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晚年是如何「倒行逆施」的?
在演義上沒看到這段
6/6/2016:
本答案非100%原創,6年前讀過大師「淚痕春雨」在天涯上的帖子:
漫評兩晉南北朝的歷史 長篇連載
裡面主要談兩晉南北朝的。淚痕大師對歷史分析深入,不從字面上理解,給了我很大啟發。雖然過了6年,印象還是深刻。所以看見孫權晚年的情況和兩晉類似,就出來回答了。答案中很多例子都在淚痕的帖里出現過,我做了點微小的整理工作。
~~~~~~~~~~~~~~~~~~~~~~~~~原答案分界線~~~~~~~~~~~~~~~~~~~~~~~~~~~~~~~~~
看演義是看不清歷史的,單純看《三國志》也容易被矇騙。我就來說說晚年「昏聵」的渣權吧。
孫權晚年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二宮之爭」。老老實實地重用太子不就完了嗎?結果他非要同時寵信個魯王,弄得這倆各自結黨,紛爭不休。一堆「耿直」的臣子受了無妄之災,可憐的連清人陸遜就這樣被氣死了。最後孫權把太子孫和、魯王孫霸都廢了,立了個未成年人孫亮。
很多人《三國志》讀到這裡,都能發表一通居高臨下的評論:「孫權老糊塗了,現在隨便拉個高中生過來,都知道同時寵2個兒子會引發內訌啊!立個未成年人看不住場子啊!孫權居然不知道,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啊,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可能沒有發現孫權的病情哦~ 如果我穿越回去,變成孫權,肯定能做得比他好!」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孫權的這種做法(讓兩個兒子爭權)不是孤立的,後世幾個帝王都模仿過他,你會怎麼想?那些帝王不會都是傻子、白痴吧?
以石韜為太尉,與太子宣迭日省可尚書奏事。《晉書.石季龍載記》
後趙的石虎這麼玩,當然,結果非常慘烈,石宣殘殺了石韜,還想在葬禮上幹掉石虎,結果被石虎反殺了。當然,很多人可能覺得石虎這個羯人能有啥政治智慧,干出這般白痴之事沒什麼奇怪的。那我們再看下一個:唐高祖李淵。
義寧元年冬,隋恭帝拜(李建成)唐國世子,開府,置僚屬。二年,授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將兵十萬徇洛陽。(《舊唐書.列傳14》)
義寧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復為右元帥,總兵十萬徇東都。(《舊唐書.太宗本紀》)
(武德)四年,稽胡酋帥劉仚成擁部落數萬人為邊害,又詔建成率師討之。軍次鄜州,與仚成軍遇,擊,大破之,斬首數百級,虜獲千餘人。(《舊唐書.列傳14》)
(武德四年)十月,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千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舊唐書.太宗本紀》)
在義寧元年(617年)左右,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指揮十萬兵馬的大元帥。武德四年(621年),他倆都立了大軍功。作為太子的李建成就沒什麼好封賞的了,李世民得了一個超越王公的稱號:「天策上將」。可見,李淵一直是讓這兩個兒子分庭抗禮的。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內訌了!李世民KO了李建成,李淵很識趣地讓位了,否則李世民也會KO了他。
當然,很多人還可以說李淵就是個老糊塗,因為史書上李淵的形象一直不怎麼樣,很多關鍵的決定都是李世民幫他做的。那我們就看看眾望所歸、模範帝王李世民是怎麼做的吧。
承乾先患足,行甚艱難,而魏王泰有當時美譽,太宗漸愛重之。承乾恐有廢立,甚忌之。泰亦負其材能,潛懷奪嫡之計。於是各樹朋黨,遂成釁隙。(《舊唐書.列傳26》)
剛剛經歷過內訌奪位的李世民,難道不該痛定思痛,改變這種模式嗎?正好相反,他也是這個模式的愛好者,同時寵愛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這倆皇子也各自結黨,互相攻擊。最後,李承乾謀反未遂被廢,李世民考慮再三,把李泰也廢了,立了個柔弱的李治。
有人會覺得李世民也是白痴嗎?雖然不會,但是居高臨下批評李世民還是可以的。明君怎麼了?明君就得樣樣精通?李世民就在繼承人選擇這方面不行啊。嘴上說「以史為鑒」,結果發生在自己和哥哥之間的歷史居然都不注意!
居高臨下的評論歷史很容易,總之一句話,當事人都太傻,當年的人大腦都沒發育好。放到現在,一個高中文化程度的人都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以穿越小說如此流行,大家都覺得穿越到古代成功太容易了,智商方面完全可以全面碾壓那些帝王將相。對於這些觀點,我只想說:「呵呵。」
無論是孫權、石虎、李淵,還是李世民,他們都是當代出類拔萃的人物,都走到了人生巔峰。他們的手下,也是一個個的人精。他們做出過很多選擇,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敗的,但很難是愚蠢的!為什麼說讓兩個皇子各樹朋黨、爭風吃醋的失敗選擇不愚蠢呢?很簡單,因為其他的選擇同樣糟糕。
1. 先說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只重用一個兒子,也就是太子,不要讓其他兒子存在幻想。
弊端:兒子要提前接班,老皇帝怎麼辦呢?
劉宋文帝劉義隆,開創元嘉之治的那位,就很專一地對待太子劉劭。
(劉劭)親覽宮事,延接賓客,意之所欲,上必從之。東宮置兵,與羽林等……
三十年正月,大風飛霰且雷。上憂有竊發,輒加劭兵眾,東宮實甲萬人。車駕出行,劭入守,使將白直隊自隨。(《宋書.二凶列傳》)
後來發現太子不太聽話,動了廢太子之心。結果太子振臂一呼,劉義隆就被KO了,劉劭提前當了皇帝。
再看一個例子。
上之為太子也,自以年長,與太祖同創大業,朝事大小,率皆專斷,多違制度。信任左右張景真,景真驕侈,被服什物,僭擬乘輿;內外畏之,莫敢言者。司空咨議荀伯玉,素為太祖所親厚,嘆曰:「太子所為,官終不知,豈得畏死,蔽官耳目!我不啟聞,誰當啟者!」因太子拜陵,密以啟太祖。太祖怒,命檢校東宮……(《資治通鑒.齊紀一》)
這段說的是南齊高祖蕭道成和兒子齊武帝蕭賾之間的矛盾。蕭道成沒有寵信其他皇子來制衡蕭賾,蕭賾就越來越不聽話了。大臣們對於無法無天的蕭賾,也都聽之任之,畢竟是將來的皇帝,誰敢得罪啊。偏偏荀伯玉不信邪,找蕭道成投訴蕭賾,導致蕭賾的寵臣張景真被殺。
月餘,太祖怒不解,晝卧太陽殿,王敬則直入,叩頭啟太祖曰:「官有天下日淺,太子無事被責,人情恐懼;願官往東宮解釋之。」太祖無言。敬則因大聲宣旨,裝束往東宮,又敕太官設饌,呼左右索輿,太祖了無動意。敬則索衣被太祖,乃牽強登輿。太祖不得已至東宮,召諸王宴於玄圃。長沙王晃捉華蓋,臨川王映執雉尾扇,聞喜公子良持酒槍,南郡王長懋行酒,太子及豫章王嶷、王敬則自捧酒饌,至暮,盡醉乃還。(《資治通鑒.齊紀一》)
可惜此時蕭賾已經尾大不掉,蕭道成也只能殺個張景真泄憤,卻無法動搖太子的地位,於是他越想越氣,一個多月都不爽太子。結果呢,王敬則直接衝進老皇帝寢宮,要求皇帝和太子喝酒和好。蕭道成對於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敢怒不敢言,用沉默對抗。王敬則直接宣布皇帝要去東宮,命令備車、設宴,接皇帝出發。蕭道成繼續以沉默對抗……王敬則直接把自己的衣服批在老皇帝身上,強拉上車,去太子的東宮。
大家想像一下,這樣被拉去的蕭道成,面對兒子蕭賾是個什麼心情。但是看看餐桌上的成員,個個位高權重,一個勁兒勸他和兒子化干戈為玉帛,蕭道成還能動廢太子的心思嗎?他再有滿腔的怒火,也只能強壓下去不是嗎?好在蕭道成沒多久就死了,他如果再多活幾年,要麼像李淵那樣乖乖退位,要麼像劉義隆那樣被太子KO。當然,蕭賾即位之後,荀伯玉只有死路一條了。
2. 立個年幼的、弱智的、或柔弱的太子。
太子年齡小,等太子長大,皇帝已經快死了。多麼天才的想法啊!但是兒子靠不住,外人就靠得住?
弊端:外人掌權。
偉大的漢武帝劉徹,在經歷了戾太子巫蠱之亂後,放著劉旦、劉胥這樣成年的兒子不立,立了8歲的劉弗陵。結果就是大權被霍光掌握了。劉弗陵成年不久就死了,傳言和霍光有關。接著霍光立了劉賀,但是又廢掉了。好在霍光終於沒有更進一步,漢宣帝等霍光死後除掉了霍家。劉徹可以瞑目了。
經歷了二宮之爭的孫權,也採用了這一招,讓10歲的孫亮當太子。結果就是權臣一個個登場,先是諸葛恪,再是孫峻、孫綝,孫亮也被孫綝廢了。好在最後孫權的六子孫休奪回了皇位。
晉武帝司馬炎有n個兒子,他偏要立一個智力有問題的司馬衷。我們一般的解釋是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矇騙了司馬炎,讓司馬炎認為司馬衷智力正常。司馬炎哪有那麼容易糊弄呢?只不過立白痴兒子當太子符合他的利益而已,他不用擔心兒子和他爭權。司馬衷也確實老實本分地當了23年太子,這麼看司馬炎布局成功了啊~ 可惜後來發生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就不那麼浪漫了。
我們最後回到後趙的石虎,這個羯族人倒是實誠,把大實話說給我們聽了。
季龍曰:「吾欲以純灰三斛洗吾腹,腹穢惡,故生凶子,兒年二十餘便欲殺公。今世方十歲,比其二十,吾已老矣。」於是與張舉、李農定議,敕公卿上書請立世。《晉書.石季龍載記》
可憐的石虎,先後三個成年兒子(石邃、石宣、石韜),都要和他你死我活。他終於明白了,皇位面前,父子親情就是狗屁。兒子到了二十幾歲,就想接班,就會動殺他的心思。不如立個十歲的兒子,等這個兒子成年了,自己也差不多壽終正寢了。當然,小兒子石世接班之後,很快就被殺了。接著石家大內訌,最後石閔(冉閔)奪位成功。
由此可見,在皇權不穩定的時代,老皇帝怎麼選都是個錯。說孫權晚年昏聵、倒行逆施,其實是不明白孫權面臨的困境。這個困境一直到生產力發展、科舉制度確定才得到解決。在此之前,老皇帝那是想盡辦法,左衝右突,希望在活著的時候死死握緊皇權,死了之後又能順利把皇權交接給兒子。可惜事實證明,一切都是個美好的夢罷了~
~~~~~~~~~~~~~~~~~補充分割線(6/4/2016)~~~~~~~~~~~~~~~~~~~~~~~~
哪位大V點贊了?小弟謝過。
評論很多,在此統一回答幾個關鍵的。
很多朝代都是嫡長子繼承啊,你舉的只是個例。
原答案提了一下子,這種不穩定的皇權,主要存在於貴族、門閥橫行的時代。在科舉制度出現並大規模實行後(宋代開始),貴族統治被打破了,皇權遂穩定了下來(不是雍正的功勞哦)。
貴族門閥是東漢開始萌芽的,漢和帝之後,東漢的皇帝基本上和嫡長子絕緣了。進入魏晉南北朝,甚至隋唐,是皇權最岌岌可危的時候,無數人從皇位血淋林地倒下。相反,穩定交接的政權才是不正常的。
孫權最後玩崩了,還是能力不行啊。
孫權其實不算崩得最狠的,李世民更慘。立了個柔弱的李治後,先是長孫無忌掌權,殺了英武的吳王李恪,接著武則天掌權,對李氏子孫來了個大屠殺。
劉義隆就更不用說了,自己被兒子殺了,劉氏皇族後面內訌得一塌糊塗,最後集體滅亡。
「玩崩了」是那個時代的常事,和老皇帝的能力無關。每個老皇帝都想折騰一下,但最後都是「崩了」。
科舉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科舉實行後,皇帝可以不用提前讓太子掌權。一個沒有任何政治根基的太子,一即位就是真正的皇帝。在貴族時代是不行的,不讓太子提前掌權,老皇帝一死,太子就是死路一條。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講兩個故事,大家都是聰明人聽完自己體會吧(~ o ~)
故事一:
話說三國有這麼一個叫做呂壹的,是個非常非常壞的人,大概就和白雪公主里的那個王后一樣壞。
偏偏是這麼一個壞人,孫權還很喜歡他。本寶寶不得不感嘆真是大臣不壞,主公不愛啊。
有一天孫權小腦筋一轉,讓他的狗腿子呂壹做了中書典校郎這個官。這個官也叫「校事」,專門監察中央和地方州郡文書事。實際上就是個小特務,和我們上學時專給老師打小報告邀寵的那些傢伙乾的是一個活。
呂壹同志以自身行動充分地向人們展示「壞蛋是怎樣煉成的」,其一直積極的向孫權打小報告,史載呂壹「摘抉細微,吹毛求瑕,重罪深誣,輒欲陷人,以成威福,無罪無辜,橫受大刑」,到處誣陷他人,大臣們都不敢忤逆他。作為武將之首的陸遜,看到呂壹這麼無法無天殘害忠良,,竟然也只能「言至流涕」。而當時文官之首的丞相顧雍則一直是呂壹主要的攻擊對象,連流涕都流不了,只有被挨揍的份。
不過小碧池呂壹最後也終於遭到了報應,因為總是挑江東大族出手作死的的他,挑了一個他不該出手的人——控告孫權的駙馬朱據私吞軍餉。朱據貴為外戚不能直接動,小碧池呂壹於是又發揮了他的人渣本色,竟然拷打朱據幕府管理財務的軍官,並最終將其活活打死。朱據覺得對不起那位軍官,自己出錢將軍官安葬了。
福爾摩壹一看朱據如此表現,就對著朱據桀桀笑道「哇咔咔,你為什麼要安葬他,恩?是不是心裡有鬼做賊心虛啊?快快從實招來!」。
老實寶寶朱據百口莫辯,只能把自行把自己關到小黑屋裡,等待呂大官人的審判。
由於這出「壞人欺負老實好人」的戲太過精彩,人們議論紛紛,眾官一致同情朱據,表示呂壹是個混蛋。孫權經過調查,也證實了朱據的清白。於是迫於壓力,孫權小腦筋一轉,呂大壞蛋就人頭落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孫權執政的東吳黑暗無比,孫權昏庸無能,任用姦邪,幸好最後蒼天有眼,邪不勝正。此外像呂壹這樣的壞人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所以小朋友們千萬不要亂打小報告哦~
故事二:
話說三國有這麼一個叫做暨艷的,是個非常非常好的人,為人耿直剛正,大概和海瑞包拯有的一拼。
暨艷這麼好,大臣張溫就是他的鐵杆粉絲,經常向孫權推薦暨艷,表示他是個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張溫也是個牛人,諸葛亮就很推崇他哦~
孫權聽了張溫的推薦後小腦筋一轉,就同意張溫的話,讓暨艷做了選曹郎,這個官有點類似人事部長,
暨艷嫉惡如仇,眼睛裡容不下沙子。然而當時的政權被昏君孫權搞得烏煙瘴氣,東吳的官位都被江東大族把持著,他們不僅自己做大官,還讓自己的兒子孫子做大官,這些小傢伙大多只能魚肉魚肉百姓,一點真本事沒有,而真正有才能身份地位的人混的都不好。當時的情形即所謂「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是也。
暨艷對此氣的茶不思飯不想,最終決定改革,整頓百官,史稱其「彈射百僚,核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污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結果考察稱職的居然不到十分之一,一下子把不少無能之徒都給扒了下來。其中丞相孫邵是暨艷的主攻對象,其差點因此下台了。
兒子孫子就這麼沒了官位,老子祖宗們自然不服,於是紛紛炮轟暨艷,表示暨艷此舉是嫉賢妒能,辦事不根據公理云云。孫權聽了大家的話,小腦筋一轉,當時就勃然大怒,可憐暨艷,就這麼被孫權逼的自殺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人往往得不到好報。你再看看孫權,多麼昏庸無知,別人好心幫他,他不領情,反而倒打一耙,有人救你你都這樣,真是個冤大頭。小朋友們以後遇到孫權這樣的傻瓜蛋,千萬不要幫他,這種人活該過不好!
總結:
1,孫權倒行逆施真是個昏君。
2,沒事不要轉小腦筋。
ps:明天有空補個真總結。
你不覺得孫權本來就故意寵信魯王、故意要弄張昭陸遜他們的嗎?
一般來說,每個爭嫡的後面,都有一批投機的權臣,長長的食物鏈。皇帝主要就是想弄掉背後的權臣,王子甚至都算「餌」了。
畢竟這種「開國」的權臣,大抵都是實力派,要麼軍功顯赫,要麼引進了無數關鍵人才,老皇帝都不一定壓得住,更不要說小皇帝了。比如曹操兵敗赤壁之後,更大的危機都不是軍事上的,而是政治上的。因為荀彧為代表的,完全有能力弄個政變換掉曹操。所以曹操的反思就是「沒人才、想郭嘉、念田疇」,實際的措施是,帶著大部隊假裝征伐孫權,但其實只是在合肥和孫權say hellow(多有名的hellow啊,生子當如孫仲謀)就回來了,半路就幹掉了荀彧。而後面,降了張魯,都沒得隴望蜀,不搞尚未落定的劉備。就因為曹操後期一直忙著政治的收拾,如崔、毛、楊那些,軍事不再是他首要。
所以,回到孫權。一般而言,皇帝這樣弄,光明正大爭嫡的兩派都死光光的。皇帝內心真有所屬的,自然會留著。同樣玩這招的,後世有李世民(太子和李泰死光光,李治真命天子),康熙(太子和八阿哥死光光,雍正上位)。
當然,孫權雖然目標明確,但在處理上,是挺低作和昏聵的。整張昭(張昭以前連更換孫權的能力都有的)的風也就算了,「土塞其門」多麼意氣啊。
無論如何,孫權內心還是想兩網收盡權臣(畢竟在奪嫡時跳出的權臣,除了本身有權能,也更有政治野心吧),留個舒服江山給真心傳位的子孫的吧。並且孫權本質是守成的人,晚年後,覺得對人才的需求也大不一樣。在下原本想對頗牧衛霍答主的觀點表態完全贊同的,但出於謹慎看看風向,還是持基本贊同的態度吧(笑)。
那麼多人犯同樣的錯誤,這就不是光用晚年昏聵,或者老年痴呆就能解釋的。畢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是當事人,是不知道當事人遇到的難題的。立嫡是需要考慮派系相爭、地域矛盾、外戚實力等諸多問題的。再補充兩個與孫權幾乎同時代的例子,袁紹和曹操的。先是袁紹的例子:
後漢書袁紹傳:紹後妻劉有寵,而偏愛尚,數稱於紹,紹亦奇其姿容,欲使傳嗣。乃以譚繼兄後,出為青州刺史。
漢晉春秋載審配獻書於譚曰:春秋之義,國君死社稷,忠臣死王命......昔先公廢絀將軍以續賢兄,立我將軍以為適嗣,上告祖靈,下書譜牒,先公謂將軍為兄子,將軍謂先公為叔父,海內遠近,誰不備聞?且先公即世之日,我將軍斬衰居廬,而將軍齋於堊室,出入之分,於斯益明。
袁紹喜歡幼子袁尚,於是袁紹把長子袁譚過繼給自己的兄長,剝奪了袁譚的繼承權,只給了袁譚一個破破爛爛的青州。可以說袁紹處理的還算不錯,只可惜袁紹死太早,兩個兒子能力又太強(袁尚逆擊破操,袁譚使曹操陷入苦戰,差點退兵),在外有強敵的情況下,導致在袁紹死後,二子相爭,最終袁氏基業功虧一簣。再是曹操的例子:
魏略:桂字叔林,天水人也。建安初,數為將軍楊秋使詣太祖,太祖表拜騎都尉。桂性便辟,曉博弈、蹹鞠,故太祖愛之,每在左右,出入隨從。桂察太祖意,喜樂之時,因言次曲有所陳,事多見從,數得賞賜,人多餽遺,桂由此侯服玉食。太祖既愛桂,五官將及諸侯亦皆親之。其後桂見太祖久不立太子,而有意於臨菑侯,因更親附臨菑侯而簡於五官將,將甚銜之。及太祖薨,文帝即王位,未及致其罪。
曹操想換繼承人,想把曹丕換成曹植,曹操內心的真實心意,身為枕邊人的PY交易者,男寵孔桂自然最清楚了。孔桂居然要親附臨菑侯而簡於五官將,也就是說孔桂親近曹植,慢待曹丕。這可以表明曹操想換太子的願望是多麼強烈。
三國志賈逵傳:太祖崩洛陽,逵典喪事。時鄢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遂奉梓宮還鄴。
而曹操剛死,就連曹彰都想爭一爭皇位,幸虧被賈逵搞定。這兩個例子更可以看出,立嫡問題對於擁有幾個成年兒子的君主來說,從來就是個難題。廢長立幼。這是仲謀幹的最錯誤的一件事,也是吳後期實力大減的根源。
太子楷模孫登死後,孫權立孫和為太子,但是又不堅定長幼秩序,培植了魯王孫霸一股勢力,不知道仲謀是想搞個江對面魏文帝上位的時候那套丕植虐戀呢,還是只是習慣性制衡。。。
我記得魏明帝上位的時候孫權還跟諸葛瑾逼逼過立幼主的危害呢,撂爪就忘?
二宮之爭最後逼得孫權只能立個小孩子當太子,他死的時候立輔政大臣倒是殫精竭慮啊,各方面都考慮到了,但是他選的人都不太好。 或者說,他已經選不出好人了。
一個輔政大臣間都互相傾軋火併的朝廷,不亂才怪!
唔,這就涉及到吳後期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人才凋零。
說起來還是渣權的鍋。
朝臣當然認為魯王奇貨可居啦,我跟著太子也就是那麼按部就班地陞官,如果我幫魯王奪嫡成功了是不是有糖吃啊,是不是能跟江對面的賈詡一樣撈個三公做啊……於是就各種站隊啊撕逼啊,孫權就不樂意啊,咔咔咔啊,結果把在整個吳書里和孫權秀恩愛的陸議都be了,這就是傳說孫權渣的根源【dog臉】
要知道,孫權花了十幾年時間用來和江左本地士族打好關係……呵呵了
看看吳後期,一個陸遜家小兒子就能讓江東多活好幾年,要是孫權當初沒有在二宮之爭前後那麼大肆伐異,沒準江東還能人才濟濟……沒準更亂也未可知
總而言之,孫權廢長立幼,就是他的倒行逆施所在,後果嚴重。
渣權,你背鍋的時刻到了。
部分說法非原創孫權的一系列行為都事出有因,但談不上情有可原。
東吳三股勢力的互相牽制導致了孫權行事多有神經趨勢。
孫策與孫權都很仰賴的在江東無根基的北人,如周瑜、魯肅等人;張朱陸顧等江東豪族;掌權的孫家。
孫權一直在這三方勢力的此消彼長中制衡掙扎。夷陵戰後,陸遜的崛起也代表著江東人的崛起,他們保土安邦即可,無心參與到孫權的爭霸夢想中去。
孫權晚年鬧得最亂的二宮並爭,大帝除了想利用魯王制衡太子之外,恐怕也存了藉機清理江東士族的心思。不然很難解釋支持太子一方的陸遜、顧譚、朱據等人被重處,而諸葛恪卻只是被斥責了事……
江東人在此事之後元氣大傷,各家子弟遠離權力中樞。
但歷史總是喜歡作弄人,在之後掌握政權的孫姓(孫峻兄弟)與北人(諸葛恪)因為少了第三方的制衡直接發生爭鬥,雙方死傷甚重。而離開「修羅場」的江東子弟此時休養已足,以陸抗為代表復又重回中心舞台。
不知孫權泉下有知是什麼心情。《軍師聯盟》裡面曹丕、曹植的太子之爭動靜極大,荀彧、崔琰等重臣竟然為此而死,這與歷史非常不符,引起很多非議。其實這些事並不是毫無根據的,編劇是把日後在東吳發生的事情轉移到了曹家身上,容大司馬為大家細細道來。
軍師聯盟系列文章:
從《軍師聯盟》看門生故吏的世界|文史宴
軍師聯盟:崔琰及其後代有多牛|文史宴
軍師聯盟:荀彧到底是大漢忠臣還是曹操黨羽|文史宴
《軍師聯盟》劇里把世子之爭說成是曹操對曹丕的有意打壓,荀彧、崔琰尊崇儒家「立嫡以長」的宗法制度,維護曹丕,竟然因此而死,確實是渲染得過於誇張了,這與歷史也很不符合。
當時漢朝尚在,荀彧、崔琰遵行儒學,在意的只會是漢室與曹操的關係,不會過多關注曹操的家事。劇中這麼設計是為了給曹丕加戲,並且增加戲劇衝突。
但這件事情也不是全無所本,數十年後的東吳,孫權就人為的製造太子之爭,藉此清洗儒學朝臣,並且最終達成了目的。《軍師聯盟》的編劇是把孫權的事迹平移到了曹操頭上,但平移得並不妥。
看上去很美的太子孫登
1
孫家雖是江東人,但屬於「孤微發跡」,出身低微,江東本地的大族沒把他們放在眼裡。所以孫策席捲江東時,要靠大規模的屠殺來穩固政權,但孫策因為殺戮過重,也被仇家刺殺,孫權即位後遂轉變了統治政策。
孫權對江東士族從鎮壓改為拉攏,東吳政權開始了江東化的歷程,陸遜、顧雍等江東士族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從公元200年到240年,可以說是孫權跟江東士族的「蜜月期」。
但當孫權看到曹丕為篡漢向士族讓渡大批利益,導致曹魏政權逐漸被士族把持的時候,他就對江東士族加強了猜忌和防範,通過掀起「暨艷案」、設置特務機構(典校)等手段打壓江東士族。
但是這些手段收效都不夠,而更讓孫權擔心的是,他的太子孫登跟這些江東士族處得非常好。
江東士族多數尊崇儒學,太子孫登在他們的影響下也真心服膺儒學。當然儒學之臣不止江東士族(還有張昭、諸葛瑾、步騭等人),但以江東士族為主流,所以接下來我提到的「儒學之臣」可以約等於江東士族。
應該說一開始孫權對此還是樂見其成的,但看到曹魏的情況以後就開始防範。
儒學雖然從西漢以後被迫跟專制帝國合作,但對專制皇權始終頗有抵觸,不像法家那樣全心全意為專制極權服務。
這讓孫權產生了兩方面的擔心:一是儒學之臣會不會聯合太子制約自己的無限權力;二是太子即位以後政權會不會被儒學之臣把持。
《三國志》孫登的本傳對他誇了又誇,彷彿孫登既是眾望所歸,又與孫權感情極佳,是無可爭議的繼承者。很多人也覺得如果孫登不死,孫權立嗣時就不會在孫和、孫霸之間搖擺不定,造成二宮之爭,東吳也不會元氣大傷。
但是《吳書》的記載暴露了實情:
弟和有寵於權,(孫)登親敬,待之如兄,常有欲讓之心。
也就是說,孫登當太子的後期,地位已經受到三弟孫和的嚴重威脅,有可能被孫權廢黜。孫權對他並不是那麼滿意,因為他跟儒學朝臣走得太近了。
人為製造的二宮之爭
2
孫登死前,建議立孫和為太子。孫和是孫權第三子,這時長子孫登、次子孫慮都已經去世,所以他就成了嫡長子,宗法上正該輪到他。另外,孫和也服膺儒學,與儒學朝臣關係極佳。
因此孫權就像不滿意孫登一樣,也不滿意孫和。為了保住自己和後代說一不二的無限權力,孫權雖然勉強立孫和為太子,但同時對第四子魯王孫霸又給予太子一樣的待遇,鼓勵臣下進行政治投機。
孫霸本身是否服膺儒學不太清楚,但他領會了孫權的意圖以後馬上擺出跟儒臣為敵的態度,於是儒臣之外的武將、佞幸、宦官、孫家宗室大都站到了孫霸一邊,支持立孫霸為太子。
孫和、孫霸的這場奪嫡之戰,史稱「二宮之爭」,比曹丕、曹植之爭的烈度要大得多。
孫和一方的儒學朝臣多是江東士族,根深葉茂,而且手握朝權,聲望崇高;孫霸一方的大雜燴則有孫權做後台,可以肆無忌憚的栽贓陷害,成為孫權手上的殺人之刀。
最終,孫權成功的利用孫霸一方的投機分子,大殺儒學朝臣。
吳郡顧氏的顧承、顧譚被流放交州而死,吳郡朱氏的朱據、張昭之子張休、名士吾粲等被殺,吳郡陸氏的陸遜被無端責罵至死,朝堂上的儒學之臣幾乎清洗一空,江東士族也大受打擊。
《軍師聯盟》裡面荀彧、崔琰的作為,就是以二宮之爭中陸遜、顧譚等人為藍本設計的。
儒學朝臣先後擁護孫登、孫和,最主要的原因是尊崇「立嫡以長」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本身可以減少皇位的繼承紛爭,另外還能夠制約皇帝為所欲為。
在帝國的時代,國家的制度跟皇帝的意圖往往是有衝突的。皇帝或多或少都會違反制度,這種行為偶爾也會產生好的結果,但大多數時候是為了滿足皇帝的享樂欲和權力欲,只會加重民間疾苦或者惡化政治生態。
所以朝廷大臣有維護制度的職責,使皇帝就不能為所欲為。這些制度都是一體的,違背了一個就會降低整體的權威性,所以每一次違背制度的行為,朝臣都要跟皇帝力爭,何況是廢長立幼、動搖國本的大事。
另外一旦太子確立,儒學朝臣就會按慣例給太子傳授儒學,這主要是為了讓太子能夠剋制權力欲,能夠注重民生。而太子如果是儒學之士,說明他在這兩方面都修鍊到了一定水平,往往更能夠得到朝臣的擁護。
因此陸遜、朱據、顧譚等人要堅決擁護太子孫和,並且因為不肯對獨夫孫權妥協,紛紛被迫害至死。
後患無窮
3
孫權臨終之年,終於下完了好大的一盤棋,完成對儒臣的清洗。但儒學之臣對抗太激烈,力量太強大,孫權花了七八年才把他們一一除掉,二宮之爭的兩方斗得曠日持久,東吳政權已經接近分裂。
孫權為了彌補裂痕,不得不將孫和、孫霸一起放棄,廢黜孫和,殺死孫霸,改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孫權為了無限權力,不惜獻祭兒子的性命,可謂毒於猛虎,無復人理。
而東吳的皇權也隨之高漲,但是皇家的人,無論皇帝、宗室還是宦官,他們真的靠譜嗎?
新皇帝孫亮年幼,大權旁落在宗室孫魯班(全公主)和孫峻(孫權堂侄孫)手中,連顧命大臣諸葛恪也是在孫峻的支持下才站穩腳跟。後來孫峻殺掉諸葛恪,與其弟孫綝接連擅權,大殺孫氏宗室,甚至廢掉皇帝孫亮,改立孫權第五子孫休。
正是在這段時間內,曹魏淮南軍團的將領反對司馬氏,接連發動「淮南三叛」。東吳卻因為內亂,以及孫峻、孫綝統兵無能,不能很好的加以利用,最終錯失開疆拓土的良機。
直到孫休計殺孫綝,皇權才重回皇帝之手。但孫休是昏君,之後的孫皓(孫和之子)是暴君,東吳政治毫無振作,孫氏宗室的自相殘殺也一直在進行。
最終,進一步強化了皇權的孫皓淪為真正的孤家寡人,江東士族對他不再支持。這時北方的司馬炎已經代魏為晉,在六路晉軍的兵鋒之下,吳軍一觸即潰,土崩瓦解,雄踞江南的東吳政權只落得「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的凄涼結局。
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看到,《軍師聯盟》是把東吳孫家的二宮之爭平移到了曹家,可見編劇的歷史水平還是相當深厚的。
但這個平移並不妥當,因為孫權那時候儒臣只能通過宗法制度跟專制權力對抗,曹操那時卻還有一個更好得多的工具,就是漢朝名分,儒臣以漢朝名分對曹操進行制約事半功倍,不必捨近求遠。
所以曹丕、曹植之爭是不可能讓荀彧、崔琰這樣的重臣卷進來的,曹操在漢朝尚存的情況下,也不敢造次,決不會故意把曹丕、曹植之爭弄大。
歡迎關注在下的專欄,主要推送三國、五胡、六朝歷史,之後還會有十六國南北朝史連載
胡笳漢月 - 知乎專欄 歡迎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們投稿
文史宴二維碼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點擊鏈接掃碼關注。可以看到很多文史達人的文章。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待世界。
用上帝視角看歷史人物,都避免不了認為對方都是傻逼。
這是魏晉南北朝時帝王的普遍做法。
具體講解可參見天涯高手淚痕春雨的兩晉南北朝的相關帖子。
曹操:吾好夢中殺人。
劉備:吾好怒而殺人。
孫權:吾好亂殺人。
這麼說吧,如果比作鬥地主:
農民A拿了一手不錯的牌,幾套組合把地主打的手裡只有單張。他想這個時候只要兄弟放我跑,我們這把就贏了。
於是
農民B用四個2壓了A一手,並且開始發小單張喂下家的地主。。。
劉備:蔫兒的牌打得也忒好了。
以下是東吳政治局政治處分人員名單:孫霸 陸遜 陳正 吾粲 張休 朱據 全寄 屈晃 暨艷等。。。。
孫權這輩子也就四次用人得當
說起來到了那麼高的位子,唯一想做的就是維護自己的權力,所以看誰都像對手。。。特別是年紀大了之後,簡直就像被迫害妄想症。。。
就好像孫權年輕的時候不倒行逆施似的。不然周瑜怎麼會死
推薦閱讀:
※三國的張飛,打的贏八達嶺老虎嗎?
※陳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到底是哪頭的?
※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應該有五篇《出師表》才對吧?
※大將軍何進殺幾個太監,隨意設個局一隊侍衛足已,就算直接殺安置個罪名即可,何須請別人來,有什麼別的目的?
※荀彧為何不幫劉備,而是幫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