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曹魏的五子良將?

如何評價魏國的五子良將,這五人軍事上到底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相對於魏國曹家夏侯家的眾將強在哪裡?


從五子良將談曹操軍制

有人可能認為五子良將並在一傳是能力原因,實際上滿田牽郭和二李臧文的能力並不差,其中甚有過之,只不過性質和資歷不同才分開立傳。五子良將的特殊性在於他們都由曹操中軍嫡系脫穎而出。但曹操的嫡系戰將不止這五人,朱靈、路招、馮楷、李典於赤壁之戰時都隨曹操征討,與于禁、張遼、張郃三人一樣各領一軍,資歷很老。史渙、韓浩常年隨曹操征討,只是是事迹略少,被附在諸曹夏侯列傳中。曹操撤出漢中時有人認為適宜讓韓浩留守,曹操認為自己中軍不能沒有韓浩,反將徐晃、張郃留給夏侯淵。

以官渡之戰時曹操軍的編製為例,當時曹軍規模還沒足夠大,大致可以分為三個軍團,曹操自己的中軍,夏侯惇坐鎮洛陽與鍾繇同為一個獨立軍團。臧霸與孫觀等人坐鎮青徐,自成一個軍團。荀彧主持許昌事務,荀攸擔任中軍師,在曹操中軍也有調動部隊的權利。

曹仁和夏侯淵嚴格來說不算完全獨立,曹操為了防備潁川周邊敵人的襲擊,讓曹仁以游擊的方式在周邊地區轉戰,算半獨立狀態,期間曹操還給曹仁增派徐晃、史渙作戰。夏侯淵以潁川太守的身份督促糧草運輸,獨立性比曹仁較差,夏侯淵出身低微,不如曹洪、曹仁、夏侯惇,在宗族子弟中也是憑自己努力脫穎而出的人物。當時張遼、關羽、于禁、樂進、史渙、曹洪、韓浩、朱靈都屬於曹操的中軍,李典、李通、程昱時任縣長,滿寵任汝南太守,張綉有自己的部隊參戰,守護曹操側翼,他的獨立性與曹仁相似。

曹操任人唯親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曹洪、曹仁最初自帶兵馬追隨曹操,光憑這一點就令他們有別於其他人。夏侯惇雖然沒有自帶兵馬,但他和曹操一同在揚州募兵,是組建曹操中軍的首腦之一,也就是說這隻軍隊最初由曹操、夏侯惇、曹仁、曹洪聯手組成,曹操如果不委任夏侯惇、曹仁重任反而說不過去,曹洪在中軍擔任都護,大有第二把交椅的感覺。後來夏侯惇恥為漢臣,曹操說他腦子進水了,作為漢臣等同於兩人是為友臣,夏侯惇怎麼能做曹操的臣子?

這是曹操軍的基本構架,于禁和樂進雖然追隨曹操的時間很早,可都是由士兵做起,于禁跟鮑信混了很多年才成為都伯,能統領的士兵只有五十人,由王朗舉薦才被曹操任命為司馬(大約能統兵五百到千人)。樂進隨著曹操起兵,因為有點小才幹才成為小吏,回鄉募兵得千人才假司馬,任陷陳都尉。張郃、徐晃與二人相同,張郃應募兵入伍,成為韓馥軍司馬。只不過他是河間鄚張姓的人,可能有點背景。轉入袁紹麾下時已擔任中郎將,降曹後被曹操稱之為歸漢的韓信,張郃在河北時應當已有名聲。徐晃與張遼自帶部隊投降曹操軍,皆以騎都尉出身,會使用騎兵戰術,所以有好幾次奔襲的戰績。曹仁、夏侯惇、曹洪是股東,五子良將是員工,這使他們在軍中的地位所有不同,非五子良將沒才能擔任上將。

李典、李通是地方土豪出身,李典家族在兗州有不小的勢力,自帶幾千族人,當年他的親戚李進就曾擊敗呂布。只不過李長者悶聲發大財,作風低調,曹操不大敢將他當做一般將領看待。李萬億人如其名,家財萬貫,在當地本就有勢力,又吞併了周直麾下二千戶人家,招攬黃巾賊吳霸為部下,李通麾下能控制的人口怎麼說都超過萬人,別看李通、李典在官渡之戰時只是一個縣城官員,在縣城中他們屬於一手遮天的人物。臧霸與孫觀等人常年佔據青徐,根本就是一個獨立的軍團,一直到曹丕時代才真正將臧霸的兵權拿走。受中央統領的五子良將也不如此三人獨立,不過李通、李典後來把家人送往鄴城作為人質,也正式成為可控制的將領。

不妨比較一下萬人敵關羽、張飛,此二人與于禁、樂進一樣拜別部司馬出身,隨劉備征戰四方,不離左右。因為劉備沒有大批宗族支持起兵,所以將關羽、張飛培養成軍隊的第二第三號人物,與曹操軍的發展不同。以關羽、張飛這等性格有缺點的將領都能坐鎮一方的話,五子良將的能力姑且不論,就是那身經百戰的經驗也足以獨當一面。關羽如果還在曹操麾下很可能不會成為坐鎮荊州的諸侯,曹操以諸侯之禮葬關羽,單論地位的話關羽比五子良將走得遠。再比較一下馬英九的祖先馬超,一出場就獨領一軍征討郭援,隨後與關中軍閥聯手對抗曹操,是真正的一方諸侯。他父親馬騰的起點也不高,以馬超的身份比較關羽、張飛都極具壓倒性。諸葛亮以治世之才留名千古,如果他當初作為曹操的臣子,怕也不會留下出色軍事家之名,因為他可能連統兵的機會都沒有。

以官渡之戰時期為例子,于禁、樂進、張遼、徐晃在當時的兵力都只有一千到三千之間。曹仁和夏侯惇能統領的兵力應當都超過五千,甚至更多。一直到了曹操平定北方,五子良將各任雜牌將軍,擁有各領一軍的能力,才平均到了統兵五千的程度。曹仁行征南將軍事,除去本部兵馬,還能夠調動各軍,一算下來能夠統領的兵力是三四萬之多。樂進和張遼絕對沒統領過超過三萬兵力,張郃、于禁、徐晃雖有這個經歷,但都還不算主將。

曹操時代四方將軍與四征將軍的地位

東漢時並沒有提督制度,州郡官員不能享有兵權,募兵制的出現令東漢末年群雄混戰,哪怕是將領麾下的兵馬都屬於私人控制,君主奪走部將兵權或者部將說反就反的例子比比皆是,曹操對兵權控制嚴格並非沒有道理。孫吳那邊的部曲制度更加誇張,韓綜舉家投降敵國就是一支部隊連同家屬的投降。

隨著曹操勢力不斷擴大,曹操後期分派出西線都督夏侯淵,南線都督曹仁,東線雖委派張遼、樂進防守可又派有護軍和刺史,其獨立性不如曹仁、夏侯淵,並非張遼、樂進不堪大任,實是曹操不願放手兵權。

曹操時代中四征和四方將軍地位的界限模糊,單純論地位並沒有高低之分,曹仁在209年屯江陵行征南將軍之事是曹魏諸將第一個都督地方諸軍的例子。前後左右將軍隸屬於中央軍,即便將軍被委派到地方作戰受都督統領,這也只是以客將的形式,張遼於220年由征東將軍轉為前將軍,只是調職,既沒升遷也沒降職,以曹仁征南將軍的身份來說明張遼的地位大過於禁、樂進等人不符合邏輯。夏侯惇在216年才擔任前將軍,他的地位絕不會比曹仁低。

同理,用關羽前將軍大過黃忠征西將軍的邏輯來證明于禁、樂進地位大於曹仁、張遼更不符合邏輯。蜀漢繼承東漢的制度,前後左右將軍的確大於四征將軍,後來諸葛亮自貶三級任右將軍,行丞相之事如前,說明了前後左右將軍在蜀漢位同上卿。

正因為曹操時期的前後左右將軍和四征將軍的界限模糊,才令人糾纏不清,實際應該從兵權來區分。曹丕稱帝之後,正式確立以四征擔任都督的制度。他把基友夏侯尚委派到荊州,曹休委派到揚州,由於東線的張遼、臧霸有一定地位,曹丕對這二人進行了奪兵奪權。身經百戰的徐晃與張郃、滿寵也要成為夏侯尚、曹真的部將。

曹魏後期才是這個制度的黃金時代,司馬懿、郭淮、王基、王昶、毌丘儉、諸葛誕、陳泰、鄧艾、鍾會都有各領一州之兵作戰的時候,對戰術的發揮空間大於早期的五子良將。相反的如同張遼、于禁、樂進、徐晃那樣在陣中衝殺的記載也就沒有了。這是制度對五子良將能力造成的限制,人與人之間的能力不可以用遊戲數值來衡量。擁有同等條件下的張遼與諸葛亮交戰如何?同等條件下的陸遜與樂進交戰如何?同等條件下的徐晃與曹操交戰如何?都是未知之數。除非是曹爽、諸葛恪、馬謖這等出了名的軍事庸才,不然都難以確定。

戰術比較

為什麼是戰術而不是戰略?五子良將受於局限性,他們幾乎沒有能夠自行制定戰略的機會,五子良將大多數時候從征討,戰績頗多,但戰略都由中軍本部所定,他們只是執行者,大多數時候又都是力戰而勝,戰績也沒什麼好說。大多數人連戰鬥規模和將軍的級別都搞不清,就強行用戰績比較誰強誰弱,更不必吐槽了。

張遼、于禁、樂進三將偏向於猛將,擅於衝鋒陷陣與地陣防禦的硬仗,曹操上表同時嘉獎三人,並列一起已經將三人的特點說的明確。樂進每戰多先登,其部所斬的淳于瓊、嚴敬都是大將,張遼斬蹋頓。于禁橋蕤等四將,以數千兵力在延津抵擋袁紹進攻月余,復與樂進渡河深入敵境連焚燒袁紹三十餘屯,斬首生擒各數千,來去自如。于禁、樂進、關羽本自卒伍出身,陣中衝殺如同家常便飯。張遼、徐晃以騎都尉出身,擅於奔襲作戰,對騎兵有一套用法。張郃巧變,擅於算計戰勢的變化,且精通水戰,是真正的智將。

1.張遼戰術

張遼與夏侯淵圍昌豨時觀其箭勢日益稀少,判斷昌豨已無法力戰,張遼孤身上山與昌豨,將其勸降,曹操稱其非大將所為。張遼為將驍勇,此行的確頗為不妥,有失大將之風。然而,善戰者不戰而屈兵,張遼的特點正是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

降昌豨為其一。曹操企圖遠征袁尚,張遼分析劉表定然不敢襲許,此為其二。曹操行軍時與烏桓相遇,張遼勸曹操逆戰,壯氣之下,張遼大破敵軍,斬單于蹋頓(曹操將指揮權給張遼,曹純受張遼統領,斬殺了蹋頓),此為其三。天柱山之戰,張遼以狹路登山進攻以勇氣奪勝,此為其四。

《史記.廉頗列傳》: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215年合肥之戰,張遼襲擊孫權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按照曹操的計策,以樂進守護軍,大有代理主將之意。而張遼、李典出戰,諸將尚有質疑,張遼判斷當挫敵銳氣,與李典募兵八百出戰,盡奪十萬大軍之氣而還。孫權軍士氣消弱,攻城多日而不能下,令諸軍撤退。張遼與樂進精銳盡出襲擊孫權,以致凌統全軍覆沒,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呂蒙、甘寧、齊賀皆不能阻敵。

張遼、樂進破孫權並沒有想像中如此神話,張、樂、李加諸將部隊總兵力至少超過兩萬,張遼第一次襲擊旨在與奪氣,第二次襲擊是趁敵人渡河之際進攻,孫權留在對岸的部隊已經不多(這孫權也真是奇葩,人都說讓領導先走,他最後才走)。張遼領軍驍勇,戰鬥力強還在其次,更厲害的是他能看準什麼時候出擊作戰最為有利,才會無往不利。逍遙津之戰人人皆道張遼神勇無比,我說此為張遼之智。

孫子曰: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再者,張遼軍營發生叛亂時以靜制動,嚴令士兵不可動,乃帶親兵巡視,叛亂者自行就擒,張遼知兵如此。

孫子曰: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張遼雖然都督過張郃、牛蓋討賊,但沒作為主將主持過戰爭,期間曾任征東將軍,權力卻不能與曹仁、夏侯淵相比。論其戰鬥風格已經獨當一面,吳人畏之如虎,曹休雖然也因知戰而破張飛、馬超,曹丕伐吳時曹休居然企圖跨江作戰,以戰養戰,不需要補給,臧霸、張遼連聲反對,從這一點看來曹丕以張遼為東線主將比曹休更為適合。曹操任命張遼為征東將軍,可能真的是想讓張遼都督東線,時間不足以讓張遼擔當大任。曹丕雖然對張遼封侯加邑,反把張遼轉為前將軍,又以嘉獎的理由奪走張遼昔日破吳的精兵。

張遼為將未必沒有缺點,身為主將常冒險於陣前不是大將所為,兵無常勢,一旦有所閃失就如同夏侯淵的禍害一樣,悍將張靈甫也是這麼一個例子。必須要給張遼配給擅長策應的將領作為輔佐,其武勇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張遼還是五子良將中最先領過假節的將領。

2.于禁戰術

于禁治軍,以法御下,十分嚴格,他的戰法與樂進一樣多不可考。延津、獲嘉之戰時于禁與樂進防禦反擊,獲得頗大戰果,而且是在敵境來去自如,可知于禁領兵進退很有法度。早前曹操與鄒氏聊人生時被張綉襲擊,夏侯惇的青州兵潰散大亂,于禁且戰且退,敗而不亂,屬於堂正之軍的典範,曹操稱之為古之名將。其奪朱靈之兵,其行軍作戰多如此類。

如何治軍其實沒有絕對的標準,有將領喜歡將戰利品給部將,上下互利為戰,像董卓、呂布的部隊就很喜歡四處掠奪,一樣擁有高戰鬥力。有將領恩威並施,于禁以威嚴治軍是他的特點,嚴密的法度保證了他部隊無論進攻性還是防守力都較強,于禁是一位兵法的基本功很紮實的將領。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于禁雖被天災所累,但他事先不派人考察好地形,選擇安全的地勢紮營就是他的不對,關羽與于禁同在一個戰區,于禁軍被洪水所淹沒,關羽卻沒受難,于禁是將領行軍能力高低的反面教材例子。于禁就算客場作戰不熟地形都好,作為優秀的將領掌管的是生死之事,不能嚴密到對天氣和地理的觀察必然招致禍害。曹天人因為有把守樊城的任務,不能輕易移動,反而沒有這個責任。

孫子曰:上雨,水沫至,欲涉者,侍其定也。凡地有絕澗、天井、天牢、天羅、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吾遠之,敵近之;吾迎之,敵背之。

史料沒有于禁對應戰場變化更多的記載,諸如夏侯淵征討多以奔襲取勝,曹仁亦無太多奇謀,于禁與曹仁那場經典的出擊戰到也沒差多少。袁紹圍白馬和延津時,白馬不能自救,而于禁能反擊敵軍,只有在正面戰場于禁才有發揮實力的餘地,兵家的詭道也許不適合他。

3.樂進戰術

接下來我們就談談樂進的戰術如何,我是看了樂進本傳,我想側重引申一下,這個樂進,我也不是繞開什麼,我就是想說,這個樂進是曹魏的名將,是曹操軍很厲害的一位戰將。我考慮到,觀察了很久,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樂進還不算正式的大將。他的那個具體水準也許還無法都督一方軍隊。合肥之戰時曹操曾讓樂進代理護軍,其職權在張遼、李典之上,論其資歷也更高一些,可那還不是正式的主將。曹操時期的這個軍制啊,的確是一個問題,我從內心希望樂進能夠多活幾年,通過努力奮鬥,刻苦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成為優秀的大將。除去這個樂進之外,我覺得無論哪一位將領都會都必須通過身經百戰來累積經驗,能力不全由天生註定。就算是諸葛亮、司馬懿那樣的名將,如果太缺乏經驗,也未必打得過樂進。這個軍事水平是一門如此複雜的學問,我是想說啊!我沒有任何資料分析樂進的戰術..........

樂進魏之名將,志列於張遼後,其勇悍猛迅,當亦其儕也。惜史書不詳,便松之不得益一字。遍觀其傳,如日記行述,不過某某日於某某處破某某敵而已。所得者,唯別傳不見之名有數,如管承、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等。

張遼與樂進可以互相彌補,合肥之戰時曹操令樂進守護軍,擔任守城的責任,無形間是主將的位置。樂進與于禁襲擊嘉獲時也是話不多說,而樂進從征每戰必先登,守襄陽時中規中矩擊退關羽、蘇非,他也許是最簡單的將領,不習奇謀與詭道,進攻時傾盡全力,防守時滴水不漏,僅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此人非上將之才,卻是真正的善戰之將。

孫子曰: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張遼雖勇不可當,可是兵無常勢,若張遼作為主將有什麼閃失的話,等同於全軍戰敗。人人都知道合肥之戰張遼大破孫權,樂進也有守城之功,不知道的是張遼在襲擊孫權的時候樂進也參戰了,《獻帝春秋》記載了張遼和樂進在戰場上相遇,得知那個身子長腿很短的人就是孫權,兩人氣得說當初就應該拚命追殺。樂進是五子良將中最先擔任右將軍的人,這絕不偶然,于禁比樂進還晚了幾年。

4.徐晃戰術

徐晃用兵沉著有周亞夫之風,那麼周亞夫如何用兵?漢文帝劉恆認為誰襲擊周亞夫的部隊等同於自尋死路。昔年七國聯軍總兵力五十萬。周亞夫先是繞道進軍避開敵軍的鋒芒,受到楚軍猛攻的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只是屯兵在梁王軍東邊的下邑不動,敵軍果然主動分兵進攻周亞夫,士氣旺盛的叛軍就如此被周亞夫消弱銳氣,反被周亞夫找到空隙而擊敗。

徐晃樊城破關羽正是這一種戰術。當時關羽威震華夏,銳士正旺,徐晃主動進攻一定會被圍點打援。況且徐晃軍多新兵,怎麼都不宜與關羽正面交鋒。他選擇在樊城北邊接近關羽軍的位置佯築長塹,關羽軍果然怕被徐晃襲擊,燒營撤走,徐晃步步逼近離關羽軍只有大約十米之遠。

徐晃不對關羽主動進攻,無形間對關羽造成心理壓力,要分兵嚴密防備徐晃,徐晃不斷聲東擊西,使關羽判斷陷入混亂,最終關羽分兵五千與徐晃交鋒,兩人在陣前敘舊之後關羽就被徐晃所擊敗。徐晃趁勝追擊攻陷關羽軍營,原本關羽的營寨外圍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礙設施極為嚴密,根本不可能從外部攻陷,徐晃緊追不捨,跟著關羽後腳從進去,終於攻陷關羽營寨。

《三國志徐晃傳》: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且樊襄之在圍,過於莒、即墨,將軍之功,逾孫武、穰苴。

曹操吹噓,孫武神算。徐晃此法為《孫子兵法.軍爭篇》著名的「Furinkazan」,徐晃行軍變化莫測,令關羽摸不清動向而陷入了被動,徐晃緩進軍是為其徐如林,屯兵牽制是為不動如山,擊敗關羽時是為其疾如風,攻陷關羽營造時侵掠如火,皆如兵法所言。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正因為徐晃這樣的作戰風格令他是五子良將中唯一一種擅用伏兵的將領,伏兵通常有兩種用法,一是待伏,一是誘伏。延津破文丑時,曹操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誘使文丑進攻,正由徐晃擊破文丑。渭水之戰時,曹操與馬超在潼關相持不下,徐晃獻計渡河。行軍時最怕渡河過程中遭到敵人攻擊,曹操就在渡河過程中差點被馬超所殺。徐晃渡河先設伏兵再立營造,梁興趁機來襲正好走入徐晃的圈套。待伏講究的是根據形勢分析敵人的行軍路線和時間,在有利地形設伏等待敵人到來,徐晃料敵先機如此,從曹操征討冀州時也曾以伏兵擊敗袁尚軍。

孫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

徐晃用兵先算不敗,雖不能常勝,卻不會常敗。遇上擅長進攻對手,總有制勝的機會,夏侯淵正是作為常勝將軍又一戰而敗的例子。遇上無懈可擊的敵手,無從下手進攻時最為困惱。我驚訝的是有人總認為曹操說徐晃有周亞夫之風只是吹牛,那一定是沒好好研究過周亞夫的緣故。後來司馬昭破解諸葛恪、姜維聯軍北伐使的仍舊是周亞夫故智,輕易瓦解東西夾擊之勢。

5.張郃戰術

陳壽稱:「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如若陳壽的評價屬實,那麼張郃是能夠與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等級別將領媲美的人物,事實真的如此?昔年曹操襲擊烏巢,張郃力勸袁紹全力增援淳于瓊,袁紹反聽郭圖之言令張郃急攻曹洪,張郃對戰局變化的敏銳感如此之強。街亭之戰和定軍山之戰是張郃擅於利用地形作戰的經典戰例,張郃對馬謖進行阻截他取水的道路再發動進攻,簡單的擊敗了菜鳥。馬謖只知道兵法中的【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不知道【「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

水源和糧草是保證士兵戰鬥力最基礎條件,在不同的處境作戰有不同的方法,就算在無堅不摧的堡壘作戰也不可能讓士兵不喝水。張郃一旦截斷水源,馬謖要不只能主動進攻,要不只能逃走,處處被動於張郃。諸葛亮令馬謖在平地布陣,背山立營同樣符合兵法, 此戰確為馬謖之失。

在定軍山時,黃忠一戰斬夏侯淵,張郃與郭淮收復潰敗之兵,在漢水北岸,離水較遠出列陣。若離水太近就會發生激烈的登陸戰,遠離河水趁敵人半渡而擊,是兵法的常識。劉備果然不敢渡江作戰,與夏侯淵相比,張郃輕而易舉的阻擋劉備進入漢中,故而劉備認為夏侯淵的才能不如張郃。張郃在江陵之戰破孫盛的過程不得而知,但中洲是應當在水上作戰,張郃屯塢也說明他攻的是水邊城寨。張郃對地形的使用諸如此類,陳壽論張郃對地形的判斷無不如計屬實。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惟亟去無留;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祁山,司馬懿企圖全軍增援祁山,只留費曜、戴陵四千兵力守上邽,張郃認為應當再分一支部隊鎮守上邽後方的雍縣、郿國駐守,作為後鎮增援。司馬懿認為張郃這是楚三軍之策,魏軍只要其中一軍被破,其餘兩路兵馬就等同於被擊敗,否定了張郃的計策。

習近平祖先習鑿齒著的《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與司馬懿戰於上邽,費曜、戴陵出擊被諸葛亮所破,結合《晉書》的記載,司馬懿主力是被諸葛亮騙走了,諸葛亮先行擊破上邽的守軍,割走了大量麥子。若司馬懿依張郃之計,那麼魏軍會靈活許多,在後方的魏軍可以增援上邽。司馬懿的主力可以解祁山之圍,不必急著趕回去與諸葛亮決戰。

《史記黥布列傳》:楚發兵與戰徐、僮間,為三軍,欲以相救為奇。或說楚將曰:「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諸侯戰其地為散地。今別為三,彼敗吾一軍,餘皆走,安能相救!」不聽。布果破其一軍,其二軍散走。

習近平祖先習鑿齒著的《漢晉春秋》記載此戰諸葛亮兵力有八萬之眾。根據吳軍的孫布詐降擊敗了王凌看來,魏軍在東線受到牽制,司馬懿的中央援軍和雍州兵力,總兵力約只有十萬出頭,雙方兵力相當。習近平祖先習鑿齒著的《漢晉春秋》記載張郃認為諸葛亮客場作戰,適宜採取龜縮戰術,分奇兵繞道諸葛亮後方牽制諸葛亮行動,以耗退諸葛亮。司馬懿可能第一次擔任主將與諸葛亮交鋒, 胡三省認為司馬懿怕張郃再立戰功,否決此策略,急忙找諸葛亮決戰。事實上司馬懿後來與諸葛亮交鋒時採取守勢,諸葛亮都只能無功而返。

結果司馬懿派張郃進攻南圍的無當監何平(既統領無當軍的王平),自領軍走中路與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派魏延、高翔、吳班反擊,大破司馬懿,漢軍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於是司馬懿退還保營。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採取了習近平祖先習鑿齒著的《漢晉春秋》中的說法。《晉書》則記載司馬懿以牛金誘敵,大破蜀軍數萬。也許雙方各有勝負,但司馬懿不可能殲滅蜀軍數萬如此誇張。

最終諸葛亮糧盡撤軍,張郃追擊諸葛亮到木門中伏,膝蓋中箭而死。此段記載若是屬實,那麼足見張郃用兵變化的水平的確高於司馬懿。

《魏略》記載:「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張郃與張飛之戰最常見的誤區是人們都認為張郃被張飛打的滿地找牙,這是讀史不熟的典型。其一,張郃是奉命孤軍深入,不是故意找打。其二,劉備屯兵江州,為張飛後援,張郃此戰絕不可能打贏,只是試探性進攻。其三,張郃最主要的任務是劫掠巴東、巴西郡居民返回漢中,並且已經成功,他與張飛雖為其所破,可不僅無過,還因功被拜為蕩寇將軍,後來劉備得漢中不得其民也是慘勝。打仗自然不能以一時勝敗做結論,不過張郃在宕渠之戰的確有失誤,擅用地形的他居然被張飛引到狹隘的道路,使部隊無法發揮戰鬥,因而被擊敗,這是違背的兵法。

孫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掛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險者,有遠者。我可以往,彼可以來,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可以往,難以返,曰掛;掛形者,敵無備,出而勝之;敵若有備,出而不勝,難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敵雖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敵半出而擊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敵;若敵先居之,盈而勿從,不盈而從之。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若敵先居之,引而去之,勿從也。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司馬懿聽張郃計策不能保證能打贏,但司馬懿沒聽張郃計策之後都有失利,結合陳壽說諸葛亮畏忌張郃的說法,讓張郃擁有同等的條件下,他擁有與諸葛亮級別的軍事家交鋒的實力。

總結

張遼發明「遼來,遼來」的典故,徐晃發明了「長驅直入」,張郃發明了「屈指可數」和「膝蓋中箭」。于禁、樂進從征雖然戰績很多,但沒有更詳實的記載。最為遺憾的是曹魏的軍製成形太晚,五子良將歷經久戰,廣憑這份經驗就應該有資格坐鎮一方。滿寵、郭淮、田豫活得夠久,後期有幸都督一方軍事,張遼、張郃、徐晃與滿寵、郭淮的差別,甚至是諸葛亮、司馬懿的差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遠。特別是張郃早期並不出彩,到了後期擁有更多活動空間,總能擊敗敵手。

諸曹夏侯中以曹天人最善用兵,他行征南將軍時被周瑜、劉備圍著打,雖有一時神勇,卻無對大局的把控,故而終究兵敗。後與關羽交鋒,到底是被洪水所禍還是真的兵鋒不及而被圍就不得而知了,因為洪水應當發生在於禁增援之後。

曹仁與朱桓之戰在本傳沒有,曹仁以佯攻騙走了朱桓主力,至少有三萬大軍向中洲進攻,朱桓以五千兵力防守幾乎無法抵擋,按說曹仁此法已經很高明,朱桓將計就計,將他本來兵力很少防備很弱的情況展示給曹仁,顯得比實際情況更無防備,曹仁知道朱桓兵力不足,卻被朱桓誤導過分低估對方的防備,被朱桓以五千兵力大破。舉曹天人的戰例是讓大夥弄清楚,統領數萬部隊作戰與統領數千部隊作戰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張遼、樂進神勇也不過只是統領自己一支部隊,當在後方擔任指揮官時,可沒想像中那樣的輕鬆。真讓張遼統領十萬大軍與孫權十萬大軍作戰,雙方勝負仍舊不可知曉。

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那樣的將軍每一場戰爭都干係到國家存亡,不是一場戰鬥中發揮高明的戰術就能夠左右戰局的變動。但好像大多數人只喜歡討論將軍衝殺有多牛逼,一場戰鬥消滅了多少敵人。什麼都問水平如何,首先你還得學會如何從戰爭規模、軍制、戰略去看到水平的高低。真按一般人用戰績來比較,曹休擊敗過張飛、馬超,張飛擊敗過張郃,所以曹休實力強於張郃。樂進擊敗過關羽,關羽擊敗過曹仁、于禁,所以樂進強於于禁與曹仁,這不是神一樣的邏輯嗎?

試問【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與【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哪一個水平高?

我個人對評價古代將領的看法,真要往詳細里去說,必須根據每一場戰役的戰術進行分析,若沒法分析戰術則意義不大,我們必須要搞清楚將軍如何戰勝敵人。有時一位將軍兵敗可能是因為後勤、兵力、軍制或是戰略撤退等等原因,所以才說勝敗乃兵家常事,戰爭的局勢有時根本不可逆轉。

在網路談三國,偶像崇拜的風氣過分到甚至令人噁心的地步,三國粉絲如同娛樂明星的粉絲一樣為武將優劣爭吵不休,當年在三國友盟論壇我都已經被人直接問候過全家,蜀粉和魏粉宛如左派和右派一樣糾纏不休。每個人都希望給自己設立立場進行表態,所以真是一句話都不說是最好滴。

現在貼吧和知乎的風氣大多是將武將本傳的戰績列出來進行比較,再以地位和評價強行劃分將軍的實力,對戰場戰術、戰略全無分析。統率值78,武力值96,智力值85,這種判斷人物能力的思維揮之不去就永遠無法真正入門。

黃粱對歷史武將能力誤點很多,作為大V簡直誤人不淺。對兵力和戰術的推理簡單粗淺,除了史料嫻熟之外,還缺乏成熟的歷史觀。就算懷著好心做科普可能把歷史用淺顯的方式進行解釋,但不能沒有邏輯一兩句話進行比較。

張佳瑋作為三國話題的最佳回答者之一,才是這個話題最大的毒藥。別的領域但可不談,張佳瑋對文學、文字的鑒賞水平或許比較高,可是對三國軍制、行軍、地理沒有系統的研究,基本上就是摘抄幾段史料進行解說,簡直就是現在流行的本傳翻譯機。我以為談歷史類話題應該建立在大部分人對史料都有基礎認識之上,很多次我不引用史料出處都被人說是沒根據的胡說八道。

比如這兩位,一位說我看書多而缺少研究,另一個認為我從來沒看過任何史料,如果他們其中一個是對的,那麼一定反駁了另一個,現在我去翻評論,發現他們都刪了,還好我有一張截圖留念。

下圖截取自張佳瑋的回答。我只想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大V的問題在於影響力大,一旦有硬傷會誤導許多人。但起碼也有讀書多的底子,真如同下圖這類人如果再多幾個,我大概也沒什麼興緻再回答相關的話題了。

最後鳴謝馬超和習鑿齒後代的支持。


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同時期諸曹夏侯(或者說全曹操陣營)可與之比的只有曹仁、夏侯淵(後輩則有曹真、曹休)。
這裡只討論曹仁、夏侯淵、張遼、張頜、于禁、徐晃、樂進
首先列一下諸將的職場生涯,方便後做比較之用。
(大圖請點擊,自作表,如有錯漏之處請指出修改)


對於曹魏,八虎騎才是基石,五子只是救火隊員。簡單的官職可以看出來,五子基本就是前後左右將軍,基本就軍區司令員的地步,而且常受當地文官節制。只有張郃在曹魏後期靠著和司馬懿不斷刷戰功及自己戰死沙場才混上了車騎將軍,勉強進入中央軍委。而八虎騎中曹仁,大夏侯;曹真,曹休均做到了大司馬,大將軍,這就是現在軍委副主席的節奏,是上三公。即便看來略次的曹洪也做到了驃騎將軍,算是軍委委員了,更不談捐軀的小夏侯和曹純了。
再看歷次統軍,八虎騎中曹仁與曹真可以算是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了,曹仁南拒荊州,曹真西抗蜀漢,這在中後期替曹老大和二小子減少了不少壓力。而五虎將與其說是受限制能力倒不如說是缺少機會。從幾次五子和八虎搭配來看,往往是擔當副將,救援,斷後之類,乾的都是苦活累活,而且在新野,漢中等還要給他們擦屁股。不過從這方面也表現曹老大對他們的信任和肯定。但是再信任也就到了這一步。
再看八虎騎,到了中期基本留到此時期的均有指揮十萬人以上軍隊開展大規模作戰的事迹了。不過這也成了檢驗成色的時候,曹仁,曹休兩次東征的失敗也顯示他們作為帥才的局限性。但是話又說回來,到了中期,尤其是漢中之戰之後,往往防守好打,進攻難打,別說曹仁,曹休了,就是孫權,諸葛亮,關羽都沒打勝。曹真是純防守,沒有大舉進攻也保全了名節,曹仁雖然晚年東征失敗,但是好歹有過據守荊州,曹休就慘了,缺少光輝事迹,又被周騙子忽悠,東征失敗更是大跌價,至於曹洪與夏侯淵則是直接的防守漢中失敗,尤其曹洪,在後期寧可讓曹真曹休上都不用他,雖然二小子心眼小,但是也看得出此人的確不怎樣。大夏侯這時候更像本朝老朱,擺設居多。所以八虎中曹仁(輸了也不丟人)與曹真是貨真價實帥才,曹魏頂梁。其餘做將尚可,做帥不足。
所以作為將領,五子的確不輸八虎,可以說還在某些之上,但是作為帥才,他們則缺少證明自己的機會。不過這種「任人唯親」的例子在三國中早並不少見。另外吐槽下曹魏官職,五子做得這麼辛苦基本也就前後左右將軍,曹仁的馬仔牛金也混成了後將軍,臧霸還混到了執金吾(九卿),華歆都混成了太尉(三公),不得不說曹魏還是有點虧待五子了。當然也有後期曹丕登基後封官要比做丞相的曹操容易,尤其到了更後期,官職更膨脹,所以張郃才能做到車騎。又吐槽了,郭淮死後可是追贈大將軍啊! 手機碼字,不足請指正包涵。


有人答得好,我就不敢說了。且,讓我說,無非從三國志里看看前後一些傳,對比一下。總之呢,我的境界就是陳壽比較懂,他的評價是不錯的,他把五子放一起很有道理。


看來熬到後來,除了樂進,都是縣侯。而樂進封侯最早


推薦閱讀:

司徒趙溫是什麼人,敢徵辟曹丕?
為何于禁也算是五子良將?
有沒有人知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的時候,口中的長安太守,京兆伊是誰?
為什麼在三國殺中,山包賈詡屬於群不屬於魏?
曹丕為何任命在孫吳集團混不下去的盧瑟王朗和華歆當三公?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人物 | 曹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