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國知識分子待遇問題該如何正確看待?
關於這一問題,知乎上的典型論調就是國家待知識分子太薄。鑒於自己也還在這條路上,有以下幾點疑問:
1.知識分子待遇太低,假定,我國現在立馬提高知識分子的待遇和西方國家看齊,我國經濟是否立馬崩盤?或者說,西方國家的知識分子待遇水平和其經濟水平息息相關,而我國現在面對如此眾多的人才能否做到西方國家那樣的待遇水平?心有餘而力不足和無心於此是兩碼事。
2.高端人才的流失。如何看待在高端人才持續大規模流失的背景下中國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實踐領域內的進步?或者說,如何看待留在國內的人才?做出巨大貢獻的國內人相比較於出國而不歸的高端知識人才,他們本能出國甚至出國卻又回來如何解釋?
3.關於國產產品的印象。國產貨果真如海外華人所言質量堪憂?洋貨果真就是質量上乘的代表?
4.我們所看到的,有多少是國外想讓你看到的?我們所沒能看到的,又有多少是國外所不希望我們看到的?最後,回到原點,我國當今真的可以以當下的經濟實力來滿足海外高端知識分子們所追求的待遇嗎?
就事論事
謝邀。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整個國家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1/7的背景下,我相信絕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希望的並不是立即把待遇跟西方看齊,而是表現出在當前條件下的尊重。當然,我不是說現在過得很糟,跟文革時和八九十年代「搞導彈不如賣茶葉蛋」時相比自然好了太多。但是,雜七雜八窩心的事不少。管理者常常顯得不是把知識分子看作知識的創造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而是看作潛在的腐敗分子,最重要的不是幫助他們做出多少成果,而是盯著別讓他們貪污了。於是乎,項目計劃制定得鉅細靡遺,一切經費的使用都要嚴格按照計劃來,連哪年去哪裡開多少會都提前幾年定好了。問題是,科學發現的本質之一就是不可預測性,如果提前幾年就能預測出來的,那還叫科研嗎?種種刻舟求劍、膠柱鼓瑟的做法,就像第22條軍規,充滿黑色幽默。
當前條件下的尊重是什麼樣?要讓專業人士憑自己的專業技能堂堂正正地拿到高收入,成為社會尊敬與羨慕的正面形象:科研工作者憑科研,教師憑教學,醫生憑診斷,記者憑寫稿……如果人為地壓低專業技能的收入,把科研勞務費、課時費、挂號費、稿費定得很低,再八股式地宣傳知識分子就應該「淡泊名利」、「安於清貧」(在物質匱乏、需要全民同甘共苦的時代,這種宣傳是合理的、積極的;在物質豐裕、社會把富人視為英雄、成功學熱銷的時代,再這麼宣傳就充滿了反諷效果,令人懷疑宣傳部門是不是把腦子遺忘在了幾十年前),就等於要麼逼著他們跳槽,要麼逼著他們從其他附加值渠道獲取報酬:科研工作者憑材料費,教師憑補課,醫生憑檢查和賣葯,記者憑有償新聞……由此造成的弊端數不勝數:把需求引導到錯誤的方向上去,專業人士內部劣幣驅逐良幣,公眾覺得專業人士道德敗壞……唯一的效果只是維持了「專業技能就該廉價」的社會固定印象。這種貽害無窮的老觀念不除,「科教興國」、「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口不應心的空話。讓專業技能體現出高價值,才是尊重人才,尊重知識,才能從根子上消除反智主義、讀書無用論的土壤。
參見活在中國,你感覺這個國家最讓人不解的是什麼? - 袁嵐峰的回答:
一方面,明明白白地鼓勵大家追求財富。甚至資本家賠本跑路,第一反應不是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而是忙著減稅、增加貸款。甚至連缺乏技能的大學生,都鼓勵他們輟學創業。
另一方面,對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專業人士百般刁難,死活不願意給他們跟自己貢獻相符的報酬。一宣傳科學家和勞模,就是淡泊名利,安於清貧,生活儉樸,拿錢少,不顧家,積勞成疾,英年早逝……這都是什麼導向!
……
有人總結得好:萱萱眼裡,好工人停留在髒亂差窮不顧家,好乾部停留在清廉絕症不要命,好受害者停留在原諒寬容倒貼錢,宣傳效果停留在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
兩個回答的綜合見袁嵐峰:「國家的人」,就該少拿錢?。
2016年4月13日增補:《人民日報》2016年4月8日發表記者吳月輝的文章《崔院士的三個煩惱》(崔院士的三個煩惱(關注)[人民日報社),如下。
【內容摘要】作為主持建設這艘「天文光譜航母」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這些年來見證著LAMOST的每一步成長。她在為LAMOST不斷取得好成績高興的同時,也有一些對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現狀的擔憂和煩惱。
中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LAMOST)全景。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供圖
前不久,美國科學家發現引力波的消息,在中國引發科普熱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大科學裝置的關注。
大科學裝置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建成後以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可以說,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都離不開它。引力波的發現就是藉助於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這項大科學裝置。
近些年來,我國也先後建成和在建一系列大科學裝置,LAMOST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LAMOST全稱「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是我國上世紀90年代提出並開始建設的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大視場光學望遠鏡,被稱為中國自主創新研製的「天文光譜航母」。
作為主持建設這艘「天文光譜航母」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崔向群這些年來見證著LAMOST的每一步成長。她在為LAMOST不斷取得好成績高興的同時,也有一些對我國大科學裝置建設現狀的擔憂和煩惱。
煩惱一
買得起馬,配不起鞍
「買得起馬,配不起鞍」,這是崔向群院士的第一個煩惱:「為啥國家花了這麼多錢建設大科學裝置,卻沒有配套的人員管理、薪資發放機制?」
崔向群說:「LAMOST建成後至今,國家每年都會給一筆運行費,但是卻沒有相應的人員經費,我們只好借錢來發薪。2014年,我們就已經欠了2000多萬元,到現在只會更多。」
曾經在國外大科學裝置長期工作過的崔向群告訴記者,國外的大科學裝置建設經費中包括10%-50%的人員經費,人員管理機制也相對靈活,有課題時就拿出人員經費聘用科學家入駐科研,課題完成了僅保留少量的人員維持運轉。但是,國內的大科學裝置往往是只管建,不管聘人。
「現在在LAMOST工作的科研人員有60多人,從事運行、觀測、數據分析等工作,但是其中相當一部分人都沒有編製。沒有編製,也就意味著這部分人沒有工資來源。」崔向群說,這樣一來大家就必須騰出一部分精力到外面爭取橫向科研項目(企事業合作單位提供經費的科研項目)來發工資。「這不但影響科研人員正常的科研工作,同時對於基礎研究人員來說,爭取橫向科研項目也較為困難。」
即使是體制內的那部分人,國家下撥的「人頭費」也不足以全額發放工資。
目前,LAMOST每年從國家獲得3000萬元運行費,但是其使用範圍受到嚴格限制,比如備件更新、消耗品、水電費等,用於人員的只能是出差、開會,不能發工資,甚至不能用於大科學裝置所在地工作出差。
「不僅LAMOST有這樣的情況,大科學裝置基本上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崔向群說,更讓她擔憂的是,由此造成科研隊伍不穩定,高水平人才留不住。「科研工作的本質是高強度、高水平的人類腦力活動。即便再重大、再先進的科研裝置,缺少了具體人員的設置、操作、維護乃至後續的數據採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
「對大科學裝置不僅要重建設,還要進一步完善、優化人員管理和經費投入機制。」這些年來,崔向群一直為此呼籲。今年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她又再次提出這個問題。
「這次相關部門有了回應,說已經注意到這方面問題,去年出台了運行費可用於非在編人員的新規定,但對於在編人員不能全額發放工資的問題目前還是沒有較好的辦法。」崔向群說。
煩惱二
難以得到持續支持
LAMOST建成運行4年來,已經得到並發布了569萬餘條光譜數據,其中包括314萬顆恆星光譜參數星表,相當於為浩瀚的太空做了一次普查,由此獲悉天體的溫度、密度、年齡和化學成分等。這些數據遙遙領先於國外同行。
儘管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但崔向群院士仍感到擔憂,因為國外研究在步步緊追。「LAMOST做出來後在國際上有很大反響,歐美開始紛紛跟蹤。目前國際上已經有十多個建設光纖光譜望遠鏡的計劃,它們的思路與LAMOST一樣,都是往大規模的光纖光譜方向發展,但是有的光纖數將超過LAMOST。例如,美國在2020年將完成5000根光纖的光譜巡天望遠鏡,日本口徑8米的望遠鏡也開始試觀測。雖然我們現在獲得天體的光譜數是世界第一,但5年左右就可能被超越。所以我們現在必須儘快再向前邁步,不能在原地踏步。」
崔向群團隊對下一步的中國光學天文的建議是在LAMOST掌握了極大望遠鏡技術的基礎上,儘快建設中國急需的大型精測光學望遠鏡。然而,這個想法提出來後,沒被通過。「主管部門有壓力,他們認為,LAMOST才做出來,還沒有出什麼重大科學成果,怎麼能又花費幾十億元去建設新的裝置?」
崔向群說,這種想法他們非常理解,畢竟國家的資金也很有限,很多地方都需要錢。但基礎研究有其自身的規律,需要長期積累、堅持不懈,產出成果的周期也較長,成果的作用也並不是立馬就可以顯現的。比如,此次美國發現引力波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項目,幾十年間投入上百億元人民幣,直到3年前還沒有產生任何重大意義的成果,而去年就有了震驚全世界的發現。國際經驗一再證明,用重大科學裝置換取重大成果的產出,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有前瞻和持續的項目和經費支持。
她也表示:「當然,建設大科學裝置一般都花費巨大,國家在批准建設之前要嚴格篩選論證把關,不能隨便上馬,避免造成重複建設和浪費。」
煩惱三
我們還是缺自信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中科院院士王綬琯、蘇定強等人就開始設計這樣一台擁有數千隻「眼睛」的望遠鏡,他們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在一次觀測中同時獲取數千個天體光譜的前瞻性的研究課題,提出了LAMOST的設計構想。
構想中,LAMOST是要做成最大光學鏡面6米多,視場5度,並配備4000根光纖的望遠鏡。當時,國內外專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蘇定強院士說,「搞LAMOST需要敢死隊」,崔向群硬是接下了「敢死隊長」的任務。
在一片懷疑聲中,崔向群帶著團隊全身心投入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她說:「王綬琯先生曾說『鬥智不鬥財』。錢少,逼著我們想出了一種新型的主動光學方法。」2008年10月16日,LAMOST成功那一刻,崔向群向世界證明這種新型主動光學方法是可行的:薄變形鏡面和拼接鏡面相結合的主動光學方法,成功實現了六角形變形子鏡和在一個光學系統中同時採用兩塊大口徑的拼接鏡面。
這種新方法不僅使LAMOST這種非傳統光學系統成為現實,也將我國望遠鏡研製水平推進到「世界最高水平的前沿」。主動光學發明人、歐洲南方天文台專家威爾森評價:「LAMOST的成功,不僅是中國科技界的勝利,也是整個國際天文界的勝利。」
然而,在國際上受到高度認可和尊重的LAMOST研製團隊,這些年來在國內受到的質疑聲卻始終沒能間斷。每談及此,崔向群就有點心煩。
「一些人總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認為我們的技術和外國的差距很大,只要跟著國外做就可以了,自己做的肯定不行。比如,我國自主研製的望遠鏡稍微出點問題,他們就會立刻說看來還是不行。其實,國外的望遠鏡也會經常出問題,也需要不斷維護升級。」
崔向群認為,有這種想法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的自信心不夠。
「缺乏自信,就會對我們的創新造成束縛。我們的科學家應該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我們不能永遠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去大膽創新,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干成。」
我在某個答案裡面提到我轉專業到數學。 然後讓我噁心的一幕發生了:
某個人:你該轉金融工程,為什麼轉數學。
我說:我愛數學。
他說:工作怎麼辦?靠情懷活著嗎?
我說:我博士畢業了,這個已經解決。
他居然說:你這個年紀不小了,拿不到菲爾茲讀什麼數學?
合著做學者不是天下第一就是不及格了?你也成不了馬雲、馬化騰,你也不是百萬富翁啊,你也不是商業精英啊。為什麼對著學者就要求一定要「做出偉大工作」,否則就沒資格從事這個職業,合該窮困。在某些人眼中,一個平庸的學者比一個平庸的商人背負著更多的罪孽。
這個人和底下很多人對待「科研」思維還停留在「一定要有用」這種對於基礎科學非常不友好的思維模式上,作為一個做應用數學的都看不下去的,說到底還是很多人的思維過於功利化,他們無法理解「好奇心的重要性」,也不願意去了解基礎科學的重要性。恨不得馬上把那些東西變成錢、衣服和手機。非得等到基礎知識耗盡才肯回頭。一個國家的基礎科學如同一顆大樹的根一樣,實用科學和技術是樹榦和樹葉。枝繁葉茂是觸目可及的,但是若靠葉片上的那點養料壓根養不活一個大樹。羅素在《西方哲學史》裡面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歐幾里得幾何學鄙視實用價值,這一點早就被柏拉圖諄諄教誨過。據說一個年輕人問學習「證明」有什麼好處,於是歐幾里得叫進來一個奴隸:「去拿三分錢給這個青年,因為他一定要從他所學的東西裡面得到好處」。我怕啊!那天中國因為銅臭而根亡樹倒。
我來介紹一下我在骨科強國德國的感受,以我在德國這邊觀察,大學「管理」之「鬆散」簡直了,我基本想去學校就去,想不去就不去,工作也沒人催。當然了,我非常自律地每天都去,我六個月就完成了一年的研究計劃。我申請的基金很清楚地這樣寫著:我們需要你提交研究計劃,但是我們支持的是你這個人本身,而不是你的研究計劃。我不需要交什麼報告,也沒要求我一定要寫論文,甚至讓我這種低端的「學術狗」接觸到德國總統(還有幾個見的是默克爾):
我雖然拿的獎學金只是比一般的德國博士每個月多500歐而已,但是我能感受到從未體會過的尊重和重視,我希望哪一天我也能在祖國感受到這一點,即使只是表面上的尊重,而不是嘲笑和惡意。BTW, 這個基金還「不務正業」地邀請我們參加一個環德的集體公費旅遊。在某些人眼中簡直是浪費公帑:
一些連博士學位都沒有的人大談如何管理教授和大學,誰給你們勇氣的?梁靜茹嗎?還拿著一兩個敗類來批判整個圈子,彈冠相慶,不無歡喜,我也是服了。如果燕雀不可知鴻鵠之志,那麼請你少叫一點好不好,庸俗不是有趣,反智也不能提高你的智商。國內這種環境留不下好人才也是必然的。拿著養狗一樣的錢養學者,像防賊一樣防著他們,還拿著高道德要求他們,好像非聖人不可治學,這種待遇居然還說「太高」,這種不尊重人的態度才是很多亂象的根源。不給錢就算了,連基本的尊重都沒了。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得不到普通職業那樣的基本理解和尊重,沒錯,連表面上的尊重都快沒了。高端人才需要足以表示尊重的收入和他人的理解,沒有這些什麼管理都是扯淡,讓底下很多答案里這種防賊一樣思維的答主來管理學院只會加速學術滅亡。
利益相關:我現在在德國做研究,因為做得很好,被這邊的導師挽留,但是由於個人原因必須回國,至於以後走還是留看我以後留在國內的真實體驗。我話說得那麼沖就是因為一些人連「lip service」都不肯給,嘴巴上也不願意幫個忙。有腦子的人自然懂我強調只是一個尊重知識尊重科研,可惜很多的人的腦子只能理解官能。
是先有知識密集產業,後有知識分子待遇。
而知識密集產業需要的是穩定的法律環境和完善的知識產權保障。
有了產業,知識分子的勞動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自然待遇也就上去了,光靠國家砸錢是無底洞,而且國家投資效率低下是經濟常識。
然而知識分子不是資本家也不都姓趙,這個環境的保障有沒有知識分子說了完全不算。
跟全國平均收入水平比其實還可以了,沒有那麼不堪。
歐美國家的知識分子待遇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高。一般大學基礎學科或者工科ap起薪也就是8~9萬,正教授,私立學校或者nyu這種在昂貴地區的學校給的高一點但是也有限,和當地平均水平比也就是1.5倍左右,跟金融碼農比,或者和普通工程企業的管理階層比,都是要窮很多的。有些工科教授sabbatical去企業待一年,有時候做得爽也就不回學術界了。。。
知乎上留學年輕人多,往往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階段,買個單反買個二手車就可以瀟洒旅遊到處逛吃,還沒有體會到歐美生活真正成本高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養老醫療的部分,高估了歐美教授和國內學者的相對收入差距。。。。歐美一般的大學教授想買學區房或者送小孩上私立都沒那麼容易,nyu這種在昂貴地段的學校都得給教授提供廉租房來招攬人才。
國內的抱怨多一是因為國內這幾年制度劇烈轉型,過去科研院所的配套醫療教育福利很多都砍了,工資又沒有跟上市場化,這幾年有些院所處於最難熬的階段,偏偏又是房價漲幅最快的階段。二是因為分配不公,一些p都不懂的領導和機關人員吃香喝辣,一些早年特殊歷史時期上位缺乏真實水平的學霸壟斷科研資源,年輕一線人員辛辛苦苦加班加點小孩都養不好,再加上「獻完青春獻子孫」的道德綁架,導致一線人員氣不順,網上的怨言也都比較多。
普通科研人員既不接近市場也不接近資本,在哪個國家都只是中上階層,體面而不富裕。大家都過得好知識分子自然也過得好,不過這幾年卻又正趕上這個階層在國內比較難熬,卻又看不到什麼好轉跡象的階段。有怨氣可以理解,但是也沒什麼辦法,從個人角度要麼轉行要麼出國。
「獻完青春獻子孫」的人我很尊敬,但是這個只能是聖人標準不是招聘標準。趕上這個時代只能樹挪死人挪活吧,唉。。
是知識分子隊伍太駁雜,吹空調的喝奶幹活的吃草,砍去一半閑人,哪涼快哪去,剩下的自然待遇高了,無非是體制有毛病唄
為dhchen做個小小的補充:
我認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收入跟目前的水平相比並不低——作為一個專利代理人,我曾接過國內985、211院校老師的申請——完全沒有任何實際內容,技術交底書幾十頁都是「我們要怎麼樣,我們要如何如何」,只好給他硬湊——基本上肯定會被專利局駁回——如果不被駁回,他們可就從從容容地向國家交差了。更可笑的,中國的圖書館管理和檔案管理專業搖身一變成了信息類學科,文科老師也來湊大數據的熱鬧,分一杯羹,這種荒唐事見過之後,我覺得知識分子不過一個稱呼罷了,既然公務員有國級也有科級,知識分子已經有名動天下且富甲一方的,難道不能有一部分渾水摸魚的下崗去賣西瓜?!其實研究生期間,我就有此感覺,工作之後的經歷更加印證了這一點——別高看那些所謂教授,他可能就一騙子。
雖然贊了幾個答案,但是還是不得不指出,哪怕是在美國,也是有用的崗位拿的錢更多的,學術從來也沒有被放在一個多麼崇高的地方上面。如果一個修路工人每天都有事情乾的話,拿的錢跟教授其實是差不多的。
這要怎麼做到?其實生產力碾壓他國的同時,對內貨幣貶值就可以做到了。
看到「知識分子」和「待遇」這個字眼,感覺這都是上世紀計劃經濟時期常提的詞,現在好像真的很少說「知識分子」這個詞了。
最初說「知識分子」,相對應地是提「工人」「農民」「XX階級」,那時候國家還落後,受教育的人不多,要團結大多數人,也要圈起來保護一部分人,所以,還有「知識分子」的概念。現如今,教育普及,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很大,請告訴我:什麼叫知識分子?
如果上過大學算知識分子,那現在很多工人(打工的人,包括我)也算是知識分子,這些人里待遇也不差。
如果與時俱進提高標準,說拿了博士學位的算知識分子,那這些博士在公司工作也是工人,在科研機構工作才算知識分子嗎?
如果說搞學術搞研究的算知識分子,戴個「研究員」的頭銜才算知識分子,那麼,這部分人待遇高的也很多啊,比如學計算機的待遇高,而學生物的待遇低(只是普遍現象,當然有學生物個例賺得更多的)。
別誤會,我不是在拆「知識分子」的台,我只是覺得這個稱謂過時,因為有知識的人不是都一樣的遭遇。
所以說,非要說「知識分子待遇有問題」,其實是一部分人的待遇有問題,這部分人受際遇的影響、受專業的影響、受學術程度的影響,所以待遇有問題,並不是所有有知識的人待遇都低。
為什麼不同專業有這樣的待遇落差呢?這是經濟問題,不是什麼道德問題。
任何人,無論他是知識分子還是什麼人,待遇高都是因為他「能夠」給其他人帶來好處,然後他/她分了一杯羹,這裡說的「能夠」,可能是當下他/她就能創造價值,也可能是社會預期他/她未來會創造價值。比如說,你說要上火星,其實當下沒啥實際價值,也不大可能短期內實現,但是社會預期上火星會帶來巨大價值,你的待遇也就會高,但是,你首先要讓別人認可這種預期價值。
總之,待遇就是錢嘛,待遇的問題,就是錢的問題,既然是錢的問題,請用經濟學眼光來看待。
可是話又說回來,作為「知識分子」,難道不應該不只看到待遇嗎?你要是苦得一日三餐都吃不上、有病沒錢上醫院,那早點把知識分子這個帽子摘了,去給家裡人多賺點錢要緊;如果你已經過得差不多了,是不是不要總想著錢錢錢,你做這個學術難道就是為了錢?難道不是因為你喜歡做這個嗎?
知道問題在哪嗎?
1. 學校行政人員的地位太高,權力太大,非常不公平。用句我們原來系主任的話:學校一個出納就能玩死一個系主任。
對應解決方案:學校先去行政化,取消行政人員編製,才有其他可能。也可以加強教育,臨時應急。
2. 學校行政體系不合理,學者直接面對學校行政人員,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財務處報銷,其他的還有招聘等,用句爛大街的話:體驗太差。
仿照香港,設置學院秘書,由熟悉學校流程和標準的學院秘書處理往來事項。國內某些學校正在嘗試外包部分學校行政職責,學校本身只負責事後審核。兩者思路類似。歐美有很強大的投訴機制,照搬到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中國P用沒有。
3. 教師內部也分成有編製的和沒編製的,又變成三六九等。
要不都有編製,要不就都沒有編製。
4. 教師自身問題,只關心科研,而不好好教課!!!!
評教制度形同虛設,約束力太弱了。
5. 工資之類的就業市場自有解決方案,反而不需要太過於糾結。
題主怎麼會有知識分子待遇低的印象?也許是知識分子掌握話語權多,對輿論影響大導致的?
首先我們是黨管知識分子的體制,體制類知識分子拿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工資。一級教授(正高)拿正部級工資待遇,四級教授拿副廳級工資待遇。五級副教授拿正處級工資待遇,七級副教授拿副處級工資待遇。本科院校教授副教授職稱數能有45%,有碩博士點的全國重點院校更多。科研機構同樣。
在科研教學醫療等機構副高職稱退休問題不大,同比能到處級退休的公務員不到10%,知識分子待遇首先是完爆公務員的。
其次知識分子醫療享受高幹待遇,各省四級教授(正高)職稱及以上的都享受省委保健辦的公費醫療待遇(實報實銷,不限科目,不封頂)。
再次除正常收入外,申報項目,參加評獎各類收入也不少。國家百人千人萬人計劃、青千優青傑青,各類科技獎創新獎,各省市都有科技獎、政府津貼、學術帶頭人津貼等等。學校和科研機構本身引進人才的各種待遇、安家費、過渡房等等。可以說只要有點成果,收入都很豐厚。我兩個大學同學都在博後結束後直接拿到高校副高職稱(30歲不到),其他博士畢業的也都拿到教職(講師,主要他們文章項目少),目前在申副教授了。
最後國家還有個導向,自然科學的評獎比人文社科多的多,獎金也高的多,政府凈貼、項目也多的多(國家科技獎都是常委全到齊)。所以抱怨待遇低的人才,恕我直言,你還不是人才,或者你在搞人文社科,國家導向上沒認為你對社會發揮了或者將發揮巨大價值。
另外現在兼職跳槽都很方便,人才是自由流動,抱怨待遇低的人才去市場找待遇高的崗位就是了。財政養起來的,必然是按國家的邏輯來區分三六九等。我不知道知識分子是怎麼定義的,如果就是腦力勞動多一些的話就叫知識分子。那其實現在絕大多數人都是知識分子了。
如果是傳統的指老師醫生作家演員這些,我覺得從古至今,這幫人的平均收入都不算低的。
今天之所以大家覺得醫生老師收入低,那是因為這些從業者所處的環境里,寒人太多了。你去搜各大高校,老師比例有多大就知道了。
就像你收入100w,結果養十個人,當然工資就下來了。學校的機關比政府一個都不少!
並且這種地方關係戶不是一般的多,醫院恐怕也是,國企也是。所以當年朱改革不是沒有道理的,感覺又到了這個節骨眼。先說國貨吧,其實國貨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採購商的要求,好東西當然貴,你要便宜的,那質量方面就要做出犧牲了,事實上在國外,刨出以前發展初期產品質量確實不行外,更多情況是,越窮的國家,中國產品口碑越差,而越是這樣的國家越離不開中國商品,因為找到更好的容易,但你想找到更便宜的就太難了。。。
再說人才方面,別的答案要麼有知識分子訴苦的,要麼就是說知識分子對伍太駁雜,其實這兩點也是相互的,人員太駁雜,導致真正的精英無法集中更多的資源,這導致精英不滿離開,充數的確留了下來,然後知識分子的對伍更加駁雜了?
其實國家也意識到了這問題,所以針對精英群體給了好多政策,弄了好多計劃,知乎上討論較多的針對海外華人的「千青計劃」就是其中之一,初了前期有一些千金馬骨,後面的要求很嚴,人員質量、水平也是極高的!這也算是對知識分子的精準致富項目吧,成果如何恐怕還要時間來檢驗!
這些年來中國重知識、重科技的風氣已經起來了,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在國內若能做出成果,所能獲得的資源和榮耀也是國外不能比的,比如往上廣為傳播的這張圖片,撐傘者為前海軍總司令吳勝利將軍!
以前國內科研條件也不行,很多高端人才雖有愛國之心,但國內硬體條件太有限,回來也無法進行研究,這種其實才是最可惜的,這些年這方面的改善算是最明顯的,有些真正的科學家在乎的真不是錢,而是能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現在的中國,至少在多數情況下,是能的!
而且目前中國的基礎教育也比較完善,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每年獲得理工科學士學位的人數佔世界的40%,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水準後,新技術的出現其實就是個概率問題,中國之前的科技之路都是以追趕為主,而這些年已經有個別領域開始領先,放眼未來這樣的領域只會越來越多,而良好的教育體系培養出的大量人才,就是中國未來的底氣所在!真正對科技發展做出實質(哪怕微小)貢獻的永遠是少數人,可惜(幸運?)的是國家無法分辨出這些人,除了少年成名的還有坐多年冷板凳後一鳴驚人的,這很難說,所以國家養了一批人。至於有回答講人們容忍平庸的商人卻不容忍平庸的學者,我想這是對的,平庸的商人開個小廠招幾十名工人,給了他們飯碗,而平庸的學者呢?灌水而已。
我又來說大家不愛聽的話了。
僱傭人才的僱主一共有兩類,一類是私營企業,一類是國家的院校和科研院所。私營企業的情況很容易說明,因為高端勞動力市場總體上是比較自由和開放的,所以提供的待遇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如果整個行業給不出高待遇,最有可能的解釋就是窮。國家的情況就比較麻煩,一方面院校和科研院所本身並不以經濟收益作為衡量研究成果的標準,另一方面大量基礎科學和人文學科的研究成果客觀上也不能用經濟收益來衡量。
如果研究成果本身不能用錢來衡量?那待遇又該依據什麼來計算呢?一個比較直觀的答案就是根據論文發表數來計算。這一點當然被反覆聲討,並視為各類問題的根源。但如果不用論文發表數來衡量,又有什麼可行的替代方案呢?事實上,不管用什麼替代方案,類似的問題還是會出現,因為難以衡量研究成果這一點是無法被克服的。
從學校教室和研究人員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國家永遠發錢,從不考核。他們當然也反對國家的各種考核和監管制度,所以抱怨的輿論不絕於耳。不過任何人回憶一下大學生活,都能夠回想起許多拿著不算差的工資,卻整天混日子,既不好好上課也沒什麼研究成果的大學老師。這些人的待遇不是偏低,而是偏高;對這些人的監督不是偏嚴苛,而是偏寬鬆。但是真的想監管,又有什麼辦法呢?研究成果難以衡量這個問題又回來了。更要命的是,在客觀上大多數的高校教師受限於各種原因,也不可能作出實質性的,具有重大價值的科研成果和突破,終其一生可能也就是寫一些沒什麼人看的論文,出一兩本賣不出去的書。真的值得向這些人提供足夠高的待遇嗎?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中國的經濟實力足夠強,可以隨便撒錢不心疼,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一旦想要仔細衡量和評估高端人才的價值和待遇,那能不能解決問題不知道,知識分子的抱怨肯定是少不了的。感覺這個問題的提問者還活在「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的年代。
中國的知識分子若是想快速提高收入水平,唯一的方法是走產學研的道路,把自身的知識變成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產品的附加值,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國家提高工資上。
我在國內上大學時讀的是航空專業,那個時候正是中國航空製造企業待遇剛有起色的時候,但是和華為這樣的企業相比,待遇是地下和天上(其實直到今天也是一樣)。同學們之間經常抱怨中航工業掙得少,國家應該提高待遇,我就說:人家華為能夠做出和思科競爭的產品,我們中國的航空企業能夠造出和波音空客競爭的飛機么?中國的藍天上有一架民航客機是由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么?大家啞口無言。
造不出有市場競爭力的技術密集型產品,學再多的知識也對致富無益。要看和誰比,比起「一朝聞奏九重天」、十年寒窗一朝高中,肯定差不少。
你說我愛不愛錢,廢話誰特么跟錢有仇
你問我想不想和西方同行一個收入水平,那當然是想
但是請相信我有基本的智商,我也知道總體上國家還是窮
所以我現在主要的訴求是
1.科研經費管理能不能注重成果,至於我怎麼用的真沒那麼重要
2.期末改幾百份卷子真的挺累的,能不能讓研究生幫我把客觀題改了
待遇不只是錢,真的推薦閱讀:
※各個專業領域的你,將如何向自己的孩子介紹自己專業的知識呢?
※潭州學院的課程到底怎麼樣?
※從文學、教育、為人處事等方面如何評價鄭淵潔?
※不幸福家庭的孩子是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