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有用的知識與常識以及在西方發達社會的通識性、共識性的觀念是中國的大環境與中國的教育不會教給你的?
12-17
常識類
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幸福的一些必須技能大都不會教,往往要花了很多年才能明白這些東西是應該花時間學習的:
- 高效溝通交流(包括談話、寫作、演講、協作、開會,在這方面學習些入門知識能給你節省很多時間,帶來很大幫助,小到同事溝通、夫妻相處,大到組織合作,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溝通問題)
- 閱讀(雖然大家都受過教育,從小閱讀,但實際很多人並沒有真正學會如何閱讀。拿這個問題為例,這個列表中所有內容的入門知識都可以通過閱讀學到)
- 批判性思維(一種邏輯思考方式,解決各種問題處理方法,不輕信和輕易接受其它觀點的影響,有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判斷方式.掌握了這方法之後,不管是你爸、國家或殺人犯告訴你一個觀點,最少不會輕易的相信或反對,能理智的判斷和思考一下是否正確。)
- 理財(如何對正確對待金錢,了解一些理財投資、金融、財務方面的知識能起到很大幫助)
- 時間管理(如何讓自己享受生活,變得更幸福,找到什麼是自己想要的,減少虛度和浪費時間)
- 通識教育( 對整個世界和各行業做些了解,能避免無知帶來的盲目和愚昧 )
- 高效學習(如何學習是很大的話題同時也是非常實用的能力之一,但恰恰相反跟高效學習相關的知識學校並沒有系統傳授,大都是自己摸索或向他人偷學,這方面的知識是學校最應該教的,)
- 性知識(每個人在成長過程都對性產生過疑問和好奇,但如何正確的了解這方面的生理常識、如何更好享受性的快樂和對待性的態度,以前一直是正統教育所缺少的,這些年雖然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但年輕人最主要的獲取渠道往往是A片和色情小說)
- 情緒管理(如何面對壓力、恐懼、害怕、挫折、自我懷疑等各種負面情緒是所有人都面臨的問題,但很少人知道如何去面對,大多數人面對這方面問題的方式都很簡單粗暴,常常把事情變得更遭)
- 注意力和意志力(再怎樣強調這兩項能力的重要性都不過, 這二項也是個人品格和成就的代表,大多數人的誤區認為是這二項能力是天生的,實際這二項能力可以象肌肉和力量一樣通過鍛煉而增強,在正規的教育體系中一直在不斷的強調這二項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去教如何去鍛煉和增強這二項的能力)
- 都市求生自救訓練(雖然我很喜歡貝爺的荒野救生技能,但平時遇到危險最多的環境是都市裡,而80%、90%的人都完全不了解或對這方面的知識少的可憐,對危險和災難沒有一點準備或了解的過少。這方面需要了解的知識包括提高警惕、住宅安全、自衛術、街道安全、旅行安全、恐怖主義威脅、自然災難和社會災難(比如雨、雪、火、洪水、閃電、電線、地震、騷亂和動蕩)、醫學急救知識,要知道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在某種情況下救你一命)
- 愛情(如何求愛、被愛、相愛、婚姻都是不容迴避的問題, 選擇 一個合適的伴侶會直接影響後半生的生活質量。很多人對待愛情的方法就是聽天由命,靠運氣,把愛情和婚姻看的過於簡單、粗爆和功利,國外已經有很多專家和機構在這方面研究的很深入,從心理學和實踐效果都很不錯,如果在這方面進行一些了解和學習,能避免很多悲劇、改變自己後半生的生活質量,更好的去享受幸福,很可惜就是別說學校就是國內這方面的培訓課程也不多)
我從更小的方面談談吧,這條新浪微博也許能說明更多。
@MarketLeader:女兒在英國聖公會學校時的十條行為規範,她只有6歲。人事處領導看完頗有感嘆,特應邀轉發。我們的教育只教考試,不教知識,更不要說做人,因為我們在意識深層就沒把自己當人看待,只想著通過科舉成為更兇猛的動物。很多生活中一定會遇到的事情,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去面對
- 走出失敗的陰影
- 規劃生活
- 管理情緒
- 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很多重要的意識,也沒有人教導過我們
-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但每個人又都是平等的
- 書上寫的不一定是對的,即使自己認為對的也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 大自然是值得敬畏的
- 不是只有「有用」的東西才是值得欣賞的
Scientific Method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ientific_method
很多人連『科學』是什麼都不知道,一味以『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它有效,但是你也無法證明它無效』作為某些辯論理由。你知道我在說啥…
方法論,如何搜索書籍,搜索信息,判斷問題,設立問題
灌輸結論太多,刻意不傳授方法論! 非常可惡!
有一些國內的孩子,做一點事情,還要教他百度,谷歌怎麼用, 完全搞不懂關鍵詞和信息,很是頭疼,有些還是碩士生,不是很可笑么?warfalcon說的我覺得並不是真正的歐洲文化,而是他們的文學藝術作品中所體現的那個西方世界給我們的感覺,來說下我所感受到的在中國所不能體會到的西方常識。
首先是,對隱私的尊重,隱私說到底是對個人的尊重,在文藝復興後,西方就進入了釋放人權的軌道,強調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但是在中國可以說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事件可以作為個人權利的解放的象徵。在中國,集體性還是被放在首位的,因為這也有利於專制統治,每個人都會為不要自主的為國家命運考慮,為民族崛起獻力。在封建時代,我們會看到中國人總是為他們的統治者考慮,而不敢將對自己的考慮放在首位,尤其在現代中國,往往會把所謂公知推向個人主義的一邊加以批判,把國家命運和民族命運當成自己的事業的看待。有時我很困惑,且不論對錯,國家的命運真的對我們那麼重要嗎?至少對當下的我們,中國的崛起大業重要到可以犧牲我們的健康、環境、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嗎?
其次,勇氣,勇氣在中國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但是肯定不是最重要的。排在前面的有智慧、忠孝、仁義等等,仔細分析就可以感受到,有利於社會關係和集體關係和諧的品質在中國是最重要的,中國人特彆強調要會做人,會做人,就是與身邊所有人的關係都能保持融洽,這在中國人的處世觀念中佔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像勇敢、個人表現這種有可能破壞集體關係的品質就會被不同程度的壓抑,所以在中國勇敢的人往往會被說成是魯莽,而遇事講究用智慧化解,其實就是凡事不能憑一時衝動行事,而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影響後再做決定,這種行事方式無疑是塑造了中國人懦弱的性格。而越受教育少的中國人,越容易具備勇氣,因為他們受教育的影響較小。而西方人因為開拓是他們的重要使命,不管是陸上的擴張還是海上的航行,都需要有絕大的勇氣,可以感受到好萊塢電影中很多超級英雄其實給中國人的感覺都是魯莽的,但是他們的勇氣我覺得恰恰是我們中國精英所缺乏的。
再者吧,像warfalcon所說的那些時間管理,理財之類的概念,我想概括為科學的意識,西方人科學的意識很強,做事講究方法和科學的解讀。但是中國人不同的是,喜歡朦朧的概括,陰陽之學,中醫之類的中國文化,強調的那種主觀臆測的態度很強,喜歡用意識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推測,這是對中國比較大的桎梏之一。我們都知道中國人講究中庸,打破沙鍋問到底有時反而被我們當做一種歇斯底里的不通人情,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點到為止,不會刨根問底。
最後,我也說說愛情吧,其實愛情真的是個舶來品,至少愛這個概念是一個舶來品,中國人是更重情的,關於男女之愛的討論在古代中國是極少的,大概夫妻情誼卻是比較多被讚揚的。婚姻對社會來說,是維持社會穩定的最重要的一種社會關係,婚姻關係,同事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朋友關係,官與民的關係等等,是我們最重要的幾個關係,我倒沒研究過為什麼,只是感覺愛情作為婚姻的前提在中國是被刻意忽略了。
對「不同」的尊重。而不是去追尋「一致」。
Individualism 和 complexity 這兩樣非常基本的概念是人人都應該明白,但是咱們的教育體系完全不顧及的。最後大家都不知道個人權利和自由的邊界在哪裡,而且潛移默化里都有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
我希望以後少人問這問題。
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學校畢業不是把學習送入墓穴。新電腦、新家電、新玩意,不學怎麼會享受?那麼不管是學業沒有覆蓋的經典,還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不自己學何必苛責沒有老師教?更有些道理、原則,要有實幹的打磨才能領悟。
我以前有個老師介紹:學校是批量生產工程師的地方(工科)。現在我非常不同意,不過也無所謂。
http://xue.youdao.com/article.z?id=-2923483703803592248keyfrom=PopWindow
對自我的認知與肯定,感覺很多人很盲目,對於自己總是不那麼自信
偏人文和社會的所有學識,大部份在中國教育里缺失。
另外,還有語文(你沒有看錯!)。
邏輯
禮儀
相對客觀全面的教材內容,批判性的思維,分辨是非的能力,運用而不是記憶知識,語言表達能力。。。
關於生活
生活中很多細小的知識,比如煤氣泄漏時應該怎麼逃生,遇到劫匪時應該怎麼應對.遇到的幾率可能不大,但都是必須具備的.雖然學校也有消防演習之類的,但都是走過場的形式,大家心知肚明.
關於價值
中國應試教育不會去關注學生的價值觀.除了成績,排名,大多數學生不會考慮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之於別人,之於社會是怎樣的存在,也缺乏個人清晰的價值觀,被社會的普遍價值觀牽著鼻子走.
總之,中國教育沒有明確地告訴我們:怎樣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家庭很重要。
愛家庭不是無能軟弱的表現。陪老婆陪孩子是最不需懷疑的理由。
有感於部分歐美文化,用Family Day可以義正言辭地推掉90%的邀約聚會等。
漢堡比熱狗常見
但熱狗比漢堡好吃- 最重要的情感是愛自己、愛家人,而不是愛祖國。
- 並非凡事都得分個高下。
中國的教育是不會教自然科學和數學以外的有用知識與常識給你的。
不要預設前提。
孔孟儒家的東西沒什麼好的。
---------------我相信這點是最重要的區別
推薦閱讀:
※妻子因流產停胎性情大變,摔碗質問、冒犯好意勸慰她的公婆,我該如何處理?
※傻狍子究竟有多傻?
※你讀過最好的童書是什麼?
※路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古典音樂入門必聽基本曲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