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在電影《沉默的羔羊》中是一種什麼寓意?
讀過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大概就能明白,引用叔本華的話來詮釋人生。
「我們好像草原上的羔羊,在屠夫眼前嬉戲,一隻接一隻地成為他們的獵物。就像這樣,我們在平安的日子裡,不知道悲慘的命運正在等著我們:疾病、迫害、貧困、殘廢、失明、瘋狂和死亡。」
象徵被絭養在無知與命運牢籠里,隨時會被惡魔挑上的人;猶如那些在牧場里隨時被屠夫宰殺的羔羊。
羔羊指的是小羊,在片中也暗喻人生的童年。
「由於生殖系統的可怕活動仍處於靜止狀態,而大腦活動已經充分發揮,所以童年是天真快樂的時光、人生的樂園、失落的伊甸園,所以我們一生其餘的漫長時光都在熱切地回顧童年。 」
在精神分析中,童年經驗對於人格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片中的野牛比爾、克瑞絲、漢尼拔都有過悲慘童年的經歷,這也是漢尼拔和克瑞絲第一次會談,就想從她的人格特質中揣摩她小時候可能的陰影,甚是在最後一次見面時「Quid pro quo」。
但苦難卻造就不一樣的人格發展;有人墮落成為惡魔、有人卻升華成為天使、有人則像不偏不倚的上帝。
「既不愛人也不恨人,就佔了世界智慧的一半;另一半則是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信。」所以克瑞絲並不受漢尼拔的審判、制裁,讓她去解救待宰的羔羊。
專註漢尼拔二十年!最高票宜子的回答是極好的,我補充點個人的觀影感受。
沉默的羔羊在片中有兩處對應,一處是完成了的,一處是發散而未完成的。
完成了的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克拉麗絲抱著小羊逃跑這一事件本身和在逃跑中產生的驚恐、迷惘、憐憫等複雜情感凝聚成一段潛意識被深埋在克拉麗絲幼小的心靈里。這同那個變態殺手水牛比爾想變成女人的潛在慾念在某種意義上是等同的。不同的是,水牛是通過拿女人的皮製成衣服來完成慾念;而克拉麗絲是通過消滅犯罪(消除暴力)保護弱者(拯救羔羊)來平衡心靈的傷口。克拉麗絲的這段潛在的意識在水牛比爾被擊斃的那一刻得到了一種狹義上的完成。
沒有完成的是一個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綜合問題,這是從食人者漢尼拔的視角透露出來的。第二部中漢尼拔對克拉麗絲說了一句話:我繞了半個世界,就是想來看你釋放自己。漢尼拔努力的向克拉麗絲揭示社會的墮落,人性的虛偽,即便是中情局這種標榜正義的機構,也在與權勢作著險惡的勾結;平日里人模狗樣的上司、同事,私底下也在與金錢作著坑髒的交易;人們以友善示人,而以自私和懷疑自處。溫順而善良的羔羊從來得不到上帝的安撫。(耶穌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釋放自己」是在呼籲我們的小克拉麗絲不要再沉淪、留戀於這樣一種險惡虛偽的生活之中呀!什麼道義,什麼警員的職守,在哥這兒就是個屁呀!來吧,讓我來教會你看清社會和人心的真實模樣,讓我來引導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和哥一起浪跡天涯,食人為生吧……—…………
當然,克拉麗絲不是海德格爾,也不是漢尼拔本人。她有一顆善良的心,也有能力同情漢尼拔的思想,但她也是一個受世俗倫理道德教化了兩千年的「常人」,一隻自以為是羔羊的生物。要本真的面對世界,在她還缺少一個華麗的轉身和一種推動轉身的原力……………………於是,壯士斷腕,伊人迷茫。
以上昨天晚上看了這部電影,感覺十分的贊,說說我的看法。我覺的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那個羔羊的故事。羊群知道他們要被殺死了,然後在羊圈裡哀鳴,當有一個善良的人幫他們打開自由的門時,他們卻沒有一個敢於走出去。。。。我想大概是因為羊們感覺自己如果跳出這個圈子就會被殺死;或者是習慣了被餵食的優越生活,寧可等待被宰殺也不願意離開這樣的生活;再或者是因為懦弱而不敢跳出這個圈子。。。。。總之種種原因他們面對機會而沒能改變命運。。善良的人只能力所能及的抱著一隻羊跑掉。。可是他So heavy。。。。。沒走多遠他們就被抓走了。。。為什麼被抱走的羔羊還是不肯出自己的一份力,跟著救了他性命的人逃跑,而是必須被抱著才能走。。。。也許是因為他們不懂吧。。。。我覺的沉默的精髓就是指的很大一部分人。。。他們活著快樂么?他們是充滿希望的么?--------希望羔羊們都能變成肖生克吧~
據說聖經中,羔羊其實是代表耶穌的,羔羊,就是小羊,大概看了一下聖經中的話,反正大多數都是獻祭之類的,看了很多評價都說是為了預示將來耶穌為了拯救有罪的世人,被獻祭訂在十字架上。
好吧……還是我個人認為,沉默的羔羊一部分是指史達琳心中的羔羊徹底沉默下來,後一種可能是英語語境的問題了,我英語不好,對沉默的分析略有點不清,所以……無奈!
以上。
這次Clarice救出了小羊,戰勝了屠夫,也戰勝了自己的心魔。
告訴我,羔羊停止尖叫了嗎?
直譯應該叫「羔羊的沉默」。
1. 這在書中有直接指涉。克拉麗絲(電影版中福斯特扮演的角色)向漢尼拔講述內心最深的恐懼時,提到了被送到孤兒院之前的夜裡聽到的羔羊被屠殺前的悲鳴;抓獲水牛比爾後,克拉麗絲終於得以睡個好覺,因為之前時刻縈繞在心裡的羔羊的悲鳴終於消停了,成了「羔羊的沉默」。
這點上,克拉麗絲的心理可以跟霍爾頓的麥田守望者類比。一方面,她降伏殘害女性的殺手,這是保護弱小、守護美好;另一方面,她也是在拯救被童年陰影籠罩的自己的心,守護自己內心的平靜。所以,羔羊是受害者/弱小者(沉默=安全),也是克拉麗絲自己(沉默=平靜/救贖)。
2. 從意象上分析,誼子引用的那些文本是有價值的,弱者、童年、純潔等都是相關的解釋。
我覺得這個電影的主題之一就是被漢尼拔反覆強調的轉變。野牛比爾想轉變成為殺人犯,只能在人生的歧路上越走越遠,最終走向滅亡;女主角很幸運有漢尼拔幫助她找到內心最深處的痛苦,並成功保護了被害人。仔細回想我的成長過程中,也是由一個個轉變把我塑造成了現在的自己,不管這轉變是好是壞。所以我認為轉變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然後回到主題,由於她小時候的經歷使得女主角是很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的。這種情懷使得她夢到羔羊在尖叫,使她有非常的渴望去幫助它們衝出牢籠,避免被宰殺的命運。然而這群羔羊在女主角打開籠門之後只是傻傻的待在籠里不動,甚至女主角抱著它走它都不能配合。所以關鍵來了,它們是害怕被宰殺的,然而在有人幫助它們逃跑時它們卻拒絕逃跑。這是因為它們懼怕轉變,它們寧願一直在這舒適的地方待著直到死亡來臨,也不想有所改變去承受改變帶來的後果。這正是女主角感到困惑的,我想作者也就是想用沉默的羔羊來譬喻人的某種本性吧。
知乎首答,邏輯與表達皆有問題,請見諒。
沉默的羔羊,其實是一個癥結,源於弗洛伊德理論中常歸因的童年陰影。
漢尼拔治療過水牛,所以知道水牛的問題所在,而見到凱瑟琳之後對她產生了興趣,希望有個等價的交換:提供水牛的資料協助抓捕,深入挖掘凱瑟琳的童年經歷——可以理解過八卦。
而凱瑟琳則不甘示弱:你這麼強你怎麼不分析下你自己。其實暗語漢尼拔過去吃人的經歷。
沉默的羔羊則是凱瑟琳童年陰影的主要體現:被壓迫、救助、無力,試圖去扮演上帝而實際上卻被他人所拋棄,這種感覺一直折磨著她,實際上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的現狀其實是源於她當時的無助感覺。在漢尼拔直接點出凱瑟琳的問題所在之後,也就是凱瑟琳發現了自己的癥結根源,那麼這個癥結就自然而然的放開了——童年的問題由於童年時候的不成熟導致於在心裡留下「不愉快「的感覺,而一直留在記憶的卻只是這種感覺而不是實際的問題,所以這個感覺是揮之不去的。而重新面對過去的問題之後,由於已經成熟了能夠比童年更現實的看待同樣的問題,這個感覺就消失了,人也就成長了。羔羊,任人宰殺無從反抗,沉默是它最高聲的呼喊說實在的,我不太能理解這部影片,那就從任務說起吧。以克里斯為線索,就她從小的命跡而言,那隻當時被她抱走的羔羊成了她心中永遠的結,她的父親母親都烙印於心,不如說她本身就是那隻羔羊,在沉默中努力扭轉自己的命運,她堅強勇敢而又機智。令人尊敬的還有對漢尼撥的信任與坦誠,而漢尼拔,他彷彿是除卻命運之外的載體,通曉世事。因為他曾說到「如果羔羊停止了尖叫,請告訴我」而我們都知道,羔羊從不尖叫,沉默是羔羊最大的尖叫,這尖叫從未停止。
這不是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為了 不被恐懼壓倒微賤的活著,麻木的壓縮自我下卑微的懇求生命的憐憫,脖子緊貼著地,知道即使是這樣庸碌而受人唾棄的生活也是緊咬牙關看著周圍的人在同樣困境里掙扎才硬生生挺了下來。生活沒有、也不敢有的孤注一擲勇氣和廣闊的視野。
這就是沉默的羔羊
一無所有下緊緊抓住一根稻草打顫的沉默的大多數。
我們不希望也不願承認我們是這樣的人,也更難以面對這其中有人看得更清、更無助、更瘋狂。
世間本沒有上帝,絕望與希望承受的多了,也就有人扮演起了上帝。。。
既有凱瑟琳童年的回憶,又包含沉默的眾生
以前寫的,翻出來了
初看這個名字以為是那些羔羊指那些受害者,那些弱勢的女人,一些難言的痛苦。沒想到它挖掘的那麼深入,其實幾乎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羔羊,不管學會了多少技能世故,內心的那個羔羊永遠在那裡,不去關注、面對,都會變得沉默,但是越是沉默越是容易影響或是控制著一個人的人生,而這個羔羊就是只遭受到的某些童年創傷後沒能繼續成長的內心的自己,而人生越往後認清了很多事情,卻越來越容易認不清自己,因為太熟悉,因為太想當然,因為太過自信,因為太不關注自己內心的聲音,於是離自己越來越遠,生理上長大了成熟了,而內心卻還是個孩子,更要命的是非要強裝堅強和成熟,所以一些行為就更加不自然甚至會傷害別人。
在電視分類中是屬於驚悚片,雖然鏡頭拍的算是很含蓄的,但是還是讓人看得精神緊張,感覺到了強烈的恐懼,每一步都提心弔膽,開始特別為女主角擔心,擔心她會被奇特醫生害或者影響,後來她查案的時候在黑暗裡獨自查看,我都是屏息看著,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做不到,真佩服她的勇氣,特別是最後的時候她一個人進入到地下室,恐怖陰暗,我想如果是我,應該是先穩住那個異性疲,然後去打電話叫其他警員過來,當然這樣的話那凱瑟琳就會遇害了,但是她沒有,她就是這麼直接進去了,就這麼拿著槍沖向黑暗,即使怕的發抖,即使每一步都特別艱難,我想她至少是被同時囚禁,很有可能被折磨個半死,可是我錯了,她贏了!真佩服她的勇氣,她所做的一切全部是勇氣撐起來的,本以為她一個優秀的學生,孤傲、冷靜、好強,其實我錯了,她幼年經歷了父母離婚,10歲喪父這些強烈的、殘酷的現實,卻仍然懷著對世間萬物的悲憫,對待宰羔羊的強烈慈悲,她要強、努力、強烈的想要更好,看上去沒有問題,而實際上卻都是童年創傷的驅使。而這一切都被奇頓醫生看在眼裡,並且一眼識破她那堅強外衣下的脆弱,因為他又何嘗不是因為童年的創傷而走到了這一步的呢?所以他喜歡她,因為他看到了自己的同類,與其他庸人的粗魯無禮和無知相比,他是喜歡她的。而後的談話,他用交換條件的方式來了解和開解她,他告訴她關於那個易性癖的人的事情,她則要講她的經歷,她於是再次面對她的童年,當她講到十歲的時候因為一個待宰羔羊的尖叫而出走時候,他驚訝了,也許他像我們一樣猜想她是受到了繼父的虐待或是侵犯,她過得生不如死,所以她逃走了,而沒想到她竟然在那麼小的念經經歷了那麼多的中創之後還保持著聖母一樣的悲憫,此時他不但喜歡她,更是尊重她,因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創傷導致的另一種結果,一個聖潔的悲憫的閃著光的品質!他幫助了她,也準備好了自己的逃跑計劃。
他說他很脆弱,童年的時候肯定是受過很嚴重的虐待和刺激,才讓他有易性癖,這是後天被動形成的,他看似殘忍卻很脆弱。是的,他十分脆弱!他的內心藏著一隻受驚的、迷茫的、恐懼的、自卑的、渴望改變的羔羊,而且那麼小、那麼弱的的一隻羔羊,所以他喜歡蛾子、喜歡黑暗、喜歡在黑暗裡實現著他自己的蝶變的夢想,也許他覺得他在做一個玩具,也許後面他都習慣了那些場面,他做的事情讓他看上去那麼恐怖、窮凶極惡、冷血。但是他卻那麼愛他的狗!讓我驚奇的還有凱瑟琳,那個受害者,議員的女兒,被囚禁,她完全是一隻待宰的羔羊,似乎她已經完全沒有了希望,因為前面幾位受害者就已經給出了證明,然而,她卻沒有放棄,即使她怕的要命,即使她也絕望過,但是她還是拾起了勇氣面對,她設計把他的狗也引下井裡,而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他不會傷害他的狗,因為只有他的狗和他才有愛的能量流,他快瘋了,那一刻他的脆弱畢現,他憤怒的對凱瑟琳說:「你根本不懂得什麼是痛苦」,是的,看起來那麼十惡不赦的惡魔,心裡卻也住著那般無力、痛苦的羔羊!一件看似那麼複雜殘忍的事情,源頭竟然那般簡單!
奇頓醫生最終還是逃脫了,用他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冷靜,逃走了,殘忍的殺害了兩個警察,還有一個無辜的路人,而最後他還是沒忘給女主角打個電話,問她說現在羔羊不會再尖叫了吧,說世界因為有你而有趣了很多。是呀,比聰明更高的是智慧,比智慧更高的是無情,而超越一切的卻是愛!8年的牢獄生活,經歷了千百次的折磨,他都不曾動搖,而面的她,一個最不可能成功撬開他的防線的人,卻讓他動容了……
十分欣賞美國的這一種對待犯罪的理性研究,屠殺不是目的,更不是有效的手段,而是找到源頭,找到更好的方式來防止和減少犯罪的發生,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隻沉默的羔羊,或大或小,總是在無意識的影響著自己的行為,那麼強烈卻又不易被發現,而且我們會找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解釋著自己的合理性,無意識的傷害著自己或是別人,童年創傷並不遠或深或淺、或輕或重的存在在每個人心底的最深處,別人的伎倆你很容易識破,那麼你自己的呢?你敢不敢潛入到童年最深處、最痛處、最想逃避的往事里,擁抱那隻沉默的羔羊,帶它找到正確的方向,給它應有的成長?
貌似俺理解的比較淺……
原著的英文翻譯應該是羔羊的沉默。俺認為其意思是:羔羊終於沉默了……
史特琳幼年沒有挽救那群羊(給她叔給宰了)。她選擇了騎著老馬(偷?)離開。羔羊對於她,就是無法挽救的生靈。對於自己無法挽救的生靈,她有了一種執念:一定要挽救。
話說最後從坑裡救出白富美(胖?)後,她的執念得以達成。於是,羊不叫了……
這人有點強迫症……老實說,漢尼拔才是亮點……
史達琳因為缺少母愛,覺得自己對尖叫的羊的死負有責任,這是她母性的表現,可以體現在漢尼拔醫生畫的那幅臉為史達琳的聖母畫上。漢尼拔曾說,當羔羊不再尖叫,要告訴他。意思是史達琳想通過抓住兇手「野牛比爾」這種方式來擺脫自己童年未救下尖叫羔羊的夢魘。。。
羔羊不會停止尖叫,因為它一直沉默。。。關於羔羊,我傾向於偏宗教的解釋。在電影裡面,其實就是泛指的那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人或動物,從世俗的角度投射到人類社會,我認為「羔羊」就是指的女性。所以,可以看到:
最後一個被Bill抓起來的參議院的女兒Catherine,作為一隻真正待宰的羔羊,利用吃剩的骨頭,通過抓住BiIl心愛的狗狗,來為自己爭取一隻向外聯繫的電話。這與「They just stood there, confused. They wouldn"t run.」的羔羊們,可完全不一樣。
另一邊,Catherine的參議院母親,在電視上向公眾發言時,也非常有技巧,Starling在看電視時感嘆:「Jesus, that"s really smart. She keeps repeating the name. If he sees Catherine as a person,not an object, it"s hard to tear her up.」
Dr. Hannibal Lecter錯誤的判斷了Starling的童年,又以參議院的母愛而告知了她Bill正確的外貌信息,並稱讚「Love your suit.」。
除此之外的所有男性,在電影中的所有男性,對於女性都有一些……難以言說。他們驚嘆於Catherine的外貌,不是想與她約會,就是直接在工作上忽視她。即使是「位高權重」的參議院,在詢問Dr.Lecter兇手信息時,也被下屬打斷,儘管這個打斷看似是因為Hannibal問了一些「下流」的問題。
You see?
影片三位主要女性,她們不停地在自救,走出待宰的羊圈。而男性呢?Bill夢想化蝶成為女性,Dr.Lecter欣賞著如聖母般想要拯救羔羊的Starling,其他的人呢?
Dr. Hannibal Lecter不是上帝,但確確實實打開了一個上帝視角。他清晰的看到了每一個人的「罪」:地下監獄的心理醫生Dr. Chilton的自大與貪慕虛榮;警察們的傲慢與玩忽職守。他看到了罪,並由自己施加了判決:在監獄打手槍並驚嚇到Starling的Miggs,被他以心理暗示的形式,自行咬舌自殺了;看守警察一個被他吃掉了面部,一個被他掏空了腹部掛在半空;電影結尾,傲慢的醫生則迎來的是"I"m having an old friend for dinner"。
Dr. Hannibal Lecter認為自己就是來到人間的神,空中的警員被綁成了受難的耶穌,著正是他自己從監獄走出的象徵:
現在,三日過去,耶穌自死而歸。
【徒17:31】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借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里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
心理學中有提出過習得性無助的概念,女主打開門想去拯救羔羊可他們卻無動於衷,拒絕讓自己脫離險境,接受原有的命運。這也映射了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一方面想得到救贖,另一方面卻始終也推不開那扇門。沉默的羔羊也相當於是讓我們感到最害怕的東西的隱喻,人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就像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曾提出潛意識的概念,潛意識是被壓抑的,通過一些不為發現的行為表達出來,例如童年時的虐待顯然體現在比利的變態行為上。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沉默的羔羊,關鍵是用怎樣的方式得到救贖。
羔羊是出自聖經里啦,非常非常著名的形象,整本聖經就是羔羊來羔羊去的。。。。
動物本能的恐懼。漢尼拔看破人性的一種狀態。可以再把電影中那個片段再拿出來重溫一下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劉亦菲出演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如何评价电影《爱你,罗茜》?
※為什麼很多人熱衷看豆瓣影評?豆瓣上的影評好在哪?
※如何看待《喊山》裡面女主角的演技?
※《霸王別姬》中張公公到底對小豆子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