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想拜孔子為師?

孔子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
孔子本人很有名聲,但卻不為君王所用,這些年輕人為什麼願意拜他為師?是出於對知識的興趣嗎?


關於儒家的起源,有很多種假設,其中有一類叫做「王官失守」。
在上古時代,只有貴族是有修養,受教育的,為了維持他們的統治地位,他們起碼要學學一加一等於幾、騎馬、射箭等等基本的為人處世的技術。這一類教育的特權被牢牢地掌握在貴族階級手中,這樣才能為他們出將入相的人生崗位作準備。
在孔子之前一個歷史時期,周王朝以武裝殖民的方式重建政治秩序以後,又用周公禮法維繫中央的權威。統治階級豐富的知識體系是掌握在周王朝的官吏手裡的。
但是平王東遷以後,周室衰微。大量知識從統治階級流入民間,也就是孔子所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
從孔子的生平和他所傳授的知識來看,他是受到過正統的周禮的教育的(孔子自詡,述而不作。他的謙虛表明,這一切都是從別人那裡得來的)。受過這些教育以後,他成了有修養的人,成為了君子。雖然當時地方各國都很不鳥周室中央,所謂禮崩樂壞,但是當時除了中央以外,各地的文明程度都不是很高(包括楚),急切地需要人才。而且當時諸侯國對於黃金時代的認識還停留在秩序時代的階段,雖然各個君主骨子裡不用仁政王道,卻不敢不敬仁政王道。因此,儒家的門徒成為了君子以後就能夠在周禮的秩序下生活和工作,這在當時是一件很能提升政治地位的資本。
孔子為人心腸很好,願意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不是貴族出身的人,讓他們成為君子(「君子成人之美」)。而且他教書教的很好(「誨人不倦」)。這使得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教育家。孔子雖然不為君王所用,卻為君王所禮敬。孔子的學生受過教育,即使不抱死儒家的觀點,放在當時也是非常通達的聰明人。因此這些門徒中也出現了很多混得不錯的,當大官的,當巨富的,參加別國內亂的。
總結起來,年輕人願意拜孔子為師的原因很簡單:
1 孔子的學說能夠提高人的素質。
2 社會在分化,出現了很多對人才的需求。
3 當時諸子百家只有孔子願意辦教育。

-------題外話

每逢戰亂,總有高手流落民間。中國一直都是個知識大面積貧瘠的國家。很多資料都表明,遲至解放前,中國的文盲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直到現在,還一直是一個沒文化大國。不難想像,為什麼經過那麼多輝煌的年代,中國人的觀念里還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理念。也不難想像,春秋時期,孔子的出現好像中國童年時代啟蒙的一道曙光,多麼美麗而讓人嚮往。


有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認為,儒家學說的顯名,很大程度上和子貢(端木賜)在春秋時期的縱橫睥睨有關。
這個觀點,是司馬遷提出來的。

司馬遷對子貢這個人評價非常高,子貢是司馬遷著墨最多的儒家弟子,他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是這樣評價子貢的:「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子貢這個人,強到逆天,基本上就等於現在YY小說的情節了。怎麼看怎麼像穿越來的。

司馬遷在《貨殖列傳》中將子貢排名第二:「七十子之徒賜最為繞益,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佈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乎?」請注意這句話:「夫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這句話意味著,司馬遷認為,孔子的思想,在當時,是由子貢撒播出去、擴大影響的。其實很好理解,子貢本身是商人(後代稱子貢為儒商之祖),又「利口巧辯」,把各國國君唬的一愣一愣的。加上「家累千金」的雄厚實力,當時在春秋各國是縱橫睥睨,商政一把抓,在外交和商業活動的同時,將孔子的學說遍地播撒,就算不願意聽的國君,看著子貢雄厚的實力和巧辯的利口上,也要給點面子。

子貢在論語中出現了37次,《論語》中亦有幾處子貢為孔子代言的旁證,請注意,這裡問者問的,不是子貢的看法,而是孔子的看法,這在其他弟子中,是沒有的

  1. 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子貢:「仲尼焉學?」子貢回答說:「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2. 陳子禽問子貢:「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答道:「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熱吧人之求之與?」

另外,從《論語》中也可以看出端倪:子貢的盛名和地位早已和孔子等價,甚至已經超越孔子。

  1.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
  2.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

而子貢的回答則是「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說自己連孔子的邊角都沒有學到。你看,不愧是子貢,拍馬屁拍得如此漂亮,幾句話里就延伸出了後代多少的成語和典故?

除了子貢在諸國間遊走傳播孔子學說這一點,孔子周遊列國的大部分費用也是由子貢出的。
所以司馬遷那句「得執而益彰」,真是中肯的評價啊。

最後說一下這個觀點的可靠性:
首先,我認為孔門的興盛,應當是在孔子年近70歲反魯定居開始整理經書的時候。
因為孔子學生可以很明顯的分為3批:第一批像是言路、仲由這樣的魯人。第二批則是周遊列國的沿途收來的學生,但還是以魯人、衛人居多(孔子在衛國呆的時間較久),這說明孔子的名氣還沒有大到吸引天下人。只有到了孔子近70歲反魯的時候,才逐漸有了各國的弟子前來問學。這是第三批。
而子貢的揚名,是在孔子70歲之前的。所以這個觀點,在時間上,應該是很切合實際的。

子貢,真的是個很神奇的人。
先秦,也是個很熱血的時代。

相關回答:戰國時期盛極一時,和儒家並稱「顯學」的墨家,一到漢代怎麼就銷聲匿跡了?


簡而言之,因為孔子確實厲害。

別的不講了,單單就《論語》來說,如果現在有人說話能到這個水平,我肯定要去拜師的。

不為君王所用,是沒人敢用,那時候人口就兩三千萬,他有3000弟子,有名的72個,摺合現在相當於至少有十萬弟子,其中大牛好幾千,誰敢用他啊,一不小心國家送出去了,儘管孔子沒這個意思,但國君會有這種擔心的。


春秋戰國時代,養門客是很普遍的現象,比較出名的如四公子、呂不韋門客三千,還有藺相如、商鞅也是先做近臣的門客,再被近臣舉薦給君王。所以孔子弟子三千,並不是什麼特殊的社會現象,只不過別人以半僱傭關係養人才,而孔子以師承來維繫而已。

孔子也並不是單純的思想家,百家爭鳴,墨、名、楊代表平民工商階層,墨家類似商業行會,名家類似律師協會,楊家近於無政府主義者;道、農、陰陽代表貴族封建領主和領主治下的小農,道家所謂「無為而治」,是指君主無為,事權和財權都下放到貴族領主手裡。

而法、儒、縱橫三家,則是純粹的王黨,他們的政治主張,以削平上面兩個階層加強皇權為己任。

法家尚力,縱橫家尚巧,都簡單粗暴,容易出成果,所以法家、縱橫家容易上位。而儒家文化洗腦,執行起來太漫長,效果不顯著,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始終不能上位。

用近代的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康梁舉君憲大旗,跟所謂愛國毛關係都沒有。如果不在體制外樹立激進的政治主張,一個沒有背景的人想在體制內混,要先考中進士,然後進翰林院歷練數年,再到六部輪轉,最後外放地方,到知天命的年紀混到六司道這樣的廳級幹部已經算很不錯了,想要再進身督撫,乃至於入列軍機,就跟能力沒關係,完全的派系見真章了。

而康梁舉君憲旗,立馬繞過所有障礙,直接得到光緒的垂青,如果不是光緒太暗弱,康梁又志大才疏過於激進,最後被慈禧一鍋端了,他們位列一品也指日可待。

所以追隨孔子的人裡面有為了學習和弘揚儒學的,但考慮前途的也不在少數。孔子雖然沒有直接上位,但人脈和影響力還是很強大的,見的都是君王公侯之類的人,這些人可是一句話抵得過你在體制內苦熬十年。


跟著你,有肉吃..


別說當時了,隔著這麼遠再讀論語,還是恨不能在孔子身邊侍奉學習!


不論三個版本的《竹書紀年》怎麼記載的周幽王之死,起碼那個混亂的年代對周朝貴族文化是很大的傷害,不論歷史怎麼記載孔子墨子莊子,他們都是宋國人,是殷商後人,小時候有著很好的貴族基礎教育,懂很多歷史知識,孔子整天嚷嚷周禮怎麼好,也無法改變他是外來移民後代,小時候會受到孤立鄙視排擠。
漢武帝辦大學,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經書必須要有經有傳,所以魯王拆了孔子老家發現的古文尚書,漢武帝不讓進大學,導致最後失傳。光有書不行,字的意思得要有人解釋。
孔子只是因為家學基礎教育好,識字,從而可以結交左丘明這樣識字的史官,最後還能被魯侯爵官派去洛陽抄錄天子石頭圖書館裡銅柜子里鎖著的各類竹簡書籍,王室是不會輕易讓人抄錄書籍的,魯國畢竟是周公之後。而就在他抄書回去三年後,周王室內亂,王子朝盜取王室典籍奔楚,把山海經等很多王室密藏的圖書帶到了楚國。
王室文化地位受到打擊摧殘,這樣孔子手裡的尚書就成了獨一份,原本去王室進修的天下貴族,不去他那裡學習去哪裡學?去楚國?


古代知識之珍貴,不是現代人能夠想像的。很多時候能找到一個有知識並且肯教導你的人是非常非常困難的,還想挑這人是不是為君王所用?


那個被他殺掉的少正卯的弟子比他的還要多,因為他的第子都被少正卯吸收過去了。


因為孔子是個有趣的人,還可以給你生活指導,見多識廣,時不時來兩句意想不到的話,有點萌


個人認為不是都是為了學問為了大道才去拜孔子。
那個時候諸侯國之間每次祭祀,干一些事情的時候都是需要特殊人才的。
需要懂禮才能幹這個活兒,沒本事攬不了啊,但是孔子厲害,教得了這個。為了混口飯吃,很多學生就來了。
略寫兩筆,詳細就不考了,其他原因也是有的。


找一個強大的後台,才容易上位。。。


《論語·述而》「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私人教育哪家牛,中國山東找孔丘。
春秋時期,不是誰想上學都可以的,孔夫子是當時可教授學科最多,入門要求最低,學生成才率最高,學費要的也少的老師。連顏回那種窮貨,子路那種野人,宰我那種小人都能學成為一方名士,如果你選老師,不選孔夫子選誰?


1. 孔子為賢者,為君子,有教無類,對學生一視同仁,且因材施教。在當時那個時代是罕見的。
2. 孔子先前教出來的學生都很厲害,在商界、政界、學術界也算是有影響的人物吧,有這樣的人脈
關係,也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各種野心。


古代人也很現實,孔子名聲大噪,固然是有一些識貨的人,但更多人是看到了孔子弟子的成績。以下選自《史記.儒林列傳》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後陵遲以至於始皇,天下並爭於戰國,懦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然後《史記.貨殖列傳》

魯人俗儉嗇,而曹邴氏尤甚,以鐵冶起,富至巨萬。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遍郡國。鄒、魯以其故多去文學而趨利者,以曹邴氏也

所以沒什麼神奇的,人很現實,孔子那一套也是實用的。


我第一反應是那時候老師太少了


相當於微博上關注大V和大V互動。一個意思


這應該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周代是個等級森嚴的時代,禮教是貴族區分平民的重要工具

普通人拜名人為師學禮教,也算增加了躍升入高階層的可能

晉陽處父聘於衛,反過寧,寧贏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贏曰「以剛。《商書》1:『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其不沒乎。天為剛德,猶不幹時,況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


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


因為孔子好為人師


推薦閱讀:

晉國有可能不分裂嗎?
諸子百家為什麼編了很多鄭國、宋國的段子?
如果把戰國時代的勢力範圍套用在現代中國,哪國最有希望統一天下?
齊桓公為什麼不給管仲社會地位,而是給他很多財富?
想要了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及更早前的贵族文化,应该看什么书呢?

TAG:孔子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