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知行合一?
從(明朝那些事兒)知道了「知行合一」這幾個字,但是很難理解這幾個字的含義,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本體了。未有知而不幸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按:這一段問答是對於「知行合一」的直接闡述。徐愛認為有知孝、弟而不行者,故而認為知行為二。這樣一個質疑,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為什麼知行是合一的,在我看來,並且事實呈現出來的,知行是兩個,而不是一個。」這也是知行合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為什麼徐愛對此的不解會是如此,而不是「為什麼要知行合一」這樣一個問題。這就牽扯到了「知行合一」這一概念本身的涵義。「知行合一」是一個命題,補全這個命題就是「知行是合一的」。可以說,徐愛其實是理解到了這一層「知行合一」的這一層意思,所以才會問「為什麼知行是合一的」,而不是「為什麼要知行合一」。如果是第二種問法,那麼「知行合一」就變成了一個呼籲,一個口號,也就是倡導學人,要去「知行合一」,將「知」與「行」合為一致,這就近乎於我們一般所說的「言行一致」或者「表裡如一」。但是,因為「知行合一」是一個命題,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個陳述,它在陳述知行本體,所以就不是簡單的使知與行互相一致的一種呼籲。這一點自然不難理解,這也是學術上理解「知行合一」與一般文化意義上理解「知行合一」的根本區別。但是提出這一點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此,而是想要著重強調陽明所倡「知行合一」根本意義。上文已經提到,「知行合一」是一個命題,即「知行是合一的」。如果說用分析-綜合來分析一下這個命題未嘗不可,但是我們一經嘗試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果說這個命題是分析的,那麼「合」字就出現了問題,因為「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所以,知行本是一體,不必言「合」,那麼「合」就不是知行本體中已經包含的,也就是說,這句不是一個分析命題。如果將它看作一個綜合命題,似乎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我們發現「知行」這個詞的表達就十分關鍵。「知行」不是知與行,而是一個「知-行」的結構,當一旦提到了「知」,「行」也同時已經被提及了,這也就是所謂「即知即行」。
所以,「知行合一」首先應該作為一個命題,或者一個描述來看。它是對於本體的一個描述,也是對於本體是什麼的一個命題。如果我們把它當作命題來看,那麼補全就應該是「知行是合一的」,這樣一個判斷句。在問答中,徐愛認為有知孝、弟而不行者,故而認為知行為二。這樣一個質疑,換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為什麼知行是合一的,在我看來,並且事實呈現出來的,知行是兩個,而不是一個。」徐愛這樣的發問方式,有對於「知行合一」的一個基礎理解,這就是他把「知行合一」理解成為了前文所說的一個命題,或者一個陳述。但是由於徐愛用一種常識性、經驗性的方式來理解這句話,於是才會問「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這樣一個問題。也就是說,徐愛雖然把「知行合一」當作了一個命題,但是他卻把這個命題當作了對於經驗生活的一個描述,所以才會不解。之所以產生這樣的不解是因為對於陽明來說,「知行合一」是對於本體的一個描述,所以面對弟子的問題,他才答道「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如果從這個角度來進入「知行合一」,那麼其中的「知」與「行」就不是我們一般經驗生活中的意義,換句話說,只有在本體層面,「知行合一」中的「知」和「行」才能夠被理解。所以,知行合一中的知就應該理解成作為本體的良知。如果這樣來理解,那麼與陽明同時,對於他「知行合一」與主流思想不相符合的質疑也就可以解釋了。後世對於陽明的思想中最為肯定和推崇的莫過於「知行合一」,劉宗周在《人譜》中也直接說「知行只是一事。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終;知者行之審,行者知之時」,不難看出,他對於陽明「知行合一」是肯定的。但後文劉宗周又說道「夫知有真知,有嘗知……顏子之知,本心之知,即知即行,是謂真知。嘗人之知,習心之知。先知後行,是謂嘗知。真知如明鏡當懸,一澈永澈;嘗知如電光火石,轉眼即除。學者由嘗知而進於真知,所以有致知之法。」他把「知」分為真知和嘗知,這看似是一種理論上的革新,實則沒有脫出陽明「知行合一」中對於知的規定。
最後,關於如何應用到現實生活的實際,我覺得或許是最難的一個問題。我相信,一切哲學探索本質上定是不合時宜的,要麼它超出放下,要麼它回溯到起點。如果一種思想竟然時髦起來,要麼不是真正的哲學,要麼就是被誤讀了。對於知行合一來講,或許時髦還談不上,但是有一點,如果我們明白了陽明所說的知行本來就是一件事情,或者當你信任甚至信仰知行合一的時候,知行合一或許唯一能給你直接提供的是道德勇氣。
回答粗鄙還望諒解。
我說下我的粗淺理解,大家指正。
借用王門四句教來闡明一下: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知行合一有點類似於自發的行動,類似於就是就這麼做,與之相對的是應該做。
大學裡說誠意拿好好色,惡惡臭來舉例子,好好色的時候你是不會想應該好還是不應該好,意識到好什麼的時候你已經做出選擇了,惡惡臭也是這樣。如果根據我應該怎樣做出選擇即使行動了也不是知行合一,因為你的選擇是基於邏輯基於經驗,並不是純自發的,這樣並不是錯,而是這麼做不能體會到誠意,如果是真實的面對當前情況基於此做出的選擇那就是知行合一,因為這時候沒有堅信只有必然。
到這裡就和致良知有關係了,良知是什麼,我的理解這有些類似於道教說的什麼元神,通俗來說就是人的直覺,人感知世界萬物的那種本能,與語言邏輯經驗無關,這裡思維邏輯並不是占第一位,而是為直覺服務的。那麼致良知就是來開發這種本能的直覺,讓它能統帥一切思維邏輯和經驗知識。練武術最終也是拓展這種直覺,成為身體的本能,做動作才會不經過思考,才能正確的運用思維邏輯為自己服務。學某一學科,也是在拓展這一學科給人的感性影響進而發展成本能。直覺只是一種天生能力,能知善惡但不一定生來就識萬物之善惡,所以才要格物,也就是要多練,如何格,存天理滅私慾(簡單說就是真誠面對一切並且行動,也就是誠意,不要讓一切情緒或經驗來干擾這個直覺,並不是讓人不要慾望,天理也不是個固定的東西)。從心性上來說,空談善惡並沒有什麼用,只有在這種真實直覺下做出的一切事才是這個人本身。
傳習錄說過,知行分別拿出來只是為了讓後人看懂意思並不是兩件事,所以我認為知行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知有點類似於我們說的理解、分析,是思考的知,行就是在這個知指導下的行動,這是入門功夫,通過這個知引發那種本能的直覺進而到第二層:知行就是在直覺指導下的自發行動,好好色惡惡臭,正所謂不思自行,不調自靜等等。
我覺得陽明先生的大學古本序已經說的很好了。
附大學古本序(選自百度百科):
《大學》曰:「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陽明子曰:「蓋其功夫條理雖有先後次序之可言,而其體之惟一,實無先後次序之可分。其條理功夫雖無先後次序之可分,而其用之惟精,固有纖毫不可得而缺焉者。」故朱熹改本非。
《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則,致知而已矣。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以言乎已,謂之明德;以言乎人,謂之親民;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體也。勸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意者,其動也。物者,其事也。至其本體之知,而動無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則亦無以致其知。故致知者,誠意之本也。格物者,致知之實也。物格則知致意誠,而有以復其本體,是之謂止至善。聖人懼人之求之於外也,而反覆其辭。舊本析而聖人之意亡矣。是故不務於誠意而徒以格物者,謂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誠意者,謂之虛;不本於致知而徒以格物誠意者,謂之妄。支與虛與妄,其於至善也遠矣。合之以敬而益綴,補之以傳而益離。吾懼學之日遠於至善也,去分章而復舊本,傍為之釋,以引其義。庶幾復見聖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噫!乃若致知則存乎心悟,致知焉盡矣。
這裡的「知」與「行」均不是認識論意義上的「知」「行」。用粗糙的話來講就是,「知」不是指「知道」,「行」不是指「行動」。
那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指的是什麼呢?其實我也不曾有個真知。但就所讀書籍妄談一番罷。
第一,「知行合一」不是一個認識論問題,而是一個純粹的道德實踐與道德修養問題。因此我們討論這個命題的含義時,須要緊貼著道德,而非知識。
第二,「知行合一」指實踐活動中 自覺之知與 意念顯發之行的一時並在性(即二者本是同時發生的)。比如在小巷中偶遇一個丁香花般的姑娘,我服膺其美,這屬知;我對她產生愛慕之心,這屬行,這兩種心的活動本是同一時刻發生的。這就是自然的「知行合一」。用先生的話來說就是:「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去立個心去好」
第三,先生提出個「知行合一」當然不是讓我們來討論有關丁香花般姑娘的問題。其目的還是在勸人揚善懲惡,以向聖賢靠近。作為表現,就是道德實踐式的知行合一。作為這種意義的「知行合一」,先生主要是想告訴我們「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與「路岐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前者是說心在想時其實已經做了,因此當我們產生惡的念頭時便要趕緊把它掐斷,因為產生惡的念頭就等於做了惡事。後者則是說必須知善而行善,而知善本身也就落實、體現在行善的過程中,不能謂只說著善的話便可稱為知善了。
第四,雖然「知行合一」是每個人的先天本能,但當其落實到道德領域時總會發生知與行隔斷的情況,即知了未行。如人看見小孩子快要墜入井中,人們莫不產生去搭救的想法,這其實就是行了,但為何有時不能落實到具體行為上呢?這就是因為在初心之外又有了私心,當其已決定去搭救時又突然想,我為什麼要去救?對我並沒有社什麼好處甚至他父母還與我有罅隙。於是終究還是沒去救。這種行為便是知了未行,但究其原因,只是私心做祟。因此陽明先生要教導我們去除私心雜欲,使得本心可以隨時「知行合一」。當我們某一天無論是行善還是惡惡,都能像好好色一樣,自然而然,不待思慮,便真正地做到了「知行合一」,聖人所達到的境界也只是如此般。如孔子自謂其「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
如果沒讀過《傳習錄》,自然就不知道如何實踐或者知道自己從前是否實踐過。
那麼,即便我現在和你說知行的本體、知行是一個,致良知即知即行你也不會理解。
簡單說來,你此刻心中有個念頭,覺得對的,就依著去做,不對的,就不做。每時每刻都這樣,無論成功失敗,只要堅持著,就是致良知。如果做得到成功,就是知行合一。
不要簡單覺得領悟了某個道理,就可以一通百通了。任何東西,都是實踐中驗證得來。修養是沒有終點的。
所以,心學也沒有所謂的終點。陽明先生晚年功夫純熟,是幾十年,無數件事情的功夫得來。
去看《傳習錄》!!!!!!
去看《傳習錄》!!!!!!
去看《傳習錄》!!!!!!
這裡的問答對於這種學問毫無益處,不著邊際。
說什麼知行合一就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更是望文生義,胡亂回答!!!!!!
讀經典!!!莫聽江湖郎中叨逼叨!!!
什麼是知行合一?
當你做一件事時,必定先問自己怎麼辦?這個怎麼辦就是知。
當你做完一件事時,必定要評價做的怎麼樣?這個怎麼樣又是一個知。
簡單說,我們的沒一個行動都是知行合一。
比如學駕駛,考駕照,學過了,考上了,就是優秀司機么?恐怕誰也不敢這麼說。
知行合一是一個互動交流的活的整體,知指導行,行感悟知,知又指導行,如此循環往複,在這種知和行的流動中,如同血液在流通,如同神經在傳導,如同筋骨在聯接,如同肌肉在運動,如同人一般的有生命,活潑潑具有生命力。
如果知行隔斷,不再互動,不再流通,知便是妄想,行便是盲行。我也不知道這麼個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成了經典的理論。
道 首乃腦也 走之乃行也 知行合一就是道,道就是知行合一
個人理解:
行而無知,虛其行;
知而無行,偽其知。
有所行動卻沒有思想、知識上的收穫,則行動本身也是沒有意義的;
而只知道道理卻沒有行動,則所知道的道理本身亦可能錯誤。因為道理的正確與否,本身需要行動來檢驗。
所以,需要知行合一。
而知行合一,也可分為這兩個方面。
知是知此行,行是行此知。
良知和德行
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而不行說明你並不知,那是假知,假知就是知道了沒有屁用。
存天理,去人慾。為什麼會有假知,因為人的慾望,所以他才會說存天理去人慾。
致良知,知,就是良知,傳承於古儒學理論。
你去問北航!
推薦閱讀:
TAG: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