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教育投入經費僅次于軍費」是真的嗎?

如圖。這條微博說的公費學生,不知是何定義。據我所知,1943年美國國務院曾邀請中國的大學教授組團赴美,做學術交流和訪問。其中有費孝通和金岳霖等。至於中小學教育全部免費,這樣的說法恐怕不能讓人信服。請達人解答之。


如LS@柔情如夢 所說,教育投入可參見相關政府文件,詳見民國財政部編《財政年鑒》第三編(1948)上冊第三篇131至150頁:
1938:總12.9億(法幣,下同),含軍費5.9億(45%)建設費3.6億(28%)債務費2.3億(18%)財務費2677萬(2%)教育文化費2078萬(1.6%),以下略。註:建設費中國防建設費約佔一半;教育文化費中含軍事教育費。
1939:總21.18億(法幣,下同),含建設費8.6億(41%)債務費5.3億(25%)軍費4.7億(22.3%)財務費4989萬(2.36%)教育文化費4809萬(2.27%),以下略。
往後各年直接發下教育經費實際支出占國庫總支出歷年比例分別為:37年1.71%、38年1.68%、39年1.54%、40年2.19%、41年1.76%、42年2.06%、43年2%、44年2.21%、45年1.84%。
以上以下均轉自微博訟棍茶水齋: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文化費」可不僅是教育經費,包括了教育、科學、文化支出的總和(匪共09年預算這三項總計僅佔總預算19%,太可惡了!)國府的衛生支出:一般在0.1%到0.2%之間,48年高達0.7%!社保支出(哦,民國沒社保,是指救濟賑災撫恤),最高38年,高達0.92%!

PS:知乎上捧民國金蓮已經習慣了,所謂獨立思考能力目前看起來似乎只是屁股挺歪的而已呢。反正那時的「民心」什麼的,統統都是TG洗腦和陰謀和欺騙所致。另附照片一張

再次@柔情如夢 關於打臉事宜,您老也先要確定這是臉而不是一堆臭狗屎,在我看來營銷微博上的東西真心不值得再噴了,說認真的,一個所謂的軍壇版主混成了一名果粉,而且拿乾貨拿出的是營銷微博的東西,這這這……這完全就是當神父當出了梅毒的好例子嘛。
如果我前述的東西您如果還是用如同現在天朝紅頭文件一般的炮黨口號來反駁的話,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關於民國教育情況的精細(我們且不論炮黨諸君為了顏面造了多少假)數字,您不妨去查閱《民國檔案史料彙編》第五輯 教育 文化部分。
嘛,還是要送上一些東西,看看所謂襠鍋是怎樣辦戰時教育的,有困難辦不了不要緊,辦得不好卻在很多年後因為某些人的屁股原因非說他辦得好那就挺噁心了:
「隨著戰爭的延續,嚴重的實際困難加劇了。一個長期的難題是怎樣獲得圖書和 設備。經搶救並運到雲南的遠遠不夠,而新的供應品又難以獲得,特別在1940年滇 越鐵路中斷之後。1939—1940年國民政府提供了100 萬美元為各大學購買圖書和設 備,但到1945年「仍未全部到達」。政府下令中學的自然科學課程應只用國產品作 實驗以便把進口貨留給大學實驗室,但是這些措施遠遠不夠。這類物資匱乏使科學 和技術科目的課程作業質量下降。同時,圖書館書本不足使大多數大學課程嚴重依 賴課堂筆記和基本教科書,結果教學雙方都受到嚴重的限制。
另一個問題是師生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由於通貨膨脹惡化,教授的創造力常被 轉向維持生計。政府特許教育和公務人員每月以固定的低價購買定量的大米。許多 大學生處境更為困難。戰爭初期政府開始向與家庭切斷聯繫而確實貧窮的學生提供 貸金,到1941年16000 多名學生接受過這種幫助。補貼僅能使接受者勉強維持生存, 整年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更不用說書籍和其他必需品了。1941年初聯大有一種說 法,抵押冬衣買春季用書,然後在秋季抵押書本贖冬衣。」——《劍橋中華民國黑歷史》戰時和戰後的變化,1937—1949年
至於22所國立中學,主要是收容從淪陷區內遷而來的中學,但是光是因為抗戰無能導致大片國土淪喪,,僅停辦的中學就有一千九百多所,許多師生死亡流散於內遷途中。將這粉飾為「真正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來,得有多不要臉?

另外@申克 實在很不理解在一個討論民國教育投入大小的問題裡面扯到「啟民智,毀民智「的問題,因為洗腦不洗腦的問題實在又很容易牽扯到屁股問題。如果只討論教育的話,嘛,按照《民國檔案史料彙編》的裡面的統計(我們仍然不能確認裡面一些數字是不是貼了金就像現在大家吐槽統計局的數據一樣),你、我、他,等等,都有五成以上的概率成為一名光榮的不識字人員哦~。

一寸山河一寸血,我永遠也不能想像自己回到過去能接受那一丁點的可憐的教育資源,能有那一丁點的機會坐在洋場的沙龍里討論文學藝術,更大的可能是,成為壯丁,成為暴民,成為文盲,成為佃農,成為餓殍,反正就是不會像現在這樣安安心心的在晚上上知乎吹牛打炮。
你們隨意,我去加班去了,這個問題我已經不想再修改了,拜拜~


我姥姥說國民黨的小學收學費,後來日本人來了,建的學校學日語,但改為不收學費了。再後共產黨來了,建的掃盲夜校也不收學費。


民國教育那麼好 怎麼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我的長輩即使是地主家庭但因為大約是高中文憑都能直接當上國家幹部··· 怎麼建國時文盲率那麼高 難道是民國大撤退把人民腦子洗的不認字么? 難道中共執政把認字的都槍斃了么?


不絕的薪火:抗戰時期的教育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和工程師頒發和追授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23位國家功臣被稱為「兩彈一星」元勛。當檢視這些元勛的簡歷時,會發現一個驚奇的現象:他們當中有多人的大學生涯是在抗戰時期大後方度過的,隨後出國留學。在艱苦卓絕的全民抗戰時期,這樣一批科技精英、國家棟樑是怎樣集中培養出來的呢?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戰前中國共有高等院校108所,其中91所遭日軍的轟炸,財產損失巨大,25所院校因此被迫停辦,繼續維持的僅有83所。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數量也急劇下降,財產損失更高達3360餘萬元。而此時,由於日軍佔領了中國最重要的財富來源地東南沿海地區,中國政府因此失去了佔全部財稅收入一半以上的關稅,加上軍費開支急劇上升,財政狀況極為窘迫。一些政界、教育界人士極力倡導實施戰時非常教育或國防教育,主張將一切正規教育中斷,高中及大專院校停辦,師生員工應徵入伍,共赴國難。

針對於此,蔣介石提出了「戰時教育需作平時看」的觀點:「我們切不可忘記戰時應作平時看,切勿為應急之故而丟卻了基本。我們這一戰,一方面是爭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於此時期改造我們的民族,復興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們教育上的著眼點,不僅在戰時,還應該看到戰後。」陳誠更是直接批駁戰時非常教育「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要知道教育是千年萬年的大計,所謂『百年樹人』,一個國家,要建國,要強盛,就要培養無量數的人才,以為領導,以為中堅」;「教育是立國的根本,尤其當國家臨到存亡斷續的關頭,成為絕對的需要,這是一個國家最強韌、最可靠的生存力量」。教育部根據以上精神制定了「戰時需作平時看」的辦學方針:「我國高等教育本不發達,每一萬國民中僅有大學生一人,與英美教育發達國家相差甚遠。

為自力更生抗戰建國之計,原有教育必得維持,否則後果將更不堪。」抗戰是長期的,各種人才都不可缺少,而戰後的建國事業,更需要大量人才,因此教育不能中斷,是中國可以薪火相傳的根本,這是當時中國政府的基本判斷。

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有計劃地將大學遷往內地,淪陷區90%的高級知識分子、50%以上的中級知識分子和37所高校都轉移到了大後方,這是一個奇蹟。但大批來自淪陷區的學生衣食無著,教育部長陳立夫便以個人名義借貸建立了貸金制度,凡經濟來源斷絕的學生,可直接向學校貸款以維持生活,貸金包括膳食及服裝各項費用,並免費提供住宿。由於通貨膨脹等因素,這些貸金以後並未償還,這等於政府向學生無償提供了學費和生活費,因此貸金制隨後改成了公費制。

抗戰期間,由中學到大學畢業,完全依賴國家貸金或公費的學生,共達128000餘人,這其中就包括了「兩彈一星」元勛錢驥、姚桐斌、鄧稼先、程開甲、屠守鍔、陳芳允、任新民、朱光亞、王希季等9人,還有李政道、楊振寧這兩位未來的諾貝爾獎獲得者。8年抗戰期間,全國專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員增加了3623人(48%),學生增加了41575人(99%)。中小學教育也全部免費,學齡前的兒童入學率從戰前的43.4%上升到了勝利前的76%,初等學校學生數量幾乎是戰爭爆發後的2倍。在職業教育方面進步更加明顯,在校學生人數由戰前的7000人增長到了25000餘人。

在教育規模擴大的同時,國民政府也重視大學的科學研究。教育部於1938年特地撥經費給國立大學,令其恢復因戰爭而停辦的研究所,恢復招收研究生,並酌情增設新的研究所。1938年到1944年,經濟部共獲准專利423項,是從民國初年到戰前專利總數的182%。時任駐華參贊的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認為:「這七年間的科學進步與貢獻,比起過去30年來,在質在量皆有增無減。

」抗戰期間國民政府還選拔了1566名的自費或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和歐洲各國,其中包括了後來的「兩彈一星」元勛王大珩、黃緯祿、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彭桓武、屠守鍔、郭永懷等8人,超過了「兩彈一星」元勛總數的三分之一,另外還有楊振寧。當時在國外還約有2500名中國公費、自費留學生,其中家鄉淪陷,斷絕了經濟來源的約佔60%,國民政府決定撥款給予資助,總計數額達數十萬美元(留美中國學生月津貼75美元,當時美國教師的平均月薪不過120美元)。抗戰期間教育經費在國民政府的財政支出中僅次于軍費,居政府財政支出的第二位。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國家復興和富強的根本。正因為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投入不可能在短期內就見到成效和回報,因此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是政府有無遠見、是否負責的試金石。中國政府在抗戰爆發,黑暗降臨,勝利日還遙遙無期、無法預判之際,毅然摒棄了戰時非常教育的實用主義的短視主張,將眼光投向了戰後國家的復興和重建,決定採取「戰時教育需作平時看」的教育政策。此時東南沿海財富之地已經淪陷,財政收入損失大半,而同時為了抗戰,軍費開支浩大,政府財政極其困難,但中國政府仍然將巨款投向了教育,對大中小學生全部免除學費,甚至提供食宿,對海外留學生給予救濟,並繼續派遣留學生赴海外學習,培養出了一批具有世界水準的國家棟樑,日後的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使得中國的學術薪火相傳,存續不絕,並奠定了未來現代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覺得說的在理,請不要唇槍舍戰傷感情~~
我只是騰訊網的搬運工~~~~


first, 在戰爭時期,對於教育的經費還掙扎保持在戰前水準,在高通脹的背景下,殊為難得。

second, 政府辦學不是唯一形式,在社會辦學很普遍的民國,政府經費是少部分,主要是供給給部分高校,部分優秀的高校如山西大學 齊魯大學都是地方軍閥供給經費,燕京聖約翰這樣的大學是教會供給,協和是美帝財團。都不在中央預算內。當然了,XX來了之後,啥都是中央經費了。私人或者自主辦學是絕對禁止的。

third,捧民國的時候出現些訛誤很正常,沒有必要上綱上線。

fourth, 民國高等教育的成就,與國際化接軌的程度,的確現在都比不上,考慮到極其不穩定的外部環境,那時候的高等教育的確實了不起的成就。

fifth,識字率普及教育,的確是TG上台後大幅提高的,但是外部環境的穩定是極其重要的原因。雖然他們同時也基本摧毀了高教的遺產。


可惡的常凱申,把十幾年的高教育投入培養的人才全帶去台灣了。害得失去這幾百萬知識份子的大陸,幾億人中已經不多讀書人了。


民國就算把公私立學校都算進去,到了建國的時候,基層幹部的要求為什麼是高小?而且一個國家教育靠私立也是挺悲哀的吧


首先,抗戰時期是個大興土木的時期。基建費用未必比軍費低多少。
不過,抗戰時期確實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視教育的時期。這也是抗戰之所以能極大程度上改變民族氣質的原因之一。
原因是當時確實是有亡國的心理準備。為亡國後留下反抗的種子,與戰場上的抵抗。在當事人看來是一樣重要的。


我覺得這事兒可以參考兩個事情:1、現在政府的教育計劃投入和實際投入。這個大家都懂的,不多說。2、這邊房子著火了,不找人安排救火,還不急不緩的安排孩子讀書,我以為不太符合常情。抗戰時期有教育,但那應該是勉力維持的階段,而非什麼僅次於國防投入的高大上。


這個真的要當事人才能了解了。題外話,蔣有錢有裝備,如果真得民心,豈會潰敗?


只做簡單的補充說明:

新中國,長期以來,主要靠國家力量辦學,私人辦學管控很嚴,很難。

而民國,公立學校學僅僅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教育,還是靠遠超公辦小學數量的私立學校來完成的。

舉個江西的例子:
民國初年,全省除原有各公、私立中學堂改為中學校外,陸續新增設了一批省立、縣立、聯立、私立中學,其中私立中學的新增比例大大超過公立中學。1914年春到1927年秋,上饒地區共新增8所中學,其中私立中學為6所,占同期新增中學的75%。1923年至1932年前後,江西新開辦的民辦私立中學占當時全省興辦中學的70%。到1948年7月,全省共有中學198所,其中省立中學19所,聯立中學3所,縣立中學77所,局立中學1所,民辦私立中學98所,民辦私立中學占當時全省中學的49.5%

很多大師的成長,都是經過私塾,然後公立,最後留學。

教育是立國之本!


這個確實是真的,不僅庚子賠款用於清華大學建設,一些政府辦的大學確實是在抗戰期間資金到位的,但是戰爭一旦打響,國內貨幣開始貶值,導致後來西南聯大教授老師開始兼職補貼家用,


彼時私立學校非今時可比矣。戰時有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改遷昆明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保存了戰時的重要科研力量,保留並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師生人才,兩彈功勛人物,王淦昌、周培源、吳有訓、錢三強、何澤慧、錢學森、彭恆武、趙忠堯、鄧稼先等盡傑出於民國,不乏有國家公派(戰時),學成歸來投報國家者。此乃一粒,戰時任何一所公立或私立學校在戰時對保存並培養中國知識人才的有生力量都是功不可沒的。念今日金錢奉行、紙碎金迷,絕不該為那時的教育私立感到悲哀,相反,說出這種話的人卻改為自己感到悲哀。


推薦閱讀:

如果袁世凱和孫中山多活個十年,民國史將走向何處?
自北伐戰爭起,蔣介石指揮的勝仗有哪些?
為什麼南京大屠殺前,南京政府沒有通知全城百姓撤離?
如果三國里的人穿越到了抗戰時期,他們都會變成誰?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蔣中正介石 | 抗日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