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是否不應該被市場化和大眾化??

王翔認為「要學習歐美國家對歌劇、古典音樂,日本對歌舞伎、人形凈琉璃的運作經驗,把市場化的運作手段融入到中國傳統戲曲的傳承中去。對於劇目的拯救與創作,中央或地方政府在資金上的扶持必不可少,但僅僅有了資金還不夠,更需要面對市場,挖掘劇目自身的生命力,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科學的長效機制,而不是有錢就花,花光了事。應該讓體制內的院團在得到資金支持的同時,不斷培養其面對市場的能力」
張衛東則認為,崑曲已經是完成歷史使命的國學經典藝術,沒有讀《四書》的之、乎、者、也,也就標誌著崑曲不會為大眾服務,其實繼承就是發展。不必要為了發展而創新,為了賺錢而爭名。最後還提醒「為了演員的生存而斷送了崑曲的香火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謝邀。

當然該。一門表演藝術當然是市場化和大眾化的,不然怎麼生存。崑曲當年是最大眾化的。不過現在已經小眾了,強行大眾化市場化必然失敗,或者嚴重變形。從歷史發展角度,戲曲很難再復興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第一次在知乎上被邀請,好榮幸呢
不過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先回到問題上來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把題主所說的市場化、大眾化搞搞清楚。其實這兩者是有不同的,在崑曲領域更如是。
第一就是崑曲的市場化,也就是商業化,比如拿蘇崑來說吧,自白牡丹問世,其商演在世界範圍內數百場,影響力逐漸擴大,首先就有了自己的受眾,圍繞崑曲進行商業化運營也就有盈利可能,具體來說其形式包括崑曲傳習所的對外有償演出(包括辦理會員,貌似20w呢,具體可參考蘇州崑劇院官網)、相關器物層面的文化產品開發(崑曲摺扇、文化衫、唱片等)。這些收益同時也是支撐崑曲表演藝術家們活躍的物質基礎,要知道崑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一度無人問津,許多演員改行,為什麼?
第二再說崑曲的大眾化,崑曲的大眾化是一個歷史性概念,現在不是、以後大概也不太可能會是了。我更傾向於認為,在當今,崑曲是一門小眾藝術,正如崑曲六百年里一位學者所說的(記得是余秋雨),就讓她在那個角落輝煌吧。
畢竟範圍上的局限不影響其縱向的深刻。
市場化並不是要所有人都接受,只是讓喜歡她的為她埋單就好。


這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

你有市場化的能耐,你就去市場化通俗化。

你有繼承傳統的能耐,你就磨練技藝原汁原味。

這倆能耐都沒有的人,咱們給他支再多的嘴,他也是一手臭棋,下不出什麼高的來。


所謂崑曲「大眾化」這個概念模糊,因為每個人所認為的大眾化是有區別的。從廣義的大眾化來說固然不可取,但是結合實際,讓我對崑曲的發展有了一個新思路。
從蘇崑的白牡丹說起(大眾化勢必要說到它)03年到如今,快280場了吧?(四月份南寧的演出聽說過)崑曲的復甦和曲友的增加可謂他是功不可沒!據我所知,現在蘇崑的經濟實力算是七大昆團最好了吧?(包括永嘉)(單論劇團所創造的財產)蘇崑的崛起在崑曲要不要大眾化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思路。
崑曲大眾化未嘗不可,可不能所有都大眾化,而應該以戲養戲!每個劇團應該竭力排幾齣大眾化的老戲(參照蘇崑白牡丹)但不能劇團間重疊!而這些大眾化的老戲應該進入各大高校,畢竟崑曲是士大夫的廳堂戲。大學生這個群體是崑曲日後的龐大市場和發展後方。這些大眾戲的常演可以保證一些骨子老戲得以傳承和發展,有錢了就可以提高演員和創作人員積極性!從而使得崑曲長盛不衰!
〖PS:一群沒有方崑曲劇團團長的命的人最好別老操崑曲劇團團長的心〗


應該市場化和大眾化,人人都有了解和欣賞崑曲這個優美的聲腔藝術的權利。

但是,推廣有多大效果,市場買不買賬,我持謹慎的悲觀態度。
畢竟這個時代的文化環境,迥異於崑曲產生和繁榮的14、15、16、17世紀。

崑曲這個劇種的問題就在於:與詩詞、書法一樣,是個典型的文人遊戲,審美走的是抽象寫意精緻典雅路子。在傳統的漢文化式微的時代,二人轉能火、郭德綱能火,但崑曲不可能再現繁榮景象了。


當年崑曲連京劇都競爭不過,瀕臨滅絕,要不是當年傳習班為崑曲培養了大批人才的話,崑曲早就消失了。
崑曲運作不可能市場化,崑曲幾乎沒有市場,只能由國家扶持、贊助。我覺得應該重點作好文化藝術的記錄整理工作,在多年以後崑曲無以為繼的時候還有大量的影像資料保存。


謝邀,非常認同市場化,同時也希望能做到不忘初心,因為不走市場,停留在事業單位的編製,衣食無憂就不會重視票房和口碑美譽,不重視票房自然無法保證演出頻率,關起門來閉門造車,偶爾辦辦場面活動,對於培育觀眾群體,增加受眾數量,傳承發展崑曲(劇)藝術,都是存在隱患的。


如果讀書人像以前那樣讀傳統文化,那必然是人人都該唱崑曲,可如今時代背景還不適合大眾化。


聽說過「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么?


所有藝術,只有市場化和大眾化,才有生命力。
讓國家搞,吃棗藥丸。
以前我回答有關京劇內容問題的時候,就是這個觀點。


只是路人。不過由於看過一次張軍的水磨新調演唱會覺得超贊。不知他這種演繹崑曲的形式是否可行。


崑曲是否市場化我倒不是很在意,戲曲藝術作為一種古典藝術,加上崑曲自身的特點,它是優雅的、緩慢的、需要一定知識和審美的,必然不能像是脫口秀和言情劇一樣非常市場化和娛樂化,受眾群有限。我更希望崑曲能像義大利的歌劇、俄羅斯的芭蕾舞、維也納的交響樂、日本的歌舞伎和藝伎文化一樣被精英化、藝術化,作為文化遺產和藝術瑰寶進入非常正式的場合,擁有一定的地位,在精細化的傳承和發展上,慢慢地去推廣。當然這是指全民文化素養和欣賞水平的提高上,就像俄羅斯的芭蕾舞和油畫能夠普遍被中產階級及以下的欣賞,而不僅僅局限於知識分子和精英階層。如果市場化是指像趙麗蓉小品《如此包裝》那樣,用現代化的音樂和舞蹈等去二次創造,我認為那不叫崑曲的市場化,只能稱之為崑曲對於市場的靈感指導,創造出新的流行音樂模式。因為這種再創作的作品,吸引人的地方,本質上來講還是流行的音樂舞蹈。這種市場化可以為崑曲帶來更多的關注,卻不一定能帶來多少好處。還是適度為好。傳統藝術,崑曲、京劇、相聲、評彈、評書,本身就是老東西、舊東西,需要的不是跟上時代的步伐、讓它們被一次又一次改造地面目全非,而是給予它們時間和空間,在適當的創新上,一代一代保存下去。倘若被過分消費,我寧願崑曲像義大利歌劇一樣,知音不多但是保存完好。


推薦閱讀:

藝術批評有什麼價值?
怎樣自學雕刻?
申請英國研究生純藝術作品集應該如何製作?以倫藝為標準,如何排版?
如何評價漫畫《浪客行》?
藝術對於建築有什麼影響?

TAG:藝術 | 戲曲 | 崑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