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進入諮詢行業的?
1.入行幾年了?
2.你是如何進入諮詢行業的?
首先定義諮詢的種類:
1)管理諮詢(國際),如麥肯錫、BCG、Bain等
2)管理諮詢(本土),如和君、北大縱橫等
3)IT諮詢,如IBM、埃森哲、凱捷等
4)HR諮詢,如Hay Group、美世、韜睿惠悅等
5)財務諮詢,如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6)其他諮詢,如留學諮詢、品牌諮詢、理財諮詢、電信諮詢等等
註:其中很多公司的業務組合比較多,像IT諮詢或四大公司內部也有一些管理諮詢的職能部門。以下討論不列入內。
不負責任的來說,諮詢行業里的鄙視鏈條是:
管理諮詢(國際) &> 四大財務諮詢 &> IT諮詢 &> 管理諮詢(本土)
(HR諮詢自成體系,其他諮詢不算)
更不負責任的來說,整體行業的鄙視鏈條是:
投行 &> 諮詢 &> 快銷 &> 其他
其中:
第一類:是普遍意義上大家說諮詢會想到的,也是學生們最想去的公司,這類的公司在國際上比較有名的在國內目前有10-20家左右,另外還有很多家沒有什麼名氣但也算是管理諮詢的公司。管理諮詢公司的業務主要是企業戰略類,比如一家企業會僱傭麥肯錫來看是否應該進入一個新市場、是否應該併購某一家公司、怎樣才能提高銷售額等等。(為什麼管理諮詢的存在是有意義的,為什麼一個本科畢業生可以去教別人管理?因為對於諮詢行業從業者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商業邏輯,而不是經驗。)這類算是在諮詢行業的最頂端了,我之前有在幾家這類的公司實習過,所以我的經驗和觀點都是從這類出發。
第二類:是稍微山寨一點的本土諮詢公司,一般公司人數比較多,進入會更容易些,薪酬待遇也差很多,想去第一類管理諮詢公司的人,一般不把這類當做選擇,很多最後哪怕做不了諮詢也不會去這種。(最近有一些第一類公司里出來的人自己創立的第二類公司其實有些質量也不錯,比如久謙等)。
第三類:IT諮詢,並沒有對IT背景要求很高,一般是提供解決方案,比如ERP系統在某個大企業內部的搭建和實施等。很多想去諮詢又去不了第一類的人有可能會來這裡,但其實做的事情很不一樣,能進管理諮詢的人一般被認為是高IT諮詢一等的(當然實際工作中並不能這麼比較,但對於應屆生找工作的時候來說一般是這樣的)。
第四類:HR諮詢是自成門派的一種,很多學人力資源、學精算等的人會來這裡,做的事情就是外包企業的招聘、裁員、薪酬體系的設定等等。和前三類不同,這個對專業的要求有一定準入門檻,所以大多數人不會來爭這個行當。
第五類:財務諮詢就是風險、會計等等的諮詢,一般比較專,和IT諮詢有點像,很多時候都要出差很久,到客戶的公司入駐。四大對專業背景的要求不是那麼嚴格,所以其實什麼專業的人都有機會進入。一般大家進入以後都會考CPA,這基本是這幾類諮詢里唯一和某種考試證書掛鉤的職位(HR諮詢某些崗位也許還需要精算證)。
第六類:沒什麼可說的,進入的方式千差萬別,基本也都沒什麼難度。
知乎上做諮詢的人以第二類或第三類為主,第一類有但不多,而且第一類一般比較忙,我認識幾個有知乎的人平時也只是瀏覽而不怎麼會發言。所以其實很多關於諮詢類別下的回答都不是太準確。比如這個帖子的回答里有人說是學習營銷、管理、還上什麼演說課程,最後才進入管理諮詢公司擔任培訓工作,但其實管理諮詢不會對背景有任何要求,認識很多工科生從沒學過營銷或管理也進去了,更何況我倒沒聽說過管理諮詢公司內有什麼培訓工作的職位,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至少我敢說這肯定不是核心的職位。
以下我以第一類公司為例,說下典型的進入方式:
第一類管理諮詢公司基本只接受海外頂尖學校的學生或國內清華北大復旦上交的人,偶爾聽說有一兩個人大、同濟之類的能成為漏網之魚,但難度很大。而且很多時候是本科出身論,即哪怕你研究生在海外名校,如果本科不好也會是很大劣勢。(四大諮詢和IT諮詢條件會放寬很多,簡單來說211或者等同級別的學校都有希望)
進入的條件:
1)一般是大二甚至大一就開始實習,做管理諮詢、投行、券商、快銷、投資等類別公司的實習生。
2)有比較好的學生社團經驗,當過社長或組織過大型比賽等。
3)GPA保證在極高的水平,一般3.5是底線,3.8左右比較保險。
4)有海外學習或交換經歷
5)有大型競賽獲獎經歷
6)英語口語寫作交流無障礙
7)有邏輯、聰明,對管理諮詢必備的case interview的形式能很好掌握(諮詢行業的面試裡面,案例分析如何下手?具體可以看我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8)運氣
有人也許覺得這些要求都太高,沒有幾個人能達到。但事實是像麥肯錫這樣的公司每年招收的人就在10個左右,他們不需要關心這個標準有多難,因為能達到的人已經大把大把抓了。(不過管理諮詢的這套東西還是對人的思維方式和對商業的看法很有幫助的,哪怕事實上很多人最後都不能真正進入這個行業,但是我會鼓勵大家多學習和嘗試,還是很有益的。)
以上說的是應屆生的情況,一般進入管理諮詢公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以應屆生的身份(或者MBA應屆生),其次就是在某些行業里做了很久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比如羅蘭貝格很多汽車行業的顧客和項目,所以就會有很多各大汽車企業的工作者進入,但也都是教育背景很好,且不是純鑽研技術的類別。
最後把一段我之前隨手寫的狀態發出來分享,希望大家不要把一些公司或職位神化,而且我個人一直堅信的是一個人的職位高低和這個人的能力無關,而一個人的能力好壞又和這個人本身的性格或為人無關:
以前一直想做諮詢,認識幾個MBA畢業進麥肯錫的覺得牛的不行,後來突然覺得那些人在產業里做那麼多年,學了個MBA,結果只進了諮詢,是不是不值得?然後開始研究VC、PE,都說這才是事業的終點,結果發現太多人有點錢就能說自己做投資的,商業計劃書看不過來了就招幾個人一起看,然後就變成了投資公司。創業更不用說了,隨便做點東西就可以給自己安個CEO,co-founder的名號,創業者聚會就和相親大會似的。於是,最後的最後,還是覺得,其實和認同的人一起做喜歡的有意思的事情,這整個追求夢想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P.S. 其實進諮詢的方式已經很模式化了,一般一個人在諮詢公司內待得時間也就是2年左右,如果問為什麼不做諮詢了或不做諮詢以後去哪了其實可能會更有意思些。
--------
- 更多回答請看 曲凱
- 更多文章請到 創投方法論-知乎專欄
- 更多互動關注公眾號 42章經
首先,還是需要理清諮詢的定義,由於諮詢種類眾多(如得票最多答主 @曲凱 所講,可分為管理諮詢(國際、本土)、IT諮詢、HR諮詢、財務諮詢、其他諮詢等),此處僅分享大家較感興趣的國際管理諮詢公司。
隨後,認真答題。
1、入行三年
碩士畢業後即加入某國際戰略諮詢公司(某源於歐洲的最大的戰略諮詢公司),工作三年,目前正處於職業調整期,所以想藉機在知乎上分享、整理三年諮詢生涯所思所得。同樣,因為三年的時間不長,思想淺薄之處還望見諒。
2、2012年,依靠明目標、刷簡歷、狂mock、巧實習、抖機靈進入諮詢行業
首先,亮背景:本科電子科大光電系,研究生保送P大電子系、期間修P大經濟學雙學位。背景並無亮點,比不上諮詢行業最喜歡的北清復交土著,為進入諮詢付出不少努力與心血,所以經驗還是蠻值得分享。
在回答此問題前,其實想系統講下國際管理諮詢公司需要怎樣的人?如何判斷你是否適合諮詢行業?國際管理諮詢公司工作三年後去向何方?這也許比單純分享進入行業的故事,更具參考意義。未來我會繼續補充此方面答案。此處仍以分享個人經歷講故事為主。
1)明目標:碩士在讀期間,就已非常明確地想進入諮詢行業,目標明確、全力以赴是當年得以順利拿到offer最關鍵的因素!
在看此文前,其實希望大家想清楚,你是否了解諮詢?你是否喜歡諮詢?你是否適合諮詢?這應該是思考的第一步。
第二步,還應問自己,諮詢是否是你的唯一選擇?還是選擇之一?如果只是你的選擇之一,除非你足夠牛逼與幸運,不然難以與目標專註的人競爭。畢竟,想進入此行的,都是聰明人。
最後,諮詢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最牛最fancy的方向,諮詢落戶中國十餘年,早已摘掉頭上的光圈,伴隨企業的成熟,行業議價水平逐年下降,整體已步入調整期,工資收入性價比也逐漸下降。但同時,諮詢是絕對不會消失的(如德國企業每年均會花費3%費用聘請諮詢公司,存在即是合理的)此時,想清楚是否要進入諮詢行業顯得更加重要,因為你還有更多的熱門方向值得自己選擇!(如金融、互聯網、創業、地產、醫藥等)
當年我是如何明確目標的?很簡單,去問去看去嘗試去思考去感受。
看看周邊的人,哪些是你欣賞的?哪些是你疏遠的?這樣的思考,大概可以指引自己的人生方向。
當時的我,欣賞的是在課堂上侃侃而談的經濟學老師(周其仁是我最愛)、是我優秀最終加入諮詢的三位師兄(我有三個師兄進入諮詢行業,兩人進入國內管理諮詢、一人進入國際諮詢,他們是帶領我走入諮詢的貴人之一!),而不是穿著樸素沉穩內斂的物理電子學教授。(不同的人生階段,確會有不同的體會,當時的我是那樣的,現在的我卻非常欽佩我樸素簡單的研究生導師~)
學歷確實不能作為衡量能力的唯一標準,但確實能給你提供一個多元化牛人的環境,若不是當年進入P大,我可能連諮詢是什麼都不知道。
確定了畢業後是工作而非繼續PHD後,三年的重心,全部放在找工作上(導致後面差點沒法畢業,所以需謹慎),通過10份實習的嘗試(先後做過HR、PR、銀行、PE、諮詢公司等實習),最終確定自己最喜歡的是諮詢,因為諮詢的牛人環境,因為那樣的工作狀態。
我一直認為,要確定自己的職業或人生方向,除了不斷網上查詢、線下溝通,最重要的是親身實地嘗試!
我曾以為我非常適合HR,但經過三個月實習,我放棄了;
我曾以為我會喜歡PR,但做了一個月實習,我也放棄了;
同樣的,對地方銀行、總行、PE、投資公司,我都通過嘗試確定了自己現階段的不適合。
只有諮詢,是適合當時的我的。
所以,當還是學生的時候,有想法,就去做吧!一個勤快好學的實習生,沒有公司會拒絕的!
2)刷簡歷:把諮詢所喜歡的要點全部展現在一頁紙上,你便成功了一半!
諮詢到底喜歡的是怎樣的簡歷呢?
學歷、成績、海外經驗、諮詢忠誠度、Hard/soft skill(PPt,Excel,統計,溝通,身體好)是諮詢公司篩選學生簡歷時最關鍵的五大因素。
A.學歷:前文說了,學歷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且不絕對。如果沒有北青復交或海外高校經歷,好的GDA、實習經歷、hardskill一樣可以幫到你。
B.成績:諮詢公司確實只會挑選TOP5%
成績的人。因為諮詢,要你三個月讀懂一個行業,且給這個行業工作十年以上的精英提出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快速學習能力,雖說現在考試水分高,但考前突擊考試成績好,也是學習能力的唯一體現,至少在簡歷上。
C.海外經歷:諮詢公司常做的一項工作是Overseas Benchmarking,即把美歐的經歷介紹到國內。無可厚非,如果國外已經走過一輪,為什麼我們不去學去看?Benchmark海外經驗、結合國內實際現狀,是諮詢公司給出建議的常用structure;同時,在做行業research時,讀一份英文材料的價值,遠超10+份中文材料。所以,一個漂亮的海外留學背景、甚至海外實習交流經驗,都將為你加分不少。
由於我理工科出身、英語能力一般、無海外留學經驗,我在研究生期間報名參加了P大所有可申請交流的機會,均未成功,最後我選擇自費去港大的項目,算是給簡歷上增加一小亮點,同時港大學習、熬夜參加商業比賽的經驗也讓我獲益頗豐。
D.諮詢忠誠度:瀏覽簡歷時,我們會重點看這個人是否是「諮詢人」,這一要素主要體現在你的實習經歷上。如果簡歷上滿是「基金、券商、投行」的實習,這表明諮詢只是你的「選擇之一」。
如果要申請諮詢的工作,在實習經歷上儘力凸顯你對諮詢的忠誠,將會極大加分(畢竟,實習經歷是佔據簡歷篇幅最大的內容)
我當時得以順利拿到MBB及系列Tier2諮詢面試的原因,便是實習經歷足以說明我是一個忠誠於諮詢的人。三份外部諮詢公司實習經歷,一份內部諮詢公司實習經歷(即便在中國銀行總行實習期間,實習部門也是戰略諮詢部)。
E.Hard/soft Skill:諮詢公司的高強度工作性質決定,人來了最好立即就能用,而非花長時間去培養。諮詢公司對員工的培養都是on site training,把你扔在項目中,給你扔一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後你完成了,也成長了。當然,很多人受不了這種challenge身心的工作方式,所以很多人在入職一個月便選擇離開。
諮詢公司最需要的Hard Skill是PPT、Excel、research能力、建模能力、統計能力和文筆,如果你在此方面擅長,可以重點突出(最好以完成xx頁xx作品為體現,而非簡單寫擅長xxx)。
諮詢公司最需要的Softskill是溝通能力、身體、人脈和外貌。參加辯論、演講足以說明你的溝通能力;身體好也是諮詢的重要參考(記得有intern面試我司,只說了一句「吃得少、幹得多、不睡覺」便被錄取,現也憑藉其優秀的工作能力直接被提前錄取為正員工,諮詢公司留下的都是一群身體素質較好的人,耐折騰確實是諮詢的KSF之一,我當時基本每個面官都會問到我在山鷹社雪山被困的經歷),身體好可體現在馬拉松、堅持跑步、登山隊等方面;人脈和外貌很難體現在簡歷上,但如果寫上芭蕾、鋼琴、聲樂等專長,或貼上自己美照一張,很多男顧問就會讓你直接進入下一輪(這確實是一個看臉的社會,誰讓諮詢領導90%都是男人)。
3)狂mock:Case
Interview確實是可以mock出來的!
如果自己已經想好要進入諮詢,也打造出一篇「諮詢人」的簡歷,接下來要做的事情便是找一個和你能力相當(或更強的人)一起MOCK
INTERVIEW(個人覺得Mock最好2人,最多3人),這個類似奧運會前,運動選手都需要被關在一個郊區,進行賽前集訓。如果錯過,後患無窮。
我當時通過ChaseDream諮詢論壇加入北京MOCK QQ群,並在裡面認識一名P大光華的妹子(現已成為好朋友好閨蜜),我們均是一根筋要進入諮詢的人,性格興趣相投,且居然住在同一棟宿舍樓,於是馬上和她結盟展開Mock之路。
當時的方法是這樣的,我們採用的仍然是Case
In Point經典教材,一人精讀三本(我135冊、她245冊),每天將自己看到的好case來Test對方,並根據自己理解當場給出建議。
當時的狀態是這樣的,我們每天早上一起去中國銀行總行實習,地鐵上我們花半小時Mock一個Case,從地鐵到公司路上Mock一個Case,中午午休時Mock一個Case,下午下班路上和回宿舍後我們還會Mock幾個Cases。
不到兩個月,我們已經把所有CIP的case mock完畢,便開始Mock Interview,互相扮演面官,對對方的自我介紹、寶潔八大問、面試後提出的問題等進行修正和完善。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足夠牛逼,你可以隨隨便便成功。但如果你只是如我一般凡人,必須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因為,即便如保送光華的人,也會比你更努力。
最後我們兩都如願進入諮詢行業,最近她剛剛跳槽加入我夢想的公司(BMW)做內部諮詢,目標明確且足夠努力的人,都值得過自己所夢想的人生。
4)巧實習:實習是長時間的面試,好好把握,機會無窮!
前面已經講過實習,在此又重點提出,是因為比起當年,實習,對諮詢而言更加重要,且會越來越重要。
之前和公司Par吃飯,他說我司未來可能會取消校園招聘,所有新員工均從實習生中進行招聘。這是大勢所趨。
諮詢公司的簡歷、面試套路過於清晰,非常多聰明人會偽裝成「適合諮詢」,最後加入公司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不適合,這對雙方都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想加入諮詢的人,需要提前想清楚;而諮詢行業的人,也希望能夠看清楚。這時候,實習便是看清一個人的最好方式。
諮詢顧問和實習生的關係是很微妙的,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諮詢顧問離得開實習生,而一個優質的實習生是諮詢顧問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所以,諮詢顧問大多會是願意好好培養實習生的。(不排除有些奇葩,或有些時候諮詢顧問過忙沒有時間精力去培養)
想想我這些年帶過的實習生,那些異常勤奮、聰明且喜歡諮詢忠於諮詢的小盆友,無需過多點撥和幫助,最後都加入了頂尖諮詢公司;有些覺得諮詢很苦逼、性價比低的學生,只能說他們不適合諮詢,應該把實習位子留給那些還渴望諮詢的人;有些經驗較少但足夠勤奮足夠喜歡諮詢的人,我會給他們機會,幫助他們成長,幫助他們去認識自己,不管是否去了諮詢,最終都還算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還是學生,對諮詢感興趣,請不用猶豫,馬上申請諮詢實習(盡量申請國際諮詢公司),你的表現不僅可以幫你贏取一份工作,也可以幫助認清你自己。
5)抖機靈:諮詢需要的都是聰明且主動的人!
最後還來這麼一點,是想說,雖然勤奮、興趣至關重要,但諮詢,確實需要聰明人。
縱觀我司,職業發展好的人,沒有一個人是不頂尖聰明且極度勤奮的。那些看起來人老實穩重的人,難免會被delay promotion,被領導重視但不看重,簡單說來,領導會帶著最聰明的人去見客戶,然後把活交給那些沒那麼聰明的人。
但聰明,其實也是可以培養的,七分天生,三分努力。長期的堅持與努力,足以讓你變成一個更聰明,或曰,更加智慧的人。
但在面試時,不要緊張,盡量顯得機靈一點,對你沒有壞處。
記得當年準備P大保研面試時,去找當時的微固院長寫推薦信(現在已是電子科大校長的李言榮),諮詢他面試技巧,他說,什麼都不用準備,教授只需要和你聊聊天,看你是否聰明即可。這句話對我影響至深。
後來到了北京,面試了中科院物理所,那裡氣氛沉重,記得我當時在黑板上答了一道本徵半導體的題目,最後教授們一言不發,把我嚇的心慌慌。後來到了P大,在教室外準備面試時,就聽到裡面不時傳來嘻嘻哈哈各種大笑,最後進去後,大家也是一頓嘻哈中把量子力學問題問完了,一陣嘻哈後給了我offer。
兩個學校氛圍的不同極大地震撼了我,所以我最後選擇了P大,也證明這是一個適合我的地方。只有P大才會尊重我,或曰縱容我,在我「不務正業衝擊諮詢」時還能保護我,在我跑去登山被困回來後,導師還會給我郵箱發一首俄羅斯名曲「小山鷹」讓我一個月不用去實驗室。可以說,不同的環境,確實會塑造不同的人。
所以諮詢公司對你的面試,也是你對他們的面試,你可以看看,那些面試你的人,你是否喜歡。
記得我面試的那天,自我介紹和Case面試後,面官(後來發現是我老鄉)說我是當天他面試人中印象最好且最合適的一位,馬上讓我直接進入下一輪面試。而下一輪面試正好問的是銀行存款market sizing的問題,我曾在兩個銀行實習過的經歷讓我這個問題回答的非常順利。
面試完,我沒有離開,等著第一位面官(我的諮詢貴人之二,之一是我的師兄),要了他的名片,和他聊了一會兒,雙方印象都較好。後來兩輪面試,雖然我的英語水平有限讓我發揮一般,但他一路保我到Final終面。
最後一輪Final,因為前一晚和師妹聊天基本沒睡,見到中國區大Boss後他問我,「這麼重要的面試你都敢遲到?」然後和我閑聊半小時,沒有一個case,最後接受了我。
不是炫耀我的「聰明」和「機靈」,反而,從小到大我都覺得自己挺笨的,反應總是沒別人快,但我知道自己是一個目標明確且行動力強的人,這彌補了我在智商上的不足。所以,當時的我,確實是最適合諮詢的,我也足夠努力且勤奮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加入諮詢的三年,每天都過得不輕鬆,我看到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比我聰明、優秀、勤奮,我所接受的每個工作task都那麼的Mission Impossible,但哭了罵了最後還是選擇堅持,因為我知道,這就是我為什麼當初選擇諮詢的原因。
還好,堅持到現在,我覺得這三年時間沒有浪費,只是,可能我需要換一個地方,再出發了。
附:最後附上我司最好的一個training內容書籍,training名字叫「Client
Communication」,但其實是教你「the key to self-knowledge」,類似國內的性格色彩學(此書比國內科學太多),教你認識的是本真的自我,而非社會化的已經不是真我的自我。
這次培訓對我影響重大,突然讓埋頭工作三年的我,開始重新思考我的職業方向。也讓我意識到現在的我,也許並不最適合諮詢(我的色彩和我們CEO、同事色彩差距太大),我是綠紅主導的人,適合socail和與人交流,而諮詢所有牛人都是藍色主導紅色其次綠色極少的邏輯大師。
Trainer告訴我,不是諮詢只需要藍色的人,而綠色的人就沒法做好諮詢。一個團隊,需要不同顏色的人配合,而每一個人,都應該儘力去發揮自己的優勢,並借用團隊其他人的優勢,這才足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團隊。所以後面的諮詢項目中,我會多用我的綠色性格優勢,主動要求增加客戶溝通、項目彙報和項目管理的工作,而盡量減少數據分析相關工作。放眼未來,我也許會選擇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角色、職位或工作,也許這樣,才會明白,不只是勤奮和痛苦才能成長,有時,成長,本應該是一件快樂而輕鬆的事情。
補充:受各位童鞋啟發,建了一個「諮詢共享」微信群,大家可以在群內提問和分享,並結交各地對諮詢感興趣的好友。
http://weixin.qq.com/g/AVy_b6G3gf0NG5AS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本科畢業時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所以讀了博士
讀完博士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所以進了諮詢公司……
====================================================
寫完這個答案的一年裡居然被好多想入行的朋友approach,兩點基本建議放這:
1. 不管國內國外,如果你身處非一線城市,請搬家。Chris Rock說過:"I don"t care how funny you are in Detroit. If you don"t live in LA or New York - MOVE!"
2. 只要是在校生,先找firm刷個實習再說。等畢業之後即使你想不要工資做實習,HR都會覺得處理你太麻煩
我曾經在麥肯錫擔任諮詢顧問,現在是專業培訓師,主要做諮詢求職的面試培訓,以及諮詢方法論的企業管理培訓。
下面我就分享一位學員進入麥肯錫的故事,現身說法講如何進入麥肯錫一類的諮詢公司。
篇首語:拿到MBB offer有多難?
對管理諮詢有些概念的人都知道MBB的面試非常tough,流傳著「90個case才有可能換來1個offer」這樣的說法;即便是「圍觀群眾」也通過網上盛傳的題為《世界上面試最困難的25家公司》[注1]的文章略知一二。
體驗以後我才知道MBB遙不可及,也沒有必要把求職過程妖魔化。
但拿到MBB的offer的確很有挑戰,特別是對於我們時間緊張的職場人士。
總結自己拿到麥肯錫offer的這段經歷,我認為與其在招聘季突擊,不如在平常工作中培養思維能力,再結合高質量的面試prep增加把握。
一、以諮詢顧問的方式思考和工作
5年前大學期間曾經為準備MBB中某家的summer intern看了《Case in Point》一系列的材料,對於一個好奇心重的人,它們彷彿打開了一扇大門,讓我在換乘地鐵時思考如何估算扶梯的人流量,旅途中遇到馬拉松時會想,封閉馬路的經濟影響有哪些……
出於類似的意識,雖然在畢業後沒選擇成為諮詢顧問,我卻在工作中用到它的一些思維方式和工具。身處一個快速更迭的新興行業,我的role時常需要解決複雜的業務問題,為無先例可循的需求探索方案,並且與不同職能、背景的人士溝通協作。在這些任務中,問題的界定和拆解、結構化的溝通和以事實為基礎的觀念幫我實現了很多突破。
那次summer intern的第一輪面試只是對一個熟悉消費品進行市場規模估算,我卻毫無頭緒;這次面試遇到陌生的行業,靠著common sense和pyramid-principle problemsolving快速approach。回頭看來,正是因為生活和工作中的「練習」,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思維方式。
二、提高面試的專項能力
上述「90個case才有可能換來1個offer」的說法不是笑話,之所以需要這麼多練習是因為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對於我們這些只能用不多的工作間歇進行練習的職場人士,關注案例面試的3個專項能力,相比一股腦做大量的case更有成效。
1. 將框架作為起點
如果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輔導,很多candidates(包括我自己在大學期間)關於案例面試會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認為掌握了框架就可以「crack the case」。
但一方面實際的問題不一定有現成的框架可循,你需要自己搭一個MECE的分析結構出來;另一方面,即使存在一個看似合適的框架,它往往會遺漏需要分析的議題,或包含不相關的議題,如果未經思考就搬出框架是一種problem-structuring能力弱的表現。
如果在平時的工作中對於商業接觸比較少,我認為理解常用的框架(比如利潤、價值鏈、4P等)可以學到重要的商業知識。其次,在自己搭建議題樹的時候可以對照框架檢查是否遺漏。
同時,前輩學員們一直提到Welson老師的一頁PPT(真名叫「The Killer』s Toolbox」),也提綱挈領的歸納了各種常見case情形中需要注意的分析因素。這個toolbox充分體現了MBB顧問思維中的less is more(80/20),是個非常好的基礎。
2. 練習分析基本功
如果把給客戶的建議比作一個建築物,那麼議題樹就是你的藍圖。在藍圖的指引下,你通過buildingblocks來做建設(分析)。其中看圖表、計算是兩項常見的building blocks。因此,光看懂圖、算出結果是不夠的,你要知道「so what」,以幫助回答議題樹中的某個問題,推動recommendation的產生。
對於工作中涉及圖表分析和計算的工作內容較少的職場人士,需要單獨加強這兩項分析能力。而這部分練習也可以脫離full case單獨進行。可以把商業新聞的圖表拿出來解讀,做一些計算,縱橫對比一下,試著解釋discrepancy。還可以假設自己是經營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做什麼。
3. 積累business judgment
對於結構和邏輯的強調一點都不為過,但一個高潛力的候選人,還應還知道哪些議題是需要優先考慮的,最後也能夠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要做到這兩點需要有business judgment。
對於experience hire(俗稱社會招聘),我認為business judgment是體現自己對firm價值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對廣泛意義的生意的理解,還是對自己從事業務積累的sense。能夠在在面試中shine out的就不要吝於表現(但不要依賴而忽略了結構化解決問題的邏輯)。所以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做些總結,想想看有什麼事情是行業特殊性的,有什麼是和行業內普遍做法不同但是取得exceptional performance的以及背後的insights,等等。
三、做一個溝通方面的有心人
Welson老師告訴我應當把案例面試視作和客戶一起討論的過程,我認為理解這一點是提高成功率的關鍵。而相比於做case本身,溝通能力更加subtle且需要更長時間來提高。對於experience hire,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對溝通多加留意。
我的工作中會有別的部門同事來「調研」,學習best practice,或者尋求合作機會等。我觀察到讓人愉快的溝通往往是對方簡明扼要的說清楚背景,然後介紹需要了解的內容,再逐一確認。而讓我有不想聊下去的往往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卻沒有任何反饋,讓人有很被動的感覺。
基於這個感知,我認為一個讓人愉快的討論過程應當有give and take。回到prep中,我的case partners和我自己都曾疑惑,是否一開始要問「足夠多」的問題,還是要先給個思路。這裡沒有定則,視面試官給的信息量適當回應,不要一味發問,也不能光自說自話。
後記
和5年前不同,現在互聯網風生水起大環境下,身邊有朋友經常疑惑是否還要進入相對「保守」的管理諮詢行業。這樣的猶豫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資本和技術擦出的火花帶來了一些不錯的職業機會,也因為科技對專業服務領域的顛覆讓人不由得擔心管理諮詢的未來[注2]。
但我相信管理諮詢是個很好的工作機會。一方面我認為職業選擇少不了關於who you want to be和what impacts you want tomake兩個命題的思考。回顧之前的工作經歷,我最喜歡的部分恰好就是諮詢顧問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而我最自豪的成果也來自於一段項目經歷,其中我扮演了類似於顧問的角色。
另一方面我對於技術帶來的變革保持樂觀,digital disruption對各行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中就存在對管理諮詢的業務需求。而MBB自身也是與時俱進,紛紛組建了諸如advanced analytics、用戶體驗、產品設計等新型practice來幫助客戶在數字化浪潮中創造價值,一點也說不上「保守」。
所以我推薦對管理諮詢有興趣的經驗人士嘗試這個工作機會,而它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注1] 「The 25 Companies that Give the Most Difficult Interviews」, Forbes
[注2] 「Consultingon the Cusp of Disruption」, HBS, Oct. 2013 Issue.
更多求職分享,請關注知乎專欄及微信公眾號:搞定百萬年薪
CAREER EXPRESS 搞定百萬年薪 - 知乎專欄
校招時候以為都是埃森哲,就……
踏進世界頂級諮詢公司任職諮詢顧問,是許多學子的夢想。一位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能夠提前獲得麥肯錫的offer(工作合同)。
他是怎樣「過關斬將」?請看他的求職日記:
簡歷關 投了2頁簡歷
9月4日 晴
在寒窗苦讀十餘載後,我終於等到了求職的日子。最近,麥肯錫正在進行校園招聘,這可是我夢想進入的公司,決不能錯過這次機會。
和諮詢公司打交道,第一步照面的不是我本人,而是我的簡歷。
諮詢公司的行業門檻很高,這些門檻不外乎是:學校、專業、績點、實習經歷、課外活動、領導才能、英語能力等。聽說麥肯錫比較看重應聘者的領導才能,所以學生會幹部或者學生社團的幹部會稍微有點優勢;當然,海外經歷也很能夠加分,比如交流生、參加過國外的學生論壇或者暑期學校等等。
以上的幾項條件我基本都滿足,而且我也曾在類似的世界頂級的諮詢公司實習過,所以,我把這些東西一古腦都寫在簡歷上。
突然,我發現,簡歷怎麼變成2頁了。提交2頁的簡歷,這可是求職大忌!據說一般人事主管在篩選簡歷的時候,眼睛在一份簡歷上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30秒,所以需要求職者把最最精華的經歷放在簡歷上,寫得越多,人家越不看。可問題是,我覺得自己寫上去的都是精華啊,真是難以捨棄。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決定了:就用這份2頁的簡歷。
如果別人的簡歷都是1頁,我的2頁簡歷沒準會更入人事主管的法眼?
筆試關 用數據說話
9月11日 陰
簡歷投遞出去後,苦苦等待了一周,終於接到麥肯錫公司的電話,通知我今天去筆試。
天氣不是很好,陰沉沉的,可能今天是9·11的原因吧。湊巧,今天乘的也是911路公交車。
趕到瑞安廣場已經將近中午1時,我發現不少熟人,還有不少「海龜」。
筆試內容是兩個案例,每個案例又分兩部分,每部分5題,總共20道選擇題。每個部分都有背景介紹和大概的分析思路,題目類型主要有邏輯題、圖表題、分析題等等。
第一個案例講一家賣商業投影設備和膠片的公司在美國的利潤出現下滑,原因主要是受美國市場此類產品降價的影響。為此向麥肯錫尋求幫助。
第二個案例是一家傳統超市開發網上業務,卻出現虧損,於是向麥肯錫諮詢,判斷是否應該進行該項業務,還探討如何為網站添加其他盈利服務。
兩個案例,都提供了大量的關於成本核算的數據。
為了防止應聘者亂猜答案,麥肯錫的筆試設定了規則:不答不計分,答錯倒扣分。因此準確率比速度更加重要。
我平時經常看《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哈佛商業評論》《Financial Times》等報刊,而且有在諮詢公司實習的經歷,對諮詢工作比別人要相對熟悉些,這對於筆試是有幫助的。我「刷刷」做完題,還剩5分鐘,就提前交卷了。
我對筆試的感覺是:英文不一定要多好,但要保證正確理解和閱讀速度。閱讀速度不完全是靠純粹英語能力,還和本身知識背景有關——如果你對某個商業領域比較熟悉,那你讀材料的速度顯然比沒有相關知識的人快得多。
還有,要充分運用題目中提供的數據——所有的建議都應建立在數據運算的基礎之上,用數據說話。
面試關 向面試官提問
9月18日 陰
又是一周的苦苦等待,終於接到了通知面試的電話。
令人聞風喪膽的案例面試,多少英雄在上頭折腰。我祈禱著自己的案例面試能夠征服面試官。
下午2時,我早早地來到了瑞安廣場,接著被帶入一間小會議室內,等了十多分鐘,面試官進來了。
他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男子,精神矍鑠。他坐下來第一句話就說:「你的簡歷很厲害,讓我印象很深刻。」這句話出乎我的意料,讓我又喜又慌。喜的是能給閱人無數的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慌的是會不會碰到一個笑面虎?
面試案例是這樣的:歐洲某大型稀有金屬公司想進入中國市場,應該怎麼做。
我不太了解稀有金屬,就請面試官解釋了一下它的用途。我這樣做的用意,一是避免理解出現偏差,二是向面試官表明我敢於提問,表明自己善於溝通的特點。
接著,我按慣例要了1分鐘時間思考。我發現,平時爛熟於胸的案例框架似乎都對不上號,有點慌了!我馬上告訴自己,要鎮靜!利用我的直覺來解決問題。
我在白紙上初步擬定了分析問題的框架,列出4條外部因素和8條內部因素。
接著,我在紙上向面試官介紹了一下我的思路。紙的作用其實是不言而喻的,它可以幫助你組織思路。我開始提問,和面試官交流。
從面試官那裡得知,短期內該公司還不能在中國製造產品,於是我建議直接在中國銷售歐洲的成品,首先通過代理商銷售產品,同時培養自己的銷售隊伍。
面試官問:「怎麼搞好在中國的銷售呢?」我心想我哪裡知道?嘴上卻下意識地回答:「我會以地域劃分的組織架構來組織銷售隊伍,比如華東區、華南區、華北區等等。」
「那還有沒有別的方式來組織銷售?」我連忙回答道,還可以按照客戶來分:比如眼鏡客戶銷售、手機客戶銷售、燈泡客戶銷售(這些產品都要用這種有色貴重金屬)等等。
這時候我想到,溫州這一帶眼鏡製造廠很多,又地處華東,所以又補充了一句,還可以把地域結構和客戶結構結合起來考慮,並向面試官說了溫州的例子。
人們都說,在案例面試中思路一定要快,要靈活,隨時能夠回答面試官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今天真的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之後,面試官又問我長期戰略、歐洲製造和在中國製造的成本差異、稅率等問題,我都盡量從容作答。
當時的感覺,我就是一名諮詢顧問,正在給客戶提出建議。面試官看上去似乎比較滿意。
拿到了offer
9月20日 晴
中午時分,接到了公司的電話,恭喜我拿到了offer。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靜,默默地接受了這個喜訊,但事後不少日子恍惚覺得像在做夢——我將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管理諮詢公司的諮詢顧問了。
(由於諮詢行業的保密性,作者對於面試的真實案例已作適當修改)
案例面試 制勝法寶
案例面試需要你平時的積累,但是臨場發揮也非常重要。總的來說,案例面試主要考察你的三種能力——商業嗅覺、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還會考察你抗壓力的能力。
- 傾聽問題
弄清楚客戶真正的要求是什麼。
- 做筆記
面試中需要及時記錄下面試官給你的信息,如果記筆記,即使腦子一片空白,至少主要信息仍在你眼前。
- 澄清問題
目的有幾個:弄清楚客戶要你解決的問題,看看是否還隱藏著其他的目標,獲取更多的信息,將案例分析變為對話。
- 不作事先的假設
當面試官告訴你一個椰汁生產商發現原料價格大幅度上升的時候,他並不會告訴你,是颱風導致了最近的減產。
- 保持目光的接觸
必要的目光接觸,是維繫你和面試官之間的橋樑。解讀面試官的表情,有時候面試官會給你暗示,這也需要你「接翎子」。
- 學會開口要時間
不過需要注意把握好時間,不能思考時間太長,一般以一分鐘為宜。
- 向面試官說明你的思路,提出你解決問題的框架
這是案例面試最難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在表述想法之時,必須挑重點講。
- 注意口頭表達,想好再說,學會用數字說話,用圖表說話
- 「大聲」思考(Think aloud)
即使你在思考,也要偶爾抬起頭,或自言自語地把自己想的說出來,讓面試官聽到,了解你的思路,不能只盯著紙悶想。
- 表現出熱情、積極的態度(passionate,proactive)穩健沉著
- 快速總結你的結論
萬一在前面表現不是很好的話,重新陳述各種建議,並推薦一個有傾向性的方案。
作者:孫捷 Alex S.
- 前麥肯錫高級經理,大中華區最快升職紀錄保持者,麥肯錫招聘團隊核心成員
- CareerFrog及諮詢求職社區「諮詢的天空」聯合創始人
- 上海交大計算機科學碩士,美國西北大學Kellogg商學院MBA
(更多諮詢信息:諮詢的天空 http://www.careerfrog.com.cn)
Career Frog職業蛙---一站式求職服務解決方案
關注職業蛙公眾號(微信號:careerfrog),了解更多諮詢行業信息.
非名校背景想跨入諮詢圈?試一試「曲線救國」吧!
最全金融就業指南,求職方向、崗位要求、考證需求等一網打盡
離開工作十年的麥肯錫是什麼感受?
華為|年人均工資58萬,達到這16個招聘標準,你也可以進
投行|J.P. Morgan實習生年薪50萬,早晨6:30就開始辦公
謝邀。
樓上幾乎把所有關於「如何進入管理諮詢業」的東西都講完了,我只能和大家分享個小八卦。
某次,幾個老大聚集手下顧問outing,大約20人。某次等待上菜的過程中,對大家的基本信息做了個小調查,有兩組很有趣的數據。
血型:20人中,B型血有大概13-15個(不太記得了),約佔70%;剩下來的人幾乎A、O、AB人數都差不多,一兩個。而實際中國B型血人口大概只佔30%,A和O也分別約佔30%,AB約10%。
星座:射手座最多,大概30%,剩下來的沒有明顯較多的,但我記憶中好像沒有天秤、雙子和摩羯。
本身樣本容量太小,大家權當一樂就好。
強答一波,我進入教育諮詢行業嘛,已經四年了。
哈哈,開個玩笑。我知道大家所說的「諮詢行業」是哪種諮詢行業,是《我的前半生》裡面的那種對
不對?是生意動輒都是上千萬的那種對不對?我的中國同事們已經跟我科普過了。
今天我不講我自己的故事,給大家分享一個前兩天引知做的有關諮詢行業講座的乾貨。
這一期諮詢行業我們請到的分享人是哈佛MBA的在讀生Rachel,別看Rachel還沒畢業,但她已經囊
括了麥肯錫、波士頓、貝恩、德勤等大牛諮詢公司的offer。最後,Rachel還是選擇去了貝恩諮詢。
她給我們分享了一個」非傳統非科班「出生的人是如何進到諮詢公司,並獲得Consultant的職位的。
Rachel本科畢業於阿默斯特學院的經濟學專業,後來加入了Teachers of America,在洛杉磯教了
三年書。之後Rachel去了一家工業供應商公司工作,主要負責客戶關係方面。
目前為止,Rachel的經歷看起來和諮詢還不沾邊,但她進入了哈佛的MBA,MBA的資源和學習讓她
今年夏天的時候去了世界頂尖的諮詢公司——貝恩諮詢實習。接下來跟大家講講諮詢公司
面試準備、在諮詢公司工作的利弊、諮詢公司的團隊結構及職責、諮詢行業的職業道路等。
面試準備
a) 案例分析 (Case Studies)
面試諮詢公司一般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案例分析,之所以要考察這部分,是為了考察面試者是
否能很好地總結問題,將問題具體化、程式化(Frame Problems),有沒有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商業
頭腦並且這部分面試會涉及到數學計算的部分,可能面試者會在面試官面前就開始筆算。Rachel的
經驗是,一定要找一群和你一樣都非常渴望進入諮詢行業的同伴一起練習案例分析。當時Rachel一
共準備了60套分析,一個一個的過,差不多花了80-90個小時去準備。不僅如此,她還建議大家多
詢問前輩,還可以在網上瀏覽面試視頻和教程。
在準備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其實面試者就會大概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諮詢這個行業了。因為案例分析
是相對枯燥的,等正式工作之後,諮詢顧問每天可能都會面對不同的case。如果在準備的過程中無
法靜下心來,覺得很折磨,那就要好好考慮了。
b) 匹配度面試 (Fit Portion Interview)
Fit Portion Interview是為了測試申請人簡歷中看不到的一面,例如這個人的抗壓能力如何?是否善
於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怎麼樣?也是申請人考察這個諮詢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匹配自己的一個
機會。Rachel的建議是,可以考察這個公司同事之間的相處模式。如果這個公司的人周一到周四都
在出差,那就觀察周五的時候大家在公司見面的狀態。當然這種考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契機和運
氣,那麼候選人可能需要通過network,去認識在裡面工作的僱員,多方了解。
利與弊
在諮詢公司工作的好處,我想大部分人會提到」收入「,但這並不是一個站著掙錢的行業,收入高代
表著投入的時間和產出也非常多。Rachel覺得諮詢公司很適合像她這樣,之前沒有諮詢背景,並且
不知道自己對什麼行業感興趣的人。因為諮詢行業每天都會面對不同的case,和不同的公司和行業
打交道,在和這些公司打交道的過程中,說不定你會發現自己熱愛什麼行業。
雖然Rachel當時在貝恩實習的職位是Consultant,但她卻能深入到各個層級,和各類工作人員接
觸。諮詢公司的人脈才是最大的資源,因為你不僅能學會如何製作PPT,還能跟著經理、CEO學習
如何制定策略,學習商業思維。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弊端相信大家也早有耳聞,那就是出差頻繁,工時長。諮詢狗也是加班狗的代名詞,每
周工作的時間可能在50-100個小時不等,而且會有突發性事件發生。客戶需要你,你就得馬上出
現。除此之外,每天搜集數據,做PPT也是很枯燥的,而且會耗費大量時間。所以像貝恩這樣很尖
端的諮詢公司,有專門的設計部門為諮詢顧問們準備PPT。
團隊結構+職責介紹
Rachel在貝恩公司實習時候擔任的是諮詢顧問,也就是Consultant一職。在她下面,還有
Associate Consultant,諮詢顧問助理。助理一般是大學剛畢業的應屆畢業生進入諮詢公司之後所
做的職位。主要負責搜集最前期的資料,整理數據,幫助諮詢顧問去解決問題。
諮詢顧問助理之上,就是Rachel所擔任的諮詢顧問。他們主要是要確保顧客的問題有得到解決,了
解顧客的需求,每一步計劃是做到點子上的,做的決策也是在正確的方向上的。
諮詢顧問的上級則是經理/合伙人。他們不太負責做PPT、整理數據這類工作,他們主要是負責整個
團隊的運營,和大客戶見面,明確客戶的需求。這樣的團隊結構是非常dynamic的,可以讓職場新
人迅速get很多商業技能和知識,而且各個level的人員溝通都比較透明,工作效率也較高。
雖然在諮詢行業工作,每天都會面對不同的案子和公司,但有三大職責是每天都會deal with的。
第一個就是,與客戶直面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第二個是分析大量的數據,第三則是將數據和信
息整合彙集成PPT。
職業道路
剛剛我們上面提到的三種職位,即諮詢顧問助理&<諮詢顧問&<經理&<合伙人。通常,從助理要變成咨
詢顧問需要2~3年,諮詢顧問到經理需要大概3~5年,而經理到合伙人則可能要5~7年。並且到合夥
人level的競爭是十分的。在諮詢行業里,有一個說法,如果不想順著這個梯子往上爬,就只有被
fire了。Rachel身邊有許多人在進入諮詢行業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行業,就辭職了。
但她再次強調,對於沒有太多商科或諮詢背景,並且不確定自己喜歡什麼的同學,能進入諮詢行業
是一個很好的探索自我的機會。
今天Rachel諮詢行業的分享就跟大家講到這裡,我們平台有更多的行業和實習的講座,這裡就
不打廣告了。對未來迷茫或不確定所選行業前景的同學,可以私信我,很樂意與大家分享更多業界
人士的乾貨知識!
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
感謝 @曲凱 的分享,答案中對諮詢行業整體框架回答得相對完整了,各位知友可重點借鑒。
上一家公司屬於「自成體系」的HR諮詢,知乎上這方面的回答好像也不多,就順著展開來講講,分享一下自己「如何進入HR諮詢」
分享的範圍僅限於四大外資HR諮詢公司:Mercer(美世)、Aon Hewitt(怡安翰威特)、Towers Watson(韜睿惠悅)和HayGroup(合益集團)。其他內資諮詢也有HR諮詢業務,如正略均策、和君、北大縱橫、華夏基石等等,由於並不熟悉,在此不表。
有幸服務過這四家外資HR諮詢中的兩家,也參加過另外兩家的面試。從實習到離開HR諮詢,前後一共5年時間。
先簡單說說我對HR諮詢招聘要求(含專業能力、能力和性格)的理解:
如其他諮詢模塊一樣,人力資源諮詢對從業人員本身專業也是沒有限制的。各家對顧問的要求也是很相似,我總結了一下,加上個人理解,最主要的是以下幾條(僅針對應屆畢業生):
1. 邏輯思維:這是作為一個顧問最基本的要求,說的話,寫的報告都要體現出你的邏輯
2. 團隊協作:因為一般都是以團隊形式開展,大家經常呆在一塊兒,免不了各種溝通與合作。這種溝通合作除了項目組內部,也涉及到公司內部資源協調及外部客戶溝通
3. 洞察力:你可以滔滔不絕,你可以很少說話,但是內容一定要有洞見(Insight)
4. 加分項:不是對每個人都會做同樣的要求,但是有的話絕對會加分,比如:成就動機、領導力、影響力、商業敏感、客戶導向、責任心、同理心等等
以上的這些素質都是可以在顧問工作中鍛煉的,以後在其他工作中也同樣適用。如果要說到知識技能性的東西,我想無非以下幾種:
1. PPT、Excel和Word的技巧
2. 各個人力資源模塊的專業知識,比如崗位評估、薪酬設計、績效指標分解等
3. 行業的宏觀視角或最佳實踐(當然隨著現代信息交流渠道越來越廣,這點的優勢在逐漸消失)下面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
我本科就讀於華南一家非211非985的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跟很多在校生一樣,大三的時候也面臨找實習的問題。當時學校商業氛圍甚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各大快消公司和銀行是畢業生的主要去向。身在其中,不可避免會隨大流,找實習也基本只盯著這些公司。直到有一天跟一位師兄聊天,他建議我可以關注一下諮詢行業,我才知道有諮詢這麼一回事,並開始進行了解。
大三上學期末,投了幾家實習後,最後拿到面試的是一家快消公司和四大HR諮詢中的某一家(以下用A代替)。快消的面試很快在群毆中敗退,期末考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準備了自我介紹就奔去A公司面試了(說實話,面試之前我都不知道A公司是什麼,連網頁介紹都沒看,更別說去找面經)。
面試安排在下午,進了會議室,14人圍著圓桌——又是群毆。開始自我介紹後,每個人一上來就我是某某大學的研究生,一圈下來,就只有我和另外一個廈門大學的是本科生。
然後是小組討論+展示。14人分成兩組,討論的案例是一個和人力資源相關的管理,具體內容不記得了,大概是一家公司要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在人力資源方面可能要做一些什麼工作,諸如此類的東西。討論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進行,廈大的那位本科生拿起筆就說:來,這一部分就用SWOT吧,優勢、威脅、機遇和…和什麼?然後我默默地接過了筆,重新再寫了一次……
面試完,過了一個多小時就出了結果。很幸運,原來只有一個名額。
A公司華南區有數據、諮詢(傳統人力資源諮詢項目)和保險經紀三大業務。一開始,我在數據業務,跟進過年度薪酬調研,負責過針對當年珠三角勞動力短缺而開展的的快照調研,主導過全國首次針對某行業的薪酬調研。隨後,我轉去了諮詢業務,做過資料收集、訪談記錄、調研診斷、撰寫崗位說明書、崗位評估等項目前期和部分基礎模塊。
在這段時期,作為諮詢顧問一些基本技能和素質,比如Excel、PowerPoint、概念化思維、團隊協作、客戶溝通等也逐步建立起來。同時,也逐漸對諮詢行業(包括戰略諮詢、財務諮詢、IT諮詢和HR諮詢)有所接觸和了解,構建了自己對諮詢行業的初步認知。
接觸下來,發現自己還挺喜歡這個行業。於我來說,作為職業,已經足夠了,由此確定了職業方向。
在大四找工作的時候,申請過另外兩家競爭對手(以下用B和C代替)的校園招聘。B公司的招聘,掛在了心理測試環節;而C公司,經歷了HR面試、筆試、經理面試後,走到了最後一輪。最後一輪是一個跟基金公司投產模型相關的案例,C公司提供部分材料,允許上網收集資料,用3小時的時間,回答案例最後的問題。由於能力還欠缺,案例完成得並不如人意,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經歷了B和C的面試後,還沒到畢業時間,所以我繼續在A公司實習。雖然手上有其他公司的offer,但其實不太甘心,所以一邊實習一邊繼續看求職信息。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第三家競爭對手(也是我畢業後第一家工作的公司,以下用D代替)的招聘信息,便毫不猶豫地投了簡歷。
第一輪筆試+經理面試很順利,筆試是圖形推理,沒太大難度;經理面試雖然問題很奇怪(問的問題主要取決於面試官風格),不過也算是應對自如。面試後也當場得到終面的機會。跟其他家類似,終面也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案例,說的是一家公司在一個新興行業,既有機遇又有挑戰,同時公司也有很多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問如何解決。題目很開放,基於之前的積累,我做了一個大而全的框架,在展示和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基本能應對,最終順利拿到offer。
就這樣,我在HR諮詢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D公司3年多,經歷和很多不同類型的項目,崗位、薪酬、素質建模、人才測評、領導力發展等。通過工作中的實踐、相互交流和反饋等,不斷深入學習,構建了對HR諮詢行業和方法論的理解和框架,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最近幾年開始,除了Mercer(美世),其他三家都陸續建立並完善了應屆畢業生招聘流程。在此補充一些【適用於應屆生】的HR諮詢求職準備:
0. 最開始的開始,當然還是需要明確你是否喜歡這個行業。閱讀各種網路信息、與業內人士交流和爭取實習機會,都是不錯的方法
1. 學校、成績與專業:整體來說,HR諮詢對學校要求不如戰略諮詢高,可以是非211非985,不過最低也要在當地知名;GPA太低也說不過去,至少3.0+/4.0吧,專業不限。當然了,這些條件肯定是越高越好
2. 海外經歷:無特別要求,有則加分
3. 社團活動及實習經歷:無特別要求,有則加分。同樣的,越豐富越好
4. 簡歷:無需太多創新,根據一般指導原則來撰寫簡歷,突出自己的能力即可
5. 基本技能和素質:參考上文
6. 招聘信息:實習信息一般在應屆生求職網和各高校論壇發布,或者通過已有實習生推薦。其中Towers Watson(韜睿惠悅)和HayGroup(合益集團)有專門的暑期實習項目。校招信息則在每年9-10月定期發布
至於HR諮詢行業的現狀和點滴,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就不在此展開論述了。推薦大家一個帖子,比較中肯的評價 國際頂級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介紹
如今,已經離開HR諮詢,到四大某家做併購諮詢,專註於併購後整合。
諮詢是一個很精彩的行業,戰略諮詢、財務諮詢、IT諮詢和HR諮詢,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各有特色,是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世界。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回到HR諮詢,誰知道呢。
與各位共勉
讓我裝個逼!!讓我裝個逼!!!請認真看下去!!
曾經為了找實習,我海投簡歷,於是,一個很厲害的獵頭公司約我面試(請注意約這個詞),結果面試的哥哥!!那叫一個帥氣!!而且!!還是一口倫敦腔!!真是一聽到倫敦腔就要暈倒好嗎!
藍後他就給我來了個英文的case study,結果當然是!!不要我!!但是!!我對倫敦腔哥哥戀戀不忘!!
幾個月之後,我成了一個閑的蛋疼的准研究生。於是,我又開始投簡歷。藍後!我看到那家公司又在招人!!不同的部門!!我當然是投了!!投了!!
回饋可快了!還給了我不需要到office的筆試!!!我當時覺得,窩巢類,有倫敦腔哥哥的公司果然不一樣!!
藍後!我就去面試了!!一樣的寫字樓(注意這個點!)!藍後我進去,發現他們辦公室怎麼跟幾個月之前不一樣了!
但是我能理解!!!因為有倫敦腔哥哥的地方就是,nothing is impossible!!(不要考慮邏輯問題,我他喵的精蟲上腦)
藍後面試,我表達了我對獵頭行業的熱愛,(還好只說了一句)。
面試官說,哦,我們不是獵頭公司,有家獵頭公司是跟我們名字很像。我們是諮詢公司。
窩巢類
窩巢類
窩巢類!!!
諮詢公司!!什麼鬼!!!
幸虧我腦子裡突然回想到學姐給我普及的,諮詢公司高大上!諮詢公司吊炸天!!!
機智如我,立刻見風使舵,開啟裝逼模式!!跟面試官聊起了我對人力資源行業的熱愛!!!
我的內心其實是不願意的。
藍後面試官說,我們給實習生的工資是xx一天,實習生有一頓免費的午餐。
好了,倫敦腔哥哥債見,包飯錢多的實習才是硬道理!!!
於是我就進了諮詢業!!
回去的路上,我看了一下當初倫敦腔哥哥給我發的面試邀請信(在我的郵箱里紅旗標著呢!)
媽蛋啊!兩家公司真的只差一個字母!而且在同一棟寫字樓!!
於是我就進了諮詢業。
最後,我想說。
(嚴肅臉
我的機智,源於厚臉皮。
By 岩松?Jobs?希爾頓
前提:諮詢行業理解成管理諮詢;從畢業第一份工作的角度考慮,工作幾年再入行不算。
作為一個商科學生,這個行業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嘗試過未果,總結以下原因:
1.眼界局限:我大三的時候才知道諮詢行業有案例分析這種面試形式。而一個理想進入諮詢行業的規劃是,從大二開始PTA大三實習大四offer。諮詢公司介紹,需要什麼樣的人,面試流程,案例分析,網上都可以輕易找到,但當初我就是沒有這個意識。
2.非名校非一線城市:當然我也有認識同時滿足這兩點也進入諮詢行業的大牛,但客觀來說名校與一線城市的資源,對進入這個行業是十分有幫助的。細的來說包括學長學姐的親身經歷分享,內部推薦的機會等。
3.office軟體:excel簡直是諮詢公司必備,面試的時候如果能熟悉各種公式快捷鍵,拿出自己寫的excel VB程序,拿個實習offer基本沒問題。business sense決定能走多遠,但進入門檻是打雜的效率。我個人覺得英語都沒有excel重要。
4.外形管理:管理諮詢行業都是俊男靚女啊。dress code學起來不難,只是前期需要成本不低的投入。
5.邏輯思維:這一點我至今也不太理解,看過著名的《金字塔原理》和《麥肯錫方法》,但覺得自己的理解依然浮在表面,所以怎麼提升也無法分享。
很久之前看到吳遇安有提到過如何進入寶潔這樣的公司,我覺得思路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諮詢行業需要什麼樣的人,然後針對性的提升自己。自己從大三才開始有意識專向訓練,和大一就開始準備的人存在差距是很正常的。當然現在自己的出路也還不錯,任何時候你想要努力都不會晚。如果一門心思想進入管理諮詢行業的話,這條路可以在MBA的時候再來一遍。
暫時這麼多。剛好最近在整理給學弟學妹們的乾貨,稍微調整了一下放上來,希望能給困惑中的小朋友們一些幫助~ 前面的答主很多都是已經工作很多年的,說說我作為一個剛畢業的小朋友的體會,也說說參加2017校招的體驗和重點!!!
預警:【本文僅從本人經驗出發,關注Tier 2公司(埃森哲),目標公司定位在MBB及內資所的小夥伴參考請慎重】
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211普通院校財經專業人士,有ACCA證書加持但是績點和專業績不大行,且是個技術渣……實習相對較多,涵蓋了目標範圍的各個類型,包括財務、行政、四大、銷售和諮詢(埃森哲)。由於大三就參與了四大的俱樂部,有幸在大四前收到了early offer;秋招投了安永FA(OT後上了waiting list)以及埃森哲,埃森哲順利拿到了offer。
埃森哲近兩年在大中華地區發展得很快,也是本土化做的非常成功的一家外資諮詢,80%的客戶是中國公司。雖然離MBB這類一流戰略諮詢還有距離,但一方面技術諮詢起家在當前數字化轉型的階段是對客戶來;另一方面剛建立沒幾年的strategy部門,對標MBB,是個進入Tier 1戰略諮詢的很好的跳板。
最關鍵的是,過去埃森哲的target school還是基本清北復交及海歸為主,但2017年就最後錄取的情況來看, background的標準彈性了很多。只要筆試沒問題,完全不用擔心被簡歷關卡死。所以,要有信心啊QAQ
那麼下面是乾貨———一個機智的倒敘
Part
1 -校招階段能做什麼? -廢話,當然是想辦法針對性地拿下目標公司啊- 0 -
Ac在整體組織架構方面比較複雜,按照服務類型分成大的四塊:Strategy、Consulting、Technology還有Digital,同時按照諮詢顧問職能再分成Management Consultant和Technology Consultant。校招流程根據不同部門會有些微差別,比如Case類型或者是否有第二輪筆試等等。答主自己是Consulting的Resource條線(這個條線問題之後會講),所以就憑記憶按照個人所經歷的校招來回答。若有出入,都是別的組的 /無辜臉。
【下面是我經歷的面試流程:網申&>&> Online Test&>&>小組面&>&>經理面試(Behavior Interview)&>&>MD面試(Closing Interview),一個個來講!(敲黑板
寫在前面:Case能力真的很重要,因為我之前沒什麼諮詢實習經歷,所以報過課,效果顯著。如果真心要進入諮詢行業,不管怎樣要努力把案例分析練好。
【網申】
埃森哲的校招團隊是外包給大街網的,整個流程包括正式offer文件前的pre-offer都由大街網來通知。網申步驟非常簡單,不涉及到open
questions或者填各種各樣的表,只有兩三個選項卡填些很基本的信息然後直接上傳簡歷就可以了,可以說是相當的令人身心愉悅了(善意的微笑
只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小地方!
第一,對於部門的選擇,一定要非常慎重。一旦選擇生成就不能再改了,雖然有可以調劑的選項,但你並不知道會調到什麼line啊…… 簡單來說,Strategy工資高但要求也高很難進,本科生除非極端優秀可以不考慮;Consulting是head account的大頭,分成Resource、Product、CMT、Finance和Health Public Service五個條線,機會更多但你又永遠不知道會到哪裡去了;Tech和Digital情況不太清楚,但總體來說是小陣營兩隻。
*不涉及到對於TC還是MC的選擇,offer時根據經歷背景直接給。
第二,網申有reference的部分,如果有在埃森哲實習的經歷,一定、務必要填寫自己的EID和要一下之前項目經理的EID,肯定會有幫助;就算沒有經歷,有認識的學長姐願意幫忙refer,也可以試一下。埃森哲對於實習生偏好蠻大的,就我後來接觸到的Consulting部門的accenture baby,一半是實習生。(所以想進埃森哲早點開始賣命也很重要啊…撐頭
第三,網申之後的個人編碼郵件,妥善保管,OT要用。
【Online Test】
埃森哲的online test總體來說是行測題和小學奧數的結合,算是我接觸過相當難的,時間也比較緊張。同樣是外包,用的是輔仁致盛的題目,整個測試不能分模塊選擇,而是一旦開始就會自動跳轉,一氣呵成。
總體分成以下幾個部分,各部分出現先後順序不確定:
第一部分:語言理解(15題左右)
題型分為詞義理解和閱讀理解兩類。詞義理解就是簡單地找同義詞,閱讀理解需要讀一段文字,再選出最符合文意的選項;
例題:
用人單位對求職學生精神方面的重視程度,在此次調查中表現得很突出。其中責任意識(77.8%)、敬業精神(71.3%)和團隊合作精神(69.4%)在用人單位非常重視的各項指標中位居前三名。而調查中,沒有一家單位表示對學生的精神狀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和主觀能動性方面不重視或不太重視。可見工作中的主觀態度和合作精神等「軟素質」,正成為考量一名畢業生的核心指標。對這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A.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精神狀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重視過頭了
B.畢業生應該加強對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C.「軟素質」正成為考量一名畢業生的最重要的指標
D.用人單位對求職學生的「軟素質」的重視程度超過了「硬素質」
正確答案:B
重點:概括總結、同義替換
第二部分:圖形推理
很常規,網申做多了的都會;耐心不要輕易放棄。
第三部分:定義理解
例題:
謀殺:指當一個人不但企圖造成另一個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這個人的實際上的死亡,或者是由於一個人的行為,明明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可能造成另外一個人被殺死的危險事情,仍然不顧別人的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據以上定義,下面哪種行為是謀殺?(
A.於某與其妻子發生爭吵,打了她一巴掌,為的是不讓她再哭,不巧將她打倒,在她倒下時,頭碰在地板上,後來由於頭部受傷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種絕症,不能忍受痛苦,請求護士給他服用致死劑量的安眠藥,這個護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給了他,結果老人死亡
C.曾某以每小時25公里的速度在公路上駕車行駛,沒留神,他失去了對汽車的控制,撞上另外一輛汽車並引起爆炸,結果同車趙某死亡
D.湯某,動物園管理員,正在動物園打掃老虎的籠子,打掃完後,他忘了鎖門就離去,結果虎從籠子里跑出來,咬死了一個遊客
第四部分:邏輯判斷
例題:
一位編輯正在考慮報紙理論版稿件的取捨問題。由E、F、G、H、J、K六篇論文可供選擇。考慮到文章的內容、報紙的版面等因素。
(1)如果採用論文E,那麼不能用論文F但要用論文K;
(2)只有不用論文J,才能用論文G或論文H。
(3)如果不用論文G,那也不用論文K。
(4)論文E是向名人約的稿件,不能不用。
以上各項如果為真,下面那一項一定是真的?
A 採用論文E,但不用論文H
B G和H兩篇文章都用。
C 不用論文J,但用論文K.
D G和J兩篇文章都不用。
第五部分:數學計算
出現了很多數列題和小學奧數,建議可以直接先搜數列大全之類,不行再自己做。時間很緊張,沒有底子的話很難。
例題:
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濕1。8米。掉過頭把另一頭插入水中,此時,竹竿還有比一半多1.2米是乾的。竹竿有多長?
A 4.8 B
6 C 9.8 D 9.6
一個陶瓷公司要給某地送2000個陶瓷花瓶,於是就找一個運輸公司運陶瓷花瓶。運輸協議中是這樣規定的:
(1)每個花瓶的運費是1元;
(2)如果打碎1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5元。
最後,運輸公司共得運費1760元。那麼,這個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了多少個陶瓷花瓶?
A 50 B
40 C 30 D 35
第六部分:材料分析(2段材料)
基於一段非常長的背景材料或數據表格回答若干綜合型的問題,一段材料3-4題,以數學為主。都比較簡單,但是會有很多細小的陷阱。
重點:題干中年份和指標的參考對象等關鍵信息
第七部分:性格測試(不限時)
重點:不要求排序。
TIPS:進AC培訓時再做性格測試,結論是同期的Accenture Baby以孔雀型(社交達人)及貓頭鷹型(思考者)人格為主,如果本身是類似性格可以有針對性地放大突出;如果不是,那麼,「真誠是通向一切的道路」。
!!!!建議!!!!雖然絕對難題很少很少,但還是強烈建議大家長題目直接百度(不能複製黏貼,需要手打),哪怕是用作double check。
【群面——Case Study】
拖延症晚期的我報名埃森哲校招是掐著DDL的,所以安排到的群面是最後幾批,一組只有6個人(早期的一般是8個一組),兩個面試官,一個HR,一個MC的Senior
Manager,後者主導但是前者也會在過程中提問。
流程比較簡單,首先是每個人一分鐘的全英文自我介紹。無他,唯好好準備爾。
隨後直接進入小組案例分析階段,大概500詞左右,給到了一個快消品製造公司收入下降期望數字化轉型的背景,比較簡單的是,用三個小問題做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大意分別是:1. 概括現狀 2. 解決問題 3. 如何運用數字化技術
兩個小組題目一樣,討論時間二十分鐘,包含了板書時間。隨後依次pre,第一組pre期間另一組暫時迴避。過程無驚無險,在秋招之前我有跟一位資深諮詢顧問Marc上課、做case訓練,學到很多很多模型和使用,在做群面的時候,一直帶著大家梳理情況、拆分目標、確定方案,一套結構化思維下來,基本沒有問題。case能力不強的同學,也沒有什麼捷徑,就是學case練case。
然後有三點需要注意的:
1. 討論過程中不必過於擔心aggressive之類的問題,能夠感覺到氣場強大的選手才是諮詢顧問的模樣。(插一句Strategy的都是born leader,對於aggressive有了新的認識,不自負的aggressive還是很出彩的啊! - 0 -
2. Case非常模糊,許許多多市場定位、目標人群之類的問題都是空白,如果在策略中有所涉及可以大膽假設、分類討論。只是注意:不要在pre的時候把問題拋給面試官,一方面可能得到自己沒有準備到的答案,另一方面留下的印象也不夠專業。
3. 諮詢公司對pre能力的關注是第一位的,面試官在小組討論期間還蠻不專心的(orz),但是pre結束了之後就各種challenge。
【單面第一輪——Senior Manager】
這一輪是behavior面試,SM有一些規定的類似「寶潔八大問」的問題但總體來說比較輕鬆,可以閑聊,聊得越開心越好。我自己和SM聊到了他兒子的興趣愛好(……),他也提到和歷史系出身的面試者聊了歷史人物的野史等等諸如此類。當然,SM輕鬆你也要輕鬆,但不能比他還輕鬆,「遇到的挑戰」這些還是要有技巧地回答。
【終面——Management Director】
Closing Interview因人而異,每個MD的風格變化很大,但總體來說也會有一些壓力的部分。以RES為例,我經歷了第二次筆試以及在終面中的兩個案例分析,下面分開來講。
終面part1:筆試第二輪
第二輪筆試算是附加項,貌似只有MC的RES才有,現場小作文的方式,非常靈活。一般由兩道題組成,一道英文,一道中文,基本都是簡單粗暴地給客戶呈個大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非常考驗總結歸納和文字能力,算是一次書面pre。
例題:「互聯網+」給諮詢行業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世界互聯網大會於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大會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請闡述對於埃森哲而言,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哪些挑戰和機遇,如何應對。要求300個字左右(中文)
參考(一個復盤小作文請不要拿來主義直接參考哈)
機遇與應對:
1. 數字革命,技術先行:「大雲物移」時代,信息技術的採用成為企業績效提升、價值鏈拓展的主流,而作為以高科技提供管理諮詢服務的開創者,多年的技術、知識儲備將使埃森哲能夠更有效地將新技術轉化為企業對策。
2. 共享共治,全球化服務:互聯網實現了地球村,而「互聯網+」正在構建「地球城」,各個產業都在積極「走出去」。得益於埃森哲成熟的人員調配系統、知識共享網路,全球47個國家的110個辦事處協同運作,能給出更切實可行的海外布局方案。
3.個性定製,品牌強化:企業正越來越希望通過個性化定製來獲取一步到位的諮詢計劃,而以「構建+落地」的綜合形式提供服務的埃森哲,可以通過突出提供個性化方案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品牌形象。
挑戰與應對:
1. 數據驅動,洞見卓越:各產業數字化依賴度更高,企業對於數據的搜集能力也有所提升,這使得簡單的數據歸納再現將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單個諮詢顧問「透過數字,讀出故事」的能力需進一步強化以彰顯價值。
2. 前瞻動向,創造需求;互聯互通帶來的是海量的解決方案和發展可能,這使得面對企業渴望嘗試模仿從而創新超越的基本訴求,僅給予方案評估是不夠的,更需要強化對潛在發展的規劃,給出前瞻性意見。
終面part2:真正的終面
我所經歷的終面涉及到了兩個案例,一個是新市場進入對策,一個是簡易的公司估值(給到小微企業的年收益、利潤等基礎信息,要求介紹盡職調查需要考察的各個方面,進一步計算收購方對價的區間並作解釋)。每個case都非常簡單,基本是兩三句話的情況概述,準備時間三四分鐘然後就立刻進行pre;過程中可以進行提問,雖然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很有幫助的解答。終面中更考驗在壓力下的表現,因此需要對波特五力、SWOT以及內部資產回報率(IRR)、投資回報期這些非常基礎的分析模型和估值思路極其熟悉、可以迅速運用,同時在pre中有非常自信的表達。具體的內容倒是其次…… 作為一個對數字很不敏感的財務專業渣渣,一個緊張在估值部分直接低了一個數量級……
好在盡職調查中對重要指標的解釋還有需要涵蓋的方面比較全,算是抓回了一點分數Orz。
但總的來說,還是那句話,Pre敲有自信,死的說成活的,不懂的成Professional級別的,才是諮詢顧問的模樣——做到了就成了一大半了0w0
================我是面試官都為我傾倒的分割線================
Part
2 -大二大三期間能做什麼? -最重要的大概是思考人生
1. 經驗積累
我身邊有一些PTA經驗的小夥伴,最後沒有如願進入諮詢行業,當然機遇佔了很大比重。但另一方面,也因為工作內容其實只是畫零散的片子,有很多甚至只停留在排版美化、數圖轉化的層面,沒有機會去看到整個案例到底是怎麼樣的,實習經歷提高了期待,但並沒有真正帶來經驗的增長。
就我個人來說,非常幸運的一點在於,我進埃森哲的第一個項目就是on-site的,很多on-job training都能夠跟著聽,也學到了很多。可是對我校招成功影響最大的並不是諮詢實習的經驗,反而是聊天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來源於我每份實習都有話可說。不同行業、不同職能踏踏實實的幹活,讓簡歷不僅是幾行字,在面試階段得以豐富地展開,也內化成了零星的經驗。比如在工作時突然要幫客戶剪音頻、P照片這類奇奇怪怪諮詢顧問才不會做的事情,有幸的是我都有在社團或工作中遇到過也都認真地學了,於是成了團隊中那個「可以幫忙」的人。
還蠻喜歡「選擇是無意義的「這種態度的,每條道路上都live to the fullest才是關鍵,大二大三的時候,有很多的時間試錯。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實習中遇到的難搞的任務和人物,因為這些你才能在諮詢項目中對蜜汁客戶給的蜜汁要求手到擒來。
2. 技能養成
核心技能很簡單,其實未必上來就要掌握那些花里胡哨的Python、SPSS、SAS(當然會是最好的,我這麼說是因為技術渣如我並不會- 0 -),但是實際上做諮詢顧問的能力更多在於一些看似簡單的能力,比如PPT(對沒錯我知道說純畫片子挺低級的,但是片子的好看與否太直觀了,又快又好是直接的令別人信任你可以給你更大責任的直接理由),比如Excel(對沒錯,不要說到VBA那個程度,就是VLOOKUP,用得溜的絕對不僅僅跨文件找個數那個簡單),比如怎麼快很准地找到數據。
重點:
a 速度提升:有意識地使用快捷鍵,逼自己用鍵盤操作。盡量脫離滑鼠。
b 素材積累:ppt模板(各類素材大全),圖標(Iconfont、Iconfinder),可視化工具(http://targetmap.com,plotly);綜合圖片素材(allthefreestock,pexels)
c 審美提升:一直覺得自己ppt畫得很平庸,但後來見證了某些直男炫彩配色後終於有了一點點信心,當然距離「wow好看!」還是有很大距離,此處安利「秋葉」「珞伽」等ppt教學公號。
d 信息搜集:關注各類信息的權威來源並做整理,便於對應查找時可以提升效率。大數據導航(199it);論文下載(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台);
e 專業能力:作為財務狗,很幸運我沒有完全丟掉自己所學的知識,在項目上遇到現值計算還能快速跟上。T型人才在各行各業都是一個可遵循的發展路徑,在開展自己的職業生涯之前,將專業定為T的那根縱向發展線是最穩妥的選擇,起碼不會出大錯。而想做諮詢,強烈建議大家掌握基本的財會金融知識。有這————————————么牆裂。從面試到實務,每一個地方都有用。
3. 自我認知
這點放在最後,但是可能是我最想說的一點。
在我大一剛開始對職業規劃有概念的時候,已經建立了審計高於外企高於國企,諮詢高於一切的神奇認知,因為諮詢本身外表光鮮,「指點江山、激昂文字」的特性,對於希望成為「商界精英」、過上更有挑戰性的生活的這個少女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對我身邊一大批痴男怨女來說也都是如此。但越接近越發現它真的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不僅在於能力還在於相性。
第一, 它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價值。諮詢本質是提供解決方案,但tricky的點在於,有些時候你作為一個被請教的人,還沒有請教你的人懂得多;又或者,你有時是一個說話的人有時是一個話筒(……哎)。說是說從另一個維度來審視問題,但很有可能是一種話術,管理諮詢中勢必會出現這樣的微妙的矛盾,因為答案多重多樣,足夠硬氣堅信自己是對的必然是一種方法,但當你的團隊選擇的不是這樣的方法時,你能否打心眼裡接受並積極配合做出更適合方案。
不能的話,會容易懷疑人生。
第二, 它會比你想像中的壓力更大。在一個少於十人的項目組裡,你能清晰地看到最後遞交給客戶的交付品中哪幾頁是你的作品,而如何講故事可能是完全照你的思路和邏輯來的,從數據選取到呈現形式,同樣的主題不同人會做出很不一樣的東西。價值和成就感由此而來,但這也意味著希望做得更好會面臨巨大的壓力——更好沒有上限,但時間有。平衡好質量和速度,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
另外,與審計、傳統甲方不同的是。它變化莫測的程度更高。你常常需要在一周之內從頭到尾學習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東西。看書、看案例、然後應用,諮詢大概是我能體驗到的對快速學習能力要求最高的工種。當然,這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挑戰,絕不會是一灘死水,但首先你要能保障高壓下的專註度和應用能力(總的來說要夠聰明夠努力夠樂觀…),其次還得保證身體素質過硬。
不然的話,會很容易身心俱疲。
-------
更新:
很多人問我去哪裡找casebook,怎麼練習。其實很多公眾號有諮詢相關的訓練和資料的。
小灶計劃:有個創始人是資深的諮詢顧問,有一些免費訓練營,一定要參加,很值!
李奕在哪兒:一個諮詢顧問,他給的時間管理、職場tips都很有用!!!
BCG波士頓諮詢:做管理諮詢必須關注der
麥肯錫諮詢公司:持續分享頂尖諮詢顧問們的分析和洞見。
既然立志做個諮詢人,就要利用所有可能渠道去了解相關信息。
畢業後就回家做了一枚小小公務員,基層摸爬滾打兩年,真心不喜歡~勇敢辭職進入諮詢行業~真的很適合我呀,就是熱心腸愛幫助人的性格,就是願意出差全國各地跑,就是喜歡充實自己一直在學習的狀態,就是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給了書的生活讓我覺得棒棒噠,每天都很開心,再來點壓力吧,嘻嘻 如果不出意外,打算終身投身於此~
1,謝邀。
2,針對這個問題分享一篇《WST導師訪談 | Deloitte Consulting男神手把手教你進諮詢》,希望有所幫助。
導師Kenny
目前在Deloitte Consulting舊金山辦公室工作,曾經是Deloitte的recruiter之一。他做過十多份工作:端過盤子、做過調酒師,而且曾在大二創立了自己的公司,給四十多個高中生輔導SAT。他把這叫做小生意: 每個學生都是自己去一間間學校、和學生父母多番交流招來的。他說自己的gpa不高,也並沒有任何諮詢公司的實習經驗。而每年只有不到4%的申請者拿到Deloitte consulting的offer。
是什麼讓Kenny脫穎而出?已經工作的他又有什麼獨家經驗和同學們分享呢?來聽聽他自己是怎麼說的吧。
導師背景
Q:上大學時就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么?為什麼會選擇consulting?
A: 我非常喜歡和人打交道,consulting的工作剛好符合我的性格。另外,每個case都是非常不同的學習過程,可以說在諮詢2-3年的工作經歷比在普通公司的4-5年都更豐富,這點也是很多公司都承認的。因為作為consultant,你需要面對不同類型的公司,和工作方式截然不同的人交流,還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每個case team通常只有4-6人,而這個小團隊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客戶的問題。這些都是一般工作完全不能比的。我是抱著尋找自己興趣所在的心態進入諮詢的,心想:「或許我最終的興趣就是諮詢呢(笑)」。事實是這份工作的確令我大開眼界,完全沒讓我失望。
Q: 大學期間主要做了什麼活動和實習?有做什麼關於未來career的準備嗎?
A: 從16歲開始我做過十多份工作,在早茶店端過盤子,賣過報紙,做過調酒師。每個經驗看似都和諮詢無關,但是我從這些經歷里學到的東西,到今天都依然很有用。例如做調酒師讓我學會通過觀察、交流了解顧客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酒,而諮詢師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你並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這時候就需要迅速了解情況並制定工作計劃。
Q: 你暑期實習是在Deloitte芝加哥辦公室,full time為什麼要轉到舊金山辦公室?
A:出於經費的考量,諮詢師一般為同一地區的客戶服務。比如舊金山辦公室主要的case都在西海岸,而很少會接到芝加哥、紐約的case,畢竟每周往返兩地機票花銷太大。我對high tech和startup非常感興趣。但如果我留在芝加哥,接觸這類客戶的機會很有限,所以我申請去了舊金山辦公室。當然,對實習生來說換辦公室其實並不容易。我當時和舊金山辦公室的人network,並且給HR寫了一封長長的郵件,說明想換辦公室的原因,據說HR看完都快感動哭了呢。
求職準備
Q: 你是怎麼準備consulting recruiting的?
A: 首先,基本每個公司的info session我都去了。這個非常重要,而且切記不可簽名了就走。我會確保每個info session結束後和至少兩個人交談過。回家之後我會給所有我說過話的人發郵件,並詢問他們是否可以打電話交流。這些consultants如果對你有好印象,可以私下將你refer給HR,或者在你的feedback form上為你說好話。
其次,我花很多時間練習cases,練好了找各種人幫我mock case interview。強烈推薦case in the point這本書:涵蓋所有常用model。當然,不要完全照搬model,那看起來實在太假了。一個好辦法是將幾個model融會貫通,然後自己總結出最好的分析方法。case不是簡單過一遍就行了,一定要將每個答案完整的寫出來,然後精簡到20分鐘以內。
我找recruiters,認識的consultants,career center advisors和同學練過case。這其中consultants給你提的建議是最有效的,因為他們做過真實的case,給的建議也會一針見血。但是,記得自己練好了再去找consultants,他們工作都很忙,不要浪費對方寶貴的時間。
最後,在面試前準備好你的personal story。說真的,每年qualified的申請者太多了,要脫穎而出僅僅向面試官展示你的能力並不夠,你一定要讓對方覺得你是個有趣、有特點的人。這不就和約會一樣嗎:優秀的背景會讓對方注意到你,但只有對方喜歡你這個人才可能成功。
Q: 你剛提到了feedback form,那是什麼?
A: 在Deloitte和其他大consulting firm,每個申請者都有一個檔案,其中就包括feedback form。Recruiting開始後,Deloitte會給每個consultants發feedback form,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給接觸過的學生進行評價。Feedback有正面也有負面的,我就看到過這樣的feedback:「這學生太傲慢了」,或者 「又是一個讓別人完全插不上話的小子」。另外,在談話中提到對其他consulting firm感興趣也絕不是件聰明的事。最後recruiter會收集申請者的feedback forms和其他資料,並且從1到5為其打分,1為最好,5則是我們永遠不想要你。如果你不幸得到了4或者5,那你下次申請的時候基本也別想得到面試。
不過,feedback form不是強制的。有些人即使你給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也不會幫你填。所以你要盡可多和人一對一談話,並且盡量和真心愿意幫你的人交流,讓對方記住你,有東西可寫。
Q: 有什麼好的經驗可以分享給準備申請consulting實習或者工作的同學?
A: 去每一家感興趣公司的info session,公司會記錄你是否到場,並且放到檔案里。其次,儘可能多的和人network,至少和一到兩個人有私下的交流。你認識越多人,你就越可能成功。我申請那年,只有4%的申請者最終得到了實習offer。所以,除了好好準備面試,networking和personal story也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你想在面試中問出非常新穎的問題,比如公司開展的新研究/項目,一定要確保被問者了解這件事,否則並不討巧。比如你和一個Human Capital部門的partner面試,問他Tech Consulting的最新發展就不是明智之舉。
Consulting 面試
Q: Deloitte一面和二面/final round有什麼區別嗎?是否全是case questions?
A: 第一輪是一個case,一個behavioral。第二輪是一個case,兩個behavioral和一個group case。每個面試各半小時。不過group case似乎只有Deloitte才有。
Q: 各個consulting firm面試風格和考察側重點有區別么?
A: 面試風格沒有太大區別,但是不同公司確實有不同的文化。有的公司注重社會影響,有的不遺餘力幫助員工的個人和職業發展、甚至幫離職員工介紹工作。而這些細小的區別是需要通過和內部人員networking才會知道的。比如:Deloitte就非常非常注重teamwork,而且一直鼓勵員工直接互相交流以及參與各類社會活動。因此,Deloitte喜歡招能對社會、對周圍人帶來積極影響的人。
Q: 有遇到讓你印象深刻或者完全沒預想到的面試問題嗎?能簡單說說么?
A: 有次二面原本是case interview,但當我們聊到我的startup,話題完全聊開了,面試官聊到完全忘記給我case question了。最後我只做了五分鐘的case interview:面試官直接把答案給我,然後讓我在最後五分鐘說出答案之間的聯繫。很多人可能不會有和我類似的經歷,但其他預料不到的事也可能出現,所以面試的時候就是have fun and expect the unexpected。
工作
Q: 你覺得Deloitte工作環境怎麼樣?壓力和工作強度如何?
A: 我覺得壓力還好。工作時間有時候很多,有時候很少,在兩個projects之間的break一般什麼事都不幹。而且一年有35天的假期。不過對project沒有太多選擇餘地,很難預測到下一個project會做什麼、去哪裡做。當然, staffing manager會盡量幫你安排適合的project,你也可以自己和partner network、自己找感興趣的project。但千萬不要指望這是一個按部就班的工作,每個project的安排、任務都有很多不確定性。這也是consultant工作有趣的一點。
Q: Deloitte Consulting分為三大部門:Human Capital (HC),StrategyOperation (SO),Technology Consulting。其中HC和SO的業務範圍都是傳統的management consulting。這兩部門有什麼區別?
A: 簡單來說,一個主外一個主內,當然這個界定並是那麼分明。SO的case多是如何改進業務、提升公司價值,而HC注重people strategy:通過提高僱員工作效率來幫助公司成長。我們會研究公司運行模式,調整公司結構,給出總結彙報工作的建議,讓員工揚長避短、給他們分配最擅長的工作。有時,我們也會給員工做training來提高他們的各類能力。
Q: Consulting的exit opportunities有哪些?
A: 做consulting的很多人其實並不確定自己到底想做什麼,他們利用consulting工作的機會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然後最終確認自己的職業方向。Exit Opportunities非常多,比如各類大公司、金融行業、私募、創業等等。
結語
Kenny說他仍然對創業抱有熱情,在舊金山辦公室他也接觸到很多科技公司。不過他坦言自己希望在Deloitte多鍛煉幾年,之前的創業經驗讓他意識到創業除了需要好想法,更重要的是執行力、相關行業經驗和人脈關係。我讓Kenny對這次訪談做一個結語,他說:享受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以上內容由WST獨家整理編輯,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謝謝合作!
WallStreetTequila
我們團隊來自紐約、倫敦、舊金山、芝加哥、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頂級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花旗等)以及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波士頓諮詢公司、貝恩等)
WST專註國際頂級公司recruiting申請。300+頂級投行和諮詢公司的導師,VIP課程100% tailored一對一輔導,幫你斬獲心儀的offer
Welcome to the Elite WorldWallStreetTequila
我是運用結果導向型的方法包裝自己並最終進入諮詢行業的,也建議大家適當借鑒這種方法。
我的求職過程基本是一道證明題,即為了證明我適合進入諮詢行業這個最終的大問題,反推出我要證明哪些小問題,進而再推出需要積累哪些素材作為論據。
以管理諮詢為例,根據我的經驗,它需要四個核心能力,分別是問題解決能力,領導力,快速學習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為了最終在簡歷及面試環節證明我具有這四個能力,我做了一下努力:
第一步,素材積累,各個擊破。積累經歷或者活動,盡量把每種能力都沾上。
1) 問題解決能力這一塊就是有意識地去看一下麥肯錫七步法和麥肯錫的決策樹。最經典就是麥肯錫七步法和麥肯錫的MECE分析法。不管是平常的討論還是商賽,甚至模擬interview、case study,一定要嚴格的用這些東西去讓自己適應這種環境,讓自己習慣用這種富有邏輯性、富有結構而且很有條理的方法去分析東西,真正做到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多積累一些商賽的經歷,寫簡歷或者做interview的時候就有東西可以講了。
2) 領導力這一塊,先來定義一下領導。一個領導,他至少承擔四種角色。
第一,他是一個具有戰略眼光的planner。他必須熟悉事情的整個規劃,每個步驟時間的安排、資源的安排,哪個地方最有困難。
第二,領導是一個資源整合者。領導必須熟悉自己手裡任何資源,比如人力資源、物力資源、時間資源等等各類資源的優勢和劣勢,使這些資源組合後放大它們的優勢,讓最適合的人做最適合的事情,讓他們各自的缺點通過合作降到最低,從而通過領導本人對於資源的整合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領導一定是一個很有決策力的人。第一步是能夠在決策之前儘可能多地了解客觀事實和客觀意見,儘可能多的拿到option;第二步是能夠有效的領導最終的決策,他能夠引導大家在一個很合理很有邏輯的框架裡面去分析每種option的優劣勢,從而快速的消除矛盾,快速的做出決策。
第四,領導是一個team organizer,他能夠保證整個team的士氣永遠在最高,他會關心team裡面每一個人的個人發展,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目標。
為了培養領導力,我會有意識的在各種比賽中take leader的角色,在志願者活動中做一個小組的leader,或者在學校的社團中承擔leader的角色。
3) 快速學習能力。首先是乾貨,GPA怎麼樣,排名怎麼樣,考的學校好不好,是不是有學術發表,事實擺出來,證明我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第二個就是能夠有意識地展現我處在陌生環境中的時候,是怎麼樣利用周圍的資源,怎樣快速的讓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變得遊刃有餘。其實快速的熟悉一個環境就是一個快速學習過程,因為在諮詢過程中很多時候你是學金融的,但這是做化學品的項目,你要做的是在三天里了解石油化工這個行業,從而在第三天跟CEO開會的時候,至少裝得很專業。所以快速學習不一定要學得很深,但是一定要知道怎樣去抓住一個陌生事物的主幹,抓住主要矛盾。做case study的時候也是呈現quick learning的時候,例如一個陌生case要快速抓住它的關鍵需求。
4) 人際溝通能力。諮詢很看重你有沒有能力感染到別人,從而讓別人被你引導著走。建議去參加一些辯論賽,嘗試快速用你的感染力使對方信服。
第二步,把經歷轉化成能力和競爭力。這時開始以公司職位能力要求為指導,把自己的經歷素材提煉成為競爭優勢。這裡涉及「兩個轉化」。第一個轉化是把自己破碎分離的事件轉化成有條理的語句塞到有條理的四個集合當中,第二個轉化是把這四個集合與公司需要的四個能力相結合,形成了基於公司所需能力的個人四大競爭優勢
第三步,交付價值。delivery在諮詢里非常重要。能否把個人競爭優勢最終完整甚至超額的交付給僱主,這個過程也是體現我們是否具有這種求職能力的一個標杆。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交付你本人的價值,對於僱主來講,這本身就是一種他應該僱傭的理由。那麼第三步就要通過僱主設置的包括簡歷展示、能力測試、群體討論、個人面試等環節的考驗來delivery價值。
至於如何準備面試,可以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44832/answer/190466214
———————————————————————————————————————————————————
以上內容來自麵包求職的導師。想了解更多關於諮詢行業實習、行業內容等的寶寶們可以約導師進行一對一的課程,歡迎添加我們的顧問(breadoffer811)了解更多信息。我們能通過梳理簡歷、面試輔導,幫助你拿到心儀的offer哦~
講一下身邊小夥伴以及學長學姐是如何去ibd或者mbb的吧:
1.基本大一成績都會特別特別好,國獎?一獎?當然成績無法決定一切,但大一有個好成績對後面申請各種東西都很有幫助的。
2.大二開始做一些PTA,參加各種活動,大二暑假會找一份還過得去的實習,或者比較牛的會去四大,還有的去了gobi partner的一個暑期vc實習項目。
3.大三上開始各種找ibd和諮詢的實習,一般大三上就是ibd,然後大三下開始諮詢和快消,有的學長學姐雖然沒有能去ibd或者諮詢實習,但都有還過得去實習,去年有兩個學姐去了ge的fmp項目,然後在諮詢招full time的時候一個去了貝恩,一個去了麥肯錫。
4.大四開始努力找full time。
5.注意上面在大三找summer intern和大四找full time的中間會有各種early decision和內推的機會,有機會一定要抓住,不過比較殘酷的是一般這些機會都會留給為數不多的幾個學校,像上海這邊,上交復旦上財沒得說,浙大也越來越受歡迎。
6.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找任何工作,做任何事都是這樣。所有進了諮詢或者ibd的學長學姐或者身邊的小夥伴無一例外都是那種特別拼的人!
7.諮詢逐漸腿去光環,給我的感覺浙大越來越少人去把精力放在諮詢上。有很厲害的小夥伴選擇直接去vcpe,跟他們聊天聽他們講做的工作,感覺特別有趣。但是!諮詢仍是一份很難得很難得,對個人發展很有幫助的工作,千萬不要聽大家說諮詢不好就真的認為不好了!
最後還是想表達一個觀點,無論進了什麼行業,想要更進一步,都不會很容易,都不會有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其他時間全在玩這種事!與大家共勉!
還沒有想明白諮詢和投行的到底哪個更適合自己,爸媽擔心本科學歷太弱要求我讀MBA,於是拒了IBD的return去了諮詢(summer的投行是真心投入和喜歡的)。
至於如何拿到投行的summer,國內Top2商科,從大二開始相繼在8家Big Name的公司實習(除了第一份動用父母的關係後面都是自己找的,橫跨金融,一級市場二級市場,PEVC都有,順便去兩家consulting嘗了嘗鮮),一份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基礎是一份成功的國內創業),一份頂級國際組織的project assistant,社團leader有成果,英語交流無障礙,績點前10%,雙學位。
其他都是錦上添花,最要緊還是education和internship兩項吧。績點高不高完全看人和學習態度,有些人閑的要死績點一樣低。
關於實習,雖然做的很多,但都很用心,2-7個月不等,曾經同時cover兩份實習。如何證明不是爛做呢,要麼給return,明顯不能發給本科生return的公司,老闆對你的工作產生依賴,交給你generally不應該由實習生做的工作,老闆主動教給你東西,實習完了還能保持良好關係,等等。
為了impress面試官你是一個interesting的人,還需要起碼一項有成果的愛好(從簡單的樂器體育到高逼格的環遊世界,旅行了多少個國家之類)。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What you are。一個愛搶風頭,自私自利,打壓別人,以及過於功利、過於高調的人,都很難獲得別人長期的認可。說到底,如何細心的經營自己(在人品方面)才是最根本的。
至於運氣,我屬於那種運氣一般般的人,也沒想過要走捷徑,創業國際組織等等經歷也不是為了刷簡歷而做的。由於太忙在學校沒什麼朋友,性格比較糾結,不怎麼懂得拒絕別人,經常委屈自己也不讓別人吃虧,還有一點小內向,喜歡一個人做research,實在不算那種sociable的人。
拿了offer以後由於上一家投行幹得太累,進入了身體調養期,每天圖書館看看喜歡的書,課業學習,刷刷以前沒看的劇,聽聽音樂會,跑步健身。不過說實話,在投行的半年洗心革面之後,已經很難找到能提起興趣的東西了(&>&<)。
我一個朋友是因為只會寫ppt。。。
這個必須匿。。。
1、頭尾差不多8年了;
2、我是被逼進入諮詢行業的;
94年~2008年,在深圳讀書工作,後面的八年是在上市公司從銷售做到高層管理的。然後厭倦了「冰冷」快節奏的生活,就回到了內地發展,仗著有點管理與銷售的才幹,混口飯吃。
先後嘗試了在幾家不錯的公司任職高管,最後發現,內地中小城市的老闆們才是你最難管理的。他們的管理能力,用人之道,很難融合我的管理思想。以老闆為主,我的管理就不要管理。無奈之下,決心只做諮詢。不任職,不深入參與。只為有需要的企業分析管理問題,提供建議。
一晃8年了,有些老闆有直接受益,團隊建設好起來了,公司管理順暢了,而有些,即便我建議了,也無法學習應用和實施。最後反而說我的建議有問題。
今年2017年開始,發現單靠諮詢還不行,因為諮詢也需要老闆的配合。而且問題的99%來自老闆的問題。(這個比例不過分,無論是看錯人還是用錯人,還是企業定位有問題,不都是老闆的責任嗎?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呢,專職開始做培訓,做什麼培訓呢?就是有需要的企業來找我做培訓,我先諮詢診斷,我來提出需要什麼樣的培訓能解決老闆提出的問題以及實現老闆需要。
天生不想創業,因為責任太大,社會的責任,員工的未來。管理經驗也不能創業自己用,也不能跟老闆打工了,也只能做做諮詢,搞搞培訓。
再如今,也玩玩自媒體,喜馬拉雅直播問答都開始了,呵呵。頭條、分答、企鵝號、百家號、以及知乎。希望可以傳遞個人風格的內容,吸引同類型的興趣愛好者以及粉絲。當然了,有為了推廣自己,找到更多需要內訓服務的企業。
被逼梁山,其實也挺好,不用再左右逢源拐彎抹角了。做個自由職業人。賺多多花,賺少就省點。
修改了好多錯別字,也補充一句:人無完人,信念不同,沒有對錯,唯有尋找適合的吧!
- - 工程諮詢算諮詢行業么。。
入行已有半年多
記得當時剛來上海,海投了400份跟工程有關的簡歷。。
然後就進入諮詢行業了。。
推薦閱讀:
※懶惰、身體素質差、夜貓子的人該怎麼養成晨跑的習慣?
※為什麼驗孕棒是催經神器?
※普通人吃百憂解會變得更加快樂嗎?
※為什麼有些人知道刮獎券的時候看到第一個謝字就停下來 ,但看到公車已經關門了還要追?
※成就大事的人通常都有什麼樣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