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拍攝電影很多攝影師都用nd濾鏡,把快門角度調節不是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曝光嗎?
如題。
入手BMPCC後遇到一個問題。BMPCC的定位是一台Cinema Camera。在快門參數上,使用的是快門角度。習慣了單反的快門速度,對快門角度非常的不適應。
上網搜索了相關信息,很多人也存在這個疑問。有的人問怎麼把設置改成快門速度,有的人討論快門換算公式。
查閱了電影視頻相關的資料。發現其實將快門角度換算成快門速度是得不償失的。在解釋原因之前,先簡單了解一下快門和快門角度。
#### 什麼是快門?
攝影機,攝像機都可以簡化為小孔成像模型。密閉的紙盒子開個小孔,小孔上擋一個蓋子(快門)。孔的大小,孔開放的時長,決定了有多少光會進入紙盒。
因為我們這裡討論的是快門,先假設小孔大小不變。那麼蓋子(快門)打開的時間越長,進來的光線越多。
蓋子(快門)打開時間的長短,就是快門速度。
如果你玩過相機,對以下的快門速度應該不會感到陌生:
1/1000 – 1/500 – 1/250 – 1/125 – 1/60 – 1/30 – 1/15 – 1/8 – 1/4 – 1/2 – 1 – 2 – 4 – 8 – 15 – 30
#### 那麼,快門速度在攝影中起到什麼作用呢?
「快門可以凝固瞬間」
推敲這句話,「凝固」「瞬間」,都和物體的運動有關。靜止的石頭是不需要去凝固的,你快門快還是慢,它都在那兒靜靜等著你。
假設你拍一個1m/s勻速行駛的汽車,如果快門是1秒。那你快門開啟的這一秒,汽車已經運動了1m的距離。你拍出來的畫面會是汽車運動軌跡的成像。
如果快門設置成1/10000秒。那這麼點時間,汽車幾乎沒有位移。就能夠拍出來清晰完整的汽車(不包含運動軌跡的成像)
#### 快門都有哪些類型
- 焦平面快門 - 常見於單反(快門在焦平面或感光元器件的前面)
- 電子快門 - 常見於微單,手機,攝像機(沒有物理快門,由設備的處理器直接控制感光元器件工作時間)
- 旋轉快門 - 膠片電影機上
- 手或者遮擋物 - B門不夠長的時候實現長時間曝光
#### 快門角度
用膠片拍電影時。每秒走24格膠片,不添加快門的情況下,每張膠片會有1/24秒的時間被曝光。
如圖。走膠片的過程中,有聯動裝置,帶動旋轉快門的葉片一起旋轉。
每走一格膠片,葉片也跟著旋轉一圈。
如果葉片開角360度(全開),膠片沒有被遮擋,那曝光時間仍然是1/24秒。
如果快門葉片沒有全開,葉片開角180度。有一半時間,膠片被葉片遮擋,無法曝光。那曝光時間減半,1/48 秒。
。
### 了解以上知識以後,就可以解答「為什麼拍攝視頻要習慣快門角度?」的問題了。
拍照大多數時候都求穩,要求被攝物體清晰,被凝固。電影則不同,要求物體具有動起來的效果,有動感。
如果拍電影時,葉片開角很小,那24張膠片拍出來都是清晰的瞬間。連起來播放的時候就是一種一跳一跳的,定格動畫的感覺了。180度的快門葉片開角,膠片在1/48秒下,物體的運動更加符合人們一貫對電影的印象。看起來更自然。
不存在一個場景頻繁切換快門速度的場景。
固定快門角度到180度就好了。
### 題外話
光圈和快門控制電影的曝光。
為了符合電影動感,快門被限制住了。
為了追求精深效果,光圈的自由度也不大。
那能改變的就是外界的光。加ND鏡降低整體的光強度。用各種照明設備曝光補光。
正是因為這些挑戰,電影攝影才更加有魅力。
***
原文鏈接:含gif動圖
http://neilonly.com/li-jie-kuai-men-jiao-du/
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快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F%AB%E9%96%80)
- [Shutter Angle Tutorial](Shutter Angles Creative Control)
- [Understanding Camera Shutters And The Shutter Angle](Understanding Camera Shutters and the Shutter Angle)
- [捲簾快門,全局快門](捲簾快門3—在線播放)
- [BMPCC 硬體](A closer look at the Black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首先,電影放映一般是24/25幀,所以你的快門過高,意味著你的畫面會不連貫,會跳,尤其是畫面運動複雜而且速度較快的時候,在燈光條件不允許又沒有ND的情況下,有的攝影師寧願收光圈也不改快門。
另外,視頻拍攝有時會遇到燈光頻閃的問題,正規電影組不會有這種麻煩,召喚燈光師去解決,但是紀錄片或者環境燈光無法處理的情況下,也需要快門匹配光線頻閃。
當然,現在有的電影已經用60P標準了,那快門就可以適當高一點了。比如《霍比特人》玩過遊戲么?知道啥叫動態模糊么?1/60快門的模糊程度跟1/320是不一樣的
題主的問題是否可以簡化為「調快門就可以為什麼還要用濾鏡?」
那麼首先 我們必須要知道玩攝影就是和光線打交道 現在的很多風光攝影師分為兩派 始終不用濾鏡 用自己的器材紀錄所有的自然光的保守派 加濾鏡長曝/漸變鏡/反向漸變鏡 拉光比 偏正鏡調一調的野獸派(大概野獸派哦)
那麼在我看來前一者更加貼近攝影 因為附和自然去紀錄一下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我們可以稱之為紀實 後一者較為貼近藝術創作 因為靈活運用cpl/nd/gnd等等是可以讓攝影師控制自己視野範圍內所有的光 既然可以讓所有的光按照自己的意願改變 那麼這時候的攝影藝術已經變成了一種再創造藝術
我們再回到題主的這個問題上 在電影界 紀實作品與電影藝術作品的區別就像是我剛剛敘述的兩者的區別一樣 在一個場景中 景到位往往是不夠的 電影藝術必須在一個空間內創造營造一種氣氛 這樣一種氣氛光靠演員和景色是不夠的 一個好的攝影導演懂得運用光線 改變光強 光比 等等就可以營造不同的氣氛
那麼單單調節快門速度/光圈大小 的確可以改變曝光 但是往往慢速曝光會導致幀率下降 電影的各項攝像參數在拍攝過程中一般是不會改變的 因為可以方便後期的剪輯和在編輯
因此 我們在電影藝術中會運用大量濾鏡
希望有幫助 謝謝!機械快門張角小於180度,理論上說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果凍效應,運動模糊過小有個專有名詞——卡通效應。
其實,資深攝影師通常會背一箱灰片,目的無非是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用自己想用的光圈以控制到適當的景深,同時,又不想有卡通效應和果凍效應。另外,灰片的減光不完全是線性的,也可以利用這個特點適當減低對比度。
不要教條,在拍攝運動很小或靜止場景時,也可以用減小片門張角來減光,不用灰片。
電影機快門速度 是貞率倒數的1/2
簡單來說 電影機都是恆定快門 1/48
所以說不存在調整快門一說
但是在膠片家庭錄像中 可以調節貞率 並在反映時加以調整即可
家庭攝影機 一般會有8 16 24 32 幾擋
但是在拍電影時是不可能這麼折騰的
用普通的微單之內的 調節感光度即可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軟體進行鏡頭畸變校正,並把握好校正的程度?
※一張好的棚拍照,在布光上有哪些需要注意之處?
※女生從愛好轉攝影師工作?
※看圖中拍攝數據,在光圈感光度和曝光補償一樣的情況,為什麼焦距不一樣的情況,快門速度差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