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實際如何?


不是司馬懿的軍事能力不如諸葛亮,而是司馬懿所能動用的資源與其在魏軍中的影響力不如諸葛亮。
很多人在討論諸葛亮司馬懿軍事能力問題的時候,老是扯什麼【諸葛亮帶領中國隊打得司馬懿的巴西隊只能防守】。這種說法基本上都選擇性忽略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許可權級別問題。
諸葛亮在蜀國是什麼身份?一言以蔽之,獨裁者。劉備給了諸葛亮絕對的權柄,加上諸葛亮自己在蜀國獨一無二的威望,使得諸葛亮在蜀國可以做得到說一不二,而且是在政治軍事兩方面的最高決定權。考慮到劉備夷陵之敗幾乎重創了蜀國的軍事政治體系,毫不誇張地說223年以後的蜀國的政治軍事體系完全是諸葛亮一個人打造的;而且諸葛亮是齊魯軍政思想的繼承者(管仲一系),強調軍事力量的政治意義,因此他打造蜀國新一代軍隊時是以一種非常國家化的思想去打造的--這一點和東吳的對比非常明顯。東吳的軍隊時部曲制,士兵效忠各個軍事山頭,而這些部隊還可以像遺產一樣繼承,因此導致東吳軍隊在對外征戰時略顯傻逼,而在面對外敵入侵時則比較厲害。諸葛亮締造的蜀國軍隊,雖然戰鬥力暫時還不行,但是他們的效忠對象是國家(234年以前等價於效忠諸葛亮),一旦有了戰鬥經驗的打磨之後,足以成為一支令行禁止的強大部隊。這一點上蜀吳對比有點像國共內戰時期共軍和國軍的對比,戰鬥力差距也已經被歷史證明了。
而諸葛亮是蜀國實際上的獨裁者,因此他可以沒有什麼阻力地貫徹打造這麼一支國家軍隊。外加蜀國偏小,也便於進行統一化管理。同時,在實際軍事指揮中,諸葛亮指揮蜀軍也不存在任何阻力。這一方面歸功於諸葛亮本身的傑出才能,另一方面也歸功於諸葛亮的地位。
而司馬懿呢?別看司馬懿後期在魏國簡直牛氣熏天,僅就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他的地位估計也就和蜀國的李嚴差不多,在231年之前還不如曹真。因此,首先在魏軍的訓練、調動上,他就沒什麼話語權,曹睿讓他去哪兒他就得去哪兒,讓他幹啥他基本上也就得幹啥。
更不用說諸葛亮和司馬懿首次正面交鋒,即231年的第四次北伐,司馬懿是因為曹真病倒臨時被調往西線都督關中軍的。臨陣換帥的結果參考趙括,不被諸葛亮吊打就怪了。史書中也看得出端倪,張郃對司馬懿的戰術安排毫無信心,老是唱反調;兩個部下甚至直接指著司馬懿的鼻子罵【你他媽怕蜀軍像怕老虎一樣,不怕別人笑話你?】這呵呵的,蜀國那邊就算是傲上天的魏延對諸葛亮有意見,也只不過是背地裡嘲諷諸葛亮膽小而已,他敢當面給諸葛亮好看?這不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能力差距,是司馬懿剛接手西北的攤子威信不足而已。
到了五伐,情況就好多了,至少沒人敢當面罵司馬懿了;但是司馬懿所擁有的許可權依舊沒辦法在這麼短時間內把關中軍隊訓練得能夠和諸葛亮的軍隊媲美,因此司馬懿選擇閉門不出是恰當策略。你以為司馬懿甘願當烏龜么?武功水漲水,司馬懿當機立斷帶著一萬騎兵圍殲被水隔斷的孟琰,這麼大好的局勢都被諸葛亮輕易搭浮橋+射箭給打跑了。畢竟人諸葛亮舉國上下為北伐服務,從體制到軍備再到軍隊政治工作都是十幾年如一日建立起來的,司馬懿坐關中就這麼兩三年,能把後勤工作解決好就已經不錯了,訓練成果和諸葛亮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總的來說,諸葛亮有足夠的權力建立一個強大且持續運作的戰爭機器,但能動員的最大資源數量有限;司馬懿沒有足夠的許可權建立自己的軍隊體制,但他有魏國強大的國力作為後盾。所以最後戰爭的結果是諸葛亮佔優勢卻不足以獲戰功,司馬懿佔劣勢卻足以守土禦敵,這也是最合理的結果。

至於所謂的「軍事能力」,說句大實話,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去精確定義。而且了解越多就越意識到,對於諸葛亮這種國家獨裁者級別的人物,純軍事屬性所佔據的比例已經相當低了。


這類問題問得不好,我當年在一個類似問題下反問古斯塔夫和華倫斯泰因誰強,被摺疊以後我就把答案刪除了。把在軍隊工作多年的將軍的能力直接對應到一個能直接比較大小的實數,但是軍事要分出大量科目,用升學考試的思路把每科打個分,決定能力的大小,這毫無意義。能直接比較強弱的一般是一人全方位碾壓另一人,比如一般說曹操比孫權軍事強,不過即使這樣曹操在水戰方面也難以勝過孫權;像諸葛亮和司馬懿這類各有所長的,誰也無法全方位碾壓對方,只能按不同類科目分別進行分析。我多年前剛接觸軍事那會讀過顧劍先生的博客,初步了解一些布匿戰爭和三十年戰爭的歷史,對於軍事的理解和分析思路也不可避免受到他的很多影響。諸葛亮vs司馬懿就像漢尼拔vs大西庇阿或者古斯塔夫vs華倫斯泰因——都是當世最優秀的將軍又各有所長,對陣時間並不長但剛好棋逢對手,戰例各有特色但無一例外很精彩。最近又複習了這幾場經典戰役,這也促使我寫下這篇答案。

本文不仔細分析戰例,戰例的分析留在我專欄里,比如諸葛亮一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軍事失誤分析 - 外寬內忌,好謀無決 - 知乎專欄、五伐關於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 外寬內忌,好謀無決 - 知乎專欄。考慮到軍事都是為政治服務的,最前面還是簡要討論點地緣形勢和政權發展規劃的問題。這一點雙方在能力上難以分出高下,不過諸葛亮在實務上更勝一疇。主要是因為前期諸葛亮給劉備的戰略規劃被全盤採納,雖然沒有完全實現;而後期諸葛亮本人便是蜀漢政權事實上的執政者,可以不受掣肘地調動全國的資源執行自己的戰略意圖。反觀司馬懿,雖然官職也很高,但是他的實際權力小得多;雖然他對地緣形勢的理解未必輸給諸葛亮,但自己只能作為執行的一環。司馬懿對襄陽的重要性的陳述不受重視,曹丕只好後悔焚燒襄樊兩城;司馬懿規划過兩路伐吳的大手筆,但東線配合的曹休太心急,大敗不說反倒終於給了孫權稱帝的膽量。雙方對陣期間,司馬懿身為大將軍,論職位並不低於諸葛亮,但他對國家規劃的影響力比諸葛亮小太多了——司馬懿能屢次被跨區換防,說明當時曹魏政權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軍隊國家化,將領本人的權力受限。

軍隊管理這一塊和戰術關係密切,但與國家政治也有關聯,所以就併入一節了。論治軍練兵和陣法推演諸葛亮當時應算首屈一指,剛才的專欄里也提到,諸葛亮因病去世後大軍撤退,留下營盤與各種書籍被司馬懿繳獲,司馬懿稱讚諸葛亮為天下奇才,之後西晉政權從皇帝到將軍多人都推崇諸葛亮治軍之法,不出意外就是諸葛亮的這些材料都資敵了。不過諸葛亮的局限在於,他本人執政後蜀漢政權不過成都平原加漢中一小塊,難以量產戰馬,因為與孫權友好戰船也沒多大用處,所以諸葛亮只能練步兵;諸葛亮執政後長期覬覦雍涼,為此連年動兵,這與隴右大量資源——包括剽悍好鬥的胡人和大量戰馬有關。諸葛亮練出戰鬥力非常強的步兵,步兵戰術顯然比司馬懿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後來的姜維等人也繼承了諸葛亮治軍之法;但是諸葛亮沒訓練過大規模的騎兵,雖然司馬懿的騎兵戰術沒聽說多出色,但有總是勝於無;按照諸葛亮的治軍練兵能力,若是獲得大量戰馬,練出一支戰鬥力強勁的騎兵應該不難,但既然沒有機會,這個假設就毫無意義。諸葛亮的每次退軍能做到退而不亂,甚至能反殺追兵,這是很難得的,需要以戰場外嚴格的訓練為基礎——作為對比,看看鮑丘的麴義和巨馬水的崔巨業,倆人全是退軍時候被公孫瓚擊破。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對陣的時候戰場都處在秦嶺隴山這片山區附近,司馬懿騎兵發揮不出優勢,戰場上討不到便宜,因而選擇拒不出戰。

前面這些是討論陸地上,水上諸葛亮基本無法與司馬懿相比,諸葛亮對水運也重視,但他沒機會也沒必要訓練大規模水軍。魏勢力自曹操赤壁兵敗後長期都沒有在荊州布置過水軍,幾乎是放棄了漢水的水路,水軍主要布置在淮河流域了;直到司馬懿都督荊州期間魏國才重建大規模的荊州水軍,而且從司馬懿的言論中可見他本人非常重視漢水。當然司馬懿之前魏國也許已經開始籌建荊州水軍了,但直到司馬懿被外放荊州,魏國才又有了大規模調動荊州水軍的記錄——當然兩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說作為都督的司馬懿重建了魏國的荊州水軍不過分。總之在軍隊管理這塊兩人屬於各有所長,諸葛亮嚴重偏科,但他的優勢科目步兵戰術非常強,在後世也影響巨大;司馬懿相對均衡,各軍兵種戰術都略懂,也都能用於實戰,但都是中規中矩,沒有多少創造發揮。與他們類似,古斯塔夫二世開創了近現代陸軍新戰術,被譽為現代陸軍之父,和長於治軍的諸葛亮相仿;而他的對手華倫斯泰因沒有這樣的創造性發揮,卻兩度從無到有地重建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主力,恰似重建荊州水軍的司馬懿。

戰略機動與戰役指揮,縱觀二人軍事生涯,初期都多有失誤;但他們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只要經驗積累起來,後期幾乎完美。戰略機動與戰役指揮一般都是具體戰例的主要看點,因為軍隊訓練都在檯面以下,大多不為人所知,而戰爭進程往往要上史書的。諸葛亮開篇兩仗分別是配合張飛、趙雲率軍入川還有平定南蠻之亂,比較順利沒啥特色。司馬懿早期的軍事生涯也比較平常,當然先後擊敗諸葛瑾和孟達是不錯的成績,得以立功受賞。尤其是平定孟達叛亂,司馬懿的動作非常快,八日內就完成一千二百里的長途機動,使孟達措手不及。上面說司馬懿在擔任都督期間重建荊州水軍,重要依據就是曹操兵敗赤壁後,直到司馬懿到任後魏國才有大規模調動荊州水軍的記錄。司馬懿率領這支水軍對吳蜀各用過一次兵,但其實仗還沒打起來就退軍了,很難檢驗司馬懿治水軍的成績。

諸葛亮軍事生涯的關鍵還是北伐時期,不過從這會開始,諸葛亮跟司馬懿就耦合起來了,即使是雙方還沒直接交手的時候,所以也就放在同一節里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慘遭失敗,大家都知道,馬謖在街亭遭遇了張郃主力並被大破,直接導致諸葛亮退軍,這一伐諸葛亮的軍事失誤見專欄,歸結起來就是人生經驗不夠豐富。同年諸葛亮進攻陳倉的第二次北伐,吸引了張郃回援關中,就這一點看完全達到了戰略目標——回顧一下背景,當時司馬懿規划了二路伐吳,張郃主力正在荊州,和司馬懿一塊進軍江陵——當然因為秋冬漢水淺,難走大船,加上曹休石亭兵敗,司馬懿這一路也停止進軍。但是孫權仍然是受到威脅的,諸葛亮出兵吸引張郃回援關中,進一步解除了孫權的危機,這才是發動這場戰爭的意義,相比之下退軍斬王雙不值一提,不宜本末倒置;諸葛亮與郝昭的陳倉攻防很精彩,後世的高歡對陣韋孝寬差不多是同樣的場景,但攻城很困難,打不進反倒是正常的。緊接著下一年,諸葛亮又發動三伐,派遣將軍陳式進攻武都和陰平郡;諸葛亮本人還親自率軍阻擊前來支援的郭淮,鞏固戰果。從這場戰役開始,諸葛亮用兵虛實結合的技巧逐漸升級,或者說諸葛亮逐漸變成了長者。從後來歷史的進程分析,諸葛亮取這二郡是要作為再出祁山進攻隴西的跳板,他針對郭淮的阻擊迫使郭淮無法支援二郡,至於吃掉郭淮部本身應該不是諸葛亮的目標。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我沒寫專欄,主要是因為多處記載的矛盾,難以完全還原戰役進程。但就從有限的一點記錄,可以看出此時諸葛亮已經成為一名長者;而剛調去關隴的司馬懿和幾年前剛剛執掌軍隊的諸葛亮差不多,有時候幼稚。諸葛亮四伐基本是在圍點打援,主力部隊就在祁山附近遊盪,包圍祁山堡之後並無快速向北推進的動作,沒有像一伐一樣直接派兵斷隴道,戰場最北不過上邽;司馬懿心急火燎地從荊州入朝再率軍到隴西,竟然也能直接趕來祁山附近。但這一下問題來了,隴西的糧食若不足夠,魏軍的補給會非常困難,必須速戰速決。諸葛亮在司馬懿遠道趕來的時候偷偷襲擊了上邽的魏軍糧食基地,把還沒升級的郭淮打得落花流水,麥子也丟了,後來郭淮還用個人影響力找羌胡的平民借糧。諸葛亮第一步機動很成功,一下打中魏軍痛處;司馬懿在策略上沒問題,或許也有吸取諸葛亮一伐分兵導致戰敗的教訓考慮,但是魏軍顯然配合十分不默契。留守上邽的魏軍沒有拖住諸葛亮主力等待司馬懿回援包夾諸葛亮軍——甚至郭淮等人可能把諸葛亮主力當成騷擾的偏軍了——不然他哪來的膽子敢以幾千人就出去應戰?現在諸葛亮趁機先破上邽守軍,割了麥子,而司馬懿不得不率領主力疲於奔命,十分狼狽。之後雙方對峙不戰,應該是誰都沒抓住有利戰機,諸葛亮大約出於縮短補給的考慮,又退回祁山附近的鹵城,繼續對峙。司馬懿攻南北二圍是戰役中最大的敗筆,這個失敗可能包含手下諸將躁動的因素,但我覺得司馬懿這麼沉穩的人不太容易被手下干擾;更可能的因素或許是缺糧,郭淮丟了上邽的糧食基地迫使司馬懿需要用軍事上的勝利提前結束戰爭。結果很清楚,這場戰鬥以司馬懿戰敗,損失三千人並閉營自守告終。和中外歷史上許多經典戰例類似,諸葛亮成功利用有利形勢迫使司馬懿接受會戰,順利殲滅一支魏軍。不過司馬懿畢竟不是善茬,雖然遭遇了一些損失,但軍力健在且籌集到一些糧食,而諸葛亮最終因為缺糧不得不放棄進攻,至於順路殺死來追擊的張郃,和二伐的王雙一樣,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五伐我寫在專欄里了,升級為長者的司馬懿和郭淮與諸葛亮棋逢對手,各自揚長避短。戰役進程表觀上索然無味,但檯面下暗流涌動,雙方表現都很棒,對戰機的捕捉很敏銳,也能迅速反制對手,誰也沒給對方留下破綻,最終因諸葛亮去世罷兵。

諸葛亮去世後的事情就只涉及司馬懿了。之後的這些年,司馬懿親自率軍攻擊過公孫淵、朱然、諸葛恪和王凌。除了對付公孫淵經歷了苦戰外,對付另外三個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用兵上應該追求的,而不要著眼於戰陣中破敵取勝——那是本末倒置,儘管激烈的交戰更有利於讀者觀感。司馬懿對公孫淵的作戰過程在司馬懿本傳中記載很詳細,所以這裡就不仔細列出了,如果有興趣將來我也許寫遼東專欄的時候會提一下;公孫淵之所以如此囂張,就是仗著自己遠在邊地,魏國派精銳中軍征討會非常破費,而若只動用邊軍的話,前一年毌丘儉剛被揍回來。司馬懿虛張聲勢引出營壘中的公孫淵軍隊主力並趁機殲滅,隨後直撲襄平,公孫淵幾乎無力還手,給人留下軟弱的印象。不過司馬懿也是在這一戰中開啟了人生污點——屠城,此事在他本傳中被作為外寬內忌的佐證大書特書。朱然面對司馬懿的進攻丟下物資跑路,大概是明智的,真的決戰即便不吃虧也難討到便宜,沒必要為了點面子拿士兵的生命開玩笑。王凌都督揚州十年,但舉事不密,面對司馬懿進攻措手不及,只好就擒;被捕後是死是活可就由不得他自己了,說你反你就是反,何況這事還真實存在。

這答案寫了快兩個月,難免略長,主體是之前在別的問題的草稿,把軍事部分搬過來發到這裡。稍微總結一點,大致就是畫橫線的各部分——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軍事上各方面都算各有所長。治軍與戰術諸葛亮在當時首屈一指,加上陣法推演與兵器革新,蜀軍戰鬥力非常強,但條件所限只有步兵沒有太多騎兵和水軍;司馬懿在兵種方面相對全能,但是中規中矩,都不突出。對地緣關係的認識和相應的戰略機動方面兩人基本相當,司馬懿因工作原因熟悉的範圍更大;都是從弱到強成長來,前期面對正規對手的時候都出過失誤,但學習很快;後期技能爐火純青,對戰機的捕捉敏銳,也容易找出反制對手的辦法,因而兩人最後一次交手錶觀上很乏味,實則暗流涌動。具體的戰陣指揮缺乏資料記載,不像許多國外戰例可以考察出非常詳細的布陣與調動,難以評估。諸葛亮戰功偏少,北伐戰略目標幾乎完全沒達成,而且去世略早軍事生涯太短;司馬懿後來又虐過幾個對手,兼有滅國大功,戰功更多,雖然滅掉的這個國家也不那麼正規;不過在評估能力的時候戰功只是參考,關鍵在細節。
-------------------------------------------------------------------------------------------------------------------------------------------
補充,今天與 @江睿討論有所收穫,並對答案做了修改,刪除了原來諸葛亮軍事方面受曹操積極影響的觀點,因為這個觀點依據不充分;本文主要結論沒有其他變化。但是由於對方在 @小奇的評論區留下這樣的回復,

可見對方已經現出原形,拋棄了原有的討論態度;所以我將其屏蔽了,他不會再回復我的帖,並非因為詞窮,而是網站功能所限。各位如要討論請勿直接在這裡回復他,他回復不了。我本人在討論中確實也出言不遜過,並非有意激怒對方留下此類語句,先道個歉。對了,你不是嫌我圖截得不完整,這個是完整的

不過我從來沒說要為這張圖裡的話道歉啊,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我說的是自己的評論區里。


謝邀,我覺得知乎應該把相似的問題合併一下。

最近我回答過了一個關於司馬懿和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的問題:

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怎麼樣?

這個上面爭議不大,雙方眾寡懸殊而攻守異體,諸葛亮在能力上是要強一籌的。但是我感興趣的是有另外一位答主提出的關於李世民對司馬懿評價的問題,其實我讀這篇制的時候,也有同樣的疑惑,覺得邏輯不太通順,尤其是這兩段:

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

文帝之世,輔翼權重,許昌同蕭何之委,崇華甚霍光之寄。當謂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及明帝將終,棟樑是屬,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託,曾無殉生之報。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寧若此乎!

良將之道,對貞臣之體,說司馬懿良將之道失之於西拒諸葛,貞臣之體失之於屠殺曹爽。不解的地方在於李世民描述了一圈蜀人的無用:

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

這在說:蜀之人這麼沒用,又勞師遠襲,宣皇居然『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這裡牽扯到一個閱讀理解問題,這是在說司馬懿沒用,不算是真正的良將呢,還是在說司馬懿故意放水,所以不是良將呢?這裡看不出來,都有可能,但是下面很明顯:

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

這裡李世民是在反問:征伐之謀,為什麼在東邊八面威風,在西邊處處受制?輔佐之心,為什麼前期忠心耿耿,後期開始當亂臣賊子了?所以啊,宣皇奸詐啊。

輔佐之心的奸詐這個這個很好理解,但是征伐之謀的奸詐,李世民的意思似乎是司馬懿故意的。但是司馬懿為什麼故意這麼搞?這一點上我是不同意那位答主說的養寇自重說,因為曹叡年輕,春秋鼎盛,又是雄才大略之主,還看上去可以活很久,司馬懿按說是沒有什麼動機養寇自重的,那麼司馬懿到底怎麼奸詐法了?

首先我不同意說是司馬懿明明能打過諸葛亮,然而故意不打——因為事實證明司馬懿對能打得過的從來不留情,放著公孫淵這樣的二三流貨色不養,去養諸葛亮,這心也太大了。

我提出一個自己的想法,李世民應該是認為司馬懿詐在不願意冒該冒的險,也就是李世民說的「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

具體體現在西拒諸葛的最後一伐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避免和諸葛亮的戰略對決。因為一旦對決了就兩種結果,如果自己勝了,可能有功高不賞之憂,一旦敗了,又有覆軍殺將之禍。所以體現在場面上,就是東智而西愚了。

附上李世民為宣帝記寫的制的全文:

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為本。邦國之貴,元首為先。治亂無常,興亡有運。是故五帝之上,居萬乘以為憂;三王已來,處其憂而為樂。競智力,爭利害,大小相吞,強弱相襲。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霧交飛。宣皇以天挺之姿,應期佐命,文以纘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賢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測,性寬綽而能容,和光同塵,與時舒捲,戢鱗潛翼,思屬風雲。飾忠於已詐之心,延安於將危之命。觀其雄略內斷,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既而擁眾西舉,與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無鬥志,遺其巾幗,方發憤心。杖節當門,雄圖頓屈,請戰千里,詐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敵,夷險之路,勞逸不同,以此爭功,其利可見。而返閉軍固壘,莫敢爭鋒,生怯實而未前,死疑虛而猶遁,良將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輔翼權重,許昌同蕭何之委,崇華甚霍光之寄。當謂竭誠盡節,伊傅可齊。及明帝將終,棟樑是屬,受遺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託,曾無殉生之報。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寧若此乎!盡善之方,以斯為惑。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後亂?故晉明掩面,恥欺偽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業。古人有云:「積善三年,知之者少,為惡一日,聞於天下。」可不謂然乎!雖自隱過當年,而終見嗤後代。亦猶竊鐘掩耳,以眾人為不聞;銳意盜金,謂市中為莫睹。故知貪於近者則遺遠,溺於利者則傷名;若不損己以益人,則當禍人而福己。順理而舉易為力,背時而動難為功。況以未成之晉基,逼有餘之魏祚?雖復道格區宇,德被蒼生,而天未啟時,寶位猶阻,非可以智競,不可以力爭,雖則慶流後昆,而身終於北面矣。


北伐過程中,宣王跟丞相的真正交鋒就在最後兩次。而這兩次交鋒中,正面主力交鋒中,宣王場面上很難看。

231年曹真死亡,司馬懿接手關中軍事。丞相就在這當口北伐。
接下來就是上邽割麥子,宣王帶兵救援,丞相退軍至祁山,然後決戰。
史書在這裡出現截然相反的記載,甲首三千和斬首萬餘。相比而言,甲首三千可信度更高。

蜀漢北伐軍團三年磨劍,丞相也不是第一次北伐時候的初哥,反觀宣王是空降的司令。
上邽割麥到退回祁山(按晉書所載,這個過程中還順手撈了一隻張郃做戰績),蜀軍都是主動的調動魏軍,魏軍是被調動一方。
士氣方面也就不用說了,還沒交戰就先損大將一員。(按晉書記載)
調動到祁山地利在蜀軍,魏軍是不利一方。
糧草方面丞相剛割了一茬麥子,郭淮傳記載隴右無谷,還是蜀軍佔優。
丞相從一路優勢到最後反過來被人斬首萬餘,不可信。

三年後丞相又一次北伐,也是最後一次北伐。宣王死守不出,還要演一場千里請戰的戲。
試想三年前宣王如果是在地利人和體力軍糧都不佔優的情況下仍舊強殺萬餘大勝,為毛三年後變成死守不出烏龜男了?


以dota來說的話,
諸葛亮隊友三個掛機一個掉了,前三十分鐘,他自己雙線兩個英雄單三路,幾度逼上高地還破了一個高地塔。
對面司馬懿帶五個隊友不過就是殺了幾次掉線鬼,偷一路塔沒偷成另一邊還死了人。追殺各種被反殺。

五打一個半,高地打麻將

最後司馬懿打了一句話:
對面學生狗,11點斷網。

11點,諸葛亮被肉山殺死


司馬懿真不如諸葛亮……其實諸葛亮必司馬懿更懂得用謀略

諸葛亮真的不善用奇謀嗎?
  自網路興盛以來,對於諸葛亮的討論也逐漸多了起來。記得在小時候,那個信息並不發達的年代,我們通過《三國演義》電視劇和評書接觸 到了諸葛亮。他那足智多謀、神通廣大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們心目中諸葛亮用兵如神、料事如神,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大家 。

  然而隨著網路的發展,我們開始接觸了以往不怎麼會看的《三國志》,那個多智而近妖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驟然破裂,原來正史中的諸葛亮並 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出眾,他的很多事迹不過是移花接木,採用了其他人的事迹。例如,博望坡其實是劉備放火燒的;草船借箭是孫權乾的 ;赤壁之戰和諸葛亮沒關係,都是周瑜的功勞,借東風更是沒影的事;諸葛亮並沒有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這個故事不過是郭沖編造的小故 事。其實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多精妙的計謀。

  《三國志》作者陳壽的一句評語幾乎給諸葛亮下了死刑判決:「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 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簡單翻譯來就是說,諸葛亮善於治兵,而不善於奇謀;善於內政,而不善於打 仗。如果對手是人傑,或者兵力遠多於自己,就沒有什麼辦法了。所以諸葛亮打了那麼多年的仗,一直沒有什麼收穫,更別說興復漢室了。

  再聯想到諸葛亮之前的活動,發現他在劉備去世之前沒能獨領一軍,也沒有充當一個謀士的角色,就像荀攸、郭嘉那樣。充其量也就是個後 勤總管,和蕭何、李善長的工作類似。而真正扮演演義中諸葛亮角色的,運籌帷幄的,要屬後來加入劉備陣營的法正,沒有他就沒有後來漢 中之戰的勝利。在獨掌一軍後,諸葛亮屢次北伐,屢次無功而返。只懂得穩妥、謹慎,只會打呆仗,並且拒絕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然而諸葛亮真的不懂「奇謀」嗎?

  諸葛亮的奇謀其實很多

  諸葛亮到底會不會用奇謀?答案是會的!軍事上的奇謀,一般指的是出其不意的用兵方略。用主力作為吸引,用奇兵邀擊其後;或者用疑兵 誘敵,然而用主力摧垮敵人。

  在第一次北伐中,諸葛亮就用了「奇兵」。他派遣趙雲和鄧芝作為疑兵,揚言要通過斜谷北攻郿城。魏軍都督曹真不知是計,遂率關中涼州 諸軍阻截趙雲,不想諸葛亮率領主力大出祁山,瞬間攻取魏國的三郡,關中震動。從這裡看,諸葛亮雖然拒絕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但是從 實際操作中,其實也使用了奇謀的手段。

  在第二次北伐中,諸葛亮攜帶一個月的糧草出陳倉,想複製劉邦暗度陳倉的故事,然而由於郝昭的堅守,諸葛亮糧盡而還。據史書記載,曹 真料到了諸葛亮必出陳倉,所以提前派了郝昭,所以才擊退了諸葛亮。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時從蜀地進入關中就只有四條道,除了一 次北伐的斜道以外,也就僅有子午谷與陳倉兩道。而曹真僅在陳倉撥給郝昭不到千人,這著實讓人懷疑,其是不是真的料到諸葛亮的行軍圖 謀。所以在筆者看來,曹真應該中了諸葛亮的計謀,只是郝昭比較給力,擊退了諸葛亮而已。

  其後,諸葛亮又派遣陳式攻打武都、陰平兩郡,魏國大將郭淮率軍抵禦蜀軍。結果不想陳式只是誘餌,諸葛亮正帶著大軍包抄郭淮的後路。 郭淮猛然發掘,立即退軍,避免了重大損失,然而武都、陰平卻被諸葛亮奪取了。雖然郭淮看穿了諸葛亮的計謀,但是土地還是丟了(看不 看穿沒什麼兩樣)。

  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在蘭坑屯田,司馬懿率軍屯駐渭南抵禦諸葛亮。諸葛亮屯田只是個幌子,其實他的目標是攻擊北原,截斷涼州與 關中的聯繫。魏軍本無防備,然而郭淮猛然決心,力排眾議率軍在北原防守,並擊退了諸葛亮。由此看出,諸葛亮的奇謀騙倒了除郭淮以外 的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司馬懿。

  諸葛亮還相當精於設伏,在因為糧盡而退兵時,總會帶走點什麼。魏國名將張郃與王雙,就是死在諸葛亮的伏兵之下。

  由上面戰例可以看出,諸葛亮其實是屢出奇計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取得全勝。司馬懿曾評價諸葛亮是「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 」。司馬懿此語雖有貶低之詞,但同時也認可了諸葛亮的多謀。

  諸葛亮不僅善於使用奇謀,而且還善於看破他人的謀略。比如魏將孟達欲反叛朝廷,暗中於諸葛亮聯合。諸葛亮怕他首鼠兩端,於是向外散 布孟達反叛的消息。司馬懿得到消息後,立即寫書信給孟達,好言相勸。諸葛亮看出了司馬懿的緩兵之計,力勸孟達做好防備。孟達以為魏 軍主力還在千里之外,幾天內根本不足以威脅到自己。然而,事實果不如諸葛亮所料,司馬懿竟只用八天的時間就趕到了上庸,並斬殺了孟達。

  在諸葛亮的軍事思想中,諸葛亮也極其重視奇謀,《諸葛亮集·治軍第九》曾說:「故軍以奇計為謀,以絕智為主。」很顯然,諸葛亮非常 認可奇謀在軍事中的地位,諸葛亮也不是只知穩妥,不懂奇計。

  諸葛亮是如何給人不懂奇謀的印象?

  發掘史實我們發現,諸葛亮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不懂謀略,並拒絕使用謀略,相反他還屢次用謀,取得了一定的戰果。然而,為何諸葛亮 卻給人不懂謀略的樣子呢?

  首先,陳壽要為此負責。陳壽是一介文人,不懂軍事,認為諸葛亮短於奇謀其實是他見識問題。李安溪曾說:「武侯實仁義節制王者之師, 壽以為短於奇謀,此其識見之差,非有所懟憾。」當然,李氏的話也有偏頗,但是也可以看出,很多人對陳壽的軍事見識不以為然。

  此外,陳壽是蜀地的降臣,不得不為司馬氏回護。雖然陳壽有「秉筆直書」的史德,但並不代表他是「強項令」,所以對諸葛亮也有了曲筆 隱晦了司馬懿的敗績以及諸葛亮的勝績。

  更有學者說,陳壽的父親曾被諸葛亮懲罰,所以陳壽在《三國志》里故意「黑」諸葛亮。但是由於缺乏史學佐證,一般不被認為是實情,況 且陳壽在《諸葛亮傳》中誇讚諸葛亮的內容也很多。

  其次,因為諸葛亮拒絕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所以諸葛亮不懂謀略。子午谷奇謀是怎麼回事呢?在第一次北伐中,魏延向諸葛亮進諫, 說他可以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因為守將夏侯楙是個關係戶,所以碰到魏延一定會逃走。當魏延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 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這樣做,關中可以一戰而得。但是,諸葛亮因為「謹慎」而不同意。

  而在我看來,魏延此舉風險太大,此招數其實是漢軍暗度陳倉之計策的翻版,屬於「可一而不可再」的計謀,所以魏軍未必沒有防備。同時 魏延計謀成功還要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夏侯楙一定要逃走。然而,如果夏侯楙不逃走而是選擇依靠長安堅固的城牆抵抗呢?缺乏重武器的 魏延軍隊自然是奈何不得的,最終也肯定被全殲。魏延一敗,諸葛亮大軍的側翼必受威脅,很可能遭致全軍覆沒。魏延之計看似精妙,其實 極不嚴謹,失敗的紀律很大。張獻忠曾經複製了子午谷奇謀,結果被明軍識破,全軍覆沒。

  最後,《三國演義》扭曲了大眾對於奇謀的看法。在通俗小說中,所謂奇謀多富有戲劇性,比如火攻、水攻、火牛陣、空城計、背水一戰、 扶著木桶渡河,等等……然而,此類計策在歷史上可謂是少之又少。但是這些計謀極具趣味,所以經常在小說中出現。在《三國演義》中, 諸葛亮經常運用的就是此類計謀。事實在正規戰鬥中,奇謀並沒有那麼神奇。當讀者發現諸葛亮在正史中並沒有運用那些「奇怪」的計謀,所以就得出了諸葛亮不懂奇謀的錯覺。

  筆者之見:諸葛亮治軍就是一項「奇謀」

  在筆者看來,諸葛亮的對於蜀軍的治理就是其「善奇謀」的表現,為何這麼說?這就要從蜀地之人的戰鬥力說起。

  從古到今,蜀地之人的戰鬥力都是無足稱道的,從來都是被打敗、被統一的對象。比如古蜀國、公孫述的「成家」、五代十國的「前後蜀」,甚至包括近代的四川軍閥,其戰鬥力簡直可以用「弱雞」來形容。他們別說是擴疆拓土,能自保都算是幸運。然而唯獨只有在蜀漢時期,蜀地之人對中原保持了攻勢,而且領土還在不斷擴大。其原因在哪?就在於諸葛亮治軍上的「奇謀」。

  諸葛亮在治軍上號令嚴明,進退有度,將暗弱的蜀地之人鍛煉成了鐵軍。諸葛亮還注重後勤,在保證民生的情況下,讓士兵們足衣足食。雖然有時也面臨糧盡的困窘,但是卻絕不會因為糧盡而崩潰。為了運糧,諸葛亮還研製出「木車流馬」,開了「機械化」後勤的先河。同時諸葛亮深感蜀地人力不足,所以提升了蜀軍的裝備。諸葛亮研製出諸葛弩,主持鑄造鋼刀、堅甲。

  在陣型方面,諸葛亮研製出了八陣圖,這既是一種行軍陣型,也是一種紮營陣型。憑藉這種陣型,以步兵為主的蜀軍能力抗魏國鐵騎而不亂。最後強如司馬懿,也不敢與諸葛亮正面交鋒,只能固守營寨,做一個縮頭烏龜。這與他消滅孟達、公孫淵,擊敗吳軍諸葛瑾的雄姿毫不相稱。其後,司馬懿觀看了諸葛亮的營寨,不僅誇獎這個老對手:「真是天下奇才啊!」全然不顧之前自己「破之必矣」的豪言。

  諸葛亮治軍,是用他的奇謀營造了一個強大的軍事體系,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袁子曾高度誇獎諸葛亮:「亮率數萬之眾,其所興造,若數十萬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營壘、井灶、圊溷、藩籬、障塞皆應繩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勞費而徒為飾好,何也?袁子曰:蜀人輕脫,亮故堅用之。在袁子眼中,最「輕脫」的蜀人,在諸葛亮手上卻變得「堅」了。諸葛亮手下只有數萬人,卻像數十萬人一樣威脅十足,這都是諸葛亮「奇謀」的功勞。

  所以,諸葛亮不僅不是短於奇謀,其實是長於奇謀。由於理解上的偏差,導致了社會大眾對他的誤解。試想一個不懂奇謀的人,如何能成為「武廟十哲」呢?


請關注我個人的公眾號:平平爹讀史


其實司馬懿並不是一開始就怕到不敢出戰,可惜他的第一戰就被玩的很慘,對這一戰,《宣帝紀》如此寫道:

「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

對此,司馬懿的好孫子司馬砸缸都看不下去了,熱衷於為司馬家洗地的砸缸並未採用《宣帝紀》的扯淡,而是如此記錄:

「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與懿遇於上邽之東。懿斂軍依險,兵不得交,亮引還。懿後等尋亮至於鹵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不在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已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孤軍食少,亦行去矣。」懿不從,故尋亮。既至,又登山掘營,不肯戰。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諸將咸請戰。夏,五月,辛巳,懿乃使張郃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著三千,懿還保營。六月,亮以糧盡退軍。」

畏蜀如虎,甲首三千。從此開始,司馬懿開始了他人生最不願回憶的一段時光,他被迫開啟了司馬烏龜模式。面對武侯以一郡國力支撐的北伐軍,司馬懿用度成了這樣:
「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
「於時天下未並,戎車歲動。」

佔盡一切優勢,卻畏不敢出,最後上演了那出著名的戲碼:

「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復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被人侮辱至此,他卻想扔鍋給別人,可惜被武侯看得清清楚楚。

自古以來,所有中原王朝對蜀地政權,只有司馬懿做得這麼狼狽,武侯死後,他都被一個死人嚇到:「帝以窮寇不之逼。」

「死諸葛走生仲達。」呵呵。


一個是小公司的總經理
一個是大公司的部門經理


怎麼比?


確實不如

現在大家都有「不走尋常路」的衝動,反應到答題上,就是最好不要和原來「正確」的答案一樣,另闢蹊徑也好,換個角度也罷,若能搞個大新聞「翻個案」,那真真是極好的

然並卵,確實不如


其實諸葛和司馬都沒有太多的交手
前面不少回答說了,諸葛亮手裡的權利要比司馬懿大的多,這點確實!
但是,有一點,司馬懿手裡的資源要比諸葛亮好的多。
更主要是,諸葛亮壓力更大。司馬懿需要做的就是,無過就是功,所以,往後的北伐,司馬懿更多的是守,也不和諸葛打,畢竟打的贏還好,打不贏自己就吃虧了。
不過,就後人評價,包括司馬懿自己,諸葛亮應該更勝一籌(後人比較權威的評價,如武廟十哲)
另外,戰爭不是我才能比你厲害,我就一定能打贏!影響戰爭的地方太多了,政治經濟地理文化等等方方面面,對於戰爭的成敗都有極大的影響!


從正史以及可以考據的資料來看,諸葛亮在各個領域都有一定的造詣和成就,並得到公認。

論政治(蜀漢相父)、經濟(軍屯耕戰)、水利(山河堰)、文學(出師表)、音律(諸葛亮是琴經作者)、書法(宋徽宗所藏諸葛亮遠涉貼)、繪畫(歷代名畫記)、軍事(八卦陣)、技術發明(木牛流馬及連弩)、職業操守人品(鞠躬盡瘁),諸葛亮哪一樣不秒殺司馬懿?

司馬懿比諸葛亮相比也就是命長了一些,比諸葛亮大兩歲但多活了十好幾年,最後還被追封為晉宣帝,歷史書給他美化了一下。如諸葛亮多活十年壽命,多北伐兩次,司馬懿消極抵抗,搞不好被曹氏宗親整下獄終老此生,在歷史上的位置跟荀彧也沒什麼差別。豈可與光照千古的諸葛亮相提並論啊。


先說結論:兩人都很強,但明顯司馬不如諸葛。

諸葛亮的用兵風格和司馬懿的用兵風格有很大的差異。

諸葛亮用兵,善於謀劃,善用精兵猛將,善用正兵,善用堂堂之陣,善於「反殺」,通過主力決戰殲滅敵人有生力量。這種戰法建立在他練兵有方和一系列黑科技的基礎上。任何敵方將領,只要敢和他直接對陣,其結局都將是不幸的。

司馬懿用兵,謀定而後動,善於根據敵人的情勢做出最恰當的應對,善出奇制勝,喜突襲對方。但這套策略建立在敵人較弱的基礎之上,諸葛瑾、孟達、公孫淵等人都被他打敗,但一旦面對諸葛亮這樣的強敵,這些策略將全部失去效果。因為諸葛亮極為謹慎,將每一種危險都考慮到了,再加上蜀軍超強的戰鬥力,很容易突襲不成而被諸葛亮反殺。

因此,司馬懿採取了對付諸葛亮的唯一策略:緊緊地跟隨,時刻地防備,就是不決戰。

但司馬懿畢竟還是人,鹵城之戰前,終於經不住眾將的情緒,違背原來的作戰方略,與蜀軍決戰,大敗,之後派張郃尾隨追擊,又被諸葛亮反殺。這一戰司馬懿徹底領教了諸葛亮的厲害,之後便老老實實地堅守原來的方略,直到耗死對方。


誰的軍事才能更強並不重要,兩個人的軍事才能都夠用了,這就行了。兩軍對壘,不是最高指揮者的軍事才嫩來個比拼,就分布勝負了。
兩人的軍事才能都是了得了,主要是國力的比拼。蜀國要想稱霸就必須主動出兵削弱魏國,因為一味地屯兵等下去,魏蜀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對弱者來說,重中之重是縮小差距。同理,魏國只要往後等,堅守不出,不發生大的戰役,一定是穩賺不賠。
所以就算蜀國強,魏國弱,二者還是會堅持弱攻強守的策略的,即為司馬懿攻,諸葛亮守。
此二者都到了一定的境界了,這個道理他們是懂得的。所以水平差不多的高手過招,主要是看團隊總體實力啊。


有很多答主分析的很到位了,從全局上看、治軍上看、計謀上看,等等。

司馬懿在軍事上是肯定不如諸葛亮的,儘管司馬懿也有很高的軍事才能。打個直觀的比方,蜀國的國力和魏國相比遠遠不如,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決猶如二人下棋,諸葛亮讓了好幾個子,結果還能把司馬懿打得沒有還手之力,疲於應付。即使最後是和棋,二人的棋力高下立判。

軍事才能是包括很多方面的,大家可以結合現代軍事感受一下,諸葛亮的傑出軍事才能是全方位的體現:治軍、後勤(木牛流馬)、武器研發(連弩)、戰術布陣、軍事理論等等,司馬懿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司馬懿面對諸葛亮只能正確應對,但也僅僅是應對了。

如果諸葛亮和司馬懿換個陣營,諸葛亮能把司馬懿打成狗頭。

最近有些人覺得司馬懿是故意不進攻,因為狡兔死 良狗烹。我認為這完全是叛逆心理作用下的異想天開。1、諸葛亮最後不還是死了么?妨礙司馬懿篡權奪位了么?2、如果真的徹底地擊潰了諸葛亮,那將會是何等不世功勛,司馬懿的軍中威望,政治實力和地位將會大幅提高,只會更方便篡權。司馬懿之所以沒有主動出擊,非不願,實為不能。


軍事比的過比不過不知道。反正拋開晉書來談,司馬懿一直是被諸葛亮打敗的,我覺得武經總要說的很好。【蜀弱卒數萬,東屯渭水,天下震動。司馬宣王以十萬之眾抗之,堅壁不敢出。會亮死,僅能取勝。】
感覺足矣說明一切了


諸葛亮更勝一籌。

晉書上雖然遮遮掩掩,但其實研究一下就能得出結論,司馬與諸葛為數不多的幾次對陣,都敗了。

有人說兩人所處的政治地位不同云云————政治地位也是自己靠才能爭取的。

有人說司馬固守是有遠見云云———如果有實力拿下諸葛的話,司馬就不用等孫子當皇帝給帝號了,司馬昭就是因為鄧艾滅蜀的功績,才在魏國站住腳拿大頭的。如果司馬懿能辦到,靠著懟敗諸葛亮的聲望,曹真曹爽算什麼。

而且從孟達、公孫淵等戰役中可以看出來,司馬懿帶兵擅長的是閃電戰,情報與機動性的產物,防守也不是他的風格。

而當鹵城一戰之後,司馬發現打不過,就學習郝昭。當然,因為郝昭之前就這麼贏得。

總之結論就是

技不如人 甘拜下風


作為一個十幾年的三國迷,個人認為中國的軍事思想和戰略思想非常巧妙,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軍事才能是一個很難量化和比較的東西,一場戰爭中牽涉的因素實在太多了 每一個點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僅靠最後的勝負並不能直接說明雙方的高低。

孔明和司馬所處的環境截然不同。所以我個人認為是不相上下。

不過見有點評論說孔明把司馬打的一味地防守,不敢應戰。這一點我不敢苟同,在中國軍事家的眼中,單純計較戰役的勝負實為極低的境界,指揮官應該放眼全局,從各個方面考慮(後勤 士氣 天時地利 社會環境等等等)戰爭的目標是為了達到最後的目的,而不是過程要多麼漂亮多麼壯觀。就拿岐山鬥智來說,蜀軍一路跋涉 後勤補給線極長,在這情況下避開正面交鋒 堅守不出 以逸待勞是非常明智的謀略,只可惜仲達的這種精到深遠的戰略眼光卻被很多人理解成他怕諸葛亮的一種表現。

總在網上看到一些很ruozhi的評論,在評論者眼中,他們似乎是拿電腦遊戲的觀念比較歷史人物的。 比如周瑜在一場戰役中大敗了曹操 =周瑜的軍事才能完爆曹操( 他們總喜歡用完爆 虐殺這種辭彙) 以及諸葛亮司馬懿怎麼怎麼樣........

大部分戰爭都是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


任何將專業問題生活化的回答都是耍流氓。------不是名人不是名言

或曰:「兵之情雖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敵將多謀,戎卒欲輯,令行禁止,兵利甲堅,氣銳而嚴,力全而勁,豈可速而犯之耶?」答曰:「若此,則當卷跡藏聲,蓄盈待竭,避其鋒勢,與之持久,安可犯之哉!廉頗之拒白起,守而不戰;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進,是也。


答者:

古有定論的東西,討論的空間真的非常小,何況人家還是靠近討論對象更近的專業人士。

我的個人觀點:
一個有過正面交鋒卻被A敗N次,無一勝跡,戰術上被完爆,戰略上(還不是自己戰略)被打得只得採取」以時間換陰間「的人。

說不如,已經是很大的抬舉了。


PS: @袁本初

好一句:「我看不懂」」沒空陪我玩。「
晉書就是教你斷章取義貓哭耗子的?
再PS:傷害已經造成且有意識掩蓋根本錯誤的人,他的道歉值多少錢?
再再PS:對於一個靠YY和玄幻小說思路來討論正史的人,我花了快一天時間才分辨出,是我的錯。


諸葛亮和司馬懿戰果算是有來有回,各有勝敗。從形勢看,諸葛亮以西蜀邊陲之國,人口不足曹魏的三分之一,仍然保持攻勢,不得不說是一種能力。但是從結果看,司馬懿拖死了諸葛亮,拖得蜀國民窮財盡,拖得自己有實力代替曹魏。孰強孰弱還是看自己理解。但是有定論的是司馬懿有兩個好兒子,所以有空還是少管別人的兒子,多管自己的兒子才是成功的關鍵。自己兒子當皇帝還會給你個謚號,別人的兒子當皇帝發喪都不給你發。


司馬昭滅蜀後,直接開始軍制改革,把諸葛亮的所有軍制全都照搬了過來,你說呢


推薦閱讀:

夏侯惇為什麼沒得破傷風?
三國時期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中誰過得最窩囊?
你眼中的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
孔明真的有那麼神嗎? ?
為什麼荀彧的粉絲不如諸葛亮多 ?

TAG:軍事 | 三國 | 諸葛亮 | 中國古代歷史 | 司馬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