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馬拉松大滿貫的系列賽事是一種怎樣的經歷?
馬拉松大滿貫(World Marathon Majors),指的是世界上六個最負盛名的頂級馬拉松巡迴賽,比賽地點分別位於紐約,波士頓,芝加哥,柏林,倫敦和東京。從官網中描述可以看到,如果你完成了這六項賽事,就會得到組委會頒發的six star finishers的證書,自2006年設立以來,已經有不少人拿到了這項象徵著跑步愛好者最高榮譽的證書,其中也不乏中國人的身影。
樓主目前正在準備十月的芝加哥馬拉松,並且計劃在不遠的將來能夠跑完所有的六項賽事,所以很好奇跑過大滿貫系列賽的跑步者都是怎樣的經歷,是否能夠分享一些訓練和比賽的感悟呢?
美國業餘大神邁克爾·沃典在2016年這一年裡跑遍了世界六大馬拉松,成功進階六星完賽者,平均成績2:31。
幾乎每一個馬拉松跑者的心中,都藏著一個WMM夢想。
這輩子至少要完成一個大滿貫賽事!這屬於「經濟型」的心愿。
「豪華型」則更進一步:在有生之年,要把「六大」打通關。中國已有數十位「成功人士」達成這一目標,例如我們報道過的主播跑者於嘉。
再往上的「超豪華型」,自然是一年之內跑遍「六大」。11月6日紐約馬拉松——年內最後一場WMM賽事,就被這類「一年六星族」當作在2016年搞掂WMM的收官之戰。
極限的召喚
剛滿40歲的美國人迪恩·貝爾(Dean Bell,下圖)正是其中的一員。這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KPMG(畢馬威)的合伙人賽前一周還在阿姆斯特丹公幹,周末匆匆飛回紐約,參加今年他的第六場馬拉松。
類似的「追星族」還有42歲的品酒師克羅寧(Brian Cronin),以及來自義大利、西班牙、中國和丹麥的眾多跑者。據《紐約時報》報道,這一群體多達1200人!
按紐馬官網的數字,今年紐馬賽後,約有70人將晉陞「六星完賽者」(Six Star Finisher)。
在這幫「功德圓滿者」中,最牛的一位莫過於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42歲大鬍子邁克爾`沃典(Michael Wardian),他不僅有錢有閑,而且擁有驚人實力。
(上圖為沃典和奧運鐵三冠軍、紐約首馬2:41的格溫·約根森(Gwen Jorgensen))
此次紐馬沃典以2:33:18完賽,獲得第45名。對他來說,這已經算慢的——紐約賽道的確不好跑。這一年六場WMM下來,他的平均成績達到2小時31分09秒:
2月28日 東京 2:28:14;
4月18日 波士頓 2:31:39;
4月24日 倫敦 2:37:37;
9月25日 柏林 2:28:19;
10月9日 芝加哥 2:32:02;
11月6日 紐約 2:33:18。
此前跨年的速度紀錄是2小時46分,由日本的福田泰(Fukuda Yutaka)創造於2013至2014年;同一自然年的紀錄,則是英國人巴斯(Andrew Bass)2013年創造的3小時06分(註:東京馬拉松2013年才加盟WMM)。
不過,WMM終生紀錄可能讓沃典難以企及。它的保持者是義大利人Hermann Achmuller;2006至2015年間,他「六大」的平均成績是2:22:05,其中的2012年柏馬跑出2:18:56。
今年是沃典第二次跑紐馬。上一次是1997年,他的人生第三場馬拉松;那次的成績反而不如這次快:2:45:44。
紐馬前一個周末,沃典剛跑過華盛頓特區的海軍陸戰隊馬拉松,完賽時間2:34:29。紐馬是今年他的第40場比賽,其中全馬9場,超馬10場——包括Vibram香港百公里,以及幾場百英里。
今年6月,他在完成聖迭戈百英里越野的第二天,又背靠背參加聖迭戈搖滾半馬,兩者的成績分別為21:33:54(總名次第四,首位無後援完賽者)和1:18:28(總名次第72,而且做到前慢後快)。
這是他在聖迭戈半馬賽後,與女子冠、亞軍的合影。是不是有點面熟?她們正是美國奧運馬拉松女將Shalane Flanagan和Amy Cragg(左),用那場半馬為里約大賽熱身。
「對這位如此密集參賽的超級跑者來說,完成六大就像普通跑者就近跑一場5公里。」《紐約時報》形容道。
該報總結說,以沃典和貝爾為代表的這一群體有一些共同特質,其核心是對極致的追求:
- 他們用電子表格(沃典)或履歷(貝爾)形式記錄自己參加過的比賽。
- 他們一天兩練:清晨4點45分起床,在家所在的市郊晨跑(沃典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貝爾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午休時間只要能夠,就在市內工作地點再跑一次。
- 他們都是四十齣頭,能夠兼顧跑步和家人——他們都有妻子和兩個幼子。
- 兩人都聲稱,自己並不像別人覺得的那樣異乎尋常。
貝爾說:「當然,我知道一切跑步都是某種程度的瘋狂,但我基本是一個普通人,況且更加不良的嗜好還有的是。」
沃典也表示,他的生活方式很普通,只是每兩個周末左右,點綴以一場馬拉松或百英里:
「我認為自己很正常。有些人會說未必,但我有一個家庭,一份全職工作,我帶孩子去參加童子軍夏令營、練足球,我是一家公民組織的成員——正常人做的一切我都做,但與此同時,我不覺得我們有必要受限於別人認為的正常行為。我只是對確立自己的極限、然後再打破它抱有一種極大的興趣。」
像他們這樣跑法,行程安排肯定很緊張:9月底到11月初,連跑柏林、芝加哥和紐約三場馬拉松,而且速度都很快。沃典經常在完賽後馬不停蹄地跑回下榻處,然後拖著行李箱直接上機場,參賽衣服都無暇換下。
貝爾跑齡只有5年出頭,他用一年時間規劃「六大」的行程,但沒有改變自己的訓練。自從2011年開始跑步以來,他迄今已跑過20場馬拉松,「六大」的成績多在3:10到3:15之間,除了運氣不好(腰部疼痛)的柏林之外。
對他來說,這是一種不斷上推個人極限的召喚:「剛開始你會想:我要跑一場馬拉松。跑完後變成:我要跑進某條時間線,以便波馬達標。然後又想跑遍大滿貫。隨著我們進入人生的這一階段,我們開始缺少競爭。我們是在和時鐘賽跑,而這正是你可能找到的最大對手:你自己。」
業餘大神
1974年4月出生的沃典沒有專業田徑背景,跑步實力卻十分強悍:
5000米13分16秒;
1萬米30分21秒;
半馬1:06:28;
全馬2:17:49;
50公里 2:54:06。
1996年,22歲的他在大學畢業後完成第一場馬拉松,目的也是波馬達標。很快他覺得全馬還不夠過癮,於是升級到參加50英里(80公里)比賽。
在他決定提高速度之後,他的成績連續達到2004、2008和2012年三屆美國奧運會選拔賽的報名門檻。
2008年選拔賽在紐約時報廣場舉行,前10公里他領跑各路高手的畫面成為比賽一景。不過,現在的他更專註於跑得多、跑得遠。
沃典從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打長曲棍球(lacrosse),一直打到大學三年級(密西根州立大學)。後來他才喜歡上跑步,因為它「超便宜,很簡便,而且健身效果非常好」。
他和妻子詹妮弗結識於大學派對。結婚生子之後,因為太太上午要去做有氧健身操,他留在家中一邊帶孩子,一邊跑跑步機。
沃典現在的周跑量達到160至192公里。一次被問及如何在全職工作和當奶爸之餘騰出時間跑步時,他回答說:
「我認為,你能做的永遠比你想像的更多;你必須探索自己的極限。我就試著這樣生活。我5點左右或更早起床,通常在跑步機上跑,好幫忙照看孩子;然後跑步或騎車上班;午休時間也跑,下班再跑步或騎車回家。」
2006年,沃典曾在45天內參加5場全馬,贏得其中的4場;第二年他在9周內7戰3勝。
2008年他總共參賽53場,包括在華盛頓特區和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市的背靠背全馬,他先後奪得冠軍和季軍。同年他還奪得百英里全國錦標賽冠軍。
2008至2010年,他蟬聯三屆美國50公里超馬錦標賽冠軍,並連續三年被美國田聯「年度超馬跑者」。2010年他在直布羅陀百公里世錦賽中獲得季軍,被國際超跑協會評為年度超馬跑者(IAU Ultra Runner of the Year 2010)。
2011年沃典37歲時,在明尼蘇達州祖母馬拉松創下2:17:49的PB,藉此入圍美國奧運選拔賽。
這一年他還贏得舊金山馬拉松冠軍,迪斯尼馬拉松亞軍,邁阿密馬拉松和惡水超馬第三名,並打破cosplay超級英雄(蜘蛛俠)跑馬拉松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最令人咋舌的背靠背,是一天兩場全馬,而且成績優異:2013年11月17日,他先在聖安東尼奧搖滾馬拉松以2:31:19奪冠,旋即轉戰拉斯韋加斯搖滾馬拉松,以2:57:56獲得第10名。
和日本公務員跑者川內優輝一樣,沃典也經常要面對「質與量」的疑問。2009年4月他曾如此回答:
「很多人都說,如果你每年只跑一兩場比賽、全力備戰的話,說不定能跑出2:12或2:14。我認為相反的論點是:你可能因此受傷,到頭來一場比賽也跑不了。外面有這麼多機會,我就是喜歡站在起跑線上……
「我希望人們看到我時會說:哇,如果這哥們一年能跑13場馬拉松,而且跑得挺好,也許我也可以跑一場。我覺得這會讓很多人有所觸動,比如他們會想:人家他也有一份真正的工作呀,他不是專業運動員。」
跑神的日常
上個月沃典慶祝和太太結婚12周年的方式,是在大峽谷完成來回兩個穿越,總距離48英里(77.2公里)。他太太對此沒有意見。
不過,老婆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她定下規矩:在孩子們18歲之前,不許我爬珠峰。」
儘管沃典對跑量和速度都胃口驚人,而且有過人天賦,身高1米83、體重66公斤的他20年瘋跑下來,卻基本無傷無痛。
唯一的例外是2012年8月,他的骨盆一連發生5處應力骨折,又連得五次疝氣,只得停跑兩個月。他將那次傷病歸咎於小兒子罹患癲癇症,導致他和妻子只能斷斷續續地睡,每次不到半小時。
「通常我一天睡四小時,而且人好好的。」他透露說。
沃典到世界各地參賽時,都會帶上老婆孩子。兩個男孩迄今已到過四個大陸的14個國家,在阿爾卑斯山腳下或澳洲內陸荒漠邊緣,等候爸爸跑完百英里。
他的護照被《Competitor》網站形容為「像一本翻爛的電話號碼簿」,去年秋季剛剛正式增擴24頁。
在飲食上,沃典和很多超馬跑者相似。大學時代一次吃快餐導致沙門氏菌中毒之後,他就不再碰雞肉,後來成為純素食者,動物產品只吃蛋白和蜂蜜。
一次赴日本參賽時,因為看到有些跑友自帶電飯鍋煮賽前餐,他從此早餐改吃白米飯和蜂蜜,晚飯前會到日本料理店吃些黃瓜鱷梨壽司;酒類他「每一年半隻喝兩次」。
沃典的職業是國際船運代理,為援助糧食安排海上運輸。他的一些比賽對手就來自受援國,例如他在一次晚宴中認識的肯亞馬拉松名將特加特(Paul Tergat)。後者在席間透露,自己從小接受援助物資,並由此改變了人生。
2009年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後被美國海軍陸戰隊神槍手解救)的「馬士基阿拉巴馬」號貨輪,正是沃典租用的。他在跑完為期一周的撒哈拉馬拉松(Marathon Des Sables,比賽地沒有手機信號)之後,才得知這一消息。
據他估算,自己「六大」跑下來的總花銷達到近萬美元,好在他有多家品牌贊助——Hoka One One,Vitargo,Nathan,Compressport,Injinji,Julbo和UVU,還有無數飛行里程積分可以減輕負擔,儘管自己也要耗費不少資源。
紐馬後的周末,沃典又有一場比賽:拉斯韋加斯搖滾馬拉松。他將衝擊cosplay「貓王」埃爾維斯的速度紀錄2:42:52。
他的下一個計劃,是明年1月迎接世界馬拉松挑戰(WMC):七天七大洲,跑七個馬拉松——分別在南極洲聯合冰川,南美洲智利的Punta Arenas,北美洲邁阿密,歐洲馬德里,非洲馬拉喀什,亞洲迪拜和澳洲悉尼。
沃典給其他跑者的建議是:想一個超酷、異想天開的目標或夢想,然後全力以赴。(Think about one super cool, outrageous goal/dream and then go for it.)
—————————
- 愛燃燒 | 最專業的中文跑步運動社區
- 愛燃燒的知乎專欄 | 精選了200多篇原創高質量跑步運動文章
- 應用詳情 (愛燃燒App)
跑第120屆波士頓馬拉松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https://www.zhihu.com/people/ding-ding-runner
丁丁runner · 14 天前
作者: 丁丁runner
一
4月中旬的波士頓,春寒料峭。街頭行色匆匆,多短衣打扮,美女還短裙。我卻被凍得猝不及防,瑟瑟發抖。
師妹無不遺憾地說,今年春天似乎來得晚了一些,花還沒來得及開呢。她畢業後去了復旦攻讀博士,旅居波士頓已5年,與我們一別十多年。17日大清早,她專程來陪我去波馬博覽會。出酒店門左轉,沿著Tremont大街往北,第一個紅綠燈即Boylston大街,如果在此左轉往西1公里多,就是波士頓馬拉松的終點。
不過,她執意繼續往北繞行,要從波士頓公園穿過。眼前果然地勢開闊,起伏有致,樹木尚且灰黃,綠草已然茵茵。遠處的市政廳、商廈高低錯落,環簇四周。紅牆白塔的教堂,悠然其間。湖光粼粼,樹影婆娑,時有雕塑,偶聞鴿聲。三五成群的跑者,邁著輕盈的步伐,正御風而行。城市似乎還在沉睡,波士頓公園此刻一片靜謐,置身其間,不禁恍惚。
它不僅僅是一個公園,而是這座城市的心臟,是自由之路的起點,很多歷史遺迹靜默在此百年,見證如水時光。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建於1664年,號稱全美最古老的公園。它獨立戰爭前曾用作英軍的軍營,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比如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這兒發表過演講。而今,它即將親歷並見證第120屆波士頓馬拉松,以及世界各地數萬名前來朝聖的跑者。
跑者抵達後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前往波士頓馬拉松EXPO博覽會,博覽會位於John B. Hynes Convention Center,離終點不遠。所有人進門,必先接收開包檢查。博覽會分兩個區域,樓下即裝備展,而樓上則是選手報道和領物區。組委會通常在3月底寄出跑者的馬拉松護照,上有參賽號碼、地圖、博覽會信息、接駁安排等詳細指南,憑此領取號碼薄和參賽裝備,只能本人。不過,大陸跑者通常收不到這本「護照」,你懂的。那也沒關係,領物區左手有專櫃即可補辦,只需出示你本人的護照。
補好了馬拉松護照,來到領物區。我們到早了,9點才正式開始領物,先來的跑者已經排起長隊,恭候在拱門前。「10、9、8……3、2、1」,志願者一起喊著倒計時,隨即爆發出我們的鼓掌聲與歡呼聲。穿過拱門,志願者身後的牆上,掛著號碼區間,只需按照馬拉松護照上你的參賽號,找到對應的志願者即可。然後,繼續往裡走,就是參賽紀念包。志願者身後的牆上,掛有兩種顏色的提示牌,藍色代表男款,黃色代表女款,每塊牌子上,獨角獸與官方贊助商阿迪達斯的LOGO赫然在列,還註明不同的T恤尺寸:XSmall、Small、XL/2XL……相應尺寸的賽會T恤懸掛於牌子下方。你只需在合適的款式與尺寸那組排隊即可,掃描號碼薄後就能領到。
說實話,我凍壞了,當即就掏出賽會T恤套身上。賽會T恤是長袖,在只有8度的早春天氣里非常貼心非常溫暖。號碼薄里還夾有兩張門票,一張是當晚的免費晚餐會,好讓跑者充分補碳水。因為人多,門票上註明了入場時間,顯然是分批入場,避免高峰「擁堵」。另一張門票是賽後當晚的啤酒Party,「27英里」,在FENWAY PARK。如果攜帶一位朋友或家屬也參加,就花30美元補買一張門票。
此刻,疲憊似乎一掃而光。已顧不上其它,直奔樓下,那是裝備區。
二
波士頓的天空,似乎是憂鬱的。即便是明媚的陽光,似乎驅不散心頭淺淺的陰霾,尤其是臨近波士頓馬拉鬆開賽的日子。
黃色水仙花,在長長的Boylston街道鋪開思念。沿街店鋪外掛滿了人們的哀思,每一句標語傳遞著祝福與和平祈願。三一教堂,紅色的外牆、莊嚴的拱門、高聳的塔尖,默默注視著腳下的熙熙攘攘。在三年前受損最嚴重的店鋪,人流如織,一切看似平常。是的,最好的告慰就是我們都好好活著。今年波馬的主題是Boston Strong,主色調依然是藍黃。
(街頭擺滿了黃水仙。)
(物是人非,又一年)
再往東,藍黑主調的終點拱門已經搭建好,陽光灑在地面上的獨角獸賽徽,幽冷而靜穆。無數跑者都默默地跪在獨角獸賽徽前,拱門前,虔誠地獻上自己的大禮,那是來自不同遙遠國度的膜拜。北側就是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藍色坐席尚無一人,翌日將一如既往坐滿幸福吶喊的觀眾。
如果繼續往東,我們就回到住處,但鬼使神差地走了相反方向。也許是在博覽會,一番小瘋狂讓自己迷失了方向。博覽會自然是官方贊助商阿迪達斯的主場,面積最大貨品最多。那波馬第120屆的限量版外套自是不可或缺,以至於念念不舍地我出門了又折返回去多買了一件。獨角獸玩偶、各款紀念杯、徽章、各式帽子、T恤滿滿當當的,不過,限量版的衛衣沒有了,工作人員還遺憾地說,波馬特製紀念款Boost也售罄一空。本來還發一張海報,上有上一屆所有波馬完賽者名字,也許自己沒留意,也許是錯過,總之與它失之交臂。倒也不是特別遺憾,明年我的名字就出現在海報上,那才是最想得到的。
出了阿迪展區,就是各路神仙顯神通。心無旁騖,直奔索康尼。索康尼的波馬紀念款Kinvara 7,朋友與我皆情有獨鍾。在兜兜轉轉之餘,順手在亞瑟士展區列印了自己的目標配速表,路過了免費品嘗能量膠的長隊……人越來越多,只能挪著步子,小心避讓對方來客。整體而言,博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意猶未盡。4年前的柏林馬拉松博覽會,遠比這個盛大壯觀。光是歐美各地大大小小的馬拉松獎牌展示區,都能堪比波馬博覽會上除了阿迪達斯的其它任何一個展位的規模。而且,波馬的志願者也並非完美得無可挑剔,比如給我發放參賽號碼簿的志願者頻出好幾個小錯。
想著想著,猛然抬頭,發現環境十分陌生。卻見一個巨型體育場,廣告牌寫著 RED SOX。哦,莫非有波士頓紅襪隊的比賽。將信將疑地往前,果然,這邊與Boylston大街的安靜形成鮮明對比,也是人潮如織,但分貝驟然提高,各種小吃、飲料、紀念品、報刊、海報攤位琳琅滿目,擠滿街道,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個繁華市場。倆壯漢舉著擴音喇叭,喊著我一個字也聽不懂的鳥語。再走就是安檢門,打聽一番得知,需要繞行才能到達最近的地鐵站。想必這應是 RED SOX的主場Fenway Park。一路繞行,迎面的全是穿著 RED SOX的男女老少,尤其是白髮蒼蒼的老者,儘管步伐不再矯健,但那眼神堅毅而執著。
作為一個體育愛好者,我最初知道波士頓是通過籃球,凱爾特人隊。狼王加內特和雷·阿倫和保羅·皮爾斯組成的「凱爾特人三巨頭」,2008年的總決賽中擊敗湖人隊,獲得NBA總冠軍。凱爾特人一共獲得NBA17次總冠軍,是迄今NBA奪冠次數最多的球隊。波士頓還是籃球的發源地。其實,除了籃球,棒球照樣是波士頓的符號。波士頓紅襪是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創始成員之一,芬威球場(Fenway Park)興建於1912年,是美國四大職業運動項目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運動場地。1903年,在波士頓舉行了第一場世界職業棒球大賽。體育是這個城市的基因,因此誕生了世界最難最古老的城市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每年波馬的沿途觀眾,多達100萬人,從第一公里到終點毫不停歇的狂熱吶喊,那實際上是這個偉大城市數百年融化在血液里對體育的崇尚。
三
1630年9月17日,來自英國的清教徒移民創建了波士頓。
1770年代初,英國人嘗試全面控制13個殖民地。12月16日,波士頓8000多人集會抗議。當天晚上,在塞繆爾·亞當斯( Samuel Adams) 和約翰·漢考克( John Hancock) 的策劃和領導下,60 名「自由之子」化裝成印第安人上了茶船,將東印度公司茶葉全部傾倒入海。這就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隨後引爆了美國獨立戰爭。
塞繆爾·亞當斯出生於波士頓,畢業於哈佛大學,但似乎是一個並不成功的釀酒師。不過,三姆啤酒,這個迄今為止世界上度數最高的啤酒,曾4次獲得「全美國最棒的啤酒」稱號,正是用他的名字Samuel Adams命名,以示對愛國先驅的紀念。而Samuel Adams啤酒,也正是波馬的贊助商之一。今年每一個參賽運動員賽前都領到了印有Samuel Adams的啟瓶器紀念品。
博覽會所在地約翰·漢考克大廈(John Hancock Tower)以及博覽會本身的名字:John Hancock Sports Fitness ,自然就是為了紀念約翰·漢考克,獨立宣言的第一個簽署人。波馬「護照」的封面上,他獨立宣言上獨特而高貴的簽名赫然在列。
(這是約翰·漢考克在獨立宣言上的簽名,在當時美國是家喻戶曉。)
波士頓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的城市,你不小心就觸碰到一段偉大的歷史。在波士頓建立不久,清教徒就創立了美國第一所公立學校波士頓拉丁學校、美國第一所大學哈佛大學。如今,波士頓是美國東北部高等教育和醫療保健的中心,是全美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哈佛、麻省理工(MIT)、波士頓學院(BC)、東北大學(NEU)和波士頓大學(BU)等高等學府。
17日下午,匆匆與當地華人跑者聚會後,北京幾位跑者應邀前往波士頓大學(BU),接受那的中國留學生的一個採訪。提起BU,中國人很容易想起呂令子,那個把生命休止符定格在2013年4月16日的美麗女生。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漫步波士頓大學校園,寧靜而美好。灼熱的午後陽光,而風依舊有些微涼。偌大的足球場,學生們耍著飛盤,球場上正激烈拼搶。咖啡館裡三三兩兩,而遠處計時牌後方的高速路,車流奔忙。
採訪就在看台下方進行,問的問題過於簡單:為什麼跑步、是否有過放棄、馬拉松精神是什麼、為什麼年輕人跑馬拉松的少。
說實話,些許失望。
(野馬鐵軍跑團在BU合影)
四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該會怎樣再跑波馬?
在波士頓的前兩晚,都是囫圇覺。18日6點穿戴好下樓,大堂里已不少跑者。酒店專門為跑者準備了早點和水,麵包香蕉巧克力應有盡有。因比賽時間10點才開始,此刻吃似乎沒必要。服務生沖你喊GOOD LUCK!在這裡,GOOD LUCK是所有人向波馬選手發出的第一祝福。
先去終點附近存包,不用問,跟著人流走即可。存包處還有人發放食物。再回到Boston Common,沿著TREMONT大街往北,那是上車點。所有運動員將搭車前往起點Hopkinton,往來運輸的全是黃色的學校巴士。傳說中美國霸氣十足的校車,終於沾馬拉松的光坐上了一回。
一路不表,鄰座幾欲搭話,無奈鄙人英語著實不濟。一個多小時後,抵達了Hopkinton的運動員村。說是運動員村,實際上就是巨大的草坪搭建了幾個大大小小的帳篷,三面外圍都是臨時廁所。
帳篷里堆滿了食物、運動飲料和能量膠。隨便吃隨便拿,以不浪費為原則。有經驗的運動員,此刻才開吃。
此刻,開始看出老鳥與菜鳥的區別。草坪上已經躺了密密麻麻的人,或裹著塑料袋,或鑽在救生毯里,還有穿著破幾拉灑的大衣。哦!不!居然有不少人穿著睡衣,白的紅的綠的什麼顏色的都有,而且是冬天那種厚袍。老鳥的手裡還拿著幾塊紙板,往草坪上一鋪,裹上毯子就睡,真是羨煞我也!我原以為像柏林馬拉松那樣,存包後會有志願者發一次性雨衣,而波馬居然沒有。因為反恐需要,起點不能存包,只能自己穿上多餘的保暖裝備,起跑前扔掉。此時不到8點,雖然太陽已經升起,但風也不小,凍得坐立不安。距離第一槍10點還有將近2小時,光站著也實在頂不住,我硬著頭皮直接坐在草坪上。那些枕著跑鞋已經呼呼大睡的,也許是第三槍或第四槍(11點15分)才出發,這樣能休息三四個小時,絕對是英明之舉。而我偏偏只穿了短褲,沒一會凍得流鼻涕。
(圖為2015年的網路資料圖,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第一次去廁所的時候,人很少,幾乎不排隊。廁所非常乾淨,除了配廁紙和水,還有洗手液。大家安靜地排隊,統一距離廁所20米遠,這一切讓我們跑者也擁有尊嚴。第二次再去排隊,隊伍已經有將近百米。臨近出發,前面的人看見我紅色號碼布,主動讓我插隊往前排,一下子節約了不少時間。格外感動他們的友好、善良。
運動員村通往出發區有幾層志願者把關,不到集結時間不讓進入。我在第一槍第5區,9點20開始入場。候場時,大家脫下禦寒衣服,有專門的志願者收集,或直接扔進回收大桶里。沒有嘈雜,沒有擁擠,更沒有鑽來鑽去的人,大家默默的依次前行。路側已經圍上鐵欄杆,志願者又開始發水,發食品,兩邊的居民此刻就開始嗨起來,叫好的,鼓掌的,比我們興奮多了,跟他自己要參加一樣。不久左側就有人排隊,原來是抹防晒霜,志願者扶著一個飲水機水桶那樣大的瓶子,運動員擠防晒霜,上上下下的塗抹,當然,這是免費的。
波馬之行,我照例帶了5個能量膠。其實,運動員村隨便吃隨便拿,賽道上水和運動飲料敞開喝,隔三差五的就發能量膠。而最應該帶的禦寒利器,一個都沒有,真是笑掉大牙。
在5區,簡單熱身,然後兩架直升機轟鳴低空掠過,爆發出一片喝彩。之後,奏美國國歌。未幾,聽得前方嘭的一聲,人們又是一陣歡呼,10點整,出發。
一路不詳表。早就耳聞,波馬前10幾公里一路下坡,實際上呢,整體上確實一路下降,但每往下跑8、900米立即就要爬坡100米,就這樣像梯田一般。10公里過後,我感覺跑不動了。堅持到12公里,配速無法維持,越來越慢,已經有人碰我的腳後跟了。身體開始難受,我伸手示意靠邊,然後降速調整。身體打晃總想倒,就走幾步,一閉眼似乎也沒什麼問題。不走不要緊,一走,路邊本來就很瘋狂的觀眾目標瞬間對準你,喊著你的號碼為你加油。實在不好意思走下去,只能繼續慢顛兒。如是走走跑跑,卻一路欣賞了不少風景。
你看到的,是這樣的:只要你跑得夠快,我就光給你看。
(而真相往往如此,騙人的美女啊!說真的,我真回頭看了,哈哈。)
比如著名的韋斯利尖叫隧道,名不虛傳。波馬觀眾絕對熱情,真是賣力地瘋狂吶喊,還拚命搖著鈴鐺。但距離韋斯利一公里遠,一陣高分貝的尖叫聲就傳來,高的恐怖,真是不明覺厲。欄杆上趴滿了美女,舉著各種kiss me的牌子。但說實話,我所在的第一槍紅色號碼區,並沒人去親,連擊掌的都很少,一路上安安靜靜地埋頭奔跑。我那時已經崩潰了十公里,反正打醬油了,就挨個擊掌,即便如此最後也擊不動了,隊伍實在太長,而且姑娘們很實在,手還真用力。
還比如,一路上最感動的就是兩側的孩子,站得筆直,伸出小手,用充滿渴望的眼神看著你,等著你跟他擊掌,接過他手裡的桔子、水、冰棍、冰水毛巾……有的小不點兒,吸著奶嘴躺嬰兒推車裡,還衝你擺手。崇文尚武,這就是波士頓。
(我就一頭一尾認真跑了,中間全部打了醬油)
這次狀態嚴重不好,以至於何時錯過了傷心坡都渾然不知。最終以3小時31分完賽,跌破了近幾年的參賽底線。高溫+逆風+坡多,即便我有良好的狀態,按目前的能力也很難有個人的突破。來年再戰吧!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收穫一路,感動滿滿。印象深刻的還有,波士頓城區,好幾處遇到了燒烤攤,煙味肉味傳來,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剎那間我彷彿漫步在北京的大街小巷。
五
陽光照樣升起,海鷗當街低徊。
賽後,無論是當天下午還是第二天,遇見波馬參賽服的,都互相報以會心一笑。跑者有著天然的默契,無需多言。而在餐館、在商城、在機場公共場所,都會有人過來向你道賀,有的還饒有興緻跟你聊兩句。
19日清晨,我重返Boylston大街,重返終點。一切恢復了往日的寧靜,不過,路邊帳篷還在等候拆除,卡車還在緊張運送物資,工人們還在忙碌拆卸各種架子。終點附近,悄然排起了長隊,原來是獎牌刻字的服務。除了博覽會,路兩邊的商店也授權銷售官方紀念品。我又欣喜地發現,博覽會上那些消失的蹤影得以出現,比如阿迪達斯限量版Boost跑鞋、帶帽子的跑步衛衣以及品種更為豐富的紀念版帽子。得來全不費功夫,只看是否有緣人。
跑者,自有獨特的氣質,在哪兒都能一眼發現。精瘦的身材,幹練的運動服是他們共同符號。有一道最別樣的風景就是,幾乎所有的運動員喜歡穿著他本人第一次來波馬的參賽服/紀念版外套。甚至從衣服的顏色,就能知道他第一次參加波馬是哪個年份。江湖地位,不怒自威。在博覽會上,我見到了久違的王樂,他果然穿著2013的黃色波馬外套,讓我艷羨不已。穿著紫色外套的,自然就是2015年的朝聖者。在地鐵上,時常見到那些顏色發舊的參賽服,胸口綉著2005、2008等數字,讓我等直流口水。而我這樣的菜鳥,自然穿著今年的綠色外套,滿大街晃悠。
對於這次波馬,一位網友「肯亞玲」寫得很好:「年復一年,許多人一次又一次來到這裡。不是為了BQ,也不是為了PB,這是一條夢想之路,與強者同台競技,在百年文化中找尋自己的位置。他們謙卑地不停地努力著,用汗水書寫自己的歷史,並將自己寫進這個城市、寫進馬拉松賽的歷史。」
(波士頓馬拉松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馬拉松,從1897年至今從未間斷過。波士頓馬拉松也是世界上要求最高的馬拉松,報名成績相當嚴苛。)
是的。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苦哈哈地跑步,動輒批評「要麼PB、要麼PB(跑崩)」的理念。做一名嚴肅跑者,我的目標就是為了自己能達到BQ。不去遠方,你永遠不知道夢想可以實現。不去挑戰,我們只能碌碌無為老死在床榻。其實,即便達標了BQ,生活照樣繼續,工作還要玩命,家庭永遠第一,跑步只是樂趣。不過,有目標總比沒目標強,有感召人才會懂得珍惜,有動力生活才更有滋味,有壓力人才不會飄飄然。
如果再去波士頓,我會準備得更充分。此次實在太倉促,臨出發前我還在拚命趕稿,一直沒時間做各種準備,既沒看攻略又沒研讀賽事郵件,連地圖都沒瀏覽。以至於我連續幾次迷路,找不到方向。
如果再去波士頓,我會多待一段時間,去漫步查爾斯河畔,去哈佛麻省膜拜,去走一趟自由之路,去波馬博物館逛一逛,如果有機會,看看RED SOX 的一場比賽……
波士頓街頭的花剛陸續開放,北京的丁香花早已掛滿枝頭。思念與嚮往,感恩與期待,又將寫滿一年,又一年。
無悔夢尋過,只恨太匆匆!
附2016波馬參賽的中國選手名單:
馬拉松跑步跑步愛好者
網球界有著名的四大公開賽,跑馬界也有自己的六大馬拉松。柏林、紐約、芝加哥、東京、倫敦、波士頓,WMM六大馬拉松賽事,就是無數跑者心中的神殿。六大滿貫,你可以遲到但不能缺席。
既然是神殿,說明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掂也不是平平淡淡跑完就算,我們首先來看看去六大的第一步——報名門檻。
以倫敦報名為例,分為抽籤報名,慈善報名,海外報名(旅行社合作名額),半專業組報名(僅限英國居民),英國田徑俱樂部報名,錦標賽報名(針對精英選手),輪椅組報名,延遲報名。
除波士頓馬拉松之外,大部分跑者要通過拼成績達標、拼人品抽籤、拼財力做慈善,三選一得到參賽名額。先撇開人品和財力,單拼成績看看你距離六大有多遠。
達標成績難
先說東京馬拉松,男子全馬成績在2小時21分1秒到2小時55分以內,女子成績在2小時52分1秒到3小時40分以內,就有機會在抽籤前拿到參賽名額;但是地區男女比例不定,所以可能你成績達到依然拿不到名額,就得寄希望於大眾抽籤報名通道關閉前再獲得一個中籤機會。
倫敦馬拉松直接抽籤決定名額。但是即便對於本土選手,達標也很難。
另外芝加哥馬拉松達標成績,男子在3小時15分以上的不予考慮;女子完賽時間在3小時45分以上也沒有機會。
柏林馬拉松男子完賽成績要求是2小時45分,45歲及以上放寬到2小時55分;女子成績要求是3小時,45歲及以上成績要求為3小時20分。
除開抽籤的東京和倫敦,我們舉例35歲國際跑者在各賽事跑全馬需要達標的成績,做一個對比。你也可以將自己的成績與達標成績進行對比。
對於其他五大,如果成績未能達標,你還能寄希望於抽籤,拼一把運氣,但是在波士頓馬拉松,一切以成績說話。
實際上圖中BQ(boston qualify)只是你具備了提交報名賽事的機會,即使達標也並不能保證就能參賽。如果達標人數超額,按照成績快慢順序,快者入選。
2017年賽事,組委會公布的結果是,你得比BQ快上至少2分09秒,才能順利報名。按照18-34歲檔,男子要跑出3小時02分51秒,女性至少3小時32分鐘51秒。這個才是真正的最終「BQ」。
而這個最終的「BQ」並不是固定的, 2015年-1分02秒,2016年-2分28秒,2017年-2分09秒。2017年波馬總計26171人達標BQ申請參賽,最終23214人入圍,2957人被淘汰。
所以你會明白為什麼每個馬拉松愛好者心目中都有一個波士頓的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征服這匹「獨角獸」。不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城市馬拉松,而且因為每一位參賽選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慈善捐款貴
那麼如果成績沒能達標也未能中籤,內心萬分迫切想去六大怎麼辦呢?你還有一個辦法,走慈善渠道——代表慈善機構參賽。
倫敦馬拉松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賽事,募集了近6億英鎊的慈善捐款,每年參賽者中有三分之一是為慈善奔跑。
而在倫馬官網上寫道:「數以百計的慈善機構擁有數以千計的有保證名額,它們正在等著你去聯繫。」弄到這類名額有一個前提:必須為它們募款,而且大多要達到四位數英鎊。
慈善名額的費用一年一年的增長。國內通過慈善渠道報名,不含交通費都要2W+。所以,跑得快,你就有機會能省掉這筆慈善捐款。
輪椅組別
另外六大還有輪椅組賽事。這是為了讓更多的群體感受到馬拉松運動帶給人的陽光與活力,六大的輪椅組基本上針對的是精英運動,輪椅組別是在一開始就先出發。
在國內,大連馬拉松和廈門馬拉松有專門設立競速輪椅組的,大馬是國內「四大」馬拉松中唯一得到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IPC)認可的賽事。值得高興的是從大馬走出去了很多參加波士頓馬拉松輪椅組的優秀殘疾運動員。
說完報名門檻,你是對六大望而生畏還是蠢蠢欲動呢?
掀開面紗後,接下啦我們還會繼續為你介紹六大馬拉松精彩亮點,悅跑六大滿貫系列二:多少錢能跑六大?小悅幫你打算盤。
「悅跑圈」一款面向跑步愛好者,專註於跑步的運動社交類APP。
有錢就好
前幾天看報道一姑娘花20w去年一年跑完六大馬
直接慈善名額很容易的
http://bbs.running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8122fromguid=hotextra=mobile=2
如果你達到了身體的極限,剩下的一切將會變得澄明
2016年3月25號那天極其手賤的點開了愛燃燒的網站,突然看到芝加哥馬拉松的報名推送圖片,又極其手賤的點進了芝加哥馬拉松的官方報名網站,用谷歌翻譯好不容易找到了報名入口,然後填了一堆資料就完結了,收到一封確認報名的郵件(非保障性名額)就沒繼續搭理(大滿貫賽事你都不知道能不能中籤,抱著中籤了再說的心情就沒繼續搭理了),愛燃燒說是4月28號芝馬官網會出報名結果,就沒管了。但在4月21號的時候我的VISA卡給我一條扣款簡訊,大致的是美國銀行芝加哥那邊扣了我210元美金,第一個反應就是遇上了盜刷了,致電銀行申訴,銀行停卡並答應追款,然後我又沒管了。等到5月2號帶隊回家閑來沒事想起芝馬這事,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打開了郵箱,咦?4月28號沒有芝馬的郵件啊,莫非有什麼不妥?回查第一封郵件,哦?!4月21號會發起扣款.......回查4月21號的郵件,然後發現了芝馬的中籤郵件。突然覺得自己心好大.......馬上致電銀行要求停止追款並說明理由答應還款,立馬搜索美國簽證的事宜。
美國簽證也是一道巨坑,雖然說B2簽證會有90%的過簽率,但一旦拒簽,簽證費就打水漂了。美簽的官網也是設定的夠坑爹的,跳轉到DS160表格就傻逼了,查攻略,用谷歌翻譯,前前後後用了1個半小時把DS160給填完(填完直接想殺人,每20分鐘強制退出是要鬧哪樣啊?!!!)。去中信銀行交款,回家裡面預約免簽時間。5月9號上去7點來到領事館門口,排到進門前發現自己沒有列印預約時間表.....再一次覺得自己心好大。美領館的工作人員進去核實了一下,放了我進去,過了安檢,發現鑰匙還在自己口袋裡(咦?他們怎麼沒有檢出來呢?)。美領館內核實護照,輸入指紋就輪到面見面試官了,面試官還不能自己選,那個窗口人少就去哪裡,碰上一個帥哥(本人也是男啊,我想找個妹子面簽的希望破滅了),帥哥一共就問了:你去做啥?之前跑了幾個馬拉松?為什麼要去美國跑馬拉松?你的身份證給我看看,你在哪裡工作?工作職責是什麼?然後啪啪啪敲了下鍵盤對我說:你的簽證過了,加油。什麼?就像男的第一次約女生去開房,前期準備了一堆事情,結果進去5分鐘就完事,還覺得挺爽的......我準備的英語對白一句都沒用上啊!。
現在的狀態是訂好了機票,在AIRBNB找房中........
5月12號更新,民宿已訂好,計劃6-8號的芝加哥之旅,美術館,雲門等~
10月12日拖著疲憊的身軀於北京時間7點多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隔天凌晨1點回到廣州的熟悉的床上。
先說說EXPO吧,2016年10月7號坐著BUS來到了EXPO,到的時候EXPO還沒有開門,主持人還在介紹,幾分鐘後,開放進場。拿出自己的列印好的參賽確認證明,找到工作人員掃一掃證明上的二維碼拿到了號碼布,然後就進入主場,各大讚助商例如NIKE、ASICS.THE NORTH FACE、KONA ONE ONE、BROOKS等都有攤位,NIKE作為主贊助商佔地最大,但前一天在OUTLET沒有找到K22,我十分的怨念,一頭就扎入了ASICS的攤位,果然有K23。然後在同攤位有個德國的鞋墊參展商安利了我一款鞋墊,試穿之後果然比K23的原裝的舒服,一起下單,217刀就飛了~
買完之後就去拿參賽服,去之前就看到了NIKE贊助的參賽服丑的那個都不忍心穿了(實際上也沒幾個真的在跑馬的穿),選了個L碼就完事了,參賽包是透明的大塑料袋,估計是為了存包時安保的需求才這樣設計的(美國人估計也是怕了),一件衣服、若干優惠券、一袋洗衣液、若干的能量棒,最重要的是有3顆安眠藥。安眠藥的設計太貼心了,我飛機回來香港就是靠這葯撐過來的,一片安睡6個小時,就吃飯的時候被叫醒了,感覺上一會兒就回國了。
吐槽點:在EXPO的時候終於看到了一些正常體態的美國人了,一出去就看到那些滿大街的胖子,在地鐵公交上一個屁股坐2個位置的美國人真的好討厭啊,還是瘦瘦的好。
再來說說跑馬,一開始在廣州還為了芝馬打開了NIKE RUNNING的訓練計劃,選了中級跟著練,6月份的時候一個月達標跑了200KM,然後,然後,7月就馬上感冒了,身體隨之變得異常的弱,膝蓋的疼痛一直持續,接著廣州入夏,實在不想出門跑步,7-9月的訓練量慘不忍睹,就沒幾次,體重也隨之反彈了6kg。出發前2個星期還在辦公室扭傷了左腳踝;出發前還被老媽嘮叨:你這樣不練真的跑得下來?下了飛機到了民宿之後晚上睡覺雙小腿抽筋,不得已去買了個按摩球拚命的滾......真是怕出師未捷身先死啊。
第一次跑全馬,經驗完全不足,一大早吃了subway之後就出發到起跑點找小夥伴先拍照,10月的芝加哥早上真心的冷,風吹得嗖嗖的。看到白人選手在集合區外面的穿著就發現自己真的是個傻逼,有的穿著大袋子(只露頭手小腿,很擋風啊),然後自己拖了衣服褲子就只能在風中瑟瑟發抖。從8點到終於起跑足足走了20多分鐘,抖了20度分鐘,看到不少有經驗的選手是最後起點才丟衣服或者救生毯簡直就是羨慕。
一開跑不到1KM,就經過一個隧道,好多選手就跑到隧道邊開始尿尿了,所以北馬尿紅牆這事我表示能理解。開跑的前7KM里,因為我設置了預警提示,但在芝加哥的天際線里跑,兩旁都是高樓,配速是依據衛星來算的,就算佳明235開了雙星系統,提示還是亂的,跑到林肯公園的時候終於大致上跑出了天際線,我也把預警提示關了,看著心率跑。
本來是想530完賽的,在EXPO上拿了悅跑圈的配速跑,跑到10km的時候發現時間比配速表還快個17分鐘,然後就想別跑那麼快,走走再跑,跑到20km的時候比配色表還快5分鐘,其實這個時候已經表示掉配速了,但還是選擇了走走再跑,結果27km的時候直接撞牆,兩條大腿的肌肉劇烈的疼痛,雙眼艱苦的看著前方,尋找著急救站。到了急救站本來還以為有類似國內雲南白藥這種氣霧劑的,結果人家直接沒有,只有一種抹上去感覺非常冰爽的啫喱,沒有辦法只能用這個,抹上去真的非常冰涼,27-35km真的是非常的難捱,疼得只能走走跑跑,快到唐人街的時候,接到老媽打來的電話,我說還在堅持當中,結果掛完電話,雙腿窩抽經了.......過了唐人街發現自己的補給也就只有一個能量膠了(第一站能量膠我沒拿,都吃自己的,也是悲催),而且唐人街後面的香蕉補給站竟然被清空了,什麼鬼啊,六大賽事,香蕉被吃完了?!沒辦法只好不停的尋找路邊的野生補給君,芝馬還是不同東馬,美國人的零食真心的吃不習慣,但只要能緩解肚子的飢餓感我真的是什麼都不顧了。最後的7km終於體內積聚了足夠的內啡肽,能夠拖著雙腿繼續以7分的配速跑下去,跑到了最後的大直路上,想想,今年一共有555個中國人來跑,應該有一些跟我跑的一樣渣的,但怎麼找到他們呢?我把袖子卷了起來,露出了手臂上的國旗貼紙。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一個姐姐跟我打招呼了,聊了一下髮型對方是杭州來的,就邀約一起跑到終點,她說好,但跑著跑著,我竟然跑進了630的配速把她拋了,她還是那麼的勻速,但堅持不了1km,我又覺得不行了,開始走,那個杭州的姐姐又上來了,我還是再次啟動跟她跑上一段,結果還是一起步把她拋了,最後我先過終點,她隨後就來了,我兩在終點線上互相的拍照,她還幫我拉伸,那酸爽不可描述!~
其實我是在最後400米,把腰包裡帶了一路的跑團的旗子拿了出來,披著跑團的旗子以5小時57分的渣到不行的成績完成了人生的首馬,激動得哭著過終點。一路上孤獨的前行,也非常感謝路邊那些說你是BADASS的人,跟你give me five的人,為你鼓掌的人,在唐人街遇上的披著國旗為你加油的中國留學生自願者等等,正是些人,鼓勵得讓我完成了這次的馬拉松。
最後提一下國外馬拉松與國內馬拉松不同的地方,第一就是人真的非常的多,沿途都站滿了為跑者歡呼的人群,親友團非常的給力,安保十分的嚴格。第二就是為了慈善名額去跑的人非常的多,這群人幾乎都集中在5小時左右,跑得跟我一樣渣,但我比人家的精神卻差上一節,他們真的是為了某個慈善的理念去跑上賽道的。第三終點的補給真的是充足到你想吐啊,香蕉蘋果啤酒高熱量奶等,還有為了冰敷的冰袋,在我那個時間段還供應充足~第四點就是想吐槽或者提醒的一點了,芝馬跑過半馬之後就不怎麼看到KM的提示牌了,全程英里的提示牌比公里的提示牌要大很多,習慣了國內以公里算時間的真心不習慣。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不知道這個月底能不能中籤柏林,我又手賤了~
2017年3月3號上午5點10分,我收到了紐約馬拉松的扣款通知。8點30分,我收到了來自紐約馬拉松組委會的中籤確認郵件~年底的賽事,我要來續更咯~
當你走上賽道時,你心中所有的疑惑將煙消雲散。
先說成績,關門時間6小時30分,我用了6小時零3秒。比上次芝加哥還慢了3分鐘,有點慚愧。
今年有點不順利,6月份的時候確診重度MDD,導致一點都不想訓練,從確診到起跑前跑了10次都不到,沒一次超過10km。只在開跑前一個半月報了個訓練營,好歹糾正了核心肌肉的使用,這點還是很重要的。去美國前十分緊張,還導致了身體不適的感覺,畢竟機票,airbnb ,景點票都訂好了,不去不行,只好跟朋友交代好「後事」,然後告訴自己,實在不行,跑不動就上收容車吧。
30號到,31號就去了outlet 買買買,剛坐車回到紐約打開手機就看到新華社的新聞說紐約曼哈頓發生了恐怖襲擊,死8人,再看了看地點,這個就和我晚上去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巡遊路線上不遠的地方,美國真心不安全!剩下的幾天除了逛MET,MOMA 外還是買買買,每天步數1W+,加上吃不慣,真心痛苦。
在EXPO上是訂了去Sataen Island 的船票,8點半開船的,結果去到碼頭被告知船來了就可以走,不用等到指定時間。
下了船剛好8點半,然後,然後,然後就是無盡的等待接駁巴士
在碼頭裡還好,出去還要排好久,風吹得冷颼颼得。下了巴士一看錶10點半了,起跑時間是11點。過完安檢,看到身邊的人都是快步走進去或者跑進去的。起點的指引不太夠,存包,換衣服,上廁所都十分倉促,拉伸就不用說了,根本不夠時間啊,只能做幾個簡單的動作。起點就在全長1290米的Verrazano-Narrows大橋,聽完美國國歌,看到信號槍,還算是擠到了11點的出發的前排。一過起點就上坡,沒錯,紐馬就是這麼任性。
跑了2016東京馬拉松,詳細請移步去 參加2016年日本東京馬拉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哈哈蔥頭的回答
自己並非專業的跑者,東馬是自己第二個馬拉松,剛好和朋友一起抽中了簽,就趕緊買了機票,整個過程都十分贊,尤其是那些熱情的觀眾!!!!
關於準備工作,因為正好12月是新加坡的渣馬,所以一直有練著,保持每周20-30KM的跑量,周末跟著渣馬的pacer跑了2個月,然後1,2月繼續加量訓練,因為新加坡氣溫高,到了日本感覺各種自如,心跳都慢了10來下,狀態很好。
希望這輩子能把大滿貫都集齊toro....
首先有錢 一次2w 贊助一萬 單位可能是美金 耽誤掙的錢也不會是個小數目
其次有空 一個地方呆一周的話 6個地方就一個半月 國內 中產 一年有一個半月假期的 恐怕不多吧
走慈善渠道 拿錢砸 要比刷bq容易些
不過對體力的要求也不低 一年內完成有難度
真挺不容易的
有錢 體力好 有空 三者齊備 中國這樣的人 真不太多我也好想知道有哪些大神跑了,太牛了~
推薦閱讀:
※踝關節扭傷沒有骨折,為什麼還需要打石膏固定?
※每天跑步5-8公里,堅持了半個月以後,膝蓋感覺不適。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膝蓋受損?
※跑步出痘?
※跑馬拉松有哪些注意事項?
※我這個情況到底是 KAYANO 還是 NIMBUS 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