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有用嗎?為什麼要學哲學?


(相比最初的回答,更新了三點:1. 增加了對第一個問題的評論;2. 增加了第二部分中的第4點「表達的清晰性」;3. 增加了對「學了哲學和正常人交流會有麻煩嗎」這個問題的回復。)

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哲學有什麼用」和「學哲學有什麼用」不一樣。

對於前一個問題,哲學有沒有用,我不好說。我說有用,也會被噴。我說沒用,也會被噴。這個問題就不回答了。

雖然不回答,但還是想多說幾句。當我們說「哲學有沒有用」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麼?

這個有用是針對誰有用的?「有用」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指對學哲學的那個人有用嗎?如果是針對學哲學的人有用,那具體指的是什麼?是指哲學可以讓學哲學的人賺更多錢嗎?還是指可以給他各種疑難問題的解答?還是指可以讓他活得更快樂?還是別的?

是指對別的學科有用處嗎?如果是指哲學對別的學科有用,具體是指什麼?是指哲學可以指導別的學科發展?還是指哲學可以解答別的學科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終極問題」?還是指哲學的方法可以用到其他學科上去?還是別的?

是指對整個社會有用嗎?如果是這樣,那具體是指什麼?是指哲學能促進社會的發展?還是指哲學能優化社會資源配置?還是指哲學可以改變整個社會的觀念?還是別的?

當我們問「哲學到底有沒有用」的時候,我們到底在問什麼?最好把這一點說清楚,不說清楚是沒辦法回答的,貿然回答不清不楚的問題很容易挨噴。
以這個問題為例,如果我回答「有用」,那麼就有人會說,哲學又不能造出宇宙飛船,又不能讓我賺錢,又不能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如果我回答「沒用」,又有人會說,哲學確實讓我活得更明白了,哲學對科學是有意義的,哲學對於社會的觀念的影響是巨大的。

這完全就是由於問題本身的模糊性導致的。

所以我選擇不回答這個問題。

================

但是,「學哲學」和「哲學」不一樣,前者是一個行動,後者是一個學科。當我們問「學哲學有什麼用」的時候,顯然我們不是問「學哲學對於社會、對於其他學科」等等的用處。通常我們問「xxx行動到底有什麼用」,我們顯然是在問,xxx行動對於做出這個行動的主體有什麼用,可以給這個主體帶來什麼好處?


因此,當我們問,「學哲學有什麼用」的時候,我們是在問,學哲學這個行動,對於這個做出行動的主體來說,有什麼用處。

相比於「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學哲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至少會清晰一些,因為我們至少知道,這個「有用」是針對學哲學的人來說的。雖然「有用」這個詞的語義還是很模糊,但是我們至少有了一個回答的方向——對於學哲學的人來說,學哲學這個行動可以給他本人帶來什麼。

這裡就說一點,學哲學會對一個人的思維帶來極大的改變,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思想的開放性、思維的批判性、思考的邏輯性。並且,學哲學會讓一個人學會更加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1. 思想的開放性

這個概念太虛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說,就拿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吧。剛學哲學的時候,我心裡早就有自己固定的三觀了,當面對那些哲學問題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居然有人說人生沒有意義?那你活著幹嘛,怎麼不去死?

居然有人覺得我們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身邊的只是幻像?真中二!

居然有人覺得科學是不對的?有本事你自己搞出來啊!

居然有人覺得東西只有在我們看的時候才存在,不看的時候就不存在?有貓餅吧!

居然有人覺得世界上並沒有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謂道德標準只是我們人類演化博弈中暫時達到的均衡?這樣認為的人肯定都不守道德,都道德敗壞!

居然有人覺得法律可以不遵守,覺得法律不合理?你去犯個法試試看啊!

居然有人覺得被強姦懷孕的女性沒有資格墮胎?

居然有人覺得上帝這種虛幻的東西是存在的?你把它叫出來給我看看啊!

居然有人覺得色情、毒品都不應該禁止,應該合法化?你肯定就是自己想看h自己想吸毒吧!

居然有人覺得應該取消國家的分別?賣國賊!

居然有人質疑國家的權威?居然有人認為我沒沒必要愛國?賣國賊!

居然有人認為我們人沒有自由意志,沒有任何自主選擇?有貓餅!

居然有人說語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語言居然能反過來影響我們自己的思想?是你自己思想不堅定吧!

居然有人說數學不能用反證法?你一個哲學家懂什麼是數學嗎!

......

剛接觸哲學的我,覺得會這樣想的都是有貓餅的人!是一群吃飽了沒事幹的人!但是讀了之後,卻發現:

誒他們論證的好像沒有什麼問題...

卧槽這也行...好像真的是這樣...

啊...難道真的是我錯了嗎...

他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力反駁...

......

嗯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

學哲學以後,我才知道,自己原來認為天經地義的三觀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世界上有太多太多跟我不一樣的三觀了,更可怕的是,他們還都能自圓其說,都能為自己辯護一番。而我呢?沒學哲學的我,守著自己現成的三觀,不容許別人有一丁點的質疑,一旦三觀不合,思想不一致,就拒絕交流。真正被質疑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為自己的思想做一點辯護。

這種改變是很明顯的。回想起來,在我剛上完哲學導論課程,甚至還沒有閱讀過任何原著的時候,我就能明顯地感覺到這種變化。我開始包容各種不同的思想,能接受別人不同的觀念,聽到不同三觀的言論我不再無視,而會想想他究竟有沒有道理。

這就是哲學帶給我的第一點用處,思想的開放性。


2. 思維的批判性

現在我們都說,人要有批判性思維,要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blabla。其實學哲學就是鍛煉這種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

還是舉我自己的例子吧,這種東西不舉例子就會說的很虛了。

為什麼說學哲學能鍛煉這種思維?因為哲學問題基本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去看各種論著就會發現,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都能被哲學家說的頭頭是道。當閱讀不同觀點,甚至完全相反觀點的哲學論著時,起初沒有批判性思維的我,就會很暈,覺得兩邊說的都有道理啊,到底誰才是對的呢?

顯然,不可能相反的觀點同時成立。肯定至少有一方錯了,那就要找出他到底錯在哪裡。是他的論證過程錯了,還是論證的前提有問題?然而哲學家都不是傻帽,他們的論證過程是極其有說服力的,使用的論證前提也都是顯然不證自明的。怎麼辦?

這時我要想挑錯,就要打破常規,要嘗試去用批判性的眼光看那些「顯然成立」的東西,要去質疑那些我們通常認為正確合理的東西,要對任何事情都問一句「為什麼」。

不要沒有理由的輕信任何事情,不要對任何事情想當然,不要輕易地認為任何東西「就應該是這樣的」。

總之,在哲學的世界裡,相互不一致卻都能得到辯護的觀點處處可見,我要去學習那些哲學家批判他們對手的細緻思考,要學習他們質疑常規的眼光,不只是學習,還要去用批判的眼光看這些不同的哲學觀點。

學哲學讓我明白,不要想當然。


3. 思考的邏輯性

哲學需要講道理,不是光給一個三觀就完了,哲學家要為自己的思想辯護。

講道理自然需要邏輯,邏輯不是隨隨便便的。在學哲學以前,我經常犯一些邏輯錯誤。但讀了哲學文本之後,我發現,哲學家的論證跟我以前那些思考方式真的很不一樣:

他們不關心對方的身份和地位。我從來沒有聽過某個哲學家批判他的對手說:你就是收了人家的錢才這樣說的。你這個偷過東西的人有什麼資格談道德?你不就是因為不喜歡美國才說民主不好的!你說要平等不就是因為你沒錢!你說不要平等不就是因為你有錢!你說科學不可靠,那你自己搞一個可靠的啊,不然你就沒資格談論科學!等等。
我只聽過哲學家說:xxx這個論證是有問題的。首先,他認為前提1是不證自明的,但是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不對的。其次,他的論證過程依賴於一個隱性前提xx,這沒有得到證明。最後,他這一論證有邏輯缺陷,讓我們整理一下他的論證形式xxx。

一個人說的話究竟有沒有道理,跟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跟他收了誰的錢,都沒有關係。

他們也不犯常見的邏輯錯誤,關於常見的邏輯錯誤有哪些,知乎上早有相關的回答,我就不再贅述了。總之,學哲學就會發現,哲學家的講道理真的比我們現實中很多論辯要高級得多。

這是其一,是他們用于思考的邏輯的正確性。還有其二:哲學家思考的清晰性。

學哲學就能感受到,這樣一個龐大的問題,哲學家居然可以把它分成好幾個小點來說,小點之下又有小小點...哲學文本真的能把複雜的問題講的很清楚,能用清晰的邏輯順序把哲學家自己的思考寫出來。我們只是去讀,尚且都感到暈暈乎乎的了,更別說他們要想出來,還要寫出來了。他們想這些問題的時候居然能保證自己不想暈了,實在是牛逼。

這就叫思考的邏輯性,不犯邏輯錯誤,並且想的很清楚。


4. 表達的清晰性

上面三點都是「思維」上的提升,第四點是表達上的提升。

每個哲學家都需要對自己的哲學觀點做兩件事:說明自己的觀點到底是什麼,為它做辯護。

對於第一點,表達的清晰性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哲學家需要在他的文本中,用清晰的語言講清楚,他的哲學觀點到底在說什麼。如果不這樣,他就會給其他人留下誤解的餘地,其他人可能會誤解他的觀點,不明白他在說什麼,甚至可以抓住這一點,故意曲解他的觀點。

對於第二點,清晰的表述也是重要的。因為辯護實際上就是論證,當哲學家們想做出十分複雜的論證時,為了不把自己搞暈,也為了讓別人能看懂,從而更好地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哲學家需要用清晰的語言來進行論證,否則達不到辯護的效果。並且,清晰的論證也有助於自己整理思路。

(其實對於某些哲學家來說,表達的清晰性並不是一定值得追求的。因為某些哲學家研究的是「超越性」的東西,這種東西甚至無法用語言來達到,那再追求語言的清晰性就沒有可能了,他們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做哲學。不過這跟非哲學工作者無關,非哲學工作者在現實中應當追求表達的清晰性。至少,在撕逼、觀點交鋒、論辯、會議、諮詢等等需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見和需求的場合,或者需要陳述自己的理由的場合,清晰的表達都是值得追求的。

比如,我在本回答開頭寫的那些話,就是在說,「哲學有沒有用」這個問題的不清晰性,問問題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想知道關於這個問題的種種觀點。既然是在表達需求,那就應當表達清楚,否則人家是沒辦法回答的,因為人家不知道你到底在問什麼。

學哲學,看哲學文本,寫哲學文章,都會訓練一個人的清晰表達能力。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剛上哲學導論課程的時候看過一篇「哲學論文寫作指南」,裡面的內容我基本忘光了,但是有一句話我大概一輩子都會記得:

你要把你的觀點和理由,用儘可能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你要把你的讀者當成是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人,最好把他們當成小學生,這樣你才能真正講清楚。

還有一句:

你的讀者沒有義務讀懂你的文字。讓你的讀者理解你的文字,這是你自己的義務。

這就是學哲學帶給人的第四個好處:更清晰的表達。


=============

其實開放性、批判性、邏輯性是一個遞進的關係,而表達的清晰性主要是為了防止misunderstanding。

由於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思想,並且都能得到看似合理的辯護,我們必須保持思想的開放性,要能包容不同的思想。但我們不可能全盤接受所有的思想,因為這些不同的思想之間會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們必須用一種質疑的態度去看待它們,去看待它們的辯護。而我們要想質疑,就必須有邏輯,我們要保證自己想的沒有錯,要保證自己不把自己搞暈了。

總的來說,對於非科班出身的哲學愛好者來說,對於非哲學工作者來說,學哲學的用處大概就一句話:

思維包容一點,不要想當然,凡事都得好好講道理,要把道理講清楚,別亂噴人。

================

看到評論區 @羅元 問「學了哲學和正常人交流會有麻煩嗎」,我的回答是,可能會。本來是不應該會的,因為學了哲學會鍛煉更清晰的表達,清晰的表達難道不應該使交流更順利嗎?但是現實情況是,確實經常感覺學了哲學的人比較難交流。這是為什麼?

因為有些哲學學多了的人,會習慣性地用嚴謹清晰的方式說話。

但是日常的交流根本不需要那樣嚴謹的清晰性,這是因為,日常交流通常發生在特定的情境下,交流的雙方都知道自己和對方都處在同樣的情境下,這時交流雙方擁有共同的信息,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假設「對方是沒有任何知識背景的人」了,那樣只會降低交流的效率。

舉例來說,我們問「現在幾點」,這個問題如果脫離語境的話其實很不清晰,我們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是採用中國的東八區時間,還是格林尼治時間?要精確到分還是秒,還是毫秒?要回答年月日嗎?不考慮語境的話,我們應該這樣回答:按照我們所處的東八區時間,現在是公元2016年xx月xx日x時x分x秒。但我們並不會這樣回答,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顯然應該按照東八區時間來嘛,顯然不用說年月日啊,顯然不用說秒啊,直接說幾點幾分就行啊。在這種情況下,過於追求清晰性是沒有必要的,那只是浪費時間。

但是哲學學多了的人有時候會忽略了這一點,包括我自己,有的時候習慣性地假設對方是沒有什麼知識背景的人,習慣性地說很多文字,生怕表達不清楚。這就導致有時候會認為「學哲學的人不好交流」。

還有一點是,我上面說了,在撕逼、觀點交鋒、論辯、會議、諮詢等等需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見和需求的場合,或者需要陳述自己的理由的場合,清晰的表達是值得追求的。簡單說,就是當你要說意見或者講道理的時候,清晰的表達是值得追求的。但,現實中需要擺觀點講道理的情況並不多,更多的情況是,我們的交流並不是為了說意見或講道理,而只是交流而已。有些學多了哲學的人經常忽視了這一點,平時跟朋友、跟親人聊天的時候,也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用十分嚴謹的語言跟人家講道理。其實人家就是想跟你聊個天,你何必用哲學論證的態度去對待輕鬆的日常聊天呢?還搞得人家以為學哲學的人都這樣 =_=(我自己也經常犯這種錯,不過現在意識到了,正在慢慢改正...)

但是並非所有學哲學的人都這樣。只要能分得清日常交流的場合和要擺觀點講道理的場合,能判斷交流的對方擁有何種程度的信息背景,那麼學哲學的人也可以好好說人話的:)所以我對 @羅元 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可能會。


很多人都聽過這麼一句話,說人生最迷茫的一年是大四。這一年的學生終於要真正面臨人生第一個自己做主的重大選擇了,而且選擇非常多樣,出國、讀研、工作等等。這個選擇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影響終生。事實上不只是大四學生,還有想要轉型的企業老闆,還有面對跳槽或者創業或者婚姻或者二胎的年輕人,這些人突然面對人生的重大選擇,變得舉棋不定,一下子掉入迷茫之中。他們中很多人坐在椅子上抽著煙發獃,半晌蹦出一句話:
你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聽到這樣的話立刻就想上去抽他兩巴掌,然後大聲的質問他:你早幹嗎去了?

凡是已經通過哲學完成價值重估的人,也就是找到信仰的人,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成熟的答案。

人生的意義作為哲學(尤其是近代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答案需要每個人自己思考是沒錯,但歷史上多少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柏拉圖、笛卡爾、盧梭、康德、尼采、弗洛伊德、薩特等等,他們的智慧比我們多上千百倍,他們窮盡一生對包括人生的意義這樣基本的問題,進行了多少研究和思考,提供了多少精彩的論證和答案,這些東西難道不是有著巨大的價值,值得我們一一拜讀嗎?

不要再重新發明輪子了!所謂「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我們自己冥思苦想一整天得出的結論,或許也只不過是包含在歷史上偉大的智者們早就築起的智慧大廈之中的一塊磚瓦。

========================================================

這篇文章是我之前整理的一年來的讀書筆記,恰好在知乎看到這個問題,就簡單整理了一下格式並添加了索引鏈接發出來了,以便查找根據。有問題敬請在評論區提出,我會不定期回復。

以下是正文。長文預警。

========================================================

要我猜,你多半認為錢是萬能的,科學是真理,人生的意義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目標是生產力發展,宗教是懦弱的人的安慰劑,藝術的作用是陶冶情操,一張圖片能代替一千個字,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少數應該服從多數,每個人的價值觀是相對的,偏見是愚蠢的標誌,世界上沒有神。

而哲學,要麼「和成功學一樣無用」,要麼「教人煞有介事地無話不談,博得淺人敬佩」。

如果你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些「不證自明的真理」,也從來沒有親自通過嚴肅的閱讀和思考檢省過它們的根基,便把他們作為自己價值體系的基礎——大多數人都是這麼做的——那我只能說

蘇格拉底告訴我們,不經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我們人生中有這麼一項必須今早完成的艱巨任務,那就是審視生活,或者說,重估一切價值。

在我看來,所有尚未完成這項任務的人,都還是天真幼稚的孩童,人云亦云的庸眾,隨波逐流的浮生。

========================================================
「一切價值的重估——這是我關於人類最高自省行為的公式,它已經變成我的血肉和天才。」 ——尼采

什麼是「重估一切價值」

重估價值,就是對我們一直以來用來評判事物和行為的價值標準,進行系統性的批判思考。

首先,價值標準,舉個大家喜聞樂見的栗子:

二十四個字,每個字都是好東西,把它們作為評判一切事物的價值標準,就可以成為充滿正能量的社會主義好青年。

——但這是行不通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太多了。

一旦太多,必然會出現衝突。和諧和愛國會出現衝突(比如愛好和平和反綠化?),平等和自由會出現衝突(也就是美國語境下的左派和右派),事實上,幾乎任意兩點之間都有可能衝突。若以它們為價值標準,我們將來在面對選擇時會猶豫不定,甚至會喪失自由。

那多少才合適呢?愛德華·克雷格教授在《哲學的思與惑》[2]中說,「一旦我們同時考慮一個以上的基本價值觀,我們必定會發現這些價值觀有時會互相衝突。」

所以正確答案是,一個。

這正是重估價值的意義所在——審視一切價值的基礎,拋棄所有不必要的標準,直到最後僅剩下一個。我們以前把最後這一個標準稱為真理,在尼采(後面講)和存在主義之後,我們不得不找個替代詞,暫且稱之為信仰。

信仰有很多種,對亞伯拉罕三教的教徒來說是「神」,對蘇格拉底來說是「理性」,對笛卡爾來說是「cogito」,對黑格爾來說是「辯證法」,對尼采來說是「權力意志」,對韋伯來說是「chrisma」, 對蓋倫來說是「德瑪西亞」,對馬克思來說是「生產力發展(辯證唯物主義)」,對愛因斯坦來說是「自然神」(「我想知道上帝是如何設計這個世界的。對這個或那個現象、這個或那個元素的譜我不感興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他的都只是細節問題。」),對約翰·穆勒來說是「功利主義」,等等等等(感覺有什麼東西混進去了→_→ )。(我這裡只是給出大概的總結,要知道它們的內涵都非常豐富)

所以重估價值的是尋找信仰的過程,而尋找信仰是重估價值的結果。

========================================================

下面是一個實例,具體地演示一下如何對一個價值概念進行重估。挑了個非常硬的:科學。注意這裡僅作演示之用,每個人進行重估的過程和結論可能都不一樣。私貨預警。

在重估科學的過程中需要思考和回答的問題至少有以下這些:

  • 科學是什麼?科學的能解答什麼範圍內的問題(比如科學大概永遠也不能回答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 科學和宗教的區別是什麼?在國內科普界廣受歡迎的科學證偽主義(即科學是由所有可以證偽,但尚未被證偽的理論組成的。20世紀由卡爾·波普爾提出)存在哪些問題而使它沒有得到廣泛承認?對此邏輯實證主義有什麼見解?
  • 科學如何解答休謨問題(即歸納不可靠、因果不存在。注意用科學目前的成就來回答休謨問題是不可行的,因為其本身也是歸納)?
  • 概率學是否能夠解決休謨問題?如何理解概率的本質?
  • 科學如何看待因果性?
  • 科學一定是「機械論」的嗎?科學能否解釋意識?
  • 科學如何解釋實在性?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分別有什麼論點?
  • 如何理解「模糊概念」?
  • 奧卡姆剃刀法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或稱最小歸因法則)有沒有問題?我們如何知道世界是簡單的而不是複雜的(21世紀出現了新的學科——複雜學,研究複雜性問題和跨學科問題,並建立了聖菲研究院)?
  • 科學革命是什麼?如何理解托馬斯·庫恩的「範式」?科學理論的選擇真的如庫恩所說是「群眾心理學的事」?如何看待「強綱領」運動?
  • 「科學主義」為什麼不可取?
  • 科學是價值無涉的嗎?

重估科學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來試圖回答包括以上問題的科學哲學[3]問題。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我在另外一篇答案中有具體的討論,這裡不再重複了:
哲學和科學有什麼關係嗎? - 許來西的回答

如果你真的進行過這樣的思考,你會發現問題從來都不是看起來那樣簡單。你會發現我們還遠遠沒有資格像知乎上普遍瀰漫的那種以戲謔、激進、嗤之以鼻的態度反對宗教、中醫或者形而上學。(不信你看看知乎上關於宗教的問題,高票答案往往是個段子。)

對科學的重估的過程還會帶來一個副產物,那就是你會逐漸地學會敬畏。不只是敬畏科學,你也會敬畏哲學,甚至敬畏宗教信仰。事實上所有的重估過程都會加深某種敬畏。相信我,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進步。這種敬畏永遠不會讓你畏葸不前,反而會給你巨大的力量,推動你義無反顧地向上走,一次次地走出柏拉圖的洞穴,看到除了影子之外的偉大世界。那裡的崇高和美會讓你激動地熱淚盈眶顫抖不止,就像獨自在山路上蹣跚了整個夜晚,終於在山頂看到第一縷曙光。

等到某一天你坐在圖書館,從書本和咖啡杯上抬起頭,看到那些人一邊嘲笑你的不務正業,一邊大聲吵嚷著要獨立思考、拒絕敬畏,你不禁在心裡嘆息他們的幼稚和無趣。這時你也許會恍然,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遠的路。

========================================================

重估價值的思想方法一直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稱之為「哲學沉思」。在《申辯篇》[4]中,蘇格拉底向陪審團解釋自己的生活方式時說道:

如果我告訴你們,我不會服從神,所以我不可能保持寧靜,你們是不會相信我的,反而會認為這是我的戲言。如果我告訴你們,對於一個人來說,最大的善事就是每天討論美德以及你們聽到我談論的其他事情,檢省自己和他人,而且,對一個人來說,不加檢省的生活是沒有價值的生活,你們甚至會更不相信我。

在蘇格拉底看來,討論和重估價值而不是落實價值,是更大的善。

後來歷史上出現了許多重估價值並懷疑普世價值和真理的人,他們之中成功掀起價值革命的被稱為偉大的哲學家,失敗者被稱為懷疑主義者。當然也有一些徹底懷疑一切價值,並相信人們無法找到真理的哲學家(比如皮浪主義),他們成為了全面的懷疑主義者,並聲稱這樣才能找到inner peace。

笛卡爾說[1]:

在我們的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我們是不是可以對一切稍稍感到懷疑的東西都一律加以懷疑呢?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在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之前,就已經先行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意見、看法、傳統與習俗;那麼當我們有一天想到應該從自己的思維出發時,是不是應該對以前所接受的一切統統加以懷疑呢?

笛卡爾的這段話,可能會使你認為笛卡爾也是一個懷疑主義者——他也確實飽受類似的指責(儘管他一次次為自己辯護),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他確實採用了懷疑的態度對待所有事物,但他把這種思路推向了極致——以至於變成了一項反向工程——即一下把房子全部炸掉,從頭開始建起[5]。這項工程非常徹底,他打算從形而上學開始——這被他稱為「地基」(即「我思故我在(cogito)」),然後按順序建立自然哲學、倫理學、社會學。這項工作如此宏大,以至於貫穿了他的一生,直到他去世也才基本完成了自然哲學方面的工作。後續的修繕和完善工作逐漸由他的追隨者們萊布尼茨、斯賓諾莎等人完成[6]。

可以說笛卡爾是我們真正的導師,對他思想方法的閱讀有助於我們走出自己的路。他甚至還貼心的提供了許多tips,比如在完成重估之前我們應該怎麼做?在《談談方法》[5]的第三部分,笛卡爾寫道:

我們知道,在重建住宅之前,光把舊房拆掉,備上新料,請好建築師,或者親自設計,並且仔細繪出圖紙,畢竟還是不夠的,還應該另外準備一所房子,好在施工期間舒舒服服地住著。所以,當我受到理性的驅使、在判斷上持猶疑態度的時候,為了不至於在行動上猶疑不決,為了今後還能十分幸運地活著,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套臨時行為規範,一共只有三四條準則,我願意把它的內容告訴大家。

真是讓人感激涕零。

笛卡爾不止重估了價值,他實際上重估了一切。他是真正的大師,又花費了畢生的心血。我們並沒有必要像他那樣做的這麼徹底,因為跟他比起來我們現在有更多的知識可以依靠。

最終,「重估一切價值」的口號由尼采提出,震撼了整個西方世界所有人的心靈。哲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下面講一下哲學。

首先,哲學是文科,著重背誦而不是理解,專業讀哲學的人是找不到工作的,而業餘興趣讀哲學的人主要是為了裝X。甚至可以這麼說,讀哲學的都是瘋子,至少也是迷路的人。哲學不宜精讀,粗粗翻一翻或許有點用。
——這幾乎就是大多數人對哲學的理解了。

哲學這樣的地位真的是太讓人尷尬了。

最近的很多人讀過的一本書,天才般的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所著《人類簡史》[7]在全球大火。這本書認為人類的歷史是由三次革命塑造的,分別為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在第一部分「認知革命」中,赫拉利寫道:「認知革命正是歷史從生物學中脫離而獨立存在的起點。在這之前,所有人類的行為都只稱得上是生物學的範疇」。而「認知革命」是指人類開始理解和討論「虛構的事物」,也就是抽象概念,比如部落、戰爭、城市、教堂、公司等等,對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使人類迅速走上了「繞過基因組的快速道路」。

這不就是在說理性嗎?把具象事物概括成抽象事物是歸納的邏輯,又通過抽象概念來改造具體事務是演繹的邏輯。邏輯學誕生了。隨之誕生的就是人類。

哲學本應代表著理性的藝術,而哲學家們長期以來都認為理性又是區分人類和其他動物的重要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講,哲學觸及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

而哲學是如何淪落到如今的地位的呢?這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我無法完全地闡述出來,但據我所知至少包括下面這些原因:

1.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8]中滔滔不絕地一遍遍論述這樣一個道理:媒介即隱喻,媒介即認識論,媒介不只是媒介,而是影響著內容,影響著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正處於從以文字為中心向以形象為中心轉換的過程中」,印刷業逐漸沒落,電視和互聯網卻蒸蒸日上。電視這種媒介帶著娛樂的本質,正在瘋狂地、不可逆轉地重塑著我們的文化,它將我們文化中嚴肅的、理性的、深刻的內容逐漸淘汰,使我們變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顯然,哲學在這樣的變革中並沒有倖存。波茲曼把這一切歸罪於電視的發明和流行——看起來是一種偶然——貌似並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那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電視的流行呢?波茲曼並沒有給出解釋。但他至少告訴我們,電視大大地助攻了某種更為深刻的變革。

2.
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雖出身貴族,卻在不遺餘力地為平等吶喊,他相信平等代表了更高的正義。他在《論美國的民主》[9]中對美國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喋喋不休地大加稱讚,「平等的逐漸發展,是事所必至,天意使然。這種發展具有的主要特徵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它每時每刻都能擺脫人力的阻撓,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幫助它前進。」然而,在這本書的下卷,當他談到美國人民的文學、喜好和品味時,卻話鋒一轉,開始指責起他們的「雜亂無章,玉龍混雜」,「文風粗野而蠻橫」,「不給人美的享受,而是努力讓人限於興奮和躁動」。可不是嘛,在人人平等的觀念下,品味這種東西如何存活?陽春白雪的哲學和藝術還有誰願意追求?可想而知,人們的品味在高處總是各有千秋,想要達成一致,只有在最低的底端如「感官刺激」之類的東西才行。

不止如此,托克維爾還提到美國最大的問題是輿論的力量過大,這導致了不可避免的多數暴政:

多數的暴政在美國已經快成了專制,對多數的逢迎加速了人們的墮落趨勢。如果一個人想逃離多數者的羈絆,他就必須敢於失去自己的某些公民權利,甚至是做人的本色。甚至美國的道德家和哲學家在表達其隱晦的觀點之前,也會習慣性地對多數說一些恭維話。

這樣的環境下,獨立的有見解的思想是難以生存的,它的力量微不足道。這樣的解釋顯然比尼爾·波茲曼更加深刻,也更加根本。

喬治·奧威爾《動物農場》[10]和《1984》[11]那樣的預言再也不會實現了,奧爾德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12]正在變成現實。我們的世界和《美麗新世界》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我們暫時還沒有發明出廉價無副作用的精神毒品「嗦麻」。中國或許更加讓人悲觀,奧威爾和赫胥黎正在這裡同時發生著作用。

3.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在《功利主義》[13]中宣稱,人生中唯一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是「追求幸福」,「幸福」是指「快樂而沒有痛苦」。可想而知這樣淺顯易懂、一目了然的思想會受到多大的歡迎。人們立刻就有了「上班拚命工作,下班拚命娛樂」的理由,畢竟它們都是為了追求「幸福」。不能立刻使人獲得快樂的東西都下賤一等,理性、哲學、深刻之類的東西被統統拋棄,殊不知只有這些才能給未來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4.
尼採的「卓越貢獻」(後面講)

========================================================

哲學家的困難

在重估價值的道路上,有些困難是你或早或晚必然會遇到的,它們或許會是你的哲思之路上的攔路虎。根據我的經驗,以下三個是最重要的:

  1. 尼采、弗洛姆和薩特
  2. 浮士德和瓦格納
  3. 感情觀

以下分別來講。

1. 尼采、弗洛姆和薩特

你應該也發現了,重估價值的過程伴隨著不斷的懷疑和否定,儘管我向你保證你最後會找到信仰,找到你用盡全力也無法否定的東西,但你還是會懷疑,如果沒有呢?如果所有的東西都被否定了怎麼辦?

這時你終於遇到了尼采。

尼采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上帝已經死了」[14]。中世紀基督教統治人類,神指引著人們一切的生活。經院哲學給了人們關於哲學的一切回答,神父和牧師解答了人們生活中所有的雞毛蒜皮。而宗教革命、科學革命、啟蒙運動之後,神不再有地位了。

尼采發現上帝的死亡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痛苦——它來自人生的無意義。而大多數人暫時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也沒有意識到人生的痛苦本質。但是尼采看到了。如果這對你來說不好理解的話,讓我舉起一個更簡單的栗子:如果一年以後地球就要毀滅(這會使得當下的人生失去大部分意義),現在世界會是什麼樣?如果你想像不到的話,可以去看看科幻小說——比如《三體》[15]裡面就有大量相關的描述——無外乎就是瘋狂。

真正地、確鑿的、普世的價值體系已經沒有了。兩千多年來的對所有重要事物的觀點從根本上都是錯誤的,而我們生活在這些錯誤思想的殘骸之中。 我們必須尋找新的起點。 於是尼采和我們一樣進行了重估價值的歷程。他帶著遠比我們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決心開始了這場著名的戰鬥。他迅速地認識到了許多價值的空洞,激烈地否定和反對它們,最後幾乎開始反對一切(當然包括平等主義和現代民主)——這樣勇敢激進的否定在尼采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體現。最終,眾所周知,他得到了與眾不同的答案——虛無主義。他在理性的盡頭髮現的只有虛無(儘管他一生都在努力的給人生賦予意義)。

尼採在《快樂的科學》[16]中寫道:

我要更加努力向學,把事物的必然性視為至美,如此我必將成為美化事物的人群中的一員。Amor fati(愛命運):從今以後,那就是我的所愛了!我無意對丑開戰,無意指控,甚至無意指控控訴者。將目光轉移,這將是我唯一的否定。一言以蔽之:我希望在將來某一天成為一個只說「是」的人。

他不會再否定任何事物了,儘管他知道那些是虛假的——因為真實不存在。像蘇格拉底那樣「檢省」生活是不可取的,哲學會使人滑向虛無的深淵。終於,尼采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位反對哲學的哲學家。他揚言,從今往後,哲學的任務是造神(於是他仿造《聖經》的格式寫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5],即尼採的代表作)——這和蘇格拉底創造哲學時的目的截然相反。這也是尼采支持法西斯的原因。

尼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說殺死,他至少重創了哲學。你看看現在哲學的地位就知道了,很大程度上這得「歸功於」尼采。

以上所說的整個過程,我們一般稱之為「尼採的價值革命」。事實上這個過程並非像我所說的這麼清晰地體現在尼採的著作中。作為哲學界的一朵奇葩,尼採的著作總是充滿激情,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也使它成為眾所周知的「金句王」。但他的思路和邏輯並沒有清晰地體現在他的著作中,反而充滿了各種自相矛盾,這在哲學家中真是少見。原因我已經講過了。這導致後來對尼採的研究五花八門,各種對立的政治和觀點都能跟尼采沾親帶故,而且他和法西斯的關聯更讓人們頗感失望。

但我個人,對他五體投地。

困擾尼採的問題至今仍在困擾著我們。我們還沒有發瘋,是因為我們遠比尼采愚鈍。

尼采對後人影響十分深刻——或者不如說,尼采之前和之後的哲學(或者說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後來的哲學家都想盡辦法收拾尼采留下的爛攤子。現代哲學我讀的實在不夠,不敢漫談,但有兩個人做出的努力我想簡單的提一下,分別是弗洛姆和薩特。

埃里希·弗洛姆作為弗洛伊德的大弟子,試圖從精神分析方向走出一條路。和弗洛伊德把性作為人類的行為本源不同,弗洛姆把孤獨作為人類一切行為的出發點。中世紀時,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地位和生活方式,從根本上來說是神的意志。在神的指導下,人們不需要獨自尋求生命的意義,因為意義已經被賦予了。人作為神的子女,不需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然也不需因自己的未來而焦慮。文藝復興、資本階級崛起的時候,人們的個人意識開始覺醒,就像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自己的力量越來越大。但一種強烈的情緒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孤獨。這是一種根本性的生存意義上的孤獨,它體現為對未來的焦慮——因為人們要親自對未來負責。路德教派(對上帝的絕對服從)和加爾文教派(某種特殊的恩寵)分別試圖從不同的角度解決這一問題,但只是緩兵之計。啟蒙運動還是不可阻擋的來了,使人們迅速脫離了對神的依賴,人們獲得了渴望已久的自由,但孤獨和焦慮也隨之爆發。自由並非每個人都能掌握,它需要強大的魄力和自信——而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於是人們開始逃避自由。這也正是弗洛姆兩本最有名的書的其中之一《逃避自由》[17]的標題(另一本是《愛的藝術》[18],更加有名,但個人覺得不如這本有價值)。接下來和弗洛伊德套路一樣,人們紛紛成為抖M、盲目從眾、加入法西斯、崇拜極權。弗洛姆給出的解決辦法有兩個——繼續複製粘貼弗洛伊德——分別是愛和創造。這樣的結論真是大失水準,我不敢苟同。回到尼採的話題,從弗洛姆的角度來講,如果有哪一類人能夠真正擁有自由的話,那便應該是哲學家。

讓-保羅·薩特,存在主義大師。他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中說道,存在主義把上帝不存在的後果推演到底,得出了人的存在先於本質的結論。並且,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存在在先」的意思是「自由在先」,「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選擇造就了他自己」。薩特說,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呢?是自由承擔責任的絕對性質,通過自由承擔責任——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和本答案鼓吹的道理近似,對價值的重估是一種選擇,一種自由。我們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

2. 浮士德和瓦格納

讓人十分意外的一點是,尼采這樣一個摧毀一切價值的人,竟然還有個十分推崇的偶像,那就是歌德。就像一個嚴重的厭食症患者偏偏鍾愛某種特別的食物。這讓我不得不十分不情願的翻開被稱為西方四大名著之一的,以詩劇形式寫就的,著名的大部頭《浮士德》[20],來看看尼采眼中充滿代表生命價值的「生命力(vatality)」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以及是否能成為虛無主義的解藥。

在《浮士德》中,有一個大多數哲學家都會大呼「同道中人」的角色,浮士德的弟子,學者瓦格納。瓦格納說:

我雖說學習刻苦,知識淵博,
然而更希望無所不知。

以及頗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精神的自白:

瓦格納
我的主啊!藝術長存,
我們的生命卻很短暫。
在兢兢業業的追求中,
我卻常感到心煩意亂。
有心要登高峰,尋源頭,
想找捷徑和手段卻太難!
還不等走完一半的路程,
可憐的傢伙已離開人間。

正是一個充滿求知慾的哲(da)學(xue)家(ba)。然而不幸的是,他是作為反面教材,主角浮士德的對立面而出現的。

瓦格納轉身剛走,浮士德就毫不客氣地評價他:

浮士德
(獨白)
這人的腦袋瓜兒充滿妄想,
鑽起牛角尖來不曉得收場,
貪婪的手指挖出幾條蚯蚓,
就興高采烈像真掘著寶藏。
怎能容這個傻瓜粗聲大氣,
沖犯瀰漫在我周圍的靈氣?

為什麼浮士德會這麼反感這樣一位優秀地學者,或者說歌德到底要表達什麼?

在第一幕中,浮士德獨自坐在書齋中翻譯《新約全書·約翰福音》(從希臘文到德文),第一章第一句是
en arche en ho logos(英文版中logos通常不譯,或譯為In beginning was the word)
浮士德是這麼翻譯logos的(楊武能譯本):

(翻開一部大書,著手翻譯)
我寫上了:「太初有言!」
筆已停住!沒法兒向前。
對「言」字不可估計過高,
我得將別的譯法尋找,
如果我真得到神的啟示。
我又寫上:「太初有意!」
仔細考慮好這第一行,
下筆絕不能過分匆忙!
難道萬物能創化於「意」?
看來該譯作:「太初有力!」
然而就在我寫下「力」字,
已有什麼提醒我欠合適。
神助我也!心中豁然開朗,
「太初有為!」我欣然寫上。

在著實一番糾結之後,浮士德終於欣然將logos翻譯為「tat」,即「行動,行為」。這個詞便是全書的中心主題,是浮士德最終從惡魔手中獲救的原因,也是影響深遠的「浮士德精神」的核心思想。簡單來講就是積極有為。行為先于思想,行為才能創造價值,才能改變世界。畢竟神就是通過行為創造的世界。浮士德精神不喜歡「慎思」,而強調「決斷」,強調「篤行」。這確實讓求知若渴的哲學家們頗為尷尬。或許他只是說我們思考之餘也要行動起來,或許只是提醒我們「再思可矣」,但也或許真的是在告訴我們,「說干就干」的衝勁才是我們應該有的,「思考」才是白費功夫——尼采肯定贊同的是這個意思。怎麼理解和實行浮士德精神,是我們每個人包括哲學家們都應該嚴肅對待的問題。

3. 感情觀

哲學家們崇尚理性,他們的感情往往會難以避免地受到排擠和驅逐,這有可能會使哲學家在某種程度上墮落成一台只會思考的「機器」。尼采曾經悲觀地自我分析[24]:

我的境遇與我的生存方式之間的矛盾在於,作為一個哲學家,我必須擺脫職業、女人、孩子、祖國、信仰等等而獲得自由,然而,只要我還是一個幸運地活著的生物,而不是一架純粹分析的機器,我又感到缺乏這一切。

約翰·穆勒在他的《自傳》[25]中非常完整地記錄了他是如何解決關於感情的問題的。在《成長中的危機與進步》一章中,穆勒寫到他的心靈突然遇到了一次「危機」:

但是到1826年的秋天,那一刻終於來臨了,我如夢初醒。

這次「危機」便是關於感情的,它使穆勒陷入了一種極其沮喪的狀態,「活著似乎沒有任何意義了」。他自我分析道:

分析的習慣也往往也往往削弱那些純感情的東西。所以我認為分析的習慣對深謀遠慮和洞察力來說是有利的,但對激情和美德的根基來說卻是永久的蛀蟲;最重要的是,分析的習慣可怕地破壞由聯想引起的所有希望和所有快樂,也就是說,根據我所持的理論,除了純物質和感官的希望和快樂外,其他的都未能倖免;沒有人比我更堅信,單憑這些希望和快樂完全不足以使生活如意。這些是人性規律,在我看來就是這些規律使我陷入目前的境地。

穆勒最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使華滋華斯的詩歌成為治療我心痛的良藥是因為它們不僅表述了外在的美,而且表達了動人的美景下所蘊含的感情和由感情渲染的思想。它們似乎正是我在追尋的陶冶感情的東西;我從這些詩篇里汲取了一種內在的快樂之源,汲取了同情中的和想像力中的快樂之源,這些源泉所有人都能分享到,與鬥爭或缺憾無關,這些源泉會從人類的每一次物質條件或社會條件的改善中變得更豐富。


我需要有人使我覺得在寧靜的沉思中有真實永恆的快樂,只有華滋華斯教會了我這一點,他不僅沒有使我脫離人類的共同感情和共同命運,反而使我對它們更感興趣。這些詩歌給我帶來的快樂證明了:只要有了這種陶冶,對那種最根深蒂固的分析習慣也沒什麼好怕的了。

穆勒通過閱讀詩歌解決了關於感情的問題。我們很有可能碰到同樣的問題,而我們需要尋找自己的解決辦法。如果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正如有人呼籲的「離理性越近,離靈魂越遠」,我們或許便不能、也不應該在哲學之路上繼續走下去了。

另外,在伴侶方面,哲學家們更渴望的是精神上的共鳴,而不是感情上的糾葛。但所謂曲高和寡,他們往往以失望告終。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26]里的名言,「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亂交朋友罷了。那樣只能落得失望。」,想必多數哲學家都會深有同感。不得不說,哲學家們若像所有真誠理性的人一樣,按照期盼自己的那樣期盼自己的伴侶,那他們對伴侶的要求也未免太高了。大作家毛姆曾說[27],「世界上最大的折磨也莫過於在愛的同時又帶著藐視了」,倘若他們的感情終於不受理性控制地愛上某個人,他們可能又會陷入矛盾的痛苦。再退一步,若是哲學家終於獲得了某種巨大的胸懷——雖仍堅持統一獨立的價值體系,但擁有了對全人類的博愛——而這種博愛和平常人的愛仍然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他越是努力地愛抽象的人類,就越是切實地憎惡身邊的具體的人。看來這實在是讓人頗感遺憾的困難。毫不意外地,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大哲學家,如笛卡爾、霍布斯、萊布尼茨、洛克、休謨、康德、叔本華、尼采等,都終身未婚——儘管他們大都真真切切地努力過。

========================================================

哲學家的美德

1. 正直(integrity),也就是完整性[2]。哲學家應該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可以說哲學家最忌諱的就是自相矛盾。布魯姆教授稱之為「對理性的忠誠」[21]。最明顯的體現就是蘇格拉底(以及一些其他的與法律鬥爭的哲學家)在對共同體的忠誠和對理性的忠誠中選擇了後者,堅定的站在法律的對立面,並為此獻出生命。

2. 孤獨。沒有比哲學沉思更personal的事情了,你必須一個人思考,一個人下結論,一個人尋找意義和價值。你所做的思考別人很可能不能復現,費曼技巧在哲學內不見得適用。一旦你走向某個方向,很快別人就不理解,也不認同。但你還是要向前走。布魯姆作為一個哲學教授,卻說「教育能威脅到哲學,因為哲學思考是孤獨者的探索,追求它的人切不可盯著聽眾。」[21]

3. 勇氣。在哲學領域內下結論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你把唯一的忠誠獻給了理性,你將有可能與任何人為敵。理性導向哪裡,你就要勇敢的在哪裡下結論,儘管這樣的結論是如此的艱難,以至於讓你成為眾矢之的。我能找到的最好的例子就是馬基雅維利了。他在《君主論》[22]中下結論的方式和勇氣甚至在思想界掀起了一場「馬基雅維利革命」。他的許多結論都讓人過目難忘,摘幾句感受一下:

  • 對此,值得注意的是:對人們最好是加以愛撫,要不然就必須消滅掉。這是因為人們如果受到了輕微的侵害,仍有能力進行報復;但是對於沉重的傷害,他們就無能為力了。因此,當我們對一個人進行侵害時,應該徹底、不留後患,不給他任何報復的機會。
  • 人們決不應當為避免一場戰爭而聽任混亂的延續,因為戰爭是不能避免的,拖延時間只能對自己不利。
  • 但是假如他不殘酷無情的話,僅靠他的其他能力是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的。然而史學家們由於對此事缺乏洞察,因此他們一方面稱讚漢尼拔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卻譴責他取得這種成果的主要因素。
  • 不應該在意自己是否因為惡德落得惡名,沒有惡德,他將難以保持權力。
  • 因此,你必須知道,這個世界有兩種鬥爭方法:一種是運用法律,一種是運用武力。前一種方法是人類特有的,而後一種方法則是屬於野獸的。但是,因為前者常常有所欠缺,所以必須同時藉助後者。因此,君主必須學會如何善於使用野獸和人類所特有的鬥爭方法。

馬基雅維利式的下結論的方式可能會讓你看起來像是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中「冷酷無情」、「走火入魔」的大反派,但一個真正的成年人應該知道Marvel世界的價值觀是多麼幼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彷彿真的不知道了)(雖然我也超喜歡鋼鐵俠- -||)。

4. 遮掩真理。在大多數時候,不管你找到了什麼樣的真理或者信仰,正確的做法或許是秘而不宣,默默行事。一方面這樣會讓你節省許多回應大眾指責的精力,一方面告訴孩子們「世界上沒有聖誕老人」本身也是一種不道德。施特勞斯學派的學者們便認為歷史上許多哲學家都是這麼做的。他們認為從柏拉圖到霍布斯和洛克們都使用了一種被稱為「隱微寫作」的書寫藝術,就是將真理隱藏在字裡行間,僅供哲學家們理解和討論,而迴避了大眾的目光。而馬基雅維利便是第一個背叛了這種傳統的人,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馬基雅維利至今仍飽受爭議。施特勞斯學派繼續踐行者這種傳統,他們秘而不宣的進入了教育界,落實了許多教育制度,推行他們推崇的「通識教育」,啟迪了許多潛在的哲學家。[23]

========================================================

我反對所有形式反智主義,反讀書主義,反哲學主義,我也反對將讀書解釋成一種興趣愛好——當然,讀小說或許會是一種愛好,但讀嚴肅文學不是,讀哲學也不是。若是哪個人回答自己讀哲學是因為愛好,那大概率上他要麼是沒有真正的在讀哲學,要麼是一種敷衍的回答。哲學更像是一場艱苦的戰鬥,一種嚴肅的追求。你看看哲學的門檻就知道了,眾所周知,要想入門哲學,幾乎唯一的途徑是哲學史。而不管哪本哲學史都是出了名的難讀,而且一本還往往不夠,否則根本無法真正的入門。往明白了說,那些哲學小故事、哲學趣事之類的充滿樂趣的通俗讀物不是給求知者準備的,而是給朋友圈準備的。

雖然我想鼓勵所有人讀哲學,但我也必須要承認,並非所有人都需要哲學。一年多以來我被哲學深深的吸引,對它懷有極大的熱情,然而我也深知哲學的艱難。說哲學艱難,並非只是說它像數學或者物理學那樣複雜而難以理解,而是它要求求知者除智力之外還必須具有的一些其它的品質。這些品質包括罕見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孤獨的耐受力,強大的自信,偏執的勇氣,對自由的渴望,以及最重要的,對智慧的敬畏之心。即使你盡數具備,哲學也會使你的生活也會被改造成一場永久的智力戰。天真爛漫在哲學的審視下無處藏身,你將直面的是殘酷的真相。

這本身也是一種選擇,一種trade-off。儘管只有極少數的人擁有選擇的權利,但據我所知有這種權利的人都選擇了哲學。哲學是人類智慧的高峰,也是人跡罕至的荒原。智者惺惺相惜,成為貫穿時間和空間的,人類唯一的真正共同體。他們逃出洞穴,又企圖回來拯救更多的人,但只有少數人相信他們。布魯姆教授說「無知者不能識別智者」,說那些願意相信的人是「幸福的人」[21]。

兩千多年以來,洞穴依然是洞穴,啟蒙運動的光芒並沒能照耀進來。大眾仍把哲學家視為敵人,但他們越來越會掩藏自己。幸運的是,他們像遠古的祭司,仍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人類的思想,引領著人類前行。他們已經創造了全部的歷史,我們繼續追隨著他們創造的未來。

========================================================
鏈接索引

[1]哲學原理 (豆瓣)
[2]哲學的思與惑 (豆瓣)
[3]科學哲學 (豆瓣)
[4]柏拉圖全集(第一卷) (豆瓣)
[5]談談方法 (豆瓣)
[6]笛卡爾 (豆瓣)
[7]人類簡史 (豆瓣)
[8]娛樂至死 (豆瓣)
[9]論美國的民主 (豆瓣)
[10]Animal Farm (豆瓣)
[11]1984 (豆瓣)
[12]美麗新世界 (豆瓣)
[13]功利主義 (豆瓣)
[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豆瓣)
[15]三體 (豆瓣)
[16]快樂的科學 (豆瓣)
[17]逃避自由 (豆瓣)
[18]愛的藝術 (豆瓣)
[19]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豆瓣)
[20]浮士德 (豆瓣)
[21]美國精神的封閉 (豆瓣)
[22]君主論 (豆瓣)
[23]原文鏈接 http://home.earthlink.net/~karljahn/Strauss.htm
[24]尼采 (豆瓣)
[25]約翰·穆勒自傳 (豆瓣)
[26]挪威的森林 (豆瓣)
[27]人性的枷鎖 (豆瓣)


因為喜歡啊,說實話,讀《第一哲學沉思集》《精神現象學》《邏輯學》這些書的時候是有一種暢快感的,被書里的邏輯推著向前狂奔的時候可比過山車或者IMAX3D之類的爽多了。還有我看到有答主說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我也這麼覺得,究竟不是一門基礎學科,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背負。羅素提到的「對知識的追求,對愛的渴望,以及對人類所遭受的苦難無法遏制的同情」究竟有多少人是這樣的也是不清楚的,大概大部分人決定學什麼的標準還是掙錢多少吧。


功利講,哲學的作用是被細化到其他學科的,諸如邏輯,心理,社科,乃至自然科學(當然這個就太遠了),最早都是以哲學的形式出現,並以哲學的名字存在了較長時間。比如當我們談到「科學」,「科學」這種思維,你可以說它是自然科學的,也可以說它是哲學的。
因此哲學並非無用,哲學的作用在於構架世界觀,改變根本看法,這裡的根本看法很可能是你關於某個學科的嚴重且隱秘的偏見,這種偏見往往在學科內很難解釋,最好是用哲學解決。

但是很長時間以來,哲學不喜歡別人用「有用」來規定自己。
就是因為我剛才說過的,當你抱著「有用」的心態去研究哲學,你研究到的很可能是「學科的終極」,而並非「智慧」本身。事實上,當哲學從疑似「古代科學」到疑似「現代社會學」,從認知世界到認識人本身,它所走過的並不是一條直線。它把認識世界的任務交給物理,把認識人與世界關係的任務交給社科,把認識人類本身的任務分給心理學和倫理學。這個歷程艱辛且偉大——每當哲學發掘出一片未知,它便在這片未知上開墾,以供後人前赴後繼的衝上去,建立「學科」。
而哲學能夠發掘未知的原因,就是「無用」的心態。
這個邏輯簡單且易於理解——哲學對人類最大的作用,就是哲學本身非功利的,對智慧的單純追求。

我還想談一點,關於「哲學無用」的社會偏見,很大很大很大程度上,是那些不懂哲學的外行人引起的。因為只有那些外行人(特別是自以為是的,這個最煩),才會喋喋不休的討論什麼人生意義什麼世界本源BALABALA之類的終極問題。我真的真的真的建議你去學一點哲學,然後再回來看看這些傢伙,感覺就像是連萬有引力都不知道的人在興高采烈的聊黑洞。太多太多類似的,寬泛的空洞的問題,他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困惑的是什麼。
哲學其實是由很多很多學科組成的。討論終極問題前,首先請保證自己的思想真的摸到了終極的邊緣,否則真的沒太大意義——大智若愚是我聽過最討厭的成語,除非用在人際交往上。
哲學這個領域,會問問題,是一項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且高難度的技能,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高的評價。

薩特在我的青春期給了我很大幫助,存在主義的觀點我一直在用,它在較長的時間裡是我關於人生的終極解釋,雖然它好像只能作為一個終極解釋。
證偽讓我認識科學,也讓我認識「傳統文化」。老實說,後者讓我開始拒絕對一部分「傳統」發表看法,這讓我在朋友中失去了部分談資。
羅爾斯使我失去了對北京的一部分好感,當我真的去過河北之後尤甚。
高中時期接觸到完整的契約論和契約精神,這使我和不少「朋友」鬧矛盾——我覺得他們和我談「朋友」而不是「事實」,這他媽簡直是在耍流氓。嘛,當我也學會耍流氓了之後,這種憤怒就淡了不少。
怎麼好像例子有點兒反面……
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老實說,我一直自戀的認為,我這種類型才是「哲學業餘」的最好心態。我抱著興趣和好奇去接觸它,而它慷慨的帶給我更完整,更清晰,更理智,更健康的人生。
當我確切的在生活中遇到困惑,並確切的在哲學上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解答。那時候我就會感覺,啊,哲學真好。
讓我生活的更加舒服,這可能是大家更能普遍接受的「用處」吧。


無用之用,萬用之本。


沒用,哲學就是講道理。

NM,講道理誰不會講啊,還需要學哲學去講嗎。


哲學以前比較有用。哲學原本涵蓋了今天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後來這些學科自立門戶,集合在「科學」的大旗下。哲學裡剩下的部分,對多數人而言,用處就不大了。

舉例說:生命從何處來?
化學家做了米勒實驗[1],發現有機分子團可能在原始地球自發形成。
遺傳學家發現了DNA,現在你給我一滴血,我可以告訴你你的祖先來自哪裡[2]。
NASA送了個機器人去數千萬公里外的火星[2],研究原始生命可否有其他形式。
二戰後至今不過六七十年,科學已有如此成果。
同一段時間,哲學不知道有什麼講得清楚的建樹。

同理,原屬於哲學的「心靈」、「認知論」、「美學」話題,現在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已經有不少可以驗證的探索。

物理學17世紀就有了牛頓定律——自此,地球十萬年後在哪裡,都算得出來。相比之下,行為科學 、社會科學現在還在襁褓之中。社會科學還沒發現「人類牛頓定律」,未能準確地預測、控制人類行為。

在社會科學成熟前,哲學挾其兩千年的餘威,在論辯說服、倫理道德等領域,還是會有些影響力的。

霍金說「哲學已死」[3],也不盡然,黃土埋到胸口了而已。

[1] 米勒
[2] 比如好奇號(Curiosity):Mars Science Laboratory
[3] Stephen Hawking tells Google "philosophy is dead"


說得好像跟想學就可以學似的。

哲學沒用,因為絕大部分人壓根沒有參與哲學的可能。還在思考它有沒有用的人,其實可以直接轉身走人就好了。

哲學是一種根植於個體生命中必然發生的現象。它不受有沒有用或者想不想學這種偶然因素制約的。


「有用」一詞本身帶有一種功利主義的意味,既然說的是哲學,就從倫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在做出行動選擇時,常常是通過某一行動後果的好壞來判斷行動的對錯。在倫理學中,將後果的好壞作為判斷對錯的唯一標準的理論被稱為後果主義者。我們做決策時通常會考量行動的後果,卻不會把後果當作唯一考量;其中,功利主義是後果主義的一支主要流派,也是當代倫理學最有影響力的理論之一。

善與正當是倫理學的兩個核心概念,「正當」是關於行動評價的理論,而「善」則是關於價值的理論,一個完整的倫理理論必將包含這兩部分;但是關於兩者誰更為基本,在不同的倫理理論里,兩者的優先性不一樣。有的認為善優先於正當。有的則堅持正當優先於善。

而善又可分為內在善和工具善。有的事物因為其固有性質而被稱為善,則為內在善;有的事物則因為其與其他事物的關係而具有價值,為其他善而作出貢獻的,則為工具性的善。工具善依賴於內在善而存在,它的意義在於其能夠產生內在善。生活中的許多事物只具有工具性的價值,諸如金錢。

一個典型的倫理理論包括價值理論(何為善)和行動理論(何為正當)兩部分,根據這一划分,我們可以把倫理理論劃分為目的論的(teleological)和義務論的(deontological)。目的論先定義善,然後將正確的行為定義為促進善的行為,善的觀念優先於正當;義務論則堅持正當的獨立性和不可還原性:一個行為本身就具有內在的道德價值,無論它是否導致最佳後果。目的論具有很多種倫理學形態,而後果主義是其中的一種。

當我們談論「XX是否有用」時一般指的是「效用」或功利(utility),這屬於功利主義範疇,而不同的功利主義對「功利」的理解和定義不同,亦即對價值的理解不同。因而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念之人對「有用」或「效用」的理解不同。

作為倫理學理論的功利主義雖然具有很強大的生命力與普遍意義,但是它也具有不少局限性:與日常道德相抵觸;忽略了人作為獨立道德個體的分離特性;功利最大化的原則要求過高,功利主義難以定義和量化,對功利的計算太過複雜而無法指導實踐,即使我們了解自己的利益,卻無法判斷哪些後果對他人有好處,而對他人利益的不了解會導致我們無法行動;每一次行動都需要重新進行價值計算等等。

對於作為一種具體事物的「哲學」,我們要論證其是否「有用」,必須從價值論的工具善或內在善入手。

內在善:哲學因其固有性質而具有價值。對此我們無從得知……

工具善:哲學因其作為工具對其他的內在善作出貢獻而產生了價值,比如學習哲學可以使人感到愉悅、重塑人的觀念、讓人思維邏輯更嚴謹、思想更開闊、成為自我建構的利器、幫助人尋求真理等等。

然而這些很難進行具體量化,甚至有人會不同意哲學的這些功用,而且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對哲學的效用的標準也會不一樣。因而為「哲學有用」辯護是一件極難的事。

我們不妨換個思路,哲學為何要有用?當你問是否「有用」時,就是在以一種目的論或價值論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了;雖然功利主義具有極強的普遍意義,但我們並不需要每一件事都參照功利主義去做決策。

即使哲學無用,我們也可以持有義務論的觀點:「學習哲學」這一行動本身就具有某種獨立的內在道德價值,無論其行為是否導致了最佳效用;因而「學習哲學」是我們的一種義務……


財富是一個人思考能力的產物一安蘭德

學哲學就是幫助你提高思考能力。
但其實,我認為,一件事情只要思考的足夠的深度,其實就是哲學。
哲學不是什麼,哲學是世界觀,是整個看待世界的方式。
是你是否會深度思考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如果看的方式過於狹隘,就去讓他提高來讓你更加適應世界。


哲學對於大多數人都是沒用的,更準確的說,大多數人對哲學的學習以及理解的深度,還達不到讓它有用的程度,那些覺得學習哲學有用的,產生作用的也只是他們所謂的「哲學」,而不是真正的哲學。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學習哲學,反正也是學不懂的。
不要把那些心靈雞湯或者禪語故事當做哲學,尤其是看開,放下,捨得這類的雞湯文,與哲學基本沒有關係。當頭棒喝,悟透人生神馬的也不過是些自欺欺人的東西。
如果真的願意研究哲學,那請放棄「有用」這個念頭,而改為「熱愛」這個出發點。
因為只有你真正關心那些終極的問題,那些本源的規律,那些對人性最深處的探索與拷問,還要有足夠支持你學習下去的智商以及強大的心理,再加上那1%但是重要至極的靈感,才有可能學懂哲學,並把它學習到有用的程度。而從實用主義出發,不是一條學習哲學的好的路線。
當然,多讀書總是好的,即使不是哲學書,讀一讀那些在哲學周邊打馬虎眼的書也是不錯的,就算不能有助於哲學,能有助於自己也是好事。
如果真的想要學習哲學,去讀讀《邏輯哲學論》吧,能堅持看多久,能看懂多少,這將明確無比的告訴你,你是否適合學習哲學。


古希臘德爾斐神廟上有一條神諭:「認識你自己。」

這句話是如此的重要,以至於蘇格拉底把它作為一生的追求和信仰。

「認識你自己」,這是神的勸告,當然,也可能是某個古代先哲的勸告,

那我們可以想像,這個先哲,一定很牛逼。

哲學是務虛的學問?

這樣看你怎麼定義務虛。

從只使用一個正常工作的大腦就可以進行哲學研究這一點來看,

哲學確實是一門務虛的學問,

甚至,工作不正常的大腦也可以進行哲學研究。

但從哲學的效用來看,哲學可是一點兒也不務虛,

甚至可以說,它是世界上最務實的學問。

從無數世界上最頂尖的頭腦都熱衷於哲學研究這一事實來看,

哲學的魅力,是無窮的,

它的效用,也是巨大的。

哲學簡單來講,是對世界本質的研究。

所謂本質,就是規則,規律,而且是元規則,元規律。

在元規則的基礎之上,又產生一系列具體的規則,

但這些具體的規則,都是由元規則衍生而來。

如果我們把這個世界看成一部《地球OnLine》的遊戲,

那麼哲學研究的就是這個遊戲的底層規則,

這個遊戲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系統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角色到底是怎麼回事,

遊戲的規則是什麼,背後的源代碼是什麼,遊戲的bug在哪裡……

掌握了這些規則,你升級打怪,自然要容易許多。

很多人不懂哲學的作用,

一提起哲學,就以為是高深難解的學問,或者純粹的思維遊戲,

這可是大大地誤解了哲學。

第一,哲學並不高深,

如果你接觸的哲學高深,那些有人故意把它弄得很高深,

很簡單,裝逼,或者,忽悠人。

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第二,哲學跟思維有關,但絕不僅僅是個「遊戲」。

不是小孩子過家家玩的遊戲,

不是「奔跑吧兄弟」,不是「極限挑戰」,不是這些垃圾玩意兒。

哲學是關於世界本質的學問。

它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的,所有人都可以學習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討論的學問。

它是開放的,包容的,並且是簡單的,是通俗易懂的。

它的目的是探求世界的本質,認知方式包括思維和實踐,走的是知行合一的路子。

所以它本身就具有極強的實用性。

這是不可避免的。

哲學決定著你的認知,你的認知決定著你的行動。

它想不具有極強的實用性,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哲學是永恆的學問,研究哲學是一生的事業。

它永遠是值得關注、值得學習、值得不斷去思考、不斷用實踐去檢驗的。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下面這段是我見過最好的,沒有之一。如果哪位朋友看過更深刻的,請賜教。

哲學裡大有可資讀書人品嘗玩味的樂趣,甚至就連形而上學的虛無縹緲也自有其動人之處,不幸我們都是肉身凡胎,七情六慾一下子就使我們從思想的高空墮入了為了生存而錙銖必較的市場中來了。

很多人知道,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一個黃金時代,當時哲學正如柏拉圖所說,是「那種難得的快樂」。對羞於露面的真理的熱愛似乎超過了對肉體享受和世俗財富的追求。上古對智慧這種無可比擬的崇拜時至今日仍然殘留在我們渴望的靈魂中。「生活富於意義」,我們和布朗寧懷有同樣的感慨,——「去發現這種意義就是我的美酒佳肴」。

我們的一生,大部分時光都是在毫無意義的瑣事中,磨磨蹭蹭的躊躇中和碌碌無為的哀嘆中蹉跎掉的。我們徒勞地與外界的紛擾和內心的迷惘抗爭著,然而。我們一刻也沒有喪失這種信念,即只要我們能夠洞悉自己的靈魂,我們就會找到自己賴以安身立命的那根精神支柱。我們想了解一切,「對我們來說,生活就意味著不斷地把我們的全部人格或經歷變成光和烈焰」。

我們就像《卡拉馬佐夫兄弟》中的米蒂婭——「一個不貪圖萬貫家財,而只想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一個答案的人」一樣。

世事無常,紛紜變幻,我們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住它們的意義,才能從日常生活的漩渦中掙脫出來。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一。是一、二是二地弄清生活的本來面目,並用「永恆的眼光」去識別那些似乎具有永久價值的事物。我們應該學會在命運面前昂首大笑,甚至在死神降臨之際也能處之泰然。

我們應該成為完整的人,應該整飭調和我們的種種慾望,以此來協調我們的精力。因為經過協調的活力是倫理學和政治學的佟極目標,或許也是邏輯學和形而上學的終極目標。「要成為哲學家」,梭羅說過,「並不是只要有深邃的思想,甚至也不是去建立一所學校就行了,而是要熱愛智慧,並願意按照它的吩咐去過一種艱苦樸素、自食其力、寬宏大量和充滿信心的生活」。

我們可以肯定,只要我們能找到智慧,其他一切都會不期而至。「先去尋找心靈的寶藏」,培根告誡我們說,「其餘的要麼應有盡有,要麼失去了也無關痛癢」。真理不會使我們發財,卻會使我們自由。Truth will not make us rich, but it will make us free.

有些讀者會在這裡不客氣地插進來奉告我們說,哲學毫無用處一如國際象棋,晦澀艱深近乎愚昧無知,停滯不前恰似自滿自足。「再也沒有什麼」,西塞羅說過,「比在哲學家的書本里找到的更為荒謬了」。誠然,有些哲學家學富五車,但卻缺乏常識;而且許多高高在上的哲學家也是憑藉空氣的浮力才飛上青天的。不過,在我們這次航行中,讓我們繞開形而上學的濁流和神學爭端那「眾多喧器的海域」,而只在光明之港停泊吧。然而哲學真地停滯不前嗎?科學似乎總是在乘勝前進,而哲學則似乎總是在節節敗退。不過這只是因為需要哲學解決的問題都是尚無科學方法可資藉助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等,而這是一項艱巨、冒險的任務。

每當一個研究領域產生了可以用精確的公式來表示的知識時,它就進入了科學的行列。每一門科學都是以哲學開始,以藝術告終的。它起源於假設,而結束於累累的碩果。哲學是對未知事物(如在形而上學中)和所知不確切的事物(如在倫理學或政治哲學中)所做的假設解釋,它是真理攻堅戰的前哨陣地。科學是被佔領的領土,在它的背後,是那些安全地帶。在那裡,知識與藝術建立了我們這個並不完美的奇異世界。哲學之所以看起來迷惘彷徨、駐足不前,是因為她總是把勝利的果實留給自己的女兒——科學,自己卻永不滿足地踏上探索未知領域的征程。

是不是讓我們的學術氣再濃一些?科學是分析描述,哲學是綜合闡釋。科學要把整體化為局部,有機體分成器官,晦澀變得易懂。它不去調查事物的價值和理想的可能性,也不去考察它們的終極意義,而只滿足於說明它們的現狀和作用,只把眼光緊緊盯在事物本身的性質和過程上。科學家就像屠格涅夫詩中的大自然一樣不偏不倚:他對一隻跳蚤的腿跟對一個天才創作時的痛苦同樣感興趣。然而,哲學家卻不滿足於對事實的描述,他希望弄清楚它與一般經驗的關係,從而把握住它的意義和價值。他把事物集中起來,進行綜合說明;他要把被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科學家出於分析目的像拆卸手錶似地拆開的宇宙再重新拼合起來,而且要拼得比以前的更好。科學教會我們怎樣救命,怎樣殺人;它一點一滴地降低了死亡率,然後又在戰爭中把我們一下子統統消滅。

唯有智慧——藉助全部經驗協調過的願望——才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救死扶傷,什麼時候需要大開殺戒。觀察過程,構造手段是科學;批評和協調目的是哲學:正因為現在我們的手段和工具在成倍地增長,遠遠超過了我們對理想與目的的闡釋和綜合,我們的生活才充滿了喧嘩與騷動,卻又什麼意義也沒有。因為一件事實若不和願望發生關係便一錢不值,除非與目的和整體發生關係,否則,光是事實還不完備。光有科學而無哲學,光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兔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具體說來,哲學意味著並包括了五個研究領域和論述範圍:邏輯學、美學、倫理學、政治學和形而上學。

邏輯學是對思維及其理想方法的研究:觀察與內省,演繹與歸納,假設與實驗,分析與綜合——這些都是邏輯學試圖理解和指導的人類活動的形式。對大多數人來說,這門學問沉悶乏味,然而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無不是人們在自己的思維與研究方法上所做的改進。

美學是對理想形態,抑或美的研究;它是藝術的哲學。

倫理學是對理想行為的研究;至高無上的知識,蘇格拉底說,就是善惡的知識,人生智慧的知識。

政治學是對理想社會組織的研究(而不是一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一—謀取一官半職的藝術和科學);君主制、貴族制、民主制、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女權主義——這些都是政治哲學中的刷中人。

最後,形而上學(招來了這麼多非議,因為與其他哲學不同的是,它不是藉助理想來協調現實的嘗試)是對天地萬物的「終極存在」的研究;是對「物質」真實的、最終本質的研究(本體論);是對「精神」的研究(哲學心理學),並且是對「精神」與「物質」在感知和認識過程中相互關係的研究(認識論)。

這些就是哲學的組成部分,然而一把它們拆得七零八落,哲學的美和樂趣就蕩然無存了。因此,我們不打算在乾巴巴的抽象概念和對形式的拘泥中,而是在天才的血肉之軀中尋找先哲的思想。我們不僅僅要研究哲學,而且還要了解哲學家。我們要讓這些思想的聖人和殉道者們陪伴著我們度過一生,讓他們光彩照人的精神時時沐浴著我們,直到我們也能領略到些許達·芬奇所謂「最高尚的樂趣、理解的歡愉」為止。

如果我們的學習方法得當,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哲學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你知道」,愛默生問道,「學習的訣竅嗎?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因此我是他們的小學生」。我們拿這種態度來對待歷史上的思想巨人,肯定是不會有傷自尊心的!此外,我們還會為愛默生的另一句話感到沾沾自喜,這就是當我們傾聽天才的講話時,我們會鬼使神差地回憶起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朦朦朧朧地也產生過跟天才一模一樣的思想,只是當時我們沒有口才或勇氣把它們用形式和語言表達出來罷了。

的確,只有當我們具備聆聽他們的耳朵和靈魂的時候,只有當我們心中至少埋有那在他們身上開花結果的根系的時候,偉人才向我們講話。我們也有過他們的經歷,然而卻沒能從那些經歷中吸吮出它們的奧秘和精微意義:我們對周圍現實中嗡嗡作響的各種泛音不夠敏感。天才聽見了這些泛音和來自上天的音樂;天才知道畢達格拉斯稱哲學為最高的音樂是什麼意思。

因此,讓我們傾聽這些人的呼喚,樂於原諒他們偶爾的謬見,並熱切地去掌握他們如此熱切地給予我們的教誨吧。「然後我們還要通情達理」,老蘇格拉底對克里同說,「不要管那些哲學教師是好是壞,一心一意地去考慮哲學本身吧。認認真真地把它審視一番,如果它天性邪惡,那就讓所有的人都遠遠地離開它;但是如果它沒有辜負我對它的信任,那就追隨它、伺奉它,並且盡情地歡笑吧」。

出自《探索的思想》,威爾.杜蘭特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讀書的時候是這樣的

清理書的時候是這樣的。或者準備裝麻袋,或者剛從麻袋裡打開。

看過上千本哲學,曾經如饑似渴、百思不得其解,也曾經甘之如飴。本科和研究生時期選修過好幾門哲學課,也寫過相關的論文。畢竟,誰不喜歡智慧,誰不想要得到智慧呢。最誇張的是,本科的時候居然為了馬哲課的一篇作業論文,花去了整個學期三分之一的課餘時間,只因為老師太有魅力。


大學時代,我宿舍里屬於我的個人空間裡面,有一半都留給了書。即便床的一半,都給各種各樣的書睡了。在所有的書裡面,哲學類佔據了一半。雖然,我完全不是哲學專業的。我強烈的想要擺脫無知,既想有談資,也想想明白一些事情。大學三年級西方哲學曾經讓我絕望。哲學讀的越多,問題越多,困惑越多,無解,許多問題,絕望的無解。


我找到老莊解了毒,接著讀。隨後,我不再鑽牛角尖,而是開始了運用。


有關《道德經》的不同版本,看過100多本。在手裡的,有50多個版本。


看了一下評論區,沒想到,討論哲學功用的文章,變成了閱讀。


我這點兒閱讀量,跟很厲害的人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下面補充一些常識。


關於閱讀的一切常識


錢鍾書先生的管錐編一百三十餘萬字,引用四千餘位作家上萬種著作數萬條書證。


鋼鐵俠馬斯克的弟弟說,他從十幾歲開始,每天讀兩本書。每天讀兩本書,按照360天計算,每年要讀720本書。這是什麼概念?我們對比一下。根據統計,2013年世界各國人均年閱讀量分別是,美國56本,日本30本,韓國11本,俄羅斯42本,以色列44本,法國20本,中國4本。


巴菲特16歲的時候,有一段兒時間迷上了賭馬。他把圖書館裡300多本關於賭馬的書借回來讀,然後編寫自己的「馬經」。大家注意,這裡是300本書。是巴菲特作為高中生的業餘活動內容。


據傅國涌在《金庸傳》中描述,1975年,著名媒體人沈西城第一次走進金庸的書房,看到的情形是「整個書房猶如一片汪洋大海,四壁到頂的書架裝著各式各樣的書籍,角落一張大書桌」,並由此發出「坐在上面,不是古人所謂的坐擁書城是什麼」的感慨。沈西城保守估計,金庸的藏書有幾萬冊。   這些圖書都是什麼呢?據金庸當時對沈西城所講,「沒有什麼善本書籍,有的是為了某個時期興趣而買,像音樂、舞蹈、電影、研究圍棋的書;有的是為了寫作必需參考的書,如政治經濟的書、歷史地理的書和一些武術方面的書。」


1988年廣州中山大學曾辦了一個陳寅恪的學術研討會,席間季羨林(《牛棚雜憶》的作者)拿出了一套陳寅恪留學德國時的讀書筆記,共六十四本,季羨林分門別類,分了六十二本: 藏文:13本 蒙文:6本 突厥文回鶻文:14本 中亞與新疆語:2本 佉盧文:2本 梵文、巴利文、耆那教:10本 西夏文:2本 吐火羅文:1本 滿文:1本 朝鮮文:1本 摩尼教:1本 印地文:1本 希伯來文:1本 算學:1本 柏拉圖(土耳其文):1本 亞里士多德(數學):1本 金瓶梅:1本 法華經:1本 天台梵文:1本 佛所行贊:1本 其中語文類的佔三分之二,曾有學生問唐篔(陳寅恪的妻子),

說外傳陳老師懂三十多種文字,是不是真的?唐答道:「其實沒這麼多,也才十七種而已」


陳夢雷,康熙年間人,他自稱讀書五十載,涉獵萬餘卷。由他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是現存最大的類書,凡在六合以內,巨細畢舉,其在十三經,二十一史者,隻字不遺。出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冊,一億四千四百萬字。


蒂摩西.迪金森(Timothy Dickinson),不怎麼有名的人。每周讀書12本。他也許是你能遇到的徜徉於書海之中的最見多識廣的人。他整日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從國際法到對日貿易,天文地理,無所不讀,無所不曉。不過,迪金森不光吃草,他也喜歡擠奶給別人喝。這位老先生樂於以其知識助人,如今他還擔任著《華盛頓月刊》(The Washington Monthly)的義務審讀員。他的一位同事說:「我從未遇見過像他那樣無所不知的人。」


讀書量大,不算什麼。重要的是產出。


歐拉,一生寫了88卷著作和論文,總共3萬多頁的作品,大部分是數學和物理著作。他死後,為了整理他的著作,聖彼得堡科學院忙活了47年。歐拉最高產的時期是60歲以後的17年,那時候他已經雙眼失明了。

倪匡,寫了400多本書,總計5000多萬字,號稱中文世界裡寫漢字最多的人。

愛因斯坦,大家只知道他的相對論,但實際上他寫了很多東西。1955年去世,到現在61年過去了,已經出了11卷,每卷1000多頁,每頁都是A4紙。至今,愛因斯坦全集還沒出完的。

阿西莫夫,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說大師。一生出版了470本書,包括科幻小說38部,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16種,物理22種,生物學17種,歷史19種,文學10種,自傳3卷,等等。這些人的學習,除了在學校的片段之外,基本上全都是欲罷不能的狀態。


評論區精選:

Jia Wang

「已經出了11卷,每卷100多頁,每頁都是A4紙」說的很逼真,你真見過嗎?。。。英文不止11卷了,中文應該只翻譯出了10卷(第八卷分上下兩冊,中文全集現在11冊),這不和你計較,但「每卷100多頁,每頁都是A4紙」。真見過那有分量的厚書,不會記成100。。。給兩個鏈接——中文版第7卷(注意頁數。隨機找了一卷,不是特意找厚的,每卷都挺厚)《愛因斯坦全集(第七卷)》((美)愛因斯坦 著)【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英文第14卷:Amazon.com: The Collected Papers of Albert Einstein, Volume 14 (English): The Berlin Years: Writings Correspondence, April 1923-May 1925 (English Translation Supplement) (9780691164229): Albert Einstein, Diana Kormos Buchwald, József Illy, Ze"ev Rosenkranz, Tilman Sauer, Osik Moses, Ann M. Hentschel, Jennifer Nollar James, Klaus Hentschel: Books 當然,你沒聲稱看過這個,但如果沒看過能這樣逼真的描述「每卷100多頁,每頁都是A4紙」,很自然對你聲稱的千本哲學書懷疑

核聚(作者)回復Jia Wang

感謝您跟我計較。第一,100頁是個筆誤,應該是1000多頁;第二,愛因斯坦全集的資料,您掌握的比我全。我上次查資料的時候,只查到了第10卷。感謝您提供的資料。

Jia Wang回複核聚(作者)

中文第11卷不知何時出。但如果你要了解愛因斯坦的思想,不要等待了,第11卷對你沒任何作用。如果是愛因斯坦的個人粉絲,第11卷會帶給你一些便利。第11卷是對前10卷做的很認真的索引,文獻列表,勘誤等

核聚(作者)回復Jia Wang

我學理工科的。本科到了大學圖書館,終於可以看到愛因斯坦的各種原著。有了點零花錢,凡是中文版的愛因斯坦原著和傳記,一概購買,做筆記。正是閱讀愛因斯坦的原著,我才知道哲學的重要性。最愉快的經歷是,商務印書館重印了《愛因斯坦文集》三卷。但是湖南科技的《愛因斯坦全集》太貴了,只買了第二卷,第三卷。愛因斯坦全集,遲早會買全的。如果第11卷是索引,那就更要購買了。感謝您的分享。


我在國外讀哲學。

基礎哲學第一節課的時候,教授站在300多人的大教室前面,戴著麥克風,問道「所以你們都是來學哲學的,那麼我想知道,你們所理解的哲學是什麼?換句話說,什麼是哲學?」(1)

答案必然五花八門,一些少年都站起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啊哲學是一切科學的祖宗,哲學生邏輯邏輯生數學數學生物理物理生化學化學生生物,哲學大法好!」(xx博士的那個PhD 就是Philosophy Doctor,所以物理phd就是物理哲學博士,化學phd就是化學哲學博士)

「哲學是空想,起碼現代哲學是,霍金都說哲學已經死了嘛。」

教授也沒說對錯,也沒加任何評論,他只是挨個的叫學生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然後他叫上來了幾個TA,每個TA手裡都拿著一個運動鞋盒大小的紙盒子,用黑色的強力膠帶密封著。

他從其中一個TA手裡拿過來了黑盒子,搖了搖。

盒子裡面發出來了什麼東西碰撞盒壁的聲音,但是聽起來裡面至少有兩樣東西。

教授說「TA會把黑盒子發下去,你們每個人都拿著,在不破壞這個盒子的情況下,看一看,搖一搖,猜一猜(2)這個盒子裡面有什麼東西?」

然後TA把盒子都傳了下去,滿教室的熱血少年每一個都認認真真的搖了搖盒子,然後根據聲音,重量,晃動的幅度還有一些直覺猜測盒子裡面的東西。

回答有鉛筆,有曲別針,有釘子,有一塊橡皮,有空氣。。。

然後教授說道,「如果我們假設這個盒子永遠沒有辦法打開,不知道從哪來到哪去,就有這麼一天突然掉到了你腦袋上。你們能確定這個盒子裡面有你們剛剛猜的東西嗎?你們還能說『盒子裡面有一塊橡皮(要不我就直播吃鍵盤)』嗎?」

這個問題引起了一番小騷動,不管猜啥,都有可能錯有可能對,因為誰也打不開,沒法確定。

一些熱血少年執著的認為盒子裡面肯定有一塊橡皮,因為『我以前往盒子里放過橡皮,我知道是這個感覺』。

還有一些文藝青年開始講說「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因為不管裡面有什麼我們都沒法確定,所以裡面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這本來就是個偽命題」。(3)

爭了一會兒之後教授說,「因為我們永遠都沒有任何辦法打開盒子,所以我們也許不能,而且永遠不能知道這個盒子里有什麼,但是也許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解決問題--盒子裡面不可能有什麼?」

同學們當然又開始發言了,猜盒子裡面有什麼也許很難,但是猜裡面沒有什麼就相對簡單了:

比如盒子裡面肯定不會有一隻大象。盒子裡面肯定不會有一個人。盒子裡面肯定不會有一隻西瓜。盒子裡面肯定不會有一輛汽車。盒子裡面肯定不會有一顆星球。應該也沒有龍珠吧?

顯然這裡又會蹦出來一些攪屎棍少年說「你憑什麼說那裡面沒有大象,我就說那裡面有一隻大象你咬我啊?」「其實盒子裡面是一個黑洞,這個盒子是一種我們尚未發現的一種能夠抵抗黑洞吸力的神器。」

然後認為裡面沒有大象的就開始說了「你家大象那麼小啊這被膠布封著都沒空氣怎麼活啊」

大象騷年就會說「誰告訴你沒有盒子大還不用呼吸的大象?就在盒子裡面你看不到賴誰啊?你沒見過的就不存在么?裡面還有一隻獨角獸呢你造么?裡面還有個茶壺呢!不懂別瞎bibi」(4)

一陣子之後教授說話了,回到最開始的問題。

「這個被密封著的,我們永遠都不能打開的盒子裡面就是這世間一切問題的答案。顯然我們沒有辦法確定盒子裡面有什麼,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我們所知道的來猜測,但是僅限於我們所知道的,任何新的發現都有可能推翻我們之前的想法。這個用我們已經擁有的知識和一些邏輯的方法,來猜測未知,或者說理性的推導未知的盒子裡面的事物的過程,就是哲學。」


至於盒子裡面有什麼,教授後來也告訴了大家。

一塊橡皮,這個大家猜到了。

一根鉛筆,這個大家也猜到了。

一枚圖釘,這個大家也勉強猜到了。

還有,這個大家都沒有猜到,

一根羽毛。

(1)哲學是媽蛋=。=
(2)寫這段的時候腦子裡自動腦補了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3)「盒子裡面有所有東西,也沒有所有東西。」 少年如是說。
(4)「哼我剛才說的是玩具大象你沒有認真聽。」

-------分割---------
哲學的英文philosophy是從古希臘文φιλοσοφ?α發展出來的。其中詞根之一的phileo的意思是「愛」或者「和xxx做朋友」,另一部分的sophia則是智慧的意思。合起來就是「愛智慧」,philosopher就是「愛智慧的人」(愛斯基摩人也想愛點什麼0.0)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哲學大家在現實中不是遠近聞名的智者。他們每天吃飽了閑著沒事幹就去瞎想,天馬行空都不夠形容這種胡思亂想。他們每天賤賤的找人鬥嘴,用自己語言的藝術搞得其他人心神不寧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散播各種邪惡的教派比如告訴你天不是圓的地不是方的;他們還有人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學校;他們野心極大,妄想解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妄想了解學習世界的各種法則,妄想其他人會被他們語言的藝術知識的底蘊邏輯的慎密性給折服從而跟他們一起去研究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不過很多人都吃不飽,吃多少都吃不飽,甚至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能吃得更多。

歡迎大家來找我扯淡 吃飽再來呦


看到一些答案有引用名人講話的,有自我解讀的,有引經據典的,有用科學解釋哲學的。

哲學是什麼?哲學就是追問和思考,直到接觸未知。圍繞未知和假想的思考,淬鍊思維,磨練邏輯,形成對世界萬事萬物統一的看法,構成了系統的世界觀。再用這個系統的世界觀去指導自己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以及實踐。這就是所謂的哲學作用。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不需要學習?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不自殺?自殺有什麼不好?快樂是什麼?

科學真的是對的?我為什麼會深信我所深信的?


哲學的作用是讓你找到你自己,最後不再懷疑,以達到對自己的絕對控制。

說白了,哲學會幫助你找到說服自己的理由。無論是什麼哲學系統。


沒有用,不要學。


問題一:笑笑,不作答
問題二:求知慾太大,需要找個地方安放它


看到了太多雜七雜八對哲學不全面,不正確,不完整的理解和答案,我雖然只是在大學第一年學習了一年的哲學,但是還是覺得有必要站出來為這門學科正個名。

首先,所有的科學(請看好,所有的科學)和好多其他學科的前身都是哲學,從數學,到物理,到生物(behaviorism),到心理學(dualism and monolism),到經濟學,到人類學,甚至語言(Realism, and Nominalism) 文學(truth and fiction)。而以上所有科學的最前沿,依然跟隨著哲學的步伐在前進。

舉幾個例子,數學裡面,0存不存在,生物裡面,克隆人類到底可不可以,換腦手術是否可行,生物和心理學裡面,大腦跟思想是否是一個東西。等等等等。

科學採用了更加先進的論證方法,比起在邏輯裡面空想,他們把自己的設想搬到了實驗室或者世界裡來,讓事實說話,但是歸根結底,人類千百年來的進步,試圖回答的問題,依然是最根本的哲學問題。而最傑出的科學家,永遠都同時是最前衛的哲學家。

更不用說,哲學的重要性,在其他領域裡更加顯著,比如法律,政府制度,國際關係,(Consequentialism,Utilitarianism, Hedonism, deontology,etc) 等等等等。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甚至世間真的有一個所謂絕對的對錯之分嗎?(比如,美國覺得非洲一些女性需要被實行割禮很不人道,可是在非洲,那些所謂的「受害者」都覺得這種事情再平常不過,她們美國婦女不割不奇怪嗎?)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可行,什麼不可行?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情,都根據著我們自我心中一個可以接受的邏輯在進行,這個邏輯,就是哲學研究的核心和推動力。

哲學賜給人類所有的法則,和大家習以為常的邏輯,又不停的把它拆開,檢查,使其安全的運轉。我們是誰,命運可否存在,我們有沒有能力操縱自己的命運。。。。。哲學不停不停地尋求著答案。如果有一天哲學消失了,整個我們的已知世界將崩塌瓦解。

我不得不承認,當我穿越繁瑣複雜的邏輯試圖證明我真的存在,當我翻閱過一本又一本厚厚的文獻試圖知曉一隻蘋果是否真的在一個房間里(Narrow content),當一個完整無缺的邏輯被一個單詞「can「意思的調轉全盤否認( David Lewis on Time travel)。我也憤憤然的想過,這門學科的空虛無用,我也曾跟身邊的朋友吐槽,我根本不該學哲學。但是事實是,我的能力遠遠不夠去觸及那些最高層,最厲害的哲學,而哲學的無涯和廣闊,只適合個別出類拔萃的人。最後我也確確實實的轉走去學心理學,但是不是因為哲學無用,而是我自己,沒有那麼強大的能力去把這門學科學到有用。


歸根結底,哲學並不是你們所想的那麼狹窄,只是用來思考一些可有可無的問題,是文人的自娛自樂。哲學沒有停止在Socrates, Plato,也沒有停留在kent, russel。 它不停向前,一直都徘徊在人類知識的最前端,也永遠都會這樣。

哲學是你們所知的一切


哲學有大用,但是在不會用的人手裡,反而有害。


首先,哲學會讓你理解世界的本質所在,它啟發你的理性,讓你的的心靈明亮透徹起來。怎麼讓心靈透徹而明晰?這就有用自然的理性之光去照亮它。哲學告訴我們,眼鏡看到的不是真實的,眼睛看到的表象後面,隱藏著一條線索,沿著這條線索,你能找到真相。時間長了,這樣你就能夠一眼洞察事物的本質,找到造成錯綜複雜問題的根本原因。

其次,哲學會讓你對一切外在的事物抱有謙卑的態度。因為哲學會讓你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心境平靜而充實起來,它會讓你辨別真假,明辨是非,你不會流於世俗,也不會孤芳自賞,哲學會給予你一種精神上的力量,讓你的道德觀價值觀變得高尚,而別人也會被這種力量感染而更願意信任你,給予你的將是發自內心的熱情幫助,或者說它就是友情和愛情。

第三,哲學會讓你在混亂的世界中找到秩序,藉助它你還可以建立秩序,最終藉助秩序的力量你可能會改變外部環境,讓你的生活美好起來。

這是我能認識到哲學的用途。當然,哲學也會有害,下面講講它的害處。

1,哲學是指引心靈的燈塔,是人類思想圖景形成的尺規,用得不好會讓理性步入險境,或者轉入錯誤的死胡同里迷失方向,所以,正如它能開啟一樣也能關閉心靈的自然之光,從而錯把激情當成理智,結果讓激情綁架理智,民科深受其害。

2,不好的哲學孕育出壞的思想,壞的思想也會感染它的共鳴者,從而形成一股力量,將外部世界的秩序擾亂,人類的災難因它而起。

3,哲學不是藝術,一旦把它當藝術比如看作語言的藝術,你就誤入歧途,你會成為詭辯者,也會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裝B客,你會痴迷一種叫雄辯術的東西,並且會讓它來服務你的野心,不過這是一條尋死的路。最終害了你自己。因為歷史已經證明,禍從口出。

以上。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說說什麼是「哲學」。

哲學,philosophy,古希臘語是愛與智慧的結合,即延著某一曲徑無限向智慧這一目標靠近。人無法一蹴而就達到智慧,也無法止於至善。任何時候,當我們更加接近智慧的時候,都會對自己是否真正達到了智慧產生懷疑。

有人說現在這個時代「哲學無用」。當代哲學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首先其規模較小,其次社會對該學科有不同的理解。似乎所有人認為對哲學可以發表一點見解,而實際上他們對哲學的了解並不多。這是因為中國國民教育體系從幼兒園開始到大學,只有少量,或者說幾乎沒有任何哲學內容。在應試教育階段學的哲學,僅僅是為了考試。

哲學真的無用嗎?在這個時代,哲學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

看出別人在胡謅什麼

一個人受過哲學訓練,就會有連貫、自洽的邏輯能力和清晰思辨能力,能夠一眼看出別人在胡謅什麼。不會輕易被他人的思維牽著走,避免被蠱惑和錯誤引導,獨立思考,這是當代人很重要的素質。

比如,當別人說「事物總有兩面,要一分為二地看……」,但是莫比烏斯環則不存在反面,所以大前提是錯誤的,結論也不成立的。


再比如,「存在即合理」,「合理」是合乎理性的意思,而非道德上正當、可接受的。實際上,黑格爾說的是存在的都是符合理性的,而我們則改成了「合理」,犯了休謨提到的「應然」和「實然」的錯誤。


認識你自己

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現在人們總是帶著面具遊走在社會、學術界中,鮮有直面本心的時候,「認識你自己」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當然這非常難以做到,需要我們有大量的文化資源,大量的閱讀,也需要以少數的,所謂異質化的文化以作為參照,審視自己文化中存在的不足和改進的地方。

這時候,哲學就能起到向內的自我審視作用,拋開紛擾的外界,還心靈一片真實的凈土。

蘇格拉底提出人的三重面貌,第一層是「電鰩」,即瞬間釋放力量,讓人失去反應和應變能力。第二個是「牛虻」,哲學家有責任和義務去不斷提醒政治共同體,它可能處於一個自鳴得意、固步自封的狀態。第三個是「思想助產士」,這可能是哲學家最理想的狀態,他們引導眾人追求內心對於真理的渴望,用一種或殘酷、或玩世不恭的方式,幫助人們開發其實早已蘊含在其內心的思想。在眾人生產出思想後,哲學家會告訴人們這是你自己的思想。

哲學並非現成的真理。哲學家不是智者,無法回答所有問題。人需要用獨立的思考來代替現成的回答,不要期待現成的答案。


以柔軟面對堅硬

哲學是柔軟的,學習哲學的人會更加包容、開闊。內心裝得下世界的哲思,也相對能寬恕和原諒,學會變通和思量。

阿蘭·德波頓說:哲學的任務是教會我們在願望碰到現實的頑固之壁時,以最軟的方式著陸。」在面對堅硬的現實社會,學習哲學可能會讓你找到一個相對柔軟的方式去化解衝突,更巧妙地著陸,而不是一味地迎面而上以硬碰硬。

諾瓦利斯說「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在這樣一個時代,現代中國人大多是精神上的流民,無法從傳統和現實中找到存在,無法找到毫無置疑的文化的家鄉。在這樣一個時代,哲學將會對社會和時代產生一定的貢獻,將會找到其對時代的意義和價值。


以上內容來自郁喆雋的節目分享,歡迎關注郁老師的「哲學大爆炸欄目」

別做精神上的流民,哲學教你認識自我

關注拾用,讓知識更新成為習慣~

http://weixin.qq.com/r/0DlIUAvEUFYvrU8z92z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文藝復興時期最接近神的兩大職業是科學家和畫家?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怎麼通俗易懂地解釋王陽明的思想?
為什麼我是我?怎麼從心理和生理上解釋?
「存在即合理」是不是由於翻譯造成對原文的誤解?正解又是什麼?
哲學入門有哪些書推薦?

TAG:哲學 | 人類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