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哲學體系是否完整?怎麼讓自己的哲學體系完整?

我比較喜歡胡思亂想


那麼多人嘲諷你,我於心不忍。鑒於我是個樂於助人的反其道而行者,如果你真的有心創造自己的哲學,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如果你有心從事這個偉大的事業,請你按我說的來。

首先,準備可以記錄的東西。
其次,點開播放器,放一首Danielle De Niese的piangerò La Sorte Mia或者巴赫的BWV1052:Allegro,然後泡一杯茶,現在可以坐下來安心思考了:
先列出以下一些問題——

  • 你為什麼要構建一個哲學體系?
  • 基於這種理由,為什麼非得是哲學而不是藝術或科學?
  • 為什麼非要是體系化的哲學?

  • 你的哲學體系致力於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
  • 你的解決方案為什麼優於其他的哲學家或思想家的體系?
  • 你會介意在自己的哲學裡採用其他哲學家的論證或觀點嗎?

接下來,你可以歇口氣,然後繼續列出以下這些更細緻的問題:

在你的哲學體系里:

  • 一切存在者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What)
  • 一切存在者如何存在?為什麼?(How)
  • 真理是什麼?為什麼?(認識上的)
  • 正義是什麼?為什麼?(倫理上的)
  • 歷史是什麼?為什麼?
  • 人是什麼?為什麼?
  • 美是什麼?為什麼?

寫完這些,你可以再消化會兒,然後繼續工作:

  • 在你的哲學體系里:
  • 你的哲學體系是否比科學更好地解釋了事物?為什麼?
  • 比起宗教呢?為什麼?

  • 真理可認識嗎?人類應該怎樣做,以認識到真理,為什麼?
  • 正義可教導嗎?人類應該怎樣做,以成為正義的,為什麼?
  • 如果人類不需要變得正義,那人類應該變得怎樣?為什麼?
  • 歷史有規律嗎?這個規律值得探尋嗎?它是什麼?我們能認識它嗎?為什麼?

好了,一個哲學體系的輪廓出來了。你可以對照這些列出來的問題一一作答了。請在最後務必檢查自己的答案,以免出現自相矛盾的可笑情況——一個合格的哲學家是不會自相矛盾的。當你覺得能自圓其說時,請找到一本柏拉圖的《理想國》,然後對照自己的有關正義的回答,對他書里的觀點進行批判。做完這項工作後,再找到柏拉圖的《美諾》、《會飲》、《巴門尼德》、《法意》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形而上學》、《政治學》,然後依葫蘆畫瓢,用自己關於存在者、真理、歷史、人和美的觀點,對這兩個哲學敗類的著述逐條批判。最後記得把批判寫下來——這些批判必須要包含:

  • 他的這個觀點是什麼?
  • 你確定他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 他的這個觀點是錯的嗎?為什麼?
  • 你的學說憑什麼能對他造成致命一擊?你的學說的優勢在於什麼地方?

好了,等你做完這些工作的時候,把你的筆記錄入成電子形式,然後按問題把文字歸類,使其顯得有條理。然後把它上傳到知乎的問題描述里,最後私信我,我會在我的答案里幫你完成你的偉大體系。
當然,這個幫助不是無償的:假如你賺錢了,記得分紅我百分之五。如果你是妹子,而且對自己的身材長相有一定自信,請聯繫我


感謝 @Johann Faust與@哲學羊村……雖然他們什麼也沒做。


看過一個現代哲學家(沃格林)的一個觀點,他認為建立體系是哲學的墮落。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從未著力於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哲學體系。對真理保持開放態度,認為人永遠無法掌握全部的真理,奧秘始終存在,才算得上是哲學家。所以沃格林認為黑格爾這樣的,不能算真哲學家,他取了另外一個名字給黑格爾這種建立完整體系的人——靈知主義者。沃格林的書我看不大懂,意思大概是這麼個意思。我比較膚淺的認知就是,真正的哲學不是以建立一套解釋一切的體系為出發點的,而是帶著具體的困惑並試圖揭開它們開始的,並且哲學永遠沒有終點。建立體系是個極具野心的工程,並且事實上不可能完成,因為它假定了真理可以被完全掌握,把世界看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

所以結論就是哲學體系這種東西很厲害,但是如果你不打算做哲學家的話,建立哲學體系完全沒必要。如果你打算做哲學家的話,不妨找沃格林的書來看看,評估一下建立體系到底是有助於你追求真理,還是事實上會最終妨礙你追求真理。


體系都是閉環,是否成體系就看是否能自圓其說。


真正接近「完整」的哲學體系應該就類似於黑格爾的那種無所不包的形而上學了吧。其實說一個人有思想體系並且較完整,首先在於他有比較獨特的核心觀點,進而能夠在廣泛的領域內推演並延伸出一整套的具有邏輯連貫性的學說。所以至少覆蓋面要廣,各個觀點之間有嚴密的邏輯關係,並且不自相矛盾,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有鮮明而獨特的核心觀點(要不然所謂體系也毫無必要了)。你可以考驗一下自己


沒怎麼想過這個問題~但是反駁上述回答的一個普遍特點,皆認為體系只有「自恰」(自圓其說、封閉等),實際上我認為良好的體系應當同時滿足「他恰」及「續恰」(可以跟其他理論鏈接溝通、可以被後世繼續解釋發揚,做到一個開放的體系)。很多哲學家都做到了這點,這並不意味他們的體系完美無缺,他們的完美體系很可能在任意環節被發現錯誤,導致嚴重後果,也可能被整體「範式革命」。甚至可能在當時被發現錯誤,若干年後又重新提起產生新的解釋。所以1一個良好的體系要符合「自恰」「他恰」「續恰」三個特點2即使滿足這三點,顛覆不破的理論也是不可能存在的3在講述任何一個體系時,還得關註解釋本身或解釋者的視角 QWQ妹子可以去羊村找窩~


找到一個邏輯圈,使得你的一切動機、行為都能得到自然的詮釋。
當然這個邏輯圈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幾近於出於本能所能想出的。
然後,或者你就堅守這個圈子,而想突破的話,不看別人的東西基本是不可能的,以為你的圈子邏輯完全能完美的解釋你的一切,正如世界上沒有加法的時候,你自己創造了加法,你的一切加法運算都能夠用加法準則來解釋。
只是有一天你看到了乘法,發現那完全是你圈子外的東西,用你的加法準則已經不好使、不能解釋了。但是這不是說你的加法準則有錯,因為各種準則沒有對錯之分。更何況,你會把試著把乘法用之前的加法來解釋,比如會出現指數函數或者冪函數中的加法乘法之間的轉換(可能是個例,暫時想不到更好的例子,因為這不是我的邏輯圈),然後你會更加堅信自己的邏輯,因為這是你獨立思考出來的,完全契合你自己思維發散那個圈子。
對你而言即便世界上已經有了加法準則,你也不必懊惱,因為你完全可以將之作為你自己的哲學體系。

貼一下,我之前自己的一個邏輯圈吧:

在現有邏輯中所得出的一切結論都是對其基準反映。正如公理作為定理的基礎一般,作為公理基礎的基準也必定是基準的基準上的基準,即現有基準的下層仍存在著現有基準的基準——結論A。但這一結論又是在現有邏輯中得出的,而在所採用的邏輯均是以現有基準為基準得出的,進而得出——在現有基準的下層存在著現有基準的基準是現有基準上的基準——結論B。

所以現有的邏輯是存在問題的!


後來一段時間想過要出來這個圈,太難了,慢慢的發現,有太多的人有過同一樣的想法,雖然這並不妨礙你想法的獨立專有,但是隨意看看其他準則也贊下。

況且這種東西沒有對錯好壞之分。


前文已刪。本來想嚴肅的講講這個問題,最近覺得還是不要嚴肅了,直接嘗試著構建一下所謂的哲學體系。
娛樂文章,不必較真。

第一節:概述
本質的說,構成一切遊戲的元素只有兩種,即資源和交換

  • 資源:資源包括一切客觀的存在一切主觀的存在
  • 交換:交換提供資源變化的動力。

客觀的存在包括金錢、容貌、身體、家產等一切可以用肉眼或五感認識的事物,我們稱之為客體
主觀的存在包括情感、人際關係、時間、知識、機遇等一切無實體存在卻實際作用於生活的事物,我們稱之為主體
承載主體,佔據客體的身份,稱之為載具(下文中載具和身份為同一含義)

  • 法則1:不存在絕對的主觀,也不存在絕對的客觀,主觀與客觀從產生之初便是相互干涉、相互影響的。
  • 法則2:主體可以被客體以某種方式描述出來,如時間的流逝可以被身體的變化所描述。

一切主體和客體都是可交換的,情感是可以交換的,金錢是可以交換的,貨物是可以交換的,資本是可以交換的,乃至原始慾望(性)和現代資本(錢)也是可以交換的。

以最普通的愛情為例,雙方所投入的客體有容貌、身體、金錢以及副產品(即共同活動後產生的剩餘物質,如看電影后留下的票根,過生日送的禮物等),主體有時間、經歷、情緒等。

以白領上班為例,白領所投入的客體主要是身體,主體有時間、知識、能力、情緒、經歷等,公司投入的客體有金錢、辦公場地,公司投入的主體主要是時間。在此類交換關係中,白領獲得客體回報是金錢,主體回報是人際關係、能力、知識等方面的拓展,公司獲得的客體回報是金錢,主體回報是品牌價值、產品口碑等。

  • 法則3:資源提供雙方經過交換,所共有的不可分割的新資源越多,終止交換的成本就越大。如感情中共有的回憶,過去的快樂,共同合作建立的廠房,再比如古代皇室政治聯姻來保證政權穩固。
  • 法則4:資源的交換行為的產生必然是也只會是因為資源對等。如能力強悍的員工被公司招聘,而有門路的員工也會被公司招聘,姿色上等的女性潛規則上位,都是在某些方面提供了對等的資源而產生了交換行為。

本文的目的是?
本文試圖幫助需要的同學更快的以一種可操作的方式感受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文的基礎是?
雖是以看似純粹理性的方式解釋現有世界的遊戲規則,但本質上卻是依託於類似形而上學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大實相體系的具體化,一句話描述即「資源的交換本質上是意識的交換」這個留待後述。

該如何使用本文以及本文的後續?
請盡量以遊戲的心態去使用本文,切勿過於認真,過於精打細算。本文以及本文後續所描述的方法更適用於對「方向性的把握」以及「對直覺的重新審視」。

字體標識
加粗表示強調。

第二節:知與行
在出現直接向大腦中傳輸數據的技術之前,獲取知識想來是沒什麼捷徑的。

大體分為兩種方式,從實踐中學習和從書本中學習。
兩者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因為無論從哪種方式獲取知識,最終必須要能在兩種方式中都可表達。
從書本中學習知識,需要能在實踐中運用。從實踐中學習知識,需要能總結描述為書面語言。是謂之知行合一。

根據概述中所描述的基本法,知識作為客觀存在的客體可以被無數身份經由主體獲得,但一旦獲得,就必然印上了主體的印記而變成該身份獨有的版本。

雖然被身份打上獨有的印記,但不代表該印記不可被以某種方式重新去除,從而重新接近客體知識。

作為主體來說,以儘可能客觀的語言描述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多少可以讓這知識重新客體化,但由於語言本身就是極具有主體印記的知識,且任何主體獲取知識所依賴的五感也是主體化的,所以,完全客體化的知識是不可獲得的。

也就是說,在身份所認知的範圍內,並不存在真正純粹的知識,只存在被主體化後的知識。

有可能有人會有疑問,那數學公式呢,物理定律呢,難道不是純粹客體化的知識嗎?很可惜,確實不是。數學公式與物理定律如前面所說,屬於已儘可能去除主體印記的知識,但他們依然依賴由身份發現,證明與描述。

作為另一個身份,你無法進行純粹客體化的實踐。你可以理解並在現實中對這些公式定律的正確性深以為然,可是,他們依然不是純粹的客觀存在。

不過沒關係,好在知識的有效性和意義並不在它是否絕對純粹,而在於它是否廣泛的被以你為中心的大眾所理解與接受。

例如如果你學習掌握了一套家居設計理念和技能,你的每個客戶都說你的設計好且願意推薦自己的親朋好友去做你的新客戶,那你就足夠擔當的起一般意義上好設計師的稱號。

假設在你接觸範圍以外的每個人都不喜歡你的設計,那於你何干?你的世界裡你依然是個人人說好的設計師,你的世界外他們對打上你印記的家居設計作品表示厭惡對你這個身份的主體本身並無影響。

更何況這樣的極端例子似乎並不那麼常見,因為身份與身份之間經常相互影響。

人是一種經常變化的生物。他們的想法經常藉由讀書、經歷、新聞、別人的隻言片語,乃至爭執,暴力等一切經驗而被影響和改變

雖然想法經常變化,但大體上看來,每個個體依然有一些可總結與歸納的行動模式,不經常改變。這種行動模式,被稱為性格

法則5:最理想的情況下,每一個身份不斷的積累資源和交換資源,通過交換,選擇和保留自己所認同的資源,放棄自己不認同的部分。也就是常規意義的follow your heart。

但很可惜的是,雖然性格這種特性看似穩定,卻並不具有自洽性。相反的,組成身份性格的元素各式各樣,也會在不同的場合與情境下產生矛盾的行為。這種矛盾的特性會導致法則5很難被貫徹始終。

為了方便後續描述,我們將這種能貫徹法則5始終的特性稱之為信念
人缺少信念。

第三節:信念
——————2016-06-20


這種時候應該搬出楊絳那句話了。


體系可大可小,可豐滿可骨感,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能滿足邏輯自洽性即可。
如果再好一點,能為體系各部分留出有機發展空間,
讓它最後別不得已自殺了。

若能擁有一個屬於個人的較完整的哲學體系,
這裡想借用李安《飲食男女》中的一句台詞:
"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
組建哲學體系也是這樣的,不能把形而上學的那塊、認識論的一塊、價值論的小塊都準備周全了,才著手開始搭建體系大廈。
而是需要一邊在大量的閱讀與思考中,不斷的整合模塊信息,同時嘗試著勾畫描摹建築體系的藍圖。凝神思索畫一部分,然後把初步整合過的建築模塊放上去比劃比劃,大小質地適不適合,需不需要改進?這樣的反覆的積累,嘗試,修改,再積累。

哲學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同自己的閱讀思考經驗相伴,不斷嘗試摸索的過程。要帶著目的去閱讀思考,批判質疑,不要被已經印成白紙黑字的思想和結論牽著思維脈絡走,那樣走出來的依舊是人家的老路。
「道不可須臾離也。」


我也比較喜歡胡思亂想,共勉~


我大一上學期想了一個人腦情緒模型理論,解釋了一些現象,可以說的通,大一下學期想了一個情緒起源說,跟第一個相配,而且這回找了些證據,大二開始染指人腦理解模型,也是以是第一個為基礎的,目前完全變成了一個相對主義者…
我覺得自己的體系還算完備,以理解模型和情緒模型兩個模型為基礎,我又嘗試著解釋了人的一些觀念問題,解釋了一些人的社會問題,但感覺還是有些牽強附會,需要強壯自己的理論。

在這個過程中,我有了以下幾點經驗:
0劃定自己體系的邊界,也就是能解決什麼類問題,不能解決什麼類問題。
1要有幾個核心觀點,一切其他觀點由這個核心觀點推演得到。
2不斷地拿自己的觀點找人辯論,直到無人可反駁你。
3收集事實證據以作實證推理。
4寫下來。
5學好邏輯工具,跟別人討論的時候保證自己沒有發現自己的邏輯漏洞。
6少上知乎,這裡的人只會打擊你,連討論都少有,不如去貼吧。

7如果不想被人笑話無知,那就得浪費一些時間在閱讀名家的文章上,並且最好能找出他們諸多的漏洞,否則你跟別人講自己的體系,別人只會笑話你。


自己的體系是否完整自己並不難知道。

生活中問題無處不在,你的體系都能輕鬆擺平和理順么?

哲學體系不完整有兩種辦法,要麼是借用前人的體系,要麼是自己建立一套體系。對決大多數人而言,走前者比較靠譜一些。


不要理其它人,只要去追求自己的正確,當別人都認為錯誤而自己認為正確,或相反,異於別人,且有充分的理由,你感知到自己的哲學,但自己的並不意味著特立獨行,一味奇特。很多時候和別人一樣的,只要自己認為正確,說得通,並且知錯能改。然後總結思索,自己所做的是否一致,而不只是順風而說,有獨立的思考。
由於人本來不完美片面,關注點不同,歷史總結有各人的哲學,那麼自己有自己的世界觀與處世觀,不強求別人認同。
修身自好,超然獨完。


這個問題太過於宏大,以至於我想嘗試下回答這個問題,藉以梳理下今年看書以及思考的一些收穫。
在嘗試回答一個問題時,首先對問題內指必須有充分的定義。譬如在回答哲學體系時,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哲學是什麼。我是學醫科出身的,也沒系統看過哲學方面的書,只能借用下百度百科「哲學」詞條的解釋:
「 哲學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係的理論體系。 」
在我看來,這個定義仍需再濃縮一些,即「存在為何」。
我的理解是,「世界的本質」,或者說「一切的存在」就像是一頭大象。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就是盲人摸象。由於個體的局限性,無法通過單一的力量實現對整體的了解與掌握,因此出現專業化的分工以及社會網路對知識的存儲。這就有了我們各種各樣的學科,比如化學,物理,生物,醫學,等等。這就像是一棵巨大的樹分出的主幹,而主幹下有再細分,譬如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等。通過專業化的分工以及專業領域前仆後繼的深入研究,得以在各個細分領域積累更加深入的知識,然而從整體觀看,我們所希望了解的仍然是整棵樹,或者說這頭大象,但形相的產生在助益知識發現與積累的同時也將「存在」本身扭曲化,以至於我們以為所有學科之間都存在隔閡,而忘記它們在本質上具有同一起源,也因此對起源的直觀感受有了很深的障礙。就好像DNA與市場經濟,化學反應與物理定律,它們之間怎麼可能是共同起源?
但看的一些書隱隱約約讓我覺得這個觀點有深入的價值。最開始是想了解下股市的本質,所以去看了《經濟學原理》。可這兩本書讓我覺得很奇怪,因為書中的分析具有邏輯自恰,但是好像和我了解的現實又不是那麼吻合。這個時候《怪誕行為學》還是《黑天鵝》我忘了,裡頭有句話一直提醒我:人們寧可拿著一張錯誤的地圖,也不願手上沒有地圖。所以古典經濟學不能解釋我的迷惑,我也不知道出路為何。因為對心理學一直感興趣,所以期間反覆讀了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加之之前讀過《別做正常的傻瓜》,於是對心理賬戶,框定效應,前景理論有所了解。也因此了解到心理學與經濟學有個交叉-行為金融。買來《行為金融學》。底子不夠紮實,讀的似懂非懂,不過加深對一些概念的印象,包括檸檬市場理論。這個理論讓我在幾次找房的過程中對信息中介都有認識與印證的助益。而期間又看了《怪誕行為學》。這本書更側重對於一些人們在特定情境下的固定反應方式與內在心理因素進行分析,可以看成是心理學行為學的現實案例分析。
這些書解決不了我的疑惑。讀了一半《金融鍊金術》。也是雲里霧裡,只是產生兩個直覺,一個是反身性理論讓我莫名其妙的聯想到了心臟電信號傳導過程,一個是我不同意索羅斯將社會學與自然科學的分離。對金融大鱷的敬仰,又去看了查理芒格的《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對我影響很深。因為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認為學科之間並沒有所謂的學科的疆域,不同領域的知識在抽象化後居然可以在其他領域中找到相似的印證。而查理對於採用工程學,心理學諸多學科的知識去構建他對世界以及金融市場的理解讓我似乎看到了出路所在。而根據之前在《黑天鵝》中提到的『自相似性』又去了解了蝴蝶效應,混沌理論。有一次在微博看到采銅說的信息與雜訊,直覺讓我不大服氣,因為感覺乾貨太少,道理太過空洞,但如果要反駁,我必須自己對信息與雜訊的定義有清晰的認識。由此又不得不找到一本書《信號與預測》。這本書講述了複雜系統中的預測問題,比如地震,天氣,金融市場等等。這本書仍未能提供如何分辨信號與預測的精確方法,但關於貝葉斯更新以及複雜系統讓我印象深刻,同時也知道有兩種專家的存在-狐狸專家致力於發現理論與現實之間的偏差並不斷修正理論以提高預測能力,刺蝟專家則致力於一招鮮吃遍天,試圖用一種理論想解決全部問題同時對偏差視而不見。用查理芒格的話說,後者就是「在拿著鎚子的工匠眼裡,世界就是一個釘子」(原意大概如此)。而在網上找書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了《複雜》這本書,也第一次知道桑塔費學派。同時期閱讀的還有汪丁丁的《行為金融學-演化論的視角》。前者讓我像看到曙光和找到知音一樣,知道有那麼一群頂尖的科學家在複雜系統面前合作,深入研究不同表象的複雜體系後的規律,自組織性,混沌的邊緣,秩序的形成,從生物種群,進化論,湍流,水分子的相變,DNA結構以及上層物質的構成,燈泡網路,金融市場等等,居然神奇的統一到一個體系之下。後者則有點從還原論的角度,從大腦的功能,社會網路系統去嘗試探討「合作何以成為可能」。我只是湊巧兩本書同時期一塊閱讀,但兩本書中關於知識的積累方式,小世界理論居然常常互相印證。
其實說到這裡,我仍未能回答你哲學體系要如何建立。因為「存在」太過於龐大,以至於我們這代人有生之年能否洞悉存在的本質仍未可知。我現在對自己想解答的問題也缺乏足夠清晰的定義。這種感覺就像置身於浪潮之中,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浪頭打過來,你越是深入這片海中,越發感覺到浩瀚的可怕。而這種無垠,卻是隱身在我們身邊尋常之中,如白雲蒼狗雲捲雲舒,猿人花了近200萬年的時間從四肢著地進化解放出我現在打字的雙手,蟑螂從房間窸窸窣窣的溜過,它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時間似乎比我們人類更為久遠。我們不過像魚一樣,因為置身在水中,反而對水視而不見習以為常。但從所有尋常的表象後,我們從手中摸到的一根象毛開始問起,其背後隱藏了這個大象。但我覺得這會是我願意花業餘時間去了解,思考,嘗試回答的問題。所有的答案都不夠準確,因為沒有完美的哲學體系的出現。就好像我們在做預測一樣,所有的預測都將不夠精準,但你可以根據不斷出現的新的證據去更新你的預測。
這是狐狸專家的做法,這也是一件難以停下來抵達終點的事。


我不知道題主只說了一個『讓自己的哲學體系完整』,有什麼值得你們冷嘲熱諷的。
真是莫名奇妙的優越感。


都是放屁,哲學這東西從短期來看是用來建立和執行借鑒的,從長期來看就是用來被證偽的,完善?有多完善?那是不可能的。
最好的方法是直視真實,凡事實事求是,慢慢的心胸和眼界放開了,等看得懂大多數事情的真假高低就差不多了,別局限於體系,沒事自己玩禁閉幹嘛。至於方法,身邊有高手可學的話算是最好的,看人家正確的怎麼做,技術專業的話,高手的經驗很重要,然後拳打千遍,自然力道就有了,比形而上的體系好用多了。形而上的東西可以有,但沒基礎或者斷層太大的話對世界和自己用處都不大。
再或者就別想太多,多為身邊人著想,明白自己的一切都是被世界賦予的,要回報世界就行了。


推薦閱讀:

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會不會變成第二個曹操?
如何評價呂蒙?
有哪些看上去或聽起來比較有趣的歷史人名、字、號?
王陽明的真的可以歸為儒生嗎?
怎樣評價陳獨秀的晚年生活?

TAG:哲學 | 知識體系 | 歷史人物 | 邏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