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和糖尿病有什麼區別?

糖尿病,高血糖


認識一下什麼是高血糖?

  我們的身體需要通過食物獲得大量的營養物,糖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物之一。糖分是通過穀類,砂糖,水果,薯類等食品攝入體內的,然後形成糖原,儲存在肝臟和肌肉中,或是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運送到全身的細胞,作為肌肉運動的能量來源。

  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常常被人們簡稱為「血糖」。正常情況下,血糖是經常變化的,特別是在飯後血糖有所升高,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吸收,使其作為熱量而消耗.因此,飯後一小時左右,血糖開始下降,飯後兩小時基本就能恢復正常。

  但是,如果攝入過多的糖分,無法消耗的葡萄糖就會留在血液中。過多的葡萄糖需要大量胰島素促進吸收,長期下去胰腺會疲勞以至功能衰退,逐漸變得無法順利地分泌胰島素。於是血糖升高,在空腹或者吃飯兩小時後仍然居高不下,形成高血糖狀態,血液因而變得黏稠,易於凝固。

  健康血液中的紅細胞具有柔韌性,即使在很細的毛細血管里也能順暢流動.然而,在高血糖狀態下,紅細胞卻會失去柔韌性而變硬,多個紅細胞重疊黏在一起,在細小的血管處容易阻塞,成為血栓的誘因。

 究竟如何判斷是糖尿病呢?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而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會引發併發症,導致腎、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變。

 糖尿病與高血糖的關係

  由此可見,高血糖和糖尿病是兩種不同的病,只是相互之間有關聯.糖尿病是因為人體內分泌系統紊亂亂,導致糖代謝功能失調。高血糖是指人體血液中糖的含量過高,糖尿病會導致高血糖。但可以肯定的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都比較高,這是二者的共性。

  糖尿病專家提示,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如果長期不注意飲,致使血糖含量居高不下,也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因為黏稠的高血糖血液,對血管也有傷害。血液中的糖分和血管的蛋白質相結合,會形成糖化蛋白,糖化蛋白是有害的蛋白質,它無法實現蛋白質的功能,不能夠在體內正常代謝,並易使血管受傷,易引發動脈硬化。長期下去,將會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高血糖?

當空腹(8小時內無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攝入)血糖高於正常範圍,稱為高血糖。 空腹血糖正常值4.0-6.1mmol/L,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於正常範圍7.8mmol/L,也可以稱為高血糖。

而高血糖的病因:

1.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改變:

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很喜歡肯德基一類的快餐,不喜蔬菜和水果,長久的飲食習慣可能導致血糖偏高。空氣負離子是存在於空氣中的自然因子,能有效降低高血糖,但環境的污染,導致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劇減,人體攝取的負氧離子不足,這也是導致高血糖的一個重要原因。

2.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糖:
冠心病等與高血糖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一旦確診是高血糖,應該盡量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高血糖,這樣才能對症治療,才能做好預防和治療高血糖的工作。

3.遺傳: 高血糖會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的,遺傳幾率不大。但是一型糖尿病是可以遺傳的,導致血糖高。在排除了以上的引起高血糖的誘因之後,那麼高血糖就極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癥狀。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經越來越年輕,甚至出現兒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的是,高血糖要及早治療。

高血糖可能引發的其他病症: 血液中糖粉太多----血液粘稠-----血液流動減慢---氧氣、營養物質跟不上,血液垃圾帶不走-----斑塊更容易糜爛、掉渣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主要眼、足、腎)

高血糖的惡化發展情況: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發滲透性利尿,從而引起多尿的癥狀;
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丟失,血滲透壓也會相應升高,高血滲可刺激下丘腦的口渴中樞,從而引起口渴、多飲的癥狀;
由於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的缺乏,導致體內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質和脂肪消耗增多,從而引起乏力、體重減輕;為了補償損失的糖分,維持機體活動,需要多進食,吃得多。

高血糖初期表現:

尿多,皮膚乾燥; 脫水;極度口渴; 噁心,嘔吐,腹部不適; 心跳快速,呼吸緩而深; 血糖測試值升高; 尿糖測試呈陽性反應。

高血糖中期表現:

老犯困、看東西模糊、手腳麻木、經常生癤長瘡、傷口不容易好、男性出現陽痿、女性反覆出現尿路感染、外陰瘙癢等。

高血壓的危害:

1.失明--眼底視網膜毛細血管出現微血管瘤、眼底出血等,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2.腎病--出現腎小球硬化、腎乳頭壞死,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等。   

3.心腦腎下肢動脈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狀動脈、腦血管及下肢動脈硬化比一般正常人發生得早而且嚴重,甚至腦梗塞

4.脂肪蛋白質分解--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很高,但是缺乏胰島素,葡萄糖不能進入靶細胞被利用,組織細胞中缺乏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

5.組織細胞缺氧--全身廣泛的毛細血管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紅細胞不易通過,組織細胞缺氧。
6.神經前衛病變--神經細胞變性,神經纖維發生節段性脫髓鞘病變

7. 高滲性昏迷: 導致機體脫水及高滲狀態 高血糖致使大量葡萄糖隨尿排泄,引起滲透性利尿,導致機體脫水,脫水使得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水分由細胞內向細胞外轉移引起細胞內失水,腦細胞失水可引起腦功能紊亂直至昏迷,臨床上稱之為「高滲性昏迷」。

8.電解質紊亂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時,病人尿量明顯增加,並從尿中帶走大量電解質,導致電解質紊亂,由於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礙,轉而通過分解脂肪產生能量,伴隨著脂肪分解,酮體生成增加,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9.胰島功能衰竭: 長期高血糖對胰島細胞具有「毒性作用」,導致胰島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更少,病情進行性惡化。

10.免疫系統下降: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 高血糖狀態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機體吸收利用而是從尿中大量丟失,機體通過分解脂肪、蛋白質來提供能量,結果導致全身消瘦、乏力,機體免疫力下降。


降糖葯的副作用

磺脲類和格列奈類:不良反應主要是低血糖,有時也會出現皮疹及肝腎功能損害。

雙胍類:主要是胃腸道反應以及乳酸酸中毒,還有一部分病人會有肝腎功能損害和過敏性反應以及大細胞性貧血反應。

α糖苷酶抑製劑: 最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

胰島素增敏劑: 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損害以及增加血容量,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接下來我們說糖尿病
糖尿病 :
空腹血糖≥7.0,餐後2小時血糖≥11.1或任意時間血糖≥11.1。

糖尿病最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嚴防低血糖(出現飢餓感、發抖、心慌、出汗、噁心、乏力等)嚴重低血糖能很快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1型糖尿病:注射胰島素。

2型糖尿病:先口服降糖葯,服藥不能控制血糖的再打胰島素

1357原則:每天運動1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周5次,運動時心率不超過「170」減自身年齡。可選擇散步、快走、慢跑、做操、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

溫馨提示:吃點東西再運動,以防發生低血糖。

糖尿病有什麼危害:
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高血糖主要損害血管,哪裡有血管,哪裡就有併發症,從頭到腳有80多種。根據被損害血管的大小,併發症分為兩大類:

①損害微血管的併發症--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病等。

②損害大血管的併發症--冠心病、心梗、腦梗、腦溢血等。

後果是:損害微血管——致殘;損害大血管——致死。其中微血管併發症最常見,患病20年內發生率>80%。

而高血糖和糖尿病他們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徵,但是患者血糖高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前面也說到遺傳:高血糖會有一定的遺傳因素的,遺傳幾率不大。但是一型糖尿病是可以遺傳的,導致血糖高。

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當如果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會發生什麼?

糖尿病人只背了一座大山,如果同時還有高血壓,就是背了兩座大山。

糖尿病主要損害微血管,也損害大血管;高血壓主要損害大血管,也損害微血管,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全身血管就全面受損,所以80%以上的糖尿病人最終死因是心腦血管病。


血糖: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常常被人們簡稱。( 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濃度為3.9~6.0mmol/L )

血糖的調節:人體內唯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島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 腎上腺素等。血糖是動態平衡的,餐後血糖有所升高,胰腺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吸收供能或者儲存,餐後一小時左右,血糖開始下降,餐後兩小時基本就能恢復正常 。

高血糖:特別是單次的高血糖沒有任何意義,一次大量攝入過度的糖,血糖會升高,當超過腎糖閾後會出現尿糖,空腹血糖: 隔夜空腹(飲水除外)8至12小時,於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測的血糖。 大於7.0mmolL 才具有診斷糖尿病意義!

糖尿病(DM):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

糖尿病分為:1型糖尿病(T1DM):胰島β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的絕對缺乏 2型糖尿病(T2DM):以胰島素抵抗為主辦胰島素進行性分泌不足到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胰島素抵抗。

1型糖尿病 病因:遺傳(HLA基因)和自身免疫

2型糖尿病 病因:環境因素(年齡 生活方式 營養過剩 體力活動不足 化學毒物)遺傳

經典的臨床表現:代謝紊亂癥狀群(表示為三多一少 多尿 多飲 多食 體重減少)


推薦閱讀:

爺爺得了糖尿病,他非常喜歡吃巧克力餅乾各種零食,家人都拿他沒辦法。請問有什麼比較適合糖尿病病人的零食?
火龍果是高糖水果嗎,糖尿病人能吃嗎?
西瓜的含糖量到底高不高?
糖尿病人能吃蜂蜜或蜂王漿嗎?為了控制血糖,吃什麼葯更食物能有效?
糖尿病應該如何控制?及如何安撫患者心理?

TAG:糖尿病 | 高血糖 | 糖尿病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