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批評有什麼價值?

為什麼不讓藝術家自行其是?為什麼藝術家要受到藝術喧囂的困擾?為什麼那些自己不能創造藝術的人卻要來評論別人的藝術價值?


謝邀,推薦 @ClairConstable 推薦的一篇文章,《沒有藝術,就沒有藝術批評嗎?》原作者吳味,轉載自公眾號「藝術收藏」,侵權請告知。

經常看到藝術家在網路、微信和生活中與人(包括我)爭論藝術與藝術批評的關係(「藝術批評」以下簡稱「批評」),他們往往要反問一句:「沒有藝術,哪有批評?」意思是說: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他們始終認為:藝術是第一位的,批評是第二位的;所有批評家的藝術觀念、藝術理論的創造是從屬於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創造的,批評家不過是對藝術家的藝術創造的闡釋、總結和歸納;對於藝術的發展,批評並無超越於藝術(創作)的價值和意義;批評是從屬、依附於藝術的。

  對藝術與批評關係的這種認識在中國藝術家中非常普遍,就在2011年還發生了一起藝術家方力均與批評家彭德直接針對批評(評論)有無價值的對話爭論。在那場爭論中,方力均直接認為藝術是第一位的,批評是第二位的,批評對於藝術的作用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藝術(家)可以不需要批評(家),就像動物的存在不需要動物學家一樣。方力均根本否定批評(家)的價值的說法就是這種認識的典型表現(詳見《藝術國際網》彭德的博客2011年5月5日文章《彭德與方力鈞的論辯錄》)。

  對此,許多批評家從批評的內在依據、發生機制以及對於藝術的作用等方面給予了針對性反駁,一定程度地理清了藝術與批評的真實關係。在這方面我有多篇文章進行過不同程度的討論,在最近一篇文章《藝術批評的終極依據——2012年「首屆當代藝術思想論壇藝術批評獎」獲獎感言》(以下簡稱《批評的終極依據》。《藝術國際網》吳味的博客2012年11月27日文章)中,我從批評的終極依據只能是自由的角度分析了藝術與批評的關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批評與藝術(創作)是兩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託、相互超越、相互借鑒的系統,以終極自由為依據的批評是以整個人文進步為基礎的創造,超越藝術總是可能的。所以完全可以說,沒有偉大的藝術,也可能有偉大的藝術批評。而這種情況,在後現代之後的藝術史進程(尤其是當代藝術進程)中,更體現為批評或者說藝術哲學為藝術定義、立法和指引,批評成為藝術賴以存在的僅次於終極依據的依據。」

  但所有這些反駁都沒有直接針對「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這一觀點本身,這就為這一觀點在根本上留下了餘地,持該觀點的人(尤其是藝術家)可以這樣認為:你再怎麼反駁,再怎麼強調批評的價值意義,但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這是事實,因為總的來說,無論批評怎麼創造、怎麼超越,它總是針對藝術而言的,任何藝術理論都是針對某種藝術而言的,沒有藝術,哪有批評呢?就像沒有動物,哪有動物學研究呢?這邏輯似乎很強大,以至於那些寄托在它之上的有關批評無意義的一系列荒謬觀點,被藝術家洋洋得意地反覆強調,而批評家似乎一直也糊裡糊塗地無可奈何。

  到底應該如何理解「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它的問題何在?

  首先,批評是批評者運用一定的方法對藝術進行的研究,藝術是批評的研究對象。這裡,藝術是客體,批評者是主體,批評是批評主體對藝術客體在一定研究方法下的反映。沒有藝術這種研究對象,當然就沒有對藝術這種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批評,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是對的。這是從事物發生學的事物發生前提條件或學科構成而說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僅可以說「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我們還可以說「沒有批評主體,就沒有批評」、「沒有批評方法,就沒有批評」等等。

  其次,批評作為批評主體對藝術客體的意識反映,由於存在決定意識,所以,藝術是第一位的,批評是第二位的,藝術決定批評,批評從屬於藝術。在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這是從哲學的物質與精神、存在與意識的關係而言的,這時的藝術是擴大的概念,不僅僅是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還包括藝術史以及與藝術創造有關的各種人文、乃至科學。

然而,以上述第一點理解來說明批評從屬和依附於藝術、沒有超越於藝術的價值和意義,完全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在這裡,藝術只是批評發生的前提條件,它們之間是因果關係,不存在「從屬」、「依附」的問題,「從屬」、「依附」是針對兩個主體事物而發生依靠關係而言。

  而以上述第二點理解的意思來說明批評從屬和依附於藝術、沒有超越於藝術的價值和意義,同樣存在嚴重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那些人認為批評對於藝術無意義實際上是指批評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他們的所謂的藝術實際上是指「藝術創作」,是縮小的概念。這種情況下,雖然根據存在決定意識也可以說藝術決定批評,但這隻能是針對批評與已然藝術的關係而言的,比如,對於藝術作品評論、藝術史研究、藝術理論總結等情況,這種說法沒問題,但對於先鋒批評來說,它常常是探索藝術的可能性,是對未然藝術的前瞻性的、超越性的理論性探索。此時藝術還不存在,還沒有被藝術家創作出來,只是一種可能性,藝術如何決定批評呢?又怎麼能說「沒有藝術,就沒有批評」呢?這個時候實際上並不存在「(先鋒)藝術與先鋒批評」的關係,只有「(先鋒)藝術家與先鋒批評」的關係,所謂的「(先鋒)藝術家」總是有的。而這一點正是那些開口閉口就說「沒有藝術,哪有批評」的藝術家、也是那些稀里糊塗、無可奈何的批評家沒有意識到的,在他們的意識中,「(先鋒)藝術家與先鋒批評」的關係被不知不覺地偷換成了「先鋒藝術與先鋒批評」的關係,於是,根據存在決定意識,就認為先鋒藝術決定先鋒批評,先鋒批評也就掉進被先鋒藝術決定的陷阱(其實此時還沒有先鋒藝術被創作出來),批評也就永遠不可能獲得超越已然藝術的價值和意義。這正是「沒有藝術,哪有批評?」這一控制批評(家)、使批評(家)彷彿永遠無意義的魔咒的秘密之所在。

  事實上,偉大的批評都是對藝術可能性的理論性探索(這種可能性探索正是先鋒批評的先鋒本義),它是面向藝術未來的理論性研究,建構超越性的藝術理論(不一定很系統化,甚至只是一種新的理論性的藝術觀點)是偉大批評家的根本任務。由於是面向藝術未來,所以這種理論建構絕不是、也絕不可能是對已然藝術的闡釋、總結和歸納,而只能是我在《批評的終極依據》一文中所說的「以終極自由為依據的批評是以整個人文進步為基礎的創造」,這種創造實際上是一種合邏輯的理論演繹,這種先鋒藝術理論演繹的超越可能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自然科學理論演繹一樣。這就是我為什麼在《批評的終極依據》一文中說「沒有偉大的藝術,也可能有偉大的批評」的原因。正是在先鋒藝術理論演繹的超越可能性的意義上,批評可能成為藝術創作的啟發——當然是藝術觀念和方法論的啟發,而不是全面決定。而對於理論演繹的先鋒批評來說,對某些先鋒藝術家創作的先鋒藝術的批評(分析、判斷、辯護、推崇等),實際上是批評家以批評的方式對自己演繹的先鋒藝術理論的證明,在這個意義上,藝術(家)成了批評(家)證明自身的工具。在根本上先鋒批評是為了建構先鋒藝術理論,通過先鋒藝術理論影響藝術的發展,從現代藝術開始,批評對藝術探索的影響很常見,每一個藝術流派的理論批評對流派的形成和發展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格林伯格的現代藝術形式主義理論批評對藝術平面性價值的發現和強調極大影響了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形成和發展。

  也許有人會說,先鋒藝術理論演繹也需要在藝術史的基礎上演繹,但這種基礎不是說先鋒藝術理論演繹被藝術史已有的藝術邏輯所決定,而是說藝術史只是先鋒藝術理論演繹的上下文的上文,先鋒藝術理論演繹在根本上是針對新的藝術現實問題根據自由的邏輯的演繹,其結果就是對藝術史已有的藝術及其理論的超越。所以我在《批評的終極依據》一文中說:「新理論永遠是面對現實問題的直接的新解決方案,這種新解決方案是對舊解決方案(即舊理論)的證偽和超越,而不是繼承;是舊理論的邏輯斷裂,而不是邏輯延伸。這也是科學理論建構的「證偽」基本原理,藝術理論如果還是科學理論的話,應該無法擺脫這種原理。」

  當然,先鋒藝術家的先鋒藝術創作同樣是針對藝術可能性的實踐探索,其實踐也可能具有前瞻性、超越性(超越已然藝術),也正是在先鋒藝術實踐探索的超越可能性的意義上,藝術也可能成為批評的啟發——同樣是藝術觀念的啟發,而不是全面決定。

  所以,實際上,真正先鋒的藝術與批評的關係就是我在《批評的終極依據》一文中所說的「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託、相互超越、相互借鑒」 的關係。但在後現代以後,當藝術越來越走向觀念以後,超越性的批評對藝術的啟發作用顯得更為重要,因為,觀念藝術常常是觀念先行的,而先鋒批評就是批評家對藝術超越觀念的先行探索(包括哲學性探索),這種藝術超越觀念的先行探索不可能不影響藝術具體創作。

  有的藝術家可能會說,我從來不看批評(包括藝術理論),我的藝術創造沒有受到批評的影響。但你不看批評,不等於批評沒有影響你,你可能是通過日常交流(包括與藝術家、批評家和其他應收學者等交流)間接受到批評的影響,不過自己不覺得而已。不交流的藝術家,其創作怎麼會有創造性?

  那些認為批評沒有超越於藝術(創作)的價值和意義的人(尤其是藝術家),實際上是看不到批評與藝術的關係的發展變化,還是一些傳統陳舊的觀念。他們總是以為批評(包括理論)就是對已有的藝術的闡釋、總結和歸納,這在傳統藝術階段確實如此,但在現代藝術階段開始,藝術批評常常討論「藝術應該怎樣」的藝術可能性問題,這種討論實際上是一種批評的先鋒理論性探索,它是針對藝術史發展到當下已經出現的問題基於現實與歷史的各種因素以及藝術邏輯之上的超越性的理論演繹(這種藝術邏輯是指藝術如何拓展人的審美空間的終極自由邏輯),而不是對已然藝術的理論歸納,對已然藝術的理論歸納是不可能解決「藝術應該怎樣」這種超越性的藝術問題的。正是這種超越性演繹的新的藝術理論(哪怕還僅僅是理論觀點)可以啟發藝術的超越性實踐,當藝術實踐通過這種新的藝術理論的啟發而獲得新價值、意義的藝術——進一步拓展了人的審美空間的藝術,就說明這種新的藝術理論是有意義的,否則,就說明這種新的藝術理論是沒有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新的藝術實踐成了對新的藝術理論的證明。對於現代藝術、尤其是越來越走向哲學化的後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藝術與批評的關係常常就是如此,而且越來越如此。

  如此看來,那些把藝術比作動物、把批評比作動物學研究而認為藝術(家)可以不需要批評(家)、就像動物的存在不需要動物學家一樣的人(尤其是藝術家),實際上是看不到動物學研究對動物存在的改變——就像人類意識不僅是對已有自然的反映,還改變了自然、乃至創造了自然從來沒有過的「不是自然的自然」奇蹟。可見這些人的思維確實夠「動物」的,太不「進化」了。


不要關注藝術批評,而是要去畫,才可以得救———塞尚

所以藝術批評價值不大


大眾評議/批評(Critique)很重要嗎?


1理解語境

說到批判、批評,中國人語境里就會想到一些不太祥和的事情比如:「你們不要喜歡弄個大新聞,把我批判一番」,「批判」兩字在中文語境容易令人聯想到否定、質疑,與「邏輯清晰嚴密的思考」的意義有所差距。


在西方藝術體系的語境里,這個被翻譯成為批判的詞,「critique」非常單純,由作者本人把作品拿上台,然後開始闡述背景、創作思路。在闡述完畢之後,就是讓同班/工作坊(workshop)的老師和同學採取提問、自我表達觀點的鑒賞形式,以此來評估作品的可行性、創新性。對於作品來說,得到一次完整的評估,對之後調整很有幫助。


2批判性思維

critical thinking

詩歌的作品批判體系,大家可能會想到「白居易老嫗能解」的典故,首先,這個典故本身就有大量的漏洞,其次你得找對「老嫗」。所以不必過分在意作品在「普通老嫗」那裡不得解。


運用它來分析作品、幫助梳理脈絡。

解讀:

試圖講什麼內容,是故事?是客觀展示物件?人物?

分析:

用什麼手法來表達文本闡述的主題?

評估:

手法合情合理?還是「強行解釋」?

推理:

幾張看起來內容費解的圖片,隱藏了「暗線」嗎?和上下圖有對應關係?

作者解釋:

通過上述的內容自評,結合作者解釋,得出內容/感受的自我修正。

3理解立體化

正如羅蘭·巴特認為作品在完成之際,作者就已經死亡,剩下的創作,就是讀者的權利了。作者死亡,讀者誕生,所有閱讀活動,都是讀者心靈與一個寫定的『文本』的對話,價值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創造出來。


作者的闡述一向是引導性的,如果佔據主導的話,圖片就成了附屬品,一個好的作者應該是讓讀者看完後有自己的故事講,讓讀者把自身帶入以後,能講一個讀者看出來的故事,大家的故事感受越豐富,作品越立體,大家能從中看到包羅萬象的切入點。


也正是有了讀者的立體化解讀,作者才能發現一些自己潛意識裡想說,但是沒有說透的內容,有幾張看似「不合場景」的內容,這個「點」引起觀眾興趣,讓他們「遲疑」未能馬上破解,實際上,這是作品想重點表達的更深刻的層面之一,是一個特意安排的「借景」。


這時應該再給點兒「閱讀提示」嗎?

TIPS:

創作者應當是以個人去表達對一個時代的反思與批判,包括對他所使用的藝術語言本身的一種反思與批判。——李楠

所以怎麼用「攝影」這門語言跟觀者「溝通」,怎麼寫好這篇「文章」,是各位創作者面臨的問題。——Li Li


我覺得藝術批評不是單純批判作品那麼簡單,反正我是沒見過只是說我不喜歡這個作品的藝術評論。。學術上來講,藝術評論也算是paper的一種吧,至少thesis得夠明確內容得夠objective也才能發表吧


而且藝術批評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是對比、關聯其他的作品,critic相同點不同點,甚至聯繫涉及到當下的社會格局(比如dada主義、85新潮)
讀完一篇藝評,往往不是讓你對作品有更主觀更明確的喜好上的判斷,而是多了更多思考的角度,甚至是藝術家自己沒有想到的概念,類似藝術家批評家策展人之間的研討會也像是一種百家爭鳴的藝術批評形式,其目的意義不在於否定

我覺得藝術批評家可不簡單。。。。沒有過硬的文字功底和相關的知識系統可寫不出什麼東西,而且大部分人藝術批評家都有人文哲史學科的phd,智商上來講我覺得可以碾壓很多藝術家。。。


藝術批評實際上是一種文學形式,圍繞某個/些藝術作品進行的文學創作,一種二次創作,是一種讀後感與觀後感。這就是藝術批評的價值。


以尼采理論對待戲劇(姑且將其表現為主要發表藝術價值的主要部分)及真實事件兩種反應之間區分,其中包括日神和酒神,簡述則代表著理性與感性。這是我們所有人受此兩點制衡。比如看一部電影,一些人偏向於技術手段分析,如從攝影,剪輯等,而另外一些人則偏向於忘記電影本質而是從情感上分析(音樂戲劇美術等亦如此)。而更為專業者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職業批評家這會從兩者之間尋求最大平衡。對於感性即情感回應,是很多人在人生際遇及相關性知識自發的以情感性質的回應,而理性則建立在批判性的回應上,其流程為:界定問題,擱置情感和本能,收集相關因素,放入適當語境,談論與自己的關聯性,並最後做出評價。這個過程的人需要是有充足相關知識的人,這個只有職業化的人才更容易做到,還有一點就是成為「無限的人」,即不會被偏見束縛,不會過分專註於眼前需求,不會妄下結論,這一點,也只有拋開現行藝術家的職業批評家可以做到。可參考《藝術:讓人成為人》這本書,整個思維更詳細,我只是粗略一說。


大一的寫作學基礎里,有文藝批評這節,我在台上講,同學在下面睡成一團,覺得文藝批評的內容沒意思。
所以在知乎上搜出來看看有沒有特殊的觀點和高見,看是不是我講得不好。


啊呀呀~終於可以回答一個專業的問題啦~~
那麼,要回答藝術批評有什麼價值的問題,我們首先應該明白什麼是藝術批評?

什麼是藝術批評

是這樣嗎????

對於批評二字,我們的反映總是很尖銳。一百度批評,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等讓人不甚愉快的內容。百度它的詳細含義,我們得到的結果是這樣的:

在中文或者說一般的理解中,批評的近義詞是指責,批判,責備,是不愉快的

那麼「藝術批評」中的批評二字與我們通俗意義上講的批評是一個意思嗎?

在英語中,批評為critic,而critic與crisis是通一詞源,本意就有關鍵時刻,進行抉擇,評價的意思,也就是說,critic的本意並不僅僅是批評。與我們一直以來對於批評指責的理解不同,批評學所涉及的絕不僅僅是貶義的批評。以建築來說(妹子我就是研究建築的嘛^_^)更大程度上是對如何對建築與理論進行選擇,進行評價的更大範圍。為了避免這樣的誤解,從準確定義的定義上來說,批評學應該被叫做評論學其實更為合適


也就是說批評學涉及更大範圍的理論與我們對藝術(建築)的基本認知。只有學習批評,理解批評,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藝術(建築)。


藝術的範圍太廣泛啦~~從我更加熟悉的建築領域來講~~~


建築批評是元批評。什麼是元批評?元批評是針對建築批評本體自身的批評。(也就是說建築批評批評的目標就是建築批評本身~是不是很高深!是不是高深莫測!!是不是不懂!!!待我等一下解釋給你們聽~)同時每一個建築都含有自己的批判性內核,也就是說,即使不考慮公眾的評價與想法,建築本身就隱含著批評的含義。在一個建築物中,從建築的開始即基地與任務書的布置就包含著甲方對於建築的看法與期待;而建築設計的過程本身是建築師對於建築的理念與認知的反映與體現;在建成的過程當中應遵循各種規範,規範就代表了公眾的客觀需要與認知;更包括甲方或是公眾對於建築的調整。整個建築生長出現的過程就是一個建築批評的過程,這不是對建築從言語上進行批評,而是對建築的根本認知。建築批評貫穿於建築建築的始終。所以,當我們評判建築的時候,我們就評判了之前的所有過程,是對建築批評展開了批評,所以才說建築批評是元批評嘛┑( ̄Д  ̄)┍


另外啊我們每天學習的建築史藝術史也是一種批評哦~~

建築歷史的發生本身就包含不同時代建築師對於建築的不同理解和認知。而且在歷史的記錄的過程中,建築的記錄者本身就會帶入對建築的不同看法和理解。所以,建築史本身就是一部批判的歷史,建築批評貫穿整個建築的歷史。也正是建築批評意識在不同時代的不同體現也決定了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的變遷。


從今天來講~

《北京憲章》當中提到:

20世紀既是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偉大而進步的時代,又是史無前例的患難與迷惘的時代。

20世紀以其獨特的方式豐富了建築史:大規模的技術和藝術革新造就了豐富的建築設計作品,在兩次世界大戰後醫治戰爭創傷及重建中,建築師的卓越作用意義深遠。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許多建築環境難盡人意;人類對自然以及對文化遺產的破壞已經危及其自身的生存;始料未及的「建設性破壞」屢見不鮮:「許多明天的城市正由今天的貧民所建造。」

100年來,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建築學和建築職業仍在發展的十字路口。


建築的發展已經走到十字路口(哈哈哈我相信藝術也是一樣噠)。由於時代的變遷,建築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審美也是。那麼到底什麼建築是美的,什麼樣的建築是好的呢?我們的時代缺少對於好的建築的正確認知。所以,我們需要建築批評學了解真正好的建築(藝術同理可證)

由於時代的變化,我們總是想要更加顯眼,更加地標性的建築。我們對建築的關注過分功利化,對於建築的標準不再是美和適合,這樣的建築導向有待改善。公眾尤其是甲方對於建築審美的眼光亟待提高。我們需要給公眾普及正確的認知提高普遍的對於建築美得追求。矯正甲方普遍較為扭曲和淺薄的對於一些「奇奇怪怪」建築狂熱愛好。

(盜圖盜圖盜圖盜圖啦~~有人說就要刪啦~~~)

好吧~~~跑題啦~~~~~~~~~~~~~~~~~~~~~~~~~~~~~~~~


所以說批評在評價和理解之前,首先是一種更理解和認同,這首先是一種一種深入到被批評對象之中理解和認同,而不是在作者和被批評者中建立某種距離。(另外批評主體必然具有我向思維,只是指我們在評價一個事物時的看法必定會受到我們思維本身的影響。由於每個人所經歷的事物所產生的思維有不同,所以我們所產生的思維也會有差別。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形象在每個人眼中其實都有所不同。我向思維是各種批評中所通用的思維,在文學中也能找到相同的例子。對於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


藝術和建築需要批評!時代需要批評!

最後偷偷的附一張以前研究建築批評時列的小表格~希望能夠讓它更清晰~


去看看《悲兮魔獸》。

直白的批評叫謠言,藝術的批評叫委婉。


藝術概論看三遍,你才能深明:藝術批評真的是沒屁用!
他們自己也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定義:一、在界定藝術批評是什麼時,他們說自己是以藝術為先,先有藝術後有批評,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欣賞者更好的理解藝術。二、藝術批評是為了推動藝術的傳播與發展。
好了我們以此打住,再看看錶現主義批評家康定斯基怎麼說的:
「......藝術必須表現精神.....藝術必須使得模仿對象消失.....形式必須符合......」
你就會發現,一個不創造藝術的人,以傳播藝術為己任,卻本末倒置的規定了一大堆「必須」的藝術範疇,一副任我行的派勢,所以說,藝術批評的那些定義只能算作保護傘,用來給這些大放厥詞的人們一個脫身的借口罷了。


現在批評家都是吹鼓手,從藝術家想不到的地方幫他「梳理」藝術創作背後的邏輯和想法。其實嗎。。。你也知道,現在的批評家都是拿錢做事的。


批評家之所以創作不出好作品,
是因為懂得太多。
藝術家不能以點概面,
因為大多數都很偏執與極端。


推薦閱讀:

怎樣自學雕刻?
申請英國研究生純藝術作品集應該如何製作?以倫藝為標準,如何排版?
如何評價漫畫《浪客行》?
藝術對於建築有什麼影響?
如果每天醒來第一眼你可以看到一幅畫,你會選哪一幅?為什麼?

TAG:藝術 | 哲學 | 美學 | 藝術欣賞 | 藝術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