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itar 70-210 f3.5為什麼能同時實現推拉變焦,旋轉對焦,焦距鎖定和微距功能?

買了只Vivitar 1系列的70-210 f3.5鏡頭,用的時候感覺非常神奇,既可以變焦又可以微距,雖然康泰時也有一個70-210,但是Vivitar的作為第一款具有微距功能的變焦鏡頭(存疑),我覺得非常了不起。然而問題來了,上市於1977年的這隻鏡頭,為什麼在一個推拉機構上既可以實現變焦,又可以實現微距對焦?在微距轉換過程中,鏡頭結構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什麼現在的70-200鏡頭不再具有如此特徵?


手頭正好有圖。
Vivitar在很多地方曾經為人之先,因此在諸多書籍中都會介紹到他們家的鏡頭。
比如Kingslake的《Optics in Photography》

這是結構圖

簡而言之,
B負責變焦
C補償焦點
D相對位置固定,光圈也恆定。

B在改變同A的【相對】位置關係時(當然A、B是都要動的)實現變焦,C則與之聯動補償焦點偏移。
D負責「收納」影像到底片上


微距轉換時,轉到210mm,各鏡組就位,此時鎖定變焦機構,只允許一組鏡組前後移動進行對焦(原文沒說是哪組,看來就是A了),充當對焦機構。

未鎖定狀態下的對焦不清楚是A組前後移動還是ABCD一起前後移動,你手頭有鏡頭的話,從屁股看下D組在普通對焦時動不動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索尼 FE 100/2.8 GM 鏡頭中的 APD(變跡濾鏡)要做得這麼厚?
為什麼一般人拍照喜歡加濾鏡,或者說從科學角度來說,為什麼加過濾鏡會讓照片更好看?
我們弄出了最黑的物質Vantablack。那麼從光學的角度來看有沒有什麼是最白的東西?最黃最藍最綠呢?
兩束亮度一樣的光束疊加,最後光線強度是不變還是增強為兩倍?閃光燈施加作用的內在原理,是加法還是蓋過?

TAG:光學 | 鏡頭 | 機械 | 光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