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類似問題:明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991326
關於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5869358
安史之亂後孤守西域四十二年的唐軍。
(地圖來源於歷史追學網)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西域唐軍一萬五千人被調回內地平叛。河西﹑隴右駐軍也大部內調,吐蕃乘虛佔領河西走廊,到763年(廣德元年)時,吐蕃軍隊已經盡陷蘭、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此後西域守軍與內地的聯繫徹底斷絕,但仍然奉唐正朔,堅守西域。
根據1985年在吐魯番出土的《高耀墓誌》上有廣德四年(766年)年號的記載,但實際上廣德只有兩年(763-764年),765年唐代宗便已改元永泰,墓誌仍然沿用廣德年號,說明在765年以前西域唐軍便與內地失去聯繫,並且西域守軍這時還保持著一定的兵力,仍然控制著蔥嶺以西的西域地區,安西四鎮、北庭以及西州還掌握在唐朝守軍的手中。
吐蕃佔據河隴地區,而回鶻則佔據了金山以東的漠北草原。由於吐蕃的入侵阻隔了西域與內地的交通,這時唐朝西域守軍與唐朝政府的信息往來以及西域各國與中原地區的貿易交往都徹底隔絕。
到了768年(大曆三年),唐朝西域守軍迫於形勢被迫附庸回鶻,從而得以派遣使者通過回鶻控制的回鶻道到達長安。此時唐朝君臣才驚奇的發現西域尚在手中,朝野上下對他們"忘身報國"的精神感動得"酸鼻流涕"、代宗下詔《喻安西北庭諸將制》讚揚他們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里,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微三臣(指河西節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護曹令忠、爾朱某)之力,則度隍逾隴,不復漢有矣。
此後,吐蕃抽出兵力猛攻安西四鎮,形勢再次惡化,西域守軍再次與內地失去聯繫。郭昕奉命擔任安西四鎮留後,李元忠則堅守北庭,安西、北庭二都護府和沙陀、回鶻相依,吐蕃久攻不下。
在新和縣的通古斯巴西古城曾出土一紙借糧契,書有「大曆十五年」日期。另出土的《楊三娘借錢契約》所落款為唐.大曆十六年。「大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號,大曆年號只行用了十四年。「大曆十五年」應是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則是唐德宗李適(kuò)的年號。「大曆十六年」則是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也就是說,由於這一時期吐蕃攻陷河西、隴右並與回鶻爭奪北方絲路,使安西軍民與內地的聯繫徹底中斷,安西地區的唐朝軍民尚不知道年號已經更改為「建中」年號,而仍然沿用「大曆」年號。
直到建中二年(公元781年)﹐郭昕輾轉派遣使者借道回鶻,到朝廷間道奏事。唐帝國的統治者才驚奇地發現,「原來安西、北庭等地及瓜、沙諸州還TMD在啊!」。嘉獎郭昕為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觀察使,並且詔令四鎮將士均按等級破格提拔七級,封郭昕為武威郡侯。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五月,朝廷分別加封郭昕、李元忠為尚書左、右僕射,郭昕由四鎮節度觀察使升任四鎮節度使。此時,安西大都護郭昕、北庭大都護李元忠仍在任上,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仍控制西域五十七國及十姓突厥。李元忠去世之後,楊襲古繼任北庭節度使。吐蕃急攻沙陀、回鶻部落,加之事實上唐朝已經放棄了對西域的控制,北庭、安西變得孤立無援。
這一時期,守衛西域的唐朝軍隊在安西都護郭昕和北庭都護楊襲古的率領下,在與唐王朝中央政府失去聯繫和斷絕外援的情況下,臨危受命,孤懸塞外,為保衛安西與吐蕃軍隊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此後西域與內地「隔絕不通」,「聲問絕著十餘載」。
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北庭被吐蕃攻陷,楊襲古率兵奔西州,為回鶻人所害。
?筆者五年前保存的關於楊襲古最後的蹤跡的記載
?新疆奇台戈壁深處的紀念楊襲古的將軍廟
?將軍廟遺址
?清代人士詠嘆楊襲古將軍的詩句
貞元九年(793),郭昕聯合回鶻懷信可汗阿跌骨咄祿組織了一次成功的對蕃反攻,收復北庭。《九姓回鶻可汗聖文神武碑》對此役有確切記載:「北庭半收半圍之次,天可汗親統大軍,討滅元兇,卻復城邑。」
?九姓回鶻可汗聖文神武碑
但此後形勢急轉直下,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吐蕃攻陷龜茲,尚書左僕射兼御史大夫、檢校右散騎常侍兼充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昕殉國。後世尊其為「鐵血郡王」。孤懸大漠西部42年的西域終於陷落。 大唐王朝對西部地區的政治軍事管轄從此終結。
在克孜爾石窟第223窟中曾發現唐代」貞元十年」(公元794年)的漢文題記,這是目前已發掘出的關於唐王朝安西守軍的最後紀錄。
?在阿克蘇境內的唐代遺址中出土的由安西守軍自鑄的唐代「大曆元寶」和「建中通寶」
註:文中歷史地圖來源於歷史追學網。部分圖片來自網友供圖,全部內容依據《新唐書》《舊唐書》《唐會要》《資治通鑒》,部分內容參考了百度百科郭昕詞條。
謝邀!
1、《新唐書》載李淵「體有三乳」,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見到李淵,「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你猜他吸的是哪一個?
2、唐代禁止吃鯉魚,捕到必須立刻放了,賣者要杖六十。雖然朝廷三令五申,但是美味當前,即便法令嚴苛,也堵不住吃貨們的嘴。上頭不讓,但下面大家還照樣吃。
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鯶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
3、唐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食蛙的記載,比如《雲仙雜記》載「桂林風俗,日日食蛙」。《南楚新聞》載「百越人好食蝦蟆」。著名的《韋巨源食單》里有一道菜叫「雪嬰兒」,也叫「治蛙豆莢貼」,主料就是青蛙。
4、唐人吃魚比較常見的吃法是「膾」,大概就是今天的生魚片,唐人對於魚膾的處理很是講究。杜甫的詩「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說的就是做魚膾的場景。《膳夫經手錄》里記載:「鱠莫先於鯽魚,鯿、魴、鯛、鱸次之。」可見鯽魚是做魚膾最好的材料。唐人為了做魚膾還研發了專門的刀具,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里記載唐玄宗還曾賜給安祿山鯽魚和專做魚膾的刀具,「鯽魚並鱠手刀子。」
5、唐朝時候還有專門講授做魚膾的《砍鱠書》,書里詳細講解了砧板的選擇和使用、原料的選取、刀具的運用、佐料及烹制方法的掌握等等。《砍鱠書》里還詳細列舉了做魚膾的刀法,每一種刀法都起了名字,有「大晃白」、「小晃白」、「舞梨花」、「柳葉縷」、「千丈線」等等。
6、不知道有沒有玩過《古劍奇譚二》的朋友,遊戲里有一個家園支線叫「君子遠庖廚」,那裡面夏夷則做了一道菜叫「金齏玉鱠」。遊戲裡面說:「此菜名叫「金齏玉膾」,曾一度風靡宮闈。」這是實話,在當時,上到皇帝下到平民,都吃魚膾,有時候皇帝還會賞賜魚膾給大臣。
《隋唐佳話》與《南部煙花錄》里記載:「南人魚膾,以細縷金橙拌之,號曰金齏玉鱠。」唐人烹制魚類菜肴時橙齏用的特別多,橙齏就是橙子搗爛製成的果醬,這在唐朝時候是用途很廣泛的一種調味劑。王昌齡的詩里就提到「青魚雪落鱠橙齏」。
7、【燒尾宴】唐代時期長安曾流行過一種宴會形式,新官上任或是官員升遷的時候要設宴款待來祝賀的親朋好友,這種宴會被稱為「燒尾宴」。燒尾二字通常來說有三種解釋,一說猛虎變人之後要燒掉尾巴,一說新羊入群的時候要把尾巴燒焦才能被接納,還有一種說法是鯉魚躍龍門之後要燒掉尾巴才能變成真龍。燒尾宴流行的時間不長,但根據流傳下來的一份燒尾宴食單來看,其規模倒是不小,也被列入古今五大名宴之一。
8、李隆基年輕的時候很低調,有次路過昆明池看到一群富二代在喝酒行樂就過去湊熱鬧。富二代們沒見過他,看他的樣子以為是個小人物就有人提議自報家門,想以此來羞辱他。輪到李隆基的時候,他站起來大聲說:「我太爺爺是皇帝,我爺爺是皇帝,我爹是王爺,我是臨淄王。」把眾人都嚇尿了,不敢抬頭看他。他自顧自的喝了三大杯酒,吃了個大餡餅之後上馬絕塵而去,深藏功與名。
李隆基內心:你們幾個裝的啥逼,老子比你們牛逼多了。
9、張昌儀是武則天的著名男寵張易之的弟弟,他借著他哥哥的權勢一直干著賣官鬻爵的勾當,而且生意火爆,想當官的都找他疏通門路。有一位姓薛的就慕名而去,花了五十兩金子要買個官,張昌儀答應下來了,結果去找吏部侍郎要官位的時候忘記了那人的名字,只記得姓薛。按理說這買賣應該是吹了,誰讓那人沒起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呢。結果這張昌儀真是夠意思,把名單上所有姓薛的人都授予了官職。
10、張易之在美食方面頗有造詣,最擅長做烤鴨。方法很獨特:把鴨子放進一個鐵籠,周圍圍上炭火。籠子里放著調配好的湯汁,鴨子被烤的熱了就喝湯汁,但是越喝越渴,越渴就喝的越多,加上外圍炭火的烘烤,湯汁慢慢滲入鴨子的血肉中,最後可憐的鴨子皮毛脫落,整個被烤熟。張易之本人是武則天的男寵,所以他也是個鴨。也就是說,會做鴨子的人里他做鴨做的最好,而做鴨的人當中他做鴨子做的最好。
11、據《酉陽雜俎》記載,白居易有位著名的腦殘粉叫葛清,此人脖子以下紋滿了白居易的詩,還有配圖。平時閑著沒事就光著身子滿街跑,展示自己的獨特紋身,人稱「白舍人行詩圖」。
說到這,我多說句題外話。白居易還有位腦殘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他曾寄居中原,受漢文化熏陶喜歡詩詞書畫。最欣賞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字樂天,他就給自己起名為黃居難,字樂地。耶律倍工於書畫,還是大藏書家,但其形象卻離白衣書生相差甚遠。他是個暴脾氣,而且喜歡喝人血,經常把身邊的妹子拉過來用刀子在胳膊上戳個洞然後趴上去喝血。對身邊人也很殘忍,稍有過錯就用火去燙甚至挖眼睛。他在中原曾娶了一個夏氏女子為妻,後來這位夏氏受不了他的殘暴自願出家為尼了。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不過這話也不是放在每個人身上都有效。
12、武則天的孫子李守禮是人體天象儀,下了好幾天雨他說要晴天了果然就晴了,旱了好久了他說要下雨了馬上就下了。唬的大家還以為他有什麼法術能預知天氣,玄宗皇帝還煞有介事的召他去問。他說我從小就被囚禁在宮裡,經常被打,身上到處都是舊傷疤痕,一到下雨天就疼,天要晴了就好了,哪有什麼法術?說完嚎啕大哭,惹得玄宗也跟著哭。
臣幽閉宮中十餘年,每歲被敕杖數頓,見瘢痕甚厚。欲雨,臣脊上即沉悶,欲晴,即輕健,臣以此知之,非有術也
即使皇室子孫,童年也過得很是悲慘啊
13、唐初殿中侍御史王旭,著名酷吏,最喜歡折騰妹子,方式也很獨特。「以繩勒其陰,令壯士彈竹擊之」,這我就不翻譯了。曾將一妹子倒吊起來頭髮上拴上一塊大石頭,倒墜三天,要妹子承認通姦。此人手段之殘忍,時人聞之色變。他與監察御史李嵩、李全交三人還是個組合,合稱「三豹」,嵩為赤黧豹,交為白額豹,旭為黑豹。當時京城裡人互相之間都這麼發毒誓,你丫要敢背叛我,就讓你出門碰上三豹。
14、唐代社會風氣開放,相對而言女性社會地位也較高,所以廣大唐代女性有能力也願意在追求美這件事上下功夫。唐代女子的妝容花樣百出,各有特色,名字也大多起的很文藝,像什麼「桃花妝」、「飛霞妝」之類。不過按照今天的審美標準來看並不見得好看,比如有個「三白妝」。這個三白妝是唐末五代時期流行的一種妝式,就是單純的把臉上的三個部位——額頭、鼻子、下巴,這三處地方用白粉塗白,而其他的地方不加任何修飾。有興趣的朋友百度一下「孟蜀宮妓圖」,圖中的女子就是典型的三白妝。我覺得,如果現代有人畫個三白妝出門的話,恐怕會被誤會成患有白癜風之類的皮膚病吧
15、唐朝時候,北方所能享用的水果大概有桃子、李子、杏、葡萄、石榴、櫻桃等為數不多的幾種,南方的水果北方人很難見到。在這些水果之中,櫻桃最為唐人所看重。每年第一批櫻桃成熟的時候,皇帝還會在祭祀宗廟之後賞賜一些給下面的諸位大臣,能得到皇帝賞賜的櫻桃也是榮耀的象徵。王維就曾寫過《敕賜百官櫻桃詩》,來向皇帝表示謝恩。
16、【八磚學士】唐代翰林學士李程,生性疏懶。當時翰林院的規矩是冬天日影照到台階前的第五塊磚的時候上班。李程因為懶,每天都遲到,非要到日影照到第八塊磚的時候才上班,人稱「八磚學士」。後來演變為典故,專指疏懶誤時之人。
17、【呷醋節帥】任迪簡,最初在天德軍使李景略手下做判官。一次這位李景略大人請客喝酒,結果一位小兵不小心把醋壺當成了酒壺給他倒上了。李景略一向治軍嚴酷,如果說出來那個小兵必死無疑。為了救這個粗心的小軍卒,任迪簡愣是咬著牙喝了一晚上的醋,回家之後狂吐血,「軍中聞者皆感泣」。李景略死後,任迪簡便被小兵們擁戴做了頭兒,後來官至易定節度使,人送外號「呷醋節帥」。
18、【吃屎御史】朝野僉載中記載唐初有一位著名的巴結狂郭霸,此人最開始人送外號「四其御史」。之前徐敬業起兵造反時,郭霸上疏怒罵徐敬業,有「抽其筋,食其肉,飲其血,絕其髓」之語,因此由小吏升任御史。當上御史後,郭霸還不滿足,繼續發揮特長巴結上司。丞相魏元忠生病,他去探望,竟然摳了一塊魏元忠的大便吃下去,把魏元忠都噁心的夠嗆。此事傳開後,郭霸就從「四其御史」變成了「吃屎御史」。此人最終結局是被逼自殺,死後某天武則天問屬下,最近有什麼好事。舍人張元一對曰:「百姓喜洛橋成,幸郭霸死,此即好事。」
19、【青錢學士】唐人張鷟,以文章著稱。時任水部員外郎的員半千稱他有如成色最好的青銅錢,萬選萬中,他因此在士林中有了「青錢學士」的雅稱。這個雅號後來演變為一個典故,比喻有才學的人。也有成語「青錢萬選」(也寫作萬選青錢)比喻文采出眾。
20、【金牛御史】唐代御史嚴升期,這人是牛的天敵。因為他嗜吃牛肉,每到一地,地方官爭相宰牛招待他。他不僅好吃還貪財,有犯錯的官員只要拿足夠的金銀孝敬他就可以把事擺平。所以時人諷之為「金牛御史」。
21、【一臉懵(蒙)逼】裴巽,唐代駙馬。他娶的是唐中宗李顯的女兒宜城公主,這位公主脾氣很大,裴巽不喜歡她就搞了外遇。公主也夠狠,把裴巽搞外遇的那女子抓來,割掉鼻子耳朵,然後。。。注意下面的動作。公主可能平時也喜歡搞點行為藝術,竟然讓人把那女子陰部的皮切下來蒙在裴巽的臉上,然後剃掉裴巽的頭髮,讓他這副打扮去上班,「令上判事,集僚吏共觀之」,還招呼大家一塊來看。唐中宗知道此事後大怒,把公主降為郡主,裴巽也一併貶官。裴巽估計心態不錯,被這麼折騰之後仍健康長壽,活到宜城公主死了,他又娶了另一位公主,薛國公主
22、【八搨將軍】滕王李元嬰做隆州刺史的時候經常違法亂紀,參軍裴聿直言勸諫,惹得李元嬰大怒,讓左右暴打他。後來裴聿上京,便將此事告訴了皇帝。皇帝問裴聿,滕王他打了你幾下?裴聿說前後一共八下,皇帝聽了立馬令裴聿官升八級。裴聿回去後跟人訴苦說,我命可真不好,我要是當初說打了九下,現在就是五品官了。此事在當時也曾傳為笑談,人送外號「八搨將軍」。
23、【鄭虔貯柿】鄭虔,盛唐時期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又精通天文地理,在當時也是小有名望之人,杜甫稱之「滎陽冠眾儒」(鄭虔是河南滎陽人)。這人年輕的時候很窮,只能寄居在寺廟裡,長安慈恩寺。要練書法但是窮的連紙都買不起,就天天出去撿寺里柿子樹下落的樹葉,堆在屋子裡。每天就在樹葉上寫劃練字,用了好幾屋子樹葉,終成一代書法大家。後來他出仕做官,曾作畫題詩獻給玄宗皇帝,皇帝御筆親題四個大字「鄭虔三絕」,一時傳為佳話。
24、【羅鉗吉網】李林甫掌權時期,為了打擊異己,任用兩位酷吏:羅希奭、吉溫。這兩人就是李林甫的爪牙,只要落到他倆手裡必然凶多吉少,就像被鉗子夾住或是落進網裡一樣,故時人稱之為「羅鉗吉網」。後來演變為一個成語,指酷吏朋比為奸,陷害無辜。
25、【妒女泉】唐朝時,并州境內石艾與壽陽交界處有一泉,泉水清澈見底。平日里並無風波,而一旦有穿著艷麗,濃妝艷抹的姑娘路過,必然雷雨大作。故此當地人稱之為「妒女泉」。
26、唐人段成式在其著作《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一條咒語,據說念滿一萬遍,就能讓打出去的骰子隨意而動,賭錢百賭百贏。有個姓趙的小子信了,但是他懶,只念了一千遍,心想這也能勉強算個小勝吧。結果出去賭錢,輸得乾乾淨淨。所以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事一定要認真,不能偷懶存僥倖心理。說了讓念一萬遍就得念一萬遍,只念一千遍不輸才怪呢。最後把咒語附贈給大家,特別簡單,包教包會。就是八個字:伊諦彌諦,彌揭羅諦。大家閑著沒事的時候多念念,這都是古人傳下來的智慧,萬一將來發財了呢
27、盧杞,唐中期宰相。此人長相酷似阿凡達,「貌丑,色如藍」為人陰險狡詐且嫉賢妒能,曾陷害楊炎、顏真卿等朝中重臣,連郭子儀都對他有所忌憚。某次郭子儀生病,盧杞前去探望,郭子儀聽聞消息立馬把家眷都趕到後院躲著,盧杞走了才讓出來。家裡人好奇問起,郭子儀解釋道:「此人面貌醜陋又陰狠狡詐,你們見了他的樣子估計會忍不住發笑,他記仇,肯定不會放過你們的。」盧杞被貶斥之後,德宗還曾問李泌,為何人人都說盧杞奸詐而自己絲毫不覺。李泌答,大家都知道他奸詐就您不知道,這就是他奸詐的地方啊
28、唐代名臣賈直言,他父親得罪被賜死,他代父飲鴆,所幸沒死成,昏迷後又蘇醒。皇帝被他的孝心感動,決定免死,但是父子倆要被流放去南海。走之前,賈直言對他老婆說,我這一走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你趕緊找個好人家改嫁了吧。他老婆董氏也是個烈女子,拿來布帛和繩子把頭髮束起來紮好,說我一定等你回來給我解開頭髮,「非君手不解」。一等就是二十二年,賈直言回來的時候董氏的頭髮已經糾纏在一起,像枯草一樣了。解開之後,頭髮盡數脫落。二十二年不梳洗不解頭髮也真是夠有毅力
29、著名的酷吏來俊臣,他其實本來不姓來,應該姓蔡。他的生父叫蔡本,賭錢賭輸了沒法還就乾脆拿老婆抵賬。而那個債主也原本就和蔡本的老婆有私情,就順水推舟收下了。當時蔡本的老婆就已經懷了孕(很難說這到底是誰的),生下來的孩子就隨了情夫的姓,姓來。順便一提,這個來姓人的名字,叫來操。
30、武則天時期,曾一度任用酷吏,且鼓勵告密。就有投機者魚保家趁機向武則天推薦他的發明——銅匭。這銅匭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告密箱,無論是誰都可以往裡扔密信。這一發明影響廣大,一時之間「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被這種方式坑害的人不在少數。而有趣的是魚保家的結局,不知誰往他的傑作里扔了一封檢具他「為徐敬業作兵器」的密信,大發明家魚保家就此人頭落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no zuo no die!!!
31、韓愈晚年時身體已大不如前,但又「頗親脂粉」,所以需要吃偉哥壯陽。而直接吃對身體損壞又太大,怎麼辦呢?老先生想了一拐彎抹角的辦法,養一大堆公雞,用硫磺末(古代偉哥的主要配方)拌在飯里餵雞吃,還不讓這些公雞和母雞接近(人幹事?)。這樣餵養的公雞養一千天後才可以吃,稱之為「火靈庫」。韓愈每隔一天吃一隻,剛開始效果確實很好,但畢竟副作用也很大,「終致命絕」。一代文壇巨星就此隕落。
32、唐人所著《教坊記》中有一個叫蘇五奴的傢伙,這傢伙的老婆很漂亮,又能歌善舞,惹得不少人流口水。有幾個人就想了個辦法,準備輪流勸蘇五奴喝酒,把他灌醉,然後。。。。。。呵呵,你們懂得。這蘇五奴倒也坦率,大大方方的說,你們只要給我錢,我喝米湯都能醉,不用浪費酒了。後世便以此為典故,將賣妻子的人稱為「五奴」。
33、武則天時期,太子舍人郝象賢被周興誣告謀反處以死刑,在押往刑場途中,郝象賢掙開繩索,搶了一根棍子,把身邊押解人員打的稀里嘩啦。然後站在人群之中開始大罵,邊罵邊把武則天與薛懷義以及其他男寵的淫穢色情故事都抖了出來。現場沒人阻攔,連押解的官兵都在認真的聆聽(卧槽?你們聽個毛線的八卦,還能不能好好殺人了?)等他說完才上前把他殺死。武則天的醜事一下子鬧得人盡皆知,她盛怒之下不僅處死了郝象賢全家,還把他的祖先屍體都刨出來燒掉,並下令之後再處決犯人時要把嘴用木球塞住,以防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34、唐朝有個很牛逼的妓女叫趙鸞鸞,此人文學修養很高。全唐詩中收錄了她的五首詩,這五首詩分別寫的是女子(或者說妓女)身上的五個部位。分別是:檀口、柳眉、雲鬟、纖指、酥乳。尤其是這第五首酥乳,寫得極好。全詩如下:粉香汗濕瑤琴軫,春逗酥融綿雨膏。浴罷檀郎捫弄處,靈華涼沁紫葡萄。這樣的好詩我看了根本把持不住啊
35、唐末文人羅隱詩文出眾,得宰相鄭畋之女傾慕。尤其是「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一句詩,鄭氏最為欣賞,時時吟誦。鄭畋看女兒喜歡羅隱詩文,便有意撮合二人。他刻意召見羅隱,並事先讓女兒藏在珠簾後觀看。結果羅隱的相貌實在太對不起觀眾,鄭氏一見大失所望,從此再不提羅隱,連他的詩都不再看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丑就要多讀書這話絕對是謬論,丑就已經註定了你的命運,文采、內涵這種東西根本加不了分
相關問題:關於宋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朱權的回答明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朱權的回答
關於清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朱權的回答
隨便抄一些東西就能成熱門回答,知乎藥丸!
關於唐朝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 知乎答主原答案如下:
=======================
作者:曼克傑森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444683/answer/185131286
=======================
以下為探討幾個疑點很大的條文:
1. 唐朝著名的燒尾宴裡面沒有豬肉,燒尾宴採用了魚、蝦、蟹、雞、鴨、鵝、牛、羊、鹿、熊、兔、鶴,甚至還有青蛙,唯獨就是沒有豬肉。 上層社會吃豬肉一般是從宋朝以後開始,宋朝的士大夫階層也不吃豬肉。
辨析:唐人上層是吃豬肉的。《清異錄·飲食部分》裡面有唐人韋巨源的「燒尾宴食單」,其中有「西江料:蒸彘肩屑「,也就是用西江豬的夾心肉剁碎蒸成的肉丸。還有「五生盤:羊、豕、牛、熊、鹿並細治」,也就是羊、豬、牛、熊、鹿五種肉細切的膾拼制的花色冷盤。「纏花雲夢肉」就是現在的肘花。至少這三種是明確的豬肉。《禮記》:「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又少牢里也有豬肉。《唐六典》卷四「膳部郎中條」有關親王食材的供應為例:「每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二十頭。」韋巨源為武則天時人,這個記錄是比較可靠的。唐朝不存在上層社會不吃豬肉的說法。
15、唐朝的蒸餅是饅頭。
辨析:唐人顏師古為「餅」字註:「溲麵而蒸熟之則為餅。餅之言並也,相合併也。」 古人所謂的「餅」,就是以水和面,好像並起來意思,和現代的餅的概念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基本上包括了主食、小吃、點心和糕點等麵食類食品。所謂「蒸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籠蒸制而成的一類麵食,又稱為籠餅。從文獻記載看,蒸餅在古代最為普及,類似於今天的蒸饃(即饅頭)與包子。南宋人張師正《倦遊雜錄》:「唐人呼饅頭為籠餅。「也就是說蒸餅是包括饅頭的,而並不只有饅頭!
16.李世民的爺爺叫李虎,為了避「虎」諱,虎改叫做獸,當時皇帝的尿壺叫虎子。。。
辨析:李虎是李世民的高祖。李淵稱帝後,追尊曾祖李虎為景皇帝,「虎「多以「武」代替,如「虎視」改為「武視」,「虎牢關」改為「武牢」,杭州「虎林山」改為「武林」,不是一本書叫「武林舊事」嗎?所以說避諱是真的,但是不是改為獸。
對於這一問題,宋人趙彥衛《雲麓漫鈔》載:「西京雜記:李廣與兄弟共獵于山北,見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斃,斷其髑髏(也就是骷髏)以為枕,示服猛也;鑄銅象其形為溲(排泄小便)器,示厭辱之也故漢人目溷器為虎子。鄭司農(鄭玄)注周禮有是言。唐諱虎,改為馬,今人云廝馬子是也。」後世馬桶即從此來。
18.睢陽之戰,唐軍在防守睢陽期間吃掉了三萬的老百姓。。。
辨析:《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七:「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但是《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巡出愛妾,殺以食士,遠亦殺其奴;然後括城中婦人食之;既盡,繼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所餘才四百人。」司馬溫公估計認為這個三萬太扯了,沒有採納這個數據。
睢陽的人口,據《舊唐書》卷三十八 志第十八「地理志」記載:「天寶元年,改宋州為睢陽郡。……天寶領縣十,戶一十二萬四千二百六十八,口八十九萬七千四十一。」也就是睢陽郡總共89萬人,領10個縣,一個縣平均8.9萬人,古代城鎮人口比例少,以1949年中國城市人口比例10%計算,只有不到一萬人城鎮人家,而且經過多次打戰,人數是少了的。睢陽城1.13平方公里,而按長安人口密度。(長安84平方公里,又學者中的統計數據為:嚴耕望:170-180萬,傳統說法:百萬,龔勝生:80萬,妹尾達彥、王社教:70萬鄭顯文:50-60萬,折中一點就認為睢陽城就是長安城繁華時代的人口密度為100萬/84平方公里=1.2萬/平方公里。)那麼睢陽城也只有1.35萬人。怎麼吃了3萬人。何況圍城期間補充了多少食物,「遺馬百匹」「驅賊牛數百入」。斷糧的持續時間從七月到十月也只有四個月。怎麼也不好說這3萬人是叛賊尹子奇污衊還是什麼就不重要了!
29、唐朝是不可以吃鯉魚的,因為鯉跟李同音,畢竟是李唐王朝,朝廷為了避諱,規定全國上下不可以吃鯉魚。
辨析:唐人可以吃鯉魚!《酉陽雜俎》:「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鯶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小說家言不必當真,且避諱只避諱名不避諱姓。王維「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鱠鯉魚。」白居易「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又有「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牽來河裡飲,蹋殺鯉魚兒。」「異日始離抱,維思烹鯉魚。」看樣子唐人不但吃的很歡,還寫到詩里去了。
=========
參考文獻:
中國古代避諱史
清異錄:飲食部分
漢唐長安「餅食"綜論
雲麓漫鈔
說一個其實也不算冷知識,但至少也是很多人有意遺忘、很多人不願面對的現實。
唐朝的新疆吐哈地區,也就是東疆,和中原沒啥區別,居民基本都是漢人。
金庸先生在《白馬嘯西風》中描述的高昌人反對漢化的情景,說實話真的很讓人無語。本來就是漢人,反對個毛啊。
吐哈地區是漢人的居住地?
很多人可能就疑惑了,然而這是確實存在的。
首先我們說伊州。
伊州,就是如今的新疆哈密周邊,這裡位於新疆、甘肅、蒙古的三處中間,最初這裡只存在一個叫蒲類的小城邦,統治範圍也只限於巴里坤湖一帶,依附漢朝,大略是操吐火羅語的。
東漢年間,哈密地區被北匈奴侵入,北匈奴呼衍王在此駐軍,漢朝派竇固、耿忠擊敗呼衍王,開始在伊吾築城,並設置宜禾都尉管理。
此後該地一直作為軍屯所,為中原王朝統治,到了五胡十六國晚期,漢人在甘肅建立的西涼國(就是李唐祖宗那支)被匈奴人的北涼國擊敗,西涼宗室李寶率領民眾逃到伊吾,建立了後西涼國,這裡從一個軍屯,逐漸發展成為定居地。
然而後西涼國太弱了,需要抱一個大腿。於是李寶就臣服於柔然汗國,柔然汗國開始染指伊吾了。到了北魏進軍西域的年代,後西涼國已經沒了,歷史上只留下了柔然汗國在伊吾的戍主高羔子率眾三千投靠北魏的記載。
無論是戍主這個官職,還是高羔子這個人名,都極富北朝色彩,當地已經成了漢人世居的土地,一直到隋朝時期,隋朝乾脆就在這裡設了伊吾郡。
然而隋朝滅亡到唐代初期,由於突厥勢力龐大,唐朝暫時放棄對伊吾的統轄權,伊吾暫時出於三不管的處境。到了東突厥統治末期,出了這樣的大事:
就是從薛延陀人在夷男的帶領下進攻東突厥,東突厥名將阿史那社爾被夷男擊敗,沒臉回去見剛愎自用的頡利可汗。於是阿史那社爾率領殘軍逃到伊吾一帶,自此伊吾為阿史那社爾所有,而哈密也因此遷入了突厥人。
然而阿史那社爾沒多久就降唐了,他帶著部眾內遷,又放棄了伊吾。
伊吾又來了新的主人:
對,就是乙毗咄陸可汗,他本是東突厥的「設」,在東突厥滅亡後逃奔西突厥,發現西突厥此時也內亂了,於是趁機奪取汗位。並在路過伊吾、高昌的時候,將伊吾納為己有,並迫使高昌國臣服。
由於唐朝不承認他是西突厥可汗,所以唐朝稱他為欲谷設,也就是在東突厥時期的爵位。
由於伊吾局面多數是漢人和已經在漢化過程中的龍家人(龍家人,是半漢化的焉耆人,也就是吐火羅人),這裡的居民肯定心向唐朝,所以乙毗咄陸可汗向伊吾移民,遷來了大批粟特人。
唐僧去西天取經時,遇到的款待他的所謂「伊吾國王」其實就是西突厥汗國下屬的伊吾城主,是個粟特人。而且還有中文名字,叫石萬年。
然而這個粟特人很快就降唐了, 唐朝便在此地設置了伊州。
然後再說西州。
西州,即吐魯番。不同於伊州,伊州一直是戰亂之地,定居居民並不多,而西州的情況就大不同了。西州的交河城自古以來便是定居城邑,曾是車師國的首都。匈奴進入西域後,車師國被匈奴控制。在漢匈戰爭中,漢朝和匈奴對車師的宗主權經過數度更易。後來控制車師的匈奴日逐王投降漢朝,漢朝派鄭吉在車師國開府設政,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從此吐魯番地區成為漢朝在西域的行政中心。
到了西晉時期,吐魯番地區仍然存在著車師國和中原王朝駐軍共存的局面,西晉的戍己校尉就設在高昌。甚至在永嘉之亂時期,西晉戍己校尉趙貞野心勃勃,還欲圖有一番作為。然而很快就被甘肅的張氏前涼王朝吞併,而張氏前涼王朝看到高昌城人口眾多,便首次在這裡設郡了。
也就是說,哈密設郡還是在隋朝,吐魯番地區設郡要早得多了。
而高昌之所以人口眾多,也是因為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戰亂的緣故,中原人逃難到甘肅,甘肅在後涼滅亡後也戰亂不休,難民紛紛西逃,使得高昌的漢人數量到達了絕對優勢。
到了匈奴人統治的北涼時期,柔然汗國入侵北涼,攻陷高昌。並冊封當地人闞伯周為高昌王,高昌這個新疆歷史上著名的漢人王國誕生。隨後麴氏取代闞氏,並征服焉耆國。焉耆人開始了漢化進程,最後發展到隋唐時期,焉耆後裔被稱為龍家人,已經和漢人無異了。
高昌國在唐朝與突厥作戰的過程中,被突厥乙毗咄陸可汗控制,被迫走上了與唐朝對抗的道路,後被唐朝消滅,唐朝就在此地設置西州。
最後說庭州。
庭州,大略是新疆昌吉和烏魯木齊一帶。與已經是漢人世居地的伊州和西州不同,從突厥人征服新疆後,庭州便成為西突厥汗國主要經營的地區,西突厥在此築了可汗浮圖城,並長期派遣葉護管轄,葉護是西突厥的重爵,意義非同小可。
由於乙毗咄陸可汗是東突厥人,所以西突厥貴族不服他,可汗浮圖城的葉護阿史那步真降唐。唐軍便開進了昌吉,隨著西突厥貴族的不斷投降,和唐朝在西域設置的伊州、西州的安定。唐朝就邁大了步子,在幾乎就沒幾顆漢人的可汗浮圖城周圍設立了庭州。
隨後西突厥接連叛亂,庭州也數度失陷,可見庭州確實不存在設州郡的基礎。
然而,唐朝統治者是不可能承認其決策失敗的。
於是唐朝統治者將庭州作為了罪人流放的去所,而在武則天統治期間,由於政治鬥爭的需要,冤案頻出,庭州的流放漢人也越來越多。
宰相裴炎的侄子裴伷就在流放庭州期間,娶了同樣是流放漢人的盧家姑娘,還結交當地突厥貴族、做生意賺錢,最後形成了一股黑社會性質也可以說是俠客性質的團體,陰謀顛覆武周,最後武周政府來鎮壓,殺死的裴伷一黨流放漢人達三百餘人。
在流放政策的貫徹下,庭州的人口最終超越了伊州。
於是在唐朝時期,吐魯番哈密地區,是一個以漢人為主、龍家人(其實按唐人看法已經和漢人無異了)為輔,雜居少數突厥人和粟特人的純行政區划了。跟內地無甚兩樣,當然口說無憑,還的看文物:
對,就是吐魯番文書。
其中不單有佛經、文學作品,更具價值的是海量的私人之間的訴訟文書、契約、賬簿,而其中漢文文書占絕對優勢,文書中記載的告狀的、立約的也絕大多數是漢人,少量的龍家人(基本上都姓龍)和粟特人、突厥人。
然而,吐哈地區漢族占絕對優勢的情況,後來怎麼消失的呢?
對,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了西域,吐哈地區為吐蕃佔據。然而當時的漢人心目中,庭州雖然也是州府,但到底不是世居地,吐哈的伊西二州到底不同了。
所以在歸義軍收復河西走廊後,歸義軍派遣了軍隊去收復伊西二州:
這時候正好處於回鶻汗國崩潰之際,大量回鶻難民投靠唐朝,歸義軍反抗吐蕃時也有不少回鶻人參加。而收復伊西二州的歸義軍將領,也正是回鶻人仆固俊。
然而……
唐朝很快就滅亡了。
歸義軍政權也被甘州回鶻打敗了。
伊西二州已經被吐蕃統治超過了半個世紀,接著又迎來了高昌回鶻的統治時期。
而代表中原正朔的鐵血強宋,連河西走廊和河套也放棄給了西夏。
伊州和西州也就被中原遺忘了。
我弱宋時期,宋使王延德在出使高昌回鶻,曾遇到伊州的領主,領主自稱姓陳,還拿出了唐代的詔敕,說陳家已經在伊州十幾代。而這個世襲統治伊州的漢人陳氏家族,在元朝時期,已經完全回鶻化,自稱「的斛迭林」了。
吐哈的漢人和龍家人,逐漸就被回鶻同化了。
所以到了蒙古時期,新疆被視為三塊文化區域:
北疆這個草原民族角逐的場所,成了蒙古人的牧地,被稱為蒙兀爾斯坦。
南疆這個曾經城邦輩出的吐火羅人之鄉,成為伊斯蘭教黑突厥後裔的居所,被稱為七城之地。
而吐哈一帶的東疆,這個曾經是漢人居所的土地,名字成了畏兀兒斯坦。
「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知」一句平淡的話讓唐玄宗一天殺了三個兒子,這件事情不太冷,但是其中的有關唐代皇權與相權的知識,還是很少有人知道,這改變了唐的歷史走向,也改變了中國歷史。
二十五年四月,楊洄又構於惠妃,言瑛兄弟三人與太子妃兄駙馬薛鏽常構異謀。玄宗遽召宰相籌之,林甫曰:「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知。」玄宗意乃決矣。使中官宣詔於宮中,並廢為庶人,鏽配流,俄賜死於城東驛。(舊唐書.玄宗諸子)
這幾句話看起來輕描淡寫,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卻讓人看到中國古代帝王殘酷。特別這句話,這是陛下的家事,我們當大臣的不宜過問(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知),讀起來別有深意。
先把事情的經過先介紹一下。唐玄宗一共有三十個兒子。玄宗的長子小時候打獵又被野獸抓傷了臉,有損國家形象,也不適合當太子。老大不行那就考慮老二吧,這個老二李瑛不僅排行靠前,而且母親趙麗妃在開元初年也正得寵,他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太子。
武惠妃(武則天的侄女)橫空出世了,而且很快就成了後宮專寵。開元十二年,武惠妃動用種種手段,終於扳倒了王皇后,眼看就要成為新一任皇后了,唐玄宗跟大臣提出,要立武惠妃當皇后。可以想像,如果這個動議一通過,武惠妃變成武皇后,李瑛馬上就得給她的兒子讓位。這可是千鈞一髮的時刻,好在大臣出來說話了。大臣說:太子已立,武惠妃又有兒子,如果讓他當皇后,難道太子也要跟著換嗎?當時玄宗還比較明智,想想政治成本太大,終於放棄了這個想法。武惠妃幾乎到手的皇后之位隨風飄散,李瑛的位子才又算保了下來。李瑛政治生命中的第一波驚濤駭浪算是通過了。
開元二十三年,武惠妃的兒子壽王已經十七歲,娶妻大美女楊玉環,就是後來的楊貴妃。眼看兒長大,武惠妃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李林甫悄悄讓宦官帶話,許諾要幫助壽王,武惠妃在朝廷終於有了支持者。另外,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和其丈夫楊洄,小夫妻兩個都表態,願意幫助母親給哥哥爭個太子當。她自己專心致志在後宮給玄宗灌迷魂湯,李林甫在外廷暗中相助,至於楊洄嘛,就利用青年公子哥的身份,專門負責盯著太子的一舉一動,隨時舉報不法行為好了。俗話說三人成虎,她就不信這隻大老虎吃不了太子李瑛!
開元二十四年十月,楊洄向武惠妃彙報,最近,太子李瑛總和兩個弟弟一個叫鄂王瑤,一個叫光王琚混在一起,三個人經常發表對皇帝的不滿言論!這三個小夥子為什麼對皇帝不滿啊?其實很簡單。他們三個人的母親當年都曾經得過寵,後來有了武惠妃,又都失寵了。母親同病相憐,孩子自然就走得近一些,三個人所謂的不滿,也就是不滿意父親對自己的母親太薄情。這本來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可是,武惠妃有本事把它做大。怎麼做呢?武惠妃對著玄宗哭了個梨花帶雨。說:太子和兩個王爺結黨,說是妾身奪了他們母親的寵愛,想要害死妾母子呢!請陛下千萬為我們母子做主啊!另外,他們還對您說了好多不堪的話,太惡毒了,我都不敢跟您說!唐玄宗一聽這話就怒了,
第二天一上朝就跟宰相提出來了,太子和兩個兄弟結黨,擅自議論皇帝,應該廢掉!這時的首席宰相還是張九齡。張九齡剛正不阿,一般小事尚且要爭個是非曲直,何況是廢太子這樣的大事啊。張九齡說:「陛下踐祚垂三十年,太子諸王不離深宮,日受聖訓,天下之人皆慶陛下享國久長,子孫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聞大過,陛下奈何一旦以無根之語,喜怒之際,盡廢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輕搖。……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廢太子也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沒有宰相認可,玄宗不敢、也不能貿然行動,怎麼辦呢?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武惠妃沉不住氣了,走了一步臭棋,當時廢不廢太子,關鍵不就在張九齡這兒嗎?武惠妃想,乾脆去他那裡疏通疏通關係好了,就派了一個心腹宦官牛貴兒去找張九齡了,跟他說:「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張九齡是有原則的人,這樣的人可能被打倒,但是決不能被收買。果然,張九齡一聽,鼻子都氣歪了,你武惠妃居然想收買我,這不是侮辱我嗎!對著牛貴兒一頓臭罵,把他給罵走了。這還不算,第二天一早,張九齡就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彙報給唐玄宗了。唐玄宗一聽,簡直像兜頭潑了一瓢冷水,一下子把他澆醒了:這個女人的心機不簡單啊!更要不得的是,她居然想對外廷插手,跟宰相勾結,這可就觸犯了唐玄宗的底線了。唐玄宗可是在武則天、韋皇后和太平公主時代歷練成長起來的,他太知道後宮和外廷勾結的威力了,他可以寵愛一個有政治頭腦的女人,但是,絕不能接受一個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就這樣,因為武惠妃的失著,也因為張九齡的保護,李瑛的太子之位又保住了。
開元二十四年年底,張九齡罷相了,離開了長安城的政治舞台。失去了強有力的宰相的保護,李瑛人生的第三次危機出現了。就在張九齡離開京城之後第二天,唐玄宗再次召集宰相,商量要把太子李瑛廢掉!這時候的首席宰相已經是李林甫了,李林甫還是那句話:「這是陛下的家事,我們當大臣的不宜過問。」這種說法貌似不表態,其實就是支持啊!一看宰相沒有意見,唐玄宗的決心也就定了,他直接派了一個宦官到宮裡宣制,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都廢為庶人。十五天之後,太子李瑛兄弟三人被賜死在長安城東的驛站里。一日之內殺三子,這可是唐玄宗當皇帝以來最大的冤案。李瑛當太子已經二十多年了,從來沒出過什麼大錯,李瑤和李琚更是以學識著稱,三個人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好多人都替他們惋惜,覺得唐玄宗太心狠了。節選《蒙曼說唐·長恨歌》
李林甫的「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和與李勣的「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這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表面上是不是參與討論,實則支持。說起來輕描淡寫,實則殘酷無情,不負責任。
CCTV10《百家講壇》中,蒙曼的《長恨歌》與於賡哲《開元盛世》,都對三皇子被殺事件拿出一集來講,有些細節觀點不太一樣。但是都認為唐玄宗一天殺三個親生兒子是唐玄宗時代從鼎盛走向衰弱的分水嶺,也是唐朝從盛轉衰的開始。
為什麼這樣說,唐玄宗殺了自己親生三個兒子,表面上看是武惠妃和李林甫煽動挑撥的結果,實際是唐玄宗為了加強皇權。唐玄宗一聽這話就怒了,為什麼呀?他生氣的倒不光是太子對武惠妃不敬,而是太子居然敢對他不滿!要知道,中國古代的皇帝跟太子的關係最微妙了,雖然是自己的兒子,但畢竟也是未來的接班人,試想,要是有這麼一人,職業就是等著你死了好去接你的班,任何人都會覺得不舒服,何況是夢想自己的統治千秋萬歲的皇帝呢!
唐玄宗是怎麼上位的?通過宮廷政變!所以,既然不是正常的傳位,那麼他皇位的正統性就那麼不自信了。這也是李隆基的心病。他上台以後,表面上看對自己兄弟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建立一個『五王宅』,就建在皇宮的邊上,動不動把自己五個兄弟集中起來,與兄弟同寢同樂,並且做了一個大被子幾人一起蓋,多麼其樂融融的兄弟情呀。即便在宮中,「玄宗時登樓,聞諸王音樂之聲,咸召登樓同榻宴謔,或便幸其第,賜金分帛,厚其歡賞。」其實明眼人一眼看出來,這分明是用溫柔鄉的方法軟禁起來,並且隨時監視。
對於自己兒子的做法:「乃於安國寺東附苑城同為大宅,分院居,為十王宅。」把自己長大的兒子,全部遷到十王宅裡面來。後來,諸王各自新添子孫,「又於十宅外置百孫院」。自己的兒孫也要統一居住,其目的不言而喻:集中監視。這樣監視之下,兄弟和兒子哪能有大動作?
即便如此,一旦有風吹草動,聽到武惠妃的耳邊之言,開始不是去調查,而是管他真假,廢了再說。按常理來說,把三皇子廢成」三庶人「即可,也不用趕盡殺絕呀,畢竟是自己的親身兒子。但是唐玄宗真是」寧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一定要確保自己的皇位。
所以聽說此事以後,唐玄宗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廢太子。而張九齡不同意,他也不能一意孤行。漢代雖然皇權居主導地位,但相權甚大,但與皇權趨於平衡,能起到制約作用。唐代完善三省六部制,相權進一步獨立,相互牽制相互制衡,削弱相權加強皇權。張九齡從國家穩定角度考慮,不支持唐玄宗廢太子,既然張九齡不能保證皇權意志的順利執行時,玄宗便通過調整人選來解決這一矛盾。當李林甫把本屬國事的廢儲說成是「家事」時,表面上是中立,實際上是順應了皇權意志,將中書令這個職位所享有的這些決策權的份額統統讓渡給唐玄宗,即將相權的一部分轉歸為皇權,對於玄宗在廢立一事上的決策都給予無條件的支持。它體現了唐玄宗的相權必須和皇權保持一致的要求。
「在這種政治結構之下,宰相集團再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要設法擁戴以為皇太子或者皇子才能取得政治上的利益與穩定,現在只要忠於皇帝按照皇權意志辦事,就萬事大吉了。」「皇太子的政治權力尤其是其可能享有的行政權力遭到極大壓縮,皇太子政治地位也漸趨下降。」任士英:《唐代玄宗肅宗之際的中樞政局》
從唐玄宗以後,中央的中樞權力系統之間發生了新的配置關係。這種配置關係表現在宰相與太子的身上:宰相處理的日常事物變多,行政事物方面的政治只能變得更加突出,而政務職能上的權力即相權讓渡了一部分給皇權;太子方面,在國家政治中樞的地位遭到削弱,變得越來越輕。從此中國皇權越來越強,既然皇權慢慢的不受限制,那麼其危害性也越來越大。所以,後來導致於」安史之亂「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所以,這個歷史上「三庶人之禍」,看起來偶然,實則是必然要發生的。而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和與李勣的「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這兩句輕描淡寫的話,實則是相權對皇權的妥協,自古以來,皇帝哪有家事?皇家的事情就是國事,哪怕是皇帝喜樂愛好,既然沒有了監督,那就隨著皇帝殺伐決斷、驕奢淫逸好了,中國歷史自然而從盛轉衰。所以說,如果」安史之亂「是中國封建王朝歷史的分水嶺,從向外開放進取轉而向內保守、集權專制,唐玄宗的「三庶人之禍」真是功可不莫。
讓我們看看這件事結果吧:
1、武惠妃陷害三王后,疑神疑鬼,害怕成疾,大病不起,兩個月之後也就死了。不得好死。
2、她兒子壽王李瑁,也沒有成為太子,陝師大歷史繫於賡哲教授在《百家講壇.開元盛世》中說,唐玄宗見李林甫支持李瑁,外廷與內廷相勾結引起他警覺,故沒有立壽王,這個分析也是很有道理的。結果自己的媳婦楊玉環還被奪了去,最後鬱鬱而終,不得好果。
3、唐玄宗從此以後,由以前勵精圖治開始沉溺於享樂,追求奢侈之風,把政事交給李林甫和楊國忠,最後,導致於安史之亂的發生。太子李亨藉機上位,可憐唐玄宗最後還是沒有躲過此劫,成為」太上皇「遭太監李輔國侮辱,後移居太極宮軟禁,孤苦老死。
4、李林甫藉此把持朝政19年,嫉賢妒能,朝堂風氣大變,形成亂局。
安祿山是中亞康居國粟特人和阿史德氏突厥的混血,其名稱「祿山」是伊朗語「Rokhshan」,意思是「光明」。(暗指拜火教一類的波斯宗教)
(歷史上有類似名稱的人物,比如亞歷山大的粟特人/巴克特里亞人皇后羅克珊娜一世。
安祿山自稱為『光明之神』的化身,並親自主持粟特人聚落中群胡的拜火教祭祀活動,使自己成為胡族百姓的宗教領袖。他利用宗教的力量來團聚轄境內外粟特胡眾,利用『光明之神』的身份來號召民眾。大量蕃兵胡將追隨安祿山起兵反叛,不能不考慮『光明之神』感召的精神力量。
說一個唐朝冷知識,這個冷知識和道教有關。唐朝除武則天和唐憲宗等個別崇佛外,都崇道。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是不是意味著唐朝道士很多啊!
但據《新唐書·百官志》崇玄署條載:「天下觀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土七百七十六,女官九百八十八。」此記載的男女道士數合計僅1764人。
這個數據單獨看可能沒什麼感覺,你再看看佛教。《新唐書·百官志》崇玄署:「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萬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萬五百七十六。」
度量衡一直都是國家秘密中的秘密,史書記載的尺度雖多,但大多只用於調音律,官方標準田尺則實際上是按規律變化的。
吳慧在《新編簡明中國度量衡通史》、《中國歷代糧食畝產研究-井田》和《翰苑探史-中國經濟史論集粹二十五題-井田制考索》提到(夏、)商、先周、周秦漢(、唐)的田尺考古實物存在0.8的度量衡遞增規律。
黑黍大尺系:
唐尺(黑黍)0.31米(胡戟《唐代度量衡與畝里制度》),0.31?0.8=0.248米,
周秦漢尺(黑黍)0.2463米,0.246?0.8=0.1968米,
先周殷墟壁羨鎮圭尺(黑黍)0.197米,0.197?0.8=0.1576米, 木工尺
商殷墟象牙尺(黑黍)0.1578米,金工尺。
夏尺(黑黍)0.125米
陶寺先夏尺(黑黍)0.25米
紅黍小尺系:
唐尺(紅黍)0.295米(胡戟),0.295?0.8=0236米,
周秦漢尺(紅黍)0.231米,身高尺和布尺,0.231?0.8=0.185米, 225、227都是楚尺,230、231才是周尺
先周殷墟劍尺(紅黍)0.185米。
《禮記·王制》(西漢):古者八尺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步。8先周尺?0.197=1.576米,6.4西周秦漢尺?0.246=1.5744米,一周步等於1.6米。一井邊長160?3加路網溝渠,約500米。五十周里小方國邊長25公里,百周里方國邊長50公里。
最早時,河北磁山文化華夏族種植黑黍,後來跨湖橋-彭頭山-賈湖文化的紅陶炎帝族北上,把紅黍帶到中原。西周就已經是紅黍黑黍兩種尺制並行了。西周是炎黃聯姻的後裔,更偏向炎帝系,所以尚紅,種植紅黍。商是蚩尤戰敗時,逃向東北的蠻族,蚩尤與炎帝同宗,所以尚白種植紅黍,但又承接夏朝的種植黑黍,所以也是兼而有之。估計東北、山東、河北、洛陽是黑黍區,其他都是紅黍區。西周包容兩種尺制,官方以0.2463*6.4*300+20米路網=500米為一里於黑黍區,但是紅黍區則以0.231*6.4*300=443.52米和0.2463*6*300=443.34米,加20米路網為465米為一里,且以紅黍種植更廣泛。
《司馬法》和《漢書》: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位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西漢《春秋穀梁傳》:古者三百步為里。東漢《大戴禮記》:步百而堵,三百步而里。南北朝《孫子算經》: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戰國三晉田制),三百步為一里。唐《夏侯陽算經》:《田曹》雲以六尺為步,三百步為一里,此為古法。《田曹》雲,度。。。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
《舊唐書》武德七年,改五尺為步,畝仍為二百四十步,百畝為頃。原本355米交的稅,現在295米就要交這個數了,等同變相加稅。
唐《夏侯陽算經》:唐《雜令》諸度地,以五尺為一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李文公集》 (唐)李翱《卷3,平賦書》:五尺謂之步。。。三百有六十步謂之里。唐太宗《隋書地理志》、唐玄宗《唐六典》、唐憲宗《元和郡縣誌》、北宋《長安志》、元《長安志圖》、清《唐兩京城坊考》記長安城裡步,外郭「東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後晉《舊唐書》作「十八里一百五十步」也就是6630步,北宋《新唐書》作「六千六百六十五步」,比6595步要多,也與考古發現的9721米不符,0.295*5*6595=9721米。
唐憲宗《元和郡縣誌》、北宋《長安志》「周六十七里」。《唐六典》:一尺二寸為大尺,周黑黍0.2463*1.2=唐紅黍0.2956米,0.29436*5*360*67=35.5公里。
0.246*6*300=445米,0.246*5*360=445米,通行早期紅黍區,足夠糊弄老百姓了,後發現沒考慮田埂道路。
0.295*5*360=531米,通行新都城區和府兵紅黍區,以擴大份地,暗肥府兵。操作起來也方便,0.295*5*300=445米,缺的0.295*5*60,每5個府兵瓜分一塊新田就行了,不必大動干戈。
0.231*6*360=498.96米,通行黑黍城區。
0.31?5?360=558米,通行府兵黑黍區,以擴大份地,暗肥府兵。
0.31?5?300=465米,通行紅黍區,此次可以完美解決田埂道路問題。
普通百姓在加稅,府兵卻在增加份地面積,看似不變的大家都一樣的均田制,實際上府兵大大的有好處,自然大家都願意當府兵。
此時唐已經使用(黑黍)0.31米和(紅黍)0.295米為營造用尺,但估計只限長安周邊的關中各折衝府的府兵,並未實質改變全國田制。
到宋元,
《金史》量田以營造尺,五尺為步,闊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畝,百畝為頃。
《四庫全書》1040冊636頁,明初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一,宮闕制度》引元《經世大典》「至元四年1267,城京師。。。城方六十里,里二百四十步」0.31*6*240=446.4米,已經改用唐尺和240步來通行紅黍區,實現田制與里制的統一。
《續通典》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田。。。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畝百為頃。《清朝文獻通考卷一田賦》《清會典戶部》也依然如此。
明清黑黍紅黍被新作物取代,卻東施效顰改用360步,《清會典》以營造尺起度,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里,0.32*5*360=576米,已經是打著復古旗號的新作物的天下了。
所以我們口中的里,在周朝以後,實際上各地有445(誤)、465、480(誤)、500、531、558、576米這七種
許多人都認為開元通寶是年號錢,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個年號是開元,這是錯誤的。
開元通寶是非年號錢,在唐代武德初年就已經鑄造,是由歐陽詢親自題字,歐陽詢是初唐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二人生活年代相差百餘年,從年代上講,歐陽詢就不可能給李隆基的鑄錢題字。而李隆基將年號定為開元,純屬巧合。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辟邪,旺財的功效。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隋唐國公,太原留守李淵趁機起兵,攻克隋都大興,自封唐王,立隋煬帝孫楊侑為帝。不久廢楊侑並自立為帝,改大興為長安,建立唐朝,隋亡。唐朝初建,為統一全國,簡化軍餉籌集步驟,故唐朝建國伊始仍然沿用五銖錢。在唐朝始鑄開元通寶之前,始於漢代的五銖錢在全國已流通700餘年之久。期間歷經王朝盛衰,大小輕重已無統一標準。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規格。再加上前代的北周,北齊和南朝錢幣的流通,通貨之狀極其混亂,又由於隋末戰亂,貨幣大幅貶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所以當唐朝局勢穩定後,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由唐高祖李淵親自主導,給事中歐陽詢監製,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
講一個關於唐朝律法的冷知識——在唐朝, 狗咬人的官司怎麼判?
《三字經》說:「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之一,在幾千年前就被人類馴化而入家畜之列,它的主要任務是看家護院、守夜防患。狗的個性雖然對主人忠誠,但也常常招惹是非,其中狗咬人從古至今都是民間屢見不鮮的事件,也往往是引發鄰里糾紛的一個不安定因素。
令人想像不到的是,唐代律法對狗咬人這樣的小小民事案件,竟然有非常詳細而明確的處理規定。在唐代,如果出現狗咬人的事故,首先是要弄清楚幾個問題:是狗主動攻擊人,還是人故意放狗咬,是明知狗咬人而管不好,還是被咬的人故意逗狗而被咬。弄清了這幾個問題,對人和狗的處理就好辦了,只要翻開《唐律疏議廄庫》就能找到合適的處理辦法。
有一類狗是惹是生非型的,它們往往向過路的行人主動發威,傷害無辜。對這樣的狗,唐朝律令的處理態度是堅決的,手段也是非常嚴厲的。在這種情況下,行人是沒有責任的,狗要承擔全部的法律責任。《唐令拾遺·雜令第三十三》「畜產抵人」條規定:「嚙人者,截兩耳」。對這樣的狗,人們要用剪刀把它的兩隻耳朵剪掉,藉以懲罰。
當然,很多狗咬人事件的責任並不完全都在狗,狗的主人沒有管理好自己的狗也往往是一個重要原因。凡是出現這種情況,狗咬了人,狗和狗的主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唐律》規定,「以不施標幟羈絆及狂犬不殺之故,致殺傷人者,以過失論。過失者,各依其罪從贖法。」由於養狗者的過失而導致狗咬人的,則各依其罪予以賠償。所以養的狗要拴好,狂犬要殺掉,否則,如果出現狗咬人事件,人和狗都要受到處罰,各笞四十。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養狗的人故意放狗咬死咬傷人,這種行為是極端惡劣的。《唐律》為此專門設置了一條懲處的條款叫「故放令殺傷人」。故意放狗者,減斗殺傷一等。唐律把殺人行為分為故殺、斗殺和戲殺三種。「斗殺」是指「原無殺心,因相鬥毆而殺人者」,此相當於現代的傷害致死罪。同時,在量刑時還要考慮狗咬的人貴賤、尊卑、長幼、親屬等情況,酌情加減治罪。
被故意放狗咬傷的人,還有二十天的保辜期,辜內死的,放狗的人要承擔殺人的刑責;受傷者限外死去或者限內以其他原因死亡的,放狗者只承擔傷人的刑事責任。這是對傷人罪的後果不是立即顯露時,規定加害方在一定期限內對被害方傷情變化負責的一項特別制度。
唐朝制定律令的人考慮得特別細,就連給狗看病時被咬也有交待。如果是花錢僱人給狗看病而不小心造成的咬傷事故,養狗的人不需要承擔責任,如果是不花錢請人為狗看病而造成的咬傷事故,狗的主人要依法予以賠償。當然,一些無聊的人因逗狗玩而被咬傷,狗和狗的主人則不需要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唐朝的律法對狗咬人案件規定得如此之細,照顧到了人與人、人與狗之間的各種權利。這令人聯想到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唐朝鼎盛時期背後,律令所起到的無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 華西都市報。
馬未都先生曾經說過
唐詩啊,是有意義的,很多東西在詩里都有記載
比如盧仝先生寫過《冬行三首》裡邊有一句叫:
憑風謝長者,敢不愧心苟。
每每讀詩至此,無不掩卷長嘆由於將來可能要出書,不便轉載,請移步:我唐日常
唐朝的織女不貞啊~
唐代小說中出現了很多的女神,但是這些女神顛覆了以往的傳統形象,以一種遊戲人間的心態出現。
先說織女,牽牛織女本來是星宿,「天河之西,有星煌煌,與參俱出,謂之牽牛;天河之東,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謂之織女。牽牛一名河鼓,訛為黃姑。」
後來人們根據這段記在演繹出了牽牛織女的愛情,而所謂的「烏鵲填河成橋而渡女」是在《淮南子》上有所記載,比這本書早的,都沒有相關的鵲橋,這點,宋王觀國在《學林》卷四《牛女》有寫到。
而牛郎織女的故事,其核心是一段堅貞執著的凄美愛情,所以在歷代被不斷的傳頌,秦觀的那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其實就是在寫牽牛織女。
這兩句出自秦觀《鵲橋仙》。
牛郎織女的故事開始被寫成小說是在魏晉六朝,這個時候基本保存了原貌。
而唐代的小說中,織女的形象來了個大反轉……
張薦的小說集《靈怪集》的《郭翰》一篇,大意就是說太原有一個俊秀少年,氣質清貴,善談論,工草隸。一個夏日夜晚,趁著月色卧於庭中,忽聞一陣香風,香氣漸濃,翰仰視空中,發現一個「明艷絕代,光彩溢目」的少女。打扮是「衣玄綃之衣,曳霜羅之帔,戴翠翹鳳凰之冠,躡瓊文九章之履。」還帶著「侍女二人,皆有殊色。」
然後郭翰下床跪拜問天女所來何事,織女說:「吾天上織女也,久無主對,而佳期阻曠,幽態盈懷,上帝賜命遊人間,仰慕清風,願托神契。」
然後派侍女打掃房間,放好帷帳,「乃攜手升堂,解衣共卧。」
完事之後,郭翰問「牛郎何在?那敢獨行?」
郭翰有點小怕怕,畢竟自己給一個神仙戴了綠帽子……
織女要安慰安慰小情郎啦:「陰陽變化,關渠何事!且河漢隔絕,無可復知,縱復知之,不足為慮。」
意思就是說,愛愛是符合天地陰陽交合的,關他什麼事,再說了,咱們之間隔著一條銀河,他不會知道的,不過就算他知道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七夕到了,她又跑回天上和牛郎相聚,然後我們的小翰翰吃醋了,問她:「相見樂乎?」
織女狂拽邪魅一笑:「天上的怎麼比得了人間的,我對他只是應付了事,沒有感情的,你就不要吃醋啦!」
要我說啊!現在寫霸道總裁小黃文的,都是借鑒了這裡的,只不過把性別換了。
還有杜光庭的《神仙感遇傳》的《姚氏三子》,織女和另外兩個女仙,婺女,須女星,三個仙女一起下凡,選中了姚家三兄弟,與他們成婚。
其實被世俗化的女仙不止織女一個,還有華岳三夫人,這個就重口一點了,玩4P ……
岳神每年七月七日至十二日,都要上計於天,大略是跑到天上向玉帝報告自己的工作情況。然後他的三個夫人就和趙郡的李湜勾搭上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不不,唐代的讀書人可傲嬌了。。。
上元夫人,西王母的座上賓,在《漢武內傳》中,連西王母說她為「尊貴之神」。
就是這麼一位品級之高,地位之尊的女神,因為看上了一個孝廉,三次降臨,語氣謙卑的求那個書生接納她,跟她ML……
見於裴鉶《傳奇》中的《封陟》篇。
第一次,上元女神降臨的時候,訴說自己寂寞空閨,說自己「願持簸箕,又不知郎君雅意如何?」
就是說,她,上元女神,願意,嫁給,一個,書生,然後,當一個,賢妻良母。
然後書生「殘忍」的拒絕了她,上元女神再接再厲,說七天後再來一次,然後書生又拒絕一次,上元女神就要像個癩皮狗一樣,說七天後再來,然後書生罵她是個妖精,說她要是再來的話,就見一次羞辱一次!
不是我說,現在的瑪麗蘇文跟唐代屌絲男的意淫對比起來簡直弱爆了好嘛!
與上元夫人類似的太陰夫人,也是這樣,那個男人傲嬌的拒絕了……
那些書生大概在想:
你是天女又怎麼樣?你給再多的好處,長得再美,我就是瞧不上你,來打我呀~~~
后土夫人要好點,嫁給了剛舉進士不久的韋安道,好歹人家肯要她……
玉帝要加強宣傳一下成仙的好處了,不然天女們的個人問題很不好解決啊……
這還沒完呢!
總有那麼一兩個尋求刺激的小夥子,天女們美則美矣,就是沒有那種邪魅氣質,簡單的來說,就是有喜歡大姐大那種類型的。
他們把目光瞄向了九子魔母,中國司掌子息生育的女神。
她的起源說不大清楚,屈原的《天問》里提到的女歧,「女歧無合,夫焉取九子?」女歧沒有老公還生了九個兒子,所以叫她九子母。
但是劉向《列女傳》的《魯之母師》里有寫到「魯有寡母,育九子。」
還有佛教的鬼子母神,鬼子母神也叫訶梨帝母,生有五百子,逐日吞食王舍城的小孩,直到經過佛祖點化,成為二十諸天之一。
母師,女歧,鬼子母神,隨著時代變遷,在民間漸漸融合了,所以民間對她又敬又懼。
《玉堂閑話·南中行者》里的九子母神與一個行者交媾,導致他神思恍惚,身體羸弱。馮夢龍的《情史》裡頭,九子鬼母又跟一個少年上演人仙戀……
唐朝書生的腦洞真是大的出奇……
安史之亂後全是冷知識。
1、有幾個知道安史之亂後的皇帝世系,年號!期間還有三個相對穩定繁榮的治世: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
btw,三武一宗滅佛的唐武宗滅佛即發生在會昌年間,佛學界稱「會昌法難」。
2、元稹,白居易,並稱「元白」;韓愈,柳宗元,並稱「韓柳」;李商隱,杜牧,並稱「小李杜」,他們都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有幾個知道他們的生活年代背景。
元稹生於唐代宗大曆十四年(779年),卒於唐文宗太和五年(831年),看姓氏能猜到鮮卑拓跋氏後裔。
元稹最著名的作品莫過於《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千百年來痴情男子的典範之作,可知道他和唐代才女薛濤的情愛糾葛的話,就明白「男人嘛,說一套做一套」。《西廂記》的前身《鶯鶯傳》的作者正是元稹,不同於《西廂記》的有情人終成眷屬,《鶯鶯傳》講的是書生張生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可以說是他與薛濤愛情悲劇的翻版。文中他為張生的始亂終棄辯解,還反誣崔鶯鶯。孔聖人云:聽其言,觀其行。大概說的就是這類人吧!
白居易和元稹是同時代人,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772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年)。
白居易的名字有個有趣的小故事:
「白樂天(白居易,字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原上草送友人》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 !老夫前言戲之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才華的人到哪都吃得開,同時也說明了取名字的重要性。
1、唐朝人酷愛拔河
唐朝有許多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除了打馬球,還有拔河。相比打馬球,拔河的普及面更廣。拔河在之前是軍隊中的一中訓練方式,由於唐朝皇帝的提倡,開始盛行於民間。關於拔河,史料中也有許多記載。如《新唐書》記載唐中宗李顯經常在每年二月組織宮女、大臣拔河,宰相、駙馬等都要參加,有些老臣因為太賣力趴在繩子上都起不來了。有時拔河還作為一種宣揚國威的方式出現,比如唐玄宗時為了震懾來使的胡人,組織了一次1000人的拔河,場面地動山搖,胡人立馬被震住了。民間也流行拔河,每年正月十五都會舉行的拔河比賽,成了一種大眾娛樂方式。
2、唐朝名流愛薰香
唐朝達官顯貴痴迷薰香,不論何時周身都香氣繚繞。沐浴時要加香料,衣服要薰香,屋子裡要點香爐,出門要帶香囊。衙門裡也要薰香,寺觀廟宇就更是香氣瀰漫了。幹個啥事為表示莊重也要薰香。唐玄宗的哥哥寧王更是誇張,除非口裡含著口香糖——沉香和麝香,就絕不對人開口講話。當時還有一名妓叫「蓮香」,因為全身散發出自然香氣,每到一處都能招蜂引蝶,引得無數人為之傾倒。後世有鬥茶,唐朝也有斗香,可見唐朝薰香風氣之濃。
3、唐朝人愛喝茶湯
唐朝的茶和現在所說的茶有很大的區別,有點類似於擂茶。茶里要放姜、蔥、棗、橘皮、茱萸、薄荷,還放蘇椒和酪,有時還加入桂皮等香料,將這些材料碾碎後再放到滾水裡煮一道,然後喝那一鍋茶湯。真想知道那是啥滋味啊!
4、唐朝人愛吃生魚片
日本料理以生魚片最為著名,堪稱日本菜的代表作。殊不知,日本人對生魚片的熱愛其實是從唐朝傳過去的,現在贛南一些客家人聚居地都有吃生魚片的傳統,這種傳統或可追溯到唐代。唐朝人把生魚片叫魚鱠,不管什麼樣的魚都喜歡片成薄片,蘸著蒜、豆豉等生吃。唐朝有許多切生魚片的高手,刀工出神入化,切出來的魚片輕薄如紗。市面上還有教大家片魚刀法的書籍出售。
5、唐朝外國人眾多
唐朝都城長安,有許多胡人從西域而來,到此經商遊歷,還有新羅、百濟、倭國等周邊國家派來的遣唐使、學者、僧人等等。廣州更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印度來的佛教徒,躲避宗教迫害的穆斯林,還有非洲來的崑崙奴……當時的揚州也堪稱東方威尼斯,水道縱橫,船隻數量眾多,有許多大食人和波斯人在此經商。大部分外國人來到大唐後都不願回去了,死後也埋葬在大唐。
6、皇帝給大臣賜護膚品
唐朝皇帝每年臘八都要都要給大臣和皇親國戚贈送大禮包,以表示對一年辛苦工作的慰問。禮包里到底有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吧:新年曆日、紫雪、紅雪、面脂、口脂、澡豆等。其實大部分都是化妝品。澡豆類似於肥皂,面脂、口脂就是妝粉和口紅,紫雪、紅雪是唐朝宮廷特製的一種高級護膚品,裝在金盒子或者銀盒子里,可以祛斑祛痘,使皮膚光潔。看來皇帝對大臣們的儀容還是很重視的嘛!
侵刪。
王玄策,生卒年不詳,唐朝官員、外交家。唐初貞觀十七年至龍朔元年(643年―661年)間以正使的身份前往印度,而被捲入提的王位篡奪事件,創造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戰績。
統治天竺眾多諸侯小國的戒日王病逝,帝那伏帝國君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並實行殘酷的宗教迫害。阿祖那聽說大唐使節來到,竟派出千餘兵將伏擊唐使,將王玄策一行全部投入牢獄。
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越獄,並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逃出天竺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殺死敵軍數千、溺斃萬餘、俘虜一萬多人,又巧布「火牛陣」,一舉摧毀阿祖那親自統率的七萬戰象部隊,生擒阿祖那,使天竺諸國恢復了安定與和平。
雖為曾經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絕後奇功」的唐代使節,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經歷卻在史書上鮮有記載。究其原因,田中芳樹不無幽默地表示,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奪目光彩淹沒了與之同時代的王玄策,而且他的官位比較低,在正史當中不可能單獨為他樹碑立傳。一個人出名是要靠宣傳的,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這位英雄最終為世人所遺忘。
看見此問題底下俺好友黃子晉回答了開元通寶,一時來了興緻,也想在此吐槽一下唐代惡錢鬥爭史。
夜已晚,先佔坑,慢慢補。
貼一段評論當楔子:
開元通寶之「開元」即為萬始更新的意思,並不代表年號,就像武則天時明堂樂章有「隆基」二字,並不是指唐玄宗李隆基,而是指赫赫基業一樣。 另,開元通寶四個字上下左右分布銅錢眼四方,可念成「開元通寶」也可以念成「開通元寶」,武德通寶就不行了,唐高宗時期曾鑄幣「乾封泉寶」後廢棄,而換個順序讀不通了就是廢棄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建立的政權最多,稱帝稱王者達60多人,所以李姓聲威顯赫。但也正因為如此,給老百姓也帶來很多麻煩。根據《酉陽雜俎》記載,由於李姓是國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鯉魚的,抓到鯉魚以後,必須放掉,如果膽敢販賣鯉魚,重打60大板。這個禁忌還算是比較高雅的,還有一件事,可能就不太雅了。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叫什麼?李虎。所以,老虎當然是不許吃的,當然一般也吃不著。這還不算,還不許人說「虎」字,得用別的字代替。哪個字呢?馬。這個「馬」字不是重點,重點是一個過去咱們都常用的物件——馬桶。其實早在漢朝的時候,馬桶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一直以來不叫「馬桶」,叫「虎子」。到了唐朝,由於要避諱李虎的名字,虎子就改叫馬子了。再到了後來,這物件又改叫馬桶。你看,李姓的威風,甚至改變了我們的風俗習慣。
李姓的來源相當複雜,其中最浪漫的一種說法是出自皋陶。皋陶是虞舜時的司法官,當時這個職務叫理官,他的後代一直世襲這一職務,便以「理」為姓。商紂王時,皋陶後人理征,因執法如山惹惱了紂王,招來殺身之禍,理征的妻子契和氏便攜幼子理利貞出逃。逃難途中幾乎餓死,到了一棵李子樹下,靠食李子得以存活。後來為了表達對李子樹的感恩之情,就由「理」改成了「李」。
另外一個說法,沒有李子什麼事兒。根據《姓氏考略》,周以前沒有李姓。李最早見於史籍姓名的,是老子李耳。李耳或許也是理利貞的後裔,不知道為什麼,到他這兒就由「理」改成「李」了。
李姓的族源相當複雜。唐朝時,李成了國姓,有很多人就被賜姓為李。比如徐、安、杜、郭、麻、鮮於,這些姓氏中很多人都被賜姓為李。李姓當中有一支非常重要的洛陽李氏,其實是鮮卑族之後。鮮卑族被賜姓為李不僅發生在唐朝,更早的時候也有過。還有,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方蠻族叛亂後,因為當地的民族都沒有姓,就賜了很多姓給他們,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改姓李。所以,李姓的血緣很複雜。尤其讓人稱奇的是,在李姓當中,還有一部分是猶太人,這個可能連姓李的朋友都不知道。猶太人進入中國始於唐朝,這是中外文化史上非常重大的事件。到北宋中葉,進入中國的猶太人越來越多,主要散居在洛陽、南京、杭州、寧波、泉州,其中以河南開封人數最多。開封的猶太人當中,姓李的居多,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姓李,反正姓了一千多年了。
李姓發源於今天河南鹿邑一帶,這是沒有什麼爭議的。後來,其中一支遷到了隴西一帶,又分出三十九房。三十九房中的一房後來遷到了趙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鄲一帶,再後來這一房又分成東、南、西三支。所以李姓分得非常厲害。到了西漢,李姓開始遷往山東、江西,東漢時,遷往西南,其中有很多原本是漢族的李姓,甚至加入到白族、苗族、壯族、彝族等兄弟民族中。三國以後,李姓就已經分布全國了。
甘露之變(正統朝代唯一由宦官發起並主導的政變,唐朝命運的轉折點)
「上疾少間,坐思政殿,召當直學士周墀,賜之酒,因問曰:『朕可方前代何主?』」
「陛下堯、舜之主也。」
「朕豈敢比堯、舜,何如周赧,漢獻耳?」
「彼亡國之主,豈可比聖德?」
「赧、獻受制於強諸侯,今朕受制於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復視朝」。(《資治通鑒》唐紀六十二)
這段話是在甘露之變後唐文宗李昂與學士的對話。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的宦官亂政,諸如魏忠賢,劉瑾等,但太監在明朝的權力只是皇權的延伸,皇帝一道詔書或者紙條都可隨時收回對宦官的權力。但對於唐朝來說,宦官掌握了禁軍,由此引發了在皇宮的由太監主導的政變。事件過後
「自是,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內侍省),宰相行文書而已。宦官氣益盛,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資治通鑒》卷二四五)
可以說,甘露之變之後,皇帝再也無力對朝政局勢進行完全掌控(之後的武宗也掣肘與宦官)唐王朝亡於朋黨之爭,藩鎮割據,宦官亂政的趨勢已不可制止了。
--------------------------------------以下是甘露之變具體內容----------------------------------------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謀誅宦官而失敗的一次事變。唐朝後期,階級矛盾和地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益發展,宦官掌握禁軍,干擾政事,進退大臣,乃至擁立、弒殺皇帝。唐憲宗李純被宦官陳弘志(一作弘慶)等所殺,敬宗李湛被宦官劉克明等所殺;穆宗李恆、文宗李昂等,皆立於宦官之手。宦官擅權專政達到了極點,成為朝政的一大弊端。文宗即位後,即企圖懲治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
太和八年秋,鄭注、李訓(原名仲言)得當權宦官王守澄引薦,鄭注以醫術、李訓以講說《周易》成為文宗的親信。文宗因為他們均系宦官所推引,與之密謀誅除宦官,可免宦官猜疑,故以鄭注為太僕卿,李訓為翰林侍講學士,次年秋季,文宗提升李訓為宰相;又任命鄭注為鳳翔節度使,作為京師外援,逐步開始打擊宦官,先後將與殺害憲宗有關的宦官楊承和、王踐言、陳弘志、王守澄等處死。
要誅除掌握禁軍實權的宦官,就必須有一定的武裝力量。李訓舉戶部尚書王為太原節度使、大理卿郭行余為寧節度使,希望兩人在赴鎮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羅立言權知府事,太府卿韓約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刑部郎中兼御史知雜李孝本權知御史中丞,由他們羅致一些吏卒以誅宦官。
太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早朝於紫宸殿時,金吾大將軍韓約奏報左金吾仗院內石榴樹上夜降甘露。李訓等建議:天降祥瑞,又近在宮禁,皇帝宜親往一看。於是,文宗前至含元殿,命宰相和中書、門下省官先往觀看。官員們回來,奏稱疑非真甘露。文宗乃再命宦官神策軍左右護軍中尉仇士良、魚志弘(一作弘志)等,帶領宦官去察看。
仇士良等至左金吾仗院時,見韓約驚慌失措,又發現幕後埋伏了武裝士兵,慌忙退出。李訓等本想以觀看甘露為名,將宦官誘至金吾仗院,一舉而殲滅之,這個計劃失敗。宦官退到含元殿,迫使文宗乘軟輿入內宮。李訓急呼金吾衛士上殿保駕,一面攀輿高呼「陛下不可入宮」。金吾衛士數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約五百人登殿奮擊,宦官死傷數十人。但這時宦官已將李訓打倒地上,抬著文宗進入宣政門,將門關閉,朝臣一時驚散。李訓見事不濟,出宮單騎走入終南山佛寺中。宰相王涯、賈、舒元輿不明真相,退到中書省等候文宗召見。
宦官挾持文宗退入內殿後,立即派遣神策軍五百人,持刀出東上閣門,逢人即殺,死者六七百人。接著關閉宮城各門搜捕,又殺千餘人。李訓、王涯、賈、舒元輿、王、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先後被捕殺。事發時,鄭注正率親兵五百人赴長安,中途知事敗,返還鳳翔,也被監軍殺死。上述諸人都遭族誅,更多的人被牽連而死。經過這次宦官的大屠殺,朝列幾乎為之一空。從此宦官更加專橫,凌逼皇帝,蔑視朝官,文宗因此鬱郁而死。
本來想引王覺仁先生所著《血腥的盛唐》內容,但無奈有些過長,推薦大家如果想涉獵唐詩,可以將王先生的書與《資治通鑒》搭配著看。
以上
唐太宗李世民死於拉肚子。
推薦閱讀:
※武俠小說裡面的大俠喝的是什麼酒,多少度?
※為什麼港幣叫HKDollar,而不是HKPound?
※古代人墮胎嗎?古代人是怎麼墮胎的?
※馬未都的文物屬於國家的嗎?
※解放以前中國人都習慣於不吃晚飯或少吃嗎?(一日三餐來自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