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一開始就包括了「善」的含義么?

現在每次聽到「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融合的,感覺「知行合一」就是向善的標杆動作。但是「知行合一」是陽明先生35歲左右悟出的,「致良知」50歲左右悟出的,難道當初一提出這4個字的時候,就有「善」的含義在裡面,還是說當時其實只是關注了「知」和「行」的合一與一致,後期才用「致良知」補充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提出的一種方法論而致良知則是一種世界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裡的「知」更偏向於向善。但是他在三十五歲的時候只是提出了這個大體的觀點目的是反對程朱理學中分離知與行的觀點。真正有明顯向善的態度的應該就是他晚年提出的致良知這個觀點


知,就是「良知」,這是他一直的觀點,他其實與儒家的觀點是一樣的,是性善論,並未推翻這個觀點,只是對求「知」的過進行了新的闡述,所以說是一開始就有這個觀點也並沒錯。僅僅是個人觀點,有所不當的請批評


心學並不是適合所有人的。

古人說,做學問得先起疑才能有用功的地方。想弄明白陽明心學,得先明白它是解決什麼問題的。

陽明先生的目標是成為聖人,那麼聖人是什麼?道家的霞舉飛升,儒家的位天地參華育,佛家的見性了命都是聖人境界。陽明先生既然想成聖自然不會對這些理論充耳不聞,所以他老人家為了成就聖人境界在佛老一道上也曾經狠下過一番功夫。

但是和尚道士那些神神叨叨的東西終究是太過虛幻,我都知道指望這些永遠成不了聖人,陽明先生當然更不會沉迷於這些。

在陽明先生終於回歸到儒家體系之後,聖人的標準也就清晰、堅定下來了——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不管是致良知還是知行合一,目標都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說,但求此心光明,不論世俗善惡。舉個例子,孔夫子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他也知道自己的「春秋筆法」是有失公允的,但是為了他的信念他還是義無反顧的做了,也就是說,只要此心光明,世俗的善惡、功過從來不是聖人的行事準則。儒家還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說法,這可不是故作姿態,而是為了信仰即使天下人都把自己當成罪人也義無反顧的大無畏精神啊!!!

陽明心學從來只對自己的本心做文章,只要本心所指,哪管外面說什麼是非善惡。真正的聖人境界怎麼會在善惡好壞這種問題上打賴皮架。


思考和意識的產生也是行,知在更前面,類似佛法裡面的明心見性。如果真的能夠內心明澈,自然就包含了『善』。當然這個『知』非語言文字所能道斷,類似八正道裡面的『正觀、正見』吧。


正是人心至善才可以知行合一。


推薦閱讀:

什麼是知行合一?

TAG:王陽明王守仁 | 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