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在逍遙津一戰如何以八百人破十萬人的?


樓上四個答案都不對。

我從戰術上說一下。

上,奇襲

1,曹操給張遼的信,戰略指導是趁孫權十萬大軍沒有集結完畢,突襲對手,穩定軍心。

2,張遼和李典,樂進商量完畢後,半夜偷偷召集敢死隊八百人,吃好喝好,月亮處於中天時出城。

3,凌晨,人睡得最熟的時候,張遼帶八百步兵(透陣奇襲必然是步兵),出現在孫權指揮部附近。


4,張遼能夠做到這一點,說明孫權十萬人根本沒有集結成陣,沒有統一口令,沒有協防,這符合東吳的軍事私兵制度,彼此之間配合極差。

5,孫權發現張遼冒出來後,大腦死機,被張遼八百人包圍在大軍中心的土丘上。十萬人失去指揮,開始放羊。

6,吳軍反應過來後,反過來包圍張遼,張遼看到威震敵膽的目的達到,開始突圍,由於孫權破膽,吳軍毫無指揮,各自為戰,被張遼突圍成功。

至此戰役第一階段落下帷幕,吳軍在尚未集結完畢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吳人奪氣,曹軍士氣旺盛。

中 僵持

孫權十萬人集結完畢後,開始攻城,但是由於心理處於劣勢,加上劉馥修城給力,吳軍一籌莫展。

下 反擊

吳軍撤退,孫權託大,自己帶著一千多人押後,而其餘軍隊已經上船。

這個時候,張遼突然率領騎兵反擊,局部形成人數優勢,孫權軍潰敗,唯一沒有被擊潰的是凌統親兵三百人,最後這三百人就剩了凌統一個人潛逃回去。

同時,張遼派奇兵破壞了逍遙津橋,孫權不是馬好,就交代了。

孫權禁衛軍司令陳武戰死。

李典可能也死於此戰。

總結:東吳的十萬人其實是十幾隻私兵的簡單加成,本身不具備一支十萬軍隊應該有的統一行動能力,孫權本人戰術素質太渣,張遼只是發揮了應有的水平而已。


戰爭是人類所有遊戲中對精密度要求最高的一種,大範圍的有效殺人是一門只有少數人才能掌握的技能。孫權同志自以為軍力十倍於敵,卻兩次被張遼形成局部人數優勢,而且都是針對指揮部的局部人數優勢導致吳軍失去指揮而放羊,可謂無能。


謝邀。

首先,「八百破十萬」,有誇張之嫌。

當場戰役可概括為:
孫權會大軍圍合肥,張遼募集八百壯士,天亮突擊,嚇得孫權躲進高壘。張遼回城。吳軍士氣低落。圍不下城,回家了,張遼追擊,差點弄死孫權。


張遼突擊人馬八百,不意味著總軍力八百。而孫權是否有十萬,相當存疑。赤壁時吳國也就能擺出三萬人。夷陵之戰一般公認吳軍不會超過五萬。所以這個數字得打折。
實際上八百破十萬,出自曹丕詔書。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官方宣傳,未可全部當真
以此邏輯,關羽單騎突進河北萬軍之陣,斬了顏良,那就是「關羽以一己之身,破賊萬」了。

當然,張遼此戰,依然是全三國屈指可數的戰例。

說實施。
張遼歷史上的性格,頗像關羽:略傲,和周遭人(李典樂進們)關係一般,作風驍勇。
而且,他膽子大得逆天,看以下例子:
他單身勸降昌豨,曹操都替他擔心。

遼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歡喜,隨詣太祖。太祖遣豨還,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遼謝曰:「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

遭遇異族時,他敢於攻擊:

遼勸太祖戰,氣甚奮

在天柱山絕險之地,他敢直接突進。

遼欲進,諸將曰:「兵少道險,難用深入。」遼曰:「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張遼的做派,就是「一與一,勇者得前」。
而且,他跟過呂布,目睹過呂布當年打黑山賊時,動不動親自突擊陷陣,目睹過高順統領陷陣營。你可以想像他的作風,必然不會老成持重。

而他對面的孫權,是三國最大的經驗包。被張遼刷,被滿寵刷,天下皆知。這輩子的本事,都使在坐坦克車打老虎、坑害陸遜、氣瘋張昭身上了。孫策都委婉的說,臨陣打仗你不行,團結大家我不行。
何況東吳還是私軍制,一群土匪軍閥流扎在一起,很亂。所以東吳防禦戰天下無敵,大家齊心合力;進攻戰就糟糕了。我是吳人(無錫人),也得承認這個。


最後,東吳被魏人突陣,有過先例了:曹仁和牛金也以三百人把吳國突得亂七八糟過:

瑜將數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嘆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

好了,說回合肥。

曹操的書信其實很簡單,張遼李典出戰,樂進 守城。大家都迷糊時,張遼來為曹操解釋:這就是趁孫權沒集合,突擊他,破他的士氣。
這時最關鍵的細節出現:李典認同張遼。要知道,李典叔叔是張遼殺的。這種時刻承認張遼的指揮權,是李典風度的完美體現。
於是張遼招募八百勇士,吃牛肉,喝酒,突擊。這八百勇士是精選大膽,加上吃飽喝足,加上突然,加上張遼本身的勇猛,加上東吳的凌亂,於是突擊成功。可惜孫權逃得快,上了壘,還能指揮合圍。這裡就是張遼指揮藝術的體現:
左右揮軍,然後潰圍而出,這是統軍能力;發現士兵陷落在後,殺回去救回來,是個人勇武、自信和愛兵如子的完美體現。
古代攻城,全靠士氣。張遼這麼一殺,東吳士氣全潰。之後圍不下來,撤退,張遼反擊,那其實是另一次漂亮的戰術了,和八百破十萬是兩回事。當然,八百破十萬是此次大戰的基礎。


綜合而言,張遼能完成此次壯舉,靠的是:

李典的大度,樂進的配合——解決內部矛盾。
本身的勇武和兇猛做派——這是他的天生將才。
東吳軍隊制度的散亂——參考潘璋和甘寧那些糟心事兒就明白了。

最後,當然,還有孫權這個天生經驗包的慷慨程度。打老虎時坐個坦克車,何其驍勇;張遼突到他面前,他就慫了。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可以想像,當時的情景是:

四十六歲的張遼早晨殺到中午,血濺盔甲,揮長戟,指著孫權,用山西話說:你下來!
三十三歲,身披虎皮的孫權縮在壘里不動,說:他們人少,快圍他媽的!我這次沒坐坦克車來,這老虎我不打了!

一與一,勇者得前。
張遼是勇者,所以他贏了。


嚴格意義上說八百破十萬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張遼這八百人出城不是為了破敵,而是一種類似挑戰的形式,其作用是「吳人奪氣」,「 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而不在殲敵多寡。所以說張遼他們不必「殺兩個賺本兒」,玩命死磕,而是尋找戰機,四處遊走。

孫權有十萬人,合肥守軍只有七千餘人,這樣懸殊的比例理論上是守不住的。曹操征漢中,援軍不一定能夠及時到達。所以先讓張遼、李典出戰,挫敵銳氣,同時鼓舞己方的士氣,安定士兵的情緒,借這個勢頭堅守。

張遼對曹操命令的理解

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亦與遼同。

出戰後的結果及影響

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咸服。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應該說,結果還是很理想的。

當然,這是一種樂觀的預想,用八百人衝擊十萬人,如果沒有把握好,這八百人就打水漂了。曹操的安排,很可能出於一種悲觀的預期,用八百人搏一把,失敗了還有樂進守城。

總之,所謂的八百破十萬,不過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其實是八百人攪亂十萬人——實際上也只是攪亂其中一部分罷了,重要的是產生心理威懾。


真是萬年專業簡單事情複雜化。

合肥之戰張遼憑什麼打孫權?

一、張遼對戰術安排和對戰機的把握登峰造極。

二、孫權裝逼遭雷劈,不作死就不會死。

張遼頭一個領悟曹操事前安排,又獲得李典、樂進為公忘私的支持,趁孫權立足未穩之際,率八百精銳突襲打亂孫權陣勢,奪其士氣,為接下來的守城戰贏得先機和信心。

孫權數萬眾被張遼突襲後,士氣低落,軍中又多疫病,自然久攻不下合肥。

不能久戰,孫權撤軍。本來這就是很正常的一次攻堅不克,但是關鍵時刻孫權任俠氣上來,非得讓主力先走,自己同諸將率兵千人斷後。

斷後也沒啥,問題是孫權直接抽風,不是分遣人手防備城中突襲,而是招呼諸將一起進大帳吃飯。

張遼登高一望,即下決斷,空全城兵馬大舉來犯,張遼六七千人馬把孫權大帳圍了幾層時,孫權和諸將都還忙著喝粥吃大餅。

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兵敗如山倒,殘存亦末路了。

張遼之果決、孫權之裝逼。無敵的。


關於這個問題,作為軍事小白的我曾在一本寫給解放軍基層官兵閱讀的戰術入門獵奇書籍:《這才是戰爭》上看到過相關的戰術解析,現在搬運過來以供參考。
順便說說這本書,在軍事領域的大牛眼中這本書並不值得閱讀(文風確實偏神棍),他們認為不如直接閱讀李德哈特的《戰略論》、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以及各國陸軍的教材,但是作為小白的我,還是非常推薦這本書的,因為該書針對軍事知識薄弱的基層官兵(如你我),語言通俗易懂,對於從零基礎構建一個戰術知識框架非常有用。

------------------------------------------------搬運場警戒線---------------------------------------------------------

1997年前,魏國名將張遼為我們奉獻了一場出擊戰鬥的經典戰例。

  張遼破吳--合肥之役(第一階段)

  在逼迫劉備分得荊州三郡後,躊躇滿志的孫權移兵攻打合肥。前一年孫權先拿下了廬江,擒獲了朱光及人口數萬,這一年又分得荊州三郡,運勢大吉,應該說孫權是帶著一個成功人士的自信來到合肥的,只是在合肥城下魏國「五子良將」的老大張遼給他好好補了一下軍事學的基礎課程。

  守合肥的是張遼、樂進、李典三將及七千士卒。孫權方面據說是十萬人,這個說法出自《三國志.魏書.張樂于張徐傳》「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魏國人的說法自然有誇大的嫌疑,孫權是從荊州戰場轉移到淮揚戰場的,在荊州對抗劉備、關羽時呂蒙所統領兵馬不過兩萬人,魯肅為一萬人,孫權在陸口為諸軍節度亦應有兩至三萬人,魯肅為東吳常年對抗關羽的軍區司令,沒有參加合肥之役;又合肥之役,凌統為右部督,懷疑左部督應為呂蒙,以此計算左右兩部各為兩萬人,加上孫權自己的親衛部隊,東吳軍應在五到六萬人左右。不過比起曹操留下的七千人也不少了,兵力對比高達7-9:1。

  大家都知道,曹操留下張、樂、李三人守合肥的同時留下了一封信,信上說:「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啥意思,張遼已經解釋過了,在吳軍合圍前先干他們,幹完了再守,方可激勵士氣,確保防禦安全。戰術設計當然沒有問題,只是你想先下手為強,也得看吳人給不給你這個機會。合肥之戰可絕不是出城先列陣再打,要這樣張遼的八百人還不夠吳軍塞牙縫,只有使用襲擊戰法。

  話說第二天一大早,張遼招募了八百敢死之士後就蹲在敵樓開始看風景了,他的小腦瓜也愁啊,東吳陣營里呂蒙、甘寧等一干猛人的厲害他去年就已經領教過了。廬江經營數年,被這幫傢伙一鼓而破,那會他帶著援軍才走到半道呢,這幫傢伙不可小覷。這幫能征慣戰之輩會露出破綻讓我張某人出擊嗎?說實話,張遼自己也不是很相信,昨晚的那番話不過是激勵士氣,安定軍心罷了。既受國恩,有死而已,張文遠越想越愁。

  此時,吳軍按照圍城的部署,各部兵馬開始移動了。站在敵樓的張遼瞬時石化了,張大嘴半響合不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娘希匹,原來孫權是個菜鳥。」城下數里外的東吳軍亂鬨哄的象個菜市場,各部圍城的部隊都急著開拔,那樣子好像誰先佔了進攻出發陣地誰就登上了合肥城頭立了頭功一樣;結果弄得警戒、掩護部隊被甩在後面,擋了個嚴嚴實實,無法就位。天賜良機,張遼一路小跑下城一路想著:要是呂蒙指揮哪會有這等場景,小孫,哼哼,來我這想當個排長我還不答應呢。

  說時遲那時快,張遼率領八百精銳一陣風般殺出合肥,直撲吳軍。史籍沒有明載,我們不知道張遼這八百人是什麼樣的兵力構成,是怎麼結陣的。

  現在的電影上看到的古代戰陣的畫面,無論是美國的大片還是國產的製作,肯定不會真實出現在以前那個年代。那種一擁而上,接戰後就展開混戰的畫面看著氣勢龐大,卻並不實用,如果當時的戰爭就是那樣進行的話,也沒有必要訓練軍隊了,直接找個幾萬身強力壯的人發給兵器就可以去打仗了。任你武功高強,在戰場上脫離了自己的軍陣後,其存活的機率幾乎為零,就好比現在的坦克,單個坦克在戰場上的存活時間只是2分鐘,而一直在己方的作戰體系內行動其存活的機會就大大增加。

  張遼想要襲擊成功並全身而退,就必須始終保持其戰鬥陣型,不能讓吳軍衝散,分割,一旦陣型被割裂就意味著全軍覆沒。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可以推測出他的陣型和戰法,我個人認為,其步兵方陣為空心方陣,由25*8的長戟兵構成方陣最前列,由三個28、26、24、22人組成四列劍盾兵構成方陣的左右後三個邊,最內層是200弓弩手,李典居方陣中央指揮方陣防禦,張遼親身率領一百重騎兵或突前主導進攻或分成兩翼掩護。陣型看起來是方陣,實際上使用的是錐形陣的突擊戰法,畢竟殺出城去不是去防守而是去破襲。見示意圖(略)。
首先接戰的是好不容易剛剛到位的警戒、掩護部隊,嗯,剛剛到位的這支吳軍倒了八輩子血霉,還沒來得及展開隊形就遭了當頭一棒,數十名士卒被殺,兩個尉官授首,直接被「張旋風」給衝散了。沒辦法,誰讓現在的總指揮是「孫菜鳥」來著。我們雖然是事後推測,但東吳軍的警戒、掩護部隊在張遼出擊前沒有到位卻是鐵一般的事實,要是到位了拉開了陣勢,哪有被張遼輕易穿透的道理。

  初戰告捷,八百壯士士氣大振,打頭的張遼索性唱起了京劇:「吾乃張文遠,擋我者死,逆我者亡!」東吳後面的部隊根本沒想到張遼膽子這麼壯,居然敢先發制人,防禦工事都沒有設置,什麼鹿角、拒馬、壕溝統統沒有,僅僅修了點壘牆之類的玩意兒,本來就是啊,對東吳子弟來說我們是來砍人的,誰也沒想過會先被人砍,要弄防禦工事幹什麼呀?土牆、木柵加上無準備的士兵,這些哪擋得住嗷嗷直叫、一心要吃人的張老虎,只在剎那間,營壘就被衝破。

  要說張遼衝擊的目的性非常之強,其目標就是孫權,這麼大的麾蓋,目標太明顯了。估計張遼對當年關羽在白馬的那次「斬首行動」羨慕不已,一直就想仿效,這不,機會來了。呵呵,剛才只是笑談,張遼搞突襲自然要選擇價值最大的那個目標,不用想自然是孫權。用現在的話說,很有點特種作戰的味道。

  遠遠望見張遼殺過來了,孫權的腦子就短路了,這劇情不對啊,我帶了好幾萬人來砍你,你張遼應該窩在城裡才是啊,怎麼就敢帶了不足千人就殺過來了呢,而且轉眼就快殺到我面前了。腦子短路的人腿腳是不靈活的,幸虧周圍的侍衛們反應還算快,七手八腳、連拉帶扯地把孫權弄到了邊上的小高地上,親衛隊迅速擺出長戟兵在前的抗騎兵衝擊方陣。

  現在張遼得瑟了,在高地下耀武揚威,嘴裡還不乾不淨罵罵咧咧不停:「姓孫的,你給我死下來,我們干一架。你個熊包,敢不敢?」

  孫權不是泰森,雖然他敢學習武松打虎,躲在木籠子車裡隔著射擊孔射老虎,但跑下去和張遼放對,他是沒這個膽子的。只是此時張遼的做派卻讓人納悶,你在東吳軍陣正中心就打算賴著不走了么?難道就不怕被人家給包餃子?正當作者剛有此疑問,東吳的中軍及後隊就在令旗指揮下把正得瑟的張遼軍團重重包圍了。你看,人不可得意忘形吧,切記。孫權恨恨地想:張老虎,剛才是你威風,可轉眼你就會成死老虎了。

  難道張遼腦子真的進水了嗎?很有可能,只不過他後來又大發神威帶著部隊衝出了包圍圈而已。

  然而可能性更大的是,他是故意的。
如果張遼是腦子進了水,那戰後小兵們肯定還是會把他奉若神明的,太厲害了啊,重圍之中幾進幾齣如若無人之境,然而樂進、李典肯定不服,特別是樂進,這也是個殺人如麻、久經戰陣、慣於先登陷陣的主,一樣是同行中的高手,憑什麼服你張遼啊?你都把部隊帶進絕境去了,只不過運氣好再加東吳人太菜,被你來了個絕地大反擊罷了,差點就全軍覆沒了。但《三國志》上後面說了「諸將咸服」,樂進也服了,可見不是張遼腦子秀逗了。

  那隻剩下後一種可能,張遼是故意的。為什麼張遼非要把自己處於一危險境地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戰爭的目的說起。戰爭行動都帶有明顯的目的性,那麼出擊作戰的作戰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打亂敵方的進攻部署。張遼此次作戰不是去殺人放火,也不是去斬首孫權,就是為了達成破壞東吳軍的進攻部署這一目的。

  Stop、Stop、Stop,讀者有意見了:「你剛還說張遼的目標是孫權,怎麼一轉眼又說不是了呢?」

  咳咳,請容小生慢慢道來,孫權所處的位置是什麼地方呢?指揮中心唄。

  那麼,破壞敵方進攻部署應該打哪呢?有兩個,一呢把敵方準備進攻的部隊打個稀巴爛,敵方自然就沒法進攻了,不過張遼顯然沒打算用雞蛋去碰石頭。二呢把敵方指揮中心打個稀巴爛,敵方自然也沒法進攻了。東吳軍指揮中心在哪?孫權處。所以目標是孫權,但不是去斬首孫權,當然啦順便能達成這個附帶效果的話張遼也不會拒絕,只不過現在不行了,孫權已經躲進長戟方陣里去了。

  當張遼剛逼近,孫權被手忙腳亂弄上小高地那會,整個東吳軍失去了指揮,在那個時候張遼軍團返身再殺出去那是易如反掌。如果這時候就回去,是最安全的,從作戰行動本身來說也不失為成功,可不能走,走了以後會有更大的危險,作戰目的沒有達成呀。被狠狠抽了一巴掌的孫權很容易從暫時的混亂中恢復過來,惱羞成怒的孫權會幹啥?報復唄,挽回剛才失去的面子。中國人,面子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況且此時的孫權已是實際上的一國之君。此時東吳軍的攻擊部署並沒有被打亂,合肥城很可能會遭到比預計更兇猛的進攻,說不定還有追兵會緊緊盯住尚未回城的張遼軍團,尾隨而至,戰局將不可設想。

  經過剛才的廝殺,張遼已經對東吳軍的戰力有了大致的判斷,不過如此嘛,這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去完成他的計劃--把東吳軍的二梯隊吸過來,如果能把一梯隊也吸過來那是最好不過。吸引敵軍,破壞敵軍的部署,並戰而破之,這才是張遼此次出擊要乾的。剛才只是把你孫權抽疼了,現在要把你打服了,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震撼效果,你孫權才會老實。

  所以張遼在小高地下來回馳騁,囂張之極,一副欠扁的架勢。
忍無可忍,勿須再忍。孫權敏銳地抓住了「戰機」,指揮他的二梯隊--後軍包圍了張遼,一定要把姓張的千刀萬剮方解心頭之恨。

  主公有難,這正是在領導面前露臉、爭取印象分的大好機會,東吳後軍蜂擁而至。在之前包圍這一章就講過,包圍不是把敵人圍起來就完事了,你要麼壓縮他的防禦圈,要麼分割他的防禦圈。現在的張遼看起來象是砧板上的一塊肉,卻是塊刺蝟肉,從哪邊咬都不好下口。用長戟兵打頭,扛得住張遼的重騎兵,卻防不了方陣裡面的弓箭手;用劍盾兵打頭,防得住弓箭卻扛不住重騎兵衝擊;張遼軍團最容易被弓箭手攻擊的弓箭手有最內圈的劍盾兵替他們擋箭雨,另一容易攻擊的長戟兵前又有身穿重甲、馬披馬鎧的重騎兵擋著。東吳後軍是急著趕過來的,其又是按二梯隊戰鬥隊形配置兵力的,主要就是劍盾兵和弓箭手,中軍的長戟兵和他們擠在一起,在包圍張遼的最開始並不能形成有效的圍攻部署,使得一時間戰鬥隊形極為混亂。幾個回合下來,東吳軍連連吃虧,孫權意識到這樣不行,必須調整圍攻部署,得讓後軍的劍盾弓箭對付張遼方陣後部的劍盾弓箭,讓中軍的長戟夾雜劍盾對付張遼的重騎。

  張遼可不會讓你孫權調整部署,已經占夠便宜了,此時再不走就走不掉了。方陣里的李典也是心領神會,指揮200弓箭手對重騎兵正前方一輪齊射,總共就25人寬的正面,200支箭的箭雨還是相當密集的,當箭射出的同時,100重騎兵順勢突擊,轉眼間被弓箭射的鬼哭狼嚎的東吳長戟兵就被砸開了個口子。

  只是,只有張遼帶了幾十個重騎兵突了出去。這咋回事?步兵方陣壓根就沒跟進。肯定不跟進嘛,你重騎兵跑那麼快,步兵方陣還得等弓箭手再往後一輪齊射,壓制方陣後方的威脅,然後收弓箭,再跟緊方陣衝擊的步伐前進,哪裡會跟騎兵一起跑啊。這時有的心理素質差的小兵著急了:「將軍你不要我們了啊,娘的,你跟李典有仇想公報私仇也不能讓我們小兵墊背啊。」

  這就給了陳壽一個樹立先進典型的機會,他寫到:「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捨己為人的大英雄啊,這形象太偉岸了,不過幾百年後有個叫張須陀同樣捨己為人的就是這麼戰死的。張遼和他本家張須陀可不是一回事,人家遭遇的情況是計劃外的,張遼這是計劃內的,你們不喊我也會殺回來。不殺回來原本的大勝仗就會變成大敗仗,孫權軍的氣焰會更囂張,這可不行。張遼帶著部隊直接兜轉馬頭又是一個衝鋒。

  殺回來就簡單了,從屁股後面突進去不用再面對馬兒們最害怕的長槍陣,剛才從正面突得依靠弓箭兵的火力支援才能達成奇襲效果,現在被衝散的東吳軍壓根就來不及再次結陣來扛他。等到張遼和大部隊會合第二次兜轉馬頭時,張遼驚奇地發現他的正面沒人了。東吳軍不幹了,哪有這麼欺負人的,仗著自己開的是推土機就這樣橫衝直撞,眼裡到底有沒有法律法規啊,難道合肥的城管就能暴力執法嗎?我們不玩了,慢走,不送。

  慫了,徹底慫了。

  玩了一上午,張遼的毛都沒撈到一根,自己這倒是傷兵滿營,就算孫權有心再戰,弟兄們也不幹了,二梯隊玩殘了,光靠一梯隊怎麼攻城?


此戰史稱「張遼威震逍遙津」
赤壁戰後的五六年間,曹操不斷在江淮地區用兵,欲從此處突破長江天塹,統一江東,但遭到了孫吳的頑強抵抗。曹操只好改變策略。為避免兩面受敵,他一面暫且放棄統一江東,派大將張遼等在合肥屯兵息軍養士;一面親率大軍西征張魯,試圖奪取漢中,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實力。
公元215年八月,吳主孫權乘曹操西征之際親自率兵10萬進攻合肥。而此時合肥城內僅有張遼、李典、樂進及薛悌等率7000餘人駐守。兩軍對峙,眾寡懸殊。
曹操在出征之前,估計到孫權有可能再次進犯合肥。因此,他預先寫了一道命令,封於木函中,交給護軍薛悌,要他「賊至乃發」,按計行事。當孫權兵臨城下之際,薛悌與諸將打開木函,見命令曰:「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在曹操看來,張遼、李典是能征善戰的猛將,故使之出戰,樂進為人持重,故使之守城;護軍薛悌乃文官,故不參戰。
諸將看罷命令,疑慮重重。樂進、李典等認為,兩軍兵力對比懸殊,出戰很難取勝。張遼見此拍案而起,曰:「曹公今遠征在外,若坐等援軍來救,即便援軍來到,那時吾等也早被吳軍擊破。現當乘吳軍立足未穩之時,主動出擊,方能挫其銳氣,守住城池矣。」樂進等聞聽張遼之言,仍猶豫不決。張遼怒曰:「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若疑,吾張遼獨決之。」眾將遵從張遼之見,連夜徵募敢死之士800人,並設宴犒饗,以壯軍威。
次日晨,張遼披甲執戟,大呼「張遼在此」,率眾沖入敵陣。此時,吳軍毫無準備,不知所措。張遼連續擊殺數十人,並斬殺了東吳的陳武等兩員大將,直逼孫權帳下,要取其性命。孫權大驚,倉惶間登上一個土壘,手持長戟自守。吳軍見張遼兵少,迅速圍了上來,密密麻麻地將張遼圍了好幾層。張遼毫無懼色,左衝右突,殺出一條血路,帶領麾下數十人衝出包圍。這時,李典也帶人接應,雙方戰至中午,吳軍傷亡慘重,士氣大挫。張遼見出戰的目的已經達到,遂率眾回城,加強防衛。
之後,孫權雖持續圍城十餘日,但終不能破城,遂撤軍返歸。當吳軍紛紛返撤之時,孫權與少數將領在逍遙津北岸巡視,恰被魏軍偵知。張遼即率步騎數眾突襲孫權。吳將甘寧、呂蒙等與張遼奮力拚殺,凌統則率親兵護衛孫權突圍。當孫權等騎馬行至逍遙津橋時,見橋南板已被拆除丈余而不得過。在此危急關頭,吳將谷利急中生智,於孫權坐騎後猛著一鞭,「以助馬勢」。駿馬奮力一躍,飛橋而過,孫權奪路而逃,幸免於難。
以上皆出自威震逍遙津的百度詞條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羅貫中寫書喜歡誇大聲色,「八百破十萬」這事他卻偏偏沒提,只一個「威震逍遙津」就帶過了。其實孫權一共攻打過六次合肥,可惜沒有一次成功的。逍遙津之戰是第二次。
最高票答案已經說的很好了,死士,奇襲,加上孫權本就是個戰五渣,打他個措手不及後收兵回來也是有可能的。
再來說這個十萬的數字,首出曹丕詔書:『』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實際上真有這麼多嗎?赤壁之戰,聯軍五萬人,孫權三萬,劉備兩萬。夷陵之戰,孫權五萬多,劉備八萬。四年後攻打合肥,劉備是舉傾國之力,所以十萬八萬的兵,我個人覺得是正常的事。就算沒有十萬,保底也有七八萬人。
至於孫權為什麼會退兵?被打懵了。張遼千八百個人趁你睡覺,夜襲衝到你帳篷來殺你,十萬大軍的封鎖線都沒防住,被玩過一次任睡心也虛吧?
再那麼孫權為什麼要打合肥?當時的曹操和劉備正在漢中摩擦不斷,孫權打合肥一是為了牽制曹操給曹操點顏色看看,二是為了找回自己上一次的場子順便奪個好地方。萬萬沒想到守城的人都是不要命的悍將,之前夜襲一事大傷士氣,孫權就有點底氣不足了。孫權是一個愛惜兵力的,對三國有了解的都知道,每次打仗,他的兵力損失相對都較小。加上這次主要是打牽制戰,既然打不過耗下去也沒意義,更沒必要跟人死拼,拿下合肥的代價划不來。那行咱撤了先回家下次春暖花開再來,這樣回去給吳國百姓和劉備方面都好交代,不是咱不出力,而是對手太強,實在是打不過。。。
(剩下四次合肥之戰,一次走在半路上突然反悔繞道去取荊州,一次剛正面沒打過,一次走水路剛上岸被伏擊後倉皇逃跑,最後一次又號稱十萬結果被幾十個壯漢拿火把就把頭陣衝散了,後面的兵全被唬住了。。。)

生子如當孫仲謀
可惜,孫權治兵一流,用兵三流,一生六次親兵上陣攻打合肥,都折這了...

附一張逍遙津內張遼策馬:


古代人喜歡把戰事省略過程來誇大戰功,這種方式被稱為春秋筆法。比如唐朝名將李靖三千騎兵大破突厥頡利可汗,頡利可是曾經兵圍長安城,逼得李世民簽城下之盟的牛人,是怎麼被三千騎兵打敗的呢?實際上唐朝趁突厥內亂,發兵十幾萬攻打突厥,而李靖的三千騎兵是在最後時刻出其不意的給予頡利偷襲,才打敗的突厥。並不是說唐朝只派了三千騎兵就把突厥給幹了,這樣的說法對其他同樣浴血奮戰吸引突厥兵力的十幾萬戰士是不公平的。


張遼並不只有八百人.而是這八百人的孤軍奇襲了孫權.而孫權有沒有十萬更值得商榷. 但是雙方兵力差距懸殊應該是真事.但是應該不是百倍 十倍差以上.春秋筆法誇大這個沒必要認真看待.

核心的重點是 孫權壓根就不該親征,他在戰爭這方面的才能根本不夠父親跟哥哥的一半.既沒有武勇,也沒有謀略,更沒有膽識.有的就是脾氣.這點他跟袁紹到是有點相像.

張遼不得不說,膽大心細的人.身位帥才,卻常做出校尉一般的奇襲行為.跟他在呂布手下干過有莫大的關聯.呂布是膽大心不夠細.能耐不說了,沒能耐不會讓後世這麼多人為其說嘴.生性好博的人.酷愛以小博大,你仔細去看呂布的人生軌跡,無一例外就是如此.成了,便是天下猛將,輸了就滿街浪跡.這種習氣,張遼應該也是沾染上了.

合肥這一戰就是最經典的.兩軍對峙的狀態下,張遼領八百死士夜襲孫權大營,絕不是尋常武將能幹出來的事. 在兵力遠不如對方的情況下,乾脆一搏.從這個角度看,張遼在跟隨曹操之後,就開始默默訓練一隻類似陷陣營的親兵. 才有了這一搏的本錢. 我為什麼說兵力差在十倍以上.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覺得應該是兵力相近才好.但是奇襲不一樣.控制人數要很精準.就是這路奇襲軍的是像水滴融進大海一樣,融進孫權的大軍中.夜裡突然發難又能對大軍造成足夠傷害..所以人不能太少,也不能多.數量是讓你梗骨在喉,卻又沒辦法把所有的奇襲部隊從大軍中第一時間摘出來.

說到這裡張遼的膽大心細就表現的異常明顯了.某種程度上不是孫權弱,而是孫權這次的輕敵讓他功虧一簣.


八百人里不止步兵,是以一二百重騎加上對半對半的刀盾和弓弩手組成的混合部隊。張遼帶重騎為先導,李典帶步兵和弓弩組成空心方陣隨後。兩個部分相互配合支援,很有組織的。張遼敢這麼打是看了吳軍的部署後決定的,因為吳軍部署太差了,一窩人烏壓壓的往前開,好像是誰先到攻擊位置誰就是頭功一樣,從張遼一出城直接突破第一梯隊來看吳軍的警戒部隊肯定沒到位。張遼目標很明確就是襲擊孫權的指揮中心,而且靡蓋很顯眼。在孫權大腦短路時被親衛隊架上山後調二梯隊保衛張遼,但因為二梯隊匆忙趕來隊形很差,被張遼和李典來回變換目標打慘(吳來刀盾重騎上,吳來長矛弓弩上,李典方陣的刀盾是負責保護弓弩的)這裡也能看出張遼是故意被保衛好盡量殺傷吳的銳氣,如果孫權上了土山就走指揮激怒他而不是打怕他,畢竟孫權帶了幾萬人,而且剛把合肥前的一座經營數年的城攻破,自己只有不完萬的部隊。
這裡再說下張遼撤退時的事,史書里記載是弓弩先向合肥城方向的敵軍齊射,重騎衝出去,這時方陣的步兵喊了"將軍你要賣我們嗎"張遼又帶兵沖回來救出步兵。其實這是杜撰的,如果真這樣李典事後也不會服張遼,畢竟衝鋒陷陣殺敵奪旗都是一把好手。本來重騎就要回來的,因為在齊射一次後弓弩要先收弓再和步兵一起保持方陣完整往外跑,重騎呼啦出去了方陣也跟不上也沒想跟,射完合肥方向後還需要想後方再射一輪壓制追兵才行,這時重騎折回把缺口擴大才能一起出去。不然方陣一旦陷在裡面這次行動就是完敗。
打了一上午張遼的毛都沒摸到自己傷兵滿營,之後怎麼打勝負可知


王正興在《這才是戰爭》里做了詳細的描述和分析。有興趣可以看看。


張遼帶的八百敢死隊,有可能是類似於陷陣營之類的兵種,平時訓練有素,打仗絕不含糊,這次突襲可能有去無回,肯定不要命的砍,反正都是死路一條,孫權那邊肯定不會是十萬人都集結完畢,甚至戰鬥人員有沒有十萬的一半都是問題,古人打仗的時候都喜歡虛張聲勢嘛,不過這次孫權裝逼碰到了牛逼的張遼,飛得越高摔得越慘,一戰送了這麼多經驗。不過這一戰讓我震驚的不是張遼的勇武,而是義氣。突襲完成後張遼已經突圍而出,但是包圍圈裡的士兵對張遼喊「將軍棄我乎?」,於是張遼又殺回去救出幾個士兵!為我們的印象里小兵都是送死的,哪裡有兵向將軍求救之理?可見張遼平時怎麼跟士兵相處的,估計沒少稱兄道弟。這種稱兄弟道並不是動動嘴皮子籠絡人心,在打仗這種關鍵時刻,自己好不容易突圍出來再跑回去救人,那是拿命在救命,怎麼不讓人動容?


張遼合肥之戰幾乎一己之力大敗孫權 威震華夏

此時曹操去攻打漢中的張魯了而留下了張遼和樂進、李典帥七千多士兵屯於合肥。這時候孫權帥十萬之眾圍攻合肥。張遼決定在對方還沒有完全形成合圍之勢率先出其不意突然襲擊,便晚上募集敢從之士共八百人,大家飽餐一頓準備第二天大戰。

第二天天還沒亮,張遼披甲持戟自己率先殺入敵陣,殺了數十人,斬了2名將軍,一邊大聲呼叫:「吾乃張遼!」一邊沖入敵陣。張遼一路殺到孫權周圍,孫權大驚失色,吳軍方面都不知道怎麼辦,大將宋謙和徐盛都不敢動,孫權就只能往高處走並拿著長戟自保。張遼叫孫權下來對戰而孫權不敢動,孫權看見張遼的士兵比較少就指揮士兵把張遼團團圍住。張遼左衝右突,不斷衝殺,並將重圍殺開,張遼先率領麾下數十人逃出重圍。餘下的人呼叫:「將軍要捨棄我們嗎?」張遼又再次沖入重圍,救出剩下的士兵。孫權的人馬都對他沒辦法,沒有人敢抵擋張遼的。從凌晨到中午,東吳銳氣盡失,張遼回去開始準備防守,眾將士士氣大增。

之後孫權圍攻合肥數十天都沒有攻下來,便準備撤退了。而孫權自己和甘寧、凌統、呂蒙等斷後。張遼這時候帥大軍追擊,張遼的騎兵可是很厲害的,這時候孫權軍隊立馬崩潰,虧得甘寧、凌統、呂蒙和蔣欽四將拼了命才救了孫權的性命,而凌統更是帶著三百人殺進張遼軍中救孫權,差點自己都沒命了。這一仗打的孫權損兵折將,士氣全無。當時有傳聞:江東的小兒聽到「張遼來了」,連哭都不敢哭。

這場合肥之戰是張遼一生中的閃光點,以八百人沖入數萬人的孫權大營,以七千人抵抗了孫權十萬人,並差點捉住孫權,此戰威震四方,名播遠揚。奠定了張遼在三國甚至中華歷史上頂級優秀戰將的一席之地。

而張遼的這次戰法是他善於率領騎兵突襲以及熟悉如何使用少量的精兵進行戰鬥的體現。不僅是延續了出身地并州的驍騎傳統,更是繼承了呂布、高順等名將的戰術遺志和戰鬥方式,我們彷彿看到了呂布軍的那支「陷陣營」當年的風采。而張遼對於孫權的勝利不僅僅因為張遼善於打仗,更需要他對於形式的判斷,是"智"與「勇」的完美結合,缺一不可。能打出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戰役,非常人也。


以上是我訂閱號關於你問題的節選。


開無雙啊


不是十萬,就像淝水不是八十萬。
我么深想,我以為三國志里的記載沒啥問題。
而別的資料專著我沒看過。
謝三省,有點對不起你,居然沒法長篇大論的寫出東西,哈哈。


都別說了,因為渣權是著名經驗包,人人都刷不刷才怪紅紅火火恍恍惚惚(`●__●ˊ) /


古人打架,非常重視心理戰術,開戰之前就要在氣勢上壓倒敵人,所以在兵力上吹吹牛自然也是正常的了,孫權十萬兵力水分大的很。
赤壁之戰(公元208年),孫權參戰人數三萬左右;夷陵之戰(公元221年),孫權參戰人數五萬左右,而逍遙津之戰(公元215年),孫權怎麼有可能拉起一隻十萬人的軍隊。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吳國的人口。 《晉書·地理志》說:「孫權赤烏五年(公元242年),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晉陽秋》記載吳國滅亡時有「戶五十二萬三千,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30年後男女老少加起來才二百四十萬人左右,孫權從哪裡找那麼多兵源。
而且,私下裡認為,張遼八百騎打敗的不過是孫權所謂十萬大軍的先頭部隊,能有兩萬人就不錯了→_→


《智取威虎山》裡面203說過一句話:「記住,要動起來打,讓敵人猜不透我們的人數」


集滿氣,站在山頂上俯視東吳軍營全景,釋放全屏秒殺技。


先馬克,回頭再答


首先,張遼逍遙津八百破十萬這個說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證明這個說法,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張遼是否「破」孫權,第二,孫權是否有十萬人。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咸服。

從這段張遼傳的記載來看,並沒有很明顯的說明張遼的八百人就把孫權的軍隊沖跑了。而張遼「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怎麼看貌似都是在突圍而已,根本不像某些人所描繪的那種場景。

張遼傳: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魏略: 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

張遼以八百步卒大破吳軍的說法,主要是以上兩個記載而來。其中曹丕的詔書宣傳效應不可輕信,而《魏略》的可信度實在不堪入目。因此,張遼八百步卒陷陣的說法似乎更為準確。

至於孫權是否有十萬人,那就更值得懷疑了。畢竟赤壁之戰這種戰役也就二三萬人,打個合肥就能出十萬人,值得商榷。

因此,張遼在逍遙津之戰中,大致上是以八百步卒強行對孫權剛到達戰場的軍隊展開突襲,趁亂立威。不可否認,雖然張遼並沒有擊退孫權,雖然孫權並沒有十萬人,但是張遼的勇氣與膽略依舊是指的肯定的


1隊重裝步兵開防禦堵橋。
後面弓箭手開火箭。

「兄弟們,堅持20分鐘我們就贏了。」


又來黑我渣權。


遇上孫十萬 你也行


推薦閱讀: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際如何?
夏侯惇為什麼沒得破傷風?
三國時期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中誰過得最窩囊?
你眼中的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
孔明真的有那麼神嗎? ?

TAG:戰爭 | 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歷史人物 | 張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