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2004 – 2014)有哪些高質量的小眾國產電影?


    近十年間,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迅速,每年票房都在刷新紀錄。但還有很多優質的國產小眾電影,因為電影類型限制或者本身關注度不夠,成了院線一日游,甚至往往不能上院線。這些堅持做藝術的電影人,值得你我致敬。《推拿》之前已經做過力薦,在此不再重複。排名不分先後,僅按上映時間排序。

  • 《鋼的琴》:人到中年下崗,與妻子離婚,甚至還要失去唯一的希望——女兒。生容易,活容易,生活真TMD不容易。沉重的話題卻用輕鬆的基調一一帶過,滿目的辛酸淚都化作嬉笑怒罵。2011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 《光棍兒》:張家口的顧家溝村,距離北京城區不過200多公里。極度的物質貧窮,映照著大城市的繁華,不是人人都生活在新聞聯播里。農村原生態作品,真實殘酷夠味。片中的一句俗語,簡直吊炸了:愛走東的不走西,愛透屁股不日逼。
  • 《萬箭穿心》:不做死就不會死系列片——被嫌棄的寶莉的一生。顏丙燕把李寶莉這一角色演到淋漓盡致:堅強偉大的傳統媽媽,刀子嘴豆腐心的中國女人。可她就是性格太倔,脾氣太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美姐》:鐵蛋·真搖滾·無雙,兒時戀上丈母娘,睡了一年大姐,睡了半輩子二姐,三妹也想隨他去私奔。同性藝人虎虎也似暗戀鐵蛋。二人台劇團演出,酷似搖滾巡演。小黃歌一唱,觀眾都把持不住。
  • 《大明劫》:沒有惡搞歷史,沒有穿越情節,沒有大片場景,沒有炫麗特技。就這麼認認真真講好一個明朝那些年間的故事,借古喻今,誠意之作。
  • 《天註定》:當代中國的熱門事件,串成了四個故事。難得的是全片沒有無病呻吟,而是以冷靜的鏡頭去記錄那些:「不平,不公,暴力,貧富不均。」哪怕上映遙遙無期,依然很想為這部電影貢獻兩張票錢。賈導,留卡號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發於我的微信訂閱號:cmf2015,寫一些文字,歡迎來聊電影。


題主既然問的是2004到2014這十年的國產佳片,我就按時間順序大概寫一下。

題主問的是小眾片,所以神馬《可可西里》啊,《我們倆》啊,《孔雀》啊,這種豆瓣評價人數超過五萬的就不提了。
註:題主問的是「拍攝」時間,這裡我姑且理解為「上映」時間了。
2004
《驚蟄》,王全安指導,人氣性感女星余男的獨角戲,她憑藉此片斬獲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2005
《紅顏》,才女導演李玉最好的電影。
2006
《天狗》,雖然有些主旋律,但仍然是一部好看的英雄電影。
2007
《光榮的憤怒》,拍攝了《李米的幻想》的曹保平導演自編自導,此片提名第13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
2008
《一年到頭》,此片可能是2008年最好的國產片,導演是王競。
2009
《春風沉醉的夜晚》,婁燁出品,當年有望問鼎戛納的金棕櫚獎。
2010
《我們天上見》,蔣雯麗自編自導,溫柔如水的作品。
特別提名: 《維多利亞壹號》,彭浩翔的cult片,對這飛漲的房價很黃很暴力的諷刺。
2011
《光棍兒》,有知友提到了,愛往東的不朝西,愛操屁股不日逼!
特別提名:《hello,樹先生》,影片不可避免的存在著缺點和硬傷,但,這是王寶強影帝級的表演,值得一看。
2012
《萬箭穿心》,最好的王競,最好的顏丙燕。
其他提名:《孫子從美國來》,《飛越老人院》,《邊境風雲》。
2013
《天註定》,這是一部禁片!
2014
拭目以待......
----------------------------------------------------
歡迎補充。


《大明劫 》


最想推薦的當然是程耳的《邊境風雲》了。
因為在電影院工作的緣故,每年的國產院線片看過不少,能記住的不多,《邊境風雲》大概是最令人興奮的一次觀影經歷了。下面貼出一篇兩年前在自己博客寫的影評,現在再來看這篇文章,語氣狂妄自大,行文幼齒可笑,觀點錯漏百出,但畢竟是自己的孩紙啊,望君笑納。
--------------------------------------------------------------------------------------------------------------------------------------------
《邊境風雲》:難得一見的國產風格化犯罪題材電影

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個極端的市場。在市場化改制之前(上世紀90年代以前),佔據主流的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嚴肅作品,那個時候國內觀眾一年之內可以看到來自二三十個不同國家的電影,可以看到像《八部半》這樣的影史名作,但是在商業性和娛樂性方面卻有所缺憾。

而在市場化改制之後(特別是進入新千年之後),商業電影大行其道,「廣電總急」、投資人的圈錢心理、導演與編劇的集體智商下降、觀眾強大的承受能力像是「四座大山」,壓垮了國產片整體質量的同時,還壓縮了嚴肅作品的院線生存空間。

所以,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在這個油膩膩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里,還能有這麼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導演可以不隨波逐流,可以不為眼前利益而短視,可以在一眾「古裝大片」和「山寨喜劇」里拍出一部個人風格強烈且質量尚可的電影,程耳就值得因作品而被人尊敬。

「憂國憂民」了一番之後,我們還是來說說影片本身。

這部電影存在著為數不少的缺點:圓潤度不夠(某些地方銜接得有點兒生硬,所以剪成章節式的結構有可能是迫不得已,從而導致了下一個問題)、轉場的標題字幕太丑(也許有人會說這些小節有什麼所謂,但那字幕確實丑得足以令人齣戲)、槍戰場面調度能力差(如果再精細一點兒,設計感再強一點兒,風格就更加強烈了)、某些外景戲曝光過度、配樂太滿······

但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突出。被人說得最多就是該片成功的剪輯,所以此處就不談了。

在電影院的時候,影片最先吸引我的是室內戲的打光,特別是在第一章《狗》中,楊坤鎖上門後從門口一直往裡屋走的那一段,光線很有層次感,你可以在幽暗中根據光線質地的不同清晰地分辨出哪裡是客廳、哪裡是卧室、哪裡是書房(注意,攝像機是跟隨楊坤移動的腳而移動,無法看清屋子的全貌,所以如果沒有打光,觀眾很難從畫面上分辨出每個房間的區別)。大部分的內地導演都不太注重燈光的精密設計,其實打光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使演員看起來靚麗些,也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夜景戲的亮度,它在營造舞台效果、設計畫面構圖、製造場景氛圍、烘託人物內心甚至在表達主題上都是有其功能性的。

另一個成功的地方在於程耳運用了極簡主義的手法,包括人物塑造和敘事留白。在人物方面,極少的對白,波瀾不驚的表情,乾脆利落的肢體動作,形式感營造得很成功(當然,比考里斯馬基還是差些)。而敘事留白,則被很多人詬病為感情線的語焉不詳(王珞丹是如何愛上孫紅雷的),其實壓根兒就不需要講。在第二章《往事》中,線索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王珞丹在這麼小的年紀離開了父親,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充滿著動蕩和危險的異國,連最基本的語言都不通,孫紅雷成了她唯一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而且孫對她有很強的保護欲,如果王珞丹不愛上他才成了怪事呢。而且就算沒有這些個線索,就算直接跳躍地講王珞丹被孫紅雷綁架長大之後反而愛上了他,又有何不可呢?

刪繁就簡永遠比在一個磅秤上不斷加東西要來得好,所以《槍火》是杜琪峰受人評價最高的電影,《桃姐》是許鞍華票房最高的電影。

第三個值得說的點就是該片感情取向的問題。毫無疑問的是,《邊境風雲》整部影片都在引導觀眾將感情偏向犯罪分子那一方,而不是警察這一方,所以當孫紅雷在機場被擊斃時,觀眾不由得感到惋惜。這種將感情偏向犯罪分子的基調,在國產犯罪片中是難得一見的(電視劇反而有不少)。

最後再來簡要地說三個點:

(1)科恩兄弟是該片導演的偶像,在第四章《往事》中(第二章與第四章同名),楊坤和張默隔門對峙的那場戲,丫的模仿不就是《老無所依》里哈維爾·巴登和喬什·布洛林在旅館對峙的那一場嗎!!

(2)影片糅雜了很多奇特的元素,比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又比如妹妹對於哥哥那奇怪的感情,這種奇怪的感情甚至有可能是愛情。

(3)演員表現得都不錯,但最讓人眼前一亮的不是孫紅雷,也不是倪大紅,而是「32郎」楊坤。楊坤的外形和氣質確實很適合演冷麵殺手這類角色。

綜上所述,這麼一部難得一見的國產風格化電影,不去影院支持一下就太可惜了,是不?

--------------------------------------------------------------------------------------------------------------------------------------------

另,徐皓峰的《倭寇的蹤跡》個人也十分喜歡,推薦之。


我喜歡的《光棍兒》很多人都提到了。再提幾個暫時還沒提到的——
·周迅參演的《李米的猜想》,我覺得不管是題材還是票房都挺小眾的;
·前兩天剛看過的王小帥的《我11》,很耐看,得過大獎;
·我很喜歡《神探亨特張》,顛倒眾生相,可能不夠小眾;
·最後說一個可能很多人都沒注意過的,《醉後一夜》。有人把它當一般的喜劇看,但是我認為它的趣味性不止於此,有很多實驗的東西。


李獻計歷險記(動畫版),壞未來


張猛的《鋼的琴》,陳耳的《邊境風雲》,王競的《萬箭穿心》,彭浩翔的《AV夢工廠》。
補充:李睿珺的《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婁燁的《浮城謎事》


觀音山 (2011)

講的是幾個迷茫的人重建內心希望的故事
轉山 (2011)

關於騎行滇藏線的故事,騎行的意義在於,它能讓你更加強大,也能讓你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二十四城記 (2008)

「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 ,曾經的繁華榮耀,隨著時光流轉與時代變遷漸漸褪去耀眼的光環,留下的則是無盡的落寞與慨嘆。
太陽照常升起 (2007)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是的,壓抑的年代過去了,太陽照樣生起,太陽照姜文的模樣升起。但曾經的太陽卻一去不復返地湮沒了,曾經的純真愛情,曾經的理想與激情,曾經萌動的青春歲月,都伴隨著新的冉冉升起的太陽而徹底湮沒了 」
我11 (2012)

以一個小孩的視角,去見證那段不堪歷史的種種
孔雀 (2005)

"那個時代的人,沒趕上好時候。可是,誰能趕上好時候呢?孔雀確實開屏了,但大多數時候,面對我們的不是它美麗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麼雅觀的屁股"
盲山 (2007)

講述「女大學生被拐賣」de這個故事,它以一整個大熒幕的苦難來讓人們正視婦女拐賣的問題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08)

我將真心付給了你 將悲傷留給我自己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獨自等待 (2005)

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種衝動,那肆無忌憚的青春。心裡久久無法平靜,翻看著手機里那個靜靜躺在那的號碼,突然間好像明白了一些什麼
天狗 (2006)

一個殘疾退伍軍人和整個村莊尤其是農村黑惡勢力(村霸)圍繞砍伐與保護國家林木的「戰爭」。
立春 (2007)

人們眼中的「異類」追夢的故事


我分兩類來介紹。一種是我認為好的影片,並且迫切地希望能被更多人看到的片子。另一類是我看過,但認為可以不用看的片子。

以下開始吐血推薦的片子,我就不按時間排列了。

1、《孔子秘密檔案》

這部片子足夠小眾,豆瓣上的影評只有兩篇,其中一篇還是我寫的。它很簡陋,看起來也很業餘,但卻是我看過的關於孔子的最好的讀本,它甚至讓我差一點喜歡上了孔子。

2、《像雞毛一樣飛》

孟京輝導演,陳建斌和廖凡演的,是一部關於詩人的電影,它幾乎和《孔子秘密檔案》一樣獨特。但這部影片比《孔》更多風格化的東西。這樣的特質,在中國文藝片的話語體系下,很難找到合適的解讀路徑。

3、《過界》

這部片子,其實不算文藝片。它其實是一部公路片,但又不是那種大家很好認的公路片。它也是極其獨特的。

以上這三部片子是我要用生命來推薦的好東西。因為,它們足夠獨特,卻又幾乎不為人知。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你根本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解讀路徑來解讀它們。中國文藝片,老一些的,我們習慣了《霸王別姬》、《活著》,新一些的我們習慣了《小武》、《站台》,好像一旦跳出這個系統之外,就既不會拍電影,也不會看電影了一樣。其實你看《白日焰火》,也是賈樟柯這一系的傳承線。於是,第五代導演第六代導演,涇渭分明。但看多了,你還是會希望他們能弄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

而我上面推薦的這三部電影是跳出這個系統之外的。當然不是說它們更好,但我可能會更珍視這種不同的東西。

--------------------------------------------------------

繼續推薦的是一些我認為很好的片子,之所以和前三部有所區分,主要是突出前三部的獨特,實際上下面出現的也都是很好的片子。

4、《奇蹟世界》

熟悉的人應該很少,但它的導演很有名。這部片子的導演是寧浩。是個短片,主題是關於正義,但在這部影片里,拚命追逐正義的不再是路見不平的俠客,也不是剛正不阿的包青天;而是一個小偷。小偷要去救人,卻偏偏碰上了個警察。警察拚命追小偷,小偷拚命跑:他要跑去救人。

5、《夢想照進現實》

這部片子可能相當無聊,因為影片一開始是兩個人聊天,後來是兩個人聊天,一直到結束還是兩個人聊天。它的導演是徐靜蕾,編劇是王朔。它的好處是足夠無聊,它的壞處也是足夠無聊。我見過另外一個類似的電影是個外國片,一個人被困在棺材裡,然後整部電影都是局限在棺材裡,看那個人一直打電話。所不同的是,那個片是個劇情片,而徐靜蕾、王朔這片完全沒有劇情。所以,要看本片,必須是相當無聊的人才行。

6、《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的電影,前面有人推薦過了,不多說,這是姜文一部被嚴重低估的電影。比《讓子彈飛》好太多了。

7、《李獻計歷險記》(動畫片)

這個不算小眾吧,應該。但強烈推薦。一定須注意:是動畫片。

8、《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好吧,這也是廖凡演的電影。王朔小說改編,是那種重口味的片子,看了之後,很可能會三觀盡毀。

9、《鋼的琴》

戴錦華老師在公開課里,有專門講這個片子。一個關於中年loser老男人的故事,一個關於爭奪撫養權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鋼琴製作的故事。這個影片並沒有那種顛覆你全部觀影體驗的獨特,但卻足夠紮實,質樸而又溫暖。它讓人很舒服。

10、《頤和園》

婁燁的電影總有一些多餘的習氣,我不太喜歡。但這部不錯。不是拍的好,也不是它尺度大,而是在這部片子里,很罕見地探討了女性的慾望。並且試圖通過這部片子,了解女人這種神奇的事物。除了李安的《色·戒》,我還沒見過哪個電影,在這個領域有所表達的。

11、《神探亨特張》

周雲蓬的歌,和北京的街道,都是我喜歡的地方。而且這部電影也有一些獨特的意思,所以推薦。

----------------------------------------------------

除此之外,我會推薦賈樟柯的電影,包括他拍的紀錄片。賈樟柯是我見過的,到目前為止,所拍的片子幾乎沒有爛片的導演,他的東西一直維持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包括最近的《天註定》,及之前的《三峽好人》。這在中國導演裡面,是極少見的。其他人你看婁燁、王小帥、張元、陸川、張藝謀、陳凱歌、顧長衛、馮小剛,這幫人你實在拿不準下一部片子會是什麼樣子。而賈樟柯,至少一直是在水準線之上的。

--------------------------------------------------------

接下來,我介紹的是一些我認為不值得看的電影

我認為,這部分相當有必要,因為小眾電影,主要還是文藝片,而文藝片的另外一個名字叫悶片。如果是主流商業片,你一半只要看個兩分鐘,就能知道好不好,好的話,繼續看,不好的話,關掉。很簡單。但是文藝片不同,因為一般情況下,文藝片的開頭往往都是一組你看不明白啥意思的長鏡頭,接下來繼續看,你可能還是搞不清楚它到底在說啥,也搞不清楚它到底好不好,這樣你就會很糾結,一直糾結到影片結束,哦,終於可以確定了,這是一部爛片。

糟糕的是,一個好的文藝片,能給人極大的享受,而一個爛的文藝片,也能給人極大的折磨。而且這種折磨,比你看一個糟糕的主流商業片更慘無人道。可一個文藝片,你如果不看完的話,又很難判斷其爛不爛,所以,當你決定要看一部文藝片的時候,那真的是一定要慎之又慎的。

我就看了很多爛文藝片,飽受了爛文藝片的折磨之後,我把它們羅列出來:

1、《有種》

導演張元。本片一無是處,唯一記住的是一句台詞:這個世界上有多少路,就有多少人走投無路。這句話很有意思,但張元的片子是讓演員講出來的,而賈樟柯則是在《天註定》里讓每個人物做出來的。高下立判。

2、《hello,樹先生》

當時好像和顧長衛的《最愛》差不多同時期,本片比顧長衛的片子好一些,但也很有限。導演韓傑,能看出來導演的功力差點勁,所以最後感覺很彆扭,故事很到位,但講得不好。所以,建議不要看。

3、《觀音山》

導演李玉本來就是一個很差勁的導演,這個片子雖然比他拍的《蘋果》和《二次曝光》好一點,但也就是張元《有種》的水平。更不客氣的說,你看這片子,還不如看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呢。

4、《光榮的憤怒》和《李米的猜想》

公平的講,這兩個片子還算不錯,都是曹保平導演的,在當年看,是還過得去的故事片。《李米的猜想》更好一些。但放到現在,我會建議不看。

5、《大明劫》

這是一部古裝片,基本水準類似陳凱歌的《趙氏孤兒》,和陸川的《王的盛宴》。我會覺得《王的盛宴》雖然好像很多問題,但其實會更勝出一點,但這些古裝片,我都不建議去看。因為我想不太明白,我們看古裝片,到底要看什麼。我並不關心明代的一個醫生的故事,也不關心趙氏孤兒命運到底如何。所以,這其實很奇怪。你看古裝片,你到底要看什麼。你拍古裝片,你到底要拍什麼。

6、《左右》

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是絕對經典的影片,但這之後的片子,就都次了一些。這部《左右》我只記得看過,卻完全沒有任何印象了。雖然王小帥比張元要有誠意,但能力不足,才思枯竭也是不爭的事實。包括最近的《我11》,越拍越回去了,都建議可以不看。

7、《盲山》、《盲井》

我知道這是反映現實的力作,但我並不認為揭示了黑暗的現實,就一定好。如果你想看,我會推薦劉慶邦的原著《神木》(小說),電影就不建議看了。其實按我現在的標準看,劉慶邦的小說本身,就不是很好(雖然也不差,但也還達不到一流)。

-----------------------補充幾句----------------------------------

看大家對於我推薦不看的片子有點耿耿於懷。其實我推薦不必看的片子,都還不錯。實在糟得不行的,我是懶得提的。但這些在我看來可能就僅僅是還不錯而已,我的觀影經驗里並不缺少這樣的影片。比如,我會覺得,《甄嬛傳》對於古代對於古人心理及命運的挖掘,比《大明劫》、《王的盛宴》更深刻,也更精彩。但是像《過界》這樣的影片,如果不看,我會覺得是我觀影經驗的一種缺失。而對於中國電影來說,這樣的影片得不到重視,也是一種遺憾。

我算是賈樟柯的腦殘粉。但我同時也發現,賈樟柯的電影雖然一直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可是也在一個他自己的模式里很難出來。而他又影響了一批導演。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就不會推薦深受其影響的《樹先生》。而會推薦稍微跳出一點的《鋼的琴》。

所以你看中國的藝術電影,要麼是陳凱歌張藝謀模式,要麼是賈樟柯模式。新的東西很少。比如我看了樓上諸位的推薦,看的《美姐》,就屬於很典型的陳張模式,我搜了一下導演資料,居然是新生代導演還80後,雖然我很驚異於一個80後對於這種史詩類型的影片的把握,但我會覺得,這不應該是80後導演的電影。雖然它確實很好,我也很喜歡。當然年輕導演會有更多可能性,我會期待他有新的東西出來。

陳、張模式的電影和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文學文化界的潮流,是對位的。所以,就連陳張之死(藝術上)也和上世紀末老輩作家的集體失聲是對位的。在電影界,是《英雄》、《無極》的出現,標誌了第五代導演才情的耗盡。在文學界,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崛起,標誌了文學黃金時期的逝去。

這是題外話,但我想說的是,在藝術的領域,想要做到獨特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對於那些做到了獨特的作品,我會給予毫無保留的讚美。


王競《萬箭穿心》,李楊《盲山》,張猛《鋼的琴》


夏雨、李冰冰《獨自等待》


高中時候看過的唯一一部落淚的電影,現在再次去看它,仍然會落淚,只是淚點不同罷了

很小眾,很假,喜歡紀錄片追求故事真實性而忽略電影中的真性情的朋友請繞道


我們倆 (豆瓣)
獨自等待 (豆瓣)
天狗 (豆瓣)
立春 (豆瓣)
碧羅雪山 (豆瓣)
馬背上的法庭 (豆瓣)
美姐 (豆瓣)
鋼的琴 (豆瓣)
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 (豆瓣)
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 (豆瓣)
還有李米的猜想 神探亨特張什麼的也都挺好的,關鍵是怎麼對小眾理解了。


三頭鳥村記事錄……又名:她眼中的ufo,超現實主義的鄉土cult,反正我是沒看懂


居然沒人提名《愛有來生》這部導演、編劇、製片、主演都很漂亮得電影。。。


婁燁《春風沉醉的夜晚》,《推拿》彭浩翔《維多利亞壹號》。


彭浩翔的很多作品


《大明劫》、《鋼的琴》、《綉春刀》


鋼的琴,花眼,紅顏


鋼的琴,天註定。。。。其實國內反應社會問題的好的文學作品並不少,但是無奈國內管的比較嚴,任何影視作品反應的都會引發社會群體關注,所以這方面好的影視作品是少之又少


推薦閱讀:

有什麼能夠打發時間的小眾愛好?
大連有哪些深藏不露的餐館?
推薦幾部小眾恐怖電影?
如果不賭錢,澳門有什麼好玩的?
有沒有一種電腦鮮為人知 低調奢華 高端內涵 性能牛逼但卻其貌不揚?

TAG:電影 | 電影推薦 | 小眾 | 華語電影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