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學費貴嗎?

學費是否是阻止寒門學子進大學的原因呢?


名牌大學的學費還真不貴。


家庭困難的學生比較難得到優質的中學教育是名牌大學少寒門學子的原因。


名牌大學一年的運行需要很多錢,國家的撥款是很大一部分,top的數十億,普通的985可能是幾億。
國內大學的培養目的是為國家輸送人才(國外的top學校是為中上階層提供博雅教育),所以區別明顯,不為學生服務也不從學生身上賺錢。
學生的學費很少,從學生身上賺是不現實的。像擴招三本,某某學院,中美班,N+2,中外合作辦學,才是賺錢的。
國家助學金,獎學金,各類名目的社會助學金,對於貧困生,是可以兼得的,少的三千,多的一年入萬餘也是有的。學費還可以貸款,即便開學前沒交學費,也有綠色通道。開學之後有很多勤工助學的機會,很多同學在讀時,通過家教,兼職,實習,實現了生活費自給自足,我很佩服。
普通985的學費平均五千一年,宿舍1200。老師一節課的課時費非常低。連高中補課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大學裡的生活成本:食堂,宿舍,列印,小鋪,皆比外面要便宜的多。學校會提供圖書館和健身房,雖不如國外大學的好,卻便宜的多。

寒門學子沒進名牌不是交不起學費,是沒考上…至於為什麼考不上
寒門學子難以接觸到優質的中學教育,也缺少家庭的重視和投入,絕對是原因。大城市的好中學是張弛有度的培養,高考,競賽,出國,不拘一格,各類課外活動豐富,學生們各有千秋。而苦行僧式管理的超級中學,趨於同質化的培養,和教育相比,趨近於高分培訓,更多的是一種孤注一擲的無奈。
但這是值得的。
地域原因不能忽視,一些人口大省的一本錄取率低。

不遺餘力地培養,緊張兮兮的投入教育,這主要是一首中產階級的戰歌。
寒門不是不能出貴子,只是很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向上流動是幾代人的積累。

之前匿名怪不好意思的


在中國,書,學費,火車票的價錢放到世界都是良心價錢!


還是來點正經的對比吧。排在前面的幾個回答我覺得很不客觀。便宜不便宜還是需要有比較才能得知。學費的高低,然後再夾雜些跑題的書籍和火車票。
這裡再次聲明,比較的是法國高鐵的最低售價火車票。並非每個時段都有。因為票價是浮動機制,可能會更加貴,也可能會發現頭等艙的價格會低於普通艙。最高票價不予比較,因為普通人不會買那樣的票子。而且提前預訂票價也會便宜很多。
主要是談學費問題,捎帶了火車票和書籍。最後也請大家對比價格占收入比來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再次說明,非黑非白。如果傷到了某些極端愛國者的心。那也是客觀事實。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
「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國情不同,我覺得我們做的已經很好了,發達國家做的比我們差那還叫發達國家么?」很多人喜歡用這樣的話來迴避問題和差距。發達國家也未必做的很好,比如英美的教育費用問題。既然自己有了一定的認識和覺悟。那麼也請看清差距。發達國家裡面也是有好學生和差學生的。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性的看自己想看到的答案。但是事實有時並非如此。

首先,我可以負責人的說,中國的教育,火車和書的確是不貴的。 但是你這個貴與不貴是比絕對值上面的數據還是和人均收入掛鉤,還是和高大上的英美比較。參數不同,得出的結論是絕對不一樣的。但是就現在現在高校的收費來看,對於城市的獨生子女來說。 這費用是覺得承受的起的。 所以我們覺得不貴。
我第一個本科在上海讀的。第二個本科,然後碩士博士都是在法國。英美國家不那麼了解,手上沒資料。那就用法國來比較吧。同樣法國的情況可以基本類推到歐洲大陸的福利國家比如德國 西班牙等國家。

法國只要是公立大學,除了一個註冊費。然後就是每個人強制買的醫療保險。剩下的就是一點雜費,比如圖書館的使用費,學校醫務室的使用費。但是都很便宜。以下是2014年新學年的收費標準。每年這個標準都會提高。但是漲幅不大。

第一類是本科 184歐元
第二類是碩士 256歐元
第三類是博士 391歐元 (博士每個月的收入在1800到2500歐元之間,博士在法國是必須給工資的而且最低的不會低於法國的收入中位數也就是1650歐元。)

例子 一個22歲的第一年碩士生。需要交的費用包括醫療保險213歐(強制,且很有必要,有了保險看病就沒任何問題70%的醫療費用報銷,但是還需要加一個補充險。90歐元左右搞定,除了牙齒和眼鏡不報銷外,幾乎100%全報銷。包括開刀住院。),參加各種體育項目設施10歐(這個不是強制的),文化類課外活動10歐(非強制),學校的醫療5.1歐(強制)。 256的註冊費裡面還包括了圖書館使用費用等等。494歐元摺合3868元人民幣。 (匯率1歐元這個7.83人民幣 2014年10月17日)

如果是個本科生,費用更加少一點。而且便於比交國內的本科生收費。
184+5.1+213=402.1歐元。按照匯率計算一學年的學費醫療保險等加在一起i大概在3148元人民幣左右。

國內的收費標準咱不說了。地區不同,大學不同,專業不同,收費也是五花八門。但是就我以前在上海本科時候的價格。還是10年前的價格,都已經比這個數字要高了。(某211 985)
因為大家自己都清楚付了多少錢。所以比較起來客觀實際。

PS 在法國,如果家庭的確有困難。按照收入計算報稅屬於低收入家庭。政府提供給每個想上大學的學生獎學金。此類獎學金是廣泛發放的。並不需要排隊。答主在法國留學期間也碰到很多這樣的同學。我們交300多歐元一年註冊費和醫療保險。他們只出不到5歐元。都是國家承擔。並且有比普通人更加高的房屋補助(國家出一部分錢給你交房租,最高可達房租的60%左右,單人最高在230歐元每月,獎學金學生和平時工作打工的學生還能享受更加高的補助)和優先進入大學CROUS學生宿舍。並且每個月國家發放400多歐的生活費用補助。這些錢都是不用歸還的。屬於福利的一種。
很多人口頭上承認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但是心裡確實不願承認或者不服。總是想看到國外不好的地方來滿足某些自尊心。我們的確發展了,但是很多還是做的不好的。
還是那句話,貴不貴如果脫離購買力,無從比較。但是就是絕對值,國內的高等教育還是比歐洲大陸的大部分國家來的貴

以下都是附帶內容了。

第二部分。 圖書。
在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圖書和音像製品的價格都是很高的。版稅的不同,價格定向不同。這個我不是專家。不方便展開。
這裡的科技類書籍都是特別貴的。一般人不會自己購買。國內便宜很多都是拿了直接翻譯,或者融合在某本教材裡面。至於是不是侵權或者涉嫌抄襲。。。 法律專家來解答。而書本的價值如果就只是紙張的價值加上出版社的一些利潤。那麼肯定是很低的價格。
國外二手書市場相對發達。一本全彩頁銅版紙的字典二手的可能也就10歐元。哈利珀特等這些小說讀物,在二手市場基本都是幾毛到1歐元的價格。

當然還是比較一下哈利波特正版新書在國家之間的價格區別

法國FNAC大型連鎖書店,影像製品,電器商場 就如中國的新華書店加蘇寧的感覺。
哈利珀特系列 都是8歐元一本。 摺合人民幣62.64元 但是親! 不包郵啊。。。。。
低下有個紅色的0.90歐元那個就是二手書的價格。摺合7元人民幣。。。 親! 還是不包郵啊。。。
至於國內的此類圖書價格,我在網上很難找到一個標準價格。淘寶上面更加是看不懂。看官自行分辨高低。但是淘寶有個好處。。。 親!!! 包郵哦!!!

第三部分 鐵路
還是拿高鐵做比較。還是拿我熟悉的法國
上圖比較有說服力(數字顯示的都是當天的最便宜價格,而且價格是浮動的,今天查和明天查的價格可能會不同。我是在2014年10月17日查的價格。如有不同。非本人主觀意願

我剛查的從巴黎去馬賽距離840公里的高鐵。最便宜的票在10月14號25歐元。接下去的3個最便宜的也是25歐。用最簡單的單價比較。
25歐元的票 每公里單價0.03歐元 摺合0.23元每公里

這裡我們用北京到上海的高鐵 同樣和巴黎馬賽一樣連接各自國家最大的城市
里程數1318公里

553元 1318公里。 單價為0.42元每公里。
相比較法國的高鐵。價格上要比法國最便宜的高鐵票貴,所以價格上,還是有浮動的可能性。

下面已經有網友糾正我的問題。的確我剛發布的時候,錯吧當天的最低票看成了每天沒時段不同的票價價格。價格要比高那是沒底了。而且法國國土面積不大,除非是特別緊急的事情,大部分人還是會很早以前訂好了便宜的火車票出行。或者自駕出行。
做過法國高鐵的人還是能夠有比較客觀的比較。總體來說舒適程度比國內的還是要稍高一點,也有不同的車廂類型選擇。至於速度,法國高鐵略慢。那是各國因為安全或者停靠站的數量導致。技術上法國高鐵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代表之一。也擁有世界上最快記錄。

2007年4月3日,TGV以574.8公里的時速創造了輪軌列車的最快紀錄

話就不多說了。希望大家有個比較客觀的認識。

PS 2013 法國人均收入在2400歐元左右 這個18792元每月 按年22萬5500人民幣(稅前)
2013 中國城鎮居民平均收入在3萬人民幣。(沒到繳稅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請各位輕拍。再次聲明,拒絕各種被戴帽子。我非毛非分,一個小研究員過著在法國的小日子。自豪是中國人,對中國的發展成就給與100%的肯定。但是也不會迴避問題。法國等發達國家的問題也很嚴重。只是客觀的進行分析。

以上


在這裡補充一個判斷大學學費是否合理的標準演算法。

橫向比較美國是沒有意義的。德國大學教育質量也不差,人家還不收學費,學生福利也相當不錯。

一般來說的演算法就是: 大學畢業後的收入-不接受大學教育直接工作的收入:大學的學費+各類消費+當中以高中生工作的時間成本

簡單的說就是用產出去比投入。

我自己粗略的搜索數據算了下,大致來說在中國念211大學是合算的。但是對普通家庭,尤其是需要助學貸款的家庭來說,念一所三本大學的文科專業是相當不合算的。

總體上來說中國的大學教育相對德國,個人感覺有一種窮人補貼富人的感覺。雖說富人納稅更多,但是在體現社會公平的公立高等教育這一塊,我們國家做的是很不夠的。

我個人希望國家成立專項資金,來幫助中國需要助學貸款的學生家庭。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減免他們的學費,能夠讓他們的大學生活少一些煩惱。

助學貸款對於一個窮困家庭出身的大學生來說,依舊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
---------------------------------------------------------------------------------------------------------------------------
仔細查了一下數據,中國的大學一般來說收入來源有中央財政撥款和地方財政撥款兩種。這就導致同級別的學校,因為地方政府的原因,預算差出很多。很多學校自然也沒有足夠的能力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助學金。

另一方面,大學生畢業後經常發現所謂「學無所用」的情況。舉例來說,單純從經濟收入的層面講,富士康的工作並不需要大學畢業生,高中畢業生經過培訓也一樣能夠勝任。

此外私信問的關於寒門學子的問題我在其他的題目里已經回答過了。這裡就直接摘抄自己的其他回答了。

京滬高考地域保護是否對外地考生不公平?

主要還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的。應該取消,並且應該給所有學生一個平等參加考試的機會。而且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對貧困家庭出生的子女有所照顧。

中國的大學不能學美國,因為我們好的大學都是公立的,是全民的。最不公平的其實還是自主招生。

有次我爸的一個朋友和他講起自己在做自主招生考官的時候問學生將來想念什麼專業,有什麼理想。那學生說不知道,想和老師商量下。他填的專業裡面有國際政治,考官就問他怎麼看待巴黎和上海的區別。考生答不出來,他說他第一次到上海,覺得城市很大,人很多。巴黎就知道在法國,其他不知道。

那位最後總結說:一個學生,都18歲了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想幹什麼,即使分數高能有什麼用呢?他們大學招這樣的學生進來很難培養。

我爸很少見的非常生氣。他問了他朋友,「你18歲的時候在幹嘛?你18歲的時候知道現在中國能發展到這個程度?你18歲的時候有機會知道巴黎怎麼樣?」

他後來說他心裏面大學應該是一個給學生提供系統學習機會的地方。對一所學校來說,培養家庭條件更好的,見識更廣的學生肯定成才比率更高。但是我們的學校是公立的,在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要優先公平。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流動性會越來越低。在高等教育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貧困家庭出生的小孩會越來越難有機會接受優質的教育,進入高等學府的機會會越來越少,接著社會階層也會越來越固化,這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

我當時很難理解他講的意思。等到我自己出國了,多了些見聞之後才愈發明白他說的是對的。我在德國讀預科的時候認識了一個美國猶他來的朋友,最令我詫異的是他只在美國學了6周德語來德國4個月卻能非常流利使用德語交流,我當時學德語已經有大約1年了,進度不算慢,但是和他比起來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我找了個機會很詳細的和他談了談,他自己也很誠懇的跟我講了他的想法。

他小時候讀的是私立的學校,在剛進入1年級的時候老師就會通過很多模式教他們一些語音的發音,甚至包括中文的四聲。接著他就和我演示了下,說的相當標準的「謝謝」,「你好」和中文的一些四聲的基礎發音。德語的大小舌音也是他在小學的時候就通過唱歌學會的。接著他還系統的在高中學習了拉丁語,所以對很多詞的詞源很熟悉,在學習德語的過程當中幫助非常大。我自己也發現,和他同來德國的美國人相對就德語來說要差出很多。小孩子的時候學的快,提早的鍛煉幫助很大。

後來我們又討論了下各自將來的發展方向,他和我說他想在猶他大學和哈佛的醫學院中選一所,我覺得很奇怪,有哈佛讀為什麼不去哈佛?後來他和我解釋說哈佛的學費非常之高,普通美國人根本支付不起。而他可以申請獎學金,因為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單簧管,都有專業的水準,並且16歲的時候去過非洲當志願者,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被哈佛錄取的理由。但是他卻不想申請哈佛的獎學金,一方面是因為在完成兩年的傳教任務之後可以被猶他大學減半學費錄取,另一方面他也覺得獎學金應該給更需要的人。美國私立大學申請制的錄取方法對普通公立高中的人來說非常不公平。因為他們缺乏機會去做好的社會活動。去搞定出彩的履歷。

接著我和老爸交流了下自己的見聞,他對我說,其實美國的社會流動性非常非常低。要是我們中國學美國那套的話,等到我子女那代人,階層的差異會更加大。

還有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條熱炒德國幼兒教育的文章,說德國人沒有早教。我因為這件事情專門問了個在這裡做幼教的朋友,她和我說在下薩克森州所有小孩必須讀一年的幼兒園。但是很多有錢人還是會把子女送到私立幼兒園,接受雙語教育。那些幼兒園還有專門的輔助開發數學思維的遊戲教程,我看了看非常有趣。很多對幼兒音樂的培養方法,我從來沒學過樂器,所以聽不太懂。但是收費在這邊大約是550歐一個月。我當時非常驚訝,怎麼那麼貴。她和我解釋說進了小學更貴,我們路上看見那所私立小學一年收費是2萬5千歐。因為德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價格還是支付的起的。而德國一個普通公司職員一個月到手也就2000歐左右。我後來查了下,德國有11%的人讀的是私立學校。

但是德國的公立大學從14年開始全部免費了。公立大學提供優異教學質量的同時,還提供了很多的學習位置。一個德國高中生只要願意,基本都能在德國找到一所公立大學來接受自己喜歡專業的學習。轉專業也很簡單。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在德國進個大學這麼簡單。我一個教授對我說大學教育的意義在於給一個學生學習的機會,讓他去找到自己的喜歡方向。有熱情才有動力。大學只是正式學習的開始,一個智商正常的人只要肯努力,絕對能夠有足夠的基礎知識進入大學學習。真正需要門檻的是博士,因為那才是在一個領域依靠智商和積累去開拓的時間。

我希望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的制定者能夠有和德國一樣的想法。並付諸努力實踐。我很開心的看到高考開始減輕英語的比重。這也是一個公平的小小開始。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良心。我們需要而且能做到的是起碼的公平。

來源:京滬高考地域保護是否對外地考生不公平?應該被取消嗎?
--------------------------------------------------------------------------------------------------------------------------
最後再推薦一部紀錄片,NHK版本的《讀書致貧-中國教育熱潮》(又名《出路》)。希望大家有空可以搜索看看。


(0814)更新一下:

其實 @城市獵人 他的回答完全可以說是農村教育觀念和城市教育觀念的差別。但是他非得扯基因,就是說當我生而為人的時候,我就是與別人是不平等的,我就是一個相對劣等的人。這種想法反正我是覺得非常危險的。農村、小城鎮和大城市之間的差距是存在的,在這樣的差距中,同樣的人可以受環境影響成為不同的人,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覺得我們現在很需要促進公平,改善相對落後地區的各種狀況啊。尤其是改變其觀念,當然我覺得這也是相當困難的。教育——觀念——教育,我覺得是個循環。


然後我覺得城市獵人先生一直在偷換概念,扯點有的沒的,看似說了很多東西,但是都沒有實質性的東西。


比如這篇論文《中國農村地區的家庭成份、家庭文化和教育》佐藤宏 李實,甩個鏈接070401中國農村地區的家庭成分、家庭文化和教育

人家哪有說什麼基因什麼亂七八糟的,人家在研究家庭文化特性的影響。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跟基因怎麼就扯上了那半毛錢關係?


所以我反感的不是他答案里的片面,而是就是很胡扯的東西嘛~你倒是列個基因有關的數據來看看?


如果真的要弄什麼概率統計了問題,很抱歉我是學中文的,但我想說請不要在假設層面弄出來,我不懂概率統計,所以只想看到有說服力的真的去調研的數據。不過周圍影響的東西那麼多,像硬體條件教育觀念的落後等等條件的影響要排除,所以要去權威機構測智商嗎?即便真的測智商,那您倒是測出來呀,不要想當然,您的有事實支撐的結論呢?怎麼都是一些用想當然的事實支撐的結論呢?


最後,對於他最後更新的一點

然後再說一下多年來城鄉教育差距是擴大還是縮小,我認為是縮小,而不是擴大。

頭先他自己也強調了概率統計的東西,怎麼到這個結論就又是我認為,又不擺事實依據了?那個例子也太不能說明結論了吧?我買個手機,我就是硬體條件好了?老師可以上書店買個教材,就是師資力量改善了?合著那麼多年對老師的教育都是白教育的是吧?光靠書店買本書,師資力量就能改善,那國家還需要白忙活嗎?

我還覺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達是拉大了差距呢~反正我也可以舉出類似你的例子來支持我的說法。

到底多年來城鄉教育的差距是擴大還是縮小,我覺得不能這麼說了算的。還請真的拿出數據來講話。

========

看見樓上 @城市獵人 的基因論真的是覺得很心寒。

如果光憑是不是聰明,是不是勤奮就能改變自己所呆在的階層,憑藉自我的能力就能夠實現階層間的自由流動,那這個社會是不是太健全了點?

他說的很多都是主觀的臆測和直接結論性的東西。

30年前縣城及鎮上的初高中一個星期停兩三天電,大城市好歹天天有電。30年後至少無論大城市還是小鎮,不停電了。230年前,小地方老師不會說普通話,大城市老師會說普通話。30年後,大城市與小地方的老師好歹都能說普通話了。30年前,小地方沒有英語專業科班出身的英語老師,大城市英語老師是科班出身的。30年後無論大城市小地方,英語老師好歹都是學英語專業的了。。。。。。到底是以前差距更大,還是現在差距更大?

如果一個人把寒門子弟出名校生比例不如X年前高歸咎於什麼城鄉差距、教育資源投入不均、師資差距,那我只能說他觀察社會問題的功力還不夠。

看到這段話,三十年後的鄉下人真的是哭暈在廁所。不知道誰跟他證明30年後的大城市還是小鎮都不停電了,可能我不是住在中國我自己都不知道?不知道誰跟他證明30年後的英語老師都是學英語專業出身的了,可能我活在上個世紀我自己都不知道?但好歹我承認我碰到的老師們不論說的怎麼樣都是講普通話的了。可我生活的地方說實話真的不是很閉塞,我覺得我不算是最「寒門」的那些人,只不過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薪階層的孩子。像我這樣的家庭的人,在中國可能是很大一個部分吧。但我知道在知乎上肯定不是很大一個部分,知乎都是高大上的人,連基因論都講出來了。


就以我為例吧,我享有的可能是最普通的教育了。一路學費都不怎麼貴,都是公立的學校,沒有擇過校。幼兒園到初中都是讀鎮上的學校。我的小學和初中是連在一起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貌似到我初中最後一年的時候,學費都給免了,上學只要交一些菜錢好了。我媽說,和很多擇校的補課的相比,我在教育費用上給她省了一筆錢。


但是這個錢省在哪裡?


我現在回想起來都蠻搞笑的。我的英語老師是教科學出身的(她教我姐姐的時候還是科學老師,教我的時候就變成了英語老師),我的數學老師後來去教了語文,語文老師反而去教了美術。還有全校只有一個的舞蹈兼音樂老師,後來變成了數學老師。還有英語老師,原本教數學的,後來去教了英語,再後來,到我表妹那一屆,英語和數學都教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麼喜感的變化。反正那些學科都是跨來跨去毫無門檻的。對了,教育方式也是非常粗暴。體罰,打罵是很常見的(我們都很討厭教鞭)。從講台上推下去之類的,你磕磕碰碰什麼的反正不是老師的責任。你也無處申訴啊,整個學校的氛圍就是這樣,大家都快習慣了。


當時是習慣了。但後來越長大越發現,成長路上的很多地方,都能顯現出當時的痕迹。


我不想過多的舉例了。畢竟也不是什麼開心的事情。


然後我們那屆初中,考上一本的,大概就五個左右的人吧。很多人連高中都沒有上。但即便是上了高中,本科還是很遠的。

難道我要埋怨我祖輩為什麼給了我這樣的基因,導致我不能在這樣的教育中脫穎而出,和別人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以我現在還要強打起精神背單詞(那些字母的無序組合,哈哈),而不像,別人十歲的時候英文便溜溜的了?


即便是我的祖輩不富裕,是普通人,我就基因不好,不能愉快的努力了嗎?


Sorry,我是真的被那個基因論的東西噁心到了。以後麻煩擺出這樣的論調的時候,記得論證。


至於這個問題,我想,學費不是阻止寒門學子進大學的很大原因吧。很大的原因在於,寒門學子想:即便上了大學,又有什麼用呢?更大的原因在於,在重重阻力之下,他們甚至連考慮因為學費,所以我要不要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


另,我還是不覺得我是寒門學子。我只是很普通很底層的工薪階層的孩子。


比幼兒園學費便宜太多了


因為自198?年之後,中國的大學只剩下「大」了。


我大學是省會城市一個剛剛合併的新興本科綜合院校,在我報考的前一年才升本,我報考的時候更是聽都沒聽說過,因為估分的時候估太低了就隨便報了,結果分數出來高了五十多分,所以毫無懸念的錄取了,學費3600,住宿1200,外加書本費什麼的,我報到之前我媽給我湊齊了5000塊錢,另外給我留了五百塊的生活費。
學費真心不貴,但是我家太窮了,我記得為了那五千塊錢的學費,我整個高三畢業的暑假都在奔波,去同學餐館裡打工,掙了500,跟親戚借錢,跟村支書借錢,因為是村裡難得的一個大學生,周圍近鄰都給了我一些禮金,這點錢在現在看來,簡直都不算事兒,但是對那時候的我來說,要湊夠五千塊啊,天文數字!!我每天在烈日下騎車去親戚家借錢的時候都在算,還差幾百就夠了
學費貴和寒門難出貴子不能直接連成因果關係,因為寒門才覺得學費貴,而大學,不是專門給寒門開的,專門照顧寒門子弟的,那叫希望小學。
大部分的寒門子弟,都有各種各樣貧窮的原因,有的原因,是國家,政府,體質和慈善都觸摸不到的範圍。
但是,寒門子弟如果勤奮,即使成不了人中之龍,也好歹要比之前的自己好很多,比如助學金,獎學金,暑假我從來沒回過家,做兼職,發傳單,做培訓班,超市導購,什麼賺錢做什麼,掙多掙少,都去掙,後來靠助學貸款和自己的收入順利度過大學四年
畢業後開始用微薄的實習工資還貸款,還好那時候有些同學比我先工作,借錢給我還貸,所以沒有太窘迫。
也許跟那些文科理科狀元,211,985,出來就進入知名企業月薪輕鬆過萬的人比,大學生也有精英大學生和普通大學生之分,我可能離精英還有太遠的距離,但是我比高中暑假時候的我,已經成長了很多,也強大了許多,大學給我的影響不可磨滅。
中國還是有很多這樣的普通大學,沒有刁難我們,而是溫和地,給了願意吃苦的我們,一個起飛的平台。
至於能飛多高,飛多遠,那就是我們自己的事兒了。


當然不貴,你去看看,幼兒園園費都比大學學費高


無論是絕對匯率比較還是相對於收入來說,國內大學的學費都不貴


我感覺真挺便宜的,何況還有助學貸款勤工儉學啥的,應該不至於上不起學吧


------------------------------8月14日23點30分更新---------------------------------------------------------------------------
1.回答中所說的變形記,只是讓你們看一下那些農村的貧困程度,並非讓大家看完整的變形記好吧,認真讀答案的話你會理解。但是如果你是抱著挑刺的看法,硬生生非要說我是為變形記做廣告的話我也無話可說。在你們不能到農村實地考察,而我要給你們說明現在有些農村的生活狀況的前提下,這是我所能找到的,能最近距離讓大家感受農村生活的一個事實了。
2.對於你們評論中說說的變形記刻意凸顯貧窮,我只呵呵,不說話。就醬。
3.回答中沒有直接回答「學費是否是阻止寒門學子進大學的原因」但所有的論點都已經接近明確的說了學費並非阻止寒門弟子進大學的原因。或許,我該像小學一樣,回答問題先說論點,後總結。看來,我確實高估了某些人的閱讀能力。
-----------------------------------------------------------------------------------------------------------------------------------------
看了前面的幾個答案,最為從農村出來的學生,我坐不住了,怒答之。
第一,我認為題主所說的寒門學子應該是包括大部分的偏遠地區和山區的農民的,因為這些地方的人生活水平普遍較低。而生活水平低會導致什麼影響呢?首先會產生的就是家庭支出有限,不能有足夠的錢給孩子進行教育上的補助。樓上說寒門弟子多懶惰的那位,您有去過貧困的農村嗎?你有見過他們的學習環境嗎?你敢說你在那種學習環境下能有足夠的信心學下去嗎?如果沒見過這些農村的孩子怎麼學習,建議您去看下《變形記》。即使自己有學習的願望,可是作為一個一個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有多少真正的知道教育對孩子的意義,有多少知道教育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有多大。多少人被父母逼著退學?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初中同學,剛上完初中,家裡人就要求他退學出去打工。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最終得以重返校園,但是父母一直感覺上學沒用,給他施加壓力,一米八的大個子,多少次自己晚上偷著哭?我們在陝西銅川這邊,生活水平還不算太差,可是這事都離我們這麼近,你能想像能堅持下來上完高中並走上大學的人是多麼努力和幸運嗎?
第二,最為貧困的農村,大家認為農村的學校可以給我們提供什麼?好,作為一幫應該努力刻苦的孩子們,我們不該想體育這一方面的,可是,你好歹要給我們提供一個圖書館啊,書也不要求很多,只要語文書上說的名著我們可以借到就可以了,可是真正的有多少農村學校能做到?有多少學校有了書把書當著寶貝,學生借書要碰到的阻力又要有多少?學生借書首先書的價格不能太高,超過20元錢的那就是老師專用啊!
第三,農村的教學質量。有人說一個願意學習的人在哪裡都是可以學進去的。放屁!這樣的話國家為什麼要九年義務?反正想學的人去學習,不想學的搬磚嗎?農村不僅是教育環境受限,農村的老師和城裡的老師也差很多好吧。我們農村的老師一直在學習你們城裡老師的教學方法你們知道嗎?但是根本不適用你們有知道嗎?農村的教學器材並沒有你去想像的那麼多好嗎?有些老師都練成了單手畫正圓的絕技!出過這些,我們還要提防碰到那些禽獸老師好嗎?換一句話來說,能安穩成長到現在的都是碰到了狗屎運啊!
第四,大家難倒不知道高考地域保護政策?名校難有寒門?要是拋棄這地域保護政策,我們這一幫自小英語都是從初中開始學的人都可以將你們城裡學生的大多數拋到後面好嗎?更別說這個政策給了你們多少便利。要進北京那邊上學,在陝西這邊成績得上600你們造嗎?能上的其也不一定敢去啊!是,北京的學校多牛逼,可是北京的消費水平是我們這邊可以消費的起的嗎?
第五,貧困人家的孩子多懶惰?如果有時間去農村的學校看下吧,看下有多少孩子放學了要幫家裡做事沒有時間,有多少孩子高中階段的學習是用命拼?看下多少孩子在高三中午都不吃飯,啃兩個饅頭墊墊肚子,下午飯為了省下時間吃的是速食麵!(到不了農村的看下變形記吧,看下在這個國家,有多少人還掙扎在生存線上。)
建議樓上的某些人,想問題的時候換位思考,不要自己想當然的認為農村的孩子就是懶,呵呵,我可以告訴你們,農村孩子高中認真學習,每天學習時間在15個小時以上的不在少數!還有,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我們農村學生還沒說什麼呢,你們還想說什麼?
怒答的原因:我只是不想讓我們這些農村人的辛苦無果而成為了有人說我們農村人太懶的原因,以此懷念我的高中,並向現在正在奮鬥中的貧困學子們致敬。
好了,寫了這麼一大堆,心中的不滿也消失殆盡,你們可以摺疊我了。


題主來我們學校吧,一年學費「只要」3萬1千美元,目前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上漲,比東海岸那些一年四五萬美元的學校便宜多了


談到阻止「寒門學子」進入大學的原因,為什麼寒門學子會被區別討論,家庭所能獲得以及投入在教育上的資源有限,這才是「寒門」的真正現在,至於資源,不要單純的理解成錢,人、環境、觀念等等,更大的阻力、更少的資源,這是少米下炊,還要做出大餐的趕腳。


不貴。

越是好學校越不貴。

中國的助學金和貧困生政策很好。

阻止寒門學習上大學的原因是:高考成績不夠。


我出身農村,家庭收入依靠父母務農,剛大學畢業。大學學費是否貴還是依人而論,我的家庭收入一般,大學期間沒有依靠借款完成了學業(我深知我爸媽不易),但我知道對於高中不少同學而言,大學學費是蠻沉重的負擔的。至於大學學費是否阻礙寒門學子接受高等教育,我認為大學的費用是會影響到他們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狀態,但對他們能否進入高等學府沒有直接影響。影響寒門學子進入大學,客觀上是他們所在地區的教育水平,主觀上有他們自身的因素和家長的價值取向。農村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讀書多少無所謂,能掙到錢就好,有些鼓勵孩子多讀書的也是出於高學歷有利於找到高薪工作的考慮。而一旦出現高學歷並未能換來高薪的案例,"某某讀了很多書也找不到好工作"成了孩子不努力讀書、家長不督促孩子用功的借口。說到底,就是缺什麼關注什麼,因為缺錢,他們關注如何掙錢,讀書是其中的手段之一。他們不會想也不知道書的那邊有另外一個世界。
很慶幸我爸媽供我讀書是為了讓我過得更好,雖然目前我還沒能如他們的願過得好,但我有在努力。


需求上升,供應跟不上。僱主對高技能的需求一直在增加。大學生產這些人才的能力一直難以跟上。

不,別看有沒補貼,那是另一種事。不包括補貼,大學仍是貴的。

對局部人口的便宜,不代表對全體人也便宜。


只要自己NB了,上大學賺錢分分鐘的事。
雖然說我的學校是1年15W,但是在學校里有全獎(GPA掉到3.0以下自動取消),Honours Society會員能拿到不少獎金。數學好再加上會打碼出去接單分分鐘搞定。
人大經濟論壇什麼地方就有不少交易,內地大學生也是可以去接單掙錢的


清華北大的學費當然是不貴,但其它大部分大學的學費,相比學生在其中能獲得的,都偏貴。你去藍翔上一年才多少錢?人家還沒有國家撥款。論教學質量,三本還比不上人家藍翔。看看廣告投放密度也知道,要不是能拿個教育部蓋章的文憑,中國的絕大部分三本大學都會被藍翔打垮。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酒品即人品」「牌品即人品」這種思維?
為什麼要說端午節快樂?
你讀過的非常溫柔的文字有哪些?
戀人雙方都認為自己比對方好看是什麼體驗?
在紅綠色盲眼裡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

TAG:教育 | 大學 | 經濟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