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下的采邑與封國有何區別?


采邑和封國是一體兩面的,一般一個封國本身相對於周天子有若干的采邑,其中部分再分封給卿,卿再封給大夫等等,所以眾多采邑構成封國,但這些采邑本身有的直接隸屬於周天子或者諸侯國君,有的實際上是獨立的,是鬆散的隸屬效忠關係,僅僅承擔一些貢賦、征伐的義務而已。

中國先秦時代尤其是西周時代的分封往往是先有爵後有地,而歐洲封建制往往是先有地後有爵。即是說,先秦的分封制大多有兩個基礎,一是與王室有較近的淵源,二是有較大的功績。這些具備了,就封給一個適當的爵位,然後指給一塊地建國,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國內部的等級爵位不算)者互不從屬(當然戰國的幾個新興諸侯是用政治軍事的方法取得的實權)。而歐洲的封建領主,往往是通過武力、聯姻、繼承等手段取得土地,然後再宣誓效忠某位更高級領主,獲得爵位。

用《左傳》里的記載舉一個例子,有時采邑的大夫封君會叛逃投奔他國,有時甚至威脅到本國公室貴族,這樣的事情在春秋時代並不少見,可以為理解采邑與封國本體關係提供幫助。

《楚語》上記楚靈王城陳、蔡、不羹三城,使人問於范無宇,得到的回答是:「其在《志》也,國為大城未有利者。昔鄭有京櫟,衛有蒲戚,宋有蕭蒙,魯有弁費,齊有渠丘,晉有曲沃,秦有徵衙。叔段以京患庄公,鄭幾不克;櫟人實使鄭子不得其位。衛蒲戚實出獻公。宋蕭蒙實弒昭公。魯弁費實弱襄公。齊渠丘實殺無知。晉曲沃實納齊師。秦征衙實難桓景。皆志於諸侯,此其不利者也。」

這裡的 采邑城池都是威脅各國公室的著名的例子,為春秋時代的外交家所熟知的歷史典故,比如鄭國著名的鄭伯克段於鄢的京城太叔段,衛國的蒲地戚地曾經的孫林父權勢熏天,宋國也有。最著名的還是晉國的曲沃憑藉一個采邑和周邊地區的強大實力以小宗吞併了大宗,創造了曲沃代晉的歷史。具體說來采邑是一個諸侯國重要組成部分,是其奉土疆域的具體體現,重要采邑的失陷會導致該國的重大危機,比如宋國魚石等五大夫割據彭城、比如齊國的烏餘割據多國土地城邑。

正如《史記·外戚世家》所說的「家化為國,不變其姓」,這也是我們的文化傳統中將國稱為「國家」的歷史根源。但在西周卻沒有稱其為國的證據,只有賜某人以「某田」或「采」,邑名後綴以國是晚出的說法。所以,周代封國實始於周天子分賜的采邑,因采邑及封國曾受過周王的冊命,從禮制講還是周天子統屬,故其封國之君主,仍是王臣。 在封國之內,國君同樣也可以把土地分賜給自己的子弟、屬臣,作為采邑。《史記·鄭世家》載鄭桓公「東徙其民雒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時在西周滅亡前兩年,虢、鄶有邑獻鄭,可以說明之。


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1、天子擁有天命,君臨天下。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世襲,而且實行嫡長子繼承製。

2、天子將天下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分封給除嫡長子以外的兒子,以及有功的大臣。這個封地就叫封國。被分封的人被稱為國君,或者諸侯。國君同樣世襲,實行嫡長子繼承製。

3、封國根據禮制規定,向天子進貢,相當於負責全天下的財政收入。同時有權力組建軍隊,在天子需要的時候,還需要派遣軍隊聽候天子調遣。

4、國君將封國再分成若干部分,分別分封給除嫡長子以外的兒子,以及有功的大臣。這個封地就叫采邑。被分封的人被稱為大夫。大夫同樣世襲,實行嫡長子繼承製。

5、大夫根據禮制規定,向國君進貢,相當於負責封國之內的財政收入。但是大夫無權組建軍隊,除嫡長子有繼承權以外,其他的兒子和大臣,只是大夫的家臣,也不需要承擔封國的兵役義務。

6、大夫、國君、天子是高等貴族,都擁有土地和人民。沒有被分封到土地和人民的貴族,就是士。士因為沒有土地和人民,只能成為大夫、國君、天子的附庸,這就是所謂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畿內的采邑由宮伯管理,宮伯由各個侯爵伯爵的世子擔任,來鍛煉世子,當世子繼位時,宮伯位子就空了出來,從而實現王畿內部非終身非世襲。


並無本質不同,都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劃分。

但,字面上有差別,封建主只能從采邑得到賦稅,而封國之於封建主確實可以行使主權的。


推薦閱讀:

古代文臣的極致是不是諸葛亮?
為什麼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一代比一代差?
歷史中,你最為震驚的一段故事是什麼?
如果獨孤氏不屬於漢姓,那麼為什麼獨孤氏沒改成漢姓?
如果進入戰國時代,晉國不分裂,中國歷史會是怎樣的走向?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文化 | 歷史地理學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