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級診療的壁壘是什麼?

社區護理,康復等項目,還有社區醫院,養老院,小區藥店,和康復治療院等現存體制醫院。


基礎醫療的2016:尋求解決方案

從衛計委今年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2014年基礎醫療受大醫院擠壓的勢頭並沒有改變,三級醫院服務量增長迅猛還在持續,基礎醫療則持續低迷。2013年到2014年,三級醫院的診療人次從12.4億人增長到14億人,增長了13%,相比之下二級醫院、一級醫院只增長了6%,而基層只有0.9%。住院方面基層的服務量還倒退了,入院人數比2013年下降了5%,而三級醫院增加了15%,二級和一級醫院分別增加6%和9%。

與此同時各地正在展開不同的分級問診嘗試,希望推動基礎醫療服務的發展。第一種形式是鎮江推出的緊密型醫聯體---各地級市以一家三甲醫院為首,向下整合專科醫院和社區醫院,通過政府出資,集團管理的辦法,組建真正的醫療集團。集團化可以有效的配置資源,通過優化內部管理降低各個醫院的成本,並提高對病人的服務能力。

第二種是廈門推出的柔性分級問診------採用大醫院直接管理社區衛生中心的模式,通過三師合作的模式,將專科醫師、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聯合起來共同管理慢性病病人,並且對各層級醫療機構進行綜合考評,市三級醫院必須由一名副院長專門負責管理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運營成果納入副院長績效考核。

第三種嘗試則是衛星託管模式-----山東兗州中醫院與兗州郊外的漕河鎮衛生院結成合作夥伴關係,兗州中醫院派駐醫護和管理人員進入,原鄉鎮醫生經培訓後上崗,由兗州中醫院共同獨立管理,自負盈虧。由於公立醫療機構行政關係複雜,在沒有強力政府推動的前提下很難進行兼并收購,因此,衛星託管模式成為一個較為合適的操作手法。藉助漕河鎮衛生院原有規模,兗州中醫院僅投資數百萬元,就得到了百十張床位。這對於公立醫院來說,是一個比併購更划算的交易。

從這些嘗試中可以看到,從病人端提高報銷比例並不足以促進分流,因此各地的新嘗試均開始從醫院端入手,但核心問題是,如何給大醫院動力讓他們願意病人下沉到基層去(這必然會導致他們自身病患數量的下降和收入減少),並動用他們的醫生資源去拉動基層的發展。

廈門通過比較直接的辦法也就是三級醫院副院長的績效中直接包括社區衛生中心的運營成果,這是一種行政手段,要長期讓三級醫院有動力讓出利潤還需報銷體系和服務模式體系的轉變才能持久。組建醫院集團的嘗試同樣面臨這個問題,一個集團內的醫院本身的經營能力和收入水平都不一樣,對於各自的管理層來說,在追逐營收的時候很難會自動讓出一塊蛋糕,加上這幾年大醫院規模擴張很快,運營成本很高,讓出收入意味著沒有辦法支撐這樣高的成本。

因此,要想真正給大醫院下沉病人到基層的動力,提升基礎醫療的服務能力仍然是關鍵。只有基層有了人才和服務能力,病人才會有可能轉向基層,這將比報銷比例激勵和大醫院由行政命令進行向下轉診更為直接有效。不過,目前依靠大醫院來培訓基層醫生的辦法雖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於大醫院的專科分的過細,由專科為主的模式培訓基層全科其實並不合適,加上基層醫生收入較低,在大醫院三年輪崗培訓後很多醫生會希望留在大醫院,以至於基層仍然收不到優秀的人才。因此,未來需要在人才培養和硬體、薪酬上做更多的投入,僅靠大醫院培訓或下放醫生坐診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基層醫生的服務能力。

要扭轉基層的服務能力薄弱的根本在於扭轉基層的就業環境,僅靠提供優質的硬體條件和配套服務如第三方檢查等還不足以推動合格醫生的下沉。提升基礎醫療的就業意願度是非常困難的,這受制於整個醫療人才培養體系的。中國的醫療教育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是優秀的醫生都在三甲,只有學習成績差的才去基層。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醫生首先自身就排斥去基層,更不要說去基層還得不到體面的收入和尊重。

收入和地位是醫生價值取向的重要衡量指標,而要提高這兩者,財政和支付方對基層的傾斜是不可避免的。但在醫保吃緊和財政補貼已經很大的現狀下,政府的投入又顯得較為吃力,這使得推動基礎醫療的發展成為一個內在的悖論。發展基礎醫療需要投入,但投入又捉襟見肘。因此,目前各地的試點都是依靠行政命令來強力推動,這就帶來可持續性的挑戰。在一個兩難的困境下推動基礎醫療的發展必須引入新的力量才能打破僵局,社會資本的進入或是一種解決方案。

由於醫療是一個長周期的投資行業,資本的進入是做好在前期大量投資高薪延攬人才的準備,這有助於基礎醫療行業在短期內引入部分合格的醫生,從而帶動全行業的發展。當然,資本還是有投資回報需求的,這就需要其能夠通過與商保的結合和發展基礎醫療。結合目前商保和基礎醫療都非常弱小的局面,基礎醫療的良好發展可能還是只能在局部獲得,並為未來的大發展提供樣本。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複雜性,即使在局部獲得成功也只能提供參考,各地的發展仍需結合實際情況來推動,無法採取一刀切的方法。

總體而言,在分級診療支持的推動下,基礎醫療在2016年還將在各地獲得發展,無論是體制內通過政策來推動還是體制外通過資本來推動,這樣的嘗試都是非常有價值的,但要獲得大規模的突破仍有難度。改造當前的體系和新型體系的建立需要較長的時間,但離不開有力的政策支持:淘汰落後產能,允許優質供給進入是較為理想的選擇,而降低准入和加強監管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直接途徑。


謝邀。談談社區吧,我覺得無法落地可能有的幾個因素。
第一個原因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勻,這個大家都了解的,很多社區沒有相應的資源配置。一些城市雖然有許可醫師多點執業的政策,但醫院本身是自負盈虧的,考慮到競爭,一般醫院是不會把自己的醫療資源放出去的。醫務人員晉陞渠道有限也是限制醫療資源流動進社區的一大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分級診療的接入口社區服務恰恰需要非常強大的整體運營統籌能力,要盤活需要引入企業和社會機構,但是民營醫療機構無論在申請還是業務開展上都會遇到很多阻力。
第三個原因是執行效率。老齡化趨勢明顯對分級診療施壓,但是實際業務開展條線會非常複雜。說白了,老年人的評估一直以民政牽頭,結算在醫保辦,而醫療服務標準靠衛計委制定,其它部門什麼發改委、人力資源保障局.....都要摻和,一個社區政策下來,文件上十來個部門章,你說到底誰來落實,怎麼梳理呢?
我曾經在我們當地申請過第三方評估機構,主要用於社區醫療服務的對象評估工作,市級政策下達到區級,申請資料遞交上去後,區政府連評估機構的主管部門都無法確認,民政衛生互相推諉.......後面可想而知........


因為中國基層衛生條件真的很差,許多衛生人員的技術不達標。政策原因許多老醫生的學歷簡直兒戲。


1. 靠政策、政府頂層設計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落地;
2. 分級診療的核心內涵其實是分工協同;
3. 基層醫療機構要補的課太多,上級醫療機構要破的規矩也太多;
4. 大趨勢一定是醫療資源向基層傾斜,但周期有多久,公益性和市場化如何平衡,醫生如何有效流動,配套醫療資源如何分配等等難題都需要解決;
5. 互聯網在這件事情上能起到一定作用;

在車上不方便,點贊超過十人再詳細補充。

---------------說到做到,樓主最近比較忙忘回來補充了-------------------------------------------------------------
解析分級診療。我試著慢慢來講,本身還是在學習摸索當中,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 先說政策這塊,從14年年底,特別是15年,有幾個政策是需要重點關註:

1. 醫院控費,相關政策如《關於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若干意見》,目標主要針對三甲大醫院;
2. 醫生收入改革,相關政策如《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目標針對醫生收入改革,方向增加醫生服務類報酬;
3.還有鼓勵民營、保險進入、互聯網進入醫療傳統領域的相關政策,這個上網可以搜到一些材料;


以上政策,其實是個組合拳,目的是:
優化醫療產品資源配置,解放醫療服務者生產力,提升人民群眾就醫效率和效果。這是分級診療的內涵和目的。
(是不是有點很熟悉的感覺?建國以來的幾次醫改,也大都是這個思路或者側重在某個方面,但都是步步探索,遠未達到政策預期,甚至出現背道而馳的現象)。

  • 再來說第二句,分級診療本質上是分工協作,分工協同。

我們舉個栗子,比如有個人,姑且叫小明吧,他平時的健康情況,其實是很需要一個持續、專業的管理,至少是不要被網上各種偏方、雞湯糊弄吧,比如正確的健康管理觀念,小病、常見病不被耽擱,不用擠大醫院吧,這就需要一個能提供持續解決方案的機構或者角色。他來負責小明身體健康管理「線」的問題。小明是個IT程序猿,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也架不住常年加班,有一天突然心慌氣短,趕緊去醫院,檢查完之後,專科醫生馬上建議做手術,**……*%¥,命算是撿回來了,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在診斷、治療方面具備垂直專業性的人,他來負責小明身體健康「點」的問題。小明就是身體底子好,做完手術一周就出院了,但出院後還需要一個康復,這時候雖然不要求做手術那麼高的專業醫生,但還是需要一個相對專業的人來負責他的術後康復,有回到了健康管理方面「線」的問題了。有了康復期的專業指導,再加上軟妹子的貼身服侍,小明很快的痊癒了。

嗯,這是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回到枯燥的話題上,總結上面的,對於一個人,他在健康需求方面是需要「點和線之間的協同」。這也要求醫療提供方有這樣的協同機制。

總體上,
對「線」相關服務方和服務角色的要求:具備一定專業能力,能持續、全面、科學的管理和滿足居民健康和基本醫療需求,作為居民健康的監護人。
對「點」相關服務方和服務角色的要求:具備,特別是在垂直醫療領域,有較深的專業能力甚至科研能力,為來醫院就診的病人,特別是已發病的病人,提供階段性的醫療服務。

綜上,也大概說明了分工協作,分工協同的基本概念。

至於現在專科醫生和全科醫生,一級醫療單位和二三級醫療單位的差別和協作情況,遠遠未達到分工協作和協同的程度。筆者再後面補充自己從業看到的現狀,以及機會點。


分級診療從目前看來只是自上而下的美好願望, 如果不引入商業機制或者強力制度要求, 只能是一廂情願。已經回答的各位答主說的都是說明基層的能力限制, 但是在我們和很多社區實際的溝通中發現最大問題是動力缺失。

基層醫生在學術,收入和行政級別上都已經升遷無望, 很多院長對我們說慢病病人是低價值患者, 患者多少也不在乎, 需要資金政府可以給, 所以對營業額和盈利也都不在乎, 社區傾向於什麼都不做領工資。

醫保錯誤的控費方式也阻止了社區迎接分級的熱情, 社區的藥品銷售額每年增長率不能超過8%, 多出部分要被懲罰, 變相的讓社區不願意接受更多病人。


謝邀
個人觀點有二:
1、制度的緩慢沉澱
2、市場利益


有很多因素都在影響著分級診療的落地實施,可以從多角度,不同用戶群體來看這個問題。
1、整體上醫療資源配置問題,下級醫療機構資源嚴重不足,包括醫務人員,醫療設備等。
2、患者的就醫習慣問題,這個是由於長時間的積累,導致患者對基層醫療的不信任,這個需要從多方面去引導。
3、人事管理問題,醫生沒有動力下基層,做好了沒有明顯的好處,做不好也沒用什麼壞處。
4、醫療制度的問題,沒有合理的引導方式,所以現在國家在推基層醫保比上級醫療單位高,從利益的層面做引導。
5、醫院信息化問題,目前大部分醫院都是信息孤島,如何上下聯動還是一個問題。
6、利益分配問題,下級醫療機構看不了的病人會選擇往上轉,而上級醫院向下級醫療機構轉時考慮到自己的收入,動力不足,更多的是把出院的病人轉下去。
等等原因!

所以,醫改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分級診療只是醫改的一個方面,真心希望國家能順利的完成這個偉大的工程!


前不久去考察安徽信息化最牛逼的一家醫院,自助設施很完善、大廳很敞亮、屏幕展示排班很清晰,用戶體驗很好,也有相應的微信公眾號、app作為用戶端的輔助。當時就覺得如果我生病了,我為什麼要去社區我當然願意來這裡……
而醫生口述事實也是「你這病沒大礙,回去輸液就行了」,於是病人就從三甲分回了社區……
這才是目前中國特色的分級診療吧。


不管是行政干預還是落地項目建設,很多公司都有很多建樹。小到比如丁香園的診所和台灣禾新醫院,大有申康的國際醫學中心和樹蘭的浙江國際醫院。或者政府分級診療,上海的徐匯區在落實的1+1+1就是第六人民醫院+第八人民醫院+社區醫院來分流管理徐匯的居民有效就醫。更有甚至長寧區已經運行了好幾年的家庭醫生。更有甚者在醫院內部搞了教學門診。然而這些都沒有給這項事業帶來多大的起色,頂多算上試點。
推動不下去一個根本問題是利益分配不均,醫院還是存在自負盈虧的危機。這個問題和挂號相輔相成比較好理解。黃牛存在真是因為挂號費低嗎? - 夜泮的回答
有時候去和特三甲門診辦公室主任聊天會發現他們永遠會說不缺病人,那麼病人從哪裡來?全國各地。上海五官科醫院在14年醫保病人佔全部的20%甚至更低。如果踩點觀察絕大部分都是江浙安徽江西等地的患者。依託專家團隊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還有源源不斷的科研經費。醫院已經打造成了最優質的醫療工廠。然而隨著資源的過分集中造成了,又便於宣傳得到了患者認知,經過幾十年的不懈挖坑終於有了現在的狀態。
真的要是推行了分級診療最先不買賬的必然是這些醫院的管理方。比如春節後門診量一直上不來如果去找醫院加號等行為就比較容易。管理者本身就害怕門診量下降。所以不管行政命令如何,民怨醫生鬧都沒有意義。每個人都成了這個系統不可或缺的環節。
還有一個壁壘是缺乏有效的醫生培養機制。如果一旦離開公立醫院幾乎所有年輕醫生都會面臨難以精進的困局。雖然有梅奧可惜獨木不成林。
如何打破壁壘。我答不了,自己都還在摸索。
不過最近有幾個現在的公司方向比較在意。一個是平安好醫生,在做自主醫生團隊建設並進行一定的培養再引導至線上+線下來結合。讓自有團隊來運作初次診療和健康管理篩查。而不是現在絕大部分公司偷懶的把現有醫生資源拿來用,最後很容易雞飛蛋打。再就是微醫來做醫生集團的運營商。給醫生最大的便利讓他們自主從醫來換取利益最大化。還有就是春雨和好大夫,做醫患的交流平台積蓄信任並由個體醫生自由選擇。
相信16年會有一個好的進程,將更多的方向激活。


主要還是得靠政策推動,讓醫院實施起來,上層動機不足,基層再折騰都無濟於事。目前很多地方都已經實施起來了,都在進行嘗試。在我看來,分級診療的全面實現和普及只是個時間問題,還沒發現太大的壁壘。之所以越來越多的機構盯上分級診療這個方向,也是因為它的壁壘相對其他項目低。


好醫生沒有去基層工作的意願。
首先是職業發展問題。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學科建設,職業發展的道路太窄。
其次是待遇問題,同地區的社區門診同三甲醫院間待遇差的太多。
至於如何推行分級診療,拭目以待吧。


恰好畢業論文是這個話題,於是就來答答題。
既然題主問到分級診療的壁壘是什麼?那我就只回答這個問題,至於分級診療制度的背景,出發點,實施現狀等我就不多說了,可以私信討論。
第一點壁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力不強。這裡面包含兩個問題:1,全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基層醫生診療水平太低。不多說,蘇州玲瓏灣社區算是比較好的地方了,社區衛生服務站也只有兩個全科醫師,也只有一個在值班。2,設備不行。基層沒有大醫院的設備,醫生基礎的檢查怎麼做?
第二點壁壘:制度環境不適應。具體開講包括: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醫師執業制度,醫保制度等。基層醫院能開的藥品種類太少,不能滿足居民的普通需求,許多常用藥只有大醫院有。其他兩個不多說了,從字面也可以理解。
第三點壁壘:居民對基層醫療機構不信任。這其實是最核心的。
第四點壁壘:醫療機構之間的利益衝突。目前醫院基本上是自負盈虧,財政補貼不多,大醫院門診量減少之後,收入成了大問題,所以大醫院沒有動力去做這個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由於實力不強,處於規避責任的心思,也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去,也會消極執行。
第五點壁壘:信息化水平太低;醫療信息共享本來是一件好事,但目前實施難度較大,且沒有建立區域信息圖譜,沒有建立居民終生電子健康檔案。
還有許多想說的,分級診療是一個好點子,但是需要好的方案去落地,期待這樣的行動案!


分級診療,說實在的城市的診所還好點。要說落後地區的鄉鎮衛生院,我真是不敢讓家人去那裡啊,有些醫生直接就像沒上過學一樣。。。。。。。


工作中有略微接觸一些相關概念性的東西,拋陋磚引璞玉共同討論一下。

個人認為分級診療有三大壁壘 :

- 基本醫療常識的普及

-醫療體系統一規範

-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

醫療常識的普及涉及到開民智的範疇,若普通居民連最基本的醫療健康常識都匱乏,談何推行在基本看病治病之上的更高級的產業形態。

醫療體系統一規範,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說實話這裡更多的是權力的劃分和利益的分配,只做簡單的探討。

其實國家機器比我想像中的更加嚴謹,或者說精準。

眾所周知,「分級診療」是2015年9月14日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正式向全國提出的概念。然而我略作搜索,就能找到

2014年8月1日,衢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衢政辦發〔2014〕90號《衢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分級診療制度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4年11月13日,溫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溫政辦〔2014〕135號印發《溫州市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國務院在正式對外公開「分級診療」概念前一年甚至更久以前,已經在多個省市進行了提前試點。

2016年8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 》確定了北京市等4個直轄市、河北省石家莊市等266個地級市作為試點城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工作,其中指出六項重點工作:
1、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2、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3、探索組建醫療聯合體;
4、科學實施急慢分治;
5、加快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
6、加強部門協調,完善配套政策。

有沒有覺得很眼熟?我個人總結的三大壁壘就是基於試點通知的六項重點工作結合一些工作中的思考進行了提煉和總結。
國家政府在制定政策之時就已經將分級診療可能遇到的問題考慮了進去,個人的見解是站在群體智慧的肩膀上向遠處眺望

——————————————————

回歸正題。

1、基本醫療常識的普及

分級診療其實一直存在,但是以一種民間特色的方式不規範的存在著。答主@sheila 在其他回答中提到,小病寧願花更多錢更多時間到優秀的三甲醫院圖個心安,哪怕得到的回答是「你這病沒大礙,回去輸液就行了」,然後再回到社區醫院。而生活中也普遍存在「你這病我們這看不了,建議你到XX城市的大醫院去看看吧」,病人則在缺乏獲取公共信息、不知如何獲取公共信息的情況下問遍所有的親朋好友,尋求大城市醫療信息,再進行下一步的求醫規劃。
上述的兩種情況,不嚴格的來講,分別是健康意識過強和健康意識不足,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做「缺乏基本的醫療常識」。
健康意識過強的人,過分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所以哪怕是一點小毛病,也要不計自身金錢、時間的成本,消耗大型綜合醫療機構優質的醫療資源。
健康意識不足的人,不清楚身體日常疾病信號的徵兆,認為小毛病扛一下就過去了,殊不知有些是真的小毛病,有些小毛病則是身體的預警機制發出的求救警報,到頭來小病熬成大病,最終耗費大量的金錢,還不一定能夠完全治癒疾病。

國家對應的做法是在「十三五」規劃中寫入「第六十章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內容較多,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了解下),其中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內容,比如持續完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建設(忍不住PS下,國家的公衛建設其實非常有心,健全的普通人一般感受不到罷了)、深化醫療改革等。
緊接著衛計委 2016年6月6日印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導意見的通知》讓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和各級綜合醫院的醫生,都成為居民的健康顧問打破以往「有病找醫生」的傳統模式,把醫生和居民連接起來。有人說有些「赤腳醫生」水平很差,但水平再差也是專業人士,即使無法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但是作為健康顧問提供基本的病症判斷總比居民自己琢磨強。而且家庭醫生構成了分級診療的入門第一環,可謂是一舉多得。
2016年11月1日公開的《醫師執業註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鼓勵在崗醫生多點執業,並允許醫生開設門診。這就是奔著解放優質醫療資源,讓醫生走進家家戶戶,大力普及基本醫療常識的好政策。

但是

素未蒙面的醫生如何成為你家的簽約家庭醫生?
今年家庭醫生有政府津貼,明天沒津貼了怎麼搞?
家庭醫生如何為居民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
家庭醫生一對數百,怎麼服務的過來?
主動的居民用太多,被動的居民不肯用怎麼均衡?
如何切實地向居民普及醫療常識?

這些都是具體執行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


2、醫療體系統一規範

傳統概念中分管醫療衛生體系的政府部門是「衛生局」,2013年起,隨著國家大部制的改革,原國家人口計生委與衛生部合併,成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各地區的「衛生局」也就成為了「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簡稱「衛計局」。

「衛計局」一般內設辦公室、醫政科、公衛科、計生科等,按照不同級別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管理科室,履行衛生和計劃生育職能。直屬下轄醫院、衛生監督所、血站、疾控中心等機構。

醫院按照規模、技術水平一般分為一、二、三級,每一級中還分甲、乙、丙三等。一級醫院住院病床數在100張以內,二級醫院病床數在101-500張之間,三級醫院病床數在501張以上。(還有一種說法一級醫院泛指鄉鎮衛生院,二級醫院泛指市區醫院(人民醫院、中醫院、婦保院等),三級醫院泛指縣級市上一級的醫院)

——————————————————

醫院是向人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為主要目的的醫療機構,所以醫院是有自己的營業收入考核的

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轉率、平均住院日,甚至還有隱性的床位消費標準額,對於醫院來說,每一個精準匹配到醫院醫療水平的病人,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這麼說好像是有點奇怪,卻是客觀事實)。

分級診療是非常美好的構想。由家庭醫生、社區醫院把第一道管,解決小病小痛,讓真正嚴重大病前往大醫院得到優質醫療資源的庇佑。然而大病病人作為大醫院寶貴的財富,醫院與醫院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目前推行的醫院結對,由省級三甲醫院與地級市的綜合醫院、社區醫院結成遠程醫療幫扶的對子,也就是《關於推進分級診療試點工作的通知 》中提到的摸索組建醫療聯合體,便是目前大型醫院獲取固定病人來源的方式之一。

分級診療開展以後,病人往哪裡轉,該怎麼轉,轉給哪個醫院,哪個醫生……這些問題仍具有較大的想像和操作空間。


3、政府職能部門間的協調

衛計局、社保局、民政局、派出所、街道辦、市府辦

嗯。。政府職能部門之間協調的學問很大,相當的大。光一個衛計局體系內病人轉診就能牽扯到巨大的利益分配,跨部門間可能涉及到的財政預算、資金流動……

吃瓜群眾表示想像空間巨大。

謝謝閱讀,請不吝拍磚。


兩會代表馬化騰做了解釋

「實現分級診療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患者信息共享。只有讓醫務人員及時了解患者的健康、診療、用藥情況,全程跟蹤病人的健康信息,才能為患者提供連續的整合醫療服務。其中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技術,成為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的關健。」


雲計算是落地實現分級診療的最有效手段。依靠技術力量的推動,分級診療已經在不少地方試水成功。杭州邵逸夫醫院與阿里雲合作,利用雲計算彈性以及海量數據計算的能力,突破了跨地域轉診的醫改難點,讓「首診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模式實現,大幅縮短就診、轉診時間。

在基層醫院,雲計算的踐行,讓患者在本地就可以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診治。浙江桐鄉三院藉助阿里雲的大數據技術,實現醫學數據的雲傳輸、雲存儲、雲共享、雲應用。小鎮醫院,通過落地雲醫療,連接起了世界級的醫療服務能力。這個案例被譽為二、三線城市醫療改革的最佳樣本。


在涉及都互聯網的領域,需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大家分工明確。醫療行業「互聯網+「戰略的推進,依賴於整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需要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共同參與,比如醫療數據的存儲安全、醫療保險的網路支付、電子處方等等。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騰訊,都積累了很好的技術能力,在國家政策層面,還是要積極鼓勵,讓好的技術注入到醫療行業的互聯網化發展當中。


最大的壁壘在制度
現在既然醫院基本上是自負盈虧,如果能徹底給醫療機構主體地位,允許醫院、衛生院、診所之間自由併購,屬於同一個利益集團內的不同層級的醫療機構,因為成本和利益因素會很自然的確定不同的分工,上下雙向轉診在集團內部會很流暢的進行。
不同層級之間醫療機構沒有統一利益和屬於同一個「機構」的概念,光靠出制度和一幫子低層低效率的官員,是根本無法實現的。


挂號費這麼便宜我為什麼不用同樣的錢去找更好的大夫?

分級診療最關鍵的因素是政策規定了醫療診療的門檻不能市場化。雖然最終支付的費用大醫院和社區差距很大,那是我看完大夫開始開化驗單,拿葯的時候的事情了。
由於門檻太低導致絕大多數人均會優先選擇更好的三甲醫院。


雖然現在國家出了很多政策支持醫生多點執業,醫院要分級診療,解放大醫院的看病壓力。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是收效甚微。因為從病患的角度來看,只要生病,第一想到的就是去就近的大三甲醫院看病,如果是癌症或是疑難雜症,更是回去其他地方更權威的大醫院就診,而且還是喜歡直接掛專家號。這是為什麼病人都跑到北上廣去看病。其次,國家一直說分級診療,但是下面的醫院,不論技術水平、硬體設備都是良莠不齊,這也是很多病人對小醫院不放心的原因之一。而且雖說現在提倡醫生多點執業,但是很多大醫院還是不會捨得讓自己的醫生資源去其他地方工作。除非國家有硬性的政策,鼓勵醫生資源的再分配和聯動,培養患者的看病意識,小病去社區,大病去醫院,重病難病去看專家。--------一些個人的想法,請勿拍磚喲。


挖坑,過兩天來填


因為正在做這方面的創業,做過一些調研,我也發表一些我的看法。
之前的知友們提了很多,諸如醫療資源,統籌能力,執行效率等,這些我就不重複了。
眾所周知,分級診斷,是希望患者能遵循醫療制度關於不同等級不同需求方面的醫療需求,來選擇不同級別的醫療資源。這裡的等級及需求是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定的。要達成這個目標:
1、需要對醫療資源進行分級
2、需要對病情進行分級
3、需要患者認可這個制度按此執行。
相對來說,其實3是最好執行的。1和2會難很多。其中1和2中,1相對容易,2則會吵成一鍋粥。為什麼如此,直接照搬歐美現有醫療分級不可以么?
不可以。
1、需要給對方支付高昂的許可費
2、會大大增加全社會的醫療投入,加重醫療負擔
3、會徹底打亂現有的醫療制度。培訓規範化的西醫需要很長的周期,現實不可行。

那麼,為什麼1相對容易。這個主要取決於政府的執行力度和效率。
2的問題則是專業問題。醫學會和醫師協會組織,裡面很少有鐵板一塊的,基本上每個臨床分會,都會分成好幾大諸侯分幫結派,他們互相吵架是個好手,想一起團結起來做個醫療學術大項目,難。除非由一個第三方商業組織給予一定的商業利益,且冠以很強的學術概念,同時拉來政府(衛計委)做背書,才有實施的可行性。

不過看題主的問題,我思考了下,貌似只是想知道社區護理和康復項目的實際落地??
私以為,類似社區項目,必須得與養老結合起來做。且一定要在比較老的小區啟動,不要在新小區。


推薦閱讀:

TAG:移動醫療保健 | 康復治療 | 日常護理 | 護理工 | 移動醫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