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里很多考古證偽的內容,為什麼不改掉?

特別是帝紀開文的避諱,現在也不需要避諱,為什麼就不能加上?

看史書經常雲里霧裡,比如司馬宣王什麼的


史書有訛誤一般不會有人直接改史書,但很多人又產生了新的誤會,就是史書出錯不會改。有錯當然要改,只是不會有人在原文上改。

為什麼?

沒別的原因,因為正常人辦不出這種事……

就好比你老師給你批改作業,看到你有題做錯了,他不會拿橡皮給你擦掉,然後用鉛筆把正確答案寫上去。老師一般拿紅筆批改,你錯的地方原封不動。甚至很多老師都不喜歡學生自己直接擦掉錯題改在原來的位置,他更喜歡你拿不同顏色的筆改在一邊。

史書上有訛誤或史書寫太垃圾,正常人的做法是:

1、批註。

比如司馬貞批註史記的《史記索隱》,《左傳》的鄭注孔疏,比如顏師古的《漢書注》等等。

中國古代干這種批註活的人簡直不能更多,有專門改錯別字、解釋生僻辭彙的,有專門批註地理知識的,有批註他人記載的,有批註自己對人物的看法或者讀書筆記的……尤其是清朝那幫學者,他們將中國古文的批註考證編訂輯佚做到了極致。

比如司馬宣王,你看不慣這麼寫,直接在下面批註一句「這丫就是司馬懿」就行,正常人不會把人家原文給改了。

2、自己再寫一本。

宋仁宗覺得《唐書》寫得不好,讓歐陽修宋祁他們編了個《新唐書》,原來的唐書就叫《舊唐書》。

明代編的元史實在太垃圾,民國柯劭忞編了本《新元史》。

你覺得「司馬宣王」看著不爽,你再寫本書,愛叫什麼叫什麼,怎麼爽怎麼來,頂多沒人看,絕不會有人閑著沒事給你改回來的。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雖然很有槽點,但畢竟反映了很多人的疑惑。

先說別很多人誤解的幾點:在歷史研究中,史書的價值遠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重要;寫再好的史書也只是二手材料。二手材料還好,畢竟二手材料是根據一手材料編纂總結的。很多史書由於編纂時本身由於戰亂或者距所寫朝代久遠,史書本身就是根據二手或三手材料寫的N手材料,不準是非常正常的。

很多人說史書記載不準,但如果我問,你怎麼知道他記載得不準呢?一般無非三點:

第一,你找到了一手材料,與史書記載相悖,比如考古發現,比如親歷者的書信等。

第二,你找到了這本史書參考的二手材料,發現相悖。比如漢書很多記載都是抄史記的,你發現他抄錯人名、地名或者抄串列了。再或者,史記很多地方抄左傳,如果能證明左傳這個事件記載錯了,那麼抄左傳的史記一定也是錯的。

第三,與現實常理相悖。這就不說了,什麼妖魔鬼怪之類的。

即使這三種情況,也只能是大概率判斷應該是史書錯誤,無法絕對說明一定是史書記載錯了。比如有人篡改了一手材料,以至於我們拿到的一手材料本身就是假的;比如B抄的A,可是A在流傳過程中反而產生了更多的訛誤脫漏,然而B傳抄比較完整,更符合真實;比如有個現象我們一直堅信不可能發生,直到科技進一步發達,我們發現有些被之前人們歸為假現象的事情能夠從科學和邏輯角度講通……

所以,史學研究一般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能說某某觀點是主流觀點/被廣泛接受,並不能說與之不同的觀點就一定是錯的。很可能未來某天出土了新的文物或者文獻,就直接推翻了之前的主流觀點。

然後我再簡單介紹一下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為私修史書,後面的基本上都是官修史書。私修史書雖然不可避免會有意無意夾帶一些作者的私貨,但一般而言,前四史的價值和質量要好於後面的官修史書。官修史書的質量差距非常巨大,有時候很多正史也會讓人非常一言難盡……官修史書基本上都是本朝皇帝起個頭,由宰相之類的朝中重臣掛個名,底下一堆史官文人負責編寫,是一個比較大的群體工程,。

作為一個集體工程,史書一般寫得好壞,除了和作者們的能力水平有關,更和皇帝的重視程度、領頭負責人的靠譜程度、前朝一手文獻的完備程度有關。

二十四史這個名頭雖然聽起來十分厲害,但編得很爛的也是有的。比如元代脫脫主持編寫的《宋史》,雖然內容非常繁盛,但編得確實粗糙得一逼,很多真的就是非常沒有章法的Ctrl X+V;明代編的《元史》真的已經垃圾到人神共憤的地步了,後世吐槽也不絕於耳,實在看不下去重新編訂元史的人也不少,其中民國編訂的《新元史》最為出名。

而清代編纂的《明史》,基本上可以算是官修史書中編訂最好的幾部之一了,內容詳盡充實,記載史實也基本可靠,文筆也很值得稱道。其實無非就是流傳下來資料多(明代印刷業空前發達)、編纂時間足夠久(前後歷時近九十年了……當然其中因為很多事情暫緩擱置了許久)、編纂者水平較高(很多明末清初的大學者都有參與)、領導足夠重視(清代剛入關就急著編明史,其目的昭然若揭。在天朝,凡是最高領導充分重視的事情一般都能辦好……)。

所以,二十四史是二十四本書,雖說統稱正史,但個中差距也是非常之大的。

再說一下二十四史的價值。

一句話,一手材料流傳下來越多的朝代,正史越不重要。比如說明清兩代,由於印刷業的空前繁榮以及文物保護重視程度和能力的大大提升,一手材料非常非常多。有關歷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各種時人往來書信、官方告示、個人作品流傳下來的不能更多,《明實錄》和《清實錄》都完整地流傳下來了。這個時期的歷史,正史價值就沒有那麼大了。甚至清朝歷史,直到現在為止,《清史》都沒有寫完,然而有清一代的歷史,研究得簡直是不能更詳盡了。

二十四史的價值其實和它們寫得好不好不完全相關。比如說《宋史》,上面說過了編得真的非常粗糙不走心,然而不走心有不走心的好處,複製粘貼式地編纂,使得宋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宋代的一手材料原貌,對於後世研究者而言簡直就是巨大的財富(宋代很多一手材料散失非常嚴重,因為宋史的存在,反而保留了很多已經散佚失傳的材料)。《明史》雖然編得非常好,但明朝史料就連《明實錄》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了,《明史》中相當多的記載都能直接找到編纂時參考的一手材料,《明史》反而地位就沒有那麼高了,畢竟一手材料才是研究者最想看到的東西。

最後,我想說一下,其實很多非常明顯證偽的東西,也是有很大歷史價值的。

比如說中國上古時期的歷史,很多部落首領的出生故事都很怪誕,經常是一個女子踩了個腳印、吃了個蛋、摸了個什麼東西、夢到了奇怪現象,然後就懷孕了。在現代人看來,這肯定是假的。然而,對於研究歷史的人而言,需要思考的不是這是不是假的(肯定是),而是這麼記載反映了什麼——雖然後世也有很多荒誕的帝王誕生故事,但已經很少出現未婚而孕的記載了。很多歷史研究者給出的解釋是,上古社會還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特點,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也是為什麼隨著父系社會的逐漸成熟,這種未婚生子的記載就少了很多。所以你說這種非常明顯的假歷史,就一定沒有價值嗎?

歷史是一門看似誰都可以討論、但事實上門檻並沒有那麼低的學科,歷史民科有時候比科學界的民科更可怕。研究歷史最要不得兩種心態,一種是歷史虛無主義者,堅信『史書是勝利者的謊言』、『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史都是瞎編的』;一種是盲目相信,比如『雖然我們不知道司馬遷當時參照的什麼材料,但是司馬遷記載的一定是靠譜的』。

雖然歷史是一門人文學科,但依然講究實事求是、嚴謹客觀。很多把二十四史當故事會的人,一定是連其中一本都沒有認真讀過的人;而認真讀過哪怕其中一本的人,既不會把它當故事會,也不會迷信『凡是正史記載的就都是對的,凡是列入二十四史的就都是精品』這樣的兩個凡是。多讀書,才能夠讓自己盡量不提出這樣看起來讓人覺得很像沒讀過書的人提的問題。


證偽就該刪掉,故事會就沒有價值?莫說是正史,就算是明朝的《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都具有考究明朝思維的作用。《史記》是西漢人撰寫的史書,就連如何成書如何傳播都成為人們研究討論的方向,作者司馬遷究竟以漢朝人的角度如何看待歷史,本身就反映出古人的思維。

二十四史的價值不止是記錄歷史,其本身就具有歷史價值性。最常見的人是有人吐槽史書中的龍、鳳凰、麒麟,還有一些怪力亂神的事情,然而撰寫史書的人究竟是相信這些,還是通過描述這些來反映當時的政治是需要考證的。憑著史書記載的幾句無稽之談,就認為整段話毫無價值,恐怕丟失掉的歷史信息會更多。

至於史書上皇帝的尊號才是史書正確寫法,歷代君王、諸侯究竟該有什麼樣的歷史地位,官方史書該如何稱呼都有撰寫史書那一代人的標準。如果題主看上去覺得霧裡雲煙,應該去看各種翻譯的白話版本,現在史書的白話版本真的不少,還有專門精選的青少年版本,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只是古文和歷史基礎薄弱而已。歷史上能被稱為司馬宣王只有一個人,又不像楚懷王、魏武王一樣不止一個,這都能霧裡雲煙。


就是這種思路,很多古籍才被改得面目全非。你現在覺得古人錯了,說不定不久後有人再出證據推翻你的「鐵證如山」,本來對的文獻就此消失。後人有一句「媽賣批」不知當講不當講。
文獻整理的目的是儘可能保留古文獻的原貌,而非自己做上帝,把前人批判一番。校勘記存在的目的也是如此,把不同版本的差別也展現出來。
你要看你覺得客觀真實的歷史,讀今人編寫的歷史書就好了。文獻歸文獻,歷史歸歷史。
補充一個:避諱對於語言文字的研究,對於古籍版本的鑒定,對於歷史上的一些文化問題,都是有一定價值的。


我不知道題主所謂的【很多考古證偽的內容】是什麼

二十四史是歷史文獻 是研究對應歷史時【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對歷史學者來說 他當然可以修正、否定二十四史中的部分內容

並且為此寫書寫文章

但是不能直接篡改歷史文獻的內容

因為歷史文獻保存原始面貌的每一個字都有其意義

你說到避諱 避諱學的研究對鑒定史料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二十四史之中確實有著訛誤,包括史實錯誤和文獻流傳過程中造成的錯誤。
對於前者,這些史書中的錯誤,學者可以對此寫文章進行辯駁,甚至可以對這段歷史進行重新書寫,另行發行,但是不能夠對史書上的書寫進行大部分的改寫,如果這樣做的話,就破壞了文獻流傳所必須的完整性,不然為什麼逆天的乾嘉學派對於古書進行大量的校勘輯佚,就是為了還原古書的本來面目,而將後人增添的內容辨識出來。
另說後者,文獻流傳過程中形成的訛脫衍倒,後人在校勘中發現,除非特別確定自己的發現是正確的,否則是不會進行改正,而且改正後會在書後附上校勘記。大多數情況,學者會將自己的發現另行記錄,大多以筆記發行。另,明人對於古書的篡改情況非常嚴重,因此清朝時期就有人說文獻流傳到明朝以後等於亡佚。
上述二者可參看阮元校勘記,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即是此例。
對於文獻中的避諱,是有著非常大的價值的。這些避諱對於判定文獻的真偽,其成書年代,政治意義甚至對於作者的推斷,都是有著巨大的作用。且避諱的使用對於流傳下來的一些書畫作品(特別是宋以前的書畫作品)真偽的判斷有著強烈的指向性,啟功先生尤其善於使用此方法,特別是對於古詩四帖的鑒定上。


想必題主只知道有歷史這門學科,但是不知道有史學史這門學問。

所謂考古證偽是存在的,而且不是近代才出現的,古時候就有,但是也只會拿考古的文物證據或者出土文獻證據去補充。比方說這個《史記》。《竹書紀年》出土之後,補充和修正了一些和《史記》不一樣的史實記載,但是史學家們也並有直接把《史記》給改了,而是通過史記正義、史記索隱等等形式,將《竹書紀年》的句子以附錄或者註解的形式貼在了正文的後面,給人以比對和參照。這樣,我們既可以知道歷史的風貌,也可以知道司馬遷的原本究竟如何。如果說鄙人想要寫個論文研究司馬遷或者西漢早期的史學,那我要看的是司馬遷說,不是司馬貞說。司馬貞把《史記》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然後再後面一條一條加註解,那我依舊存在原始的材料可以使用。不至於,這句司馬遷寫的,下一句張守義寫的,再隔一句司馬遷寫了四個字,司馬貞寫了仨。後來翻著翻著錢穆、李學勤都出來了。如果我把這樣的都史學歸到司馬遷一個人頭上,只能的出一個結論司馬遷精神分裂╮( ̄▽ ̄")╭

同樣如果有文學院想要做古代文獻研究工作的學者,也可以用《史記》直接來研究西漢的文法、文字等等。歷代文學和語言也存在著發展,行文、字義、語法都有改變。後代考證出點啥都往原本上添還能忍,直接把原本修改,豈不是要逼死整個古代文學系。同樣經濟史、經濟學史,法律史、法學史……等等等等,均可以從原文獻中找到某個時代人的思想特徵是什麼,發現某個學科的學理和學術延綿之所在。至於說這種學術史的價值何在?在此不贅言,沒意義,題主可能根本就沒思考過存在這種東西。

因此,有考古證偽的內容為什麼不改掉呢?沒人說不改,不去追究歷史的真相。只是需要另著新書,而不能捉刀代筆。


史書上面有錯的部分大概我給分成了兩種,一種是史書編者編修史書時犯的錯,另一種就是後世由於特殊歷史原因造成的的錯誤,訛文衍文脫文倒文等。

我們先說第一種,我們需不需要知道字裡行間的記載與真實歷史的區別,當然有必要,但是要不要改呢?沒必要,葛兆光先生說過「偽書」的價值可以反映偽造時期的思想觀念,所以還是重要的意義。(原話記不清了)「偽書」尚且有價值,更何況有錯誤的史書,「錯誤」不是價值,但是通過史書的編定者犯的錯,我們也許會得到一些有價值的結論。比如說,編修者缺乏前代官方資料,或者思想觀念導致的錯誤等等。以前我覺得歷史研究就是像在土地里挖東西,挖到了就是有價值的真理,但是我現在覺得有時候歷史研究也像剝洋蔥,剝開每一層每一層都有價值。24史裡面經常有某個君王「神話」的記載(比如說劉邦的母親與龍),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但是,換個角度想想看,如果把這部分史料拿過來,用來研究古代的信仰,宗教或者普通人的思想行不行呢?寫下來的東西雖然不靠譜,但是古代一定有不少人相信,也就是有市場,為什麼這些東西能夠寫下來宣傳出去,是不是可以研究呢?

第二種錯誤就是文獻學乾的事情了,24史中華書局綠皮殼子的那一套,每一個傳記後面都有校勘記的,會寫出原來錯誤了哪些字詞,從哪本古籍或者文物上面校勘的簡單解釋一下。所以,只要買對了書,後世的訛文衍文脫文倒文這些錯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當然最好閱讀者自己也要有判斷的能力,防止犯魯魚亥豕的錯誤。)

你專門提了避諱還有不同的稱呼這一點,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一本古籍避什麼諱是可以看出來成書年代的。想具體學習避諱的知識參考:陳垣先生的《史諱舉例》。

至於廟號,謚號,年號都有本身的價值,謚號這種可以看出來當時人對逝者的一種官方評價等等。

綜上所述,史書編修者本身的錯誤有必要辨識,但是沒必要改掉,辨析錯誤並研究往往是有意義的。而後世歷史原因造成的錯誤,需要專業人員校勘(文獻學的價值所在)。以上就是我的回答。


第一,就歷史研究而言,二十四史從來就不是唯一證據,所謂孤證不立,前賢早就知道這個道理,不會把二十四史奉為金科玉律。所以無所謂改還是不改。一棵樹已經長成一棵樹了,你不能說這棵樹長歪了,就把歪的地方鋸了,那樣樹也活不成了。李白的詩里出現一個錯別字,你只能說是通假,默寫的時候要是寫你覺得對的那個字,那就得不了分了。
第二,二十四史是書籍,但不是教科書。教科書可以出很多版,但二十四史作者都已作古多年,誰來改?把他們從地下叫出來,還是你來改?既然不是教科書 ,有錯誤也是可以接受的。哪本書籍能保證全對?教科書也會有錯。
第三,古代史學家編寫二十四史是為了資治通鑒,而不是普及歷史知識。換言之,他們根本不在意你看不看,何必改?
第四,故事,本就指以前的事,故事會這詞恰如其分。只要能達到資治通鑒的目的,故事會和正史沒什麼區別。
最後,你以為你接觸到的都是真的?證偽的未必真能證偽。


你這是看不懂吧。。。司馬宣王很好理解啊編書的人就是晉代的難道能直呼其名?人家傳啊紀的開篇就講了他姓甚名誰,改名避諱它書上都是有注的。

你就為了繆誤就要刪改史書,跟古代當權者憑一己之私刪改史書本質上是一樣的。


靠,不支付版權費就算了,還要篡改人家作品,就剩欺負死人的出息了么。。。


如果我們不發列車時刻表,你怎麼知道我們的列車時刻表是錯的?


因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亦稱著作權。非經同意,他人不得出版或作更改。」


現在的家庭作業是越來越少了。


不太明白題主的邏輯是什麼,證偽就該被改掉?這本就是很沒有道理的事情,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華文化的包容的特點。

一部《二十四史》本就不是你所想像的那麼簡單,有句話說的很好,真實的歷史遠比史書上的要精彩的多,而且考古證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大部分只是猜測,你以後世人的主觀猜測去評判前朝歷史的客觀事實,不會覺得很可笑么?再者說,誰敢保證那些被證偽的內容就一定是假的,你是親身生活在那個時代還是親眼見證了事情的始末,照這個邏輯的話,一本《莊子》應該全部銷毀,孔子所著《春秋》裡面必然也肯定有許多不實,《山海經》裡面皆是神話,不合史實,理應刪去。

曾經在古代佛道兩教引起了巨大爭端的《老子化胡經》曾被明確證實係為偽作,那麼是否應當刪去或改掉呢?

《二十四史》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二十四本史書那麼簡單,它裡面的內容也不單單僅僅可以用作學術研究,通過二十四史,我們可以研究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風土地貌,人物情懷風貌還有各種人物的性格,其人是謙恭,君子,清廉亦或狡詐,貪婪,不擇手段,都可以去研究出來或者說是反推出來。

一旦刪或者改去了其中一部分,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段,都會使得一部史書變的不完整,再者說,就算改,則么改,是全部刪掉么?還是你直接動手在上面改,刪去,我們沒有這個資格,擅自改動,我們同樣也沒有這個資格。

二十四史,完整的才叫二十四史,不完整的,倒更像是處於某種目的的偽作

《二十四史》裡面大部分都是真實的,雖然是為帝王家史書,但不可否認,相對於可能更多是道聽途說的野史來說,其基本可以視為正史,甚至在官方認知里,其地位它就是被作為正史確立的。

研究歷史的人也基本都是屬於正史野史相互映照著看,但是即便如此,在怎麼樣的精確推斷,很大程度上也都會主觀的臆測產生,從而產生錯誤的結論,所以偽不偽說實話後人很難真的知道。

而且二十四史不僅僅具有歷史研究和學術價值,還有藝術及文學價值,你刪了哪怕僅僅只是一段,都是對作者的一種褻瀆以及極大的不尊重,如果你覺得不痛快,可以不看,但是刪除內容絕對不是明智之舉。

另外至於題主所言的避諱問題,不是現在不能加上,而是沒必要,也不可以加上,避諱文化是中華文化之中也同樣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如果現在加上了,那麼對於研究歷史實際上是會有障礙的,如果你覺得這樣看的頭疼,覺得麻煩,那只是你看少了,多看看就習慣了。

至於二十四史是不是故事會,看你怎麼想了,如果你只是抱著一個看故事的心態去看的話,我只能說,二十四史就算全是正史,在你眼裡也只是一個長點的故事會罷了


這個,謝邀,簡單答吧。

題主你問的不是一件事,避諱字型大小謚號和傳統的一些稱呼是一回事,史書里有已經證偽的內容是另一回事,要分開講。

第一,如果是傳統的那些稱呼,現在人看著是有點混亂,其實歷史專業剛入門的研究生也常有弄錯的,確實是很多。一個普通的讀書人,有大名,有小名,有字,年長了以後自己不時再題個堂名、別號什麼的,有N個名字都正常,正史還好,一般用名或字最多,也有用號和一些官職的,有時候是死後的謚號。到古人詩文集和書信的時候才麻煩,古人還最喜歡用各種不同時期的別號來彼此稱呼,寫行狀或墓志銘還有排行和各種官職,明清時筆記里有時候為了各種原因不直接提到某人,也經常用家鄉和郡望,確實是比較亂的。但是這也是傳統的風氣,已經存在在那裡的,不必改也真的改不過來的。

如果只是要看一些正史,覺得有障礙,那麼備一本人名辭典在手邊就可以了。常用的畢竟比較少,查幾次,多看一段時間就好了。

如果需要進一步閱讀的話,那麼沒辦法,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只好耐心地一點點熟悉起來,如果你真的對這些書有興趣,就試著把這種文化常識當做一個門檻吧,一邊讀一邊多查工具書就行了。其實讀慣了就不會覺得這麼麻煩了。

如果以上兩種都不適合你,直接找白話譯文看也沒什麼不可以,白話譯文確實不是為專業研究者準備的,但是如果只是需要有一點了解,那麼也是一種渠道。一般譯文里會把這些複雜多變的字型大小官職直接翻譯成人名的。

第二,如果是說史書里有些內容已經證偽,為什麼不能改。那麼大概是這樣的,這些書同時也是歷史文獻,文獻最最重要的價值之一就是保存原樣,留待之後的研究。證偽的內容大多會出現在具體的研究書籍和論文里,有一部分經過大眾媒體的傳播流傳開來,也有很多基本上只有研究者才比較熟悉,當然其實也有不少廣為流傳的東西不過是以訛傳訛。而且,歷史上很多證偽是有個反覆波折的過程的,如果因為某些事情一個時期的人自認已經駁倒,就隨便改動史書的話,我們恐怕早就什麼史書都沒有了。

另一面,不知題主你想過沒有,有些錯訛的東西,對於它想說明的問題價值也許不大,但是對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訛誤,是否代表了當時人的一些看法都是很有價值的,這些也都是歷史。


因為本身就是文物,還有畢竟是正統,官方造假你,草民豈敢多言?


前朝有人干過,叫四庫全書。


普通大眾不會直接看原本文獻,直接看文獻的都知道哪些有誤,哪些該存疑,哪些已經都被證偽。

所以完全沒必要啊,浪費人力而已,既然已經被考古證偽了,那存疑的時候自己去查就好了。

莫非是因為懶得查....?


那是別人的作品……你直接改別人的作品這感覺怪怪的,還不如再寫新的把舊的批判一番


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始終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他曾對蘆荻講:「一部《二十四史》大半都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毛澤東這樣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每一部史書,基本上都是由封建新王朝臣子奉命修撰的,凡關係到本朝統治者不光彩的地方,一般不去寫,也不敢寫。

第二,封建社會有一條「為尊者諱」的倫理道德標準,皇帝或父親的罪行,或是隱而不書,或是把責任推給臣下或他人。

第三,史書中的內容,也多寫帝王將相,人民群眾的生產情形、生活情形,大多是隻字不提,有的寫了些,也是籠統地一筆帶過,目的是談如何加強統治的問題,有的更被歪曲地寫了進去,如農民反壓迫、剝削的鬥爭,一律被罵成十惡不赦的「匪」、「賊」、「逆」……這是最不符合歷史的。

第四,一部《二十四史》,寫符瑞、迷信的文字,佔了很多,各朝各代的史書里都有。像《史記·高祖本紀》里,寫了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又寫了劉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雲氣。這些都是騙人的鬼話。

「正確的態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毛澤東雖然認為《二十四史》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同時他也明確指出:「如果因為歷史大半是假的就不讀了,那就是形而上學。不讀,靠什麼來了解歷史呢?反過來,一切信以為真,書上的每句話都被當作證實的信條,那就是歷史唯心論了。正確的態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在這種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指導下,毛澤東讀《二十四史》,往往便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如對陳橋兵變,毛澤東就明確指出:「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後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陳橋驛,竟發動兵變,篡奪了周的政權。《舊五代史》卻說他黃袍加身,是受將士們『擐甲將刃』、『擁迫南行』被迫的結果,並把這次政變解釋成是『知其數而順乎人』的正義行為。」讀到《宋史·秦檜傳》,毛澤東則點明:「宋高宗、秦檜主和投降,實際上主和的責任不全在秦檜,起決定作用的是幕後的宋高宗趙構。」


推薦閱讀:

如何用《資治通鑒》、《史記》的文體風格寫1963-2005的台灣歷史?
司馬遷一面說孔丘是聖人自己很敬仰一面在六家要旨中說道家的好話,他是怎麼想的?說到底他是儒生吧?
《史記》《資治通鑒》要怎麼讀才能讀進去,有感悟?
為什麼司馬遷要為李廣作傳?
叫嬴政秦始皇有沒有貶義?

TAG:歷史 | 考古 | 三國志書籍 | 史記書籍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