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主要是先秦)的命名(尤其是姓氏)文化的演變是怎樣的?

請問為什麼先秦文化中有很多偏門的姓氏(如百里孟明百里奚,白乙丙,西乞術,成得臣,先軫,伯嚭,荊軻,專諸等等諸如此類的生僻姓氏),而且存在很多的改姓氏的現象(例如姜尚變呂望,趙奢馬服君,衛鞅商鞅),還有很多類似公子糾王孫滿公孫杵臼(王僚好像也算吧)這樣明顯以身份命名的姓氏?
而這些生僻的姓氏、改姓的行為從漢朝開始基本就很少見了(比如以封地為姓氏),這是為什麼呢?是在秦朝的焚書坑儒和統一度量衡運動中消失的么?


簡單地說,要理解姓和氏,可以想像一棵宗法樹。
姓標記的是宗法樹的樹榦。比如姬姓,所有姬姓都來自同一個起源,儘管兩個人可能在一千年之前就分開了,之間的關係早就不能還原出來,但共同的姬姓讓他們知道他們是同源的。
姓的作用接近於圖騰。兩個共同使用虎圖騰的彝族部落,肯定能追溯出某種聯繫,儘管這種聯繫已經還原不出來了。
氏標記的則是宗法樹的每一根具體枝條。什麼是宗法?宗法就是開枝散葉。每一次開枝散葉,都是在繼承人之間劃分出大宗和小宗,嫡長子是大宗,繼承家產的主體;其餘子是小宗,被分封了家產的一部分,服侍大宗。
而每一個開枝散葉出來的小宗,都獲得一個新的氏,作為自己的標記。當這個小宗再開枝散葉,分出來的更低一級的小宗就又獲得一個新的氏。
氏的一個常用取法就是根據小宗獲得的家產來命名自己的氏。
比如邯鄲氏,就是晉國趙氏的一個小宗,分封到邯鄲,就用邯鄲氏標記自己。
而無論邯鄲氏,還是趙氏,他們的姓,都是嬴。和秦嬴同姓。這說明在無窮遙遠的古代,他們都是從共同的嬴部族分化出來的。是同一棵宗法樹的不同枝幹。
但秦嬴和晉趙之間具體的親屬關係,就是不可能考證出來的了。由此我們也能看到姓的作用。無窮無盡的開枝散葉,一代一代的新的氏,早就徹底迷失了起源。但仍有從遙遠過去流傳下來的姓,作為他們屬於同一棵宗法樹的標記。
可以去研究一下歐洲中世紀的五花八門的繼承法,就會發現,如果繼承法對社會組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家族內的關係就會形成高度的秩序。絕不會出現電視劇里三個兄弟分房子的時候那種基於「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倫理的小打小鬧的輕鬆爭執。
而周朝正是以繼承法組織社會的時代。以姓氏分野為根基的禮樂宗法,正是中國比歐洲提前一千年玩爛了的中國自己的以繼承法為導向的,家族內部的秩序架構。
把後面評論區的一點想法也貼上來~
姜尚就是姓氏分野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姜是姓。所有姜姓都是在三皇五帝就存在的姜部族的後人。呂是氏。是姜姓宗法樹的一根枝條。《國語》中有一句話,「齊,許,申,呂由大姜。」這句話非常非常有意思。這說明呂氏是姜姓的一個分支。而呂氏被分封到齊國之後,可能將氏也改為了齊。更重要的是,許、申、呂(齊)三國恰恰就是西周初年周人最重要的三個戰略支點,也是非姬姓諸侯國中周人最信任的三個。再聯想到姜姓的分布和勢力範圍在與殷商勢力範圍重疊的中原和山東,周人的勢力範圍卻在殷商文明圈之外的陝西,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到一個推論:本來在殷商統治下的姜姓是否全面地倒戈向了周人,對周人東進推翻殷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原地區的姜姓申、許、呂三國,它們向周人的倒戈對周人東進意義極為重大。尤其是呂國的呂尚,甚至可以說是周人東進的促成者。從這個意義上講,分布在中原和山東的姜姓與殷人兩大集團之間很可能存在著一山不容二虎式的極深刻的矛盾,以至於姜姓集團全力籌劃著殷人的滅亡並最終成功。而姜姓集團也因此得到周人的信任和仰賴。呂國被轉封到山東,成為齊國(這應該比史書上的呂尚孤身前往山東靠譜的多,真把東夷當食草動物么)。申國則開枝散葉,西申國成為周人中央政權的支柱之一,並很可能作為周人核心圈子裡的唯一的非姬姓諸侯國起到後族外戚的作用(確有西申國與周王室歷代聯姻的記載,再聯想烽火戲諸侯的傳說)南申國成為周人苦心營造的壓制南方楚人的包圍網的重要一環,也是楚人包圍網中唯一的非姬姓諸侯。許國則留在中原,可能是作為周人在東方的中原的支點。
再聯想到申侯與犬戎的勾結是西周滅亡的主因,我們是不是又可以推論,姬姜兩姓的同盟在西周末年出現了裂痕,而這種裂痕直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


感謝@貓爺(抱歉沒能翻到您的頭像)邀請,您提的這問題牽涉到先秦時代的「姓氏之分」和漢後「姓氏不分」的情況。

首先說漢後的「姓氏不分」
這一現象有的學者認為至少從戰國、秦漢之交就已經出現了,到西漢時期,即使是司馬遷這樣的大史家也混淆了「姓」與「氏」這兩個概念,如他寫《項羽本紀》,一開篇就說:「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實際上這句話是錯的,只能說項羽氏「項」,不能說他「姓項氏」,項氏一族的姓有爭議,或認為是出自楚王王室,故姓羋(出土文獻作「嬭」);或認為出自姬姓。順便一提,楚王雖然姓羋,在一般場合卻用「熊」這個字稱之,如熊珍,熊棄疾等,這裡的熊便是「氏」,出土文獻寫作「酓」。漢代以降,人們混淆了姓氏之分,故而一切氏都變成了姓,一切姓也就當作了氏來用。
再說先秦的「姓氏之分」。

先秦的姓氏問題異常複雜,鑒於短短篇章內無法從頭至尾做個詳細綜述,我只能就我所知列一些要點以供諸君參考:

  • 一般認為,姓和氏的產生有先後之分,先有姓,後出現氏。姓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母族所出,而氏反映的是一個人父族所在。根據早先通行的說法,認為姓是母系氏族時代的產物,而氏是父系氏族時代的產物,此觀點現在認為不太對,父系氏族也有姓的產生,不過姓的產生,最初確應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風氣的反映。
  • 姓一般而言歷久不變,而氏是可以變更的。如姬姓,先秦時無論是周天子還是魯侯、吳伯、燕伯以致於各國國君分出的卿大夫一概都是姬姓,絕不會有人擅自改變;而氏的來源很多,有以居住地、采邑為氏的,有以官名為氏的,有以先祖的字型大小為氏的,變更也相當輕易。
  • 先秦的姓數量不多,就現在傳世的文獻中能找到的古姓,鄭樵在《通志》中認為是27個;顧炎武認為是22個,今人的統計有所增多,大約在30上下。而先秦時代的氏極多,如鄭穆公一人之子孫就分出七個大氏,號稱七穆,即:駟氏、罕氏、國氏、良氏、印氏、游氏、豐氏;晉國以采邑為氏的,見於史書的也有三十幾個(韓趙魏隨范等)。
  • 同姓一般而言必是上古時代同一大族所出,而同氏則未必,比如齊國的國氏一族世執權柄,其先祖出自姜姓,鄭國也有國氏,此一部則是鄭公子發的後代,屬於姬姓(子產即國氏),兩個國氏並不同族同祖——因此,先秦講究「同姓不婚」,就是懼夫妻親緣太近,對子孫不利。
  • 古代和近代學者(如鄭樵、呂思勉)都認為先秦時代庶民無姓氏,因為他們不太可能出自顯赫的祖輩,也並不聚族而居。當代的學者對此看法有所改變,認為庶民甚至是某些奴隸也是可能有姓氏的,但他們也承認,庶民的姓氏不太可能如貴族一般嚴格固定。
  • 先秦時代,男女在姓氏使用上有所區別,規律是「女子稱姓,男子稱氏」,更進一步闡發,似可為「女子一般稱姓,男子絕不稱姓」。所謂「女子一般稱姓」,古人解釋是「婦人以姓配字,不忘本也…因示不適同姓」,是要以自己的姓為標誌,方便嫁到異姓的家族裡去。而「男子絕不稱姓」,原因待考,有人認為,或出於社交方便與男尊女卑的原因。因此,後人習稱姬發、姜尚都是不確的,在當時,男人絕不會把姓冠在自己頭上作介紹,他們只把姓往下傳,自己卻不用。
  • 姓氏規則的破壞:這一過程從春秋中後期就開始了,戰國後期姓氏制度基本上瓦解,到漢後已經姓氏合流了。主要原因一個是封建經濟、封建制度的崩潰,世官世祿的消失與庶民階級的上升,導致了大家族讓位於小家庭,姓氏不再與身份相聯繫,也更難以維持;再則是人口激增和人口流動的加速,導致了同姓者的關係漸漸疏遠,「同姓相親」反而不如「同氏相親」,姓的棄置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 姓氏制度破壞之後,出現了男子冠姓、人稱姓名(氏名)的現象,如戰國末年楚妃鄭袖,按照舊制度,應當稱為「鄭姬」;秦宣太后有弟弟稱「羋戎」,亦是違反規則的。

……
應該已經說得很羅嗦了,下面簡略辨析一下題主舉出的人名:
●百里孟明、百里奚:二人父子關係,氏百里。據《風俗通》,百里奚祖先是虞國人,因此百里氏可能是姬姓;
●白乙丙:據說是蹇叔的兒子,氏蹇,姓不詳,一般認為名丙,字白乙;王引之則認為此人氏白,名丙,字乙,可備一說。
●西乞術:一說是蹇叔的兒子,氏蹇,姓不詳,名術,字西乞;王引之認為此人氏西,名術,字乞;
●成得臣:楚若敖之後,成氏,羋姓;
●先軫,伯嚭:先軫,先氏,姓未詳;伯嚭,伯氏,姓未詳——兩族都是晉國封臣之後;
●荊軻:一稱慶軻,由於是戰國末年人,史料不詳,說他氏慶或是氏荊都問題不大,據說是齊國慶氏之後,則姓姜(晉國也有慶氏,如慶鄭,則是姬姓);
●專諸:此是吳國小人,史書不辨其姓氏,所以不敢妄加揣測;
●公子糾、王孫滿、公孫杵臼:公孫杵臼地位較低,公孫應是氏;王孫滿和公子糾的「王孫」和「公子」卻還不一定是氏,也許可能是身份之標識,公子糾姜姓;王孫滿姬姓;
……
最值得一說的是姜尚,此公姓姜無疑,但他實是呂氏,字尚,名望。姜姓據說是四岳之後,是當時除了姬姓以外的第一大姓,呂國(甫國)、申國、許國都是姜姓,連戎人裡面也頗有姜姓的。

××××××××××××××××××××××××××××××××××××××××××
評論中有兄弟問道女子稱姓的方式,因此總結了一下,順便附錄在此:

先秦女子姓名使用問題很複雜,金文還和文獻中不盡相同,實則是沒有統一的規律,只能歸納出幾個模式:

  1. 最常用的是「氏+姓」,這個「氏」,既可以是女子父族的氏,也可以是夫族的氏,但姓一定是父族之姓。父氏如周惠後「陳媯」;夫氏如息夫人「息媯」——兩人都姓媯,嫁了人之後卻一稱父氏,一稱夫氏。
  2. 其次是「字+姓」,這裡的字,一般是「伯仲叔季長少」的排行,如伯姬,叔姬,孟姜,長衛姬等。此一模式下還有綴加「母」號的,如「×姬×母」,這裡的「×母」,一般認為也是女方的字。
  3. 再次是單稱「姓」,如左傳《鄭伯克段於鄢》有「姜氏」,金文有「魯侯乍姜享彝」為例;
  4. 上一例的鄭莊公母也可稱「武姜」,這個「武」,是謚號,而且是夫謚,因為鄭莊公之父為「鄭武公」。這是女子姓名用「謚+姓」的一例。此種用法中,「謚」也可用該女子本人的謚號,不從夫謚,如著名的文姜,其夫是魯桓公,顯然不從夫。
  5. 再次是「名+姓」,此例用得不太多,因為女人的名字一般是不示人,史官無從記載。只在金文中有寥寥幾例,我印象中有一個「姜虎」,女人名虎,也算是比較特別。
  6. 再次還有史書上用的「旁稱+姓」,我疑心這種用法只見於史書,不是當時女子自稱和死後稱的。如魯文公夫人被稱為「哀姜」,是說她兒子被人殺死,歸時過市慟哭,國人哀之——此該屬於特殊旁稱,是別人用以指代此人的,並非一般情況下所說的「謚號」。
  7. 最後還有一種「身份稱號+姓」,如出自周王室,則稱王姬,嫁入周王室,稱王姚;公室婦女還稱「公+姓」等。

上面已經舉出了七種用法,實際上還有更多的變體,在此只列模式不解釋了:
8,「氏+字+姓」
9,「氏+姓+名」
10,「氏+謚+名」
11,「尊號+姓」
12,「不稱姓,用字+氏,昵稱,單稱名等」(這一種是極少數的特例,比如魯昭公取同姓女,名之為「吳孟子」,吳是氏,孟是字,按理應該稱「吳姬」,是把姓隱去不提了。)


來晚了,前面的人答得都特別完整,我就補充點小東西吧。都是先秦時期的,不包含後世改姓之類的。


1.秦王政按照正確的稱呼方式應為「趙政」,而不是「嬴政」。先秦時期稱氏不稱姓。

2.趙氏源於嬴姓,是以封地為氏。嬴姓始祖是造父,造父為周穆王御者(司機),相傳周穆王至昆崙山見到西王母后樂而忘歸。後來徐國叛亂,穆王在造父的幫助下很快回到國內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功不可沒,穆王便將趙封給了造父,於是造父一族便以封地為氏稱為趙氏。周孝王時期,造父後人非子以養馬之道得信於周孝王,被封至秦,這便是秦之趙氏的由來。周幽王時期,造父另一後人趙叔帶去周至晉,成為晉之趙氏。


3.荀氏源於姬姓,以封地為氏。晉武公滅荀國,以賜原氏黯,原氏黯別為荀氏,稱荀息。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後別為中行氏;荀林父之弟荀騅,其後別為程氏;逝敖生幼子荀首,荀首之後別為智氏。


4.智氏出自荀氏。春秋時期,晉國中軍元帥荀林父的弟弟荀首采邑於智,卒謚庄,史稱智莊子
。荀首生荀罃,後荀罃出任中軍將,荀林父之孫荀偃擔任上軍將,為了區分帥旗,荀罃就以先父的采邑智為氏,別為智罃,追尊先父智莊子為智氏始祖。


5.中行氏出自荀氏。晉武公滅荀國,以賜原氏黯,原氏黯別為荀氏,稱荀息。荀息生逝敖,逝敖生荀林父,荀林父後別為中行氏。荀林父衍生的中行氏,在晉國失勢後,改為荀氏,其後有荀子。到漢宣帝時,因宣帝名詢,荀與詢同音,荀姓只得姓孫,連他們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孫卿。


6.士姓源於祁姓,是杜氏的後代,以官名為氏。周宣王大夫杜伯被殺,其子隰叔逃往晉國,被任命為士師,他的兒子以官為姓,子孫稱為士氏。士會初封於隨,後轉封於范,二者都是以封地為氏。士會也是後來這兩個姓氏的淵源之一。

7.先氏源於祁姓,與士氏共祖,以封地為氏。周大夫杜伯被殺後,其子隰叔奔晉,初封於先,以先為氏。先軫春秋晉國執政,采邑在原,也稱原軫。


8.若敖氏,祖先為楚國國君熊儀,若敖氏即是以他的謚號。若敖為族稱,在其內部又分鬬氏和成氏兩個支系。若敖族的成員鬬伯比、鬬谷於菟(子文)及成得臣、成大心等人在楚武王至楚莊王時代長期擔任軍政要職。後鬬越椒作亂,被楚莊王滅族,僅鬬谷於菟(子文)一支未受牽連(成氏也有倖存者),但若敖氏地位也已經今非昔比了。


再舉幾個不是姬姓的例子吧。


子姓樂氏:比如樂毅。

姜姓呂氏:姜齊國君,比如呂尚(姜子牙)。

任姓薛氏:薛國國君,比如我也不認識。薛地後成為孟嘗君田文的封地。

姒姓:越國國君,比如勾踐,但這些少數派跟中原文化不是很同,我沒見過他們的氏。

媯姓陳氏:陳國國君,田齊國君,比如田因齊(齊威王,古時陳田讀音相同)。

羋姓蒍氏:楚國大族,比如蒍賈和孫叔敖(孫叔敖名敖,字孫叔,蒍氏,羋姓)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別的等想到再補充吧。


先秦時期姓表示血緣所出,代表血統,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會。
氏則是以封地和官職等所獲家族稱號,實際上是姓的分支,可追溯到父系氏族社會。

「姓者生也,所以明世系而別種族也;氏者猶家,所以表家門也。故一姓分為數十百氏。」
先秦時期姓非常少,基本都女字旁。姬、姜、姒、嬴、媯、姚。

然後從這些姓又開枝散葉,分流到各地,產生了各種「氏」,
一般氏的命名為: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如趙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如商鞅受封於商),有的以職官為氏(如師氏基本都是樂手),有的以居住地為氏,有的以祖先名號(如孔丘的孔氏就取自孔父嘉)。
「氏所以別貴賤,姓所以別婚姻」。所以古代同姓不通婚,但同氏是可以通婚的。

到了秦漢時期,因為已經禮崩樂壞,先秦貴族體系崩壞,劉邦漢朝更是出身平民,姓與氏融合的根本原因,是郡縣制代替了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襲封土,也沒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來分氏的基礎沒有了,氏的代表貴賤的意義消失了,只剩下與姓相同的區別婚姻的意義,所以與姓融合為一了。

先秦時期女子 「稱姓不稱氏」,且稱姓時要放在名字之後。為嘛這樣,是因為古代同姓不能通婚,「姓」可表明她出生於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氏僅供男子使用,男子「稱氏不稱姓」,並且稱氏時要放在名字之前。是因為當時姓太少了,男子社交廣泛,稱氏可有效避免重名的緣故。

你說子姓孔丘仲尼,對方一聽就知道你是哪裡的。

孔丘,是子姓 孔氏 名丘 字仲尼
子姓是商人國姓,表示商朝遺民,孔氏表示自己是孔父嘉這一脈。
古代一般5代後可立氏。因為「五世親盡,別為公族」,《禮記》有「有五世而遷之宗」的說法,就是說,一個貴族爵位最多可以向下繼承五代,五代以後就認為是與最初的受封者「親盡」了(跟友儘是一個感覺),不能算成祖宗的這一支繼承爵位,必須自己另立一家。
當然,五代已經很久了,正常來說,估計三四代就可以獨立家業了。

再比如說我姓黃,有2個兒子。
一個後來搬到青海了,他就可以叫青海氏
一個後來搬到北京了,他就可以叫京城氏
所以如果我孫子名叫什麼亮,應該叫京城亮,跟別人自我介紹的時候,可以說,黃姓京城亮,基本連祖宗都放出來了。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我在北京混的那一幫小子繁衍的。

樓上已經寫得很清楚了,這個答案就是整理給自己看的。


這是個好問題,(然而我不知道答案)。

題主列舉了很多人名,我們就先從荊軻說起吧。

荊軻姓姜,荊(慶)氏。荊軻在衛國的時候,衛國人是叫他慶卿的,而後到了燕國,燕人才叫他荊卿。

《戰國策》:荊軻者,衛人也。其先乃齊人,徙於衛,衛人謂之慶卿。而之燕,燕人謂之荊卿。

這裡我們就不繼續考究荊、慶之分了。下文我統一用「荊」。

上面說道,荊軻姓姜,是荊氏。在這裡我們引入了一個概念,那就是姓和氏。

題主的問題里一直在說姓氏姓氏,其實在古代,姓跟氏是不同的概念,這個一定要區分開。不然就會有題主的「姜尚變呂望」的疑惑。

首先,「姓」跟我們現代意義的姓差不多,而「氏」的情況則要複雜得多。
比如上面說到的「姜尚變呂望」,其實姜尚,姓姜,呂氏。名尚,一名望。什麼意思呢,就是姜尚這個人,是姓姜的,呂氏,他的名字叫」尚「,同時他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望「。所以說姜尚跟呂望,只是不同叫法,並不是」變「。除了姓、氏、名之外,古人還有字啊、號啊什麼的,比如姜尚,字子牙。所以你叫他姜子牙也是對的。

由於在上班,不好碼字,先佔個坑,回家慢慢碼。

看到樓上已經有很多很詳盡的答案了,我想我可以不用那麼費神了,哈哈。請摺疊我吧。


推薦閱讀:

儒學中的「本體」、「工夫」分別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台灣會有那麼多信仰星座或風水的人?
為什麼是天行健而不是天行乾?
怎樣看待父母想讓獨生子回到身邊工作或生活的想法?
為什麼北方人都長得偏高,而南方人都長得偏矮小?

TAG:歷史 | 文化 | 姓名學 | 先秦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