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電影預告片中,動作鏡頭的銜接有什麽剪輯技巧?

動作電影的預告片中,動作鏡頭最終讓人看起來非常的眼花繚亂,這裡面的剪輯是怎麼進行的,有什麽剪輯技巧和需要遵守的原則嗎?


深層次的東西來不及寫,先寫點基本的、實用的剪輯技藝吧,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在太空堡壘擔任製作總監時,不但要負責所有的預告片的創意和製作,還要自己上手剪最重要的項目,同時還要培訓新來的同事,加上早養成了愛總結經驗反覆驗證的習慣,在三年半的時間裡沉澱了不少乾貨,以後一一分享。


前不久寫過一篇「電影預告片的剪輯有哪些技巧? - 倪聞天的回答」,偏重預告片剪輯師的訓練方法,很有用,親測有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以下討論都在「網路播放的標準範式的預告片」範疇里,不包括創意預告)

首先,音樂是重中之重。

預告片牛不牛逼,音樂權重佔70%以上。


一段旋律有范、節奏變化豐富的音樂,是動作電影預告片的核心。適用於所有類型的電影預告片。

剪輯技藝再牛逼,音樂平庸,預告片就平庸;音樂品位高,曲子編輯的好(音樂不是拿來直接一整條用的,需要經過延長、縮短、拼接、變速、變音等處理),那麼剪得糙一點都沒關係。


音樂是最直觀給你「感覺」的東西,2分鐘的音樂包含著巨大的情緒流,一個字也不用講,音樂一起,就能讓你感到「興奮」「感動」「愛情」「幻滅」「哲學」「宗教」「緊張」「恐懼」「壓抑」等情緒,這些抽象的大主題裡面又能細分出無數具體的意象。


而畫面和對白,在預告片的幾分鐘時間裡,只能呈現出零星的「信息」。


所以,音樂最關鍵。

然後說剪輯技巧。


先明確一點,我們剪預告片時,幾個鏡頭剪成一組,幾組鏡頭構為一幕,三幕或者四幕就能組成一條完整的預告片。


新來的剪輯師往往會出現「剪得比較亂」的問題,為什麼?

  1. 一組鏡頭只需說清楚一個意思。如果你加入了不是這個意思的鏡頭,就會突兀。顯得亂。
  2. 一組鏡頭講完後,再去講下一組鏡頭,邏輯上或者情緒上要有承接或者遞進。新手會瞎跳亂跳,一組鏡頭還沒講完就開始下一組鏡頭。
  3. 幕與幕之間,要有大的邏輯串聯。拿《小時代1》的先導預告舉例子,第一幕起勢,第二幕主角亮相正常世界,第三幕關係惡化進入低谷,第四幕事件和人物有了更豐富的變化進入高潮。(舉小時代預告片的例子是因為,它是業內外公認的高水準預告片

扯回來,下面說的剪輯技巧,都是以組為單位。

  1. 鏡頭之間的視點和動勢最好接上。

A.視點就是視覺重點,上個鏡頭的視點結束在畫面左側,下一個鏡頭的視點就盡量從左側起。


B.動勢變化要順。這個看具體情況處理。如果你僅僅把動勢順著方向或者快慢「接上」,那麼看起來雖然舒服,但是有些楞。好看的動勢要像書法。有斷有連,有急有停,有粗有細,有開有合。這個看感覺了。

2. 根據音樂,普通鏡頭的剪輯要故意不壓在節奏上,只把重要鏡頭壓在節奏上。

為什麼這樣呢?所有鏡頭全壓著節奏上,第一很楞,第二看起來像MV,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每個鏡頭都壓在節奏上,都很爽,到了牛逼鏡頭或者該強化的鏡頭時,再壓在節奏點上就沒那麼爽了,效果就出不來了。


這樣是先抑後揚的一種做法。


3. 「刺激——反應」鏈條。

劇情片里,說出的一句話,要接住。(用別人的反應、事件、另一句話等來接)

愛情片里,拋出的一個媚眼,要接住。(別人的媚眼,幸福的表情等來接)

動作片里,射出的一顆子彈,要接住。(東西被打爛,炸彈爆炸,人死亡等來接)


「刺激——反應」鏈條,是一組鏡頭最常用的敘事方式之一。給了刺激就一定要有反應,一組鏡頭才有結束感,結束之後再開始下一組鏡頭。路一步一步走,話一句一句說。新手剪片子,最常犯的毛病就是給了刺激,沒反應。不知道怎麼就到下一組鏡頭了。就好像你給別人講故事,每句話都講一半,觀眾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只覺得不舒服、不好,其實是你挖的坑沒填上,絆到觀眾了。


4. 跳切、快放、快閃夾黑幀、慢鏡頭

鏡頭節奏要變化:幾個快的,就插一個慢的。幾個近景,來一個遠景。幾個格鬥,加個大場面。幾句對話,來個爆炸……永遠要給出變化,要有能量的起伏。帶觀眾坐過山車。

有時人物動作慢我會跳切或適當快放,顯得有力一些。

快閃夾黑幀這塊,《匹夫》先導預告1分10秒處有例子(只看這個夾黑幀處理),學生服日本刀砍人,鏈接在此:http://video.mtime.com/37660/?mid=161575


5. 如果一場戲很牛逼,就整場放。(並不是說你不去處理它)

國外預告片最愛用的技巧,為什麼?因為人家電影拍的牛逼,場面撐得住。

常常最後一個鏡頭(就是最高潮那個),就用片子里的一個牛逼的場景鏡頭做結尾。不像我們,用高速剪輯或者凌厲的剪輯堆砌出一個高潮來。


《獨行俠》的許多款預告片都是這麼乾的,一整場動作場面碼上去。很過癮。


6. 起高潮之前壓低,高潮後要安靜,再起更高的高潮。

通常,開槍爆炸之前,我們會剎住音樂,讓整個音響安靜下來,說句話或者什麼的,再起開槍或爆炸。

這樣做是為了讓高潮顯得更高更有力。通過能量差產生對比,做強效果。


再舉《小時代1》先導預告的例子。第四幕是高潮,所以第三幕要低谷一點壓抑一點(不管剪輯節奏、速度還是音樂能量都比其他幾幕要低),而且,在起第四幕之前,先猛地安靜,唐宛如喊叫「沖啊!」後,音樂再響起,進入高潮。

----------------------------------------------------------------------------------

補充:

再說下音響音效設計。(下面說的也都是網路播放的預告片,不是貼片)


評論里有位朋友說覺得音效最關鍵,實際上,沒有最關鍵的,所有的步驟都是關鍵。創意、剪輯、音樂、音效、特效等方面全都做到高完成度,才能出一支好預告片。


好萊塢預告片的音效使用量是非常小的,隨便打開一支好萊塢大片的預告,旁白和音樂占音響總量的90%,只有在關鍵的地方才有一兩個音效。他們最重要的是對白,對白一起,音樂都會降好幾個量級。


為什麼呢?因為好萊塢重故事,而且好萊塢演員的念白都很棒,隨便一句話都可以撐起來,加上人家電影畫面牛逼,音效這種東西要你用好音響才能感受的到,所以想要看預告片真正的音響設計,還得去電影院里看前面的貼片。(最近看imax版本的《007幽靈黨》,前面有《火星救援》的全長貼片,那個錄音水準和音響設計水平可以說是世界最高水平了,快去看吧)


話說回來,音響設計涉及到的聲音層次有三層:音樂、旁白、音效。原理是:「此起彼伏,有起有伏」。


1.有起有伏

從大的音樂結構來看,必須做到「有起有伏」,音樂的能量不要一直高或一直低,需要變化。


我們一般做音樂,同一個旋律走兩小節,就要變化。要遞進、中斷或者旋律發生變化。


否則觀眾看的時候會疲。

2.此起彼伏

這裡主要指音效和對白需要此起彼伏,簡單來說就是「有音效的地方別有對白,有對白的地方別有音效」「音效和對白不要打架」。這個以剪輯師為主,在剪輯時就應該注意,音響設計師做輔助。


觀眾在一定時間流裡面能夠注意到的信息是有限的,預告片屬於高強度的信息流,對於觀眾注意點的設置一定是排列有序而不是擠在一起的。


所以大家看標準範式的好萊塢預告片,大的節奏設計通常是固定的:「說幾句話」+「插個音效」,完成一組鏡頭。對應剪輯就是:幾個敘述鏡頭加對白或旁白+能出音效的鏡頭。


3.其他

音響在頻率上大致有「高、中、低」三個頻率段,許多新的預告片公司作品,往往聽起來不夠飽滿、音效怪怪的、銜接不夠順滑。原因有三。


一是忽視了氛圍音,主要是低音的填補。有一些耳機幾乎聽不出來的長長的「嗡」「嗚」的低音,我們是會隨著音樂能量的起伏,壓在音樂下面。這一層很重要,缺少了就會讓音響變得很「薄」。


二是音效的融合度不夠。同一個聲音,比如開槍的聲音,樂庫裡面可能有一千種音效,你要找到能夠融合進整體音響裡面的那一個。找不到,就試,試不出來就自己做變音處理,把它融合進去。融合度低的音效,就像一段光滑木板上面的倒刺,很扎手。


三是銜接處理要順滑。一部電影預告片會用到好幾段音樂,成百上千種音效。這麼多的元素拼在一起,要把他們的接縫處打磨順滑,不扎耳朵。

大概就是這些。上面說的技術和技巧偏多,實際上能夠直接帶來一些外部的感官刺激,屬於比較表層的易學易上手的東西(其實之前太空堡壘許多很有經驗的剪輯師也在每周有片子剪的情況下,用了半年以上的時間才掌握我說的這些東西)。真正學的比較慢的、難搞的,還是內在的東西,牽扯到特別多的故事原理和編劇原理,像如何做懸念、做矛盾衝突、做對抗、講故事、加強帶入感,如何把握劇透和吸引人之間的平衡等等。

道理講出來大家很快都會明白,要做出很高的完成度並且能夠遊刃有餘地控制好,還是要在市場化的剪輯工作中進行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像運動員一樣每天都上運動場,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之前說了我會總結一個長文說預告片的方方面面,那裡再詳細舉例吧。


微博 @倪聞天


最棒的答案盡在2008年第8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最佳動作片回顧的介紹短片里~~~音畫貼合完美,鏡頭銜接緊密,可以說是這一類型剪輯的教學標準版。
BGM選的是The Hives07年發行的專輯《The Black and White album》里的《Tick Tick Boom》。
如有點贊我再附上具體分析。
http://my.tv.sohu.com/us/63318884/28374041.shtml感受一下強勢的剪輯吧!

====================說話算數的分割線===================================

多圖!!多圖!!!很多圖!!!截圖截的我快哭了!
只說一句,剪輯要有邏輯,注意軸線,注意音畫配合的時間節點和全片的起承轉合。我們開始吧~~~

說到動作片的預告剪輯,這段片子真的是必看!必看!必看!剪輯非常緊湊,每個鏡頭幾乎都沒超過一秒鐘,並且各種類型幾乎都有涉及。

開始!汽車追逐篇~

汽車啟動,看到車輪冒出的白煙有沒有覺得腎上腺素在蠢蠢欲動啊?

緊接著是一個換檔的鏡頭,非常短,不到一秒,這個切換告訴觀眾,我們出發咯!這同時也是個邏輯上的剪輯,我曾經將這個鏡頭剪掉,直接接了後面車的鏡頭,視覺上的流暢感大打折扣。

然後馬上接了蝙蝠車車尾噴火的鏡頭,注意,這裡銜接的很緊,一換檔加速,立馬接到車尾噴火(原曲的音樂這裡正好有一個強勁的節拍點,配合的很完美),速度感一下就起來了。

緊接著儀錶盤,和上面噴火的鏡頭呼應,暗示速度提升。

這裡快速的切換了幾個鏡頭,以幀計算,從系安全帶、換檔到踩油門瞬間完成,對比開始的那個邦德換檔的鏡頭速度更快了。

然後緊接了一個汽車啟動衝出去的鏡頭,在這裡為什麼會接這樣的一個鏡頭?我開始覺得這個鏡頭不是那麼好,如果是我接我會接一個在運動中的汽車輪胎突然再加速的特寫鏡頭,因為之前啟動的鏡頭已經用過了。

不過通過反覆觀看和對比後我想通了,第一個鏡頭其實車只是發動但並沒有衝出去,這裡剪輯了一個車啟動並衝出去的鏡頭,緊接著下面這個鏡頭看的話動勢會更強,並且避免了出現視覺上的頓挫感(想像一下連續兩個極短的突然加速鏡頭剪到一起會是神馬感覺~~啊喂~你車油門出問題了!)。

到這裡,一連串的剪輯算是一個小段落,即汽車啟動出發

為什麼我把第一段的結束放在上面那個鏡頭那裡,因為接下來這個鏡頭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之前的一連串鏡頭的運動方向都是從左至右,從這個鏡頭開始取景統一改為了車頭和車尾,被攝物體處在了中軸線上,並且開始往左運動。

再一次換檔加速,這裡換檔鏡頭的取景發生了變化,發現沒?前面的換檔鏡頭是從側面拍,這裡變為了俯拍,主體位於中軸線上,並且手的運動是上下運動,和前後的鏡頭都形成了照應。

汽車處於中軸線上,往前運動。

這裡注意,這個鏡頭裡車的運動方向是開始往左(接上上上個鏡頭),然後突然往右運動。

再再加速,手的動作往右前推。

車一閃而過,運動方向承接前兩個鏡頭,也是往右,保持了視覺的流暢性,沒有越軸(專業概念,請自行百度百科)。

同樣是車頭,運動方向仍舊是往右。其實這個部分還可以展開說的,同樣是往右運動的前後兩個鏡頭,但是順序卻是不能顛倒,這涉及到了一個畫外空間的問題,這裡就不多做闡述了。

車越開越近,本段結束。

這一段出現的基本是單車的鏡頭,承接上一段落,是車不斷加速的過程,最後以一個特寫鏡頭結束。對比一二段落可以發現,雖然時間很短,但剪輯在安排上做的非常細膩,運動方向統一、取景方式統一、邏輯連貫。猛的踩下油門,從這裡進入第三段,追逐

兩輛汽車入畫,全景(比之前取的景都要大,是因為前面是密集的前奏,取景多為特寫),這裡出現了第一聲人聲,「Yeah~~~~」(其實準確說是踩下油門的那一瞬間人聲出來的),注意人聲出現的時間長度,人聲多長,鏡頭就有多長,還有兩輛車的位置,一前一後。

大全景,第二聲人聲,後面一輛車準備超車了。

第三聲人聲,前面的景別已經到大全景,所以這裡回到了特寫,注意阿湯哥有個扭頭的動作,這為下面的剪輯埋下線索,兩車追逐必然會相互對看,但節選阿湯哥這個略顯冷靜的畫面,其實也是在暗示高潮還在後面呢~~表急,先冷靜。

又回到全景,兩車的位置已經並列了,看懂剪輯的邏輯了吧,現在知道為什麼會用阿湯哥上面的那個鏡頭了吧,小樣~勞資追上你了!

人物特寫,在我們看來其實這是一個越軸鏡頭,但從阿湯哥的視角看這個鏡頭就沒有越軸,這樣一來是不是詹姆斯·麥卡沃伊就完成了與阿湯哥的一次隔片對望了呢~~

兩車開始相撞,白色汽車往左運動。注意它們撞擊的那個點,仔細聽可以聽到,那一瞬間也正好處在節奏點上。

看下007的反應,是不是感覺這個撞擊也是來自右邊啊?( ′ ▽ ` )?你們真是演得一出好戲啊!

切換為全景,兩車繼續延續上上個鏡頭方向,同樣是在中軸上運動。

因為在這裡切入了一個向右運動的鏡頭!又避免了越軸。

繼續往右運動,但兩車拉開了距離,為後面第二次撞擊做交代。

又回到中軸,但這裡選取的是一個彎道鏡頭,汽車開始往左運動。又一次巧妙的避免了越軸!怎麼這麼狡猾!!

馬上接著便是白色汽車從右側往左側撞擊,是不是和上一個鏡頭在運動方式和邏輯關係上又連上了?

車被撞飛了出去,這裡正好又接上「Yeah~~~~」

「Yeah~~~~」

「Yeah~~~~」,三個連貫鏡頭,看著車子墜崖,第一段追逐結束。

緊接了一個安吉麗娜·朱莉回頭往後望的鏡頭,啊哈!還沒結束呢~~第二段追逐開始。

鏡頭切換,果然還在追!

然後安吉麗娜·朱莉猛打方向盤。注意,安吉麗娜·朱莉是往左打的方向盤,不過不仔細觀察根本看不到。

但下面這個畫面中車卻是往右在運動,一般觀眾只看到了她打了方向,車的運動發生了改變,然後在你腦中自然就把這個邏輯關係補全了。前幾次看我以為這裡是個BUG。

然而最終證明我錯了!緊跟著的這個鏡頭車突然往左轉了,調了頭,於是我又仔細看了上一個鏡頭,發現原來上面汽車的運動軌跡其實是先往右再略微往左回了一下,所以和後一個畫面完美的銜接上了,安吉麗娜·朱莉的那個鏡頭原來真正呼應的是這個鏡頭,這三個鏡頭形成了一組。而這個調轉車頭的鏡頭算是這一章的真正結束。

然後你肯定會詫異,為什麼最後會接一個邦德的鏡頭~~親,人家那是為下一章做準備畫面呢!

20秒的內容,就剪輯了包含《蝙蝠俠:黑暗騎士》、《急速賽車》、《刺客聯盟》、《007:大破量子危機》、《行動目標希特勒》、《玩命快遞3》(這部我不確定有沒有,年代太久遠記不起來了)在內的5、6部08年上映的動作大片,容量非常的大,鏡頭切換也非常的快,

  • 第二段

書接上回,上一段最後一個鏡頭給了邦德,第二段一開端就立馬接了他的鏡頭,承上啟下,注意運動方向是往左的。

仍舊是往左在運動。

爆炸的衝擊方向也是往左。

回到中軸,一個摩托車飛車的鏡頭。

運動方向改變,往右運動。

繼續往右。

這裡是個越軸鏡頭,我覺得沒處理好,可能實在找不到恰當的鏡頭了,還好時間比較短,不過仍舊越軸了。

卡車被炸起,翻轉落下,雖然運動方向一致,但這裡為什麼突然從摩托換成了卡車~因為又要為後面做鋪墊了。

這一段從汽車換成了摩托,時間非常短,如果非說那裡不那麼完美的話,我想就是那個越軸的鏡頭吧,不過瑕不掩瑜,仍舊是超一流的。

  • 第三段

這個鏡頭非常短~!!我截圖截了好幾次,如果不是高清視頻可能看不太清,這是蝙蝠俠從樓上跳下的鏡頭,接住了上面卡車翻轉往下的運動方向。

這個鏡頭要仔細看,乍看下覺得好像和上下鏡頭無關,其實不然,注意小丑幹了什麼,他將一個女人扔下了樓,運動仍舊向下。

斧頭往下,擊碎了蝙蝠燈,這個鏡頭不僅在運動方向上和上面銜接,同時也為下面的鏡頭轉換做了邏輯鋪墊。

於是這個鏡頭裡小丑開始逃跑,希斯·萊傑風騷的將頭伸出了窗外。

有逃犯必然就有警察,警車追!注意在中軸上。

繼續追。

車從右邊躍出。

落地之後小唐唐的反應。

最後,綠巨人出現,車翻掉了~~~

我是有多愛你們?!還專門去下了高清版的視頻來截圖~哎,空了再更~~累覺不愛!!你們一定要多點贊!!!


(漸強,充滿懸念地)duang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duang ~
(突然安靜)一秒鐘的:舉槍/回頭/半句話沒說完,黑屏一秒靜默
(突然出聲)咚!咚!咚!咚!
閃一下半秒鐘的:槍口火光/汽車撞擊/爆炸騰空而起,(不安音樂響起)
(再來)咚!咚!咚!咚!
閃一下半秒鐘的:中槍倒地/女主尖叫/飛身跳起,
(不安音樂漸強暗示危機/陰謀/大秘密/命運結局)

(又來)咚!咚!咚!咚!
再閃一下半秒鐘的:瞳孔放大特寫/車頭迅速逼近超近特寫/爆炸壯觀遠景
(不安音樂音調越來越高,期待迎來高潮)
(突然又黑屏一秒,全部靜音)
畫面突然轉到平靜場景,家人幸福依偎在沙發/意味深長的對白/床戲片段
(非常突然地)咚!!!!出大字:
男一號名字
咚!!!!
女一號名字
咚!!!!
男二號名字
咚!!!!
女二號名字
咚!!!!
2015
咚!!!!
SUMMER
咚!!!!
片名出現 持續五秒
(漸隱)


好萊塢都這樣了現在 ,疲勞……


請獨立完成作業


無論是什麼影視節目,都是由一系列的鏡頭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組接起來的。這些鏡頭所以能夠延續下來,使觀眾能從影片中看出它們融合為一個完整的統一體,那是因為鏡頭的發展和變化要服從一定的規律——符合人的認知規律,這些規律我們將在下面的內容里做詳細的敘述。

(1)鏡頭的組接必須符合觀眾的思想方式和影視表現規律:
鏡頭的組接要符合生活的邏輯、思維的邏輯。不符合邏輯觀眾就看不懂。做影視節目要表達的主題與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確,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確定根據觀眾的心理要求,即思維邏輯選用哪些鏡頭,怎麼樣將它們組合在一起。
(2)景別的變化要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
一般來說,拍攝一個場面的時候,「景」的發展不宜過分劇烈,否則就不容易連接起來。相反,「景」的變化不大,同時拍攝角度變換亦不大,拍出的鏡頭也不容易組接。由於以上的原因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景」的發展變化需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循序漸進地變換不同視覺距離的鏡頭,可以造成順暢的連接,形成了各種蒙太奇句型。

●前進式句型:這種敘述句型是指景物由遠景、全景向近景、特寫過渡。用來表現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緒和劇情的發展。
●後退式句型:這種敘述句型是由近到遠,表示有高昂到低沉、壓抑的情緒,在影片中表現由細節到擴展到全部。
●環行句型:是把前進式和後退式的句子結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再由特寫——近景——中景——遠景,或者我們也可反過來運用。表現情緒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轉向低沉。這類的句型一般在影視故事片中較為常用。
在鏡頭組接的時候,如果遇到同一機位、同景別又是同一主體的畫面是不能組接的!因為這樣拍攝出來的鏡頭景物變化小,一副副畫面看起來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鏡頭不停地重複。在另一方面這種機位、景物變化不大的兩個鏡頭接在一起,只要畫面中的景物稍有一變化,就會在人的視覺中產生跳動或者好像一個長鏡頭斷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馬燈」的感覺,破壞了畫面的連續性。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除了把這些鏡頭從頭開始重拍以外(這對於鏡頭量少的節目片可以解決問題),對於其他同機位、同景物的時間持續長的影視片來說,採用重拍的方法就顯得浪費時間和財力了。最好的辦法是採用過渡鏡頭。如從不同角度拍攝再組接,穿插字幕過渡,讓表演者的位置,動作變化後再組接。這樣組接後的畫面就不會產生跳動、斷續和錯位的感覺。

(3)鏡頭組接中的拍攝方向,軸線規律:
主體物在進出畫面時,我們拍攝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
所謂的「軸線規律」是指拍攝的畫面是否有「跳軸」現象。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拍攝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那麼構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則應是「跳軸」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4)鏡頭組接要遵循「動從動」、「靜接靜」的規律:  
如果畫面中同一主體或不同主體的動作是連貫的,可以動作接動作,達到順暢,簡潔過渡的目的,我們簡稱為「動接動」。如果兩個畫面中的主體運動是不連貫的,或者它們中間有停頓時,那麼這兩個鏡頭的組接,必須在前一個畫面主體做完一個完整動作停下來後,接上一個從靜止到開始的運動鏡頭,這就是「靜接靜」。「靜接靜」組接時,前一個鏡頭結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後一鏡頭運動前靜止的片刻叫做「起幅」,起幅與落幅時間間隔大約為一二秒鐘。運動鏡頭和固定鏡頭組接,同樣需要遵循這個規律。如果一個固定鏡頭要接一個搖鏡頭,則搖鏡頭開始要有起幅;相反一個搖鏡頭接一個固定鏡頭,那麼搖鏡頭要有「落幅」,否則畫面就會給人一種跳動的視覺感。為了特殊效果,也有靜接動或動接靜的鏡頭。

(5)鏡頭組接的時間長度:  
我們在拍攝影視節目的時候,每個鏡頭的停滯時間長短,首先是根據要表達的內容難易程度,觀眾的接受能力來決定的,其次還要考慮到畫面構圖等因素。如由於畫面選擇景物不同,包含在畫面的內容也不同。遠景中景等鏡頭大的畫面包含的內容較多,觀眾需要看清楚這些畫面上的內容,所需要的時間就相對長些,而對於近景,特寫等鏡頭小的畫面,所包含的內容較少,觀眾只需要短時間即可看清,所以畫面停留時間可短些。
另外,一幅或者一組畫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對畫面長短直到制約作用。如同一個畫面亮度大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如果該幅畫面要表現亮的部分時,長度應該短些,如果要表現暗部分的時候,則長度則應該長一些。在同一幅畫面中,動的部分比靜的部分先引起人們的視覺注意。因此如果重點要表現動的部分時,畫面要短些;表現靜的部分時,則畫面持續長度應該稍微長一些。
(6)鏡頭組接的影調色彩的統一:  
影調是指以黑的畫面而言。黑的畫面上的景物,不論原來是什麼顏色,都是由許多深淺不同的黑白層次組成軟硬不同的影調來表現的。對於彩色畫面來說,除了一個影調問題還有一個色彩問題。無論是黑白還是彩色畫面組接都應該保持影調色彩的一致性。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對比強烈的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會使人感到生硬和不連貫,影響內容通暢表達。

(7)鏡頭組接節奏:  
影視節目的題材、樣式、風格以及情節的環境氣氛、人物的情緒、情節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視節目節奏的總依據。影片節奏除了通過演員的表演、鏡頭的轉換和運動、音樂的配合、場景的時間空間變化等因素體現以外,還需要運用組接手段,嚴格掌握鏡頭的尺寸和數量。整理調整鏡頭順序,刪除多餘的枝節才能完成。也可以說,組接節奏是教學片總節奏的最後一個組成部分。
處理影片節目的任何一個情節或一組畫面,都要從影片表達的內容出發來處理節奏問題。如果在一個寧靜祥和的環境里用了快節奏的鏡頭轉換,就會使得觀眾覺得突兀跳躍,心理難以接受。然而在一些節奏強烈,激蕩人心的場面中,就應該考慮到種種衝擊因素,使鏡頭的變化速率與青年觀眾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強青年觀眾的激動情緒達到吸引和模仿的目的。

(8)鏡頭的組接方法:  
鏡頭畫面的組接除了採用光學原理的手段以外,還可以通過銜接規律,使鏡頭之間直接切換,使情節更加自然順暢,以下我們介紹幾種有效的組接方法。
● 連接組接:相連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一系列鏡頭表現同一主體的動作。
● 隊列組接:相連鏡頭但不是同一主體的組接,由於主體的變化,下一個鏡頭主體的出現,觀眾會聯想到上下畫面的關係,起到呼應、對比、隱喻烘托的作用。往往能夠創造性的揭示出一種新的含義。
● 黑白格的組接:為造成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如閃電、爆炸、照相館中的閃光燈效果等。組接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所需要的閃亮部分用白色畫格代替,在表現各種車輛相接的瞬間組接若干黑色畫格,或者在合適的時候採用黑白相間畫格交*,有助於加強影片的節奏、渲染氣氛、增強懸念。
●兩級鏡頭組接:是又特寫鏡頭直接跳切到全景鏡頭或者從全景鏡頭直接切換到特寫鏡頭的組接方式。這種方法能使情節的發展在動中轉靜或者在靜中變動,給觀眾的直感極強,節奏上形成突如其來的變化,產生特殊的視覺和心理效果。
●閃回鏡頭組接:用閃回鏡頭,如插入人物回想往事的鏡頭,這種組接技巧可以用來揭示人物的內心變化。
●同鏡頭分析:將同一個鏡頭分別在幾個地方使用。運用該種組接技巧的時候,往往是處於這樣的考慮:或者是因為所需要的畫面素材不夠;或者是有意重複某一鏡頭,用來表現某一人物的青絲和追憶;或者是為了強調某一畫面所特有的象徵性的含義以印發觀眾的思考;或者還是為了造成首尾相互接應,從而達到藝術結構上給人一完整而嚴謹的感覺。
●拼接:有些時候,我們在戶外拍攝雖然多次,拍攝的時間也相當長,但可以用的鏡頭卻是很短,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長度和節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同樣或相似內容的鏡頭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它們當中可用的部分組接,以達到節目畫面必須的長度。
●插入鏡頭組接:在一個鏡頭中間切換,插入另一個表現不同主體的鏡頭。如一個人正在馬路上走著或者坐在汽車裡向外看,突然插入一個代表人物主觀視線的鏡頭(主觀鏡頭),以表現該人物意外的看到了什麼和直觀感想和引起聯想的鏡頭。

●動作組接:藉助人物、動物、交通工具等等動作和動勢的可銜接性以及動作的連貫性相似性,作為鏡頭的轉換手段。
●特寫鏡頭組接:上個鏡頭以某一人物的某一局部(頭或眼睛)或某個物件的特寫畫面結束,然後從這一特寫畫面開始,逐漸擴大視野,以展示另一情節的環境。目的是為了在觀眾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表情或者某一事物的時候,在不知不覺中就轉換了場景和敘述內容,而不使人產生陡然跳動的不適合之感覺。
●景物鏡頭的組接:在兩個鏡頭之間藉助景物鏡頭作為過度,其中有以景為主,物為陪襯的鏡頭,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景物風貌,也表示時間和季節的變換,又是以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在另一方面,是以物為主,景為陪襯的鏡頭,這種鏡頭往往作為鏡頭轉換的手段。
●聲音轉場:用解說詞轉場,這個技巧一般在科教片中比較常見。用畫外音和畫內音互相交替轉場,像一些電話場景的表現。此外,還有利用歌唱來實現轉場的效果,並且利用各種內容換景。
●多屏畫面轉場:這種技巧有多畫屏、多畫面、多畫格和多銀幕等多種叫法,是近代影片影視藝術的新手法。把銀幕或者屏幕一分為多,可以使雙重或多重的情節齊頭並進,大大的壓縮了時間。如在電話場景中,打電話時,兩邊的人都有了,打完電話,打電話的人戲沒有了,但接電話人的戲開始了。
鏡頭的組接技法是多種多樣的,按照創作者的意圖,根據情節的內容和需要而創造,也沒有具體的規定和限制。我們在具體的後期編輯中,可以盡量地根據情況發揮,但不要脫離實際的情況和需要。

最後貼一個本人公眾號二維碼,有超多乾貨、資源,對AE、PR剪輯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搜索「AE模板教程」或者「aembjc」即可。知乎er還有獨家福利:公眾號後台回復「180」還可以免費獲取180套典藏版精品AE模板!

http://weixin.qq.com/r/GjrRyeXEmbjmraGq928I (二維碼自動識別)


拒絕長鏡頭,拒絕高角度。


註:本文有高呼fcp萬歲嫌疑,覺得fcp是渣渣的可以不用看下面了。謝謝。
————————我其實應該是最後一根分界線————————
原文答案:嗯……好像有高票回答。
我喜歡這種列出所有理論知識的答案。
來,正好動作戲,就讓兩天前才剪了電視劇武戲的我來答一下吧。
卸個腰
剪輯是個理解生活之後才能幹的活,這個應該不用我過多贅述。那麼,如果是剪動作戲,那麼一定首先要了解動作內容,才能進行剪輯。
然而現狀是:所有動作戲都有一個動作指導的,答主是否記得? 這個動作指導不僅僅是指導現場武戲,是連後期指導剪輯也一併算進去了的,因為多數剪輯師沒辦法做到熟知所有動作戲的套路,更何況我真想給題主看看眾武術指導們拍出來的素材,一張128的卡里給我塞了兩百條素材,還只有半場打戲,我光給他選素材就用了三個小時……
因為武術指導知道自己的動作和銜接點,所以往往這個時候的打戲都是由武術來拼動作,我們剪輯師呢,來找相應的剪輯點。
題主肯定會繼續補充問,那這個時候的剪輯點又怎麼找呢?
( ????? )那當然是按自己的剪輯套路了啊!動接動靜接動,動次打次朋友嗨起來啊!!
咳咳。
個人還是覺得真正的剪輯點事難以用文字去描述去形容的,因為一百個導演能拍出不同風格的戲,剪輯點也就自然有一百種,執著於自己找不著剪輯點只是自己訓練還不夠多。現在已經很幸福了好么,大家都用final剪,以前用膠片的時候步驟更多更麻煩,現在剪錯了不過是一個cmd z的事,以前剪錯了……
以上。
全部都是電視劇行業。
電影行業高深莫測我還沒有接觸過,應該不會有太大出入。
非要跟我糾結現在的主流剪輯軟體是final還是pr或者avid或者你硬要把達芬奇算進來的出門右轉不送,這個行業沒進門的都這麼跟我說。
望知乎大神們高抬貴嘴(自動微笑)小的只是在這個行業混飯吃的。
你們不點贊我以後就不這麼正經的回答問題了(認真臉)?╭╮?
——————————讓我用手機打個分割線————————

好像因為口氣有親對我不滿了呢(????ε???)
我沒那個意思因為對我而言FCP pr 甚至會聲會影,甚至小影,誇張了說美拍的自動剪輯,對我都算剪輯軟體,在我的理解里它們都屬於是剪輯相關的軟體,也並不想去爭論哪個軟體更牛逼哪個軟體更好使(因為我真的莫名其妙因為這個撕逼撕好多回都撕傷心了(????ε???))為什麼我個人會多次提及FCP優於別的剪輯軟體呢,這個真的要從大環境里說起來,這就跟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愛用蘋果,排除掉裝那啥的成分,大家圖的還不就是IOS系統沒有安卓系統後期刷機等等的麻煩。
我也不能確切的說出,為什麼業內大多用FCP剪輯,我用過pr,學生時期電腦就是win系,也只能裝pr,之後在實習和工作中使用fcp,之後幾乎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就一定會選擇fcp了。
原因大概是這些:(如果要噴我說別的軟體也可以做到,那我就真的沒辦法了,您說啥就是啥吧)
1:fcp強大的圖像處理功能
這是蘋果自帶的技能吧似乎,硬體類我不太懂,但是現在電視劇拍攝都是4k素材,用達芬奇轉成2k剪輯是輕輕鬆鬆,目前跟三個劇組,沒有發現剪輯出現崩潰死機。
2:界面簡潔,目標明確
這是蘋果軟體的風格?好像是。fcp的各項界面,無論從導入界面到時間線界面到監視器,簡潔明了,便於尋找,修改,使用。
3:操作簡單,省事。
素材少,沒關係,我也曾經用pr剪過九個小時的霍比特人,把霍比特人濃縮到了兩分鐘不到,用了12天,大約30個小時(記不住了)九個小時剪完我當時頭髮都快白了,霍比特人我還看過很多遍,依然被素材逼瘋。
後來才知道,五百四十分鐘的素材,不過是一個剪輯師一天需要順的戲的素的量。
算算看,我剪五百四十分鐘 pr用了三十小時,正常的應該是五百分鐘fcp約摸十五個小時(還沒有),可以說我技藝不精,但我相信我自己的操作,就算再牛逼我也不能用pr把時間縮短一半。
最後,我記得有人嘲諷過我說fcp的快捷鍵的問題。
讓我一個一個的手把手教你們快捷鍵你們是要把我逼瘋嗎,我要收錢的!!你們自己打開fcp-工具-鍵盤布局-自定 一個鍵一個鍵的自己學啊!實在想學去找老師啊!
另:我現在還真的沒有發現靠譜的FCP的教程,但是行業里確實我基本可以說fcp的佔有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保守估計)
所以有時候我真的不懂為什麼總有人跟我說pr是萬能的,剪輯起來順風順水?╭╮? 我用pr剪作業不知道剪多少回了都快剪哭了你們知道嗎,相信我你們懂了fcp也會愛上它的你們就吃我這個安利好不好(????ε???)
點贊哦?╭╮? 說的就是你!
——————————讓我補個蔥——————
各位想學fcp的朋友們
千萬別學fcp X!!
千萬別學fcp X!!
千萬別學fcp X!!
不想吐槽這個東西有多xxxxxx了,你根本不是想罵人,是要不是看著這是蘋果心疼錢,你燒了主機的心都有,真的。真的。
再強調一遍:不爭論【是Pr好,還是Fcp好,還是vegas好】這個問題了,不引戰,世界和平。喜歡Fcp的一塊玩,喜歡Pr的一塊玩,喜歡vegas的一塊玩,最後大家聊到剪輯相關了大家再一塊玩。世界和平,阿彌陀佛。
我感覺我從來沒有打過這麼多字的回答……
寫完了發現自己跑題的好厲害啊……會不會顯得挺不尊敬題主的啊……可是現實中動作戲真的就是這麼剪的嘛……高票的那個有音樂的……真的原素材都是干音剪的……沒有聲音……因為往往順戲的時候音樂還沒做出來呢,音樂版權也該沒有去買……除非是用已經剪好的戲去完成MV 花絮 縮/混剪才有可能的……


鏡頭數量多,拍攝的時候不同角度,景別最好都有,剪輯的時候每個鏡頭的時間給少一點,剪進去的鏡頭數量要多。


還得一刀一刀 剪出來啊 實踐起來都很難


快准狠


動接動,靜接靜。


談到剪輯,首先要了解「蒙太奇」,所有的鏡頭都是以蒙太奇的基本原理進行組接,有一定的鏡頭邏輯,如:特寫→特寫→近景→大靜→特色……,特寫屬於細節描寫衝擊力強,可以連續組接,近景表示人物關係,大景主要闡述環境,整體來說是源於建築學的一種文學敘事體系。


前期拍攝最重要。。讓我來剪《魔獸世界》預告片的話隨便咔咔一下粉絲也會跪舔


推薦閱讀:

奧創在《復仇者聯盟2》預告片裡面說「我身上沒有傀儡線」有什麼深意?
如何評價李安新片《半場無戰事》/《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的第一款預告片?
預告片是如何製作的?
如何評價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3月9日發布的第六季正式預告?
為什麼電影的預告片常常比電影本身好看?

TAG:電影 | 剪輯 | 預告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