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化會不會出現爆發性地復興?

好像很多人都覺得我說的古典文化指的是古代制度下的奴役剝削,劣根性,什麼保護不保護財產之類的。那種東西你想讓它復興也是沒意義的,我指的古典文化是古典文化中璀璨的形式以及古人與自然相處的態度。和政治及當時「人」的生存無關。中國古代小說及詩詞是要比西方高明的。中國古代的辯證哲學更不必說。


從形式上會,但從本質上不會。

人的推理能力是很強大的,但是由於人所掌握的信息未必完備,其推理也未必完備。所以,對於一個現象,很可能會產生一些奇怪的推理。

比如說,看到一些殖民地繁榮昌盛,一些從未被殖民過的國家一塌糊塗。於是就推理出做殖民地就是好,中國要發展,最好要做三百年殖民地。

這種推理形式,在未來還會出現,但形式是反過來。

經濟發展的不好,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差。經濟發展的好,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好。美國大蕭條的時候,連納粹主義在美國都有不少市場。看歐美髮展得不錯,就覺得「藍色文明」才是王道。所以人類都是一樣。

中國發展得不錯。以後還會更好。那麼為什麼中國發展得不錯?為什麼不是民主的印度或者作為殖民地的非洲?到了那個時候,一些自信心爆棚的中國人自然會尋找其中的道理。其中一部分人會輕而易舉地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有很多優越的要素。而這些就是造成快速發展的核心要素。於是,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發展,自然就會有人開始感興趣。

然而這種形式上的發展,註定是「六經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經」。諸如「女德班」、《二十四孝》這種重拾古典文化糟粕的路線,終究會因為與後工業時代文化高度不匹配而曇花一現。只有那些符合後工業時代文化的古典文化元素能夠被揀選出來,受到推崇,並以此作為古典文化優越的證明。我們完全可以預料,諸如「不患寡而患不均」、「民貴君輕」、「有教無類」之類的元素一定會被更多地推崇。就系統理論來講,未來王陽明的地位顯然要高於朱熹。

所以,形式上,一定會有人開始重新挖掘古典文化,但本質上,無非是讓古典文化和實際發展思路相互背書罷了。古典文化里的核心觀點,也就是整個關於社會結構的理論,必然是要被淘汰了。


國學熱已過,且大部分國學粉都是葉公好龍,即使偶爾碰上稍微知道份量的也是形式美學第一,這和90年代各種崇洋媚外,連T恤衫上都寧可印拼音不印漢字一樣

YY上玩漢服COS誦讀經典的00後小妞跟你熟絡了會說:來,啵一個~
本質上現代人就是活在現代文化中,任何復古都只能是搞搞情調

正在爆發且還要進一步爆發的會是全世界已有歷史數據的各種排列組合混搭,如魔獸世界或LOL上各種中國元素的皮膚造型


至今為止,我們看到過的復興,似乎都是拿著更舊的瓶子,裝上新酒,去跟流行的舊酒拼市場的故事……


冷哲先生寫的很好,我只是嘗試著換個思路.
.首先明確一點,古典文化的復興絕不是唐裝漢服,拜孔祭祖(奈何,形式上的復興往往是大眾最喜聞樂見的),真正重要的是古典文化內在核心的繼承與發展,在這一點上冷哲先生提及中國古典社會結構.誠然,後現代主義下的社會核心是在自由與民主所主導下的懷疑精神(這也是當今中國所要越過的最大障礙),而中國古典社會中的尊卑等級及克己復禮與此格格不入,
但我想這並不代表著中國的古典文化就全無出路.梁漱溟先生作為現代儒學的代表人物曾說過未來的世界文化復興必是中國文化的復興(我沒找到這句話的出處,存疑).冷哲先生就社會學的視角闡述了中國古典文化的預期,但如果我們站在哲學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古典文化以儒學為代表,融匯了釋道兩家,其根本是對人的內省,對自我的闡釋(我想這也是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原因),而恰到好處的是,當代哲學在一定程度上試圖闡釋的就是人的意義,尋找回失落在工業時代的人(海德格爾),而現在的中國也走到了急需找到自己的意識形態的路口上(我並不認可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意義,市場經濟內在的對於自由與平等的趨向性是無法以行政力量壓制的),在這種情況下,儒學與西方哲學的又一次融合或許是中國最好的選擇.現實已經呈現給我們的是政府已經嘗試著用它在其他領域慣用的手段再一次主導思想領域(奈何,人是根會思考的蘆葦).
中國的古典文化或將有機會再一次涅槃重生,可我想不是以題主多設想的方式,或許在未來的幾十年里中國會再有熊十力,梁漱溟這等大師出現,點燃新儒學的血脈,但題主未必可知.
恩,我們大抵是不會再看到唐裝漢服大行於市了,不是不想,實際是不能,畢竟,我穿著無垠的襯衫,拿著蘋果的手機回答這個題,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啊


反正不會是搞漢服那幫人復興的。

但是古典文化會被融合進各種新興文化之中,劉宇昆就在搞一個叫絲綢史詩的東西,雖然我並不看好他,但這確實是一種融合性的嘗試。

傳統文化有它不好的地方,但也有充滿古典美的一面,如果能夠擇優取之,使之現代化,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那些復辟的,不過是想當霸王罷了。


在被現代性改造後,會在文化消費、歷史敘事、政治宣傳上復興。然而,只是舊瓶裝新酒而已。說一些目前有的苗頭:
文化消費:古風、漢服
歷史敘事:劉小楓、大陸新儒家
政治宣傳:和諧社會、小康社會


有很大的概率會…

但凡所謂復古、所謂文藝復興,究其本質,都是舊瓶新酒,概莫能外。

所以我們只看需求,

對於統治者而言
由於在社會主義道路上一路跑偏,民眾對於這一偉大理想也不買賬。所以他們需要淡化資與社的區別,強調中與外的區別,可以迅速地達成共識,極大地提升國家的凝聚力。
你看網上有罵ZF的,有罵GZ的,有罵Mao的,有罵帶路黨的,有罵獨裁的,有普世的。但唯獨鮮有罵我們自己古典文化的。因為敬先崇古從幾千年前開始就深深地刻在了我們的骨子裡。你心裡可以覺得不屑,但是一說出來,群眾就會把你批判一番,搞個大新聞。
比如說,你搞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人作嘔,但要是一模一樣的內容,標題換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背景換幅寫意山水,最不濟,人們就只會講句,「內容是好的,但是你這宣傳手法太粗劣。」

其次就是群眾基礎
作為自詡泱泱古國,看盡萬國興滅,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裡去,而實際上呢,我們一直生活在西方所構建的話語體系和遊戲規則里。當然這一現狀在今後也不太可能發生改變、因為各文明第一次全面接觸的時期已經過去。但著無所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文化認同,僅僅有一個形式就夠了,能夠表明東西方文化的平等地位,能夠讓我們的精神找到親切的歸宿。
這並不意味民眾喜歡回到過去尊卑有序的封建社會…

但為什麼不說是絕對地會復興呢……如果經濟硬著陸了,腐敗也沒壓住,生活水平也上不出,那麼人們還是會把目光集中在普世價值、姓資姓社的問題上,誰讓世界上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此一家,西方卻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到時候就是一場慘烈的戰鬥,誰也顧不上古典文化這箇舊瓶子了。


不太同意 @冷哲 的看法。他的看法的一個假設是將來國際競爭所需要的文化特質類型跟過去500年是一樣的--追求個體卓越和擴張的「工業文明」。而我卻覺得由於科技發展的瓶頸,這種文明類型最終會式微。而看重中庸,個體服從集體的「農業文明」會得以復興。

西方文化的先進性是奠定在其科技和文化創新的基礎上。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而且向外太空的遷移比地球內的遷移所需的能量高了許多量級,可能最終難以實現。因此這種創新的效益是編輯遞減的。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地球就好比一個培養皿:通常情況一個菌落長滿一個培養皿大概需要18個小時。在這18個小時的初期,善於擴張的基因得以表達,因為空間還很大,能闖蕩的特性有優勢。但是在18小時過後,各種資源逐漸顯得「擁擠」,如果再講究個體主義,講究擴張,那麼整個生態系統是不可持續的。於是此時個體細菌的繁殖就逐漸變得「中庸」起來,「少吃多睡」的菌株會逐漸主導。我對當今地球資源的的看法時:目前地球很可能類似接種過後12個小時的培養皿,是擴張型菌和溫和性菌此消彼長的一個拐點。從此開始,性格溫和,不喜擴張的基因會逐漸在菌落中佔上風。

中庸和溫和的民族性格自秦漢萌芽後,自宋明後逐漸成為民族性格的首要特徵。這一切是巧合嗎?
不是的。中國古代由於地理上的相對獨立,基本上就是一個自我封閉的培養皿。對我們的歷史來講,接種期就是夏商,擴張期就是春秋戰國,所以當時民風尚武,思想百家爭鳴,政治重法治而輕人情,這一切都是擴張文化的上層建築,像極了西方啟蒙和殖民時代的意識形態。然而青銅時代的客機水平,基本上只可以開發中國地理上所謂的第一階梯平原地區。秦滅六國後,這些地區基本已經納入疆土,擴張遭遇到了第一次瓶頸,所以自漢起儒家逐漸成為顯學,不講攻擊,而講生息。之後魏晉講究虛無和縱慾,是進攻性文化向保守型文化轉型初期,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種洩慾。這點頗似當今西方的各種性別,性向,後現代思潮的革命。隋唐後由於與北方少數民族的融合,軍事技術得到提高,並且農業技術也有了進步,所以可以打破先前的瓶頸,可以向第二階梯,比如雲貴,黃土等高原擴張殖民了,因此有了中華擴張的第二春。然而接下來觸到的地理屏障--第三階梯也即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西伯利亞以及大海是農業文明科技水平無法逾越的障礙,所以自宋代起中華民族就在此碰到了堅硬和永久的圍牆,並在明代終於發展到飽和。因此「去人慾」的理學應運而生,絕非偶然--是為了調和已經擁擠的培養皿內各個細菌個體的衝突。綜上所述,在世界上的現存文明中,我們是唯一一個已經提前適應了一種擁擠的,內向的生存模式的文明。而當將地球資源開發遭遇瓶頸的時候,而這種文化模式可能就會變成主流。

當然以上假說的大前提就是,當人類向外太空或者地球內部擴張時,腳步會放緩。這個遠景是否會實現,多久能實現我都不確定,需要科技史學家和未來學家猜測。但是從人類征服太空的客觀難度看,這種遠景是一個不小的可能。所以把這種可能性完全忽略也是有失偏頗的。


當然會。等審美的要求高過食色的時候。


中國「古典」文化不會復興,但是中國文化一定會復興。
復古路和拿來主義都是死路,只有融合各種元素開拓創新才是正路。

另外,反對冷哲的說法。形式上的復興,諸如漢服、讀經之類,會越來越少。而核心的復興是必然會出現的。
事實上,越能稱為經典的書籍,其中提煉出來的、不依賴古代社會的普適成分就越多。表面上雖然各種社會變遷、思潮革命層出不窮,但一個文明最基本的東西數千年從未變過,東西方都是如此。只有被滅族的,諸如埃及之類,才可能發生巨大變化。不變的東西才是文明的核心。

真正的中國文化的復興,應該是認清古典文化的本質,去掉時代影響的痕迹,得到文明的內核,以此為基礎,結合新的時代特點發展出新的文化。如果此種核心不能復興,則標誌著這個文明已經走到終點。目前來看,中國並沒有亡國滅種的趨勢。

我們的古代文明在清末就已經衰落了,現在大家都在向西方看。可是,西方文明在基督教衰落之後就拼了命向個人主義發展,由此引發的文化問題層出不窮,有無數學者認為西方文明正在快速衰落之中。
是時候該在這兩種衰落的文明基礎之上,發展出新的中華文明了。


我覺得還需要政府的引導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不錯
但是文化上還有很大的不足
尤其是傳承發展古典文化上
歐化西化佔據太大市場
不洋不土的東西遍地都是
需要也應該進行一場古典文化的復興
加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感
在建築音樂服飾等等方面 都應該避免被西化


古典文化中人性和人心的東西會被反覆的重拾,演繹,升華。因為現在的人就是過去的人演變而來。文化也會進化。


感覺會有那麼幾簇小圈子能真正去重現,但是絕大部分就是玩玩罷。


本人建築大學狗,感覺最近越來越多這個新中式,那個仿古建,一會兒中式留白,一會兒中式隔斷…說實話有些真是蠻好看的(欣賞水平有限),有些真的不倫不類…

再說閱讀,我周圍的好多同學都看不下去古代文學,大多都去追隨國外經典沙龍主義,但是單看紅樓夢估計翻字典的時間更多,也無可奈何…

很明顯我是支持古典能有復興的,哪怕只是一個小手藝,畢竟存在了就值得被記住。


唐以後再無詩,宋以後再無詞。

所謂文化復興,本質上是這種文化被需求的結果。單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從詩經以降到明清小說,所有過往的東西都只會被構建成一個總體吃灰、偶爾選用的文化庫存;讓現在的孩子去吟詩作賦之乎者也,倒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毫無必要。

若論真正的文化復興,必然是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形式。遺憾的是,我在可預見的未來,看不到這種形式出現的契機和可能性。


會,但應該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古典文化自有其自在的價值觀內核,而這已不可能適用於當下的中國社會...出於信仰缺失,商業營銷等原因,古典文化會長存不滅,甚至火上幾把,就像一些瀕危物種,人類會盡一切可能殘存其延續,但其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基礎已經消失...


文藝復興啥的都是表,比如歐洲文藝復興真正的目地是為了復興古代文化?


不同知識型的東西能理解就不錯了,想復興和天方夜譚差不多,噱頭罷了


我做了一個將近100萬古典文化愛好者的微信公號:古典書城,這麼多人確實出乎我意料。但我自己不穿漢服,不讀經,我喜歡古典文學裡面的美,古代建築的美,當然最喜歡古典美女。有些人在討論,有些人在嘗試而已,爆發性的復興,從我觀察來看,應該是不會的。


不會,第一,文化底蘊消耗的差不多了
第二,思想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危險,一不小心出來點不一樣的,輿論有了新的風向,那完了,你懂了
第三,現在很少有人能兢兢業業的做學問了,而且,做了學問還能做好,做好之後更能有巨大的影響力去傳播,這個真是可遇不可求了


西方文藝復興是因為有教會統治的黑暗時期阻隔了希臘羅馬文化的傳承,中國古典文化一路發展過來沒有被埋沒過,是一個自然的揚棄和淘汰,所以沒有所謂的爆發性復興一說。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主要是先秦)的命名(尤其是姓氏)文化的演變是怎樣的?
儒學中的「本體」、「工夫」分別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台灣會有那麼多信仰星座或風水的人?
為什麼是天行健而不是天行乾?
怎樣看待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生活的想法?

TAG:文化 | 中國古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