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德國部分自然保護區過去的三十年里昆蟲數量銳減75%?

是否表明動物保護註定徒勞?

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德國部分區域的昆蟲數量出現了「急劇性」和「令人警覺」的下降,研究者表示這可能對世界農作物生產和自然生態系統產生長期不利影響。

這一研究於星期三發表在PLOS One(具同行評議)期刊上。該研究表明,在其進行的27年里,德國各自然保護區內的飛行昆蟲數量下降了超過75%。

信源:

http://edition.cnn.com/2017/10/19/europe/insect-decline-germany/index.html

該研究論文原文: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file?id=10.1371/journal.pone.0185809type=printable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吧。

本項研究是荷蘭內梅亨大學(Raboud University)實驗生態學組(Experiment Plant Ecology Group)的長期研究項目(我以前在他們組做過一階段實驗)。研究的地點是德國範圍內的63片自然保護區 (沒有農業,也沒有噴撒農藥),時間為期27年(確切說沒有到三十年,從1989年開始到2016年)。

儘管這些地區在過去的27年中都受到了保護,然而昆蟲數量依然銳減了75%。文章作者在文章中並沒有指出到底是什麼直接導致了昆蟲數量的下降。但他們認為這和這些自然保護區被農田包圍有關。周圍農田的農藥和殺蟲劑還是對保護區的昆蟲產生大量影響。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歐洲國家的很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都很小,有些保護區不過是城市之間的一小片森林或者湖泊。我去過的一些荷蘭和德國的自然保護區甚至騎自行車十分鐘就能橫穿,在森林內部可以聽見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呼嘯。

荷蘭2001-2013年的農業殺蟲劑使用量

除了在播撒農藥之外,城市和道路燈光也對昆蟲數量有著負面影響。強烈的燈光會混亂昆蟲的生物鐘。一些昆蟲會直接飛向燈光,被熾熱的燈泡燒死;另一些則會把燈當成遙遠的月亮,它們會繞著燈不停地飛不停地飛,成為其他動物唾手可得的食物,或者力竭而死。燈光還能擾亂昆蟲的生殖和交配。另外,歐洲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兩側的明亮路燈形成了一條條光柵欄,阻擋昆蟲從一個地方遷徙到另一個地方覓食和交配。德國、荷蘭在內的西歐地區是世界上光污染最強的地方。很少有非常黑暗、完全未受人造燈光影響的自然環境。

歐洲的光污染地圖。荷蘭的部分和西德地區光污染爆表。

所以,昆蟲數量銳減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而且在農業地區,這種數量變化有可能更大。昆蟲數量銳減會影響植物,因為開花植物需要不同的昆蟲進行授粉;也影響像鳥類一樣的捕食者。歐洲鳥類的數量下降也是極其驚人的。英國艾克賽爾大學的研究發現,根據歐洲25個國家從1980-2009年的鳥類觀測記錄,這些地區的鳥類在這近30年間,銳減了驚人的4.2億隻。荷蘭雲雀數量下降了百分之六十(1990-2004年)。

荷蘭的雲雀數量圖(1990-2004)

我就不提大型野生哺乳動物了。反正歐洲、特別是西歐的大型野生動物也沒剩多少了。鳥類和昆蟲的銳減也許標誌著歐洲發達地區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的迅速退化。和我們認知相反,歐洲人面臨的生態問題並不比我們少多少。

另外: 誰要是對這篇文章有什麼疑問,可以在reddit的這個頁面去直接問作者喲。

PLOS Science Wednesday: Hi reddit, we』re Caspar and Eelke, and our research shows a more than 75% decline in the biomass of flying insects over 27 years, indicating severe disturbances in many ecosystems – Ask us Anything! ? r/science

References:

Hans de Kroon

Insects decline dramatically in German nature reserves: study

New study suggests insect populations have declined by 75% over 3 decades

Light Pollution Hurts Insects and the Environment

Pesticide Use in Europe


作為一個經常在休息日到野外觀察各種昆蟲和蜘蛛的業餘愛好者,我在最近二十年里也明顯感受到了昆蟲種類和數量的大幅變化(注意,是變化,不是單純的減少!)。在我看來,這種變化有兩點是特別值得注意而又往往被忽視的:

1、除了農業上使用農藥對昆蟲種群的殺傷,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區域的擴張擠佔了原本無人干預可供昆蟲自由生長繁衍的郊外綠地,導致人為活動對昆蟲生長繁衍的干擾大大增加。

2、由於各物種體型大小和生活繁衍習性的不同,人類的干預對一部分物種來說是滅頂之災,導致其數量大大減少甚至絕滅,而對另一部分物種來說卻使其如魚得水,數量和分布範圍大大增加。在關注昆蟲總數銳減的同時,這種一部分物種遭到重創而另一部分物種得到助力的失衡狀況同樣值得注意。

下面以幾種昆蟲和蜘蛛在我市城區及近郊的數量增減來說明這兩點變化的影響。

1、受益者蟋蟀和受害者螳螂

如前所述,城市擴張侵佔了農田、草地、灌木叢等適合昆蟲生長繁衍的區域,雖然這些土地有相當一部分變成了新市區的綠化帶,但原有的植被在建設過程中遭到嚴重破壞,再加上新建的綠化帶經常遭遇打葯、剪枝等人為干預,使得原本生活在這一區域的昆蟲幾乎消亡殆盡(所以綠化好不等於環境沒被破壞!),然而這對蟋蟀和螳螂的影響卻是完全不同的:

原有生態系統被破壞——蟋蟀是植食性的,只要新建起了綠化帶,就容易找到食物來源;而螳螂是肉食性的,原有昆蟲消亡殆盡導致其食物短缺,最終死亡(蟋蟀躲在縫隙洞穴里,螳螂幾乎不可能捕到蟋蟀)。

剪枝打葯等人為干預——蟋蟀生活在土壤縫隙和洞穴中,卵也產在土中,無論是剪枝還是打葯對其生存繁衍幾乎都沒有影響,反而因此獲得了更好的生存環境(例如同樣在土中產卵的螞蚱就因為平時不鑽洞,容易被葯殺死,從而減少了與蟋蟀爭奪食物的可能);而螳螂平時都在植物莖葉上活動,遇到打葯有很大幾率死亡,即便僥倖逃過一劫,其產在植物莖稈上的卵也有很大幾率在修剪時被破壞。

(螳螂基本不會飛行也是一個因素,遇到大環境不利於生存時既沒法像蟋蟀一樣鑽洞躲避,也沒法像蒼蠅一樣立刻飛走,因而更容易死亡)

人類的喜惡因素——蟋蟀作為著名鳴蟲,自古以來就經常被人們飼養玩賞,很少遭到專門滅殺;而螳螂雖然本身不為人們所厭惡,但其以捕食蚊蠅飛蛾等為食,而這些昆蟲都是人們討厭消滅的對象,因而螳螂就成了間接的受害者,經常因食物短缺而餓死。

由於以上三點,近些年來,我在市區公園和綠化帶以及郊外綠地見到螳螂的次數逐年下降,到今年更是在野外觀察次數創新高的情況下只見到五隻螳螂,創下新低。而蟋蟀的數量卻是連年上漲,甚至連植被極少的市中心商業區到了晚上也到處都是蟋蟀鳴叫聲。

(順便提及,蟋蟀的鳴叫聲可能也是促成昆蟲數量銳減的間接原因之一,因為蟋蟀會叫,更容易被人們察覺其存在,因而聽到蟋蟀叫聲便以為生態良好,放鬆了關注。而根據前面的分析可知,蟋蟀的大量繁衍,很有可能是其他昆蟲大量消亡的結果。)

2、受害者蜻蜓和影響不大的蝴蝶

相比螳螂,同樣以蚊蠅為食的蜻蜓具有飛行的優勢但近些年來數量也出現銳減。我小時候雖然家住市中心,但夏季一到下雨前滿天都是飛舞的黃蜻(Pantala flavescens,全球分布最廣泛的蜻蜓):

就連碧偉蜓(Anax parthenope,常見並且廣泛分布的大型蜻蜓)也時常可見,只是沒有像黃蜻那樣多到成群飛舞:

但現在在市區已經幾乎看不到黃蜻的身影了,只有在郊區池塘邊才能偶然看到幾隻,早沒了當初滿天飛舞的氣勢。而碧偉蜓這些年來即便在池塘濕地等處也沒見過,印象中上一次見到它還是在08年……

造成蜻蜓數量銳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其產卵地必須是水質適中(太臟則無法生存,太乾淨則無食物)能夠長期保持不會幹涸的水塘。如前所述,在城市的擴張步伐下這些水塘有的被填平,有的被建築垃圾污染,還有些位於遠郊暫時沒被城市擴張吞沒的也因為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而變得不適於蜻蜓產卵,最終造成了蜻蜓難以繁衍,幾近消失。

與蜻蜓相比,同樣屬於大型飛行類昆蟲的蝴蝶由於把卵產在植物上,幼蟲又有保護色且行動緩慢,不易被人發現,因此受到的影響就要小得多。僅就我的觀察而言,兒時看到蝴蝶的次數頻率和現在相比並無明顯差異,甚至現在由於市區綠化面積的增加,以前一些只能在郊區才能看到的大型鳳蝶如寬尾鳳蝶等現在在市區也能經常看到了。

3、同樣是蜘蛛,有的是人類活動的受益者,有的卻是受害者

雖然問題討論的是昆蟲數量的銳減,而蜘蛛並不是昆蟲,但我還是想把兩種常見蜘蛛的數量增減拿出來說一下,因為蜘蛛捕食昆蟲,所以不同種類蜘蛛的增減,意味著其捕食的主要對象數量的相對變化。而這種關係同樣會在其他以昆蟲為食的動物,如肉食性昆蟲、蠍子、蜈蚣、蜥蜴、青蛙、鳥類身上產生作用。

這兩種蜘蛛就是從北方到南方都有廣泛分布,而且體型較大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大腹園蛛(Araneus ventricosus

和棒絡新婦(Nephila clavata):

這兩種蜘蛛體型大小接近(雌性成體體長均在25mm左右),都屬於金蛛總科,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的網和捕食過程,會發現如下的不同:

1、大腹園蛛的網線較為稀疏,但網的粘性很強,故此有利於捕捉大型昆蟲而不利於捕捉小型昆蟲。此外大腹園蛛會根據獵物大小採取不同的攻擊方式:對蚊蠅等小昆蟲就直接咬死,而對黃蜂蜻蜓等大型或有危險性的獵物則先遠距離拋去大量蛛絲將其裹住,然後才咬死。這一點也有利於保護其捕食時的安全。

(因為粘性夠強,所以才能粘住飛鳥,從圖中也可以看到網線間的間隙較大,一般小飛蟲很容易從中穿過)

2、棒絡新婦的網線密集,但網的粘性較差,有利於捕捉小型昆蟲而不利於捕捉大型昆蟲(我多次見過黃蜻撞上棒絡新婦的蛛網後被彈開)。而且棒絡新婦不管獵物大小都是先咬死,然後再用蛛絲纏住帶回網中央進食,因而經常被一些有攻擊性的昆蟲如黃蜂等反殺。

如前所述,由於城市擴張,原本的農田和郊區綠地不斷被改建為新的住宅區。在這一過程中越是大型昆蟲越容易滅絕(體型大則不易躲藏,易被發現進而被消滅,同時體型大則繁殖能力相對較差),而小型昆蟲則更容易倖免(體型小則容易躲藏,不易被人類注意到,同時體型小往往繁殖能力也強),並且由於大型昆蟲(經常以小型昆蟲為食)數量減少,從而得以更快更多地繁殖。這一變化趨勢隨食物鏈向上傳遞,就導致了在許多地方大腹園蛛的數量銳減而棒絡新婦卻驟增,例如kmlover:這是什麼類型的蜘蛛?嚇死個人? 這個問題的題主就發現了相同的現象。

總之,在報道的昆蟲數量銳減的表象之下,我們應該關注其背後隱藏的更多變化。


跟著 @大地 來的
題主說的沒錯,變化早已經在物種數量從幾百萬幾十萬到幾萬幾千的時候發生了,我們卻要到幾百幾十才能發現並且做出似乎毫無意義的補救,真的有意義嗎?
有。
首先,人類的活動也可以看作是自然環境變化的一部分這沒錯,大量消失的物種也可以看作是適應不了環境而走向滅絕的,我們在它們的數量已經達到少的幾乎不能恢複種群的程度時才開始行動,是不是違背自然規律,偽善且低效率的呢?
我只能說有些東西必須一點一點進步,我們以前可能在它們滅絕時一無所知或者只能無能為力的看著最後一個個體走向生命的盡頭(袋狼,渡渡鳥,旅鴿的教訓),現在我們已經能夠做到在它們滅絕之前就有所反應,不論結果如何我們已經開始付出努力了(白鱀豚,白犀牛,朱?等,有些可能已經太遲了,有些我們成功了),以前我們只能關注到個體足夠大的物種面臨的困難(大熊貓,丹頂鶴,東北虎等大型鳥獸),現在我們甚至開始關注土壤動物和微生物(請避免抗生素濫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更早,更全面的發現各種生態問題並及時的做出反應,止損,補救甚至真正恢復,不能因為一個行為目前看來收益不高就忽視其進步空間,也希望大家能夠越來越多的關注並且逐漸重視生態問題。
我們拯救這些物種不僅僅是為了幫它們逃避滅絕的命運,還是為了我們自己,大家都知道物種多樣性越高的生態系統穩定性越高,擴展到整個生物圈就是要盡量避免過多的物種滅絕,我們不只是為了做那些生物的救世主,我們是為了避免生態災難和物種大滅絕的發生並波及到人類,這才是最核心的原因,相比於地球和自然界,人類真的很脆弱,脆弱到不堪一擊,沒了人類,地球也就那麼過,反而是蟑螂蒼蠅和耐極端細菌更容易在絕滅中存活下來。
希望大家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吧,作為一個準動物保護工作人員,我希望能夠在這個巨大且艱難的工程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就醬,點個贊吧,謝謝!


生態系統的底層架構面臨崩潰、生態世界末日可能到來?

我們換一種說法看是否更容易理解:「德國在過去的三十年里,將危及農作物生產與人類健康的害蟲數量,大幅消滅掉了75%,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經常跑野路的老司機可能會感受到,與十幾、二十幾年前相比,汽車風擋玻璃上撞死的飛蟲越來越少了;即使領孩子去郊外遊玩,看到的大個蜻蜓、色彩斑斕的蝴蝶、各式奇形怪狀的甲蟲也不那麼多了。。。稍加留意的話,的確能夠切身體驗出昆蟲數量減少的速度真的是很驚人的。

不過,因為昆蟲的基數極其龐大、在感覺上也毫不起眼甚至令人生厭,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又都是諸如打不死的小強、嗡嗡的蒼蠅、吸血傳病的蚊子以及一大票避之唯恐不及的臭蟲和寄生蟲,所以昆蟲問題不太可能如同大象、鯨豚、猩猩等瀕臨滅絕的物種那樣引起廣泛性的關注。

但實際上,在人類的耕種、生活空間不斷增加的同時,昆蟲的自然棲息地必然會隨之大幅減少;而在消滅農田裡的害蟲、雜草、病原微生物的過程中,現有技術很難避免對有益昆蟲直接和間接的誤殺。所以,與其它物種的削減和滅絕一樣,昆蟲數量的大幅下降並非是意料之外的。

1970~2012年,估計全球昆蟲數量減少了約58%;與此相對應的是,自1970年以來,世界人口總數已經增長了一倍。2011年達到了70億,2017年中超過了75億。

此次由荷蘭奈梅亨大學與克雷菲爾德昆蟲學會通過監測德國63個「受保護」的半自然地區(如草原、樹林、荒地等)得出的研究結果表明,在1989~2016的27年間,從這些地點採集到的飛行昆蟲的總量平均下降了75%,而在夏季更是達到了82%的降幅。

克雷菲爾德昆蟲學會最初是一個業餘愛好者組織,從1905年起就一直在觀察、記錄並收集這個地區和世界各地的昆蟲。在全球範圍內,幾乎很少有這樣長期對昆蟲整體數量進行監測的持續性研究,所以對於真實情況並沒有非常明確的了解,也難以確定這次德國的研究數據在其他地方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但75%的降幅,卻是一個驚人的數字,遠遠超出了眾人的心理預期,隱含的危機可能比想像中要嚴重得多,其迫切性甚至超過了全球變暖和當前模式下的環境保護問題。

克雷菲爾德昆蟲學會就是使用上圖中的陷阱來定點定時收集昆蟲的,這個帳篷裝置的頂部是一個開口的塑料瓶,下面與其相連的瓶子中裝的是酒精;偶入的昆蟲想要飛高逃離就會困在塑料瓶中,被熏暈了就掉在酒精里了。

這種傢伙經常被誤認為是蜜蜂,它叫食蚜蠅,成蟲主要以花蜜和花粉為食,是重要的授粉昆蟲。1989年,昆蟲協會在一處陷阱中採集到了143種昆蟲,其中有17291隻食蚜蠅;而2014年,在同一地點採集到的104種昆蟲中,卻只有2737隻食蚜蠅了。

人類在開荒墾田的過程中,必然會將原本存活於這塊土地上的幾乎所有生命消除掉,這是一個毫無疑問的結果。對於地球上的所有物種來說,本質上就是生存空間的競爭問題,人類因為智力的加持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全球性的自然模式。

從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角度來說似乎也符合自然規律,文化與道德在赤裸裸的生死存亡面前幾乎不堪一擊,人類所發展出來的組織結構、法律以及各類約束範式等更多的是為自身所屬群體的可持續化發展服務的。所以,假若有一天大型野生動物全部滅絕了、只有少量在圈養的動物園中苟延殘喘,也很難從道義上去批判這種結果,因為這是全體人類共同的複雜作用所致,獨善其身更需要經歷殘酷競爭的洗禮。

可是如今步大型野生動物後塵所顯現出來的昆蟲問題,能否導致人類面臨生態系統「底層架構的崩潰」、走上「生態世界末日」的道路呢?

昆蟲的地位很特殊也很微妙,它們處於生態系統的底層,對於植物繁衍生息至關重要的授粉行為、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特別是土壤中營養的循環和廢物處理等最基礎的環節起著無可替代的根本性作用。昆蟲在真核生物中所佔的比例超過了50%甚至可能達到80%以上,對生物多樣性的貢獻至關重要。

如果昆蟲數量持續性的大幅度減少,那麼對農業以及生態系統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就可能是一種必然,想像一下只開花不結果實的世界。大多數開花植物都需要昆蟲進行授粉,而昆蟲則通過吸食能量豐富的花蜜獲得回報,這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共生互惠關係。一旦嚴重打破了億萬年間的協調性,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自然界進行重新洗牌、劇烈調整平衡的周期也不會太短,一個系統的底層架構崩潰的破壞力難以估量。

那麼人類有沒有可能徹底拋棄自然機制、跳出自然規律、實現完全人工化的生存環境呢?

在我們對未來的想像中,星球表面大多都會被鋼鐵洪流所覆蓋,或許對強大的機械力量的執著追求成就了人類的崛起。

但在強勢挑戰、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強烈碾壓自然的意願和膨脹的快感掩蓋了對長遠進程以及人類自身能力上限的思考。

上世紀90年代進行的生物圈2號實驗,用來測試人類能否將地球的自然狀態複製到人造環境之中,以驗證封閉生態系統在探索外層空間時支持生命存續的可行性,研究生物群落、農業種植與人類生活間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2號包含了雨林、海洋、濕地、草原和沙漠5個野生生物群落區域,以及農業區和居住區2個人工生物群落,還有2個巨大的氣壓調節室。圈內共有約4000個物種,包括軟體、節肢、昆蟲、魚類、兩棲、爬行、鳥類、哺乳類等動物和浮游、苔蘚、蕨類、裸子、被子等植物約3000種,細菌、粘菌、真菌、藻類等微生物約1000種。

生物圈2號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探索、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學成就、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關注。但在進行的兩次實驗中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大自然協調運作機制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了人工所能控制的範疇。在導致失敗的主要因素中,除水、氣和物質循環失調之外,生物種系失調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其中授粉昆蟲基本死絕了,但蟑螂和一種熱帶螞蟻卻大量滋生成為了優勢物種。

這也是現實世界中的一個困境:害蟲很難被清除,益蟲卻很容易的被連帶著殺死了。或許適應能力超強才使其成為了害蟲,而循規蹈矩的益蟲在生存環境略有變化時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也許極端強烈的競爭本能或意識,才是頑強生命力的支柱。

既然當前的科技水平遠不足以使人類脫離自然規則的掌控、仍然屬於自然界的一種有機組成部分,那麼似乎就只有適應自然這一條路可以行得通了。例如採用減少殺蟲劑使用、允許一定比例害蟲存在的「綜合病蟲害防治方法」,在田間地頭多種一些長花期植物餵養授粉昆蟲,控制對荒山野嶺等純自然狀態區域的開發,避免食物和肉類的浪費,嚴格控制工業捕魚規模,開發新型蛋白食物減少畜牧業對自然環境的過度侵蝕等等。。。

上述的這些努力只是減緩了危機到來的時間、為容納更多人口合理規劃與擠壓空間,但在世界上每年新增長的幾近一億人口壓力面前已經力不從心、險象環生。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很難追趕上人口的膨脹,臨界點似乎從迷霧中露出了些許端倪。

如果繼續沿著當前的路線發展,將需要加倍農作物生產,需要更多的資源密集型食物(如肉類和乳製品)。人類已經開發了地球上大約75%的無冰地,可以想像在當前的技術水平下,預期的人口規模必將導致野生狀態的自然之地蕩然無存,整個地球的可利用資源都會處於人工控制之中,自然平衡與調節能力將不復存在,這會帶來毀滅性的全球生態系統崩潰。

而解決方法十分有限,一是大幅提高科技水平、成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最理想的當然是能夠人工合成出有機食品,僅依靠自然環境產出的食物總量終歸是有限的;若無度的從自然資源中壓榨食物供給,必然會導致整個生物鏈條崩潰。但科技想要快速發展,除了投入之外大部分還得靠運氣,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況且大幅增加投入就很難達成共識。

第二個辦法就是將全球人口總量控制在科技水平與自然資源能夠可持續性支撐的範圍之內,不至於突破極限而全盤垮塌。但這一點基本沒有可能,誰應該被控制呢?誰有這個跨越全球的權利和能力呢?

靠自覺?人數處於劣勢的群體,很容易先被滅族啊~~「人類」,僅僅是一個生物學上的分類概念,當前的智力與文化發展水準下,幾乎不可能在意識形態上成為一個整體來分析和決策。面對全體人類的共同問題,不同的利益群體之間基本達不成共識。

不斷膨脹的人口數量與有限的自然資源之間,矛盾的爆發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令人意外的是,這一次發表的德國昆蟲數量劇降的論文,所能造成的後果將會比全球變暖、能源枯竭、土地肥力下降等問題更為直接和迫切。但我估計並不會在輿論中形成太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只要吃飯的人越來越多這就幾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而這件事情本身是典型的費力不討好、也沒有利益直接相關的團體,很難有擁有話語權的力量為此站台發出呼籲,相關的研究經費和保護措施以及執行力度能加強到何種程度並不樂觀。

人類的悲劇也許在於,擁有了可以認清現實的智力水平,卻又沒有達到能夠解決問題的高度,只能眼睜睜的目睹痛苦的降臨,在末日之前拼個你死我活。但實際上,人類遲早都會滅亡,只要死得不那麼痛苦,具體什麼時候發生似乎也並不重要,順其自然、活好當下也許是最現實的選擇。

不過,人的天性中又充滿了不服輸的意志和探索未知事物的強烈慾望,生而為人、放手拼搏,發現更大的世界、創造未來可能並不是人類存續、求得永生所驅動的,也許只是為了滿足那顆好奇的心靈~~但由此而使得一切皆有可能。。。


中國也是,除了開發較少的地區,其他地方昆蟲數量和種類都在銳減。
不了解昆蟲的人總喜歡說某某是屎殼郎,然而屎殼郎在城市附近已經成了稀有物種,只能在山裡很少見到,十年前就算在城市就經常會見到螳螂、瓢蟲。然而螳螂現在更加稀有。
制定政策的人不會管你昆蟲物種數,畢竟沒人喜歡這些東西,人們想看到大片的樹,哪怕上面打滿了葯;想看清澈的水,哪怕裡面只有人工養的一兩種魚。在各個城市周邊,政府為建造所謂生態景區,砍掉多餘的樹,再打葯、引入寄甲等天敵,現在城裡的小孩已經很少認的出什麼是天牛,什麼是金龜子。
甚至有的地方抽干湖水,砍光大部分的樹,再重修。

比如:

改造後的雁鳴湖,原先種類繁多的昆蟲、水生生物一去不復返。

這種情況不只是在城市附近,在秦嶺部分景區,大面積投放寄甲保護森林,進行所謂的保護環境,事實上保護了樹木,然而那些依賴朽木為營養的昆蟲一命嗚呼,其他植物喪失生存空間,兩棲類、爬行類及大小哺乳類因為喪失食物來源一併升天。喪失天敵,個別昆蟲大肆泛濫。

有的破壞是間接的(環境污染),而有的破壞是直接的,不僅僅是人們對生態的理解淡薄,還有政策的制定者的無知。
忽略了昆蟲,一切生態保護都無從談起。


是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怎麼能和農藥或者農業扯上關係。cnn直接略過直接看論文: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nt and underlying causes of this decline is based on the abundance of single species or taxonomic groups only, rather than changes in insect biomass which is more relevant for ecological functioning

This yet unrecognized loss of insect biomas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evaluating declines in abundance of species depending on insects as a food source, 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the European landscape.

簡單說目前沒結論,要不去看看table4,fig5中森林覆蓋率和樹種多樣性對昆蟲種群的影響?

亂扯農業的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 [17, 20] (e.g. pesticide usage, yearround tillage, increased use of fertilizers and frequency of agronomic measures) that we could not incorporate in our analyses, may form a plausible cause


不光德國,中國也是昆蟲數量銳減,小時候從河邊草地里一走,螞蚱一片片的,噼里啪啦碰腿。現在根本抓不到,國慶節回老家準備抓幾隻給孩子玩,半個小時也沒抓到一隻。
小時候村子裡的樹到夏天根本沒有葉子,全是掛滿了我們稱之為「弔死鬼」的蟲子,一根絲七八米從樹上掛下來,在一人高的地方蕩蕩悠悠,葉子全被肯啃光了。走路不敢從樹下走,不然會掛一頭一身蟲子和絲。現在樹上綠葉茂盛,再沒見過那種蟲子。
蟲子少了,鳥就少了。以前門前的高壓線上早晨和傍晚擠滿了燕子,密密麻麻,公路上經常見到被車撞死的燕子。現在回老家一隻也沒見到。


政治寡頭忙著爭權奪利
宣傳媒體忙著掩蓋真相
普通百姓忙著吃喝拉撒

科學家就像一個沒人相信的孩子一樣大聲叫嚷著:

我們要死了!大家快跑啊!

沒人在乎

然後大家都死了


我知道有個德國拜耳,廣告都打到我們村兒了…
這鍋就讓它背吧…


農藥大量使用背鍋預定

不過巴斯夫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化工產品公司哦

貪婪的人類

這不過是德國版的寂靜的春天


非專業人士,閑談幾句。

大家都學過中學生物,對於基礎食物鏈也都有了解,那麼很容易想到在昆蟲數量持續性下降的情況下,以昆蟲為食的鳥類應該也是同步減少的,事實也正是如此

這只是底層生態失衡向上層反饋的第一步,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問題出現,至於昆蟲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目前我沒看有統一的令所有人都信服的說法,不過大部分人都比較認可農業開發是主要原因

那麼就回歸到了根本問題——人口,人口在漲的前提下你不可能減少農產品產量。所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導致底層生態失衡的途徑只有兩條——殺人和增加單位耕地的農產品產量,前一條我們先不管它人不人道,首先核武器的存在就決定了能大量減少人口的大國戰爭幾乎打不起來。那麼我們只能把希望放到後一條,幸運的是,這個我們可以做到

所以道路已經很明顯了,砸錢。水稻、小麥、豆類、薯類、玉米等,所有的主要作物砸錢砸到他們高產,牛羊豬雞魚等,砸錢砸到他們肉多奶足,之後再一步步地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這才是治根之道。而實現這些目標的主要條件不光是錢,還有更重要的生物技術類的研究人員,然而諷刺的是,生物類的科研人員不論國內還是國外,處境都不是很樂觀。

數學與物理鋪墊了人類前行的道路,道路的終點則是生物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少啥啊,夏天會鄉下住,夜裡開著燈,窗戶還是關著的,然後從縫裡穿進來的小蟲子一會就鋪滿了地板


突然想到《全職獵人》螞蟻篇 人類無盡的惡意 世界高層對會長說:「把那些害蟲全部殺掉!」


是長的好看的蟲子減少了吧,家蟑,蒼蠅,蚊子沒見少啊...


可以結合污染物遷移的理論思考一下。


記得95年坐老爸單位車上高速,傍晚時分時候,一群昆蟲像下雨一樣沖向擋風玻璃上,黃色乳白色綠色的液體爆漿出來,再加上雨刮來回掃動的情況,本來暈車我坐副駕駛那種驚恐!
現在,什麼都沒有!


城市化!


蟲子減少的確是人類頻繁使用殺蟲劑,然後蟲子體內會產生抗藥性,然後人類不得不加大劑量和更換更有效的殺蟲劑,所以,如果最後能活下來的,都是抗藥性非常強的,但是為什麼蒼蠅蚊子蟑螂不滅絕呢,他們本身的生命就特別頑強,而且只是局部有效果,沒有從跟幫解決


其實還不是誤殺的問題,食物鏈才是最大原因


推薦閱讀:

國外的土木工程課程是如何設置的?和國內有何區別?
德國很多鑰匙都可以開自家的門和樓門,有的甚至可以開報箱和垃圾箱的鎖,是鑰匙的每一段對應一把鎖嗎?這樣的系統是如何維持的?是否安全?
請問莫扎特德語歌劇是用標準德語還是南德德語?
為什麼德國造就了那麼多文學、藝術和哲學大師?
如何客觀分析和評價6.23德國電影院「槍擊事件」?

TAG:環境 | 德國 | 昆蟲綱動物 | 生物學 | 生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