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北京人不去故宮長城、上海人不去外灘」?


這是個很私人化的問題。其實是看這個景點在這個人的城市生活里,是否不可或缺。

外灘一帶有幾家不錯的餐廳,所以我自然常去外灘。但我不熱愛吃的朋友從來不去也是正常。當然我們都不去江堤和陳毅廣場,如果飯後要散散步,圓明園路和黃浦公園都比外面更舒適。

作為杭州人,遊人如織的蘇白二堤我會愛去。但不愛湖景的朋友可能就會改去山上打牌喝茶。

不帶攻擊性地和題主說,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消費時間和金錢的方式)有一千一萬種,人與人之間的多樣性也要比小城市豐富得多。有人愛去故宮外灘,也有人不愛去。這個很正常,在大城市生活要學會的事情是「即使他和我不一樣我也不理解他是什麼心態,但想必他自有他的想法」。

大概就這樣。


作為一個北京人,我用故宮舉個例子。
我其實也就是大一那一年才開始對明清史以及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天壇、十三陵等明清建築群開始產生濃厚興趣。
起初帶我入門的是閻崇年那套《大故宮》,他從朱棣遷都北京開始講起,到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到故宮最後的建立;講門、殿、宮的作用、建築特點、歷史事件;順帶著講了明清史,以及當時的文化、制度、禮儀等等,簡直讓我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從此我開始一趟一趟地跑故宮。
下雪天去,晴天去,假期去,工作日去。
後來,我自己整理遊覽筆記。還拉著身邊同學去故宮,強行給他們當導遊。
再後來,我去看各種紀錄片(強烈推薦CCTV拍的那套故宮紀錄片和講明清皇陵的《帝國的背影》,雖然後者晚上看有點嚇人…),建築圖鑑,歷史書,甚至《周易》,只要跟故宮沾點邊的東西我都想看個。
再再後來,我可以自己憑空畫出整個紫禁城的平面圖,標註出每一個主要建築群的位置及名稱,並且能概述出這裡曾經發生過的主要歷史事件和奇聞逸事。這一直被我看做人生中很屌但是基本沒啥用的主要技能之一哈哈哈哈。

感覺現在故宮門口一般的野導遊,肯定沒我了解我大皇城。我媽說挺好,萬一哪天沒工作了還能去故宮入口蹲點當導遊。

回想自己啥都不懂的時候,去故宮也真的是個純遊客,在故宮只知道那些電視劇里出現過的地方。看看漱芳齋,逛逛御花園,找找慈禧和華妃當年的寢宮。
後來了解的多了,再去的時候就開始關注更多細節,知道哪個是重檐廡殿頂,知道太和交泰這些名字的含義,知道每個宮殿的作用,知道每個宮門都會在什麼時候對什麼人打開,知道故宮裡哪幅字是哪個皇帝的御筆…現在再去故宮,已經完全不為了遊覽。說起故宮,我可以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在我心裡那就是家一樣的地方。我可以一個人坐在太和殿廣場上發一整天呆,我也可以帶著同學朋友走一圈經典線路耐心給他們講解。我真的為我了解這樣一座宮殿而感到由衷的自豪。

我真心覺得,像故宮這樣的文化瑰寶,如果被遊客就這麼走馬觀花給糟蹋了,真是太可惜了!本地人?做的也好不哪兒去。本地人,本地人你為啥就不能去了啊?作為本地人難道不是更應該有義務為當地文化的傳播做出貢獻嗎?我每次聽到有外地同學到北京轉一圈之後說「我同學帶我去了趟故宮,我覺得也沒啥好玩的啊。」,簡直會覺得深深的惋惜和遺憾…
所以每當我遇到有人跟我說「你一北京人怎麼還去故宮這種地方,太土了吧!」我嘴上說著「是是是,我就是這麼土。」心裡想著,「你懂個屁啊。」


就說外灘。

事實上,我並不相信會有上海人從不去外灘,真正的區別只是在於喜歡去或不喜歡去。

實際上,於我而言,平日的外灘,很有看點。

外灘的西面,是由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 52 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所組成的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在這裡,我們彷彿看到了解放前的上海。

外灘的東面,是9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的浦東陸家嘴,大量建築群簇擁著 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東方明珠、金茂大廈 這四座超高層建築,它展現給我們的繁榮,不亞於世界任何一個頂尖的金融中心。

浦江兩岸,景色如此迥異,一邊猶有老上海的風韻,另一邊卻是最高速發展的金融中心,巨大的時代反差感,讓外灘成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景觀,可能沒有之一。

白天,伴隨在從黃浦江上吹來的習習涼風,外灘濱江大道上緩緩踱步,觀察著城市的飛速運轉,霎那間,感覺自己彷彿是宇宙的主宰。

夜晚,在璀璨的燈光下,外灘儼然成為了不夜城。不禁令人感嘆,人類的繁榮,早已讓大自然賦予我們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生活規律,徹徹底底地被歷史的車輪埋葬。

但……

見過節日的外灘嗎?


我當然去過。是這個樣子的——

擁擠,
嘈雜,
視野小。

壓迫,
被動,
空氣糟。

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心情下,
我如何去感受外灘西建築群的古韻,
又怎麼去體會陸家嘴高速發展所帶來的驚嘆呢?

如果是我,此時此刻,唯有期待這場旅行快快結束啊。

********************

我們並不是不去外灘,只是從不會刻意把 「游外灘」 當作一個旅行任務,
這是一個需要安靜體會的地方,它並不適合浮躁的旅行。

偶然到了那裡,放鬆一下心情,多好。

我們也一直都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們,去外灘去靜靜感受一下人類的傑作,那很值得。

只是……到了節日,
我恐怕就只剩下一個建議了:

別去!


北京人當然會去故宮,只不過只在大雪過後的早晨去而已。


上海的情況不清楚。
但對北京人來說,「從來不去」故宮、長城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們小時候一到春遊就請假,父母也從不帶自己出去玩。
所以當一個北京人對你說自己從來不去這些地方時,他想表達的是「它們已經變得擁擠嘈雜、空氣污濁,充斥著只知拍照和亂扔垃圾的遊客、黑導遊、高價粗劣的紀念品,不再是那個年少時覺得新奇、宏偉、充滿美好回憶的地方了」。
有人會覺得裝逼,但實際是種感傷。

另外,如果有京都人說自己不去金閣寺,我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道理是一樣的。


因為大部分人都比較懶…這些人旅行的時候去景點是因為是花錢來的,來都來了肯定要去轉轉…


武漢人從沒上過黃鶴樓的路過,我覺得大概是因為捨不得門票錢,上一次要50塊錢呢!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在你眼裡這些城市是旅遊地,在他們眼裡這些城市是居住地。
同一個地方,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風景。


想起汪國真的一首詩 大概是:

到遠方去吧,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


當初在上海工作的時候遇上了世博會,我也沒去……當然了主要是人太多,我喜歡那些人少的地方。


因為從離外灘最近的南京東路地鐵站走過去要半個小時!沒吃的沒逛的沒玩的看一條江幹嘛!


作為一個在上海的東北人,每年冬天都要問n個上海朋友:東北現在賊jb冷,你幹嘛非得去旅遊?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都有恃無恐。


這沒什麼 我家離黃鶴樓就一條街的距離 我在武漢住了17年一次都沒去過


其實地標嘛,走馬觀花溜一圈就行了,何況本地人,早看膩了。一到節假日他們心裡估計是這樣的「看,又一群傻逼」。
我去上海的時候為了表示到此一遊,就早上趁人少在外灘對著陸家嘴隨意喀嚓一下,然後我就瞎逛了(話說萬國建築群還真的可以慢慢走慢慢看)。
然後那天晚上不就踩踏了嘛,像我這種不去地標湊熱鬧當時在某條不知名小巷擼串的不就撿了條命嘛~


北京人不去故宮我可以理解,畢竟是賣票的;北京人不去長城我也可以理解,查了下距離,天安門到八達嶺要74公里。

但說上海人不去外灘就真是裝逼了。要說上海人不上東方明珠,那還像話。畢竟票也挺貴的,還沒啥意思。


既然提到北京人,那北京人就答一個。

故宮,皇上居住辦公的地方。現在提故宮,依然是九五至尊,貴氣衝天的地方。

北京人,祖輩在旗的我不好說。我是平頭百姓,一提故宮,首先感覺——遠。遠不是地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金瓦金鑾殿,百姓看不見。前三殿不賣炒肝兒,坤寧宮不賣鹵煮,我去那幹嘛?

遊玩和生活不一樣。遊玩,首先是找標誌性建築,證明自己來過某地。生活,首先是要自己舒服。故宮長城這種地方,從生活角度看,吃喝方面比不上東來順,瓷器口豆汁兒,鼓樓炒肝兒,乃至一碗走心的炸醬麵。玩樂方面既比不上北海的遊船,香山的紅葉,釣魚台的銀杏,又趕不上小劇場的相聲,工體的演唱會,五棵松的籃球賽,大劇院的演出。我工作日踏實上班,休息日上邊說的幾個好玩的地方哪我不能去?

故宮啊,早起鍛煉完,站在景山上瞄一眼就行了


作為一個西安人,我覺得這很正常。作為一個西安人,確實沒有神經到想去看兵馬俑,想上鐘鼓樓的。因為我們作為本地人覺得這些東西一點都不神奇好嘛!這些本地的特色大多都是給外地人消費獵奇的!


首先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身上表現出來的都很不一樣,感覺的有Eason 的歌詞的意思,「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都有持無恐」。
作為一個北京人,就那自己來說吧,因為從小就熟悉這些物件的緣故,反而對什麼城裡的名勝古迹不感興趣,小時侯也被老人們帶著到處溜達過故宮,感覺也就那麼回事,回想起來那也是我唯一第一次進故宮,這種感情倒也不能說厭惡,但總是避之為好的。我認識一土生土長成都哥們兒,我問他去過幾次錦里去過幾次武侯祠,他說一共不超過兩次。所以一個本地人對於所在城市的印象是和別人完全不一樣的,錦里這地方我就去了不下三次,每個人對自己所在城市的印象不同誠市印記也不相同,就像問我們家老爺子去不去全聚德吃北京烤鴨一樣,老爺子會立馬跳起來對你說:我做的都比那丫做的好吃,還幾百塊一隻,不明擺著哄人玩的嘛?
所以在外地人看來是這個城市的特色的東西本地人看來未必,而且有時候覺得,那東西也就只是給外地人看的。


推薦閱讀:

國外的公廁內通常貼怎樣的標語?
應該為了融入圈子而在家庭出身背景問題上說謊嗎?
如何看待省外人到廣東,嘲諷廣東人普通話不標準這件事?
人真的可以了解另一個人的內心嗎?
家庭暴力是不是私事?

TAG:上海 | 北京 | 旅行 | 社會心理 | 北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