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卦辭與爻辭如何得來?

歷代注家都在註解卦辭與爻辭。卦辭有從上下卦所成的象或者從卦變去解(比如損卦),而爻辭的各家註解更為複雜,卦變,互體,升降,有時感覺頗為牽強。筆者在讀《左傳》時留意到,解卦之時有時解釋了爻辭如何得來,比如以下兩則:
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明夷》之《謙》,明而未融,其當旦乎,故曰:『為子祀』。日之《謙》,當鳥,故曰『明夷于飛』。明之未融,故曰『垂其翼』。象日之動,故曰『君子於行』。當三在旦,故曰『三日不食』。《離》,火也。《艮》,山也。《離》為火,火焚山,山敗。於人為言,敗言為讒,故曰『有攸往,主人有言』
這兩個例子都是一爻變,其中對爻辭的解釋,是從本卦及這一爻變後產生的變卦,兩卦的象所得來。筆者試著用這個方法去解釋周易的爻辭,但很多爻辭還是很難解釋,當然筆者水平有限,達不到例子里這種對象的理解程度。
此外在使用周易占卜時,通常會看到這樣一段講如何運用爻辭: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也有說結合本卦和變卦卦辭來解)。

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辭斷之,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吉.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這個方法究竟有多可靠?

筆者覺得爻辭是由象得來,也就象的一種解法,只是文王的水平非常高,他對吉凶的推演比較靠譜。觀左傳諸卦例,並不拘泥於爻辭,更參考了本卦與變卦的象,或許這才是解卦的根本,也能得到更豐富的信息。

以上問題,還請各位習易的高手指點。


謝邀。你在學易路上的些許疑惑,我歸納成為兩個問題:
1、《周易》的卦爻辭是怎麼來的?
2、這種斷卦方法是否可靠?


鄙人學易數年,對這兩個問題都有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望各位方家和學者直接指出,不勝感激。
答1:卦辭和爻辭是周文王觀察卦象,而得到的卦辭和爻辭。周文王之後,若干易學家又陸陸續續補充了一些卦辭和爻辭。大約在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由孔子或某位先哲,對《周易》這本書進行了校訂、修辭美化而定稿,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周易》。

司馬遷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周禮·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

這兩段典故說明一個什麼情況呢?首先,司馬遷說,文王是在被囚禁羑里的時候,演化而得到了《周易》。一個演字,何其傳神!千年之後,鄙人仍被司馬遷的一字千金所深深折服。其次,在《周易》之前,有《連山》和《歸藏》這兩本易書的,它們的經卦為八個,毫無疑問,它們是:乾、坤、坎、離、震、兌、巽、艮。別卦為64個。
由此大膽假設:《連山》和《歸藏》這兩本書中,卦已經達到了64個,但是它們只有卦辭,沒有爻辭。當然,它們的卦名也許不叫歸妹、咸、姤,正所謂:「名可名,非常名」。與《連山》和《歸藏》對應的,是其得到某個卦的方法,要不然,怎麼能叫做「三《易》之法」呢?可惜這些方法已經失傳。到了周文王的時候,一個人孤零零的呆在羑里,總得找點事情做吧?顯而易見,周文王他是能掌握《連山》和《歸藏》的卜法的,不妨用它們來打發時間!玩著玩著,自然就成了易學方面的行家裡手。於是,不甘寂寞的周文王,重新發明了一套卜法,也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大衍之占。重新搗鼓出了一套經典著作,也就是群經之首《周易》

大衍之占,或者稱之為春秋太卜。它的核心是:留一、二分、四揲、再三,得一爻,重複這個步驟六次,從而得到一卦。具體怎麼玩,可參考南懷瑾先生的《易經雜說》,或者曾仕強的《易經的奧秘》視頻(好像是有的)。任何一爻,都是由數字六(6)、七(7)、八(8)、九(9)所表示的,其中七、九為陽、六、八為陰,九為陽極,六為陰極。這樣的一個數字組合,稱之為數字卦。舉例來說,777777就表示乾卦,877777就是姤卦。
一個爻由四個數字代替,也就表示有4種情況,6個爻,那就會存在4096種情況,為何《周易》卻只有64卦辭、386爻辭呢?合起來也只能解釋450種情況。後世的若干易學家,在這個問題上簡直百思不得其解,甚為煩惱。是啊,周文王為何不直接寫出4096個卦(爻)辭呢?於是《焦氏易林》橫空出世。只可惜,焦氏嘔心瀝血,解決了這一難題,再後世的易學家,又不買他的帳,凡是仍以《周易》為尊。於是傳至今日,《焦氏易林》只在易象方面有參考價值了。
為何周文王不直接寫出4096種情況呢?答案其實很簡單:文字易流傳,易理靠悟性。在周文王演《周易》的時候,就已經參透了一個易理:上變則下不變。我們知道,卦類萬物,卦象三才天地人。所以,上爻有變化,則下爻所有的變化,都沒有任何意義。舉例來說,天變了,下面的人、地再怎麼折騰,能起什麼作用?地如果變了,比如地震,人的所作所為,蓋房子、婚喪嫁娶,在地震面前,簡直不值一提。所以,並非周文王不願意寫,而是在默認加入"上變則下不變"這條易理之後,64卦辭和384爻辭就足夠了。
數字卦:999977,從而得777977,為《乾》之九四。
數字卦:667799,從而得887779,為《遁》之上九。
…………
…………
4096種情況,再經過這種簡化,就只需要64卦辭和384爻辭了。
《周易》為何又特意為《乾》、《坤》二卦增加了「用九」和「用六」呢?用其實是全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全是九,請採用「用九」爻辭,如果全是六,請採用「用六」爻辭。畢竟,全是九或者全是六,還是可以作為一個特例,單獨拎出來寫一寫的。

理解了大衍之佔法和「上變則下不變」這個易理之後,剩下的事情,就是像周文王那樣,一遍又一遍的玩味卦象,從而加深對卦的理解。所以《繫辭傳》說:
「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 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又說: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
繫辭、繫辭,是聖人設卦觀象,對這個卦象有所感悟,而繫上去的言辭。

流傳至今,我們已經無法做到完全解讀《周易》了,原因之一是,古時候的文字含義和現今的文字含義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又是那句話「名可名,非常名」,比如《泰卦》的大、小之說,其實指的是太陽和月亮。原因之二是:易象思維缺失,萬事萬物皆在八卦之中這個道理容易明白,踐行之後自會發現其難處。回答至此,也就解釋了你問題中的疑惑,在春秋時期,一些易學家,往往並不需要引用《周易》的卦爻辭,直接觀象即可說出個一二三四,吉凶悔吝。甚至一些道行高深的,還能在子字片語中,解答一下為什麼《周易》中的爻辭要這麼說。易象思維數十年如一日的勤修苦練而已。
如果我們自恃水平高,當然可以按照這個流程步驟,演一本《天易》。再次借用太史公的「演」字,實在是傳神,至於有沒有人奉為經典,或是遭遇《焦氏易林》的境遇,鄙人可不敢下斷語。如果我們水平有限,那就不妨觀摩聖人的卦辭和爻辭,加深理解即可。

答2:不可靠
因為你列舉的這個斷卦方法,是南宋朱熹先生「發明」出來的,朱熹作為理學家,作為儒生治易,必然會「人云亦云」,而忘卻了「上變則下不變」這種易理。忘卻了這個易理,就理解不了周文王的演易之路,也理解不了為什麼周易是64卦,386爻。有了「上變則下不變」這個易理,就會發現,不管數字卦是什麼數字組合,它都最多只有一爻變,都能在《周易》裡面找到對應的卦或爻辭。明代的《梅花易數》,永遠都是沒有變爻、或者是一爻變,就是為了避免多爻變這種情況;到了清代的《卜筮正宗》,又再次否定梅花易,肯定朱熹的這種斷卦方法,可謂是在易學的歪路上越行越遠。

以上,希望能對你有所裨益。


周易確定為文王所寫,但易的八卦出於伏希,在伏希時是無文字的八卦象,難懂無法輕易流傳。
於文王通過修改,分先天和後天出畫卦,然後將每次占卜後準確的事迹記錄下來就成了卦辭。

周易中師卦的爻辭很少,而且略不清,故此這卦可能不是卜辭或是有些隱瞞,當時的形情決定吧1
至於爻辭應是推象決定,然是辦事完成後無悟就記錄下來,留傳今後方便使用。

卦象的推演如我發表的,知乎專欄(焦氏易林注象)
焦氏易林,也是周易體的一種全變法,為漢代語言注釋以,比周代語言學要規則完整。

如下是卜法部分,,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陰主未來」故也。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也有說結合本卦和變卦卦辭來解)。

四爻動者,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六爻皆動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用六」之辭斷之,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吉.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這個取爻辭就看個人眼力了,朱熹子儒家周易是規定或是硬定取用爻辭,所以有以上的取用方式,當大道自然,任所心意才能最大的發揮的本質。

易,日月交質,無方不成方圓,不受約束!


爻的吉凶是有固定演算法,參考《斐然研易集》。

但爻辭嘛,不出意外就是當時的發明家欽定的,人家自有想法(主要是把世間的事情對應比喻一下),人死了你也問不著了,不要太糾結。反正易經也不會重新發明一遍了。

外面那些注釋,聽風就是雨,保不齊出偏差的


《易經》的前世今生

《周易》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思想的源頭,自漢代開始就被奉為「群經之首」,一直到清代編修的《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頭一部就是《易經》。


我想,一本書的文化地位如此之高,除了2500年之久的成書歷史,應該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單從學術角度講,我可能沒這個資格胡說八道,但從歷史演變來說,我倒是可以做做功課。

伏羲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具體哪三皇,不好說,學術界至今也沒有定論,總之就是上古時代的第一個皇帝。

歷史記載,伏羲很聰明,不僅是個科學家,發明了鑽木取火,還是個老中醫,嘗遍百草,最不可思議的是,在那個物質極度貧乏的時代,他竟然還是個哲學家。


一天,伏羲的老婆兼妹妹女媧,沒錯,就是那個娘娘女媧,又到河邊捏人去了。伏羲一個人無聊,撫弄著古琴坐在方壇之上,抬頭看看天,低頭看看地,閉眼凝神聽八面來風,於是畫了 「—」,我們叫「陽爻」,又畫了「--」,我們叫陰爻,代表「日」、「月」,即「易」。按照每三爻一卦的畫法排列組合,於是有了「八卦」。


要知道那是大約6000年前,當時是沒有文字的,溝通全部要用吼,伏羲用兩個符號的不同組合來代表不同含義,不禁讓人讚歎古人的創造力,這不就是傳說中的二進位嗎?!

姬昌


轉眼間,過了2000年,到了商朝。「易」作為一門神學,被用於解釋當時人類無法解釋的一切自然現象,神奇的是,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兒。


當時西周還只是一個諸侯國,但因為國力太過強大,引起了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侯,也就是姬昌,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嚮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想想也有點害怕,於是就把姬昌關了起來,這一關就是七年。


在牢里的這段時間,姬昌倒是也沒閑著,夜晚望著窗外的星空出了神,隨手撿起石頭在地上畫起了八卦,還給他們分別起了名字,乾、坤、離、坎、震、艮、巽、兌,後來覺得八個不太夠用,便兩兩排列組合,生出八八六十四卦,我們叫「後天八卦」,還貼心地為每一卦作了註解,我們叫「卦辭」。


後來的事情,大家可能都猜到了,姬昌出獄之後,成了一代明君,史稱周文王,獄中的科研成果也沒有浪費,收錄整理成了《周易》,聽說,他的兒子周公也有參與,沒錯,就是那個解夢的周公。

孔子


一眨眼,又過了500年,正逢春秋亂世。這時候出現了一位聖人,孔子,他認為社會動亂是「世道衰微,人心不古」所致,於是修訂《詩》、《書》、《禮》、《樂》,以「克己復禮」為大任,可惜讀到《易》已是晚年,於是有了「假我數年,五十而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感慨。

想來那時孔子應該已經周遊列國歸來,身心疲憊,兒子西去,自己也年近70歲。初見《易》愛不釋手,如痴如醉,把編結簡冊的牛皮線繩都磨斷了三次,於是毅然決定把這本書也納入自己的工作計劃。奈何自己時日不多,望著手中扔不掉的拐杖,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只能把這件事情託付自己的弟子。


沒幾年,孔子駕鶴,終年73歲。當然,弟子們也沒有讓他老人家失望,終於在戰國時代交上了作業,共七篇十翼:《彖傳》、《象傳》、《繫辭傳》、《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其中,《彖傳》、《象傳》、《繫辭傳》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統稱《易傳》,後世把它收入了《易經》。


我們現在說的《易經》,理論上還包括已經失傳的《連山易》和《歸藏易》,但實際上傳世的就只有《周易》和《易傳》的合集。

要問有何用?


《易傳·繫辭上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再問怎麼用?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還問?


你知道的太多了……


首先,周易作於文王嗎?

繫辭下傳講:"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又講:"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 可見,晚周人並不清楚周易的來歷,只能稍微確定它的成書年代,而周易是文王所作之說先秦人沒有說過,是從司馬遷開始,後人皆從,恐不可信

其次,可以看出筮辭不止是源於取象,比如大壯六五:"喪羊於易,無悔."(隨手舉個例子)而據考證,更令人信服的說法是,卜筮者占出卦象之後,通過事前的占卜與時候的驗證,總結出的一套規律,不斷修訂卦辭與爻辭而得。


參考&<&<周易古經今注&>&>,高亨,1963


1 先有爻辭,再有卦辭。

2 爻辭如何來,在於由一個背景卦,由下往上逐爻演化六個階段,每一爻變化對應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個卦象,那個卦象的整體形勢和格局,就是文王寫爻辭所依據的原理。


生活生產。


不是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么


難道不是文王欽定的?


推薦閱讀:

15歲時候疑似被附體,怎麼辦?
類似《周易》、「相術」和堪輿之學,這些傳統學問有哪些人生智慧或世界規律?
仙人亦有兩般話,道不虛傳只在人!兩般話是哪兩般?不虛傳,怎樣是虛傳,那要怎麼傳,看書能得道嗎,?
傳統文化: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陰陽化生,而成萬物。在抽象意義上,陰陽互動有源動力嗎?有的話是什麼?
正氣究竟是一種什麼氣/氣質?

TAG:國學 | 易經 | 占卜 | 周易書籍 |