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為什麼能勞師襲遠征服比自己強大的花拉子模?


很久很久以前,一部分部落首領的腦袋被匈奴單于當酒器的月氏人,走投無路之下西遷躲避匈奴。在征服塞種人的小部落後開始在伊犁河谷游牧,結果有一天本是河西走廊老鄰居的烏孫首領忽然提著刀一路跟了過來說,伊犁河谷不錯,容納不下兩個部落,你們還是滾粗吧。
月氏人憤怒了,然並卵……因為他們發現烏孫的背後還有尾隨而來的匈奴大軍,原來烏孫早就跪舔匈奴,拿月氏人當投名狀了。
於是可憐的月氏人再次走投無路,他們不敢往東走,只好人心惶惶、忍飢挨餓地翻越蔥嶺,來到了中亞。
他們發現這裡居然有跟漢人居住區一樣繁華的城市,只是這裡的人都高鼻深目長得頗像塞種,而且……
他們好像都很好欺負的樣子……
於是……
原本對生活沒有了希望的月氏人,重新燃起了鬥志,拔出馬刀,拉開弓箭,策馬沖向了中亞的每個城市……
這一小撮一路逃命到中亞本想求個活路就成的游牧部落,最終拳打安息帝國,腳踩印度諸國,建立了鼎鼎大名的貴霜王朝……

逃命的月氏都能做到,更何況國力處於上升期、籌備整齊,舉傾國之兵入侵花剌子模的蒙古汗國?


蒙古人能征服大片領土,除了自身能征善戰外,很大一部分原因真的是運氣好到爆,花拉子模帝國實力強大,軍隊強悍且各兵種完善,花拉子模重裝騎兵也是非常有名的,蒙古人西征時,花拉子模也剛剛完成一系列的征服戰爭,正如日中天。但是,蒙古人沒有給花拉子模人喘息的機會,花拉子模的皇帝默罕默德(摩訶末)剛剛把自己的帝國輪廓拼湊起來,還沒鞏固形成有序的帝國組織時,蒙古人來了。按理說,即便這樣花拉子模帝國軍隊在南征北戰中,戰鬥力強悍,氣勢正盛,並擁有數倍於蒙古的軍力,對抗蒙古人尚能一戰,但是蘇丹摩訶末是個很極端的人,在之前的征服戰爭中,他英勇無比,儼然一個戰神,但是他又極其容易喪失勇氣。在第一次和蒙古人的交鋒中失敗後,摩訶末立刻就變了個人,喪失了抵抗蒙古人的決心,之後的戰爭基本就是不斷的逃命,最後死在一個小島上。蒙古人真的這麼不可戰勝么?不是,接替摩訶末成為花拉子模蘇丹的是著名的扎蘭丁,他用東拼西湊的軍隊主動出擊,擊潰了蒙古人,連成吉思汗都盛讚扎蘭丁勇武過人,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像他們一樣。(休息會)
繼續。扎蘭丁確實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謀略,只要一有機會就尋求與蒙古人決戰,中亞西亞的穆斯林也響應了他的號召加入他的麾下,雖然敗多勝少,但的確給蒙古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如果扎蘭丁堅持死磕,蒙古人根本沒有勝算,但是扎蘭丁卻犯了戰略性錯誤,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選擇上,他選擇了後者。擴充自己的實力後,扎蘭丁開始向四周擴張,征服中亞的大小穆斯林國家,企圖建立新的花拉子模帝國,這著實讓穆斯林們失望了一把,不再有支持扎蘭丁的熱情,蒙古人則瞧準時機追殺扎蘭丁,最後眾叛親離的扎蘭丁逃入深山,傳說被山民打死,也有的說隱居了。扎蘭丁是花拉子模最有希望擊敗蒙古人的君主,也許早年的輝煌讓他迷失了自己,變得窮兵黷武。
花拉子模其實是阻擋蒙古人西征的最後屏障,也是最強力的,消滅花拉子模後,蒙古人西征基本沒有遇到過大的失敗,這時的西邊,十字軍與穆斯林正在進行輸死決鬥,穆斯林內部又矛盾重重,這時的蒙古人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從後方捅了穆斯林世界的菊花,讓穆斯林諸國兩面受敵。我認為蒙古人並不是很可怕,在西征時,他沒有遇到一個正值國力頂峰的國家,常年的宗教戰爭讓歐洲基督徒和穆斯林疲憊不堪,讓蒙古人鑽了空子,你們說是不是運氣好到爆?相反打南宋,蒙古人打了多久?一個釣魚城就能讓蒙古人打十年,還損一個大汗,所以上邊有人說蒙古人有火器攻城所以很厲害也不太靠譜的~好了,如有說不對的地方大家見諒吧


「強大」得看你怎麼理解,兵力多寡?騎兵人數?攻城器械,守城裝備?調動軍隊的效率,動員出來的戰爭潛力?戰敗之後的善後(蒙古人是屠城……),戰敗之後能不能假借王公貴族之名游擊作戰?後幾點是針對花拉子模來說的,做的真不怎麼樣。


帝國時代2成吉思汗第四關。


我想跟成吉思汗早在出征前幾年就命令耶律不花駐紮阿爾泰山不無關係。而且從成吉思汗的角度來說,他從小到大遇到的對手哪個不比他強大?從小時候的泰赤烏,到後來的蔑兒乞,札木合,王汗,乃蠻部,到金國。所以說強不強大根本對他來講不是首要要考慮的,關鍵看他想不想。更何況花拉子模那個摩訶末算端也是很能吹。


瀉藥,蒙古,蒙古有友軍,有後勤,後顧無憂,更主要的是,他的對手是花架子,蒙古人有很厚的家底(悶聲發大財系列)哦對了,蒙古人還有一樣他們沒有的東西,就是火器(不要以為游牧民族都很落後)


多數野心家在新疆止步滅亡,室韋,鮮卑,柔然。成吉思汗的宮廷交流是畏吾兒語拼寫蒙古語為標準,新疆人其實在西域舉足輕重,少有的軍事失敗顯得了不得,其實多數時間被吊打,滿州殺敗屠殺准格爾人殆盡,不然左宗棠能那麼順利收復新疆,突厥才是元氣大傷了蘇聯援助才爛泥扶不上牆


原創


眾所周知,12世紀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是人類迄今為止最有戰鬥力的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最大作戰範圍:西到歐洲波蘭,南到印度,東到日本,北到西伯利亞,西北到俄國莫斯科,西南到非洲埃及,東南到印尼爪哇島,南到緬甸、越南。

在冷兵器時代,能做到這樣,是太不可思議了。這種神奇的戰果完全是由於蒙古軍隊開了外掛的優良戰術,還有經驗豐富的騎兵指揮官。

蒙古人的策略是一路上就地補給,利用敵方的物資補充自己,以戰養戰,然後逐步向前推進。這跟中原王朝的屯堡要塞戰術完全不同,也不能說屯堡戰術沒用,明朝時候對付東北後金用的就是要塞戰術,直到今天我國在南海地區也是這樣,修筑前沿基地,然後逐步向前推進,對付美菲越,這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只不過是時間效能和耗資巨大。

暫且拋開其罪惡行徑不談,只從純技術角度來說,一個普通的蒙古騎士,要從水土肥沃的蒙古大草原,跟隨大軍出征,跨過延綿千里的大沙漠,雪山,到達炎熱乾旱的中亞,再到溫濕蠻荒的歐洲森林平原,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遠萬里和別人掐架,最後居然還打贏了,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要知道在古代的世界,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沒有開發的蠻荒地帶,不是荒漠就是山區,沒有交通道路,沒有人類文明,就像打魔獸新手一上來就挑戰大BOSS,這種玩法哥直接給跪了。那麼,既然要這麼狂妄,不遠萬里孤軍深入去打人家的堂堂之陣,那就得要有很強的野戰生存能力吧。


注意了!本文所有胡說八道、道聽途說的依據來源自:譯本《蒙古秘史》、《元史》、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等歷史著作,以及其他一些野史的資料,如覺得說得有不對,請穿越回去古代找這些作者來對質啊。

首先說馬。騎兵有馬,步兵才無馬,據說經常混草榴社區的人都能特別理解,而蒙古軍隊全部都是騎兵。

蒙古馬都是一種小矮馬,腿特別短,個子特別矮小,跑得也特別慢,跟歐洲的高頭大馬完全沒法比。有這樣的一個場面,蒙古騎兵打到歐洲平原的時候,歐洲的條頓騎士團和波蘭聯軍都是渾身披甲的鐵皮罐頭重裝騎兵,他們騎著歐陸血統的高頭大馬,看見蒙古人騎著的小矮馬,就像一群逗比小矮人,你他媽的這身窮逼裝備也好意思來打仗?這是來搞笑的吧。

結果,重裝華麗的歐洲騎士團被蒙古人虐成狗了,歐洲幾十萬人聯軍全部被殲,藍色多瑙河被殺成了血色多瑙河。所以這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小瞧任何人,有些人外表看起來柔弱,但背後蘊含的巨大力量是你前所未料的。


蒙古馬可以算是馬中的屌絲了,身板小且跑得慢。但屌絲也有逆襲的時候,它們有極強的忍耐力,對環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無論是在亞洲的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它都可以隨時找到食物,可以長距離不停地奔跑,不管嚴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這些都是作為高富帥的歐洲高頭大馬不具備的。

那麼人和馬也要吃糧食啊,長途距離運輸糧食,翻越雪山沙漠保證後勤供應,就連今天的美軍也沒法做到啊,看看美軍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後勤保障都用現代高科技,是花了天價的海陸空基礎搭建起來,美軍遠距離的有C17運輸機,近距離就用C130和支奴干直升機調運後勤物資,我國也是今年才服役了運20運輸機。

在沒有戰略運輸的年代,古代的蒙古人是怎樣去解決這個難題呢?答案就是讓馬自己去找糧食。蒙古人從來不喜歡像中原王朝打仗一樣,搞輜重部隊來長途從大本營來運糧食,而是喜歡就地取材。在植被豐富的地區,就放養馬兒去吃草,這樣就不用攜帶大量乾糧和負重。而且蒙古馬在野外找食物的能力也是很牛逼的,在冬天積雪的地方,馬兒懂得會挖開表層的雪,從雪下的泥里找到草和一些食物,這簡直就是動物版的貝爺了。

如果在沒什麼草本植物的荒漠地區呢,怎樣解決糧食問題?


這也不難辦,蒙古騎兵一般會在新征服的地區搞牧場和草場,並派兵保護,保證就近糧草的供應。

好,這個說法讓你說得過去。但現實條件往往更惡劣,就是一些連草都不長的地區,例如沙漠,雪域,你想建個草料場的地方都沒有,那你咋辦?

據說蒙古軍隊有這樣一條軍令,「要求每個士兵時刻準備五匹裝備齊全的馬以及六個月的軍糧,以備隨時出征。」這是幹啥,這就意味著為了應付極端的氣候和環境,以及惡劣的作戰環境,每個蒙古士兵都要打包上一個獨立的倉庫自行解決後勤問題,一支征戰中的蒙古軍隊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流動糧倉。

也許你會問,一個人準備6個月的糧食,還要長途跋涉征戰千萬里,怎麼可能做到?


……親,這是去打仗呢,又不是拖著行李箱去韓國掃貨,或者淘寶剁手黨買了一屋子的衣服化妝品。

蒙古騎兵會準備一種特製乾糧,這些乾糧體積小而耐吃,而且能隨時補充,典型的就是牛肉乾和乳酪。這種肉乾可以說是現代零食的始祖,但吃貨們一定不好接受,因為我清楚這些肉乾一點都不好吃。我在偏遠邊疆地區曾吃過一種土法風乾的豬肉乾,非常硬,吃下之後要反覆在嘴裡嚼,這一點點的肉乾居然能在嘴裡嚼大半天還不能咽下去,然後,你就不餓了……


打仗時候的伙食條件當然不會好,那時候沒有壓縮餅乾,也沒有單兵自熱乾糧,蒙古軍的後勤隊一般是跟著大軍後面的牛馬及貨運隊。有駱駝有馬有牛有羊,這些牛馬物資足夠養活一個普通的戰士了。 但後勤隊的行動一般比較緩慢,那些在前線作戰的戰士就喝馬奶,有時要跑去遠方十天半月打打游擊,沒有水沒有糧食的時候,他們會刺穿馬脖子喝馬血,這重口味這強大的野外生存能力不是蓋的。

再次蒙古騎兵能在野外戰場里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大部分是輕裝騎兵。長途奔襲之中不斷換馬騎乘,一個人帶幾匹馬前進,一匹馬跑累了,就換騎另外一匹馬,保證極快的機動性。這種輕便的裝備,不管是登山越野都極為方便快速,就算打不贏了,跑也跑得快。

反觀歐洲的騎兵都是重裝甲騎兵,連人帶馬都披上厚厚的鎧甲,重達百斤,像渾身包在罐頭裡,而且手裡還要操傢伙,一般是幾米的長矛,這樣太笨重了,重裝騎兵集群打打游擊隊還可以,如果被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衝散了隊形,那可就會自相踐踏,潰不成軍。被人開罐頭來吃了。


影響蒙古騎兵的野戰能力最主要是地形和天氣因素。蒙古騎兵也不是戰無不勝,他們在埃及,日本,越南戰場上是打了敗仗的。因為這些地方他們不能發揮自有的優勢。


打日本吧,那可是滔天大海,他們得棄馬乘船過去,一個颱風過來,結果全軍覆沒了。在東南亞三角洲越南的原始森林地區,也沒法發揮騎兵的威力,到處是障礙物,樹枝纏繞,河流沼澤縱橫,極易遭到游擊隊伏擊。而且當時南方瘴氣瘟疫橫行,潮濕的空氣極易生病。這種叢林地形作戰,就算1960年代的美軍也沒法克服。

在印度南亞次大陸。當時成吉思汗派手下一員大將帶兵渡過恆河追擊扎蘭丁的殘兵。結果這哥們一到印度就熱成狗了,士兵們都來自蒙古高原寒冷地區,根本適應不了熱帶氣候,無法作戰,只好在恆河邊做做樣子隨意巡邏一下。成吉思汗見遲遲沒有消息,只好傳令撤軍,結果這個哥們聽到後只用了半天時間就把軍隊撤回來了,可見他已經熱得動不了,就在恆河邊上趴著裝熊,等著撤軍的命令了。


彈盡糧絕飢餓危及生命時,興許一隻『老鼠』就是一頓難得的美餐。作為一個普通的士兵,在各種惡劣環境條件下的生存技能也是很重要的,在海上、寒區、沙漠地區、熱帶叢林地形條件下作戰,不管戰爭有沒有打贏,活命保存下來也是最重要的。


感興趣的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搜「losuts"


因為他們有很多坦克(馬匹),閃擊什麼的狼群戰術什麼的小菜一碟。把你們圍在基地裡面,想採礦沒法想采木材沒法,想搞幾個果子吃翔都被打出來了……


穆斯林國家的凝聚力不敢恭維,碰上軟蛋還能看看,一旦碰上硬茬就狗屁不是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中國人把鐵木真當成中國的英雄?
蒙古黃金家族現在主要分布在哪裡?是否還在蒙古族內具有特殊地位?
穿越秦朝,而你就是「嬴政」,在你有生之年,可將「秦」發展到何種階段?
為什麼孫中山會放棄臨時大總統的位置?
《資治通鑒》 安王十二年,「齊伐魏,取襄陽」,這個襄陽是現在這個襄陽么?如果不是的話,那是什麼地方呢?

TAG:歷史 | 民族 | 新疆 | 蒙古國家 | 成吉思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