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東吳以來,南方政權總是把首都建在南京而非江漢一帶?

荊州位於南方正中,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更便於統治江南地區,而且又是南北對峙爭奪的軍事重地,同樣有長江天險,而且位置更為重要,畢竟江東失去了,從荊州可以順江而下;而荊州丟了,得逆流而上。

相關問題南方王朝為什麼以南京建都,而不是武昌,成都? - 知乎

為何一些朝代在南方選擇都城時都對南京青睞有加? - 知乎


謝 @趙不到、 @非正常人類研究學家邀。

從湖北自身的條件看,湖北地區內部受制於內外形勢而無法形成一個唯一的重心城市。

湖北地區的區域重心歷來三分,襄陽、江陵(荊州)夷陵(宜昌)、江夏(武昌),各代這是湖北地區漢江、荊江與周圍山系形成的三角格局小形勢所決定的,也是湖北地區位於長城以內正中腹心的大形勢所影響的。

從大形勢看,襄陽北控中原、淮西、漢中來路,江陵夷陵相近,西控巴蜀、南控湘粵來路,江夏武昌東控江南來路。湖北地區本來就極易受到四個方向勢力的影響爭奪,區域重心便只能分散,而不能為一。

從小形勢看,漢江、荊江以及襄陽與江陵之間的通道(關羽所絕之北道,今天的G55高速),構成了湖北地區內部的交通幹道三角格局,湖北外圍則被秦巴山系、武陵山系、幕阜山系、大別桐柏山系(含義陽三關)環繞,這就使得位於山川遊走所致對外缺口的四地三點必然成為需要處處設防才能全保湖北的軍政經重鎮。

因此,湖北地區受制於內外山川地貌形勢,只能在中國歷史上的分分合合中,不斷轉移統一時期的地區重心,以及分裂時期各自為據。前一個分裂時期不同勢力、不同攻防任務的據點就會影響下一個統一時期的區域重心,不同的統分形勢,會呈波動式影響到區域內的重心轉移、分峙、興廢。這樣的「折騰」天然不利於政治首都的建設,所以湖北地區更多地成為下游防禦北方或北方征伐南方軍事三角攻防橋頭堡,而非哪怕南方割據半壁江山的首都。孫權、徐壽輝、陳理雖然都有在漢江口定都的經歷,但其目的多為軍事形勢的臨時坐鎮之計,而非綜合政治經濟各方因素後的定都之舉。

從江東一帶自身的條件看,內外形勢決定了南京的軍政獨尊地位。

江東偏居東南一隅,所需面對的敵方來路只有江淮一向和荊襄上游,南京位於兩條敵方來向的交匯之處。守江必守淮,守寧必守安,淮河是長江的北方外圍防線,安慶、九江一線是江東的西方外圍防線,那麼定都江東,就必須選擇一個面對西、北兩路,且能供給淮河、安慶九江的城市,方能起到良好的軍事攻守作用。

南京的「後方」,是肥沃的吳越之地,是江東乃至南方的經濟腹地,將吳越的經濟實力供給到江東西北兩線利用山川形勢進行攻守防禦、中轉調度,隨便看看地圖就知道,非南京莫屬。且江東運輸系長江與運河為主、江南水網為輔的格局,南京恰恰處於溝通揚州、安慶、九江、蘇州、杭州、壽春的中心位置,域內物流人流交通成本最低,怎麼會不選南京?

再加上南京自身的那份虎踞龍盤的氣勢,除了趙構,又有哪個懷有或殘留北定中原願望的建業開國之君不會希望奠都於此?

參考書目:

饒勝文:布局天下 (豆瓣)


說一個很少引人關注的問題——碘。

中國整體上是一個缺碘的國家,而四川盆地和江漢平原不巧正是低碘區,人容易得大脖子病和呆小病,體能和智力都會受到不利影響。
而中國的高碘區在哪?
——除了沿海外,內陸高碘區是太行沿線山前沖積平原,關中地區東部和江南地區。在古代,這些地方人的體格和精神天生要比其他地方強一些。所以河北、關中和江南,在爭奪天下時有這樣一個天然的優勢。
與整體上水碘相對較高的北方相比,南方只有江南一個水碘較高的地區,所以說南方勢力基本上只能定都江南。寧飲建鄴水,不食武昌魚,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圖,可見中國低碘區勢力從未奪取過天下,自然沒有勢力把首都定於低碘區。

說完碘,再說另一個問題——血吸蟲
與江南地區相比,江漢地區除了缺碘之外,還有血吸蟲盛行的問題。如圖,在長江流域,江南地區屬於血吸蟲病流行程度相對較低的地區,且多屬於山區流行類型,波及人口較少。


首先不要迷信「長江天險」,凡是迷信這個想打波團戰翻身把歌唱的最後基本都團滅了。長江從來都是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而非第一道防線來使用的。
究其原因是因為長江缺乏縱深防禦空間,而防線又太長,想守住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定都東南的割據政權都會死命磕淮泗一帶,謀求更多的縱深。一旦北軍南下,首先就得想辦法過沂沭泗,過完沂沭泗,還有淮泗重鎮在等著,過完淮泗重鎮,還有淮水等著。千辛萬苦過了淮水,人家早就在江北等著你打決戰了。就算不想打決戰,這些空間能換取的時間也足夠外交了,要麼在背後找盟友捅刀子,再不濟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活動來求和。
所以湖北雖然號稱「九省通衢」,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交通是方便,進攻也方便,被打同樣也方便,還很容易被附近群毆。今天東邊來打一波,明天西邊來打一波,後天北邊又來打一波,而且關鍵問題是都不好守,還缺乏縱深,一旦一個地方出了問題被長驅直入指日可待。疲於奔命能求生存就很不錯了,再想謀發展明顯就想的有些多。至於結盟什麼的就別說了,二爺棺材板壓不住了。但是還是有割據政權在湖北定都的,可是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大一統王朝呢?因為在湖北定都的割據政權,都死了。
如果不是割據政權是大一統政權的話,首先人口就不合格,其次開發程度隋唐以前比不過關中、洛陽,隋唐以後比不過東南。然後就是運輸問題。「蘇湖熟,天下足」,蘇湖指的不是江蘇和湖廣,是蘇州湖州這一塊。如果定都在湖北,逆流而上運糧是個問題,然後全國人口最多或者賦稅最多的地方也不在眼皮底下,那麼為什麼放著現場的好地方不用去開發一個新地方?
總結一下,割據政權可以在湖北定都,但是都沒能發展成大一統王朝,如果它們能撐到統一或許會出於某些方面的考慮會定都湖北,可是它們都團滅了。所以湖北沒有作為開國首都的歷史。
而大一統王朝沒有必要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遷都到湖北進行開發。


然則謂東南不足以立國者,非也。晉之取吳也,用兵三十萬,而所出之道六塗中、江西、武昌、夏口、江陵、巴蜀是也。隋之取陳也,用兵五十萬,而所出之道八六合、襄陽、永安、江陵、蘄春、廬江、廣陵、東海是也。宋之取江南也,用兵十萬,而所出之道一荊南。蒙古之取宋也,用兵十五萬,而所出之道二淮南、襄陽。蓋吳與陳皆濱江設險,利在多其途以分其勢。南唐有吳越以撓其東南,而上流之勢復入於宋,一軍自荊南東下,而破竹之形成矣。元人用全力以取襄樊,宋之藩籬,既已摧壞,但遣偏師挈淮南之援,而以重兵沿江直入,宋人已在掌握中矣。此時勢各殊之故也。或者曰:江東之形勢,繫於楚、蜀,而兩淮猶次之。晉人先取蜀漢,王巴東之軍,十四日而抵三山矣。楊素出永安,陳沿江鎮戍盡為所陷。唐初輔公祏之叛也,雖發四道兵擊之江州、宣州、譙、亳、淮、泗也,而先登破敵,奪其險要,卒從江州而入。宋平江南,克其池州,徑向採石。伯顏入漢濟江,引軍而東,新郢以下,遂爾風靡。且六朝都建康,強藩巨鎮,往往自荊、襄、江、郢,構釁稱兵,為建康禍。蓋上游畸重之勢也。太祖定金陵,陳友諒肆其凶狂,爭太平、犯龍江,禍且迫於肘腋。迨殪之於鄱陽,進規武昌,而東南之勢大定。夫然後措置兩淮,興師北伐,太祖誠明於緩急之勢哉!是何也?敵在淮南,而長江之險,吾與敵共;敵在上游,而長江之險,乃制之於敵矣。雖然,淮南亦未可輕也。人亦有言:欲固東南者,必爭江漢;欲規中原者,必得淮泗。有江漢而無淮泗,國必弱;有淮泗而無江漢之上游,國必危。孫氏東不得廣陵,西不得合肥,故終吳之世,不能與魏人相遇於中原。東晉以彭城、壽陽為重鎮,故桓溫、劉裕得以再問中原,繼東晉而起者,其時之盛衰,大約以淮南北之存亡為斷。楊行密起於淮南,兼有江南北數十州,於群雄中,最為強盛。李氏失淮南,而國以弱,未幾而國以亡矣。明初規畫畿輔,跨江逾淮,幅員最廣。夫亦保江者不在江南,保淮者不在淮南之意乎!蓋彭城、邳、泗,北連青、齊,西道梁、宋,與中原形援相及,呼吸相聞,自古及今,要會之處也。聖人舉動,一日而周百世之防,一方而通天下之勢,其以此矣。至於江淮之間,五方之所聚也,百貨之所集也。田疇沃衍之利,山川藪澤之富,遠近不能及也。漢吳王濞以鑄山煮海,國用富饒,招致亡命,倡為七國之禍。太史公曰:夫吳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江東一都會也。魏晉之際,戍守淮南,用劉馥、鄧艾之策,興陂堰,事耕屯,則轉輸不勞,而軍用饒給。吳人於江南,廢郡縣之吏,置典農、督農之官,則谷粟充溢,雖疆場多事,恆無飢乏之慮。六朝時,往往修其故轍。自古未有不事民生而可以立國者。況揚州富庶,常甲天下。自唐及五季,稱為揚一益二。今魚鹽谷粟布帛絲絮之饒,商賈百工技藝之眾,及陂塘堤堰耕屯種植之宜,於古未有改也。用以聚糗糧,厚資儲,則奔走天下,不患無具矣。豈褊淺瘠弱僅固一隅者可以同日語哉?或者曰:淮北風氣雜揉,類多頑梗。朱溫以碭山群盜,而擅干唐祚。劉福通之徒,皆以妖術惑眾,騷動天下。今其餘風或未殄也。夫聲教一新,則觀感自易,其然。豈其然乎?------讀史方輿紀要·南直紀要序


補充個知識點

現代人眼裡南京是下圖這樣的,大家也都知道南京河西的房價很貴。細心點的人應該會發現東吳時期修建的石頭城離長江很遠。在內陸修築,不覺得有點奇怪嘛。意義何在?

因為六朝時期,河西那塊地方還是長江,石頭城在當時其實是沿江而建。也就是說現代南京河西這塊房價最貴的地,其實是最近幾百年才逐漸形成的。六朝時代的長江在南京拐了一個接近90%的彎,並形成了一個可以容納上千艘船舶停靠的巨型港口。長江上游乃至日本,東南亞的物資都可以方便的運到首都,全國水軍也可以集中在這裡。另外鐘山別看海拔只有448米,但在蘇南平原也算最高的幾座山之一。要不然怎麼諸葛亮來南京一趟就被當地的山川氣勢所折服。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放眼世界都找不出幾個城市能擁有,當然是建都最佳選擇。


想到兩個定都江漢的例子,一個是南北朝的南梁蕭繹定都江陵,分分鐘被北周踏平,身死國滅;另一個是五代十國高家的南平,不過其國太小,被宋太祖順手擼掉。我的感覺是江漢這一塊九省通衢,兵家必爭,是一個很好的戰略要地,但並不是一個理想的國都地點,感覺更像是徐州的地位。


正所謂守江必守淮,手裡握著淮河一線的話,南京就不是在邊境線上了,至於丟了淮河,肯定都是短命王朝,你以為孫十萬為什麼要死啃合肥,非如此,不能保江東安穩。


這個問題得從大歷史觀的角度說幾句:(憑記憶說的,沒查資料,有問題的話請直接噴,別留情面。)
1.孫氏立國江東,如果他們當時就擁有了巴蜀,他們後來還會不會都城遷往南京?
從孫氏把武昌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及首任國都來看,他們並沒有下決心把南京作為最後防線,只是地盤建立以後,總得有個核心CBD啊。
孫氏為什麼不開發一下蘇杭古都?這個我倒沒研究,誰知道的話幫我解答一下。

2.孫氏以後東晉琅琊王的建都,也是承襲了前人的開發結果,在建都這種事上,往往先考慮開發成本和前人的開發結果,(當然,區位優勢、軍事優勢、人口優勢、教育優勢、經濟優勢都得考慮,只是要分主次先後輕重緩急),所以兩漢先後選擇長安和洛陽,都是優先考慮了開發成本,不信你看五胡亂華的時候李雄直接選擇了成都為都城,這裡也是上述的兩個客觀條件;
你的地盤在哪?
你的地盤裡開發成本最低最有比較優勢的地區是哪?

3.宋齊梁陳是篡位,篡位以後也沒能一手擴大地盤,,,你現在說他們建都的問題,他們第一選擇也只能是老都城,本來就局面不穩,你叫人家再遷個都???怎麼遷?順便問一句,當時的南方往哪遷?去成都?

講到這順便說一句,桓溫伐蜀的時候,東晉就在擔心他會不會在成都稱帝。。。
祖逖打到洛陽的時候,東晉也在擔心他會不會在洛陽稱帝。。。
劉裕倒是收了長安,可惜為了稱帝,,,他沒保住。

4.後來一直到了明朝,聽說朱元璋一開始還想建都鳳陽,,,後來才選了南京城。這也是他一手地盤優勢,不信你看朱棣篡位以後,目標也很明確,選了自己的根據地北京城,,。

5.太平天國選南京,他一路也就打到這裡啊,急急忙忙就想先鞏固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了。

6.民國當時選南京,他倒是想選北京呢,能選嗎?武昌起義了,可他們也果斷不選武昌,,,因為武昌沒有建都歷史,沒有特別好的開發?還是武昌地理位置不適合?我也不知道了。
但是我們注意到,選陪都的時候,武漢重慶的地位一下就突出了,可見這些個城市不是不適合做都城,而是對比南京來說不如南京有優勢。

綜上,選都城的時候考慮這樣一個邏輯線;
我的地盤在哪?
我的地盤裡適合做都城的有哪些地方?
這些地方的各方面優勢如何,開發成本多少?
比較優勢最大的地方是哪裡?
然後是:掌權者最想在哪建都?


楚國建都郢,在江陵。


孫十萬倒是想定都武昌啊。

可在關羽手中。人家哥哥起兵捏死江東一干雜魚的時候,荊州在劉表手裡。

十萬定都武昌,史有明文。這名字都是孫權改的,改鄂州為武昌。作為一個都城。他常常在武昌。

所以不要說沒有定都武昌。

為啥叫武昌,意思還不明顯么。

東吳最後一個強勢皇帝孫皓也想移都武昌,但是荊州地區利益錯綜複雜,挨了一頓臭罵。主要是陸家勢力。

像東吳實權人物陸遜,諸葛瑾,都駐節過武昌。

而且東吳的建業經營多年、許多人也不願意遷都。
南京遷都,想想成祖吧,直接殺了一個言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北京還是他與元朝經營多年的。而且明朝統一,國力強大。

武昌遷都,很現實的問題,誰出錢?陸凱說,建業百姓不願意逆流供給。

那本地地頭蛇呢?想來建設武昌出錢出兵出徭役,那些荊州的將二代官二代根本不願意。

什麼缺碘血吸蟲,腦迴路清奇。

作為一個武昌人,沒聽說過。釘螺其實是在封閉的水勢緩慢水塘里。下游高發。因為多湖。

之後的朝代,因為東晉,荊州是武力重鎮,被王家等勢力佔據,而東晉則是由司馬睿建立。他的實權是督揚州軍事。

不在南京建都,先去搶王敦地盤。王敦什麼人物。
所以只能建都南京。

要是他督荊州軍事估計就建都南京了。

順流而下,勢如破竹。荊州出兵,幾天就可以直搗南京,長江對於騎兵是天險,對於舟師是優秀的航道。

所以武昌建都有很大優勢。

但荊州常常去抽揚州,軍事上勝利不少,終於互相消耗元氣,並沒有成功意義上的建國。

卻被京口北府軍的人漁翁得利。所以他的權利繼承於東晉,也不能遷都。遷都太掉穩定,非雄才大略強勢君主國力強盛不能為,因為別的地盤需要消化鞏固。而且很花錢與民力。

朱元璋建都南京,是因為武昌是陳友諒的。

順江而下勢如破竹的軍事優勢誰不想有。

而遷都北京是震懾北元。

校長建都南京,是因為不想受到廣州武漢元老左派的影響。


反對以上所有關於江漢四戰之地的說法,縱觀整個古典時代,西邊的四川盆地若沒有被北方佔據,對江漢平原根本夠不成威脅。而南方的洞庭湖平原或鄱陽湖平原,基本是作為江漢平原的腹地或戰略後方而存在的,真的威脅江漢平原的最多的是北方的中原。其次是下游江東,而若江漢地區的政權佔據鄱陽湖平原,則下游的江東很難威脅到中游的江漢。古代的四戰之地是中原,湖北是南方。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
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無論江漢平原成都平原都不能和長江中下游平原比。
首都建設一看險要二看補給,逆流運糧十分不便,唐之後人口大量增加就少有王朝在西部建都了。


南京是長江中下游最方便渡江的地方,水流緩、江面窄,所以北方軍隊從這裡渡江最方便。因此統一國家一定把南京作為南方的軍事要塞、方便控制江南,退守南方的政權一定把首都定在南京以保證儘可能多的軍事力量被投入到這個口子。

複述完畢。這是我兩年前看到的某學術論文的中心思想,出處記不得了。文章里有一段對建都南京北京的引用:
「天下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戎馬盛於西北,而金台為其樞。並建兩京,所以宅中圖治,足食足兵,據形勢之要,而為四方之極者也。」

建都南京是因為南京為經濟命脈的中心,建都北京是北京是軍事命脈的中心。

歷史上,東吳的孫權、孫皓都把首都遷移到武昌過。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關聯:位於荊州上游的四川陷入敵手。孫權在和蜀漢重新修好後就還都南京了。孫皓髮現魏國一年多都還沒動手後也回到了南京。而二者遷都都收到了把握南方朝廷權利的江南地主的反對,甚至孫皓遷都後江南還發生了叛亂。


經濟優勢、政治優勢、地形優勢

經濟優勢
長江以南三峽以東,自東吳以來最發達的經濟地區就是以南京為起點向四周輻射。即便其他地區超過南京了,南京也從來在經濟發達的一級地區。

政治優勢
和經濟優勢、地理優勢互補,士族門閥的統治根深蒂固。比起襄漢地區有深厚得多的人口、經濟、軍事資源可以掌控。

地形優勢
分地理和交通兩部分。
地理優勢,南京周圍虎踞龍盤,石頭鞏固,北控江淮,東臨大海,南多沼澤,最大的威脅來自西面的長江上游,致命的威脅來自淮河地域控制權易手後,南京直面前線的斬首之危。

所以戰略防禦思路和執行相對簡單而且高效,北向守江必守淮,控穩淮南,將前線維持在淮河以北,以兩河之間作為戰略緩衝。西向則是沿長江而下連續的防禦邏輯:巴蜀穩則襄漢安,襄漢安則兩淮固,兩淮固則社稷無憂。

交通優勢依靠長江能迅速運輸集結部隊、後勤,時間短消耗低。依靠大海可進可退,進可直抵山東半島,配合淮北,退可沿上海泉州福州廣州一線,短時間獲得大的撤退縱深。

江淮水網密布,攻守雙方國力相當時,能夠拉長敵方補給線,減緩攻勢,非常有效的增加攻方負擔。利用後勤優勢讓突破長江防線的敵人陷入持久戰,迫敵退兵製造追擊機會。

反觀襄漢則經濟、政治、地形三項優勢都不如南京。戰略意義相對低下,作為戰區可以,首都則不足。


東吳時期孫權把國都從建業遷到武昌了

我再來多說兩句,本來定都這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治者的喜好和當時特定的戰略形勢和環境,哪有那麼多可以總結的普遍規律,要分析你就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去分析當時的形勢和當時統治者腦袋裡想的啥!各種高票答案侃侃而談看得我是眼花繚亂,什麼碘都出來了,我也是無語。

另附幾個江漢地區作為首都的例子,來來來大神們也來給我總結總結為什麼這些政權定都江漢的普遍規律!

武昌:中央軍政府(清末)
武漢:民國初期、抗戰初期
鄂州(古武昌):東吳
荊州:楚國(戰國)、桓楚(404-408年)、西梁(五代十國)、梁(西梁國的延續)、南平(五代十國)


江漢平原向北投放兵力一般都是進入南陽平原,南陽平原是個迴轉門漢中關中洛陽甚至江淮山西都有孔道往裡面投放兵力,這對南軍很不利,除非可以打下洛陽關中才算有安全感,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在這個方向南軍一般只是防守,江淮則不然,對北面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層是徐蚌,第二層是淮揚合肥,第三層是大江,軍事較強時甚至可以延伸到山東和河南。也就是說如果在南北割據的條件下南方爆發內戰,江淮可以抽出更多的兵力打擊荊楚地區,而且江淮本身盛產戰馬,而荊楚地區沒有大規模的戰馬產地,背後的經濟區就更別提了,即使沒有江南地區,江淮地區的淮南淮東地區大多數時候農業也遠強於漢江平原和洞庭湖平原。


很多大神都擺數據,講歷史,說了很多,我只簡單的說兩句(寫到後來發現寫多了,手動捂臉):

1、地形不利,江漢平原這個地方是四戰之地,就像上面朋友說,交通是方便,打別人容易,被打也容易,光說武漢,應該以前是被稱為武漢三鎮的,所謂的三水交匯處,首先告訴我,這個地方城牆怎麼修?雖然三個區域互為拱衛,但自身交通在古代都是不方便的,兵力分散了,容易被各個擊破,記得三國的劉備從四川一路下來就差點打到孫權死完了,這個地方太容易被佔領了。南京呢?虎踞龍盤,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易守難攻,說句誇張的話,都不用修城牆,就把水陸兩路人馬布防在江邊就行了。

2、遠離經濟中心。在唐朝前,中國經濟中心在北方,沒你什麼事;唐朝以後經濟中心在南方,但是這個南方不是當時江南都江漢平原、兩湖,而是江東地區,就是後來稱為江浙的地區。既然說是南方政權,那就默認是沒統一時代,戰亂、戰爭打的是錢。記得以前有人說為什麼元明清都定都北京,然後還搞大運河,因為當時主要防衛都是大漠,錢糧人力資源都集中在首都,所以首都在第一線有利於及時防禦。那就是到底是南京離經濟中心近,還是武漢近?從江浙運錢糧,肯定走長江,長江不是第一戰線也是第二戰線,你從前線運軍需就不怕被半路劫道?

3、江東地區的魚鹽之利。從春秋的管仲改革就知道魚鹽之利,後代更是基本歷代都是鹽鐵專賣。以南京為中心,必然要死守蘇北、皖北,如果實力夠強,甚至能控制山東(至少是部分),古代除了西部,像四川之類地方有鹵鹽,基本就是靠海邊的海鹽。雖然早期可能海鹽技術不是很成熟,但市場份額也應該不低,這相當於一個大金礦,誰會丟給敵人?順帶還要說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上面大神說的,全國缺碘啊!

4、軍事上不利。知道天朝歷史上最早的代理人戰爭是什麼時候嗎?春秋爭霸的時候。晉楚爭霸,兩敗俱傷,晉國為了消耗楚國,在他旁邊扶植吳國,使勁捅楚國後背,楚國為了制衡吳國,於是扶植越國,來掣肘吳國。想想伍子胥怎麼就那麼容易從蘇南打到湖北了呢?搞到楚國差點滅國。那還是青銅器時代啊!滅了吳國的越國是什麼時候才滅的?到了戰國時代。對於南京的政權,丟了武漢,雖然很不利,但只要沒丟安慶,就有翻盤機會。丟了安慶,南京的基本就玩完。

5、文化上不利。這個是臨時想起來才加上去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知道《詩經》對於楚地和吳地的態度嗎?周文王的爺爺(記不清是爺爺還是老爸了)的哥哥當年是周國的王位繼承人(那時候好像連西伯侯都不是,將就用這個稱呼),但老國王明顯寵愛小兒子,這個大哥知道老爸的意思,於是就跑到吳地去了,剪了頭髮,身上紋身,表示自己是野蠻人了,不是中原文明人了,也就不會跟小弟爭王位。小弟一直很感激,所以後來在周朝歷朝歷代對於吳地,就跟現在英國人跟美國人相互之間看的感情,都是盎格魯撒克遜後代嘛!相反楚地呢?記得項羽的沐猴而冠的成語嗎?從周朝開始,一直名聲不好,為啥呢?明明很接近中原文明,非要說自己是蠻族,所以周王諷刺他,就封了他楚子爵。楚說我跟你中原王朝差不多大的地盤,應該跟你平起平坐,結果地位還不如旁邊斷髮文身的吳人,於是一怒之下稱王了,至於後來的問鼎故事也就不奇怪了。所以你看,東晉南渡,怎麼大家基本都往吳地跑?文化認同性大。看孔子校訂過的《詩經》的那些世家大族,覺得吳地那地方是自古以來,你那地方是後來的(抱歉冒犯了楚地人民了)。至於後來朱熹寫「唯楚有才,於斯為盛」,那都是兩宋交替的時代了。楚地人民後來在文化上趕超了。可惜從宋以後,歷史很少分裂了,而政治中心也基本不變了。

--------------------

突然想起來加一句,之前有聽說武漢想直轄,後來有人問了句,武漢直轄了,華中地區還有能拿得出手的城市嗎?誰來當省會呢?當然南京也有這個想法,我敢肯定,蘇州之類的地方人民肯定很支持,但東邊有個上海在那了。不知道如果武漢真直轄了,湖北其他地區人民會不會支持。


波斯灣重不重要?扼守波斯灣是不是可以牽制油價宰割天下?派你去波斯灣你去不去?

今天你帶甲十萬,明天就叫你兒子急病身亡;今天你水淹七軍,明天就叫你傳首敵國。

什麼叫四戰之地?不是戰死就是累死。


首先看孫吳,孫家起自富春,也就是現在杭州那一片。江東是基本盤,自然不會到湖北建都。
再後來東晉,琅琊王被任命為都督荊揚交諸軍事,荊州當時一片糜爛,現成的孫吳首都,直接拿過去經營,比新建個首都要方便。
再後來南朝因循直接用,就這麼延續下來了。
結論:歷史的巧合。


怎麼沒有人說天氣水文條件???

古代的具體資料查不出來,但是從吳楚之地飲食可以看出些區別。武漢辣,南京甜(被安徽帶到咸和臭裡面去了)。一般來說自古好辛辣的地區,一曰窮無力購鹽或不更購鹽如西南,二曰冷如北方,三曰濕如蜀。武漢地區比南區地區濕這個結論成立了嗎?

上網一搜,南京和武漢哪個更熱,幾乎一邊倒都說是武漢更熱。皇帝和貴族老爺又不是二哈,喜歡受罪。

還有水災。以現有的條件築的大壩,湖北段還屢見險情,以古代的條件,皇帝還不是每年要學龍王和魚蝦為伍?


這個問題和河南為什麼沒有成為首都候選一樣,四戰之地啊。當然,湖北或者河南當地人可以有感情,建立在當地。另外,因為江南相對有險可守"所以,安逸也是滿足統治者心理的要素。不過對於北伐而言,二者地位相同,比如隆中對要出荊襄,盟軍攻合肥,岳飛北伐先定江漢,石達開則明確兩江之地紡錘型戰略。


推薦閱讀:

為什麼曹操的手下叫曹操丞相而不是主公?
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的天空為什麼總是蒼白的/灰濛濛的?
《軍師聯盟》是不是一部向大河劇靠攏的電視劇?
三國時期官員是如何辦公的?
如果賈詡作為蜀國後期的丞相,他會北伐成功嗎?ps:好吧,單就計謀方面吧。。?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三國 | 魏晉時代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