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TIME / The New Yorker / The Economist 相比,內容與深度最類似或最能與之相提並論的中文報刊雜誌有哪些?


每本成功並有著鮮明形象的雜誌,總是有其獨特的成長軌跡,往往很難找到與之「一個模子出來」的雜誌。

關鍵詞概述:
TIME:每周新聞時事,有概述總匯,也有文圖報道;
THE NEW YORKER:文字(深度報道+評論+文藝信息)+格調;用來閱讀;
ECONOMIST:全球時政、經濟新聞;

一、TIME、THE NEW YORKER、ECONOMIST 三本雜誌該對應國內哪些雜誌?

1、TIME:


如果從媒體姿態、媒體視野上來說,對應的有《中國新聞周刊》、《新民周刊》(兩者也都是1999年創刊的周刊),但都「老牌」得活力不足,2011年再次改版的《瞭望東方周刊》也算這個陣營;從話題主流程度、內容可讀程度上來說,《看天下》更具可比性(胡舒立團隊入主前的《新世紀》周刊也算是);從讀者的中產程度上來說,《外灘畫報》、《南都周刊》要更契合一些;

2、THE NEW YORKER:


至少有《作家》、《書城》這兩本雜誌曾經說自己是中國的《紐約客》。《作家》雜誌2000年時就打出「中國的《紐約客》」旗號,在文學品性上有些類似,但在視覺、調查報道上還是完全不同;《書城》2002至2005年期間在形式上與《紐約客》類似,有些期次或許比較像,但更多的時候還是過於學院派,並沒能很好地做到「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所以也只是徒有其形、未見其質。好像沒有其他雜誌明確標榜自己與《紐約客》有什麼關聯了。

《紐約客》的價值首先在於」閱讀「,如果只拿」閱讀「這個關鍵詞來要求大眾消費類雜誌,也很難找到一本,如果放寬到」讀物「這個標準,《讀庫》算是比較接近的。至於《信睿》等,人文屬性上相似而已。

3、ECONOMIST:

《經濟學人》雜誌有兩個特點是其他全球著名的雜誌所沒有的:全球視野、平實敘述

全球視野:它的主要欄目既按地區劃分來報道政經,比如」美國「、(美國之外的)」美洲「、」亞洲「、」中東及非洲「、」歐洲「、」英國「,以及最近從」亞洲「中獨立出來的」中國「欄目;也按照產業來劃分,除了政經外,還有」商業「、」金融與經濟「、」科學與技術「、」圖書與藝術「等;另外再加上一些專題報道。涉及的國家之廣,只能說明我們可以從中一窺幾十年前的」大英帝國「的視野和氣魄。這種全球視野,美國的雜誌並不具備,或許是因為美國人更多會以」美國為中心「吧。同時,《經濟學人》也不必出版地方版本,畢竟,」全球一體「時,共通性會更大。

平實敘述:《經濟學人》的自由主義立場是顯著的,但」情緒「是很少的;能從報道的角度中看出觀點,但這種觀點不會得到」渲染「。《經濟學人》很懂得節制,在語言敘述上表現得很明顯。正是這種用詞的講究,使得其表述很平實,也使得《經濟學人》成為最受中國人推薦的可以拿來學習英語的外文雜誌。沒有一本中文雜誌的文字、敘述明顯地給人《經濟學人》給人的那種平實的感覺。

二、TIME、THE NEW YORKER、ECONOMIST 三本雜誌都是各自國家的獨特產物。

《時代》、《經濟學人》的國際化程度都不低,恐怕都只有美國、英國才能各自產生這樣的雜誌。《時代》對一周新聞的精到把控,只有美國這樣快節奏、高生產力的國家才有其產生壯大的土壤。而《經濟學人》的全球視野、平實敘述,恐怕也只有英國這樣一個不再是世界中心了的、逝去的」大英帝國「才能培育,它的」全球視野「在於它的自由主義價值觀,而不是作為世界核心的某一個國家;它的」平時敘述「在於它的」曾經滄海難為水「,因此更能跳出國別的視角。

至於《紐約客》,也只能是美國文化的產物,美國歷史不長,但中產階級有足夠歷史,也夠壯大,這種自信和自在也體現在文字上,不是很講究閱讀的效率,而是將閱讀作為階層的一種教養和熏陶。」只有那些急吼吼地賺錢謀生的人,才會趕著時間看《時代》呢。你要是有足夠的閑暇時間,那麼該看看《紐約客》。「

所以,要找與TIME、THE NEW YORKER、ECONOMIST 非常相像的雜誌是不可能的。而作為雜誌從業者,我們該去做與中國社會發展狀態相對應的雜誌,否則,」依樣畫葫蘆「最多只是形似而神不似。


Time 和 The Economics ,我覺得在中國沒有對標物。受限於普遍的視野狹窄和意識形態擎肘,中國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新聞報道。

The New Yorker ,如果僅限於非虛構寫作的部分,論文章體量、內容的品質感和界面友好程度,我不揣冒昧地說一句,對標物是《人物》雜誌的封面報道和長報道。


記得三聯生活周刊早期是學過New Yorker的,比如裡面的生活圓桌就是模仿了The Talk of The Town, 裡面 @苗煒 和薛巍( @貝小戎 )的專欄也都有點意思,不過近兩年這本雜誌上的軟文有點過。。

另外無論從質量還是逼格來說,國內的《讀庫》其實都還不錯。。雖然和Time, The Economics, New Yorker都不太像。


本人三本雜誌都有定。隨便說說,並不准備回答問題。因為我覺得中國還沒有任何一本雜誌有如此影響力與吸引力。

TIME.我們有門基礎學科叫general paper。TIME作為這個學科的標準推薦讀物,原因應該就在於,TIME很critical thinking。我很喜歡時代的語言,雖然我的語言很渣。

The Economist.必須吐槽一下。本人作為一個學渣,訂了一年的the economist,一本都沒有看完過。原因就是太無聊了。可是我認識一些,學術派的在名校的大神,一股傲氣,就喜歡看the economist.無法理解呀。

The New Yorker,作為偽文青,是我的最愛。每期開頭介紹紐約當下所有的話劇,電影,演唱會,展覽,就讓我有種衝動,以後一定要去紐約,拿著本紐約客,把上面介紹的,我喜歡的,全去一次。文字也不賴。只是有些政治評論,我覺得太local太無聊。沒有TIME通俗的很國際化。

至於,中國的雜誌我看過的很少。看天下,時事評論是與時俱進,試著critical,可是語言沒有很美(個人拙見)國內有一本我很喜歡的,是「新周刊」,沒有很高端,可能還有點俗套,但我就很喜歡。

其實,我覺得大環境不一樣,是沒有辦法比較的。每個語言都是美的。每個文化都是獨特的。雜誌是語言與文化的產物,很難給兩個不同的東西畫個等號。


國內的話第一財經周刊和財經雜誌都是以經濟學人為楷模的,財經這方面政治內容稍多,而CBN的文章太接地氣,你可以理解為比較「low」。
三聯和看天下個人感覺是參考了TIME。。。


TIME是給高中生看的啟蒙雜誌,成年人就不要看了……雖然跟Reader"s Digest不是一個類型,但是也不會比Reader"s Digest好到哪裡去好嗎。我估計鳳姐到了美國之後都愛看TIME。

The Economist就是普通人念了覺得自己是牛逼哄哄的大老闆感覺良好的自慰科普雜誌。我自己也訂了,就是為了感受那種『卧槽我掌握全球大事風雲變幻』的錯覺好嗎。真正嚴肅點的,還是去看Harvard Business Review好了,實時的Financial Times也不錯,我就還是不自虐了。

The New Yorker簡直是玄學,作為工科生表示壓力很大。室友曾經定了一年,表示每每想要裝文青裝逼就拿出來讀,結果發現內文邏輯簡直槽點滿滿,特別是近年聽說越來越嬉皮士,我個人認為為了保智商還是不要看了比較好。智商正常的其他文青雜誌應該還是有的吧。


只看過Time 和The Economist,主觀感覺前者語言更加個性鮮明,後者乾巴巴。時代周刊的專欄寫得毫不客氣,就這一點來看,國內就沒有任何雜質能比,畢竟審查制度嚴苛,誰都惹不起。


沒有人提《紐約書評》?這個更菁英


看了那麼多大陸的台灣的香港的美國的英國的新加坡的日本的各種中英文雜誌報紙

最後發現最為喜愛還是經濟學人

沒有之一

經濟學人的廣闊的視野,宏大的格局,平時的論述,客觀的評判,都讓人受益匪淺

雖然這幾年不怎麼看經濟學人了


推薦閱讀:

默多克被襲擊後英國網路媒體的反應過激了嗎?為什麼會這樣?
如果你是薛之謙,會如何洗白自己?
有哪些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新聞標題或新聞稿?
媒體、商業平台等內容使用方應該如何正確、規範地使用他人創作的內容?

TAG:新聞 | 雜誌 | 文學 |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 傳媒 | 紐約客TheNewYorker | 時代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