無知了,這是無恥。

一、 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男女比例失衡的直接原因是胎兒性別鑒定,根本原因是重男輕女這種落後的反人類的封建思想。


多子多福,養兒防老,傳宗接代。這樣的觀念在現在仍然有相當廣闊的市場。雖然兒子多的並不一定過得好(互相之間的扯皮,推諉,這種情況相當普遍,往往幾個兒子給的錢還不如免費的養老保險給的多)。但是在相當廣闊的地區仍然抵擋不了對於一個男孩的追求。


在女孩多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家庭,男孩的姐姐們最主要的作用是當男孩的保姆,家庭的勞動力,甚至結婚的彩禮都要被用來給男孩娶媳婦。


有種歧視叫性別歧視,很多男女都可以勝任的工作,甚至女性更有優勢的工作在招工時對女性是不公平的。造成這個現象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育問題,你去生孩子了,三個月不上班,前後至少一年沒有辦法把集中精力用戶工作,你走了,你的活誰來干,為了避免這種麻煩,很多用人企業會傾向於少招或不招女性。如果在不知道面前的應試者會請幾次產假的情況下,你們猜HR會怎樣考量。


····· · · · ·· ·


計劃生育這一政策提高了女性地位,撼動了千年的禁錮思想,從這個角度來說,計劃生育並沒有導致新生兒男女比例的失衡。


二、 中國的糧食真的夠吃么?


今天來說,不僅夠吃,還可以把多餘的糧食拿去餵豬,拿去做酒精摻到汽油里。對於知乎上的小清新來說,餓肚子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會出現在中國。


我先講個不是故事的故事,之所以說不是故事,是因為這是真事,又說這是故事,是因為聽著完全就是段子。


2006年,中國取消了農業稅。當然這個故事發生的更早,大概是90年代的事。知乎上大多數恐怕都對農業稅這個東西沒概念。農業稅,又叫提留。在事業單位由鄉里統籌的時候,當時的政府的基層公務員還有教師的工資就依靠著收上來的提留。這是背景。


我這個鄉靠著運河,所以糧食產量比別的鄉更高一些,當然交提留也十分積極,因為這個也被別的鄉的人笑話,你們傻啊,這麼積極幹什麼。當然這個積極也是有用處的,就是公職人員的工資基本能按時發放。而別的鄉的公職人員就沒有這個運氣了,工資拖欠個一年半年的都是常事。有一家,家裡兩個人都是教師,當時工資也低,一個月幾十塊,就這麼幾十塊,也是幾個月沒發工資,兩個人真到了家裡揭不開鍋的地步。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妻子找一學生家長借了二十塊錢,心想著,幾個月沒吃肉了,買塊肉吧。丈夫回來一看,都這樣了你還買肉吃,你要幹嘛。結果兩口子生了氣,肉直接扔一邊。幾天後想起這個事來,那塊肉已經長蛆了。到最後反倒便宜了那幫蒼蠅。


貼個數據,1990年來的肉類和禽蛋產量。

2014年的肉類和禽蛋產量基本是1990年的3倍,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按官方所說的比現在多四億人口,在耕地不減少的情況下(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人均糧食是在335公斤左右,這是個什麼水平呢,1980年的水平,剛剛跨過溫飽線的水平。335公斤,人都剛剛吃飽,還會有多少給豬吃,還會有多少給雞吃。那時不要說茶葉蛋,就是雞蛋都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有人說,人們那種情況下就不會亂生孩子了,我只能說,你高興就好。看看印度,再看看三年困難時期之後的人口增長率,我還是要說,你高興就好。


三、 有人口就會有配套的學校和醫院么?


先要問一句。蔬菜是超市貨架里長出來的么?


又回到了那個故事,九十年代鄉村教師連飯都要吃不上了,您還要基層中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從事那個吃力不討好還容易吃不上飯的工作(當時知識分子匱乏到什麼程度,舉個例子,相當多的地方官員都有基層教師的經歷),真以為情懷能當飯吃啊。


今天看似教師的待遇不錯,很多人投身到這個需要奮鬥終身的行業中。在河北農村,教齡十多年的一線教師算上各種津貼補助一個月也不過3000塊(這還是去年漲上來的,包括津貼)。


有一個詞,叫代課教師,這批人有一批轉正了,有一批被清退了,這批人佔了當時的教師隊伍的相當一部分。工資低,沒福利,沒編製,就是他們的情況。


當時的教師學歷並不高,直到現在,鄉村教師中大學以上學歷的教師也沒多少。初中畢業教小學,高中畢業教初中,甚至初中畢業教初中,都是很常見的事情,這種循環之下,農村能出一個大學生,當然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


也許在不實行計劃生育的情況下,會有配套的學校,會讓人們享受到名義上的九年義務教育。可這,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一塊遮羞布,底層向上的通道會被早早的堵死,至於民辦教師,誰關心他們的福利,只要繼續賣命就好了。


有很多人可能並沒有關心過學校的區別,只知道哪個學校升學率好,哪個學校升學率差。也不可能知道市區重點學校和鄉村學校的區別,經費,師資,各種資源都會偏向於市區的重點學校。這個差距在今天都無法彌補,倘若沒有計劃生育,對於底層的學校,也維持住這個架子而已。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徹底的封死底層通過教育和考試爬升階級的通道,我彷彿聽到某人再說:你們這幫窮逼,老老實實的給我打工,讓我剝削不好么!


這也許是一件諷刺的事,一群靠情懷吃飯的人,終究不會得到情懷的青睞。


再說醫院,那種情況下的確會有全民覆蓋的醫療,可我要問一下,同學,你聽說過赤腳醫生么?


四、 你那麼支持計劃生育,你怎麼不去結紮?怎麼不把資源省下來?


計劃生育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請問,哪個字提到不生了。


農村的早婚早育問題,知乎的小清新們更是不會知道。往往是剛過二十,兩個人就匆匆忙忙結婚了,抱著孩子去領結婚證然後再給孩子上戶口這種事情是不是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這就是事實,四十多歲當上爺爺奶奶的簡直不要太多。(村裡和我一般大的小夥伴的孩子已經可以說話了,我連女朋友還沒有::&>_&<::)。不上學二十三歲沒對象是要讓人笑話的。


五、話說人口紅利是個怎麼回事。

這個東西是對資本家更有用,還是對我們這群P民有用。

+++++++++++++++分++++++++++++++++++割++++++++++++++++++線+++++++++++++++++
假設在1995年人口達到了14億的話,人均糧大概是330公斤,這個大概是80年代初的水平。中國的資源真的夠用么?

不計劃生育就不會打胎了么,naive。

高票那種一直生孩子,生出一個男孩為止的言論簡直是何不食肉糜。
計劃生育誰給你說是限制的男孩數量了,限制的是孩子的數量。
誰給你說重男輕女生出一個男孩就行了。
重男輕女誰給你說就是僅僅就是生個男孩了,重男輕女是所有人權的對於男性的偏斜。的確,重男輕女的情況下,在前幾個是女孩的情況下,會一直到生出一個男孩,但是會為止么,不會,事實是接著生直到生出了更多的男孩。在生活資料不夠用的情況下,家庭的資源會向男孩更加的傾斜,絕大多數女孩受教育甚至於生存的權利會被變相的剝奪。路邊的棄嬰這種現象會完全的成為一種十分常見的存在。
我求求你,帶點腦子行不行?

誰給你說糧食只和耕地面積有關係?
最重要的土地素質被選擇性忽略了!!!!!
只吃基本穀物行不行,當然行,大不了再來一場自然災害,全國死個幾億人。
說日本可以基本自給,你只考慮耕地面積么,要點臉行不行?
中國在80年代才做到了基本不挨餓,在不限制人口的情況下,現在別說吃肉,就連青菜都沒有。
人口暴漲的後果是什麼,不完全的告訴你
在農村人和耕地爭,為什麼,不需要住房么,去哪裡蓋房,只能是逐漸的去侵佔耕地。
城市裡,需要安排下更多的人口怎麼辦,只能是侵佔耕地、林地、水域。
耕地面積減少,而人口暴增。這就回到了糧食問題,為了保持糧食自給(買糧食你也買不起,動腦子想一想,你又不姓趙),畜牧業這種投入糧食巨大而產出很少的產業還會像現在這樣么,還有有耕地來種菜么。那種情況下,吃茶葉蛋的真的是土豪。(雞是吃穀物的,人都不夠吃還會給雞)
在少三億畝耕地和多五億人口的情況下,人均連一畝地都到不了,在已經需要糧食進口的今天,高票是要中國人民都扒樹皮啃草根么。

經濟發展後,生育率下降,為什麼下降,因為孩子多了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換而言之,在不計較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只要不挨餓的情況下,生孩子就是一個持續二三十年的事情。這不是危言聳聽,這就是幾十年前的中國。

樓上某位說得好,反對的不應該是計劃生育,而是反對的執行時的種種惡行!!


讀歷史思考歷史,一定要注意一句話,一代人解決一代人的問題
如果毛主席知道打不起來核戰爭的話,肯定不會號召多生,也不會有英雄母親的說法
如果鄧公能看到今天的話,也許計劃生育一開始就是生兩個而不是生一個。

但是他們都看不到。
在他們所處的環境下,都做了最有利於或者說是最可能有利於國家未來發展的決策。
如果現代人今天回到1970年代,去做決策,也許最大的改變是可以生兩個,而不是一家一個。

順便說一句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口叫做人口紅利,大量沒受過教育的文盲叫做人口負擔。


我覺得某些高票答案美滋滋的說中國搞計生大錯特錯前先應該派他們這些所謂的社科學者去治理一下印度的問題,如何在優生優育完全不作為的情況下讓現在的印度二三十年內整體社會狀況發展到現在中國的水平

注意,我說的是整體,很多精英人士只看那些有錢有權養尊處優的城市小資的狀態——不需要計生啊啦啦,廢話!有錢人生一堆和貧下中農生一堆是一個概念嗎?印度壕也很多,印度也有高科技高白富翁文化人,但是印度的扶貧工作和天朝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好么?

30年來天朝農村面貌的急劇改變最主要由於2方面:
1、土地承包
2、計生

簡單的說:少生孩子多養豬

城市計生在當時也是有必要的,雖然城裡人更容易自覺自愿少生優生,但是80年代秉承了50年代英雄母親後遺症,知青下鄉也還是沒能解決就業崗位緊張的問題,加上市場改革不得不做的百萬大裁軍,大量軍人地方複員,當年的就業壓力遠比現在的什麼畢業生潮大多了,各企事業機關單位超額接收一崗多人搶飯吃還沒飯吃,逼得少數人下海,對!當年下海都是給逼的,哪裡像現在個個都心比天高亂跳槽亂創業!就業問題持續到現在都還是壓力大,但和當年根本沒法比

啥叫人口紅利?人口紅利就是人多人賤啊!你那麼多人,當然命賤價低,還普遍比印度窮苦人素質高,價廉物美當然方便發展經濟了,同時也就是價廉物美還賣不掉,找工作難,為了生存生活無所不用其極,人擠人,相恨相殺,坑蒙拐騙偷、走後門、潛規則、各種社會亂象,人多逼的!

嚴重懷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傢伙從來沒擠過八九十年代的火車汽車,因為家裡有公職人員,長期專車接送!


首先,我在高票的 @費寒冬 的答案下面說他是書獃子,這個過分了,我向他道歉。
但是,我提出的質疑他一個都沒正面回答,就直接把評論關了,這是來討論問題的態度?掛著2K贊來招搖撞騙么?
這個問題的題目是《在中國當時的條件和大背景下,如果不實施計劃生育,那麼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解決當時中國的人口問題?》
他的答案從頭到尾就是否定計劃生育政策,沒有一個字提到有什麼更好的方法,這是不是跑題了?我要求他回答除了計劃生育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他說沒有能力。那我就請問了,你洋洋洒洒搞這麼一大篇文字的目的是什麼?既然不是來回答問題的,那就是為否定而否定,順帶把GCD、政府和領導人批判一番是吧?
答案開篇是這麼兩段話

總說人口多會有各種問題,我想問下,誰看見這些問題發生了?哪些國家曾經因為人口發生問題了?印度窮是因為人多嗎?印度全國就沒有不能種的地,印度占著全世界最好的一塊地方,照樣那麼窮,是因為人多嗎?有人寫論文論證了人口多產生的問題了?說中國最合適人口是七億人有科學依據?還不是當年中南海里那幫人一拍腦袋想出來的,「英雄媽媽」人多力量大的時代怎麼沒人說人多是問題?
至今沒有任何一國因為人口多發生嚴重問題,反而因為生育率低發生問題的國家一抓一大把,所以人口多的「問題」永遠都在假設階段,人口多會出現很大問題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中國當年窮是因為人多嗎?還不是給某些人暴政找借口。

然後這是他的回復

既然你口口聲聲說不討論政治,那我問一下,你上來這兩段話是抽自己嘴巴子么?又當又立可不像是一個學者的風範。
往後看就越來越不對勁了

教育資源是啥?首先要蓋個學校對吧,蓋個學校以後要有老師對吧,人多了老師不自然就多了?難道不生孩子了,教育資源就夠了?難道讓之前那群退休的老人來當老師?
醫生同理,不論多少人,醫生比例總是一樣的,說人多導致教育醫療資源不夠的,簡直無可理喻。

這是什麼邏輯?老師是天上掉下來的?醫生是你日爹送的?學校、醫院的建設不要錢的?我83年生人,生活的城市是一個老牌工業城市,計劃生育剛好是從我這一批開始搞的。由於城市居民大多是靠工資生活,所以計劃生育政策落實得比較徹底,除了七十年代有哥哥姐姐的,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就這樣的條件,一個班都是六七十人,如果不控制人口,一個班一兩百人你還讀個什麼書?這還真不是我危言聳聽,就是到現在,2016年,下面的縣城計劃生育落實不好,城區小學一個學校近萬學生,一個班八九十人,你覺得你的孩子能學什麼?在當時的條件下,義務教育是沒有條件實施的,一個家庭裡面也許只有個別孩子能上得起學,人口素質怎麼提高?向工業化社會轉型的必要的人力資源從哪裡來?

日本都能養活自己,中國不能?

下面很多答案已經駁斥了你的謬論了,我就不跟你撕這個了。

計劃生育是殺死你家幾個人?除了基督教徒,無論哪個國家都沒有從法律意義上將未出生的胎兒定義為人吧。辯不過就開始偷換概念,你逗不逗?

說「因為中國當時窮所以計劃生育」,這種邏輯,我只能說就是強盜邏輯,窮不生孩子,可以,你窮你可以選擇不生。別人窮別人願意生,需要政府來幫你做決定嗎,都三歲小孩?

你一直對「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嗤之以鼻,我想問一下,知道這句話的背景么?在農業社會,由於技術落後,生產效率底下,人口數量就決定了產量,農民家裡光有地,沒有男丁也是死路一條,所以,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信奉的就是「人多力量大」,而且越是困難就越要生,這是一種樸素的自我保護的觀念,知道么?同樣的,新中國早期的領導們也是生長在農業社會裡的,從觀念上講,他們推行「人多力量大」是有時代局限性的,大家在批判的時候請不要開著上帝視角自以為是。

最後還有說多生孩子大學負擔不起所以不讓生孩子的,我簡直醉的不要不要的,因為上大學上不起不讓人生孩子,大學免費不是辦法?助學貸款行不行?學費重要還是生命重要?政府寧願不讓人生孩子都要堅持教育產業化,這TM也能洗地,還洗的頭頭是道的。

瞧瞧,這都什麼邏輯?晉惠帝也說不出這麼無恥的話吧?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人口只有四億,經過戰亂的摧殘,千里荒野,百廢待興,大力推行多生政策是符合當時的歷史要求的。但是由於底子薄,基礎差,再加上被國際封鎖,工業化一直推行不暢,所以城市的就業問題逐漸就成為了重大的經濟問題。為什麼要搞上山下鄉,就是城市工業發展不足,帶動不了第三產業的發展,造成就業嚴重不足,所以就只能把年輕人往農村趕,不然成千上萬的小年輕在城裡晃蕩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一個成立二十來年的國家,在被國際社會孤立的情況下,發展舉步維艱,這應該不能把帽子都扣在政府頭上吧?
在以上的時代背景下,計劃生育政策的出台也就順理成章了。畢竟在短時間內發展經濟和生產力是遠水解不了近火,開源不成,那就只有節流,剩下的有效辦法就只有控制人口了。而控制人口也有兩種辦法,一是限制人口出生率,二嘛就是按馬爾薩斯的想法,直接削減現有人口。換做是你,你選哪種?給大家提個醒,當年提出計劃生育的馬寅初可是被當成馬爾薩斯第二打得翻不了身的。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答案,其核心觀點是:國家進入發達社會後,生育率會自然降低。這個觀點我是贊同的,但其全文反映出的理念是,國家不該控制人口,等經濟發展起來了,老百姓自然就不會多生了。哈哈,好一個「何不食肉糜」啊!我真不想說這些人是書獃子,可連因果都倒置了,還振振有辭地批駁計劃生育,看來小清新們的知識水平還是要提高一下啊。
給大家列幾個數據。六十年代的平均畝產在400斤左右,而人均糧食需求量為940斤/年,也就是說兩畝半的田地才能養活一個人。1960的人口已近7個億,需要17.5億畝耕地才能滿足全國人民的基本溫飽需求,而當時的耕地面積是多少呢?16.77億畝。吃飯都有問題啊,同志們,你怎麼不去吃肉呢?(我在費博士的答案下面引用了這幾個數據,狠狠打了他的臉,結果被他刪了,真是芳草天啊)
計劃生育這個政策並不是非常好的政策,但實屬無奈之舉,也是最適合當時中國社會發展的舉措。如果當時不採取這個措施,糧食生產維持人民生計都很困難,更不要提有結餘去換取外匯,從而獲取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人才支持。一旦陷入這種困境,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繼續膨脹,工業化進展緩慢,低下的農業生產力無法滿足人口增長需求,社會陷入動蕩,人口被大量清洗,周邊國際環境進一步惡化,新疆、西藏、內蒙古、黑龍江、南海失守,你們這幫小清新估計要投胎到美爹日爹那裡去了。
計劃生育政策的黑點是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暴力執法,比如牽牛扒房,強制引產等情況,這是由於政府的行政約束力不足,農村宗族勢力強大等客觀原因造成的,有時代局限性。還有出於行政成本和社會穩定的目的,存在選擇性落實的問題,比如工業城市,老百姓都是工人,怕被開除,所以落實較好,而縣城農村則落實力度不夠,造成越窮越生,越生越窮。農村畢竟是自治組織,靠的都是村裡的宗族頭領管理,說起來是黨的幹部,骨子裡還是封建宗族那一套,所以執行政策走樣是很正常的,一直到現在這個問題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不光是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過程中存在,在其他所有的農村政策落實過程中都存在。只能靠城鎮化建設,打散宗族勢力才有可能逐步改善。
噴要噴到點子上啊!
這幾年來,小清新們一直有個邏輯:「只有民主才能富強」,這和反計劃生育者是相似的邏輯,強行倒置因果。現在歐羅巴斯坦和killary狠狠地抽了他們幾個大嘴巴子,他們發現這招不好使了,就盯著計劃生育玩命黑,不就是想搞個大新聞么?


計劃生育這種東西,對統治階級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如果沒有計劃生育,知乎上的讀書人、小資只怕要少80%,大家都是愚民,又怎麼會反抗趙老爺呢。
高票各種聲稱「生孩子是他們自願的事情,窮人沒法養活孩子自然不會多生」。
這種拍腦袋的想法也只有那些從來不了解底層人民的人才能想出來。又窮又多生孩子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們沒有接受教育怎麼會知道生孩子不一定是好事?沒有人告訴他們「多子多福」不一定正確。
現在反對計劃生育,不過是想要多吃一點窮人家的人血饅頭,還能被稱為「良心」。
看的懂的人要麼是他們的同夥,要麼是他們的敵人,至於看不懂的人,則是饅頭。
部分人很喜歡拿印度說事,說印度想要發展要改革種姓制度,人口再多也不要緊。可是為什麼印度不改革種姓制度?還不是怕饅頭有一天學會思考?知乎上的人有一個特點,拿起了手機就彷彿自己變身趙家人,不不,您老還是饅頭,至於高票,人家跟你不是統一水平上的,他不是饅頭。
攻擊現行制度的人不一定是想為你好的。那些主張復古的讀書人,主張大學縮招,放開生育政策的人,不一定是想為你好的,有些人只是想當人上人,而不是救世主。
有一句話要時時記得:
不是拿到的權力就一定是有利的,也不是權力一定是可以拿到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所有後發國家的難題,而不是中國的。
有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叫馬爾薩斯,他提出了一個理論叫馬爾薩斯陷阱。
說的是什麼呢?人口增長是幾何速度,生存資料增長是算術速度。但人口不會超出生存資料的承載能力啊,所以多出來的人口總要以某種方式被消滅掉,比如饑荒,戰爭,等等……
但是實際上馬爾薩斯陷阱並不可怕,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了,馬爾薩斯陷阱是可以跳出來的,然而真正的問題就出在這兒。
對後發國家來說,跳出馬爾薩斯陷阱的進程,總是太過超前了。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怎麼才能跳出馬爾薩斯陷阱?提高生產力。農業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理論上的人口上限。
但是人口不是一個數字啊,人是一種活生生的生物。人要有工作吧?人要消費吧?你不能光吃口飯就完事了對不對?
對發達國家來說,這個問題其實相對而言是不大的。為什麼呢?因為對發達國家來說,農業水平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是其整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一部分。工業化水平高,人們才有工作,才有消費品。
然而對後發國家來說,這件事就完全不一樣了。
後發國家沒有什麼像樣的工業化水平,卻能很輕易地從國外買到化肥和抗生素。即使後發國家開始進入現代化進程,也總是先提高農業和衛生水平。
好了現在尷尬的事情就發生了。後發國家輕鬆的多地跳出了馬爾薩斯陷阱,大大提高了人口規模,但卻沒有足夠的工業水平來讓人們過上體面的日子。
(對二戰之前沒發展起來的國家來說這個問題更嚴峻,因為有戰後嬰兒潮)
你看中國建國初期,和今天的印度,非洲,勞動力匱乏嗎?勞動力不僅不匱乏,勞動力TM總是過剩的。為什麼?你有一千人,可你卻只有能容納五百個工人的工廠。這就是各項生產力水平不匹配所帶來的惡果。為什麼過去想當個工人要費老大勁了?為什麼會有上山下鄉?一方面原因就是勞動力嚴重過剩了。
我們都知道自由市場是個好東西。的確,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場合自由市場幾乎都是萬能的,但是在勞動力上事情就不一樣了。收入水平和生育意願之間是負相關,而不是正相關,即是說越窮越生,越富反而越不生了。這和其它情形下的供需關係,完全是反過來的。(這方面田中太郎的一個高票答案詳細論述過,不贅述)勞動力供給越過剩,勞動力供給就越過剩……(當然,這種情況本來馬爾薩斯陷阱就會出場了,遺憾的是糧食產量和衛生水平都大大提高了。)什麼叫惡性循環?這就叫惡性循環啊……
的確,你過上體面的日子之後就不想生那麼多孩子了,可是你使勁生孩子,難道你就能過上體面的日子了嗎?
所以你說計劃生育有沒有必要呢?非常有必要。
(要麼你作為後發國家就不要先點種地治病的科技樹,可是這人道嗎?)
下面再簡單分析一下現實中存在的一些案例。
中國周邊的這些亞洲國家或地區為什麼就沒有這個問題呢?
因為這些地區先於中國承接了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好了,這是不是就有工作崗位了,人們是不是就能過上體面的日子了?過上了體面的日子之後呢?生育率自然就下去了……
那麼非洲,印度這種地方呢?典型的反面教材。
沒承接到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完了你還不計劃生育……嘛。
那麼中國的計劃生育存不存在問題?
問題太大了,簡單列出幾條。
1、搞得太晚了,開始解決問題的時候,問題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形成得很充分了。
2、獨生子女政策程度烈度太高了,其結果是巨大的養老壓力。
3、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諸如強制引產,強制結紮之類慘無人道的行為。另一方面這也成為了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其實計劃生育這件事,如果貓主席當年沒有鼓勵生育,如果當年沒準備打核大戰,如果早搞一些年,如果不是一胎化,而是兩個孩子或者三個孩子,問題絕不會像今天這麼嚴重。
但是這也沒辦法啊,TG這破黨,什麼事不是亡羊了才知道補牢啊。


我反對 @費寒冬 的答案。
才51條評論,就關評論了,不爽。

日本沒有用它的耕地養活它的人口。

數據是世界銀行的。不大會找聯合國的數據,應該沒有大差別。選用了穀物耕地數量,因為世界銀行的耕地是包含牧場的。

明顯人均91千克糧食是大饑荒的水平,日本人不是日本的土地養活的,是大海大洋和美國的土地養活的。

中國的糧食自給率,不算大豆在95%以上,算上大豆也在85%。而且這兩年玉米庫存過量,正在降低價格、降低播種面積,同時提高加工水平。明顯的就是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大豆,近年玉米油大規模出現在市場上,玉米粕也在取代豆粕做飼料,一定程度上能緩解我國大豆依賴。
至於日本,簡單搜索了一下,自給率按熱量算低於40%。這已經是算上水產了。
日本海洋專屬經濟區大約450萬平方公里,中國大約390萬平方公里。不要忘了這個。

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是美國,日本和美國關係大家都知道。美國副總統拜登剛剛表示日本憲法是美國寫的,日本自衛隊的戰時指揮權在美國,日本國土上的美國軍隊的費用也得日本出。即使這樣,日本也在努力提高自給率,日本的遠洋捕鯨,有傳統有利益也有糧食安全吧。

相比下中國就差遠了。首先是沿海地區少,日本處處沿海,可以大規模靠水產,中國不行,至少四川這樣的地方不行,不過我相信舟山不種地也能活。再一個是中國的安全環境遠不如日本,過去是,現在也是。最後是中國的人口多,如果糧食自給率和日本一樣,巨大的糧食缺口對國際糧食市場衝擊非常大,會根本上改變國際糧食市場。

從前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B國比較富裕,人民群眾喜歡吃豬肉,日常飲食基本是豬頭丸子,豬排,糖醋排骨等等等,只有在傳統節日天照日,大米作為傳統食物,大家才吃一點。B國99%的豬肉是從A國進口的,但是大米的自給率超過了120%。後來A國和B國打仗了,A國不再向B國出口豬肉,B國農業部長慌慌張張向首相報告說大家沒飯吃了,要餓死了,首相一看,我國大米自給率120%,活人能讓尿憋死?提出解決方案:「何不食大米?」。

無論計劃生育功過如何,這種比較不合適,就算強行比了,日本也沒有養活日本人。


1.如果從1953年進行計劃生育,則可以做溫和、低成本、宣傳式的計劃生育。鼓勵二胎,限制三胎,只對四胎進行懲罰,對極個別的、頑固的、瘋狂的五胎採取強制措施。這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維持一個適度增長的、健康的人口曲線,同時人口總量還不多。
2.如果從1963年進行計劃生育,可以做補救性的、高成本的、行政命令式的計劃生育。鼓勵一胎,限制二胎,只對三胎進行懲罰,對較個別的四胎採取強制措施。這會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維持一個增長乏力的、不太健康的人口曲線,同時人口總量卻比較大。
3.現實中我們採用的是從70年代初開始的計劃生育。這是一種搶救性的、極高成本的,軍事式的計劃生育。這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維持了一個萎縮的、病態的人口曲線,同時人口總量巨大,維持在環境容納量崩潰邊緣。
4.如果我們連這個最後的機會都沒有抓住,那計劃生育已經沒有意義了。補救措施建議為計劃死亡。


瀉藥。

其實我的閱歷和知識水平完全不足以給這麼大一個涉及到人口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倫理學,最好還有那個時代的親身經歷的重大國策下定論,也就難說這個政策到底有沒有更好的替代品,究竟應不應該實行。只能就我所知的部分進行分享吧。

計劃生育對於中國的影響不僅僅是人口問題這麼簡單。

制定的時候目的可能僅僅是人口數量,人口素質。但最終帶來了很多也許制定者完全沒有想到的影響。

摘自@楊益的短文。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7599265/answer/66886958

後來我長大了,村裡聽說"城裡的兩口子只生一個孩子呢或乾脆不要孩子哩",奶奶姑姑姨姨們聽到表示震驚"生一個娃娃誰陪他耍哦","以後有事了沒個兄弟姐妹怎麼能行","不生娃娃,不生娃娃男人能行?"「城裡的女人不生娃娃干球啥呢」村裡的女人們都表示難以理解。

再幾年村裡跑「計劃生育」的也少了,大多數女人生兩個就好了,這時候家裡也都個個有錢了起來,孩子們都打扮起來,不再是一件衣服從老大穿到老小,甚至有家只生了一個孩子,男孩,村裡的女人表示難以理解,正好他家的媳婦愛打扮,小孩兒也每天打扮的俊俊的,有戶人家卻是四個孩子,破破爛爛,蓬頭鼻涕的,女人們常愛拿他們比。

後來我上了大學,去了大城市。給家人們證實了一番「城裡人的確是只生一個」,並且把城裡獨生小孩的生活狀況從小講到大,不久城裡小孩的生活等等就在村裡流傳開了,他們也像我剛看到一樣驚奇不已。

這幾年,村裡人生一兩個孩子的越來越多,姑姑姨姨們在一起一說,「生不下來男孩人家不照樣活著來么」

「現在的人鬼(聰明)了,咱們那時候傻,四個五個的生,想想那時候遭的罪,受的苦」

一個姑姑望著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姊妹幾個,又轉過頭說。

知乎上城市裡長大的年輕人有幾個能有這樣的體驗?計劃生育作為一項長期的政策對於觀念的巨大影響是無法用數字來量化的。如果沒有計劃生育,很多女孩不會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我周圍就有,父母生了女兒以後本來打算再生,爺爺奶奶堅持一定再生,因為事業單位的緣故沒有再生。父親對此簡直抱憾終生的感覺,但後來女孩很爭氣,成績也很好。最終父母慢慢轉變觀念,開始接納,覺得生個女孩也很好。11年她出國留學,跟她聊天的時候她提到,出國留學的前幾天,他爸給她說,還好當時沒再要個男孩,要不然不會對她這麼好,她估計大學都不能讀。中國有無數女孩因此改變命運。

還有關於階層固化的問題,要知道,在我們這種小縣城裡,一直有副科級幹部子女直接安排工作,或者國企,事業單位的人員兒女當兵複員以後直接在單位內安排工作。要是沒有計劃生育,還考哪門子公務員?安排都安排不過來。別說縣城,部隊里張震將軍一門兩上將四少將,要是沒計劃生育,p民當兵只能當大頭兵,萬萬沒有往上爬的機會。階層固化這種現象在全世界都是存在的,而近幾十年中國恰恰是階層固化程度最不嚴重的地區之一,經濟發展和計劃生育都功不可沒。當然,這幾年越來越嚴重了,這是另一個話題。

階層固化問題我這裡正好有數據。不過需要翻牆。

http://www.nytimes.com/2012/01/05/us/harder-for-americans-to-rise-from-lower-rungs.html?pagewanted=all_r=0

http://www.lepp.zju.edu.cn/upload/2013-05/13053119134762.pdf

另外,關於階層固化,大家可以看一下山陰俞家,無錫錢家這種大家族,如果沒有計劃生育,形成新的門閥家族是必然的。意味著什麼,你我都清楚。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8486869/answer/76653303


對於計劃生育屬於基本人權的問題,參見這個鏈接,我只能說我賭五毛持有這種觀點的沒看過盧梭的書。http://www.zhihu.com/question/22526714/answer/27444142

最後,關於計劃生育侵犯人權的問題,我們看一下計劃生育法。


第十九條 實行計劃生育,以避孕為主。
國家創造條件,保障公民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第二十二條 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的婦女。
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

如果一個法律規定不允許偷竊,結果出現了小偷,然後大家都對這個法律群起而攻之,是不是邏輯很感人?


基層執法人員的惡行,血腥殘暴,違反法律,這個的確沒法說。這是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

但這本身就是違法的。

應該說,當時的社會條件,基層素質,剛剛結束文革的政治氛圍,執行什麼政策的手段,都會是如此吧。

最後貼張圖。

再次重申,我對計生包括計生中眾所周知的某些行為的道德判斷是殘忍血腥。

我沒有說計劃生育是為了解決階層固化等問題才實行的。我只是說它造成了這些影響。更沒有說這是最好的辦法。更好的辦法我也不知道。

現在的情況是,我說納粹政府20世界30年代振興了德國經濟,實行過動物保護法。一群人就跳出來說我給屠殺猶太人洗地。
跟文革的時候說美國科技發達就是漢奸邏輯還真相同呢,戴著有色眼鏡把一切哪怕是事實也上綱上線。
看著某些跳樑小丑我就感覺,文革永遠在我們身邊,隨時可能發生。


反對高票答主 @費寒冬 的答案。


再更新剁個手。

原來高票答主費同學的盤子在這兒啊..
我想了想,不對啊,計劃生育本來就是要即時降低生育率來控制人口預期達到在遠端控制人口絕對數量啊..
這拿手段當理由又是個什麼玩兒法啊..
自己就沒個邏輯,還要強行給人扣帽子。
這大學白念了。
不過你在我的答案下看不到費同學,因為我早就把丫拉黑了。

謹記,你天朝是威權政治,大政府推行政策帶有強制性並會在一段時間後深入人民內心成為基本觀念。
另外人口負增長是負增長,即將負增長是因為6070年代這一大批人即將開始正常凋亡。私猜想,計劃生育最後想要達到的是一個出生與死亡相對平衡的狀態,所以在接下來的10到15年時間內可能會放開三胎,人口應該會在8-12億間波動一次到兩次。
當然,前提是你國沒被小布爾喬亞們禍害完蛋。

——————————————————————

再再更新。

這個邏輯實在是神滑稽!
至於有多滑稽,我是在是不想說,各位自己看..

我提一句,胎兒到了能B超看出性別的時候,貌似是做人流還是引產都不太現實。對這個問題我沒有太過深入的了解,也請各位指正。

估計答主是沒見過他父輩祖輩的親戚朋友一家5個閨女一個小子的狀況。

你乎小清新們的腦補能力已經爆棚了。

不計劃生育只會產生一個情況(採樣對象出生年份從1962-1971),那就是平均每家3-4個孩子,而且和性別幾近無關(很可能是4-5個。我自己採樣了40戶,其中30戶城市,10戶農村,結果是平均每家3.4個孩子。農村家庭平均每家4.2個孩子)(而且事實上有很多的早夭兒,不過沒有計算。這40戶中有13戶家中有早夭兒,其中僅10戶農村家庭就有6名早夭兒)。出生在6070的這一輩兒就是這個狀況。

再更新。

一切忽略基本矛盾的小布爾喬亞,都是反動派。
哦,對了,對這句話

我想回復一句:

X你[友善度]。

更新。

昨晚上(20日夜裡近11時),高票答主 @費寒冬 的答案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漲贊。

看到這句話,我算是看懂了。
感情您的基本盤是批評政府啊。
我很難想像這位答主整個字裡行間充斥著各種低級錯誤和低智表現,居然贊數還能過1K5(現在2K了!)。
又聯想到前段時間 @逗貓師 這個[消音]一個類型的答題表現。
你乎的小布爾喬亞們思考問題從來是罔顧實際情況,拿理想當現實,拿腦補當方案。
就這麼個一看就知道是[友善度]的回答,居然破1K5贊?不我可不敢懷疑各位知乎小清新小布爾喬亞眾的口味,我想大概是答主買贊了吧。

——————————————————————

任何人做的任何決定,都被時代所限制著。倘若我們回到計劃生育政策制定之時,我們會想到今日之中國已經成為如此之龐然大物,生活水準提高到今日之水平?

顯然想不到。

計劃生育政策,本身有他時代的局限性。中國人根骨中「多子多福」的觀念哪怕到了今天還是沒消失,重男輕女的現象依然嚴重。

計劃生育政策,是建立在對生產力提升速度預計較低,國家發展整體預期較低乃至悲觀,極速膨脹的人口對社會穩定的衝擊已經開始有跡象顯現的基礎上的,是對未來隱憂的一個在當時看來非常精準合理的把握。
如果沒有執行這個政策,今天的中國人口非常有可能飆過20億。這個數非常好算。

我想請問高票答主 @費寒冬 ,你是怎麼得出中國能養活20億人口的論斷的。

好,我們說說「社會承載力」。孩子生出來了,就算你能餵飽18年。18歲開始工作。基建跟得上嗎?政府運行成本有算過嗎?大街上上個公共廁所排幾十個人,好,我們修廁所,有這麼多錢修廁所嗎?社會福利跟得上嗎?就業崗位如何創造?三陪小姐競爭上崗制?

更不要說兒童所使用的社會資源常常要超越成人。奶粉你都供應不上,怎麼辦?開個社會餵奶所?

更可怕的是,想沒想過當是時中國有多少文化水平並不高的農民?
在那個時代的農民眼中,人就是勞動力,就是將來的一口飯!

哪怕是今天的中國,都承受不住20億人口,如果從那個時候起不執行計劃生育,中國的經濟總量和發展水平很可能達不到今天的高度。

不知道這位大V您看沒看過黃宏演的小品叫《超生游擊隊》。

事實上,計劃生育政策實行後違規超生出的孩子,大部分滑向了社會底層。

計劃生育政策的最根本問題不是政策本身,而是在執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混賬問題,「不上環殺全家」乃至「百日無孩」種種口號借著文革的餘威,給非常多的人心理留下了陰影。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都是計劃生育帶來的?明明是沒計劃生育的時候的人口暴增和人口福利帶來的平均年齡跨越式提升!

你們不要給一個正常的政策隨手添個鍋,以此來彰顯自己多有能耐。評價什麼東西,要過腦子!

所以轉回頭說題主的問題。
中國當時的狀況已經是逆水行舟,如果真的不執行計劃生育......我個人真的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我真的沒想出來。因為以當時的條件,做宣傳,做工作效率非常低,哪怕有效果也要很久才會展現。腦洞的話,就是找片荒無人煙的大陸搞四抽一的大移民,興許能緩解一下壓力。

個人非常贊同答主@馮威@張偉 的回答。


在我看來,所謂的自由生育權只對擁有無限資源的國家才具有的奢侈權利。

中國有18億畝耕地,相當於每人1.28畝/857平方米。有些人覺得高枕無憂,就是再多分幾個人給這片地都能養活。按現代農業的產量,1.28畝高產田(500公斤/畝)能產出1280斤水稻,按人均300公斤(1977年水平)計算,能養活2.1個人。這是在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現代育種技術的前提下達到的。技術進步下,潛力還有多大?農業產量有物理極限,這是由太陽輻射(1.36千瓦/平方米)+光合作用轉化效率所決定的。錢學森曾經做過估算,理想條件下32-53噸/畝,實際5噸/畝。而水稻目前達到的最高水平大概是1噸左右。再增長4倍,需要農業範式的改變。以畝產一噸做樂觀估計,中國能養活60億人口。按1.1%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年都會多出6600萬人,他們的口糧該如何解決。

總有人會鼓吹市場萬能。人口越多,對糧食需求越大,糧食價格上升,農業科研和生產都會跟上。問題在於市場不可能突破耕地面積和作物產量的極限。買不起糧而減少生育的首先是窮人,吃不上飯餓死的也是窮人。自由生育對他們而言是奢談。

埃及地處沙漠,只有5萬平方公里的優質耕地,曾今號稱「尼羅河糧倉」。埃及直到2008年才呼籲進行生育控制,然而這個國家已經有8200萬人口。於是埃及從一個糧食出口國變成了糧食進口國,一半以上的小麥(主糧)需要進口。政府花大量外匯進口糧食,在國內進行糧食補貼。按現在的生育率,每6年都會增長1000萬人口。埃及的高層當然知道高票答主「經濟不行發展經濟,教育不行發展教育」的論調。然而埃及除了旅遊業就一無所有了。在可預見的將來,埃及人口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下降,最終可能陷入內亂和戰爭。(按照埃及的人口/耕地比例,中國能支撐20億人口)。

高票答主 「農業技術不行,可以發展,糧食不夠,可以生產,醫療教育不行,可以建設。」跟「何不食肉糜」有啥區別。張三買了套二手房,李四說為什麼不買別墅,錢可以掙啊!道理大家都懂,打工掙別墅,天長地久啊。還有張三可能有孩子上大學,老人生病,錢都要花到刀刃上。一個國家的建設,包括農業,醫療,教育,基礎設施, 都需要長期的積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搞好。農業專家,外科醫生,高校教師,任何一個都需要十年以上的長期培養,更何況在幾十年前物質條件差,人才匱乏。

不可否認得,計劃生育在施行過程之中有很多血腥暴力。但是從長遠看,節制生育有積極意義。

1.28畝地,一片29.2米*29.2米的方形,這是你一生所能依仗的糧食來源,無論洪水,乾旱,霜凍,蟲災。這是誠惶誠恐的事實。


五千年來誰著史?殺人手段救人心。


1:按照五六十年代4-6的生育率,持續下去,現在25億人口都是保守估計,然而現在中國已經存在巨大的主糧缺口。

2:中國現在農業人口依然佔5億左右,意思是說,就算這樣當世界工廠,也無法轉化大部分人為工業勞動力。

如果保守點估計,完全不計劃生育,現有人口20億,那麼:
首先,現在中國糧食自給87%,意味著13%的人靠進口糧食續命,約2億人哪怕是在化肥,雜交水稻,轉基因,農機等等的幫助下,也是吃著洋米洋面活命的。
如果中國20億人,將有7億糧食不能自給,將近三分之一,而且這個自給率顯然算的不是你個中產小清新大吃大喝的消耗,而是糧食安全的。姑且保守點算,算四分之一的人營養不良吧。

紀思道:女性地位低與衛生狀況差導致印度億萬兒童營養不良
差不多了哦~

話說回來,如何小清新的解決人口問題呢?
發動戰爭消滅人口是個好辦法,但是顯然不夠小清新。
計劃死亡不可能實施下去,十有八九要造緩。
往外輸送人口也不好使,發達國家不需要那麼多豬仔,落後國家不想要廉價勞動力。

最小清新的辦法,就是放著,不管。大家隨便生,生成什麼樣自然法則說了算。
於是大家其樂融融的開動創世兵器子宮,一個個比著掌管自己的子宮,孩子隨便放養,養得活養不活大自然說了算。

工業化進程肯定會托緩,因為進口糧食的錢,終歸是你的錢。就算你是剎帝利,有點底子,或者是個中產吠舍,也必然得多交點稅,國家才能從外面買糧食。而且需要買的是現在的3倍,也就是大概2億噸左右。佔了全世界糧食貿易的一半。
而且,糧食價格什麼的,供求關係咱總學過吧?外國商人反正大概是學過。

何況,現在哪家是最大的糧食生產國?

糧食安全系在別人腦袋上,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更小的斡旋餘地。
如果你國有20億反計生小清新,意味著燈塔看你國不乖乖噠,控制一下糧食出口價格,你國就得老老實實的吐血三條街。而且即使不收拾你,即使只是為了活下去,你國也要每年大量資金外流,反正國家的錢,始終是你的錢。指望著國家倒霉,你原地意淫就發國難財,是沒戲噠。

你搞南海填島?美國宣布對中國糧食出口價x5,你國糧價可能就得x3,帶動結構性通脹,就是一場經濟危機,購買力嘩嘩的掉。這就叫糧食安全。萬一美帝逼的緊了,逼成苦難行軍,讓大自然來淘汰過剩人口,你國多半得倒退幾十年,甚至內戰。
所以你國就得乖乖的做美國的工業殖民地,只要敢搞發明創造,搞山寨擴展自己市場,美國就提糧價戳戳你的經濟G點,讓你國生活質量狂掉,老百姓窮則思變,當官的窮則思貪。為了維穩,你國只能老老實實的給美國打工,干苦力錢,你這一代人大多數大概還是用不起智能設備的血汗工人。更沒條件在空調屋吹NB了。
而且順便你國還會先富帶後富,讓其他農業國賺一點你國的錢,改善一下他們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當然,古代歷史告訴我們,往往大家都饑荒的時候,容易發生「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對內戰爭」,赤地千里,人頭滾滾,風雲平地起,又是一遭亂世劫。
畢竟,人口多,教育肯定跟不上,教育跟不上了,又要餓死人,不能指望老百姓總那麼小清新的的去死,不會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當然,我是不願意過兵荒馬亂,人不如狗的日子的。咱還是覺得活著比啥都好。
還是和諧點吧。雖然真未必能和諧的起來,說不定下次《上帝之城》就會是你國某城市寫照了。人多,沒工作,沒資源,只能要麼搶,要麼死啊。

畢竟,生活質量本質就是佔有資源。工業容量就這麼多,嘴多了,人均佔有資源肯定少。
用不起空調,咱吹風扇,扇扇子唄。
吃不起肉,吃糠咽菜唄。
買不起電腦,不買唄。
人均教育資源更低,肯定選拔更殘酷,你爹媽沒考出來,你種地唄。
付不起彩禮錢,大自然來淘汰落後DNA唄。
更治不起病,大自然淘汰不適合的個體唄。
連字都不認識沒法上網吹牛B?咱關燈造孩子唄。

所以呢,不搞計劃生育最小清新,最美麗,最人權,最自由,最文明,最道德,最妥善的辦法,就是長期保持印度狀態。

人權大於主權,自由大於發展,生育大於生活!
而且呢,生的自由,養的也自由,孩子不用各個拼著上學,可以悠閑的逮螞蚱,上旱廁,干農活,上床造孩子,簡直善哉美哉!

@費寒冬 另外,脫離糧食自給率談人口承載是耍流氓,日本一個那麼跪舔美帝,發達的一B,人口不那麼多的國家,還混到一半人靠洋米洋面續命,你真覺得這麼玩在中國沒問題?

有那膽量白話,有那膽量黑TG,你倒是有膽接啊,關起門精神勝利算什麼專家?


先放結論:計劃生育是立國之本。

計劃生育價值之巨大,以至於這個政策對中國人口數的影響根本無需討論。
計劃生育不是為了控制人口,而是為了保障改革開放。

三點好處:
1 女性獲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權利(雖然很多地方還不足,但是優於相當多發達國家),極大提高了中國人受教育水平(因為母親受教育水平高了);
2 打破了中國傳統農業家族觀念。
3 使得中國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穩定壯大的,以血緣和聯姻為紐帶的上層豪門階級,確保了各項改革能夠進行。這一條確保了中國只要保持計劃生育,經濟社會必然會持續好轉。


先說1:
中國教育資源不足是普遍現象-----》 農村子女,必然向男生傾斜,造成惡性循環。女性過早輟學又會必然導致多生劣生。

2、 獨生子女給中國家庭帶來了巨大思想轉變,以傳統的」家族利益「為核心轉換成了」子女利益「為核心。

3、體制外是可以超生的,計劃生育最嚴厲的執行是在體制內,所以現在所有的,至少大部分:
中央官員、 省級官員、地市官員; 各層醫療工作者、律師、各層學校教師、各層法律系統人員
這些人,都是獨生子女。
如果是傳統觀念+多子女,必然家族利益為重,加上各種連襟情況,必然會出現一個愈發膨脹的、血緣為紐帶的、慣性無法阻擋的利益階級。
此種情況,由古至今、英美日韓、概莫能外

而「子女利益」為重的觀念+獨生子女呢?
現在大部分中國人以獨生子女愛好、幸福為重。很多官員子女出國了,或從藝,或設計、或自由職業。 二代們受到父蔭庇護,但是極少能」體制性、規模性「傳承權利和資源。


看看除了中國以外全部亞洲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政治豪門家族是怎麼回事兒,就知道計劃生育對中國到底多重要了。

這還不包括更為龐大的市縣局、各種國企中層體制內的家族膨脹,佔據核心資源。
如果沒有計劃生育, 祖輩是農民的各位知友(三代以上農民,也就是絕大部分中國人)難以進城,能不能上網都是問題。


推薦閱讀:

計劃生育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TAG:人口 | 老齡化 | 計劃生育 | 政策 |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